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四驱车的差速锁 详细介绍

各种四驱车的差速锁 详细介绍
各种四驱车的差速锁 详细介绍

各种四驱车的差速锁详细介绍

汽车为什么需要四驱?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愚蠢,但如果你认真地按照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就能发现,四驱其实并不难理解,还很有趣呢。好了,该说答案了,为什么需要四驱,因为汽车不可能只跑在铺装很好的路面上,偶尔也会去沙滩、山林、沼泽、雪地或者其它车轮很容易打滑的地方。

两驱车,一旦某一个驱动轮打滑,这意味?麻烦开始了,即使另外一边的驱动轮不打滑,但因为差速器的缘故,动力只往打滑车轮流淌,这时候,徒踩油门也无济于事,不打滑的车轮得不到动力分配,打滑车轮却因过多动力而高速空转。

如果是四驱车,那情形就好多了,后轮打滑,前轮还可以使上力气,左侧车轮打滑,那右侧车轮或许能帮上忙,这就是四驱车的最大好处,可以帮助你通过各种复杂路面。现在,各种四驱车多不胜数,几乎每个车厂都有自己的四驱车,从CR-V、RAV4、欧蓝德、翼虎,到帕杰罗、X5、B9、普拉多、维拉克斯、Q7、MDX,再到揽胜、切诺基、卡宴、途锐、Petrol、牧马人、奔驰G等,多不胜数。虽然它们都笼统地被称作SUV或者四驱车,实际上,四驱有强弱之分,有贵贱差别,有各自擅长的领地。

如果你想很快读懂它们,抓住几个要点足够了。四驱车的通过能力高低,最主要是,决定于它们配用的差速器锁止装置的数目和类型,也就是说,在有车轮打滑时,车辆能不能把打滑车轮完全死锁,不让动力流失,再把动力有选择地分配给不打滑的车轮的能力,这决定了它通过能力的高下。

先说说差速锁的数目。如果有一个车轮打滑,这时候,汽车上至少有一个差速锁,才能把车轮锁止;如果碰到前后两个车轮打滑,这时候,至少配备两个差速锁才能锁止;如果是三个车轮同时打滑,那就得需要三个差速锁了。因此,我们从差速锁的数目,基本上就可以判定车子的越野能力强弱。如吉普牧马人、奔驰G系、路虎卫士、日产Petrol等,都使用了前、中、后三个差速锁,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只要还有一个车轮有附?力,它们就有靠自己走出困境的可能。而CR-V、RAV4、欧蓝德、翼虎、帕杰罗、X5、Q7、普拉多等,都只使用了一个差速锁,可应付的地形就比较有限。

当然,差速锁越多,成本就越高,设计越困难,因为针对的是硬派越野,因此对车身、悬挂、轮胎强度要求也高。开它们,走在马路上,不可能很舒服,锁上四驱,你甚至会发现它们几乎不会拐弯,因为它们不允许车轮之间有丝毫打滑,即使是转弯时,内外车轮出现一点儿转速差,它们也认为是有车轮在打滑,被它们禁止。因而在铺装路面,不是它们的天下,只有在附?力不好的地方,它们行走才更显稳健。在那里,转弯时,外侧走远道的车轮是被拖?走的,但由于附?力低,你感觉不到拖拉的阻力,也不会对轮胎有大的磨损。

除了差速锁数目,差速锁的类型,也决定车的越野能力。差速锁有液力耦合式、扭距敏感式、电液摩擦片式,还有齿轮牙嵌式,不同类型,有不同的锁止能力。

目前很多四驱车,都使用液力耦合式差速锁(第一种),因为它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如CR-V、RAV4、欧蓝德、翼虎、B9等。液力耦合差速锁有个特点:不很灵敏、锁止有迟滞,也就是车轮打滑情况出现一段时间后,它才意识到需要锁止,而且锁止能力有限,且介入时冲击大。因此,使用这一装备的车,不会特别注重越野,而在于提高车辆在冰雪、砂石等路面上的通过性和稳定性。

对于扭距敏感式差速锁(第二种),就是我们熟知的托森差速器,最闻名的当数奥迪Quattro,还有路虎揽胜也使用它。它的优点在于反应非常灵敏,利用机械齿轮间的物理特性产生锁止,且锁止非常线性,在打滑瞬间就能起到锁止作用,同时对驱动力重新分配,因此通过性比较高,驾驶感觉也很顺畅。它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对打滑车轮100%的锁止,驱动力分配只能在25%-75%之间变化,对于,就需要借助其它类型的锁止差速器来实现。当然,现在的Q7及揽胜,都整合了EDL电子差速锁,可以对每个车轮电控施加?车力,辅助达到锁止目的,虽然作用有限,但还是对整体通过性有提升。

第三种就是电液摩擦片式差速锁,XC90、X5、普拉多、Freelander、MDX、切诺基、卡宴、途锐等都在使用。这一装备整合了计算机功能,利用传感器来检测车轮打滑情况,同时驱动电动马达控制液压摩擦片,以达到对差速器的锁止和释放。它的反应也非常快,对车轮的锁止区间达0-100%,理论上有很好的越野能力。尤其是大切诺基、卡宴、途锐配备了三个这样

的差速锁,可以应对任何困境。不过,这只是理论上,任何有过多的电控装置的SUV,对于越野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经过涉水、岩石、灌木林等,这些电控装置的可靠性还真让人不敢保证。

第四种锁止装置是牙嵌式差速锁,也就是通过齿轮把差速器刚性锁止,目前路虎卫士、牧马人、奔驰G、雷克萨斯LX 470、丰田LC100、三菱V77等都使用它们。牙嵌式的特点只有两种状态,要么锁止,要么解除。一旦锁止,刚猛无比,尤其是牧马人、奔驰G、路虎卫士等,使用了三个牙嵌式差速锁,可以依靠任何一个车轮前进。如果它俩也搁浅了,我想估计没有谁会冲过去了吧。牙嵌式差速锁和其它三种差速锁相比,有个缺点就是,不允许车轮丁点的转速差,在马路上,要解除牙嵌差速锁,否则转弯就很困难,称之为分时四驱。而装备有其它三种差速锁的汽车,允许前后轴之间一定的转速差,因此,在马路上依然可用四驱行驶,称之为全时四驱车。

其实,看越野能力强弱,还有一点需要主意,那就是看是否有低速四驱模式。低速四驱相当于为车子提供了一个超低速挡,把发动机扭力额外放大,增强车子的攀爬能力,一般,也只有那些游走于山沟烂路的硬派越野车才具备。

Box(解密各种四驱结构)

本田CR-V

它只在前轴和后轴之间,安装了一个液力耦合器,属于最初级、最简单的四驱车,平时,只相当于两驱车,只有在前轮或者后轮有打滑时,在液力耦合器的干涉下,瞬时结合四驱,帮助走出困难。因此,我们称之为适时四驱,节油性很好,基本上没什么越野能力可言。

丰田RAV4、三菱欧蓝德、福特翼虎

与CR-V相比,前后轴之间加多了一个中央差速器,再与液力耦合器并联,我们称之为全时四驱。碰到某个车轮打滑时,液力耦合器会瞬间锁止中央差速器,把动力分配到不打滑的车轮。

由于液力耦合器反应不够快,尤其是遇到前后两个车轮同时打滑时也无能为力。两方面原因注定了它们属于初级四驱。新的RAV4和欧蓝德增加了电控按钮,可对中央差速器完全锁止,按下按钮,车辆通过性得到一定加强。

VOLVO XC90、宝马X5、斯巴鲁B9、丰田普拉多、现代维拉克斯、三菱帕杰罗V73

可以说,它们也是属于注重公路行驶的SUV,其越野性能,相比欧蓝德它们,也强不了太多。不同的是,它们整合了更多电子装备,对不良路面的通过能力多少有辅助作用。结构上,它们带有中央差速器,并且有一个中央差速锁,或液力耦合式,或电液摩擦片式,或机械齿轮牙嵌式,但前后两个车轮同时打滑时依然无能为力,需要靠ASR电子防滑系统、EDL电子差速锁、ESP车身稳定控制等,可以加强行驶稳定,但对越野能力贡献不大。

奥迪Q7、路虎揽胜。

前后轴之间都使用了一个托森差速器,奥迪称它的四驱系统为Quattro,路虎称为TerrainRe-sponse。托森差速器的路面适应度很广,如柏油路、砂石路、沙滩、泥泞、冰雪等,它对打滑的处理速度很快,兼备较高的通过性和舒适性,同时可靠度很高。不过,由于只有一个中央差速锁,对于也难以胜任。Quattro整合了很多电子系统以及液压悬挂,使之适合各种车速与路面,行车更安全。揽胜更有一项看家本领,那就是HDC陡坡缓降。宝马曾短时间拥有过路虎,这一技术在宝马X5、X3上也有使用。

保时捷卡宴、大众途锐、吉普大切诺基。

它们都使用电控液压差速锁,而且都装备有三个差速锁和一个越野低速挡,为配合TRC、ESP 等电子系统。大众称之为4Motion,保时捷称为PTM,吉普则叫Quadra Drive。实际上,卡宴和途锐同一平台,4Motion和PTM没什么差别。如果撇除相关辅助电子系统,三者在结构原理上是一样的,它们的中央、前、后液压差速锁都可以自动控制,在0-100%之间变化锁止,

并有越野低速挡的支持极端越野。一般铺装路面和混合路况下,它的优势更是不在话下,卡宴和途锐还有运动模式,尤其是卡宴配合强大动力和可调悬挂,高速赛跑能力不比一些以运动著称的轿车逊色。

路虎卫士、吉普牧马人、奔驰G系。

越野车与其它SUV的承载式车身相比,这三位仍采用有大梁车架的车身,它们不以公路行驶为殊荣,一心只向山野进发。其实,它们的核心部件仍是纯机械的,如牙嵌式差速锁,提供最为可靠的锁止。尽管发展到现在,锁上差速锁的过程已经变成了电控,操作更简练,对越野的可靠性能没有什么影响。它们鄙视一切用电子装备辅助越野的设计,崇尚最原始的便是最可靠的原则,也许走在马路上步履蹒跚,走向旷野却踌躇满志。最新的奔驰GL系列的四驱叫做4Matic,当然是加多了很多电子系统的总称;如去掉那些电子程序,就是奔驰G系坚持的精髓。

Acura MDX

MDX的四驱系统叫作SH-AWD,这也是在所有SUV中最怪的一个四驱,也是最为高科技的四驱。它有四个电磁离合器,负责对每个车轮进行锁止,而且在后轴前,装备了Arura独有的两挡行星齿轮加速装置,在加速过弯时,这个装置能让后轴超速5.7%,让过弯更灵活稳定。理论上,SH-AWD也可以实现对每个车轮100%的锁止,而且由于电磁离合器的精度高,可以对车轮打滑控制作细微调节,油耗也更为经济。只是由于悬挂行程以及离地间隙限定,它的越野性能不会很强,但SH-AWD四驱具有更多的后续开发价值。

楼主的文章是自己的还是转载的??有不少错误,例如牧马人(特指罗宾汉)有两个差速锁,而不是三个!牧马人撒哈拉则一个锁都没有!!因为这车根本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也就没有中央差速锁!

使用牙嵌式差速锁的不一定是分时四驱,例如路虎卫士(标配一把锁,前后轴差速锁要选装才提供),奔驰G(标配三把锁),就是全时四驱。

本田CRV是黏性联轴节的中央差速器,和黏性耦合的还不是一回事。

据我所知,目前出厂就有三把差速锁的民用越野车只有奔驰G,依维柯2045。

后桥限滑差速器差速锁

后桥限滑差速器/差速锁 后桥限滑差速器位于车辆两个后车轮之间,它可以弥补普通差速器的由于车轮悬空而导致空转,此时差速器会将动力不断的传给没有阻力的空转车轮,车辆不但不能向前运动,而且大量动力也会流失的这种弊端。一般后桥限滑差速器会配备在一些高性能车辆上。装有后桥限滑差速器的车辆在激烈驾驶时,还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漂移动作。 差速器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差速器,以及为什么需要差速器?顾名思义,“差速器”就是用来让车轮转速产生差异的,在转弯的情况下可以使左右车轮进行合理的扭矩分配,来达到合理的转弯效果。汽车在弯道行驶,内外两侧车轮的转速有一定的差别,外侧车轮的行驶路程长,转速也要比内部车轮的转速高,这个时候就需要差速器来调节。 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普通差速器的构成。差速器主要由行星齿轮、齿轮架以及左右半轴齿轮构成。在传动轴和驱动桥的结合点上,我们能看到一个半径比较大的从动齿轮,由于输入轴主动齿轮半径比较小,因此动力从此齿轮传递到半径比较大的从动齿轮的过程中就能实现一个减速增矩的过程。 接下来减速器从动齿轮带动着行星齿轮架一起运转,由于左右输出轴和行星齿轮架是相连的,因此左右输出轴会跟着一起转动,而左右半轴齿轮就会跟着一起运转,而实现“差速”的关键就是两个和左右半

轴齿轮相垂直的行星齿轮。这两个行星齿轮和左右车轮都咬合着,齿轮咬合方式能够让左右两个齿轮达到一个互相抵制的效果。 当汽车直线行驶的时候,左右半轴齿轮的扭矩和转速都是相同的,因此和行星齿轮结合的时候左侧和右侧能够互相抵消,这个时候行星齿轮是不运动的。遇到转弯情况,内侧车轮要比外侧车轮受到的阻力大,这个时候左右半轴齿轮的扭矩不同,就会导致行星齿轮的转动,行星齿轮能给内侧齿轮一个阻力扭矩实现减速,同时也能给外侧齿轮增速,这样外侧齿轮比内侧齿轮的转速快,实现了顺利的转弯。 限滑差速器 普通差速器有一种弊端,那就是由于车轮悬空而导致空转,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差速器将动力源源不断的传给没有阻力的空转车轮,车辆不但不能向前运动,大量的动力也会流失。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差速器来解决这样的情况,就是下面介绍的限滑差速器。 限滑差速器的英文简写为LSD,是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的缩写,而LSD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工作时使左右车轮一同运转,而且将左右车轮的转速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车辆保证正常的行进。根据实现方式以及机件结构的不同,LSD可细分为扭力感应型、黏耦合型、螺旋齿轮式、标准机械式LSD等多种形式。虽然实现限滑差速的过程不同,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当驾驶一辆装有LSD的车,其中一只驱动轮发生空转时,LSD会控制两只车轮动力输出,阻止空转的车轮不会继续空转,使另一只车轮也有足够大的动力从而帮助车辆前进;在加速过弯时,输出扭力和离

伊顿机械锁式差速器详解

作为一家知名的牵引力控制产品的供应商,美国伊顿公司差速器产品的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机械锁式差速器作为伊顿公司中最畅销的产品之一,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于SUV和皮卡车上,2007年的全球销量已超过了140万件,随着近年来国内SUV 的需求的日益增加,伊顿机械式差速器已经走入中国,为国内的SUV用户们提供更多驾驶乐 趣。 机械锁式差速器(MLD,Mechanical Locking Differential)区别于普通差速器(Open D ifferential)和限滑差速器(LSD,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在遇到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如冰雪、泥泞路面),普通差速器会将发动机扭矩全部传递到打滑的车轮上,使车辆无法获得任何牵引力驶出障碍:而限滑差速器(LSD)虽然能够通过部分限制左右车轮的相对转动,将部分的发动机扭矩传递到不打滑的车轮上,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传递的扭矩有限,还是无法帮助车辆获得足够的牵引力摆脱障碍。 机械锁式差速器(MLD)作为在限滑差速器(LSD)基础上的改进产品,可以通过在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左右轮速差达到100转/分钟),触发机械锁合机构将车桥完全锁死,将发动机扭矩100%传递到有抓地力的有效车轮上,从而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帮助车辆驶出障 碍。 除此之外,机械锁式差速器还因为具备如下优点,获得了全球SUV和皮卡用户的青睐: 1.无须驾驶员控制,完全自动锁止和解锁; 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型尺寸与普通差速器一致); 3.无须使用含特殊添加剂的齿轮油,维护成本低; 4.与ABS/ESP以及四驱系统完全兼容; 5.仅在低速情况下工作(30公里/小时以下),安全可靠; 鉴于MLD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装配MLD的两驱车在某些情况下的表现甚至超过了装配普通差速器的四驱车(4WD)。这是因为一般的四驱系统仅仅能够将扭矩从后轮传递到前轮(或者前轮传递到后轮),而无法将扭矩在左右轮之间进行传递,当遇到车辆前后各有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四驱系统就同样无法将发动机扭矩传递到有效车轮上。

奥迪迷你四驱车比赛规则

奥迪迷你四驱车比赛规则 发信站: 何方舟(2006-4-11) 第一部分:竞赛车 一、竞赛车的种类: 仅限奥迪制造的迷你四驱车、超级迷你四驱车、全罩式迷你四驱车,非奥迪“双钻”牌 或假冒奥迪的四驱车禁止参赛。 二、赛车结构: 所有参赛车必须为四轮驱动,仅靠前轮或后轮驱动的赛车不准参赛,车身必须贴有彩色 贴纸或喷涂鲜明颜色,以便识别。真空成型的自制车身、缺乏真实感的车身,如导管框 架制作的车身等不准参赛。参赛车仅限于由选手自己组装。 三、参赛车的车体规格尺寸: 车体规格尺寸如下规定,所有车型适用。 最大宽度:105mm以内,含导轮等附属品。 全高:7mm以下,从路面开始测量,包括尾翼等附加零件。 车长:170mm以内,含龙头,凤尾及平衡杆。最低离地距离:1mm以上,从路面起到底盘 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最小重量:99g以上,含电池、马达。 前后轮(轮胎已装上)直径:35mm-22mm;宽:26mm-2mm。 导轮装备:左右合计共8个以内(平衡杆导轮不包括在内)。 四、马达: 竞赛车仅限使用奥迪出品的各类型竞赛用FA-130马达、大扭矩类型马达、高转速类型马 达,综合类型马达。允许对马达进行改造:转子——矽钢片、线圈匝数及线径;定子— —强磁钢和两端轴承、电刷等。但有时针对某场比赛或比赛轨道,对马达提出限制,具 体情况请留意赛前通知。 五、电池: 仅用使用奥迪出品的AA型(五号)电池二节,种类限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碱性电池。 电池外侧或盖子破损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使用。注:个别赛事会指定使用某种 电池,报名时请留意。 六、改造: 竞赛车的改造有如下规定(本规定未包含的改造,由主办单位决定参赛与否)。 底盘改造:允许以轻量化为目的而进行的雕空式开扎,但须保留厂牌标志,允许加装奥 迪制造的零配件。如无特别规定,允许使用自制零件(但自制底盘及车轮、车毂除外) 。 齿轮的改进:允许以轻量化为目的所做的雕空及内装轴承,但是驱动用齿轮组必须按规 定组合使用。对于电池座配件等电气系零件,只能使用原来的套件或者升级零件,不允 许焊接或者改造。任何有可能弄脏跑道的改造均不允许参赛。 第二部分:轨道模型 一、轨道模型四驱车的技术规定: 车体外部尺寸(含安装好的零件):车长:≤170mm;车宽:≤105mm;车高:≤70mm。 全重:≥909(包括电池)。 车轮:直径22mm——35mm;宽度8mm——25mm,必须装有轮胎,不允许仅靠轮毂直接接触

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解

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差速器是一个差速传动机构,用来保证各驱动轮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的动力传递,避免轮胎与地面间打滑。 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外侧车轮比内侧车轮所走过的路程长(图D-C5-5);汽车在不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两侧车轮走过的曲线长短也不相等; 即使路面非常平直,但由于轮胎制造尺寸误差,磨损程度不同,承受的载荷不同或充气压力不等,各个轮胎的实际上不可能相等,若两侧车轮都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两轮角速度相等,则车轮必然出现边滚动边滑动的现象。 差速器的作用 车轮对路面的滑动不仅会加速轮胎磨损,增加汽车的动力消耗,而且可能导致转向和制动性能的恶化。 若主减速器从动齿轮通过一根整轴同时带动两侧驱动轮,则两侧车轮只能同样的转速转动。为了保证两侧驱动轮处于纯滚动状态,就必须改用两根半轴分别连接两侧车轮,而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通过差速器分别驱动两侧半轴和车轮,使它们可用不同角速度旋转。

这种装在同一驱动桥两侧驱动轮之间的差速器称为轮间差速器。 在多轴驱动汽车的各驱动桥之间,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了适应各所处的不同路面情况,使各驱动桥有可能具有不同的输入角速度,可以在各驱动桥之间装设轴间差速器。 布置在前驱动桥(前驱汽车)和后驱动桥(后驱汽车)的差速器,可分别称为前差速器和后差速器,如安装在四驱汽车的中间传动轴上,来调节前后轮的转速,则称为中央差速器。

差速器可分为普通差速器和两大类。 普通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目前国产轿车及其它类汽车基本都采用了对称式锥齿轮普通差速器。 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轴或一根直销轴)和差速器壳等组成12-13(见图D-C5-6)。(从前向后看)左半差速器壳2和右半差速器壳8用螺栓固紧在一起。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7用螺栓(或)固定在差速器壳右半部8的上。十字形行星齿轮轴9安装在差速器壳接合面处所对出的园孔内,每个轴颈上套有一个带有滑动轴承(衬套)的直齿圆锥行星齿轮6,四个行星齿轮的左右两侧各与一个直齿圆锥半轴齿轮4相啮合。半轴齿轮的轴颈支承在差速器壳左右相应的孔中,其内花键与半轴相连。与差速器壳一起转动(公转)的行星齿轮拨动两侧的半轴齿轮转动,当两侧车轮所受阻力不同时,行星齿轮还要绕自身轴线转动--自转,实现对两侧车轮的差速驱动。

LSD限滑差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LSD限滑差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机械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LSD)是改装车、赛车必备的改装零件,LSD看起来结构复杂,但其实工作原理很好理解。左右两组摩擦片组在热敏差速器油的粘度变化中改变差速比,使操控变得得心应手,油门和方向的感觉更理想,更重要的是LSD是风靡全球的漂移赛车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各类差速器的特性比较: 一.开式差速器 切诺基的开式差速器的结构,是典型的行星齿轮组结构,只不过太阳轮和外齿圈的齿数是一样的。在这套行星齿轮组里,主动轮是行星架,被动轮是两个太阳轮。通过行星齿轮组的传动特性我们知道,如果行星架作为主动轴,两个太阳轮的转速和转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两个太阳轮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车辆直行状态下,这种差速器的特性就是,给两个半轴传递的扭矩相同。在一个驱动轮悬空情况下,如果传动轴是匀速转动,有附着力的驱动轮是没有驱动力的,如果传动轴是加速转动,有附着力的驱动轮的驱动力等于悬空车轮的角加速度和转动惯量的乘积。 车辆转弯轮胎不打滑的状态下,差速器连接的两个半轴的扭矩方向是相反的,给车辆提供向前驱动力的,只有内侧的车轮,行星架和内侧的太阳轮之间由等速传动变成了减速传动,驾驶感觉就是弯道加速比直道加速更有力。 开式差速器的优点就是在铺装路面上转行行驶的效果最好。缺点就是在一个驱动轮丧失附着力的情况下,另外一个也没有驱动力。 开式差速器的适用范围是所有铺装路面行驶的车辆,前桥驱动和后桥驱动都可以安装。 二.限滑差速器 限滑差速器用于部分弥补开式差速器在越野路面的传动缺陷,它是在开式差速器的机构上加以改进,在差速器壳的边齿轮之间增加摩擦片,对应于行星齿轮组来讲,就是在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增加了摩擦片,增加太阳轮与行星架自由转动的阻力力矩。 限滑差速器提供的附加扭矩,与摩擦片传递的动力和两驱动轮的转速差有关。 在开式差速器结构上改进产生的LSD,不能做到100%的限滑,因为限滑系数越高,车辆的转向特性越差。

四驱车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四驱车UG三维设计 系别: 机械工程系 专业: 机电一体化 年级: 2009级 姓名: 向卓军 学号: 200943000073 指导教师: 谢晓华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在UG软件设计平台上完成玩具四驱车的三维造型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对四驱车的各个零部件进行造型设计和着色渲染,最后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动态仿真、全局干涉检查。通过对四驱车的系统设计,肯定了UG软件在造型设计、基本特征创建、组件虚拟装配、动态仿真、着色渲染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设计工作直观化、高效化、精确化。并精确证明了UG软件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UG、三维造型设计、零件装配、动态仿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3) 第二章:UG的简介 (4) 第三章:驱车的造型设计 (6) 3.1四驱车的地盘设计 (6) 3.2四驱车的上盖设计 (6) 3.3四驱车的车轴及车轮设计 (7) 3.4四驱车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7) 3.5四驱车电动机设计 (8) 3.6根据底盘设计出导轮,以及螺钉 (9) 3.7尾部的锁紧装置 (9) 3.8其他固定发动机和齿轮保护结构导电片及整体装配 (9) 第四章四驱车的运动仿真 (10) 第五章工程图 (12) 第六章爆炸图 (14) 第七章设计小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绪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纯功能性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艺术的形态、人性化的设计成为大众首选的时尚,二十一世纪是设计的世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色的造型设计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以创造产品的个性,提升品牌的价值,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1982年日本将专业竞技用的无线电摇控赛车加以缩小,去掉转向及摇控装置,成功制造了第一台微型的四轮驱动的赛车,英文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其谐音乃“迷你”于是人们喜欢将微小的东西都叫“迷你”。迷你赛车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仿真、新颖的外型、强大的动力,闪电般的速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风靡了日本。 随着迷你四驱车品种的不断发展,游戏及比赛器材、项目的不断完善,四驱车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发展起来,日本政府从87年开始正式承认四驱车比赛为国内体育模型正式项目。并每年举行两届“日本杯”迷你四驱车大赛。90年以来在日本还先后举行了三场国际性的迷你四驱车大赛,参加的有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 90年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技术,开始生产18、16、19三种系列的迷你四驱车。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产品质量方面已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水平,某些方面超过了日本,但价格却是日本的1/3。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四驱车迷已超过千万。 迷你四驱车是按真车缩小32倍,以130电机和两节5号电池为动力的四轮驱动模型车,简称四驱车。英文:4WD。

差速锁

你真的了解差速器与差速锁吗? 越野e族原创 2010-4-16 汽车越野这项非常“男人”的运动,多少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只是在目前汽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境况下,很多刚刚接触越野的爱好者们都还不甚了解“越野”这二字的具体含义,他们不管路面多么崎岖、复杂,只顾踩着油门轰轰的向前冲,而其余的事情都交给车来办。由于对越野的不了解,因此人们选购越野车的时候,总是听风就是雨,只关注品牌、动力、外形,而越野车真正应该具有的内在特质却被逐渐淡忘。

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越野高手,在拥有出色的技术之前,必须要对自己的爱车与自己所喜欢的运动有足够的了解,而这都要从最基础的传动部分抓起。搞清楚差速器与差速锁在汽车上的应用、区别以及在越野车上的利与弊都很重要。 你真的了解差速器与差速锁吗? 越野e族原创 2010-4-16 首先,向大家阐述一下差速器,差速器这个自从汽车诞生不久就有了的产物已经诞生了百年之久。而在最初,差速器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让汽车能够正常的转弯。由于在转弯时,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的转速不同,若是没有差速器,而是由一根硬轴进行连接,那么内侧的车轮除了有滚动摩擦之外还有着滑动摩擦,产生剧烈的磨损。

按照工作特性来分,差速器又分为齿轮式差速器和防滑差速器两种。其中,齿轮式差速器若是装到越野车上的话,一旦一个驱动轮悬空失去的抓地力,其另外一个轮子也会失去驱动力,因此,齿轮式差速器不能被装配到越野车之上。对于防滑差速器来说,它能够弥补齿轮式差速器在越野方面的缺陷,但是增加了摩擦片,在有了能够提供一定限滑力矩这一优点的同时,又有着转向特性变差、摩擦片寿命短的缺陷。 你真的了解差速器与差速锁吗? 越野e族原创 2010-4-16

智能差速器锁止系统设计说明书

智能差速器锁止系统设计说明书 浙江理工大学金鑫任明 一设计背景: 当今市面上,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汽车的安全性,以及汽车在较差路况上的通行能力,这些都是人们在选购汽车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这次罕见大雪的影响来说,可谓是对汽车通行能力的一个严格考验。有差速锁止系统以及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汽车来说,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操控型还是不错的,而对那些只安装普通差速器的汽车来说,可以把“趴窝”当成家常便饭了,而且其在冰雪路面上简直是在滑旱冰。这就体现了差速锁止系统在恶劣情况下的重要性了。而我们如今用得最多的差速器,是结构最为简单的、性能比较可靠的对称式齿轮差速器,这种差速器的广泛使用,是因为其比较经济,以及以后的维修比较便利,这就使得现在在路上跑的车上所安装的差速器几乎都是这种形式的,这种差速器功能较简单,在好的路面上也算游刃有余,可在有些恶劣情况下就不能适应了。当遇到左右或前后驱动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条件相差较大的情况时,简单的对称齿轮式差速器将不能得到足够的驱动力,此时,只是附着较差的驱动轮高速滑转而汽车却不能前进,故需要解决此种情况的汽车应当采用防(限)滑差速器,而如今技术较为成熟的也只是几种半自动的或机械摩檫形式的锁止机构,他们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而且在价格上相对较高,不是一般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故只在有些高档车上才有使用。这时,我们就萌发了设计智能差速器锁止系统的想法。

目前,后轮驱动的汽车上广泛使用的差速器如图所示: 当两侧的车轮以相同的转速转动时,行星齿轮绕半轴轴线转动——公转,若两侧车轮阻力不同,则行星齿轮在作上述公转的同时,还将绕着自身轴线转动——自转,因此,两半轴齿轮带动两侧的车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微型以及部分轻型载货汽车和大部分轿车的车桥,因主减速器输出转矩不大,故可用两个行星齿轮。因此,行星齿轮轴相应为一根直销轴,差速器壳也不必分成两部分,而制成整体式的,其前后两侧都开有大窗孔,以便拆装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 现如今的差速器绝大部分是以这两种为模型,再经过适当的改进或附加一些

车模制作()

车模制作 前言: 车辆模型运动是一项挖掘人的智力、树立竞争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锻炼创新品格的科技体育项目,它将体育人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筑就成为更巧、更妙、更灵的科技体育境界。是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一项科技与竞技相结合的运动项目,能培养人们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拼搏向上的优秀品质,启迪人们对汽车事业的向往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对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十分有益。车辆模型运动的意义青少年通过制作、装配、调试、改造和升级车模,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机械、电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极大的提高青少年的想象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同时,模型也为青少年了解物理知识提供了重要的直观平台!这些知识包括: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差速系统、发动机原理等机械知识;各类频率无线电收发系统、电信号放大原理、电机工作原理等电子电器知识;还包含空气动力学等高深学科知识。通过注意焦点集中度的缩放,可以有效调节视力,预防青少年近视。车辆模型运动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爱好,防止因没有健康的爱好而沉迷网络。通过各种比赛和活动切磋技艺,交流情感,增进友谊,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同时增强了青少年的国防意识,为国家未来的无人机、无人战车、无人舰船等新型装备提供储备人才。车辆模型运动的历史及发展近年来,国际车模活动发展迅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车模运动被列为政府提倡的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之一。在中国模型运动也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位为青少年

第二课堂重点培养项目。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已经举办了十多届模型赛 事,重多知名院校参与其中。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已有 数万名学生参与此项运动,使得中国青少年车辆模型运动飞速发展。 现在我们经常开展的是四驱车比赛,它是一项竞技、科技、健身、益智、娱乐融于一身的体育项目,通过对四驱车模的拼装和改造,使学生对机械知识和电学知识产生兴趣;而四驱车所提倡的竞技精神则可以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其坚韧的毅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背景知识介绍: 一、历史 1982年日本将专业竞技用的无线电摇控 赛车加以缩小,去掉转向及摇控装置,成功 制造了第一台微型的四轮驱动的赛车,英文 迷你四驱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其谐音乃“迷你”于是人们喜欢将微小 的东西都叫“迷你”。迷你赛车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仿真、新颖的外 型、强大的动力,闪电般的速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风靡了 日本。 二、发展 随着迷你四驱车品种的不断发展,游戏及比赛器材、项目的不断 完善,四驱车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发展起来,日 本政府从87年开始正式承认四驱车比赛为国 内体育模型正式项目。并每年举行两届“日本 杯”迷你四驱车大赛。90年以来在日本还先后

详解各种差速器

详解各种差速器 目录 差速器的种类 一、开式差速器 切诺基的开式差速器的结构,是典型的行星齿轮组结构,只不过太阳轮和外齿圈的齿数是一样的。在这套行星齿轮组里,主动轮是行星架,被动轮是两个太阳轮。通过行星齿轮组的传动特性我们知道,如果行星架作为主动轴,两个太阳轮的转速和转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两个太阳轮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车辆直行状态下,这种差速器的特性就是,给两个半轴传递的扭矩相同。在一个驱动轮悬空情况下,如果传动轴是匀速转动,有附着力的驱动轮是没有驱动力的,如果传动轴是加速转动,有附着力的驱动轮的驱动力等于悬空车轮的角加速度和转动惯量的乘积。 车辆转弯轮胎不打滑的状态下,差速器连接的两个半轴的扭

矩方向是相反的,给车辆提供向前驱动力的,只有内侧的车轮,行星架和内侧的太阳轮之间由等速传动变成了减速传动,驾驶感觉就是弯道加速比直道加速更有力。 开式差速器的优点就是在铺装路面上转行行驶的效果最好;缺点就是在一个驱动轮丧失附着力的情况下,另外一个也没有驱动力。 开式差速器的适用范围是所有铺装路面行驶的车辆,前桥驱动和后桥驱动都可以安装。 二、限滑差速器 限滑差速器用于部分弥补开式差速器在越野路面的传动缺陷,它是在开式差速器的机构上加以改进,在差速器壳的边齿轮之间增加摩擦片,对应于行星齿轮组来讲,就是在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增加了摩擦片,增加太阳轮与行星架自由转动的阻力力矩。 限滑差速器提供的附加扭矩,与摩擦片传递的动力和两驱动轮的转速差有关。 在开式差速器结构上改进产生的LSD,不能做到100%的限滑,因为限滑系数越高,车辆的转向特性越差。 LSD具备开式差速器的传动特性和机械结构。优点就是提供一定的限滑力矩,缺点是转向特性变差,摩擦片寿命有限。 LSD的适用范围是铺装路面和轻度越野路面。通常用于后驱车。前驱车一般不装,因为LSD会干涉转向,限滑系数越大,转向越困难。

拒绝误导 彻底了解差速器和差速锁

“电子差速锁”“电子限滑差速器”这是同样的东西吗?竟然连身为汽车编辑的人自己都还没搞明白,而某品牌4S店里的销售大哥/大嫂也会向你描述一下他们某款前驱轿车装备了“电子差速锁”什么的,那功能更是被吹得天花乱坠,你身边也会有一些很懂车的兄弟跟你说限滑差速器或差速锁是个何等神奇的玩意儿,但是,你确定你听懂了吗?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点,那就是嘴上挂着这些词儿的人,其实十个有八个压根儿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而他们的错误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那些自己也没明白差速器是怎么回事儿的汽车编辑。各位,今儿,咱就再认真的琢磨一遍差速器的这些事儿,做个明白人,权当是让自己对汽车有个更清晰的认知,毕竟,信自己比信什么都强(别提“信春哥”,春哥不懂车…)。

●什么是差速器? 在描述“差速锁”或是“限滑差速器”之类的概念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差速器,以及它有什么样的作用。 『普通差速器示意图』 如果直白的说,差速器的存在就是为了补偿左右驱动轮间(轮间差速器)或各个驱动桥间(轴间差速器)的转速差异,使车辆顺利转弯,并且能消除因为车轮滚动半径不同或路面不同起伏等因素可能造成的车轮滑动。目前轮间差速器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文章中图示的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

没有差速器会怎么样?转弯,内侧车轮滑拖,外侧车轮滑动,轮胎还有传动机构直接承受这种应力,要么轮胎磨损,要么传动轴和齿轮给你闹出个三长两短,要么失控要么翻车…如果你还是想不出来没有差速器是个什么状态,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关于差速器大致的结构和描述如果感兴趣,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差速器的运动特性、转矩分配特性和锁紧系数的概念

奥迪活动方案

恒信奥龙杯迷你四驱车大赛 ——奥迪双钻,我的伙伴 前言: 对于80后而言,在没有网络游戏和App的上世纪90年代初,除变形金刚、圣斗士、奥特曼、火柴盒以外,还有一样充满着浓浓回忆的“小伙伴”——迷你四驱车。 一部进口动画片的风靡让迷你四驱车走近了我们的生活,国产品牌引进了国外技术让我们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到与时俱进的迷你四驱车。记忆中的大街小巷、学校门口的杂货铺里必定是挂着各种型号的“四驱车”和琳琅满目的配件,价格么,国产的奥迪20元/台。放学后的话题也不外乎“是捷豹快,还是美洲豹厉害”,或是“又有什么新车发布了?”几乎每一个男孩儿,甚至一些女孩儿,都曾经为组装一台属于自己的奥迪四驱车而痴迷过,疯狂过,骄傲过…… 时光飞逝,一转眼曾经的男孩儿女孩儿们都已年近30,成家立业的压力早已让人忘记了过去的欢乐时光。为了将记忆中的快乐重新找回,2014年恒信奥龙携手亚新传媒共同打造十堰市首届恒信奥龙杯迷你四驱车大赛。以比赛以及特展的形式把这些熟悉的小伙伴们带回到我们中间。 一、活动主题: 追忆童年梦回孩提 十堰市首届恒信奥龙杯迷你四驱车大赛 二、活动时间: 2014年6月1日——2014年5月3日 三、活动地点:六堰人民广场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十堰恒信奥龙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承办:十堰市亚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五、活动内容: 1、计时赛 (1)裁判员发出“放”的口令开始计时;至赛车跑完规定的圈数到达终点时停止计时。计算单位为秒,取小数点后两位数。

(2)采用人工计时。 (3)计时赛跑行圈数:跑行5圈(封闭环路)。 (4)比赛进行二轮,取较高一轮为正式比赛成绩。 2、追逐赛 (1)比赛排位按计时赛的成绩排列,赛会也可专门安排为追逐赛时以计时赛排位在前者优先选道。 (2)追逐赛中,后车一旦追上前车(碰到前车尾部),后车即为胜者。裁判委员会可视情况决定,以在规定圈数内先到终点者获胜。 (3)以一次比赛决定二人的胜负,负者淘汰。 3、组装赛 (1)套材由选手自己准备。 (2)选手自带工具和试车电池,品种数量不限。 (3)比赛自裁判发出“开始”口令开始计时,口令发出后参赛者方可撕开组装,至装配完整并能空转时举手报告,裁判终止计时并即检查组装完成的赛车。检查内容是:零部件是否安装齐全、正确;车轮能否灵活运转。以上项目如有不合格者,须计时重装,直至合格时为止。 (4)比赛成绩以完成组装所用时间计算,如成绩相同则以试跑1圈的成绩确定名次,速度快者为胜。 (5)组装过程中不得交头接耳或接受他人提示和帮助;不得替他人组装;不得干扰他人或借用他人的工具和电池,违反上述规定者取消比赛资格。 六、犯规及处罚: 参赛者在比赛时,如发生下列行为,被视为严重犯规: 故意妨碍干扰他人进行比赛者。 故意撞坏他人车辆或比赛跑道者。 故意碰撞或妨碍他人车辆正常行驶者。 不服从裁判指挥,妨碍竞赛工作的正常进行者。 其他严重违反规则规定者。 对上述犯规行为,裁判员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取消本轮成绩直至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几种越野汽车锁止式差速器性能比较

第10卷第5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5 Vol.10 2002年10月Jour nal of Hulunbeir College Published in M ay.2002 几种越野汽车锁止式差速器性能比较 汪 铸 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 南京市 210016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三种不同形式的越野汽车锁止式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机理,并对其性能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汽车 锁止式差速器 相对运动 一、普通差速器的特性概述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与地面有两种相对运动:滚动和滑动。滑动将加速车轮轮胎的磨损,增加汽车的转向阻力和行驶阻力,因此要尽量使车轮滚动,减少车轮和地面的滑磨现象发生。汽车在弯道上或在凹凸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左右车轮有不同的移动距离,这就要求左右车轮有不同的转速。为了让左右车轮尽可能的接近于纯滚动,汽车设计时,同一驱动桥的左右两侧区动轮应由两根不直接连接的半轴分别驱动,两个半轴由主传动轴通过差速器传动。 差速器主要由圆锥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圆锥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组成,发动机动力自主传动器从动齿轮依次经差速器壳、十字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半轴传递给车轮。行星齿轮在汽车两侧车轮相同时绕半轴轴线转动,称为公转;若两边车轮阻力不同时,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还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称为自转,行星齿轮自转时,两个半轴可以有不同的转速,此时即产生了差速作用。 根据差速器差速原理: (1)、自转和公转时,半轴和传动轴转速应符合以下关系: n1+n2=2n0 n0、n1、n2……分别为主传动轴、左右半轴转速。 (2)、差速器扭矩分配应符合以下关系: M1-M2=M T M1、M2、M T……分别为左右半轴和差速器齿轮内摩擦力矩。 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差速器,其内摩擦力距都很小,M T≈0,此时 M1=M2 由以上可以看出:差速器实现了任何情况下驱动桥两侧车轮之滚动而不滑动,并且无论左右区动轮转速是否相等,扭矩总是平均分配的。正是由于差速器的如此特性,使得汽车通过坏路的行驶能力受到限制。 当汽车通过软滑路面时,软滑路面上的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很小,路面对半轴产生的反作用力矩也减小,这时虽然另一车轮与好路面间有较大的附着力,根据差速器的扭矩分配特性,好路面上的车轮扭矩只得减小以与软滑路面上的车轮扭矩相等,以至总的牵引力不足以克服汽车的行驶阻力,汽车出现打滑现象。 二、锁止式差速器的特性比较 为了提高越野汽车在坏路上的通行能力,最好的办法是让普通差速器不起作用,在一个驱动轮滑转时,使大部分甚至全部扭 87

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差速器是一个差速传动机构,用来保证各驱动轮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的动力传递,避免轮胎与地面间打滑。 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外侧车轮比内侧车轮所走过的路程长(图D-C5-5);汽车在不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两侧车轮走过的曲线长短也不相等; 即使路面非常平直,但由于轮胎制造尺寸误差,磨损程度不同,承受的载荷不同或充气压力不等,各个轮胎的滚动半径实际上不可能相等,若两侧车轮都固定在同一刚性转轴上,两轮角速度相等,则车轮必然出现边滚动边滑动的现象。 差速器的作用 车轮对路面的滑动不仅会加速轮胎磨损,增加汽车的动力消耗,而且可能导致转向和制动性能的恶化。 若主减速器从动齿轮通过一根整轴同时带动两侧驱动轮,则两侧车轮只能同样的转速转动。为了保证两侧驱动轮处于纯滚动状态,就必须改用两根半轴分别连接两侧车轮,而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通过差速器分别驱动两侧半轴和车轮,使它们可用不同角速度旋转。 这种装在同一驱动桥两侧驱动轮之间的差速器称为轮间差速器。 在多轴驱动汽车的各驱动桥之间,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了适应各驱动桥所处的不同路面情况,使各驱动桥有可能具有不同的输入角速度,可以在各驱动桥之间装设轴间差速器。 布置在前驱动桥(前驱汽车)和后驱动桥(后驱汽车)的差速器,可分别称为前差速器和后差速器,如安装在四驱汽车的中间传动轴上,来调节前后轮的转速,则称为中央差速器。 差速器可分为普通差速器和防滑差速器两大类。

普通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目前国产轿车及其它类汽车基本都采用了对称式锥齿轮普通差速器。 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轴或一根直销轴)和差速器壳等组成12-13(见图D-C5-6)。(从前向后看)左半差速器壳2和右半差速器壳8用螺栓固紧在一起。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7用螺栓(或铆钉)固定在差速器壳右半部8的凸缘上。十字形行星齿轮轴9安装在差速器壳接合面处所对出的园孔内,每个轴颈上套有一个带有滑动轴承(衬套)的直齿圆锥行星齿轮6,四个行星齿轮的左右两侧各与一个直齿圆锥半轴齿轮4相啮合。半轴齿轮的轴颈支承在差速器壳左右相应的孔中,其内花键与半轴相连。与差速器壳一起转动(公转)的行星齿轮拨动两侧的半轴齿轮转动,当两侧车轮所受阻力不同时,行星齿轮还要绕自身轴线转动--自转,实现对两侧车轮的差速驱动。 行星齿轮的背面和差速器壳相应位置的内表面,均做成球面,这样作能增加行星齿轮轴孔长度,有利于和两个半轴齿轮正确地啮合。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在传力过程中,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这两个锥齿轮间作用着很大的轴向力,为减少齿轮和差速器壳之间的磨损,在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背面分别装有平垫片3和球面垫片5。垫片通常用软钢、铜或者聚甲醛塑料制成。 差速器的润滑是和主减速器一起进行的。为了使润滑油进入差速器内,往往在差速器壳体上开有窗口。为保证润滑油能顺利到达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轴轴颈之间,在行星齿轮轴轴颈上铣出一平面,并在行星齿轮的齿间钻出径向油孔。在中级以下的汽车上,由于驱动车轮的转矩不大,差速器内多用两个行星齿轮。相应的行星齿轮轴相为一根直销轴,差速器壳可以制成开有大窗孔的整体式壳,通过大窗孔,可以进行拆装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操作。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图解 一般的差速器主要是由两个侧齿轮(通过半轴与车轮相连)、两个行星齿轮(行星架与环形齿轮连接)、一个环形齿轮(动力输入轴相连)。 传动轴传过来的动力通过主动齿轮传递到环齿轮上,环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轴一起旋转,同时带动侧齿轮转动,从而推动驱动轮前进。

一文读懂差速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一文读懂差速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相信很多人都对一件事感到很奇怪,那就是为什么汽车的一个车轮打滑了,另一边的车轮也不动了,这种情况在冰雪路面和泥泞路面上特别常见。一些SUV车型针对于此,装备了一种叫做电子限滑差速器的东西,很多4s店的销售顾问对此是大吹特吹,甚至将其说成了越野神器。那么它究竟是一个什么鬼呢?今天老侯就来给大家说说汽车的差速器和差速锁。 为啥么发明差速器?因为汽车在转向的时候,两侧轮子走过的距离不一样,这就导致轮胎打滑磨损等问题的产生。 差速器的作用是什么?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 如果你的车上没有差速器,两个车轮将刚性的固定在一起,以同一转速旋转。汽车在转弯时,车轮必然出现边滚动边滑动的现象。这将会加速轮胎磨损,增加汽车的动力消耗,使车桥承受很大的应力。为了保证两侧驱动轮始终处于纯滚动状态,人们使用两根半轴分别连接两侧车轮,而由主减速器从动车轮通过差速器分别驱动两侧半轴和车轮,使它们可用不同角速度旋转。 然而差速器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就是当两个轮子,其中一个轮子阻力较大时,输出动力全部集中在另外的轮子上,导致只有一个轮子空转。常见陷在泥土和雪地里的轮子。

各类差速器的特性比较

各类差速器的特性比较: 一.开式差速器 切诺基的开式差速器的结构,是典型的行星齿轮组结构,只不过太阳轮和外齿圈的齿数是一样的。在这套行星齿轮组里,主动轮是行星架,被动轮是两个太阳轮。通过行星齿轮组的传动特性我们知道,如果行星架作为主动轴,两个太阳轮的转速和转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两个太阳轮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车辆直行状态下,这种差速器的特性就是,给两个半轴传递的扭矩相同。 在一个驱动轮悬空情况下,如果传动轴是匀速转动,有附着力的驱动轮是没有驱动力的,如果传动轴是加速转动,有附着力的驱动轮的驱动力等于悬空车轮的角加速度和转动惯量的乘积。 车辆转弯轮胎不打滑的状态下,差速器连接的两个半轴的扭矩方向是相反的,给车辆提供向前驱动力的,只有内侧的车轮,行星架和内侧的太阳轮之间由等速传动变成了减速传动,驾驶感觉就是弯道加速比直道加速更有力。 开式差速器的优点就是在铺装路面上转行行驶的效果最好。缺点就是在一个驱动轮丧失附着力的情况下,另外一个也没有驱动力。 开式差速器的适用范围是所有铺装路面行驶的车辆,前桥驱动和后桥驱动都可以安装。 二.限滑差速器 限滑差速器用于部分弥补开式差速器在越野路面的传动缺陷,它是在开式差速器的机构上加以改进,在差速器壳的边齿轮之间增加摩擦片,对应于行星齿轮组来讲,就是在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增加了摩擦片,增加太阳轮与行星架自由转动的阻力力矩。 限滑差速器提供的附加扭矩,与摩擦片传递的动力和两驱动轮的转速差有关。 在开式差速器结构上改进产生的LSD,不能做到100%的限滑,因为限滑系数越高,车辆的转向特性越差。 LSD具备开式差速器的传动特性和机械结构。优点就是提供一定的限滑力矩,缺点是转向特性变差,摩擦片寿命有限。 LSD的适用范围是铺装路面和轻度越野路面。通常用于后驱车。前驱车一般不装,因为LSD会干涉转向,限滑系数越大,转向越困难。 三.锁止式差速器(机械锁止、电动锁止、气动锁止) 为了保证车辆在复杂的越野路况下的行驶性能,通过一定的机械结构把差速器锁死,实现两个半轴的同步转动。通过行星齿轮组分析,就是把行星齿轮组的变速机构锁死,保证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以及两个太阳轮之间的传动比都是1:1。可以把太阳轮和行星架锁止,可以把行星架和行星齿轮锁死,还可以把两个太阳轮锁死。 锁止式差速器,在没有锁止的时候,其传动特性与开式差速器完全相同,在锁止的情况下,传动比被固定为1:1。 这种差速器的优点不言而喻,在越野路面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缺点是在差速器锁止的情况下,车辆转向极其困难;存在单车轮承受发动机100%的扭矩的可能,半轴会因为扭矩过大而变形或折断;车辆在转向的过程中,两半轴承受相反的扭矩,如果两侧轮胎的附着力都很大,会扭断半轴。另

各种四驱车的差速锁_详细介绍

各种四驱车的差速锁详细介绍 汽车为什么需要四驱?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愚蠢,但如果你认真地按照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就能发现,四驱其实并不难理解,还很有趣呢。好了,该说答案了,为什么需要四驱,因为汽车不可能只跑在铺装很好的路面上,偶尔也会去沙滩、山林、沼泽、雪地或 者其它车轮很容易打滑的地方。 两驱车,一旦某一个驱动轮打滑,这意味?麻烦开始了,即使另外一边的驱动轮不打滑,但因为差速器的缘故,动力只往打滑车轮流淌,这时候,徒踩油门也无济于事,不打滑的车轮得不到动力分配,打滑车轮却因过多动力而高速空转。 如果是四驱车,那情形就好多了,后轮打滑,前轮还可以使上力气,左侧车轮打滑,那右侧车轮或许能帮上忙,这就是四驱车的最大好处,可以帮助你通过各种复杂路面。现在,各种四驱车多不胜数,几乎每个车厂都有自己的四驱车,从CR-V、RAV4、欧蓝德、翼虎,到帕杰罗、X5、B9、普拉多、维拉克斯、Q7、MDX,再到揽胜、切诺基、卡宴、途锐、Petrol、牧马人、奔驰G等,多不胜数。虽然它们都笼统地被称作SUV或者四驱车,实际上,四驱有强弱之分,有贵贱差别,有各自擅长的领地。 如果你想很快读懂它们,抓住几个要点足够了。四驱车的通过能力高低,最主要是,决定于它们配用的差速器锁止装置的数目和类型,也就是说,在有车轮打滑时,车辆能不能把打滑车轮完全死锁,不让动力流失,再把动力有选择地分配给不打滑的车轮的能力, 这决定了它通过能力的高下。 先说说差速锁的数目。如果有一个车轮打滑,这时候,汽车上至少有一个差速锁,才能把车轮锁止;如果碰到前后两个车轮打滑,这时候,至少配备两个差速锁才能锁止;如果是三个车轮同时打滑,那就得需要三个差速锁了。因此,我们从差速锁的数目,基本

自动锁止式差速器

自动锁止式差速器(ASD)是指一种带有多片式离合器的电控液压式自动锁止差速器。最高工作速度为30kM/h,可以使用在承载式车身上。比如在美国,自1991年以来,部分使用承载式车身的小型柴油车就开始选装ASD以代替成本更高的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后者在动力更为强劲的车型中仍是常见装备。ASD 也是老版4matic系统的组成部分。 老版4Matic四轮驱动技术(1987-1995) 该技术于1985年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当时被称为“自动选择四轮驱动技术(4MATIC)”。它可能受到了1979年面世的奔驰G系列的某种启发,但比G系列更出色,因为它有三个开式差速器,包括前部、后部,甚至还有中央差速器,而G系列是在90年以后才提供中央差速器的。 它抛弃了手动分动箱和差速器锁,转而采用液压操作的多片离合器。通过ABS系统的车轮转速传感器来探测车轮打滑情况,随之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多片离合器逐渐接合。它测量方向盘转角,并使用线性模型(类似于ESP系统所使用的模型)来计算预期的前轮转速,并将其与测得的车轮转速相比较。如果发现两者有差异,则中央多片离合器接合,前桥随之接通动力。通常情况下,它是一套后轮驱动系统,一旦发生打滑,前轮会接收动力,一开始前后动力分配比是35:65。此时,组合仪表上的三角形警告灯开始闪烁。如果打滑仍继续,中央差速器彻底锁止,前后轮动力分配比变为50:50,并且最终后桥差速器也可锁止。如果进行制动操作,则三个离合器会同步分离,以防止干扰ABS系统的工作。 车辆起步或加速时,前桥通常是主动接合的,无论此时是否探测到车轮打滑情况。它仅仅是一套分时四轮驱动系统,而不像后来的新版4Matic是一套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在起伏的山路中,该系统没什么作用,因为它缺少一个前桥差速器锁,就象奔驰500GE一样。车主一般会对它的性能表示满意。有时分动箱内部的执行器密封件可能失效,导致液压油泄漏到分动箱中,但是改进后的分动箱已经排除了这种故障。 但是老式4Matic系统有一个缺点更为致命:锁止差速器会对传动系、齿轮、万向节、车桥、轴承等部件产生非常大的应力,因为高达100%的扭力可能突然施加到单个车轮上。而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也违背了四轮驱动的初衷,因为之所以开发四轮驱动技术,就是为了将扭力均匀分配给全部车轮。出于以上原因,该系统的车辆传动系中的部件必须能承受相当大的载荷。这增加了成本,并且由于这种部件较重,车辆性能也会有一些损失,包括悬架上非簧载质量与簧载质量的比值也会偏高。它与PSK(保时捷四驱技术)类似,并且考虑到它并非是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它的价格也偏贵。老式4matic系统主要与直列式六缸汽油发动机搭配使用,从未扩展到动力更为强劲的发动机,个中原因估计也就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因此在1997年,该系统被基于4ETS技术的新版4Matic系统代替。 新版4Matic和电子牵引系统(ETS,4ETS) 对于车辆制动操作来说,优化车轮的滑移率就可以优化车辆的抓地性能,这一点也同样有益于车辆的加速表现。从下面的轮胎附着力与打滑情况对照图中可以看到,加速曲线和制动曲线基本是对称的: 注意,当车轮在加速打滑时,轮胎的侧向抓地力会变得非常小,因此,如果你的车辆没有安装该系统,那在湿滑路面上急加速并且车轮快速空转时,你通常会发现车辆会向侧面滑动。和ABS系统一样,加速时也需要有一个最佳的打滑比率,因为这对于保持轮胎的横向附着力,进而至保持车辆的可控性非常重要。 加速防滑控制(ASR),或称电子牵引力控制(ETS)系统首先出现在198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