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超声波检测实践操作试卷.doc.pdf

锻件超声波检测实践操作试卷.doc.pdf
锻件超声波检测实践操作试卷.doc.pdf

泸西一中2019年空岗竞聘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校2019年空岗竞聘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地

开展,学校根据《泸西县2019年部分直属学校空岗竞聘实施方案》(泸教字〔2019〕78号)的精神,落实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空岗竞聘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本次教师竞聘的领导和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

进行,特成立泸西一中2019年空岗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段增林

成员:赵学红保章李永林陈渝唐永兴

(二)领导小组下设考核监督小组和考核工作办公室

1.考核监督小组:段增林保章

2.考核工作办公室主任:赵学红

成员:由领导小组临时抽调。

二、岗位设置

设高中教师岗22个:语文教学岗3个,数学教学岗3个,英语教学岗3个,物理教学岗1个,化学教学岗1个,生物教学岗1个,政治教学岗1个,历史教学岗2个,地理教学岗2个,信息教学岗1个,体育教学岗4个。

三、竞聘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遵

纪守法,作风正派,忠于职守,为人师表,事业心强。

(二)近两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等次。

(三)根据中共红河州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严肃新录

用乡镇工作人员调动纪律的通知》和《中共红河州委组织部

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从严把握执行新

录用乡镇工作人员调动纪律的通知》要求,县内乡镇教职工

申请调入城区学校的,在乡镇的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四项目”人员录用为乡镇事业人员后,在“四项目”岗位工作的时间不计算为乡镇服务年限。服务年限以2019年9月为止进行计算。

(四)需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和高级中学及以上

教师资格证。

(五)身体健康,具有履行竞聘岗位的业务知识水平和

工作能力,能坚持正常工作。

(六)年龄在40岁及以下,即197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七)竞聘者须是我县在职在编教师。

(八)聘用岗位所要求的其他条件。

(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参加竞聘。

1. 受过党、政纪处分尚未解除处分的,有违法违纪嫌疑正在接受调查的;

锻件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锻件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7.1适用范围: 本条适用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超声波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不适用于奥氏体粗晶材料的超声检测,也不适用于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环形和筒形锻件的周向横波检测。 7.2检测工艺卡 7.2.1检测工艺卡由具有II级UT资质人员编制,工艺卡的编制应与所执行的技术规范及本检测作业指导书相符。 7.2.2检测工艺卡由具有UTIII资质人员或UT检测责任师审核批准。 7.3检测器材: 7.3.1仪器 选用数字式超声波检测仪或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10MHz,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7.3.2探头 选用双晶直探头频率为 5 MHz,晶片面积不小于

150mm2;单晶直探头,频率为2-5 MHz,圆晶片直径为14-25mm。 7.3.3试块 采用纵波单晶直探头时采用JB/T4730-2005规定的CSI 试块;采用纵波双晶探头时采用JB/T4730-2005图8-5规定的CSII标准试块;检测面是曲面时采用CSIII试块。 7.3.4耦合剂:化合浆糊或机油。 7.4检测时机:原则上安排热处理后,槽、孔、台阶加工前进行。若热处理后锻件形状不适合超声波检测时,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检测。 7.5检测方法 7.5.1执行检测工艺卡的规定 7.5.2锻件一般应进行纵波检测,对筒形锻件还应进行横波检测,但扫查部位 和验收标准应根据JB/T4730-2005.3附录C的规定。 7.5.3在纵波检测时,原则上应从两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

测,尽可能的检测带锻件的全体积,但锻件厚度超过400mm 时,应从两端面进行100%的扫查。 7.6检测灵敏度确定 7.6.1纵波直探头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当被检部位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倍进场区时,原则上选用底波计算方法确定基准灵敏度,也可以采用试块法确定基准灵敏度。 7.6.2纵波双晶直探头灵敏度确定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平底孔试块,并依次测试一组不同检测深度的平底孔(至少三个),调节衰减器,使其中最高回波达到满刻度的80%。不改变仪器参数,测出其他平底孔回波的最高点,将其标在荧光屏上,连接这些点,即得到对应于不同直径平底孔的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并以此作为基准灵敏度。 7.6.3检测灵敏度一般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的φ2mm平底孔当量直径。 7.6.4缺陷当量的确定:

锻件超声检测工艺卡

入射方向 锻件超声检测工艺卡 试件名称 模块锻件 材料牌号 D22 试件规格 160x130x80mm 检测标准 JB/T4730-2005 检测技术 纵波垂直入射法 检测灵敏度 φ0.8mm 平底孔 传输修正 实测 时基线调节 1:1 仪器型号 PXUT-27 探头 2.5P20Z 探 头 耦合剂 机油 扫查方式 沿垂直于锻件压延方向 最大扫查间距 5mm 最大扫查速 度 ≯50mm/S 对比试块 成套CS 距离幅度试块,孔径为0.8mm ,埋深5~100mm 验收标准 JB/T4730-2005 Ⅰ级: 1.单个缺陷指示长度超过80mm ,属不符合要求。 2.单个缺陷指示面积超过25c ㎡,应属不符合要求。 3.任一检测面内存在的缺陷面积比例大于3%,应属不符合要求。 4.单个缺陷指示面积小于3c ㎡,不计。 检测面和检测方向: 上下表面和侧面 检测区域: 记录与标记: 1.任何幅度大于Φ0.8mm 平底孔当量的不连续指示均应记录其幅度、埋深、指示长度和平面位置。 2.合格件和不合格件均应作出明显标记并分开存放。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入射方向 入射方向 160 80 130

附: 项目参数选择理由 探伤仪器Anyscan31或 27类似仪器 根据JB/T4730-2005标准,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 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为1:5MHZ ,仪器至 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主线性显示,探 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 每秒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为 1dB,最大累积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 超过1%,垂直线性误差不超过5% 探头类型单晶直探头一般根据工件的形状、厚度及缺陷的部位,方向等来选择探头的型号,此为锻件合金,应尽量使检测方向与长度方向一致,使声束轴线垂直于尽量垂直于缺陷。 探头频率f=2.5MHZ 对于5CrNiMo钢,参照JB/T4730-2005标准中给出的探头选用表,选用2.5MHz的频率。 探头选择 2.5P20Z 由JB/T4730-2005确定 定标声程1:1定标一次底波法,直接在被测工件进行深度1:1定标扫查方法锻件声束线应垂直于流线方向 耦合剂20#机油超声波探伤时常用机油,甘油作为耦合剂,应用的耦合剂不应有损于探头和被检工件表面并且具有良好的声透性。10#:30#机油的粘度逐渐增大,考虑粘度影响,应选用20#机油。 扫查间距10%的重叠相邻两次扫查要有10%的重叠 扫查速度不大于 50mm/s 探头的扫差速度不应超过50mm/s 灵敏度试 块成套CS距离 幅度试块,孔 径为Φ 0.8mm,埋深 5~100 试块应采用与被检测工件相同或相近声学性能的 材料制成。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工业测量技术 在非电量电测技术中,许多非电量可以通过电学方法加以测定,同样,许多非声量也可通过声学方法来加以测定,这就是所谓超声工业测量技术。非电量的电测主要是通过一些元件的电阻、电容或电感等量来进行的。在超声工业测量技术中,非声量的测定也往往是通过某些媒质声学特性(主要是声速、声衰减和声阻抗率等)的测量来进行的。 超声工业测量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是媒质的声速这一物理量。 第一,媒质的声速与媒质 的许多特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关系非常简单直接,已有精确的理论公式,例如,在测定声速和密度后,就可求出媒质的弹性模量。有些关系比较间接而且复杂,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仍可以建立一些半理论或纯经验的关系式,例如,媒质的成分,混合物的比例,溶液的浓度,聚合物的转化率,某些液体产品的比重,某些材料的强度等等,都可与声速建立一定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就熊通过测量声速来测定这些媒质的非声特性。上述原则是声速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第二,媒质的声速与媒质所处的状态也有相互关系。例如,媒质的温度、压强和流速等状态参量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声速的变化。如声学温度计、超声波风速仪和超声流量计就是用这一类关系来测量温度或流量的。 第三,其他应用,例如在声速c已经测知的媒质中,可以利用声波传播距离L和传播时间t 的关系L=ct,或利用波长λ和频率f(或周期T)之间的关系c=fλ=λ/T,进行超声测距的应用。如超声液位计和超声测厚计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应用技术。 声阻抗率方法也是一种较常用于媒质特性分析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所测定的声学 量是换能器对媒质的辐射阻抗率。如果换能器在媒质中所激起的是平面纵波行波,则辐射阻抗率就是声阻率ρc。当两种媒质的声速c几乎相同,但密度ρ有很大不同时,往往就可根据ρc的测量来加以区别。在同时测得声速的情况下,也可用这种方法来测量液体的密 度p或弹性模量ρc2等。如果换能器在液体媒质中激起的是切变行波,其声阻抗率将与 成正比,η是液体的粘性,这就是超声粘度计的原理。如果换能器是在流体中作弯曲振动的,则其辐射声抗率将与流体的密度p有关,因而使换能器的共振频率随p而变化,这也是一种可以精确测定液体密度的原理。 遇到需要采用声学方法来测定一个非声量的情况时,在声速、衰减和阻抗这三种技术途径中,应按什么准则来决定取舍呢?第一是看要测的非声量究竟与那一个声学量的关系比较明显。这就是说,相应于同样大小的非声量的变化,如果某一声学量能够有最大的变化,这一声学量就比较值得考虑。第二,应该考虑到声速、衰减和声阻抗率都是随很多因素变化的,除待测的那种非声量外,其他媒质特性或媒质状态的变化往往也会引起声学量的变化,对于须测的非声量来说,这些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化就是一种干扰。因此,选用某种声学量的途径时,应注意干扰因素要尽可能少,干扰影响要尽可能小,或可采用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来避免这些干扰。第三,挑选技术途径时必须注意满足现场的使用、安装和维护等条件并应达到要求的精度,在这一前提下还应力求稳定耐久和方便可靠,才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上述准则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意见,还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考虑。 声发射检测技术 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形变或断裂 ,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称为声发射。各种材料声发射的弹性波的频率范围很宽 ,从次声频、声频到超声频 ,因此 ,

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应用

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应用 刘赣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省青岛市经济开发区266000) 摘要: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简称NDT。无损检测就是不破坏和不损伤受检物体,对它的性能、质量、有无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本文主要讲的是超声波检测(UT)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现在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超声波检测;纵波;工业应用;无损检测 1.超声波检测介绍 1.1超声波的发展史 声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声波的发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一门科学。在1940 年以前只有单晶压电材料, 使得超声波未能得到广泛应用。20 世纪70 年代, 人们又研制出了PLZT 透明压电陶瓷, 压电材料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超声波领域的发展。声波的全部频率为10- 4Hz~1014Hz, 通常把频率为2×104Hz~2×109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作为声波的一部分, 遵循声波传播的基本定律, 1.2超声波的性质 1)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达到一定程度的声功率就可在液体中的物体界面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基于“空化现象”)。从而引出了“功率超声应用技术“例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钻孔”、“超声波去毛刺”(统称“超声波加工”)等。2)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指向性 3)超声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不能再真空中传播。一般检测中通常把空气介质作为真空处理,所以认为超声波也不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4)超声波可以在异质界面透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化。 5)超声波具有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衰减的特性。 6)利用强功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还可用于例如塑料等材料的“超声波焊接”。 1.2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 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是利用超声波探头中压电晶体片的压电效应来说实现的。由超声波探伤仪产生的电振荡,以高频电压形式加载于探头中压电晶体片的两面电极上时,由于逆压电效应的结果,压电晶体片会在厚度方向上产生持续的伸缩变形,形成了机械振动。弱压电晶体片与焊件表面有良好的耦合时,机械振动就以超声波形式传播进入被检工件,这就是超声波的产生。反之,当压电晶体片收到超声波作用而发生伸缩变形时,正压电效应的结果会使压电晶体片两面产生不同极性的电荷,形成超声频率的高频电压,以回波电信号的形势经探伤仪显示,这就是超声波的接收。 1.3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原理 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的最为广泛。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

ASTM A388A388M-2003大型钢锻件超声波检测的标准实施规程英文

Designation:A388/A388M–03Used in USNRC-RDT standards An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Standard Practice for Ultrasonic Examination of Heavy Steel Forgings1 This standard is issued under the?xed designation A388/A388M;the number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designation indicates the year of original adoption or,in the case of revision,the year of last revision.A number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the year of last reapproval. A superscript epsilon(e)indicates an editorial change since the last revision or reapproval. 1.Scope* 1.1This practice2covers the examination procedures for the contact,pulse-echo ultrasonic examination of heavy steel forgings by the straight and angle-beam techniques.The straight beam techniques include utilization of the DGS(Dis-tance Gain-Size)method.See Appendix X3. 1.2This practice is to be used whenever the inquiry, contract,order,or speci?cation states that forgings are to be subject to ultrasonic examin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Practice A388/A388M. 1.3The values stated in either inch-pound or SI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Within the text,the SI units are shown in brackets.The values stated in each system are not exact equivalents;therefore,each system must be used inde-pendently of the https://www.360docs.net/doc/e44784004.html,bining values from the two systems may result in nonconformance with the speci?cation. 1.4This speci?cation and the applicable material speci?ca-tions are expressed in both inch-pound units and SI units. However,unless the order speci?es the applicable“M”speci-?cation designation[SI units],the material shall be furnished to inch-pound units. 1.5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if any,associated with its use.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2.Referenced Documents 2.1ASTM Standards: A469Speci?cation for Vacuum-Treated Steel Forgings for Generator Rotors3 A745/A745M Practice for Ultrasonic Examination of Aus-tenitic Steel Forgings3 E317Practice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ic Pulse-Echo Examination Instruments and Systems Without the Use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4 E428Practice for Fabrication and Control of Steel Refer-ence Blocks Used in Ultrasonic Inspection4 2.2ANSI Standard: B46.1Surface Texture5 2.3Other Document: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Nondestructive Personnel Quali-?cation and Certi?cation SNT-TC-1A,Supplement C—Ultrasonic Testing6 3.Ordering Information 3.1When this practice is to be applied to an inquiry, contract,or order,the purchaser shall so state and shall also furnish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3.1.1Method of establishing the sensitivity in accordance with7.2.2and7.3.3(Vee or rectangular notch), 3.1.1.1The diameter and test metal distance of the?at-bottom hole and the material of the reference block in accordance with7.2.2.2, 3.1.2Quality level for the entire forging or portions thereof in accordance with10.3,and 3.1.3Any options in accordance with6.1,6.2,and7.1.11. 4.Apparatus 4.1An ultrasonic,pulsed,re?ection type of instrument shall be used for this examination.The system shall have a mini-mum capability for examining at frequencies from1to5MHz. On examining austenitic stainless forgings the system shall have the capabilities for examining at frequencies down to0.4 MHz. 4.1.1The ultrasonic instrument shall provide linear presen-tation(within5%)for at least75%of the screen height (sweep line to top of screen).The5%linearity referred to is descriptive of the screen presentation of amplitude.Instrument linearity shall be ver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nt of 1This practice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ASTM Committee A01on Steel, Stainless Steel and Related Alloys and is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of Subcommittee A01.06on Steel Forgings and Billets. Current edition approved April10,2003.Published June2003.Originally published as A388–https://www.360docs.net/doc/e44784004.html,st previous edition A388/A388M–01. 2For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applications see related Speci?-cation SA-388/SA-388M in Section II of that Code. 3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01.05. 4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03.03. 5Available from the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Inc.,25W.43rd Street,4th?oor,New York,NY10036. 6Available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1711Arlin-gate Ln.,P.O.Box28518,Columbus,OH43228–0518. 1 *A Summary of Changes section appears at the end of this standard. Copyright?ASTM International,100Barr Harbor Drive,PO Box C700,West Conshohocken,PA19428-2959,United States.

关于锻件超声波探伤的标准及规程

关于锻件超声波探伤的标准及规程 1.1.1筒形锻件----轴向长度L大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锻件如图1(a) 所示.t为公称厚度. 环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件如图1(a)所 示.t为公称厚度. 饼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b)所示.t 为公称厚度. 碗形锻件----用作容器封头,中心部份凹进去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c)所示.t 为公称厚度. 方形锻件----相交面互相垂直的六面体锻件如图1(d)所示. 三维尺寸a、b、c中最上称厚度. 底波降低量GB/BF(dB) 无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GB)和有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BF)之比.由缺陷 引起的底面反射的降低量用dB值表示. 密集区缺陷 当荧光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mm的声程范围内同时有5个或者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者在50mm×50mm的探测面上发现同一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 缺陷反射信号. 缺陷当量直径 用AVG方法求出的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平底孔的直径,称为缺陷当量直径, 或简称为当量直径. AVG曲线 以纵座标轴表示相对的反射回波高度,以横座标轴表示声程,对不同直径且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圆平面缺陷所画出的曲线图叫AVG曲线,亦称为DGS曲线. 2探伤人员 锻件探伤应由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锻件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 证书者担任. 3探伤器材

探伤仪 应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响范围至少应在1MHz~5Mhz内. 仪器应至少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误差在5%以内),垂直线性误差 应不大于5%.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程处的探伤灵敏度时,有效灵敏 度余量至少为10dB. 衰减器的精度和范围,仪器的水平线性、动态范围等均应队伍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 探头 探头的公称频率主要为,频率误差为±10%. 主要采用晶片尺寸为Φ20mm的硬保护膜直探头. 必要时也可采用2MHzs或25MHz,以及晶片尺寸不大于Φ28mm探头. 探头主声束应无双峰,无偏斜. 耦合剂 可采用机油、甘油等透声性能好,且不损害工件的液体. 4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探伤时机 探伤原则上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在槽、孔、台级等加工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状下进行.热处理后锻件形状若不适于超声波探伤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尽可能完全进行探伤. 准备工作 探伤面的光洁度不应低一地5,且表面平整均匀,并与反射面平等,圆柱形锻件其端面应与轴线相垂直,以便于轴向探伤.方形锻件的面应加工平整,相邻的端面 应垂直. 探伤表面应无划伤以及油垢和油潜心物等附着物. 锻件的几何形状及表面检查均合格后,方可进行探伤. 重要区

超声检测锻件实操步骤

考试程序步骤 一、锻件(直探头2.5Pφ14K2) 步骤:1、开机——按两次确定键——按功能键——按零(初始化)——按1(当前通道)——长按通道/设置键——改探头参数等—调校。 2、直探头纵波入射点调校:由上一步进入零点/调校键——选择1(入射点调校)(显 示调节为,波速5920M/S;一次回波声程100mm;二次回波声程0mm.)——放在CSK-ⅠA试块上,对准中间完好位置找到底面回波,待波稳定后,按确定键,完成入射点调校。 3、调整灵敏度:将直探头放在150/φ3(根据现场情况)试块上,找到其反射波,并 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150/φ3处的反射波,找到最高波,调节到80%。记下此时增益Δ1dB,然后计算出150/φ3与225/φ2的回波分贝差Δ2dB,在Δ1dB基础上,调节增益旋钮增至(Δ1+Δ2)dB。 4、锻件检测:将直探头放在225mm,锻件上,全面扫查,找到200mm处缺陷波,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200mm处的反射波,使其最高波达到80%,记下此时Δ3dB. 5、计算当量:则200mm处缺陷波比225/φ2波高高Δ=(Δ1+Δ2-Δ3)dB。由公式 计算出缺陷当量。 6、根据标准进行评级,整理报告。 最简单做法: 锻件: 步骤:1、开机——按两次确定键——按功能键——按零(初始化)——按1(当前通道)——长按通道/设置键——改探头参数等—调校。 2、直探头纵波入射点调校:由上一步进入零点/调校键——选择1(入射点调校)(显 示调节为,波速5920M/S;一次回波声程100mm;二次回波声程0mm.)——放在CSK-ⅠA试块上,对准中间完好位置找到底面回波,待波稳定后,按确定键,完成入射点调校。 3、调整灵敏度:将直探头放在150/φ3(根据现场情况)试块上,找到其反射波,并 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150/φ3处的反射波,找到最高波,调节到80%。记下此时面板的读数Δ1dB。 4、锻件检测:将直探头放在225mm,锻件上,全面扫查,找到200mm处缺陷波,用“波门”键调整“+”或“—”使其波门对准200mm处的反射波,使其最高波达到80%,记下此时面板右上角的读数Δ2dB. 5、计算当量:则200/φx缺陷波比150/φ3波高高Δ=(Δ2-Δ1)dB。由公式 计算出缺陷当量。 6、根据标准进行评级,整理报告。

GB超声波探伤标准

GB/T4730-2005 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 4.2 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 4.2.1 范围 本条适用于承压设备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本条不适用于奥氏体钢等粗晶材料锻件的超声检测,也不适用于内外半径之比小于80% 的环形和筒形锻件的周向横波检测。 4.2.2 探头 双晶直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5MHz。探头晶片面积不小于150mm2;单晶直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2MHz~5MHz,探头晶片一般为φ14mm~φ25mm。 4.2.3 试块 应符合 3.5 的规定。 4.2.3.1 单直探头标准试块 采用CSI试块,其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4和表 4 的规定。如确有需要也可采用其他对比试块。 图 4 CSI 标准试块 4.2.3.2 双晶直探头试块 a) 工件检测距离小于45mm时,应采用CSⅡ标准试块。

b) CS Ⅱ试块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 5 和表 5 的规定。 试块序号孔径 检测距离L 123456789 CSII-1φ2 51015202530354045 CSII-2φ3 CSII-3φ4 CSII-4φ6 4.2.3.3 检测面是曲面时,应采用CSⅢ标准试块来测定由于曲率不同而引起的声能损失,其形状和尺寸按图 6 所示。 4.2.4 检测时机 检测原则上应安排在热处理后,孔、台等结构机加工前进行,检测面的表面粗糙度Rα ≤ 6.3 μ m。图 5 CS Ⅱ标准试块 CSIII 标准试块

图 7 检测方向 ( 垂直检测法 ) 4.2. 5.3 横波检测 钢锻件横波检测应按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 的要求进行。 4.2.6 灵敏度的确定 4.2.6.1 单直探头基准灵敏度的确定 4.2.5 检测方法 4.2. 5.1 一般原则 锻件应进行纵波检测,对筒形和环形锻件还应增加横波检测。 4.2.5.2 纵波检测 a ) 原则上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测, 尽可能地检测到锻件的全体积。 方向如图 7 所示。其他形状的锻件也可参照执行。 b ) 锻件厚度超过 400mm 时,应从相对两端面进行 100%的扫查。 主要检测 注 : 为应检测方向; ※为参考检测方向。

钢锻件超声检测工艺规程

钢锻件超声检测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承压设备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不适用于奥氏体钢等粗晶材料锻件的超声检测,也不适用于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环形和筒形锻件的周向横波检测。 2 检测器材 2.1 检测仪器 选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5MHz,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2.2 探头 2.2.1 工件的检测距离小于45㎜时,选用双晶直探头。 2.2.2 工件的检测距离大于或等于45㎜时,选用单晶直探头。 2.2.3 探头公称频率为2.5MHz,圆晶片直径为14~25㎜。 2.3 试块 2.3.1 采用纵波单晶直探头时采用JB/T4730.3-2005规定的CS-I试块; 2.3.2 采用纵波双晶直探头时采用JB4/T4730.3-2005规定的CS-Ⅱ标准试块; 2.3.3 检测面是曲面时,应采用CS-Ⅲ试块来测定由于曲率不同而引起的声能损失,其形状和尺寸按JB/T4730.3-2005规定。 2.4 耦合剂:化学浆糊、机油、甘油等。 3 检测时机 原则上安排热处理后,槽、孔、台阶加工前进行。若热处理后锻件形状不适合超声检测时,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检测。 4检测方法 4.1 锻件一般应进行纵波检测,对筒形锻件还应进行横波检测,但扫查部位和验收标准应根据图纸规定或用户要求确定。 4.2 在纵波检测时,原则上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测,尽可能的检测到锻件的全体积,当锻件厚度超过400㎜时,应从两端面进行100%的扫查。

5 灵敏度确定 5.1 纵波直探头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当被检测部位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倍近场区时,原则上选用底波计算方法确定检测灵敏度,也可以采用试块法确定检测灵敏度。 5.2 纵波双晶直探头灵敏度的确定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平底孔试块,并依次测试一组不同检测距离的平底孔(至少三个),调节衰减器,使其中最高回波达到满刻度的80%,不改变仪器参数,测出其他平底孔回波的最高点,将其标在荧光屏上,连接这些点,即得到对应不同直径平底孔的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并以此作为检测灵敏度。 5.3 检测灵敏度一般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的Ф2㎜平底孔当量。 5.4 缺陷当量的确定 采用AVG曲线计算法确定缺陷当量。对于三倍近场以内的缺陷,可采用单晶直探头或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来确定缺陷当量。计算缺陷当量时,当材质衰减系数超过4dB/m,应考虑修正。 6 缺陷记录与评定 除非设计图纸另有规定或用户另有要求外,应按JB/T4730.3-2005标准执行。 7 报告及资料归档 a. 操作时应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并及时签发检测报告,其内容包括:工作名称、工件编号、仪器、探头、标准试块、耦合剂、验收标准、缺陷状况、评定级别和返修情况等,并有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 b. 资料保存:应按本公司质量体系相关文件执行。

锻件超声波探伤记录报告(大平底)47013-友联

锻件超声波探伤记录和报告(南通友联专用)大平底 准考号: 评分: 试件编号 X 试件名称 锻件 试件材质 45# 试件规格 φ70×225 探头规格 2.5P φ14 探头型式 单晶直探头 仪器型号 PXUT-350C 型 扫查比例 深度1:1 扫查方式 全面扫查 探测灵敏度 φ2灵敏度 执行标准 NB/T47013.3-2015 探 伤 结 果 一.检测内容:对锻件T=225mm 进行超声检测,如何利用150mm 大平底调节工件φ2当量灵敏度. 二.检测步骤: (1) 扫描比例调节; 将纵波直探头放置150mm 大平底上,找出一次(B1)和二次(B2)底面反射波,分别将两波对准水平刻度150和300处, 此时, 深度1:1比例调好. (2).计算步骤 方法A. ①计算150大平底与工件同声程处(150/φ2)回波分贝差; dB X B Bf 352150 36.22lg 202lg 202 2=???=Φ=?ππλ ②计算150/φ2与工件225/φ2回波分贝差 dB X X 71502225 2lg 40lg 401221=??=ΦΦ=? 先增益35dB 调节好150/φ2当量灵敏度,再增益7dB 工件225/φ2灵敏度调节完毕 方法B. 计算150大平底与工件225/φ2回波分贝差; 已知Xf =225 XB =150

db X D X B f 42)150214.322536.22lg(202lg 202 2 22=????==?πλ (3)灵敏度调节;探头放在150大平底试块上,使平底回波达到最高,调至基准高度(80%), 然后增益42dB,此时工件225/φ2灵敏度调好. (4).锻件检测;将探头放置225mm 锻件上进行全面扫查,距锻件表面200mm 发现一缺陷 波,波高比225/φ2灵敏度基准波高高9dB.求缺陷当量. 已知X1=200 φ2=2 X2=225 △=9 求; φX )5625.0lg(402002225lg 40lg 409122X X X X X Φ=??Φ=ΦΦ==? X Φ=5625.0lg 225.0 mm X 3=Φ 三.结论; 对该锻件垂直方向进行超声全面扫查,发现距锻件表面 200mm 处有一缺陷,缺陷当量为3mm. 根据NB/T47013-2015标准,该钢板评为Ⅰ级,合格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超声波检测方案

40万吨/年航煤加氢精制装置 无损检测工程 超声波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吉林亚新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9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 3 -2工艺编制人员资质的审查 .......................................................... - 3 -3使用设备和仪器的审查 .............................................................. - 3 -4使用材料的审查 .......................................................................... - 3 -5方案的确认 .................................................................................. - 3 -6环境的影响 .................................................................................. - 4 -7检测人员....................................................................................... - 4 -8仪器、探头和试块 ...................................................................... - 4 - 9 检测准备...................................................................................... - 5 - 10 压力容器钢板超声检测 ........................................................... - 5 - 11 压力容器锻件超声检测 ........................................................... - 8 -12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超声检测 .................................................. - 12 -13原始记录 .................................................................................. - 17 - 14 报告发放与存档 ..................................................................... - 17 - 15 HSE总则………………………………………………………错误! 未定义书签。 16 HSE声明………………………………………………………错误! 未定义书签。 17 HSE目的………………………………………………………错误! 未定义书签。 18 HSE适用范围…………………………………………………错误! 未定义书签。

超声检测工艺卡..

超声检测工艺卡 工艺卡编号: 产品名称产品编号规格 材质检测部位□焊缝□板材□锻件□管件□焊接方法坡口型式工件厚度mm 受检产品状态□制造□安装□返修□在用□检测面要求 检测方法标准质量验收标准 合格级别检测比例%工艺规程编号 检测方法横波:□直射波□反射波/ 纵波:□单直纵波□双斜(小角度)纵波耦合方式耦合剂种类 扫查方式扫查速度mm/s 扫查覆盖率>晶片直经15%仪器型号标准试块参考反射体φ 探头种类晶片尺寸mm 晶片有效面积mm2 探头K值探头前沿mm 探头频率MH z 扫描线调节Y :/X :/S :DAC曲线绘制□坐标曲线□面板曲线 表面/曲面补偿dB 扫查灵敏度Ф 基准波高%评定灵敏度Ф 检测区域要求检测区域:焊缝宽度+两侧热影响区。探头移动范围应≥1.25P(P=2TK)检测部位示意图及标识规定: 编制人:审核人: 资格:年月日资格:年月日

一台现场组焊反应器,材质为16MnR,壁厚42mm。现要求对其主体对接环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检测(检测技术等级为C级),请按JB/T4730-2005填写下表检测工艺 超声波探伤工艺卡 工件名称反应器对接环焊缝规格 表面准备检测比例 仪器型号耦合剂 纵波检测 试块检测灵敏度 探头频率晶片直径 表面补偿扫描调节 扫查速度 缺陷记录及备注: 横波检测 探头K值试块 扫描调节表面补偿 扫查灵敏度 扫查覆盖率 扫查方式 检测区宽度探头移动区 缺陷指示长度测定方法: 编制审核批准 注:编制等栏填写资格证书级别或职务,不要写名字。

超声波探伤工艺卡 工件名称反应器对接环焊缝规格42mm 材质16MnR 检测时机焊后24小时 表面准备焊缝磨平并露出金属光 泽 检测比例100% 仪器型号CTS-22A等耦合剂机油或化学浆糊 纵波检测 试块母材大平底检测灵敏度无缺陷处第二次底波调节为荧光屏满刻度的 50% 探头频率2-5MHz 晶片直径10-25mm 表面补偿0dB 扫描调节深度1:1 扫查速度150mm/S 缺陷记录及备注: 1.凡缺陷信号超过荧光屏满刻度的20%的部位,应在工件表面作出标记,并予以记录。 横波检测 探头K值K1、K2 试块CSK-ⅠA、ⅢA 扫描调节深度1:1 表面补偿实测 扫查灵敏度84mm处φ1×6-9-补偿dB 扫查覆盖率15%以上 扫查方式纵向缺陷检测:锯齿,前后、左右、转角、环绕。横向缺陷检测:在焊缝及两侧热影响区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扫查灵敏度应比纵向检测灵敏度再提高6dB。 检测区宽度焊缝本身加两恻各10mm 探头移动区大于等于210mm 缺陷指示长度测定方法:1)当缺陷反射波位于Ⅱ区时,用最大波高6dB法或端点6dB 法测其指示长度;(2)当缺陷反射波峰位于Ⅰ区,如认为有必要记录时,将探头移动, 使波幅降到评定线, 测其指示长度 编制II级审核III级批准技术负责人 四.工艺题(填写工艺卡并回答问题,共30分) 1、表1为某高压气体贮罐超声波检测工艺卡,请将工艺卡中的空白项填写完毕。(15分,每空1分) 表1 超声波检测工艺卡 工件号20020425 工件名称高压气体贮罐

超声波检测国家标准总汇(2015最新)

超声波检测国家标准超声波检测国家标准超声波检测国家标准GB 3947-83 GB/T1786-1990 GB/T 2108-1980 GB/T2970-2004 GB/T3310-1999 GB/T3389.2-1999 GB/T4162-1991 GB/T 4163-1984 GB/T5193-1985 GB/T5777-1996 GB/T6402-1991 GB/T6427-1999 GB/T6519-2000 GB/T7233-1987 GB/T7734-2004 GB/T7736-2001 GB/T8361-2001 GB/T8651-2002 GB/T8652-1988 GB/T11259-1999 GB/T11343-1989 GB/T11344-1989 GB/T11345-1989 GB/T 12604.1-2005 GB/T 12604.4-2005 GB/T12969.1-1991 GB/T13315-1991 GB/T13316-1991 GB/T15830-1995 GB/T18182-2000 GB/T18256-2000 GB/T18329.1-2001 GB/T18604-2001 GB/T18694-2002 GB/T 18696.1-2004 GB/T18852-200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表 声学名词术语 锻制园并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薄钢板兰姆波探伤方法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纵向压电应变常数d33 的静态测试 锻轧钢棒超声波检验方法 不锈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NDT,86-10)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 横截面厚度≥13mm) 超声波探伤方法(NDT,89-11)(eqv AMS2631)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eqv ISO9303:1989) 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 压电陶瓷振子频率温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变形铝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NDT,89-9) 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超声波检验法( 取代 YB898-77) 冷拉园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NDT,91-1) 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NDT,90-2) 超声波检验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eqv ASTME428-92) 接触式超声斜射探伤方法(WSTS,91-4) 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WSTS,91-2 ~3) 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代替JB3111-82 GB/T12604.1-1990 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代替JB3111-82 GB/T12604.4-1990 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锻钢冷轧工作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铸钢轧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分级 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 焊接钢管 ( 埋弧焊除外 )—用于确认水压密实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eqv ISO 10332:1994) 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eqv ISO10375:1997) 声学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第 1 部分 : 驻波比法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