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对应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图谱库(三)

2010版对应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图谱库(三)
2010版对应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图谱库(三)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分 1、(× )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 )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 )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 )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 溶液中进行。 3 7、(√ )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 )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着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20分

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 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 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 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 D ) A:优级纯的Na 2B 4 O 7 ·10H 2 O B:99.99%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 2C 2 O 4 D:烘干的Na 2 C0 3

紫菀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定量分析讲解

生长在同一地段而致误采。其二是三脉叶马兰生长范围较广而且量多,某些药农见利忘义有意伪充。 4.2 药材切成饮片后,形状上较难分辩,但二者的 头状花序较易区分,刘寄奴的呈椭圆形,白色似米粒,小花全为管状花,其叶脉羽状,无离基三出脉。药材具芳香气,味淡。而三脉叶马兰头状花序呈半球形,较大,小花有舌状花和管状花,其叶有离基三出脉和羽状脉。气微,苦、辛。4.3 二者的显微特征差别较大,刘寄奴药材表面 具“T”字形非腺毛,腺毛顶面观呈鞋底形;叶主脉底部钝圆略呈圆锥形,上表面稍突起,且中央微凹。叶 图6三脉叶马兰的粉末显微特征 1.非腺毛2.草酸钙针晶3.方晶4.腺毛5.簇晶6.花粉粒7.叶下表皮及气孔 肉组织与茎髓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散在。三脉叶马蓝无“T”字形非腺毛,叶主脉上下面突起明显,底部钝圆呈半圆形。髓部薄壁细胞内含多数短小的草酸钙针晶。二者花粉粒的形态和大小,表面特征差异也较明显。 参 1 处理20min,过滤,取滤液加95%乙醇稀释至适量浓度。于岛律UV2450型紫外分光度计上,在200— 4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其紫外光谱。结果:刘寄奴 考 文献 在330nm波长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在300nm波长处有肩峰;而三脉叶马兰仅在329nm波长处有一最大吸收峰。 44.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四册.jE京:人民卫生 出版,1988:43 讨论 刘寄奴的混杂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二者均 2 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l:959 来源于菊科植物,在开花之前茎叶的形状和色泽均有相似之处,其生长环境与习性相似,且二者常混杂 (2003一11—26收稿) 紫菀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定量分析 周军辉1伍蔚萍1谢子民2孙文基h (1.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2.西安市药品检验所,西安710068) 摘要目的:建立紫菀药材的反相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鉴别分析方法。方法:Ultrasphere ODS C。。色谱柱(250 mm×4.6mm,5斗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2)-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5℃。紫菀药材经80%甲醇超声处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对紫菀药材中的主要成分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i在该色谱条件下,6份不同紫菀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中可检出10个共有峰作为定性鉴别;紫菀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在0.135%一0.246%之间。结论:本方法样品处理简便,准确性好,可用于紫菀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紫菀槲皮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菀为菊科植物Aster tataricus L£的干燥根 在我们制定的紫菀指纹图谱中,含有分离较好的槲皮素色谱峰,这样,既可以得到指纹图谱提供的紫菀化学成分组成信息,又可测定槲皮素有效成分的含量。1 及根茎,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能,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是许多常用的止咳平喘复方中药制剂中的重要药物之一。槲皮素(querce.tin)为紫菀中已知的有效成份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和一定的平喘作用。 -562? 仪器与试药 BeckmanGold System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分配色谱法 B、排阻色谱法 C、离子交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中被分离。 A、检测器 B、记录器 C、色谱柱 D、进样器 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A、0.5μm B、0.45μm C、0.6μm D、0.55μm 4.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 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 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 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D、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 5.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 A、甲醇/水(83/17) B、甲醇/水(57/43) C、正庚烷/异丙醇(93/7) D、乙腈/水(1.5/98.5) 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7.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范围内。 A 、10~30cm B、20~50m C 、1~2m D、2~5m 8.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

9.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的操作 A、改变柱长 B、改变填料粒度 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 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1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氢焰检测器 1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 A、荧光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电导检测器 D、紫外吸收检测器 1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1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 A、改变固定相种类 B、改变流动相流速 C、改变流动相配比 D、改变流动相种类 1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红外检测器 C、差示折光检测 D、电导检测器 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恒温箱 B、进样装置 C、程序升温 D、梯度淋洗装置 16.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 A、贮液器 B、输液泵 C、检测器 D、温控装置 1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水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一)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并通过供试品的制备、标准品的选择、结果分析方法来阐述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现状,指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中现有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中药指纹图谱ApplicationandAnalysisofFingerprint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yHPLC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dtheapplicationoffingerpri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yHPLCto thequalitycontrol.Italsoreviewedtheactualityoffingerprint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roughth epreparationforsample,thechoiceforstandardsample,andthemethodofresultanalysis.Thenpointed outthemainproblemsatpresentandtheprospectivefutureinapplicationoffingerprintoftraditionalChi nesemedicinebyHPLC. Keywords:HPLC;Fingerpri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当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国内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首先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允许草药保健品申报资料可以提供色谱指纹图。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6年草药评价指导原则中也规定:如果草药的活性成分不明,可以提供指纹图谱以证明产品质量的一致。欧共体也将指纹图谱监控技术应用于植物药质量控制〔1〕。我国自20000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国药管注〔2000〕348号)以来,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成为中药研究的热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到2002年末,所有申报的中药注射剂均应有相关的指纹图谱资料,包括中药原料、提取物、产品3种图谱,3种图谱的峰形必须有较大的相关性,否则不予受理〔2〕。 1中药指纹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宏观的和可量化的鉴别手段,用以对中药材和中成药进行鉴别真伪,评价原料药材、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其基本属性是“整体性”和“模糊性”。“整体性”是指完整地比较色谱的特征“面貌”;“模糊性”强调的是对照品与待测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性〔3〕。指纹图谱一般包含两层含义:1.必须反映出该药材(或成药)有别于其他任何物质;2.对于中药材,指纹特征还能反应出产地和采收期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对于中成药,则能反映出同一产品不同批次间的质量差异,差异越小说明药材(或成药)的稳定性越好〔4〕。 2HPLC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情况 文献分布表明,对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始于1993年,从1993~1999年共发表11篇〔5〕,指纹图谱的研究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而从2000年开始,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文献呈直线上升趋势,尤以近2年发展最快,与指纹图谱相关的文献报道就有上百篇,其中又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的指纹图谱居多,高效液相色谱以其应用的广泛性,检测的精确性成为控制中药质量最主要的检测方法。至今已有50种中药材,21种中成药运用HPLC法测定其指纹图谱并发表。 据文献统计,目前已对下列中药材运用HPLC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枸杞、柴胡、新疆雪莲、夏天无、延胡索、白芍、白鲜皮、板蓝根、补骨脂、黄芩、赤芍、川东獐牙菜、川芎、刺五加、大黄、丹参、当归、地黄、茯苓、麻黄、甘草、葛根、马甲、红车轴草、红花、厚朴、怀牛膝、鸡血藤、金银花、绿衣枳实、密花石斛、牛膝、秦艽、人参、西洋参、忍冬、山银花、山楂、芍药、水蔓菁、乌拉尔甘草、五味子、石斛、仙茅、旋覆花、淫羊藿、三七、泽泻、栀子、西红花。中成药中采用HPLC进行指纹图谱研究的有:咳必安胶囊、灯盏花素注射液、白屈菜注射液、板蓝根颗粒、补肾方、川芎制剂、丹参注射液、丹参葡萄糖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参麦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红景天注射剂、黄连解毒汤、脉络宁注射液、人参

高效液相色谱仪培训测试题

高效液相色谱仪培训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分离度: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平均峰宽的比值。 2、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的时间间隔,即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的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 二、填空题 1.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由输送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系统、数据记录处理系统五部分组成。 2.不对称峰有两种:T小于0.95为前延峰、T大于1.05为拖尾峰。 3、流动相使用前必须先脱气。 4.系统适用性试验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拖尾因子四个评指标。 5.在色谱条件中,固定相的种类、流动相组成、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其余如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成的比例、柱温、梯度洗脱程序中的时间长短、色谱柱的内径、长度、填料粒度、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 6.梯度洗脱有两种实现方式:低压梯度、高压梯度。 三、问答题 简述提高分离度的几种途径? 答:(1)增加塔板数。(2)增加选择性。A、改变流动相的组成;B、改变柱温;C、改变固定相。(3)改变容量因子,主要是改变流动相的配比、PH值、离子强度等,或改用梯度淋洗。 气相色谱仪培训测试题 1.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柱分离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六个系统组成。 2.气相色谱法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应是可挥发、热稳定的物质,沸点一般不超过500度。 3、常用的载气有氦气、氮气、氢气或混有甲烷的氩气。 4、我公司的气相色谱仪所安装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两种。 5、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中色谱柱种类、固定相的极性和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修改。 6、气相色谱仪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7、气化温度可比样品中最高沸点组份的沸点高30~40度。 8、色谱柱使用一段时间后,基线会出现波动或鬼峰,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老化。

高效液相色谱思考题试卷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习题和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 1.高效液相色谱是如何实现高效、快速、灵敏的? 解: 气相色谱理论和技术上的成就为液相色谱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它的高效、高速和高灵敏度得到启发,采用5-10μm微粒固定相以提高柱效,采用高压泵加快液体流动相的流速;设计高灵敏度、死体积小的紫外、荧光等检测器,提高检测灵敏度,克服经典液相色谱的缺点,从而达到高效、快速、灵敏。 2.简述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谱带扩,提高柱效? 解: 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流动相传质、停留流动相传质及柱外效应。 在液相色谱中要减少谱带扩,提高柱效,要减少填料颗粒直径,减小填料孔穴深度,提高装填的均匀性,采用低黏度溶剂作流动相,流速尽可能低,同时要尽可能采用死体积较小的进样器、检测器、接头和传输管线等。 3.色谱柱A柱长为15cm,载体粒度为5μm。另一B柱长为30cm,载体粒度为10μm。两 柱的柱效相等吗? 解: ∵l=L/dp ∴lA=15/0.0005=30000 lB= 30/0.0010=30000 A柱的折合柱长为30000,B柱的折合柱长也为30000,表明组分在两根柱从柱入口到出口都经过30000个载体颗粒,两柱的柱效相等。 4.流动相为什么要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有拿几种? 解: 流动相中溶解气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害处

(1)气泡进入检测器,引起光吸收或电信号的变化,基线突然跳动,干扰检测; (2)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进入色谱柱时,可能与流动相或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 (3)溶解气体还会引起某些样品的氧化降解,对分离和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因此,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气处理。 常用的脱气法有以下几种: (1)加热脱气法; (2)抽吸脱气法 (3)吹氦脱气法; (4)超声波振荡脱气法。 5.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解: B硅胶 要形成化学键合固定相,所用的基质材料应有某种化学反应活性,在四种固体固定相中只有硅胶含有硅醇基,是能进行键合的活性官能团。 6.在150×Φ2mm硅胶柱流动相为己烷/甲醇(150:2),紫外检测器色谱条件下分离丙烯 酰胺,判断以下组分的出峰次序,为什么? A. B. 解: 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B先出峰,组分A后出峰。以硅胶为固定相,己烷/甲醇(150:2)为流动相,该体系为正相色谱,样品的极性A>B,在正相色谱体系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极性大的组分后出峰,所以出峰次序为B先出,A后出。 7.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某组分的保留时间为30min,如果改用四氯化碳或乙醚 为流动相,试指出选用哪中溶剂能减少该组分的保留时间?为什么? 解: 该体系为正向色谱体系。在该体系中流动相的极性增大保留值减少。流动相甲苯、四氯化碳及乙醚的溶剂强度参数分别是0.29、0.18、0.38,因此选用溶剂强度参数大于甲

(完整word版)高效液相色谱试题.doc

高效液相色谱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 分配色谱法 B 排阻色谱法 C. 离子交换色谱法 D. 吸附色谱法 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中被分离。 A. 检测器 B. 记录器 C.色谱柱 D. 进样器 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A.0.5 μm B.0.45 μm C.0.6 μ m D.0.55 μm 4.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 用( ) A. 适当提高柱温 B. 增加固定液含量 C. 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 5.在液相色谱中 ,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 缩短分析时间 , 应采用的装置 是( ) A. 高压泵 B. 梯度淋洗 C. 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贮液器 D.加温 )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7.在高效液相色谱中, 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 ) 范围内。 A.10-30cm B.20-50cm C.1-2cm D.2-5cm 8.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 ) A. 直形填充柱 9.纸色B. 毛细管柱 谱的分 C. U形柱 D. 离原理 螺旋形柱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 似?( ) A. 毛细管扩散作用 B. 萃取分离 C.液- 液离子交换 10. 高效 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 恒温箱 B. 进 样装置 C. 程序升温 D. 梯度淋洗装置 D.液- 固吸附 二、填空题

1.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由、、、 、五部分组成。 2.流动相使用前必须先。 3.系统适用性试验包括、、、四个指标。 4. 梯度洗脱有两种实现方式:、。 三、名词解释 1.分离度: 2.保留时间: 四、简答题 1.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提高分离度的几种途径?

蜂蜜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摘要:指纹图谱技术在食品的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在蜂蜜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蜂蜜的鉴定、质量控制及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蜂蜜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蜂蜜是一种传统的天然保健食品。它是由蜜蜂采集植物的甜味分泌物,通过蜂蜜自身的消化,转化作用及蜜蜂通过气流干燥作用,使水分从花蜜中含60%以上降低到20%以下。一般蜜蜂从采集花蜜到酿制为成熟蜜,正常情况下需要3~5d时间[1][2]。 糖类是蜂蜜的主要的成分,其中有单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单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占蜂蜜总糖的55%~75%,而双糖和三糖的含量因蜜源种类的不同而变化。此外,蜂蜜还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及人体所必须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营养十分丰富[2][3]。多年来的科学研究与医学临床都证明,蜂蜜具有促进食欲、改善肠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镇静安神、提高肌体免疫能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等功效;它不仅对婴幼儿、运动员、老人及体弱多病者、重体力劳动者、高强度脑力工作者来说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营养补充来源,而且对治疗烧伤、烫伤、溃疡愈合、促进伤口愈合及心血管病的辅助治疗等方面来说有很好的疗效[4]{5]。 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的天然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为规范蜂蜜市场,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我国于1982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蜂蜜行业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但是目前就蜂蜜质量来说,全国各地在蜂蜜生产、流通中仍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环节,更甚的是出现许多人为掺杂假使的行为,而当前的国家标准不能满足快速、准确的检测需要。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食品行业,特别是药物化学中的中药指纹图谱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蜂蜜市场较为混乱且没有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期望建立蜂蜜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成为必然的趋势。 1.指纹图谱的含义 “指纹(Fingerprints)”识别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犯罪学和法医学。作为一种综合、宏观的和可量化的鉴别手段的指纹图谱,是指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如光谱或图谱,得到能够标示该样品特征的色谱或光谱的谱图或图象。在完整地呈现出色谱的特征“面貌”的前提下,表达了对照品与待测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用以产品真伪鉴别,评价其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蜜源植物的花蜜是蜂蜜的主要来源,由于同种蜜源植物具有整体的遗传相似性,因此,同一种类的单一花蜜在成分上也具有相似性。同时,经采集、酿造后的成熟蜂蜜其成分除糖类的含量有明显变化外,来源于蜜源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等微量活性成分一般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使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蜂蜜种类和真伪鉴别成为可能。借助于现代分析技术对蜂蜜中主要特征功效成分信息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这就是蜂蜜指纹图谱的内涵[18]。 2.指纹图谱的种类 指纹图谱已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品种和质量的鉴别,其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大体分为色谱指纹图谱、光谱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应用最为广泛。 2.1色谱指纹图谱 色谱技术种类繁多,是获得指纹图谱的最常用的方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60%~70%的有机物均可应用,具有高压、高速、高效、高灵敏度等特点,是所有光谱色谱分析中最适合绘制指纹图谱的方法。近20多年来,随着仪器和柱技术、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成熟及仪器的日益普及,HPLC作为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功能因子、食品添加剂及污染物的一种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的检测手段,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发展很快;高效液相色谱-质谱(MS)联用,能够将未知成分的各峰进行归属;当前,高效液相色谱已经用于蜂蜜某些糖分的定量与定性的常规分析;反相液相色谱在类黄酮成分分析方面也有很多的报道[6]。 薄层色谱(TLC)法出现于1956年,具有操作简单,展开剂组成灵活多样,色谱后衍生方便,可以提供色彩斑斓 蜂蜜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西南大学食品学院王文静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88662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 C.保留值; 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试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就是(D )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C ) A、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B、改变栽气与固定液的种类 C、改变色谱柱温 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与色谱柱温 3、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B )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4、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A ) A、适当提高柱温 B、增加固定液含量 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长 5、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就是 ( B ) A、高压泵 B、梯度淋洗 C、贮液器 D、加温 7、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C )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与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 8、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就是 (A ) A、示差折光检测器 B、极谱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9、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就是 (A ) A、直形填充柱 B、毛细管柱 C、U形柱 D、螺旋形柱 10、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似? ( B) A、毛细管扩散作用 B、萃取分离 C、液-液离子交换 D、液-固吸附 二:简答题 1、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就是什么? 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

高效液相试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知识测试 一、填空题 1、我们公司所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品牌是:安捷伦1260 。高效气相色谱仪的型号是安捷伦7890 。 2、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恒温器、四元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分析系统组成。 3、本公司所用的高效液相,为防止压力过大导致柱内填料空间发生变化,影响分离效果。一般采用C18(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的色谱柱,最高工作压力为400 bar。 4、高效液相根据流动相与固定相极性分为: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5、开机步骤:接通电源,依次开启不间断电源、真空脱气机、四元泵、检测器,待泵和检测器自检结束后,打开电脑显示器、主机,最后打开色谱工作站。 6、高效液相的维护:最后一次进样完成后,应用流动相冲洗20分钟,以保证洗脱完全,若流动相中含有无机盐类,应用高纯水冲洗30分钟,。 7、进样器的保养:每次分析结束后,要反复冲洗进样口,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 8、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检测器,氢火焰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 二、选择题 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D )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 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A )

A.适当提高柱温 B.增加固定液含量 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长 3.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B ) A. 高压泵 B. 梯度淋洗 C. 贮液器 D. 加温 4. 在液相色谱中, 最通用型检测器是( A ) A.示差折光检测器 B.极谱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5.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 A ) A.直形填充柱 B.毛细管柱 C.U形柱 D.螺旋形柱 6. 实验室常用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是(B )。(1)光源;(2)气路系统;(3)单色器系统;(4)进样系统;(5)分离系统;(6)吸收系统;(7)电导池;(8)检测系统;(9)记录系统。 A 1-3-6-8-9 B 2-4-5-8-9 C 2-4-5-7-9 D 2-4-6-7-9 7.在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中,实验室之间可以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D )。 A 调整保留时间 B 校正保留时间C保留时间D相对保留值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 1. 确基线噪音和漂移是检测器稳定性的主要技术指标(?) 2. 灵敏度是检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 检出限与噪音无关(×) 4. 要提高柱的分离效能,可以考虑增加柱长,增加色谱柱选择性,调节流动相的组成等措施(?) 5. 溶解于流动相中的气体在色谱分离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流动相的流速和检测器的稳定性(×) 6. 分析一个复杂混合物,恒溶剂洗脱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可在分离的过程中连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即所谓梯度洗脱( ?)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试习题学习资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试 习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分60,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欲测定聚乙烯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应选用下列( )。 A 液-液分配色谱 B 液-固吸附色谱 C 键合相色谱 D 凝胶色谱 答案:D 2. 分离下述化合物,宜采取以下哪些方法?( ) (1)聚苯乙烯分子量分布 (2)多环芳烃 (3) Ca2+、Ba2+、Mg2+ A (1)分配色谱(2)反相色谱(3)阴离子色谱 B (1)凝胶色谱(2)反相色谱(3)阴离子色谱 C (1)凝胶色谱(2)反相色谱(3)阳离子色谱 D (1)凝胶色谱(2)正相色谱(3)阳离子色谱 答案:C 3. 下列哪对固定相/流动相可用来分离溶液中的Ca2+、Mg2+、Cl-和?( ) 答案:B 4. 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下列哪对固定相/流动相的组成符合正相色谱形式?( ) A 甲醇/石油醚 B 氯仿/水 C 石蜡油/正己烷 D 甲醇/水 答案:C 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清洗阀(放空阀)的作用是( )。 A 清洗色谱柱 B 清洗泵头与排除管路中的气泡 C 清洗检测器 D 清洗管路 答案:B 6. 用液-固色谱法分离极性组分,应选择的色谱条件是( )。 A 流动相为极性溶剂

B 吸附剂的含水量小些 C 吸附剂的吸附活性低些 D 用非极性溶剂做流动相 答案:D 7. 离子交换色谱适用于( )分离。 A 无机物 B 电解质 C 小分子有机物 D 大分子有机物 答案:A 8. 大多数情况下,为保证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常选用哪种检测器?( ) A 荧光检测器 B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C 紫外-可见检测器 D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答案:C 9. 下列检测器中,系列答案中两个都属于通用型检测器的是( ) A PDA、RI B RID、ELSD C UV-Vis、PDA D FD、UV-Vis 答案:B 10. 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式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 )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移动流动相的传质阻力 D 滞留流动相的传质阻力 答案:B 11. 衡量色谱柱对分离组分选择性的参数是( )。 A 调整保留值 B 相对保留值 C 保留值 D 分配比 答案:B 12. 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是( )。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理论测试题(终审稿)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理论 测试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理论测试题 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包括什么 检测器,柱温箱、四元泵、自动进样器、色谱工作站 2、液相色谱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样品、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柱温、进样量、检测波长、响应时间、峰宽、极性、狭缝 3、Agilent液相色谱为了保护泵内的蓝宝石杆而独有的装置叫做其所 用溶剂为 在线Seal-wash,90%水+10%异丙醇 4、液相色谱柱怎么维护 色谱柱绝对不能进蛋白样品、血样,生物样品。要注意柱子的PH值范围,不得注射强酸强碱的样品,特别是碱性样品。长时间不用仪器,应该将柱子取上用堵头封好保存,注意不能用纯水保存柱子,而应该用有机相(如甲醇)保存,因为纯水易长霉。柱子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碰撞、弯曲或强烈震动; 当柱子和色谱仪联结时,阀件或管路一定要清洗干净;要注意流动相的脱气; 避免使用高粘度的溶剂作为流动相; 进样样品要提纯;严格控制进样量; 每天分析工作结束后,要清洗进样阀中残留的样品;每天分析测定结束后,都要用适当的溶剂来清洗柱; 若分析柱长期不使用,应用适当有机溶剂保存并封闭; 1、注意正确地使用和存放色谱柱,不锈钢柱色谱柱可选用以下的溶剂保存:正相柱用烃类溶剂,反相柱用甲醇,离子交换柱用水或甲醇/水。某些专用分析色谱柱要注意制造商规定的保存条件。另外,要注意溶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PH2-8范围内,其硅胶柱PH>8时会发生硅胶溶脱的情况,键合型柱PH<2时会发生键合相断裂。 2、色谱柱污染后可采用合适的溶剂冲洗,使柱效再生。 ⑴硅胶柱可以使用正庚烷、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水按顺序冲洗色谱柱,经过净化的色谱柱必须进行水活化,即按上述相反的顺序冲洗。柱再生时所需要的有机溶剂要严格进行脱水处理。 ⑵反相柱可以用甲醇、氯仿、正庚烷冲洗,键合C18柱一般用甲醇冲洗,必要时可用0.5 M EDTA钠盐溶液冲洗,然后用水冲洗,以达到去除柱内盐类。 ⑶键合型的离子交换柱可以用缓冲溶液、水、甲醇冲洗。 3、对污染严重的色谱柱在冲洗无效时,需将柱内填料取出进行处理或更换新的填料,还可以用更换柱头填料的方法即将柱头入口处的被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试题及答案25761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D )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C ) A.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B.改变栽气和固定液的种类 C. 改变色谱柱温 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温 3.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B )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4. 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A ) A.适当提高柱温 B.增加固定液含量 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长 5.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B ) A. 高压泵 B. 梯度淋洗 C. 贮液器 D. 加温 7.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C ) A. 组分与流动相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 组分与组分 8. 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是(A ) A.示差折光检测器 B.极谱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9.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A ) A.直形填充柱 B.毛细管柱 C.U形柱 D.螺旋形柱 10. 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似?( B) A.毛细管扩散作用 B.萃取分离 C.液-液离子交换 D.液-固吸附 二:简答题 1. 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三:计算题 1. 一液体混合物中,含有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用气相色谱法,以热导池为检测器进行定量,苯的峰面积为1.26 cm2。甲苯为0.95 cm2,邻二甲苯为 2.55 cm2,对二甲苯为1.04 cm2。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量校正因子:苯0.780,甲苯0.794,邻二甲苯0.840.对二甲苯0.812)。 1. A苯=1.26cm2A甲苯=0.95cm2A邻= 2.55cm2A对=1.04cm2 归一化法:f苯=0.780 f甲苯=0.794 f邻=0.840 f对=0.812 Y= f苯A苯+ f甲苯A甲苯+ f邻A邻+ f对A对 =0.780×1.26 + 0.794×0.95 + 0.840×2.55 + 0.812×1.04 =0.9828 + 0.7543 + 2.142 + 0.8448=4.7236 W苯=0.9828/4.7236×100%=20.8% W甲苯=0.7543/4.7236×100%=16.0% W邻=2.142/4.7236×100%=45.3% W对=0.8448/4.7236×100%=17.9% 2. 用热导池为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分析仅含乙醇、庚烷、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试样测得它们的峰面积分别为:5.00 cm2、9.00 cm2、4.00 cm2和7.00cm2, 它。们的重量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4、0.70、0.78和0.79。求它们各自质量分数。 2. 根据W i=(f i’A i)/(∑f i'A i) 化合物f i'A i质量分数 乙醇 5.00×0.64 0.18 庚烷9.00×0.70 0.35 苯 4.00×0.78 0.17 乙酸乙酯7.00×0.79 0.31 ∑f i'A i=18.15 3. 用一理论塔板数n为6400的柱子分离某混合物。从色谱图上测得组分A的t R,A为14min40s,组分B的t R,B为15min。求: (1) 组分A、B的分离度R S。 (2) 假设保留时间不变,要使A、B两组分刚好完全分开,需要理论塔板数。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理论测试题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理论测试题 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包括什么 检测器,柱温箱、四元泵、自动进样器、色谱工作站 2、液相色谱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样品、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柱温、进样量、检测波长、响应时间、峰宽、极性、狭缝 3、Agilent液相色谱为了保护泵内的蓝宝石杆而独有的装置叫做其所用溶剂 为 在线Seal-wash,90%水+10%异丙醇 4、液相色谱柱怎么维护 色谱柱绝对不能进蛋白样品、血样,生物样品。?要注意柱子的PH值范围,不得注射强酸强碱的样品,特别是碱性样品。?长时间不用仪器,应该将柱子取上用堵头封好保存,注意不能用纯水保存柱子,而应该用有机相(如甲醇)保存,因为纯水易长霉。柱子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碰撞、弯曲或强烈震动; 当柱子和色谱仪联结时,阀件或管路一定要清洗干净;要注意流动相的脱气; 避免使用高粘度的溶剂作为流动相; 进样样品要提纯;严格控制进样量; 每天分析工作结束后,要清洗进样阀中残留的样品;每天分析测定结束后,都要用适当的溶剂来清洗柱; 若分析柱长期不使用,应用适当有机溶剂保存并封闭; 1、注意正确地使用和存放色谱柱,不锈钢柱色谱柱可选用以下的溶剂保存:正相柱用烃类溶剂,反相柱用甲醇,离子交换柱用水或甲醇/水。某些专用分析色谱柱要注意制造商规定的保存条件。另外,要注意溶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PH2-8范围内,其硅胶柱PH>8时会发生硅胶溶脱的情况,键合型柱PH<2时会发生键合相断裂。 2、色谱柱污染后可采用合适的溶剂冲洗,使柱效再生。 ⑴硅胶柱可以使用正庚烷、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水按顺序冲洗色谱柱,经过净化的色谱柱必须进行水活化,即按上述相反的顺序冲洗。柱再生时所需要的有机溶剂要严格进行脱水处理。 ⑵反相柱可以用甲醇、氯仿、正庚烷冲洗,键合C18柱一般用甲醇冲洗,必要时可用 0.5 M EDTA钠盐溶液冲洗,然后用水冲洗,以达到去除柱内盐类。 ⑶键合型的离子交换柱可以用缓冲溶液、水、甲醇冲洗。 3、对污染严重的色谱柱在冲洗无效时,需将柱内填料取出进行处理或更换新的填料,还可以用更换柱头填料的方法即将柱头入口处的被污染的填料取出,重新补装和柱内同类型的填料,然后在改变柱流向进行再生。这种逆流再生柱的方法,可以救活大部分柱子。 4、注入色谱柱的溶剂、标液、样品溶液都必须严格过滤,以去除杂质,防止堵塞色谱柱。当用反冲洗方法无效时,可将柱口过滤装置取下,用弱酸溶液处理,去除污物或定期

高效液相色谱思考题与试题

高效液相色谱思考题与试题

————————————————————————————————作者:————————————————————————————————日期:

思考题与练习题 1.高效液相色谱是如何实现高效、快速、灵敏的? 解: 气相色谱理论和技术上的成就为液相色谱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它的高效、高速和高灵敏度得到启发,采用5-10μm微粒固定相以提高柱效,采用高压泵加快液体流动相的流速;设计高灵敏度、死体积小的紫外、荧光等检测器,提高检测灵敏度,克服经典液相色谱的缺点,从而达到高效、快速、灵敏。 2.简述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谱带扩张,提高柱效? 解: 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流动相传质、停留流动相传质及柱外效应。 在液相色谱中要减少谱带扩张,提高柱效,要减少填料颗粒直径,减小填料孔穴深度,提高装填的均匀性,采用低黏度溶剂作流动相,流速尽可能低,同时要尽可能采用死体积较小的进样器、检测器、接头和传输管线等。 3.色谱柱A柱长为15cm,载体粒度为5μm。另一B柱长为30cm,载体粒度为10μm。两 柱的柱效相等吗? 解: ∵l=L/dp ∴lA=15/0.0005=30000 lB= 30/0.0010=30000 A柱的折合柱长为30000,B柱的折合柱长也为30000,表明组分在两根柱内从柱入口到出口都经过30000个载体颗粒,两柱的柱效相等。 4.流动相为什么要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有拿几种? 解: 流动相中溶解气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害处 (1)气泡进入检测器,引起光吸收或电信号的变化,基线突然跳动,干扰检测; (2)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进入色谱柱时,可能与流动相或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