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物联网工程概论

教学大纲物联网工程概论
教学大纲物联网工程概论

《物联网工程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联网工程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课(按人才培养方案写)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

总学时、学分: 72学时 4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 (IoT)”。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

1 / 14

施,物联网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掌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其典型应用领域和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联网及其应用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物联网理论及实践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研究及应用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了解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产业前景。

2.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M2M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安全技术等。

3.熟悉物联网在交通、物流、农业、公共安全、医疗、环保和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2 / 14

4.了解物联网发展的机遇及挑战、了解我国“国家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的有关情况。

课程教学要求围绕三个目标:一是学习扎实物联网工程基础知识及理论,二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三是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兴趣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物联网工程概念》课程教学要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及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对学生知识自主探究及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让每位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三、先修课程

计算机导论、大学物理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

3 / 14

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2.物联网体系结构;

3.物联网关键技术;

4.物联网数据处理;

5. 物联网安全技术;

6. 物联网应用:智能物流、交通等内

容。

难点:

1.物联网的基本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的功能;

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3.无线通信技术。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占40%,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占30%,任务驱动及实验设计占30%。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提供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课程管理、作业管理等多方面提出示范性要求。

4 / 14

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讨论为辅,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实践内容通过上机实践及网络平台来完成任务驱动实验报告,并参加课堂讨论交流。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物联网基本概念(4学时)

一、章节目标

了解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掌握物联网的框架结构、标准体系,重点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联网概念;

第二节物联网发展概况;

第三节物联网框架结构;

第四节物联网标准体系;

第五节物联网关键技术及难点;

第六节物联网应用领域;

三、重、难点提示

5 / 14

重点:物联网框架结构、标准体系、关键技术

难点:物联网标准体系及关键技术

第二部分 EPC和RFID技术(6学时+2学时)

一、章节目标

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内容,掌握EPC和RFI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EPC编码;

第二节RFID技术;

三、重、难点提示

重点:EPC编码协议、条形码技术、RFID 系统

难点:EPC编码协议、RFID系统

第三部分传感器技术(6学时+2学时)一、章节目标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和基本特性;掌握

6 / 14

智能传感器技术原理、MEMS技术、传感器接口技术;理解几种常用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感器基础知识;

第二节几种常用的传感器介绍;

第三节智能传感器

第四节MEMS技术

第五节传感器接口技术

三、重、难点提示

重点: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和基本特性;智能传感器技术原理、MEMS技术、传感器接口技术;

难点:传感器的组成、智能传感器技术原理、MEMS技术、传感器接口技术

第四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8学时+4学时)

一、章节目标

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结

7 / 14

构及发展,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技术标准;理解多传感器网络的信息融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第二节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体系;

第三节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第四节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标准;

第五节多传感器网络的信息融合

三、重、难点提示

重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发展、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技术标准;难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技术标准。

第五部分 M2M技术(6学时+2学时)一、章节目标

8 / 14

了解M2M的起源及标准化工作、掌握M2M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内容;掌握几种M2M模块的原理及应用;了解M2M的前景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M2M概述;

第二节M2M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内容;

第三节M2M模块;

第四节M2M应用;

第五节M2M的前景和挑战;

三、重、难点提示

重点: M2M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内容、

几种M2M模块的原理及应用。

难点:M2M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内容、几

种M2M模块的原理及应用。

第六部分云计算技术(6学时+2学时)

一、章节目标

了解云计算的起源及基本概念、掌握云计算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9 / 14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云计算概述;

第二节云计算及物联网;

第三节云计算实现技术;

三、重、难点提示

重点:云计算的起源及基本概念、云计算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难点:云计算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第七部分智能处理技术(6学时)

一、章节目标

了解开放复杂智能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知识的获取、表达及推理、掌握数据库技术原理,了解分布智能的概念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开放复杂智能系统;

第二节知识的获取、表达及推理;

第三节数据库技术原理;

第四节分布智能;

10 / 14

三、重、难点提示

重点:云计算的起源及基本概念、云计算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难点:云计算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关键技术。

第八部分物联网安全技术(8学时+2学时)

一、章节目标

了解物联网的安全性概念和内容、掌握物联网身份识别技术、基于零知识证明识别技术;掌握物联网密钥管理技术和管理系统原理、掌握物联网密钥产生技术、分散管理及托管技术;掌握消息鉴别及数字签名、信息隐藏、数字水印技术;了解物联网IP安全及IKE协议。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联网的安全性概念;

第二节物联网身份识别技术;

第三节基于零知识证明识别技术;

11 / 14

第四节物联网密钥管理技术和管理系统;

第五节物联网密钥产生技术

第六节密钥分散管理及托管技术;

第七节物联网消息鉴别及数字签名;第八节信息隐藏、数字水印技术;

第九节物联网IP安全;

第十节密钥交换IKE协议。

三、重、难点提示

重点:物联网身份识别技术、基于零知识证明识别技术、物联网密钥管理技术和管理系统原理、物联网密钥产生技术、分散管理及托管技术、消息鉴别及数字签名、信息隐藏、数字水印技术。

难点:基于零知识证明识别技术、物联网密钥产生技术、分散管理及托管技术、消息鉴别及数字签名、信息隐藏、数字水印技术。

12 / 14

七、学时分配

13 / 14

八、课程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物联网工程概论》(第1版),王志良,王粉花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份;

[2]《物联网导论》(第2版),刘云浩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份;

撰写人:审核人:

14 / 14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82010191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施工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学分: 48 /3(其中含实验或实践学时:0 ) 开课学期:7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地基基础工程等。 内容简介: 《土木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工种工程如土方工程、地基及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建筑安装工程、升滑工程、防水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装饰工程等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同时包括组织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钢筋砼工程、预应力砼工程、砌筑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基本操作方法。另外,还要求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决策方法,包括:工程施工流水作业基本原理,网绪计划技术,施工组织总设计及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土方工程 教学内容: 1、土方规划: 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及土方调配方法。 2、土方工程施工要点: 边坡及土壁支撑、降低地下水位、流砂及其防治、填土及压实。 3、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

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1002021 总学时:64学时 理论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3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特点。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投影(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绘制和阅读建筑图的能力,研究常用的图解方法,培养图解能力,通过绘图读图和图解的实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章节理论实践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制图基础知识 3 第三章:投影的基础知识8 第四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6 第五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8 第七章:截交线和相贯线 4 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4 第十章:建筑施工图 4 16 合计48 16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必/选做 1 建筑平面图制图练习 4 必做 2 建筑立面图制图练习 4 必做 3 建筑剖面图制图练习 4 必做 4 建筑详图制图练习 4 必做 总计16

2.教学要求 试验1建筑平面图教学目的掌握建筑平面图的图示内容及绘制过程教学要求熟悉图示的表示方法和绘图步骤 教学形式讲授,自主探究,总结与交流,梳理小结考核方式实践绘图情况+实践态度+实践绘图质量 试验2建筑立面图教学目的掌握建筑立面图的图示内容和绘制过程教学要求熟悉图示的表示方法和绘图步骤 教学形式讲授,自主探究,总结与交流,梳理小结考核方式实践绘图情况+实践态度+实践绘图质量 试验3建筑剖面图教学目的掌握建筑剖面图的图示内容和绘制过程教学要求熟悉图示的表示方法和绘图步骤 教学形式讲授,自主探究,总结与交流,梳理小结考核方式实践绘图情况+实践态度+实践绘图质量 试验4建筑详图教学目的掌握建筑详图的图示内容和绘制过程 教学要求熟悉图示的表示方法和绘图步骤 教学形式讲授,自主探究,总结与交流,梳理小结考核方式实践绘图情况+实践态度+实践绘图质量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绪论(共1学时) 1.教学内容 建筑制图课程的目地、学习方法、中国古代制图成就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难点:画法几何部分的作图方法 3课程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特点,讲究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制图的成就。 (二)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共3学时) 1.教学内容 图纸幅面、线性、字体、尺寸标注,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画法,徒手作图 2.重点与难点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 (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 (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 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重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材料的物理性质。 (二)天然石料(2学时) 教学内容: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常用石料品种

物联网工程概论期末考卷答案

《物联网工程概论》复习 一、选择题 1、MEMS是指(A) A. 微机电技术 B. 电子标签技术 C. 传感器技术 D. 自动识别技术 2、RFID技术是基于(B) A. 雷达原理 B. 电磁感应原理 C. IC卡原理 D. 其它 3、中国使用的Zigbee频率为(D)。 A. 13.56MHz B. 868MHz C. 900MHz D. 2.4GHz 4. 蓝牙(Bluetooth)无线通信技术采用(C) A. CDMA B. CSMA C. TDMA D. FDMA 5、传感器通常由(B )、转换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构成。 A. 测量元件 B. 敏感元件 C. 感知元件 D. 探头 6、EPC是指(C ) A. 电子产品编码 B. 工程计划代码 C. 产品电子代码 D. 高档PC机 7. ZigBee具有三级安全模式,其数据加密标准是(C) A. AES 64 B. DES 64 C. AES 128 D. DES 128 8. 常见的无线路由器采用(A)技术。 A. WiFi B. AP C. UWB D. ZigBee 9. 热电偶是用于测量(C )的传感器。 A. 热量 B. 电量 C. 温度 D. 电流 10. 单片机与各种外围设备(Flash、RAM、网络控制器、A/D、传感器、MCU 等)进行直接串行通信通常采用(D)接口。 A. RS232C B. RS485 C. COM D. SPI 12、MEMS技术是一种(A) A. 传感器制造技术 B. 存储器技术 C. 短矩通信技术 D. 人机界面技术 13.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移动通信网络标准是(C) A. WCDMA B. CDMA2000 C. TD-SCDMA D. LTE 14、EPCglobal是指(B) A. 电子产品编码 B. 国际物品编码组织 C. 产品电子代码 D. PC全球在线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概论 编写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编写日期:2014年7月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6学时) (理论课程)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概况 课程中文名称:《土木工程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4210172108 开课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开课学期:土木工程/第一学期 学分/周学时:1/2 《土木工程概论》是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课程,且为必修课程,其课程内容是学习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必须了解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习那些内容,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课程都有那些,各门课程之间有什么相关性,土木工程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事业与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从而为我国基本建设的主力军—土木工程师的初期培养打下基础,使他们具备一些关于土木工程知识的基本素养。 在学习本课程时,为了使学生能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了解我国近些年来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本课程采用的是全多媒体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概论的同时,也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土木工程项目、了解我国的基本建设计划,进而了解祖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使他们在学习的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事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定位在一起。 该课程为专业先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了解相关的土木工程常规知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测量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材素质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类型;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中的一般知识,了解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等基础知识,并对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一般概念及土木工程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精编)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简介

(精编)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简介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名称(英文): Project Management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非师范类)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 学时:72 学分: 4 教学层次:专科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建立起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培养未来的项目管理工程师为目标,介绍了项目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和标准,并引入了一些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教材:王芳.范建洲主编,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1.刘金昌,李忠富,杨晓林主编,《建筑施工组织与现代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张守健,许程洁主编,《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任宏等主编,《工程项目管理》,高教出版社,2005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或考查)成绩两部分。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占30%,考查作业或试题占70%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学时数:72学分数:4 执笔人:曹跃杰编写时间:2009.9.1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建立起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培养未来的项目管理工程师为目标,介绍了项目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和标准,并引入了一些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建立起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培养未来的项目管理工程师为目标,介绍了项目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和标准,并引入了一些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总学时6) (一)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项目工程管理的内涵、类型、背景和发展趋势,以及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由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因此,按项目管理学(Project Mangement)的基本理论,没有目标的建设工程不是项目管理的对象。

我的复习物联网工程概论

我的复习物联网工程概论 第九章传输层 tcp窗口,在tcp报头中,窗口字段占两字节,用来控制对方发送的数据量,单位为字节。tcp连接的一端根据设置的缓存空间的大小确定自己的接收窗口的大小,然后通知对方以确定对方的发送窗口的上限。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 拥塞控制所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即网络能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流量控制往往指在给定的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接收端来的及接收。开环控制:在设计网络时事先将发生拥塞的因素考虑到,力求在网络工作时不发生不发生拥塞。 闭环控制:基于环路反馈的概念 监视网络系统以便检测到拥塞在何时何处发生。 将拥塞发生的信息传送到可以处理的地方。 调整网络的运行以解决出现的问题。 每个TCP连接需要以下两个状态量 接收端窗口(又称通知窗口)rwnd:接收端根据其目前的接收缓存大小所许诺的最新窗口值,是来自接收端的流量控制。 拥塞窗口cwnd:是发送端根据自己估计的网络拥塞程度设置的窗口值。是来自发送端的流量控制。 发送窗口的上限值=Min[rwnd,cwnd] rwnd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教学大纲

2010年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附件一: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A1 002016 形势与政策(1) 1 0.5 1 0 0 A1 031106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上) 1 2 2 0 0 A1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2 0 0 A1 100100 大学计算机基础 1 1.5 1 17 0 A1 112001 大学英语(A)1 1 4 4 0 0 A1 112144 大学英语(三级) 1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 1 4 4 0 0 A1 122004 高等数学(B)上 1 5 5 0 0 A1 123001 普通化学 1 3 3 0 0 A1 123002 普化实验 1 0.5 1 0 0 A1 320001 体育(1) 1 1 2 0 0 B1 030190 土木工程概论(E) 1 1 1 0 0 B1 080075 土木工程材料 1 2 2 0 17 A1 002017 形势与政策(2) 2 0.5 1 0 0 A1 031107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下) 2 2 2 0 0 A1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 3 2 0 0 A1 112002 大学英语(A)2 2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 2 4 4 0 0 A1 112146 大学英语(五级) 2 4 4 0 0 A1 122005 高等数学(B)下 2 5 5 0 0 A1 124003 普通物理(B)上 2 3 3 0 0 A1 124006 物理实验(上) 2 1 2 0 0 A1 320002 体育(2) 2 1 2 0 0 A1 360011 军事理论 2 1 1 0 0 B1 125111 工程力学I 2 4 4 0 8 A1 002018 形势与政策(3) 3 0.5 1 0 0 A1 030132 C++语言 3 2.5 2 17 0 A1 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2 0 0 A1 100116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3 2.5 2 34 0 A1 110178 大学英语(A)3 3 2 2 0 0 A1 110179 中级口语 3 2 2 0 0 A1 110180 英语报刊选读 3 2 2 0 0 A1 110181 商务英语 3 2 2 0 0 A1 110182 综合翻译 3 2 2 0 0 A1 110183 实用写作 3 2 2 0 0 A1 122010 线性代数B 3 3 3 0 0 A1 124004 普通物理(B)下 3 3 3 0 0 A1 124007 物理实验(下) 3 0.5 1 0 0 A1 320003 体育(3) 3 1 2 0 0

土木工程系课程教学大纲-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

目录 课程教学大纲 1.《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大纲 (5) 2.《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8) 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11) 4.《测量学I》课程教学大纲 (17) 5.《测量学II》课程教学大纲 (20) 6.《测量学III》课程教学大纲 (23) 7.《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6) 8.《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9) 9.《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32) 10.《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37) 11.《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41) 12.《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45) 13.《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47) 1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52) 15.《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62) 16.《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65) 17.《弹性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69) 18.《组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74) 19.《岩石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77) 20.《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79) 21.《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82) 22.《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89) 23.《抗震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93) 24.《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98) 25.《路基与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01) 26.《路基路面工程I》课程教学大纲 (104) 27.《桥梁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106) 28.《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110) 29.《土木工程材料Ⅱ》课程教学大纲 (114) 30.《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20)

《物联网工程概论》习题及思考题答案..

1-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特别注意,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1-2简述物联网应具备的三个特征。 答: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1-4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 答: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1-5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答:物联网可以简要分为核心层、接入层,软件核心层主要是应用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感知控制层一般包括RFID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RFID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传输层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服务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3008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英文名;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地基基础》等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职师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教材:《土木工程施工》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第二版 [2]建筑施工重庆建筑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年第三版 [3]建筑施工武汉工业大学方承训主编 1996年第一版 [4]《土木工程施工》毛鹤琴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高层建筑施工赵志缙赵帆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第二版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用讲座吴松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职师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土木工程施工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之前要学完基础课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同时应配合施工现场的实习,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理解和认识,将来为国家建设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做出贡献。学习该课程的目的主要有: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从开工至竣工的整个施工工艺过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的原理以及工程验收的程序。 3、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方向,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概况,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建筑,勇于献身建筑事业的远大志向和刻苦耐劳的品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 1、基本要求 由于该学科实践性很强,内容很多,要求主要讲解常见的材料、结构与施工工艺的施工技术,在加强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力求解决土木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问题,重点阐述施工工艺及工艺原理,施工方案及方法。教学时可采取录相教学,施工现场教学,实物投影教学等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教学内容 第1篇专业工种工程施工技术 第1章土方工程 (1)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2)土的可松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方格网法场地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4)土方施工常用的排水和降水施工方法 (5)工程定位、放线的常规方法 (6)土方工程施工机械化的原理 (7)土方回填的质量要求与施工方法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L26401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数: 4 学时数:64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____________ 应修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结构力学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研究的是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矿井建设等专业领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内国内外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3、使学生了解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掌握拟定施工方案的基本方法; 4、使学生掌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的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组织 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 5、使学生具有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及土的可松性、土的透渗性、土的含水率,土方工程施工特点。熟悉场地平整施工的竖向规划设计及土方量的计算,土方调配与施工。掌握基 坑开挖的降水方案,轻型井点系统的设计,边坡稳定及支护结构(钢板桩、钻孔灌 注桩挡墙、H型钢支柱木挡板墙,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旋喷桩挡墙),围堰类 型及其施工方法。 了解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填土压实原理及要求,路堤填筑及路堑挖筑。掌握地下掘进工程 的开挖方案及施工方法,爆破施工起爆技术与主要爆破方法,爆破安全技术。 2、教学内容 1)土的工程分类及工程性质 2)土方调配与施工 3)基坑开挖的降水方案 4)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课程编号:1939922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 1.5 学时:24(其中: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 开课部门: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组织计划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T》。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单元名称施工组织概论(2学时) [知识点]基本建设程序,建筑产品及施工的特点,施工组织设计分类及概念,施工组织的原则及施工准备。 [重点] 施工组织的原则及施工准备 [难点] 施工组织的原则及施工准备 [基本要求] 1、识记:施工组织设计分类及概念 2、领会:施工组织的原则及施工准备 第2单元名称流水施工原理(6学时) [知识点]流水施工概念,流水施工的参数,流水施工的分类,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重点] 流水施工概念,流水施工的参数,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难点]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基本要求] 1、识记:平行施工,依次施工,流水施工,空间参数,时间参数,工艺参数,等节奏流水,异节奏流水,无节奏流水。

2、领会:加快成倍节拍专业流水,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的方法 3、简单应用:选择施工组织形式 4、综合应用:计算流水步距和工期 第3单元名称网络计划技术(10学时) [知识点]网络计划技术概念,网络图绘制原则,时间参数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网络计划的优化。 [重点] 网络图绘制原则,时间参数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难点] 网络计划的优化。 [基本要求] 1、识记: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网络图,逻辑关系分类,工作分类及概念,线路的分类及概念,工期的分类及概念,自由时差,总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网络计划的优化分类及概念。 2、领会:双代号时间参数的计算 3、简单应用:关键线路和工期的计算,工作的六时间参数的计算 4、综合应用:网络计划的优化 第4单元名称施工组织总设计(2 学时) [知识点]施工部署和主要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临时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重点]主要项目施工方案所包括的内容,资源需要量计划。 [难点] 临时工程参各数计算。 [基本要求] 1、识记: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主要项目施工方案所包括的内容,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临时工程所包括的内容,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原则及设计步骤。 2、领会: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原则及设计步骤 第5单元名称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 学时) [知识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编制依据和编制程序,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分析,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设计。 [重点]主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设计。 [难点]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施工平面图设计。 [基本要求] 1、识记: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单位工程的施工程序,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程序及原则,单位工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理论类)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32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土木工程概论》是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课程,且为必修课程,其课程内容是学习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必须了解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习那些内容,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课程都有那些,各门课程之间有什么相关性,土木工程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事业与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从而为我国基本建设的主力军—土木工程师的初期培养打下基础,使他们具备一些关于土木工程知识的基本素养。 在学习本课程时,为了使学生能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了解我国近些年来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本课程采用的是全多媒体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概论的同时,也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土木工程项目、了解我国的基本建设计划,进而了解祖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使他们在学习的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事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定位在一起。 该课程为专业先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了解相关的土木工程常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测量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材素质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类型;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中的一般知识,了解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等基础知识,并对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一般概念及土木工程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土木工程的定义,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具体如下: 1、了解土木工程的定义和内涵; 2、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简史; 3、理解土木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4、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 1.理解物联网的定义和技术特征,需要注意那三个基本的问题?P14 1)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互联网在基础设施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它不是互联网概念、技术与应用的简单扩展。 2)互联网扩大了人与人之间信息共享的深度与广度,而物联网更加强调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广泛与深入地应用。 3)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2.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有哪些?p14-17 1.物联网中的智能物体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 1)“智能物体”是对连接到物联网中的人与物的一种抽象 2)对智能物体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理解 3)对物联网标识符的理解 4)智能物体与嵌入式技术的关系 2.物联网可以提供所有对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 3.物联网的目标是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什么中间件软件?P29 (我国学术界一般认可的定义是) 中间件是指网络环境下处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分布式软件,主要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的互连与互操作问题,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屏蔽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易移植性 第2章 RFID与物联网应用 简答题 1.RFID标签读写器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P64 1)标签身份识别与标签数据传输加密/解密问题 2)标签数据传输错误问题

3)多标签读取过程中的“碰撞”问题 4)有源标签电源状态管理问题 5)标签与天线位置对读写效果的影响 2.EPC编码体系与UID编码体系有何不同。P73 日本的UID标准与ECP标准在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编码位数、网络运行环境与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1)UID标准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为与,EPC标准使用UHF频段。 2)UID的U-code采用的基本长度是128位,EPC标准则采用96位长度。U-code 可以兼容各种标识编码体系,如条形码的JAN码、UPC码、EAN码,书籍的ISBN、ISSN码,IPv4或IPv6地址,电话号码等。 3)UID标准主要用于产品追溯与移动支援、旅游指南,EPC标准主要是针对供应链 的流通环节。 3.读写器的主要功能有哪些?p62 1)读写器与RFID标签之间的通信。 2)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3)能够实现在有效区域内实现对多个RFID标签同时读写的能力。 4)能够对固定或移动RFID标签进行识别和读写。 5)能够校验读写过程中错误信息。 6)能够识别有源RFID标签与电池相关的电量信息。 第3章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1.传感器静态性能技术指标包括哪些?(每个指标作简单介绍) P88 1)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2)灵敏度:灵敏度是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为输出量的增量Δy 与引起该增量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 之比。

李敏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数:32 学分:2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行业与国外同行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企业和机构开始融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浪潮。 学习本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专业或与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和词组,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基本技能,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获取国外与本专业有关的科技信息,并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 掌握专业英语的特点和常用专业词汇的词根和词缀。 2. 掌握常见的土木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 3. 基本学会借助工具阅读土木工程专业文章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能够顺利地阅读和翻译英文的专业刊物,为更好地从事本专业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介绍土木论文摘要写作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写作英文摘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科技英语的语法特点和文体结构,以及科技英语文献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土木土程专业英语常用词汇、专业木语,能够正确地阅读本专业英语书籍和文献, 掌握专业英语写作的基本技巧。 第一章Civil Engineering 教学内容: 1.年级grade, 专业\主修major, 学校Shangqi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三大力学(Mechanics) 3.三个专业(civi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management,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4. Civil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oldest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roject, civil engineering is sub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technical specialties. 土木工程是最老的工程专业之一。根据工程的类型,土木工程被细分为许多技术专业。基本要求:掌握专业词汇,关键语法,复杂复合句的理解与翻译 第二章Building Architecture 教学内容: The purpose of a building is to provide a shelter for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form of a building is an outgrowth of its function,its environment,and various socioeconomic factors.Architecture is the art of building.Architecture calls for good proportions—a pleasing relationship of voids to solids,of height to width,of length to breadth. 一座建筑物的作用是为人类活动的进行提供躲避处。建筑物的形式是它的功能、环境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产物。建筑学是建筑的艺术。建筑要求有恰当的比例,即令人愉快的虚与实、高与宽、长与广的关系。 基本要求:掌握专业词汇,关键语法,复杂复合句的理解与翻译 第三章Components of A Building 教学内容: The various parts of a building include the load carrying frame, skin, floors, partitions, an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s. 建筑物的不同部分包括承重的框架、外墙、楼板层、隔墙、以及机械和电力系统。 基本要求:掌握专业词汇,关键语法,复杂复合句的理解与翻译 第四章Tall Building 教学内容: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began with structural steel framing. Structural engineers have developed structural systems with a view to eliminating the premium for height for the traditional column-and-beam frame, such as systems in steel, frames with rigid belt trusses,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502212y020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学时:16 学分:1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类学生新入校就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阐述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和这一学科所含的大致内容,介绍国内外最新技术成就和信息,展望学科发展未来。为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知识面较宽、启发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后继课程的基础。 2.教学目的: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一进校就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获得大量的信息及研究动向,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建立献身土木工程事业的信念,自觉地投入学习。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要学习的主要课程,毕业后所能从事的主要技术工作范围,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本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 第一章综述(2学时) 建立起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及土木工程范畴的基本概念,了解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与分类,明确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和特点。了解土木工程最新技术成就及发展总趋势。 1.主要内容: 第一节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第二节土木工程的建设与使用 第三节土木工程的现状和我国现阶段达到的水平,发展总趋势 第四节历史简述,土木工程专业与未来 第五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和特点。 2.本章重点: 土木工程专业及土木工程范畴的基本概念。 3.本章难点: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和特点。 4.本章作业: 任课教师根据需要拟定 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1学时) 了解土木工程使用的各类材料及其应用概况,了解工程结构材料的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第一节土木工程使用的各类材料及其应用概况 第二节工程结构与材料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材料工业的新发展及展望 2.本章重点:

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指导

概念题 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M2M M2M(Machine/Man to Machine/Man)是一种以机器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简单地说,M2M是指机器之间的互联互通。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也叫数字家庭,或称智能住宅,在英文中常用Smart Home,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环境控制、安防系统、网络家电)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一起。 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无线传感网络 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ZigBee 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代名词,无线传感网络内的各个要素通过ZigBee进行信息的传输,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

线通信技术。 WiFi(Wireless Fidelity) 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指具有完全兼容性的802.11标准IEEE 802.11b 子集,它使用开放的2.4GHz直接序列扩频,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ps。无需直线传播,传输范围为室外最大300米,室内有障碍的情况下最大100米,是现在使用的最多的传输协议。 蓝牙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1Mbps。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PLC PLC,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术,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云计算 (1)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 (2)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