曹刿论战PPT课件

(完整版)《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左传》 2、《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二、语音 刿(guì)孚(fú)辙(zhé)轼(shì)遂(suì)盈(yíng)靡(mǐ) 公与之乘(chéng)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弗(fú)敢专也 三、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或允许 4、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如间断、间隔等 5、衣食所安安:古义:养生今义:安全、安定 6、齐师伐我师:古义:军队今义:师长 7、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8、必以情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9、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五、一词多义 1、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2、间: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3、从: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 4、以:何以战(凭,靠,凭借)必以分人(把)必以情(按照)必以信(用) 5、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故克之(它,代齐军) 公与之乘(代词,他)公将鼓之(助词,无意义) 六、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本文中出现的成语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七、重点语句翻译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完整版)《曹刿论战》对比阅读附答案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间:_____(2)小惠未徧徧:____________ (3)战则请从从:_______(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非:____________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长跪而谢之曰D.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2.(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二)[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

曹刿论战完美注音版

曹c áo 刿gu ì论l ùn 战zh àn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译文对照 十shí年nián 春chūn ,齐qí师shī伐fá我wǒ。公gōng 将jiāng 战zhàn ,曹cáo 刿guì请qǐng 见jiàn 。其qí乡xiāng 人 rén 曰yuē:“肉ròu 食shí者zhě 谋móu 之zhī ,又yòu 何hé间jiān 焉yān ?”刿guì曰yuē :“肉ròu 食shí者zhě鄙bǐ ,未wèi 能 néng 远yuǎn 谋móu 。”乃nǎi 入rù见jiàn 。问wèn :“何hé以yǐ战zhàn ?”公gōng 曰yuē :“衣yī食shí所suǒ 安ān , 弗fú敢gǎn 专zhuān 也yě,必bì以yǐ分fēn 人rén 。”对duì曰yuē:“小xiǎo 惠huì未wèi 徧biàn ,民mín 弗fú从cóng 也yě。” 公gōng 曰yuē :“牺xī牲shēng 玉yù帛bó ,弗fú敢gǎn 加jiā也yě,必bì以yǐ信xìn 。”对duì曰yuē:“小xiǎo 信 xìn 未wèi 孚fú,神shén 弗fú福fú也yě 。”公gōng 曰yuē :“小xiǎo 大dà之zhī狱yù ,虽suī不bù能néng 察chá,必bì以 yǐ 情qíng 。”对duì曰yuē:“忠zhōng 之zhī属shǔ也yě。可kě以yǐ一yī战zhàn 。战zhàn 则zé请qǐng 从cóng 。” 公gōng 与yǔ之zhī乘chéng ,战zhàn 于yú长cháng 勺sháo 。公gōng 将jiāng 鼓gǔ之zhī。刿guì曰yuē:“未wèi 可kě。” 齐qí人rén 三sān 鼓gǔ 。刿guì曰yuē:“可kě矣yǐ。”齐qí师shī败bài 绩jì 。公gōng 将jiāng 驰chí之zhī 。刿guì曰yuē: “未wèi 可kě。”下xià视shì其qí辙zhé,登dēng 轼shì而ér 望wàng 之zhī,曰yuē :”可kě矣yǐ。”遂suì逐zhú齐qí师shī。 既jì克kè,公gōng 问wèn 其qí故gù 。对duì曰yuē:”夫fū战zhàn ,勇yǒng 气qì也yě 。一yì鼓gǔ作zuò气qì, 再zài 而ér 衰shuāi ,三sān 而ér 竭jié 。彼bǐ竭jié 我wǒ盈yíng ,故gù克kè之zhī 。夫fū大dà国guó ,难nán 测cè也yě ,惧 jù 有yǒu 伏fú焉yān 。吾wú视shì其qí辙zhé乱luàn ,望wàng 其qí旗qí靡mí ,故gù逐zhú之zhī 。” 译文注释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

(完整版)《曹刿论战》练习题+答案完全版

《曹刿论战》复习 (一) 1、文学常识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所写的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2)《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师伐.我。伐:攻打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普遍 (4)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牺牲:指猪、牛、羊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 (6)既克,公问其故。既:已经 (7)彼竭我盈。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8)夫大国,难测也。测:推测、估计 3、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时勇气衰弱,第三次击鼓进军时勇气已经衰竭了。 4、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 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庄公做出的急躁行为做了铺垫。(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古义:猪、牛羊等祭祀用的祭品。今义:为正义的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如:他牺牲了自己的青春)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8、比较并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这里是养的意思)②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能) (2)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②十年春,齐师伐我。(攻打,讨伐) 9、文中写道鲁国获胜,给人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启示: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掌握心理,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10、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11、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12、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说说你的感悟。答:示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对其中一个方面可得满分) (二) 1、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居高位,享厚禄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文: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你的。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要以实情判断。 (4)夫大国,难测也,具有伏焉。 译文:齐国是大国,是难以推测(它的情况),怕有埋伏于此。 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