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

指导书

1

2020年4月19日

实验一综合布线工程勘察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⑴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子系统规划

⑵初步理解数据中心的规划

⑶认识配线架的功能和布线要求

⑷明确采用传输介质的规则

⑸认识竖电井的功能

⑹了解综合布线中电源设备的安装

二、实验环境:具有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大楼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⑴参观信息大楼的电气管理间

⑵参观信息大楼的数据中心

⑶参观信息大楼的竖电井

四、实验数据汇总

⒈写出参观的场地名称,分场地列举看到了哪些设备(能够附加图片)。

⒉标准机架的尺寸标准?U的描述含义?

⒊电气竖井的作用?

⒋分析图书馆数据中心的布线设计。

2

2020年4月19日

⒌分析第四教学楼信息中心所属的数据中心在综合布线子系统中的作用。

⒍图1是光模块的一个截图,试说明光模块的组成和作用。

图1图2

⒎查阅资料,说明光纤配线架ODF的作用(如图2所示)。

五、实验总结

(实验心得:掌握的情况、遇到的困难、想法、问题、建议……)

实验二 OSPF路由配置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边界路由器LAN接口和WAN接口的配置;

3

2020年4月19日

⑵理解OSPF决策路由的机制;

⑶掌握OSPF网络的配置;

⑷掌握OSPF网络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的配置;

⑸理解参考带宽在OSPF网络的cost计算中的作用;

⑹掌握路由器上参考带宽的设置方法;

⑺理解DR、BDR的作用。

二、实验环境:微机系统,并配置了Windows XP+PacketTracer 6.0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⑴点到点链路OSPF配置

⒈分析点到点的OSPF网络的拓扑图(图1所示),在PacketTracer 模拟器上绘制出设备连接。设备、IP地址及端口设定见表1。

图1 点到点OSPF网络结构

表1 设备、IP地址及端口标注

设备名IP地址端口

Router0 16.16.1.1 S2/0

4

2020年4月19日

⒉配置路由器各个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并激活接口。

⒊在路由器上配置、启动OSPF路由,而且通告网络及所在的区域。

⒋配置Router1到Router2的默认路由。

⒌配置Router1到Router2的静态路由。

⒍以某个路由器为参考点,经过show ip router、show ip protocols、show ip ospf neighbor、show ip ospf database等命令进行验证调试。

⑵广播多路访问链路上的OSPF

⒈分析多路访问OSPF网络的拓扑图(图2所示),在PacketTracer 模拟器上绘制出设备连接。设备、IP地址及端口设定见表2。

5

2020年4月19日

6

2020年4月19日

图2 多路访问OSPF 网络结构

表2 设备、IP 地址及端口标注

设备名

IP 地址 端口 Router0 192.168.0.1 F0/0 Router0 16.16.1.1 F1/0 Router1 192.168.1.1 F0/0 Router1 16.16.1.2 F1/0 Router2 192.168.2.1 F0/0 Router2 16.16.1.3 F1/0 Router3 192.168.3.1. F0/0 Router3 16.16.1.4 F1/0 PC0 192.168.0.2 F0 PC1 192.168.1.2 F0 PC2 192.168.2.2 F0 PC3

192.168.3.2

F0

⒉ 配置路由器各个端口:IP 地址、子网掩码,并激活接口。 ⒊ 在路由器上配置、启动OSPF 路由,通告网络及所在的区域,设置参考带宽。

⒋ 以某个路由器为参考点,经过show ip ospf neighbor 、show ip ospf interface 命令进行验证调试。

四、实验数据汇总

针对第⑴题:

⒈针对图1,画出点线图,标注每个点的信息,格式为:IP地址/端口。

⒉写出每个路由器的配置命令。

⒊以某个路由器为参考点,执行要求中的4条命令后,会产生一系列结果信息。对于每一条命令,结合课堂讲解,选取适当的结果信息进行记录和说明。

针对第⑵题:

⒈针对图2,画出点线图,标注每个点的信息,格式为:IP地址/端口。

⒉写出每个路由器的配置命令。

⒊以某个路由器为参考点,执行要求中的2条命令后,会产生一系列结果信息:

①分别记录在DR和BDR上执行show ip ospf neighbor命令后的信息。

②记录DR在执行show ip ospf interface命令后的基本状态信息和邻接信息。

五、实验总结

7

2020年4月19日

《网络工程与管理》实验教学指导书

《网络工程与管理》实验教学指导书课程编号:1038191010 撰写人:文获和 审核人: 湘潭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二○○七年十一月一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网络工程与管理》课程是网络工程与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互连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工程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方法学以及其自顶向下网络设计方法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网络设计过程中各重要阶段的设计指导原则、设计方法及其实现技术,培养学生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网络设计与管理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年级 网络工程与管理本科专业。 三、先修课程 《现代通信技术Ⅰ》、《计算机网络原理Ⅰ》。 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学时实验一交换网络设计必修设计性 2 4 实验二广域网设计必修设计性 2 4 实验三编址与路由选择协议设计必修设计性 2 4 实验四企业网络安全设计必修设计性 2 4 实验五互联网络性能监测选修综合性3~4 五、实验环境 主要广域网交换机:ADTRAN Atlas 550综合接入平台 主要局域网交换机:Cisco Catalyst 3570系列智能以太网交换机。

主要互连网路由器:CISCO2811系列路由器。 备用设备:Cisco PIX防火墙、Cisco 无线网络设备(无线网络基站、无线网络卡、无线网络天线、)、V35接口DTE、DCE电缆、手持式网络电缆测试仪、双绞线嵌及其它工具适当配备,共用。 主要软件:Cisco Works 六、实验总体要求 ⑴由指导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原理、要求,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⑵实验小组人数为2人,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⑶实验后,学生必须提交实验报告,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⑷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 ⑸由于本课程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课程总成绩应为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综合,其成绩的评定为:期末考试成绩(7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10%)。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互连网络分析、设计和部署的系统化方法。 难点:企业网络互连的实现技术与网络故障诊断及排除等技术。 教学方法建议:通过实际企业网络案例分析展示网络分析、设计和部署的系统化方法和网络互连技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Voice VLAN 配置 一. 实验目的 1. 根据实验要求的物理拓扑结构连接局域网 2. 根据实验要求的创建 Voice VLAN,并将用户的IP划分到指定的Voice VLAN 中 3. 根据要求设置语音服务器参数 4. 根据要求设置 DHCP 服务。 二. 实验容 1. 将交换机所连接 IP Phone 的接口加入vioce vlan 中 2. 配置 DHCP,为IP Phone 动态分配地址 3. 配置路由器的服务功能,并配置一些参数 4. 配置 IP 5. 验证 IP 语音服务 三.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IP 的工作原理 与其他网络设备一样,IP 也需要IP 地址才能在网络中正常通信。IP 获取IP 地址的方式有两种:通过DHCP 自动获取,通过用户手工配置 在自动获取IP 地址时,IP 还可以向DHCP 服务器同时请求Voice VLAN 信息,如果DHCP 服务器返回了Voice VLAN 信息,IP 就可以直接发送携带有Voice VLAN Tag 的语音流(以下简称tagged 语音流);如果DHCP 服务器没有返回Voice VLAN 信息,IP 就只能发送不带VLAN Tag 的语音流(以下简称untagged 语音流)。 同样,在用户在IP 上手工设置IP 地址时,也可以设置或不设置Voice VLAN 信息, IP 会根据用户的配置发出tagged/untagged 语音流。 2. IP 自动获取IP 地址的过程 第一步:IP 发送不带VLAN Tag 的DHCP 请求,并在该请求中携带Option184 信息, 即请求软件下载服务器(也称为NCP,Network Call Processor)地址以及Voice VLAN 信息。 第二步:DHCP server1 收到该请求后,将根据自身的配置为IP 分配IP 地址,同 时回复Voice VLAN、软件下载服务器地址及其他Option184 选项信息。 第三步:IP 向软件下载服务器发出下载申请。 第四步:软件下载服务器响应IP 的下载请求,向IP 发送软件。 第五步:软件下载完成后,IP 将通知DHCP server1,释放第一次获取的IP 地址。 第六步:IP 利用从DHCP server1 获取的Voice VLAN 信息,重新构造DHCP 请求报 文,并为该报文封装Voice VLAN 的标签,在Voice VLAN 进行广播。 第七步:位于Voice VLAN 的DHCP server2 收到该请求后,根据自己的地址池配置, 为IP 分配新的IP 地址。 第八步:IP 使用新的IP 地址与语音网关进行注册,开始语音通信过程。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完整版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五配置实现N A T/P A T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 转换表内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 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现 PAT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 2.拓扑图 三、实验内容 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内 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 串口) 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 (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线路密码设为cisco) Step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内存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run命令,注意区分各种密码) Step5: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Florence的 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London路由器不提供时钟速率,即: 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上配) Step6: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Denver的 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Florence路由器提供时钟速率,即: 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上配) Step7:分别查看当前London、Florence、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 来。 (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 Step8:配置London的Serial0/1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new)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以太网的组建(2学时) 实验名称:以太网的组建 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布局;认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结构与连接方法; 2、掌握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方法; 3、掌握简单的局域网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 1、观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步骤1:观察所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步骤2:画出机房网络拓扑结构。 步骤3:通过Internet搜索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结构和连接方法。 2、组建简单的局域网 步骤1:将计算机网卡插入PCI插槽,并安装网卡驱动程序,记录网卡驱动程序名称。 步骤2:制作双绞线(直通线) 步骤3:用双绞线将安装网卡的计算机与交换机相连。 步骤4:将交换机通电 步骤5:网络操作系统配置,每个网卡对应一个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属性中进行局域网基本配置。 3、局域网基本配置 步骤1:选择网上邻居属性,如图1所示。选择本地网卡对应的“本地连接”属性,查看并记录本机安装的网络组件,如图2所示。 图1 网络连接属性图2 网络组件 步骤2:命名计算机,例如,命名为:netuser,如图3所示。并配置TCP/IP,例如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设置为:192.168.0.1 255.255.255.0。

图3 计算机命名图4 配置TCP/IP 步骤3:将同网络其他计算机分别命名,计算机名不能重复。 IP地址分别为:192.168.0.2~192.168.0.254,IP地址也不能重复。 4、使用集线器与交换机组建的以太网 在包跟踪软件中,分别使用集线器和交换机组建如图所示的以太网。各计算机的TCP/IP 配置信息根据下表进行配置:(MAC地址请记录在表格空白处) 使用集线器组建简单的以太网 模拟数据包运行结果:(PC0—>PC2)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成绩 批阅 日期 重庆交通大学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系统集成与规划 实验地点:实验中心 班级:08级通信工程 学号:08950131 姓名:邓婷 实验日期:2011年 6 月26 日 1

实验一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PAP验证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理解封装匹配 2、掌握PAP验证配置 3、理解验证过程 二、应用环境 1、企业环境中异地的互连通常要经过第三方的网络,比如网通、电信等等,所以与局 域网的配置不同。 2、广域网通常需要付费、带宽比较有限、可靠性相比局域网要低。 3、基于安全的考虑,需要路由器以方经过验证后才能建立连接。 三、实验设备 1、DCR-2626 两台 2、CR-V35MT 一条 3、CR-V35FC 一条 四、实验拓扑 五、实验要求 DCR1 DCR2 接口IP地址接口IP地址 S0/1 DCE 192.168.1.1 S0/2 DTE 192.168.1.2 帐号密码帐号密码 DCR1 DCN1 DCR2 DCN2 六、实验步骤 第一步DCR-1的配置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_config#hostname DCR1 修改机器名 DCR1_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ppp test local 定义验证 DCR1_config#username DCR2 password DCN2 设置账号密码 DCR1_config#interface serial 0/1 进入接口模式 DCR1_config_s0/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设置IP地址 DCR1_config_s0/1#encapsulation ppp 封装PPP协议 DCR1_config_s0/1#ppp authentication pap test 设置验证方式 DCR1_config_s0/1#ppp pap sent-username DCR1 password DCN1 设置发送给对方的

信息系统集成及项目实施方案(典型案例)

XXX通清算中心系统及网络集成实施方案 1 概述 XXX项目的业务范围包括:公共交通、小额消费的电子支付、公共事业缴费等,由于XXX 系统定于X月底上线,考虑项目实施时间周期短和新设备采购到货时间比较长,所以系统上线采用了一套临时设备,近期采购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各类软件已经全部到位。为保障新合肥系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需要尽快将运行在临时环境的新合肥通系统迁移到新系 统环境上。 本次项目采购的设备主要用于搭建新合肥通清算中心系统,用于发行符合XXX标准的预付费卡准备,届时XXX将可以在银联的POS设备上进行刷卡消费。 2 工程范围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本工程范围包括下列系统设计、系统所需货物的供应、运输、安装调试、系统测试、开 通、人员培训和售后服务: POSP服务器(2台) WEB控制台服务器(2台) 光纤交换机(2台) 磁盘阵列(1台) 磁带存储(1台) 核心交换机(2台) 发布式交换机(2台) 防火墙(2台) 双机软件(5套) 备份软件(1套) 杀毒软件(2套) 防毒墙(2台) 网管系统(1套) 3 项目参与单位 软件开发:XXXXXX 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XXXX 配合方:XXXXX 网络及服务器集成及电源改造:XXXXX 4 建设目标 本次XXX清算中心系统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建设目标如下: 1)构建XXXXXXX项目为发行符合银联PBOC2.0标准的预付费卡做准备 2)建设XXXXX股份有限公司清算中心核心网络和系统 3)建设XXXXX股份有限公司通卡项目网络和系统安全体系,通过软硬件安全措施确 保各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和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为合XXXXX系统迁移及后续系统压力测试做准备 5 阶段划分 综合考虑了合肥“XXXX”清算中心系统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功能需求、 实施范围、系统复杂度、用户可接受的上线时间等因素,我们计划工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网络项目工程综合实验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系(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陈浩 学号: 指导教师:邱林陈中举 设计时间:2013.12.16 - 2010.12.27 设计地点:4#网络工程实验室 一、课程设计目的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是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该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网络设备,解决在设计、安装、调试网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学生通过综合实验学习掌握网络设计中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熟悉并掌握运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技术。 另外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交换机

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与选型以及网络应用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网络工程》课程中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并选用相应的网络连接技术。 (4)根据设计内容与具体要求,实现园区网内的连接,并在成功测试的基础上实现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并能按任务书要求进行访问。 (5)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需求分析、网络设计、设备调试安装以及设计心得等几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三、课程设计内容 用一组实验设备(4个路由器、二台交换机、二台三层交换机、一台防火墙)构建一个园区网,通过防火墙与校园网相联,实现到Internet的访问。具体要求如下: (1)在一台两层交换机SW1上划分2个VLAN(Vlan 100和Vlan 200,用户数均为100)。 要求实现:两个Vlan均能通过路由器访问外网,但两个Vlan之间不能通信。(2)在一台三层交换机SW3上划分2个VLAN(Vlan 300和Vlan 400,Vlan300用户数100,Vlan400用户数200),两个Vlan之间能够通信。要求:两个Vlan均只能通过路由器访问校园网(10.X.X.X),而不能访问Internet。 (3)另外一台两层交换机SW2和一台三层交换机SW4之间使用冗余连接,在两台交换机上均划分两个Vlan(Vlan 500和Vlan 600,Vlan500用户数200,Vlan600用户数100),要求Vlan500可以访问内网所有VLAN,Vlan600既可以访问内网,又可以访问Internet。 (4)园区网全网通信采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路由设计要求有路由汇聚。 (5)SW1 、SW3、SW4分别和三台接入级路由器DCR1700相连,三台路由器和部门级路由器DCR2600相连。然后DCR2600路由器通过防火墙实现此园区网与外网(校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016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逯鹏编 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2016年11月

学生实验须知 一实验要求 1 认真进行实验预习和准备,应教师要求于实验前完成实验准备; 2 按照安排的时间、地点和分组签到和参加实验。因故调换应提交调换申请并经教师批准; 3 在指定实验台(位置)进行实验,不得随意调换,不得动用非实验设备; 4 实验时,主动参与,认真细致,互助合作,注意安全。有问题主动向教师请教。 5 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设备,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实验结果,经认可后方可离开。 6 损坏设备,应予以赔偿。 二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1 在院统一印制的实验报告用纸上书写报告; 2 书写整洁,符号、表格和曲线规范; 3 实验记录数据真实客观,实验结果分析认真正确; 4 按时呈交,实验报告作为教学档案由院留存。 三实验成绩评定 1 每项实验的成绩综合学生出勤、实验过程(参与程度,实验结果,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内容和规范性)给出。不参加实验或参加实验不提交报告者,该项实验成绩为0分。 2 实验成绩计入课程平时成绩表; 3 不参加实验及不提交报告达三分之一者,将被取消该课程考核资格。

实验一: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或掌握一些网络常用命令; 2. 掌握Ping、IPconfig、arp等命令的功能及一般用法; 3. 能应用上述命令进行网络连通、网络状态、网络配置等。 二、实验环境: 1. 运行Windows 2000 / 2003 Server / XP操作系统的PC一台; 2. 每台PC具有一块以太网卡,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相连。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 进入DOS模式: (1)“开始”-> “运行”-> 输入“cmd”; (2)在DOS环境中输入“cd\”,回车; (3)继续输入“md 学号+姓名”,回车; (4)继续输入“cd 学号+姓名”,示例如下图所示。本实验后续内容,需在此目录下完成。 2. 参照附件一:IP地址的查看与配置,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IP地址是什么?并记录下来。 (2)使用“ipconfig”命令,怎样查看本机的物理地址?截屏记录,并根据截屏回答物理地址具体是多少? 3. 参照附件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时,本机通常向被测试计算机发几次请求? (2)执行“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e4971364.html,”,是否可以获取https://www.360docs.net/doc/e4971364.html,对应的IP 地址?截屏记录其IP地址。 (3)执行“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e4971364.html,”和“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e4971364.html,”,记录两者执行后的参数“平均往返时延”各为多少?并截屏记录。

网络系统集成与实践实验报告

实验一路由器交换机综合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NetSim模拟器的安装配置 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交换机各项基本配置。二、实验内容及测试结果: 您设计的拓扑图: 测试结果:

三、算法或核心技术思考体会: 在实验的过程中,让我体会到了,不仅仅要熟悉掌握命令,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小心在小心和谨慎在谨慎,必须要注意配置的模式,,不论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脱轨,就意味着你必须重新配置,一个不小心导致的是全部的重新开始,也许造成的就不是重新开始这样的小事故,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打起精神,一定要认真仔细,有耐性。在实验的时候,应该先分析实训题目,看清楚实训要求,比如,第一个项目要求R1,R2,由于我的不细心没认真审题没有把路由器名字改为R1,R2,导致从做一遍,这就是教训。 四、附件(源代码)(可选) 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R1(config)#interface e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R1(config-if)#ip nat inside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interface s0 R1(config-if)#ip address 222.1.1.1 255.255.255.0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1(config-if)#ip nat outside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五配置实现NAT/PAT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 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 址转换表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 验的网络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 现PAT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2.拓扑图 三、实验容 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

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串口) 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 (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 线路密码设为cisco)

《网络综合实训》指导书

《网络综合实训》 任务书 指导书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训班级:网络121 设计时间:第15、16周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2014年 11 月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网络综合实训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类专业一项重要的集中基本技能训练,是理论和知识的综合与应用。 技能训练是高职高专院校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实验、生产实训、毕业实训构成实践性教学体系,高职高专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依赖实践性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培养。 二、实训教学目标 本实训教学总学时为56学时,主要目标是考察学生对所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模拟实际工程项目,使学生掌握网络工程的设计方法、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等技能,提高学生的网络实战能力。 三、实训设计原则 目前对网络技术人员人才的职业要求是,能够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本实训教学设计思想是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岗位群的工作为依据,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训教学,充分体现了以项目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整个课程学习过程模拟了实际网络工程从无到有的构建并进行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做到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高度一致。 四、实训教学设计 本实训课程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工程项目,根据项目实际又将其分为2个子项目,每一子项目都从本专业技能结构的某一个需求开始,制定一个具体的任务(项目),讲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在操作过程补充需要的理论知识。 (1) 项目一:基本技能强化实训(26课时) 本项目是综合性强化练习,项目涵盖网络设备调试基本技能的几个重要部分,本项目的完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网络设备调试与优化的基本功和技能。 (2) 项目二:校园网网络总体系统方案设计(30课时) 本项目以实际需求,分析网络流量、提出新网络系统的建设思路以及新系统的网络设计目标和范围,再根据对现在网络技术的分析以及能够提供的费用和网络运行给学校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学校提供是否可行的决策依据。 四.实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 1.优秀:按实训任务书要求圆满完成规定任务,有创新性。严格遵守实训管理制 度与实训纪律,实训态度认真、积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自我进行资料收集 并引用合理。实训过程完整、规范;设计报告结构完善、格式规范、条理清晰、论述充 分、图表准确,文字描述准确流畅。

精编【建筑工程管理】ZF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

【建筑工程管理】ZF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指导 书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 实验指导书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编写人: 安徽科技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学时:实验课学时18 授课对象:网络工程专业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综合布线、网络设计以及第二层、第三层网络的逻辑设计。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为实际网络的设计、布线、验证测试等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网络工程规划的思想去解决处理现实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网络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课程成绩的评定也应建立起以实践为主体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理论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重点考核学生对相关理论理解程度,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实际组建网络和管理网络的技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和综合运用能力。

随堂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课堂出勤、实践训练操作过程和回答课堂提问情况等综合衡量,占总成绩的20%。 理论考核:全面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成绩占总成绩的80%。 四、学习要求 本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不仅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相关理论的理解,还要求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以达到组件网络和管理网络的实际技能。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王波.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2] 刘天华,孙阳. 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3] 王勇,刘晓辉著. 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M]. 科学出版社, 2011. [4] 孙丽华,张坚林,危建国著.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校园网系统集成设计讲解学习

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 《校园网系统集成设》 实验报告 课程: 局域网规划与分析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rjB网络102 学号:201007104236 学生姓名:王禺

指导教师:夏冰 日期:2012.6.13 校园网系统集成设计试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掌握为大型校园网规划IP地址的技能和方法。 (2)掌握专用IP地址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3)掌握设计具备三层结构的大型校园网的基本方法。 (4)用visio绘制校园网拓扑图。 2.任务导入 (1)学院具有18个学院,3个校区,其中网络中心、亚太、国教位于北区,软件学院 位于西区,其余学院位于南区。 (2)网络中心向外提供各种标准化信息化的服务,各个学院也自行向互联网发布学院 信息并负责自己学院的信息服务,每个学院拥有约1500台pc。 (3)学校从CERNET结构申请IPv4地址202.196.0.0/18,从CNC网通申请IPv4地址 125.10.0.0/20。 (4)采用三层结构为设计校园网,选用万兆以太网连接3个校区作为高速主干;采用 千兆以太网作为各位园区的主干,形成大学校园网的汇集层,选用百兆以太网作为接入层。 (5)大学校园网与因特网具有统一接口,即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入CERNET和CNC。 3.技术原理 针对实验中涉及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分类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因或依据、实验重要参数说明等做一下简介。 1.VLSM

为了有效的使用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和路由汇总来控制路由表的大小,网络管理员使用先进的IP寻址技术,VLSM就是其中的常用方式VLSM是指通过“借主机位”技术来 实现的子网划分技术,因主机位减少使得掩码位增加产生变化,因此又称之为可变长子网掩 码技术。 2.核心层 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骨干层设计任务的重点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网络的控制功能最好尽量少在骨干层上实施。核心层一直被认为是所有流量 的最终承受者和汇聚者,所以对核心层的设计以及网络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核心层设备将 占投资的主要部分。核心层需要考虑冗余设计。 3.分布层 是楼群或小区的信息汇聚点,是连接接入层和核心层的网络设备,为接入层提供数据的汇聚、传输、管理、分发处理。分布层为接入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如地址合并、协议过滤、路由服务、认证管理等。通过网段划分(如VLAN)与网络隔离可以防止某些网段的问题蔓延和影响到核心层。分布层也可以提供接入层虚拟网之间的互连,控制和限制接入层对核心层的访问,保证核心层的安全和稳定。分布层的功能主要是连接接入层节点和核心层中心。分布层设计为连接本地的逻辑中心,仍需要较高的性能和比较丰富的功能。分布层设备一般采用可管理的三层交换机或堆叠式交换机以达到带宽和传输性能的要求。其设备性能较好,但价格高于接入层设备,而且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对电磁辐射、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分布层设备之间以及分布层设备与核心层设备之间多采用光纤互联,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和吞吐量。 4.接入层 通常指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的部分。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接入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交换机,它直接与 外网联系,使用最广泛,尤其是在一般办公室、小型机房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 多媒体制作中心、网站管理中心等部门。在传输速度上,现代接入交换机大都提供多个具有 10M/100M/1000M自适应能力的端口。 4.网络环境与网络拓扑 安装Visio软件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利用已有的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进行实验。

典型网络系统集成实例

. 阳光校园计算机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一、概述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说明书,主要在于概要阐述阳光校园网络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网络建设方案、软硬件配置、投资概算及工程施工与验收等,为系统建设提供依据或参考。 1.2 主要参考资料 IEEE 802.3ab 1000BaseT,100BaseeFX IEEE 802.3x 全双工标准 IEEE 802.3z 千兆以太网标准 IEEE 802.1q 以太网虚拟网标准 1.3 校园网建设目标 阳光校园计算机网络将是全国高校互联网CERNET的一部分,进而成为国际Internet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校内形成一个多局域网互联、异种机互联的通信网络环境,并通过路由器与CERNET相连。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软件和信息资源可使校内各个单位的计算机自由访问CERNET和Internet资源,实现学校管理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实现情报资料检索和电子邮件通讯,形成无纸办公环境和校内电子公告栏。并可通过学校的WEB服务器向Internet网提供学校信息资源。另外,校园网还要挂接各种应用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必要时还要与校内的有线电视网以及多媒体视频听课系统连接,并提供多媒体技术支持和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1.4 方案设计原则 阳光校园网是一个基础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应用将在网上实现,所以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将来带宽的需要以及与CERNET、Internet的互联,在地址分配、广域网带宽有效利用、网络安全、系统维护、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及扩展等方面都有要求,在设计阶段不详加考虑会给以后的网络运行留下隐患。因此在设计网络时我们严格考虑了以下原则: 〓先进性 采用当前国际先进成熟的主流技术,符合业界相关的国际标准,网络主干具有足够的带宽,能够无阻塞的处理多媒体流量,支持网络分段、虚拟网络和SNMP网管协议,整个网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扩展性 在建立主干网基础设施中应有扩展能力,包括技术和性能的提升、网络覆盖面扩展以及与国内外连网的可能性。 〓实现性 网络建设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和未来技术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设备条件以及可能的投资情况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每一阶段的投资都应得到保护。 〓安全性 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备份、加密、磁盘镜像、冗余阵列、防火墙等技术,防止数据丢失、非法用户入侵。. . 〓经济性

组网技术与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组网技术与网络工程实验报告册 学期: 课程: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实验一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1) 实验二配置文件与IOS文件的管理 (3) 实验三标准ACL (5) 实验四扩展ACL (8) 实验五常规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配置 (11) 实验六汇总、负载分担及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14) 实验七 RIPV2的配置 (17) 实验八点到点链路OSPF配置 (20) 实验九广播网络OSPF配置 (23) 实验十交换机基本配置 (25) 实验十一 VLAN配置 (27) 实验十二 VLAN主干道配置 (29) 实验十三 VLAN间路由配置 (31)

实验一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一、实验学时:2学时 二、实验目的 1.认识路由器的软件和硬件组成; 2.掌握对路由器进行初始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3.掌握常用IOS配置命令的用法。 三、实验任务 练习常用IOS配置命令的用法。 四、实验设备 PC终端一台,路由器模拟软件DynamipsGUI一套,路由器一台。 五、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环境 六、实验步骤 1.按照图1所示设计、编写DynamipsGUI 所需要的.NET文件。 2.通过DynamipsGUI运行编写好的.NET网络拓扑文件。 3.通过Telnet客户端程序连接到模拟路由器的控制台。 4.练习常用的路由器配置命令。 5.将PC机与真实路由器相连,将上述命令再练习一下,试比较一下在模拟 器上的命令与真实路由器上的命令的异同。 七、思考题 1.PC机与路由器相连时所使用的双绞线是直通线还是交叉线?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CISCO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CISCO版 实验一网络设备与通信协议实验 (2) 实验二 EIA568标准与双绞线水晶头制作 (15) 实验三交换机差不多配置 (22) 实验四交换机VLAN配置 (28) 实验五路由器差不多配置 (35) 实验六配置静态路由 (40) 实验七动态路由RIP配置 (46) 实验八动态路由OSPF协议配置 (55) 实验九访问操纵列表ACL实验 (65) 实验十网络地址转换NAT实验 (71)

实验一网络设备与通信协议实验 一、实验内容 学习使用网络差不多设备,掌握设备性能和配置方法,熟悉LINUX 和WINDOWS环境的TCP/IP协议配置方法,熟悉Internet环境,学习使用DOS下的常用网络命令。 二、实验目的 了解网络适配器、调制解调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熟悉多种网络操作系统,如LINUX和WINDOWS,掌握TCP/IP协议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安装与配置,初步掌握TCP/IP 协议的应用。掌握WINDOWS 环境常用网络命令的用法,学会使用网络命令查看网络信息,解决网络故障。 三、实验工具 Quidway R2621模块化路由器、QuidwayS3026E交换机、Console 配置线缆、双绞线、V24串口线缆、调制解调器、网络检测设备、PC等。 四、实验要求 熟悉TCP/IP协议标准,准确理解IP地址及其子网划分方法,理解网关和子网掩码及其DNS的概念和原理;学习使用各种网络

设备,掌握TCP/IP配置方法,熟练使用常用的网络命令。 五、实验内容 (1)在计算机上配置IP地址等TCP/IP属性信息 (2)学习使用windows环境下常用的网络命令 1.IP地址与以太网卡硬件地址查看命令:ipconfig 2.网络连接测试命令:ping 3.地址解析命令:ARP 4.文件传输命令:FTP 5.显示协议及其端口信息和当前的 TCP/IP 网络连接: Netstat 6.操纵网络路由表:Route 7.将文件传输到正在运行TFTP 服务的远程计算机或 从正在运行 TFTP 服务的远程计算机传输文件:Tftp 8.Tracert:该诊断有用程序将包含不同生存时刻 (TTL) 值的 Internet 操纵消息协议 (ICMP) 回显数 据包发送到目标,以决定到达目标采纳的路由。 9. windows NT下的Net命令 10.远程登陆命令Telnet 11. 域名查询nslookup命令 六、各命令讲明 (一)ipconfig 命令 Ipconfig命令应该是最最基础的命令了,要紧功能确实是显

(完整版)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习指导书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 实习指导书

前言 本指导书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的辅助教材,旨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实习知识与技能。 本书所列实习项目是依据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做或选做的,部分内容可供学生阅读,以充实专业知识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概念。 本书由戴香玉主编,谢伟红主任审核,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所有老师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目录 项目一设备与材料认识实训 (1) 项目二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实际大楼工程或模拟大楼工程) (3) 项目三大楼(实际或模拟)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实训 (6) 项目四综合布线工程测试实训 (9) 项目五综合布线工程测试实训 (11) 项目六综合布线工程验收实训……………………………………………………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习须知 一、实习的重要性: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可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保证实习的顺利完成,学员应该以认真严肃的态度进行实验。 二、实习准备: 1、预习实习指导书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 2、明确实习目的、要求,弄懂原理。 三、实习规则: 1、实习课和其它课一样,不得迟到、早退。 2、实习分组进行,每组选一小组长负责组织实习及实习设备的管理。 3、未经允许不得乱动与本实习无关的设备及物品。 4、不按规则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照价赔偿。 四、实验报告: 1、应有完整的实习内容、实习步骤。 2、实习结果应包含实习过程分析,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等。 3、实习报告必须在一周内上交。 4、实习成绩是一项单独的成绩,不合格的需要重修。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GVRP配置

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基本掌握GVRP 配置和其基本工作过程 二. 实验原理 GVRP 交换机之间能够相互交换VLAN 配置信息,在网络中交换机上动态创建和管理VLAN 三. 实验器材 三台交换机,若干电脑客户机(具体在eNSP软件中模拟实现) 四. 实验分析与设计 1.网络拓扑图 2.根据拓扑图将设备连接好,并将设备打开。 3.准备配置数据 1)在SwitchA、SwitchB 和SwitchC 上配置接口允许所有VLAN 通 过。

2)在SwitchA 和SwitchB 上配置接口的注册模式为Normal。 3)在SwitchC 上配置接口Eth0/0/1 的注册模式为Fixed,配置接口 Eth0/0/2的注册模式为Normal。 4)在SwitchC 上创建属于公司B 的VLAN101 ~VLAN200。 4.具体配置 步骤1 配置交换机SwitchA # 全局使能GVRP 功能。 system-view [Quidway] sysname SwitchA [SwitchA] gvrp # 配置接口为Trunk 类型,并允许所有VLAN 通过。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0/1 [SwitchA-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0/0/1]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SwitchA-Ethernet0/0/1] quit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0/2 [SwitchA-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0/0/2]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SwitchA-Ethernet0/0/2] quit # 使能接口的GVRP 功能,并配置接口注册模式。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0/1 [SwitchA-Ethernet0/0/1] gvrp [SwitchA-Ethernet0/0/1] gvrp registration norm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