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版课纲会计基础【第一章】第六讲讲义

2015年新版课纲会计基础【第一章】第六讲讲义
2015年新版课纲会计基础【第一章】第六讲讲义

本文由福州市升大培训学校内部叁考资料不得复制、翻印。

本校同学可以登入福州升大模拟平台查找本套卷的参考答案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五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四、会计专业职务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一)专业职务: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不含总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二)专业技术资格的取得

担任专业职务必须通过考试,获得专业技术资格。

1、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考;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评结合制度。

2、报考资格:

(1)取得从业资格

(2)初级:高中以上学历;

中级:专科会计工作满5年;本科4年;双学位或研究生结业班2年;硕士1年;

博士0年。

高级:取得中级职称,并从事财税等管理在职人员工作

(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管理

1、人事部和财政部统一印制,证书全国范围有效。

2、伪造学历、从业资格证书和资历证明,或考试违纪的,吊销专业技术资格,收回专业

技术资格证书,2年内不得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会计专业职务的评聘:

1、取得中级资格证书并满足其他条件可聘任会计师。

2、取得初级资格证书并满足其他条件可聘初级会计师。

3、不符合则聘任为会计员。

【课堂练习】

1、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专业职务的有()。

A、总会计师

B、注册会计师

C、助理会计师

D、高级会计师

五、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

(一)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原则

1、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

2、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

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轮岗原则。

4、建立岗位责任制。

(二)主要会计工作岗位

1、总会计师岗位:大中型企业内的行政职务,取得会计师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会工作。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岗位。

3、出纳岗位;

4、稽核岗位;

5、资本、基金核算岗位

6、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岗位;

7、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岗位;

8、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岗位;9、总账岗位; 10、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

11、会计电算化岗位 12、会计档案管理岗位。

【课堂练习】

1、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的工作有(多)。

A、稽核

B、会计档案保管

C、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D、登记收入总账

2、负责存货明细账登记的会计张某因公外派,财务经理指定出纳兼任并办理了交接。以

下正确的是(多)

A、不符合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原则是一人一岗

B、不符合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账目登记工作

C、符合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在符合内部牵制制度下可以一人多岗

D、符合规定,出纳人员可以负责存货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六、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一)交接的范围:

1、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且需要接替或代理的,会计负责人(会计主管)或

单位领导人必须指定有关人员接替或代理,并办理工作交接。

2、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或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

续。

3、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委

托他人代办交接,但委托人应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二)交接的程序

1、交接准备。

(1)已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2)尚未登记账目的,应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3)整理应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写出书面说明材料。

(4)编制移交清册。

(5)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应将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

2、移交点收

(1)现金要根据账簿余额当面点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顶库”,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2)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账簿记录一致。不一致时,按照会计账簿余额交接。

(3)所有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明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上注明,由移交人负责。

(4)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一致,如有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5)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对重要实物要实地盘点;对余额较大的往来账户要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

(6)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及其他会计用品等,也必须交接清楚。

(7)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交接双方应将有关电子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确认有关数据正确无误。

3、专人负责监交

(1)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监交。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办理交接,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

三种会同监交的情况:

(1)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监交

(2)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及时监交

(3)不宜由所属单位负责人单独监交

(4)特殊问题发生

4、交接后有关事宜

(1)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2)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

(3)移交清册一般应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三)交接人员的责任

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交接会计资料在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方面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课堂练习】

1、关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

A、各单位必须设置会计机构

B、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首先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

C、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负责人

D、会计人员办理交接必须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

2、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必

须指定有关人员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

3、根据相关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会计工作交接,负责监交的人员应当是(单)

A、一般会计人员

B、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

4、会计工作交接中,接替会计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发现所交接会计资料在合法性、真实

性、完整性方面存在问题,如事后发现,则应由交接人员负责。

会计基础冲刺班讲义

第三部分第十章讲解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节款项与有价证券得收付?考点1:现金与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库存现金得收入、支出、?借方登记现金得增加?贷方登记现金得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持有得库存现金得金额。?“银行存款”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她金融机构得各种款项,但就是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外埠存款与存出投资款等,不在本科目核算,而就是通过“其她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一) 提现?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二) 存现 借:银行存款?贷:库存现金 考点2: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就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出售而持有得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得从二级市场购入得股票、债券、基金等。为了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得取得、处置等业务,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股利"、“投资收益”等科目。?企业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贷:银行存款等?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借: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第二节财产物资得收发、增减与使用?考点3:原材料? (一)采购:?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二)发出材料?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考点4:库存商品?(1)产品入库?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发出商品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考点5:固定资产 (1)购入?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2)计提折旧

会计基础练习题第十章财务报表

第十章财务报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对于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的基本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务报表的列报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 B、对可比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C、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 D、对资产负债表而言,须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对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言,须披露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 2、下列各项中,()不影响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金额。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出售原材料并结转成本 C、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收入 D、清理管理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3、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营业利润金额增减。 A、资产减值损失 B、财务费用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收入 4、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利润总额增减变化的是()。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所得税费用 D、营业外支出 5、利润表中的“本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一般应根据损益类科目的()填列。 A、本期发生额 B、累计发生额 C、期初余额 D、期末余额 6、下列各项中,()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财务状况变动表 7、为了具体反映利润的形成情况,我国现行的利润表的结构一般采用()报告结构。 A、单步式 B、多步式 C、账户式 D、报告式 8、某企业期末“应付账款”账户为贷方余额26万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33万元,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7万元;“预付账款”账户为借方余额15万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20万元,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5万元。则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项目的期末数分别应为()万元。 A、38和27 B、33和20 C、53和12

2015年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整理打印版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 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 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 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 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 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 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 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 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 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 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 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 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 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 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 相等。 6、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 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 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 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 额合计) 试算不平衡,肯定有错;试算平衡,不一定正确(重 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 7、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 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 金额、借贷方向) 8、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一 借一贷)和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 多贷) 9、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 要求: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10、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 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补充 说明作用 总分类账户金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金额合计 11、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12、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等于净利润 第五章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 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 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4、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 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5、原始凭证(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 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 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购销合同、各种申请单、 银行对账单、债权债务对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等不能作为原始凭证) 6、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 制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 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 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区分: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增值 税专用发票 7、原始凭证基本内容:名称、日期、单位和个 人、内容、金额 8、原始凭证填写时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 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 原始凭证上更正。 9、出纳人员办理收付款后,应在有关原始凭证上 加盖“收讫”“付讫”的戳记。 10、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 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 性 7、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8、记账凭证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 证(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付 款凭证<贷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转账凭证< 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填列方式 分为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12、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多张记账凭证的,可 以采用分数编号法。 一原始凭证需编制多记账凭证的,应在未附原始凭 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附在哪张记账凭 证下 13、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 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记 账凭证填写错误的,重新编制。 14、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 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企业 采购报销差旅费填制一张收款凭证和一张转账凭 证 第六章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记录业务 的簿籍。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和依据。 1、会计账簿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两栏式、三栏式 (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与大部分明细账)、数 量金额式(原材料、包装物、库

2018年初级会计实务上课学习讲义—会计基础部分

《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础部分 本部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容: 专题一:总论 专题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专题三:会计科目与账户 专题四:会计记账方法 专题五: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专题一: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2.监督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 (二)会计循环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1.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提示】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2.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提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个别业务也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基础各章完整讲义

第一章总论 本章教材结构 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含义;会计基本职能,财务报告的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6大要素;3大等式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意义(了解) 1、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起源: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 (2)西周王朝:出现“会计”一词;产生“官厅会计”并出现“司会” 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 二、会计含义――掌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其含义是: ①会计本质: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或经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的范畴 ②会计对象: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④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4个

环节,反映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1、会计核算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注意“主要”两个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货币计量单位外还可以以实物量及劳动量作为辅助计量单位。 (2)具有完整、连续、系统性: 完整性:所有会计对象都要核算 连续性:核算连续进行,不能中断 系统性:提供的会计数据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会计监督 1、含义: 会计监督职能: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特点: (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3)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者联系与区别:核算是监督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证

2015年-会计基础课后习题(第五版教材)

第五版-会计基础课后习题(考试全真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以()为主要计量单位。 A.数量 B.金额 C.货币 D.时间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预算和会计决算 C.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D.会计分析和会计决策 3.会计对象是企业事业单位的()。 A.经济活动 B.经济资源 C.资金运动 D.劳动耗费 4.()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5.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下,这个基本前提是()。 A.会计分期假设 B.会计主体假设 C.货币计量假设 D.持续经营假设 6.会计的核算职能不具有()。 A.连续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 7.关于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也必然是会计主体 B.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C.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毫无关系 D.ABC均不对 8.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换。 A.小企业会计制度 B.企业会计制度 D.企业会计准则 D.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9.下列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奠定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D.持续经营 10.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A.现值 B.可变现净值 D.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11.各单位必须根据()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A.预期发生的 B.实际发生的 C.已签订合同的 D.正确的 12.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空间范围的是()。 A.货币计量 B. 会计主体 C.会计期间 D.持续经营 1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 A.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B.会计以货币作为唯一计量单位 C.会计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分 D.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 14.甲乙丙三人成立A公司,甲与丁成立C公司,B公司向A公司提供材料,A公司向D公司借款。作为A 公司的会计,应以()作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A.B公司 B.C公司 C.D公司 D.A公司 15.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是()。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签订销售合同 C.收取销售货款 D.缴纳税金 16.会计的概念不包含下面()的内容。 A.会计的基本职能 B.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C.会计的记账方法 D.会计的特点 17.下列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基础冲刺精讲讲义 (55)

第四章 2017年1月1日,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各项目年初余额为股本3000万元,资本公积4000万元,盈余公积40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0万元。2017年公司发生相关业务资料如下: (1)经股东大会批准,宣告发放2016年度现金股利1500万元。 (2)经股东大会批准,已履行相应增资手续,将资本公积4000万元转增股本。 (3)经批准增资扩股。委托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4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6元,按照发行价的3%向证券公司支付相关发行费用(不考虑增值税)。 (4)当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比例分别为10%和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2018年) 1.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对该公司股东权益和负债项目影响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负债合计”项目增加1500万元 B.“未分配利润”项目减少1500万元 C.“股东权益合计”项目减少1500万元 D.“盈余公积”项目减少1500万元 【答案】ABC 【解析】根据资料(1),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1500 贷:应付股利1500 期初未分配利润2000万元足够分配现金股利,因而不涉及盈余公积,选项D不正确。 2.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关于该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股东权益总额减少4000万元 B.股东权益总额不变 C.留存收益减少4000万元 D.股本增加4000万元 【答案】BD 【解析】根据资料(2),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4000

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课后练习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2016)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是()。 A.收入 B.所有者权益 C.负债 D.净资产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资产的是()。 A.库存现金 B.零余额用款额度 C.应缴国库款 D.短期投资 3.下列各项不属于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类科目的是()。 A.事业收入 B.经营支出 C.其他支出 D.应收账款 4.以下关于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事业单位“库存现金”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单位库存现金数额 B.事业单位的现金主要用于单位的日常零星开支 C.不得“坐支”现金 D.支出现金,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5.2015年3月6日,某事业单位收到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分月用款计划以及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金额为180000元。则下列账务处理中正确的是()。 A.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80000元 B.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80000元 C.借记“财政补助收入”180000元 D.贷记“财政授权支付”180000元 6.事业单位购买短期投资时发生的手续费计入()。 A.短期投资 B.投资收益 C.其他收入 D.其他支出 7.出售短期投资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与收回短期投资成本的差额计入()。 A.银行存款 B.短期投资 C.其他收入 D.投资收益 8.以下事业单位应收及预付款项的会计分录,错误的是()。 A.事业单位收到应收票据,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等有关科目 B.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C.事业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D.补付的货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9.以下关于事业单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事业单位应于每月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B.事业单位应当及时清算并催收应收账款 C.事业单位一般并不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注册会计师cpa注会东奥会计网校张志凤会计基础班课件讲义

前言 一、考试题型题量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三、近三年命题规律 (一)题目类型特点 会计考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全部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 (二)命题规律 从近三年《会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覆盖面宽,考核全面; 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 3.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 4.综合性较强。 四、复习方法 (一)明确目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 (二)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三)加强练习。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重要章节。

20XX 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删除了“第六节 会计科目”一节的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 会计概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总 论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A.当无形资产价值恢复时,将以前年度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 C.由于资产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 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E.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会计基础-第十章讲义补充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补充考点) 第一个:对应收款项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确认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确认的坏账又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第二个: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1)折旧概念 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原始价值 预计净残值: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预计使用寿命 应提折旧总额= 原始价值- 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折旧的计算方法 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应提折旧总额采用何种方法转到各期营业成本或费用中去。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

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台机器设备原始价值92000元,预计净残值率4%,预计使用5年。 年折旧率=(1-4%)/5=19.2% 月折旧率=19.2%/12=1.6% 在实务中的计算公式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月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根据上表,折旧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262600 —二车间115800 管理费用58600 其他业务成本3000 贷:累计折旧440000 【例10—27】承[例10-26],20 x 9年6月1日起,长江公司对该设备采用 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设备原价的 5%。 该设备每月计提折旧额=12000×(1-5%)÷10÷12=95(元) 假定20 x 9年6月份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10400元,其中生产车间折旧为

2015年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2015年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深圳会计培训深圳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深圳会计培训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反映经济状况、监督经济活动、 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的六大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 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应付及预付账款、{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流动负债(应付及预收账款)、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包括成本和费用(营业(销售)税费、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资产减值损失)。】 2、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会计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及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2.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 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6.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 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 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8.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 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doc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 主要内容 ?一、会计学基本原理 ?二、银行常见会计科目 ?三、财务报告概述 银行业主要指标 一、会计学基本原理 1.1.1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经济主体 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意向管理活动。 ?会计和财务区别: (1)会计:记账、算账、报账 (2)财务:计划、分析、预测 1.1.2会计的职能 1.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2)监督职能 2.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两者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 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保障。

(1) 正确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提供会计信息资料。 (3) 考核财务状况,加强经济核算,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4)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决策、控制和分析。 (5) 维护债权人权益和投资人的权益。 (1) 设置帐户。 (2) 复式记帐。 (4) 登记帐簿。 (5) 成本计算。 (6) 财产清査。 (7) 编制会计报表。 1.1. 3会计的任务 监督经济活动,贯彻执行国家法规,维护财经纪律。 1.1.4会计核算方法 填制和审核凭证。 1.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1.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 会计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单位的经营活动。会计主体前提明确了会计工 作的空间范围。 (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

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前提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 币为记账本位币。 1.2.2 会计核算基础: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 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 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 1.2. 3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1)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确认具备的条件:

2015年《会计基础》测查卷(有答案)

2015年《会计基础》第二季度学员测查卷 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起点的是()。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登记会计账簿 C:财产清查选项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进行核算和实施监督的基础。 2、货款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则企业当期不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这一做法是()。 A:谨慎性信息质量的要求 B:收付实现制基础的要求 C:可比性信息质量的要求 D: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下列不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是()。 A:咨询公司取得的咨询服务收入 B:商场的商品销售收入 C:罚款收入 D:工业企业出租专利权收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收入的含义与特征。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商场销售产品、出租无形资产都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罚款收入属于营业外收入,不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4、下列经济业务中,引起负债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 A:将应付账款转为股本 B: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贷款 C:以赊购方式购入材料 D:宜告分派现金股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选项A的分录为,借:应付账款贷:资本公积,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选项B,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选项C,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所有者权益不变;选项D,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不涉及负债。所以,正确答案为A。 5、下列账户中,不属于成本类账户的是()。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2.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 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6.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 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 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8.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 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

【财务培训讲义】财务会计基础讲义

财务会计基础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特点;明确会计的职能;熟悉会计的定义,会计学及其体系;掌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及会计核算方法。 重点:会计概念、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方法 ?难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会计对象 第三节财务会计职能 第四节财务会计的目标和任务 第五节会计学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概括地讲,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管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 具体地讲,会计是基于对生产过程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有效地反映(计算、记录)和监督,借以了解和控制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按预期目标进行的客观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在原始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落首领的记忆即可。当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足,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竹作书”等记录和计算方法。这就是会计萌芽 会计萌芽期,会计还是生产职能的“附属工作”,会计基本成型期在西周,这时候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会计的产生。 (二)会计的发展

1。国内发展 (1)西周时期:有“司会”专管朝廷财务和税赋,对财务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 会,总和计算,岁会记账、算账 计,零星计算,月计 (2)、唐宋时期:“四柱清册”的出现 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3)、明清时期:明末清初在“四柱清册”的基础上出现了“龙门账”,将经济事项科学地分为进、缴、存、该,其关系为: 进-缴=存-该 全部收入全部支出全部资产全部负债及业主投资 进缴表存该表 合龙门 (4)、新中国 1985年制订了会计法。1999年5月修订会计法并在2000年7月1日执行。 1993年7月1日颁布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通则,与国际接轨。 至此,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至2004年末,已经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及16个具体准则。 会计的会计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20世纪50年代-至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会计准则的出现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现代数学、行为科学引入会计,丰富了会计的内容。 跨国公司的兴起引起国际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电子计算技术引进会计领域。 2.国外发展 在国外,会计萌芽也很早 古埃及法老舍友专职的“录事”,管理宫廷税负收入和官吏俸禄、军饷。

中华会计网校2013年北京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基础班讲义第十章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e57956333.html, 中华会计网校2013年北京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基础班讲义 第十章交易性金融资产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主要包括取得、期末以及处置时的相关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在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为了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处置等业务,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方登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以及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转的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以“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列示于流动资产项目内。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投资收益”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贷方登记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借方登记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发生的投资损失。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买价中所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 000 000股,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股票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10.2元(其中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每股0.2元)。购入 时实际支付价款10 200 000 元。购入时该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疑编号5230100101] 『正确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应收股利200 000(0.2×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10 200 000 【拓展】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