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接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汇总资料

专接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汇总资料
专接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汇总资料

1、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

1、掌握混凝土结构种类,了解各类混凝土结构的适用范围。

素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承载力低的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一般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适用于变形裂缝控制较高的结构

2、混凝土构件中配置钢筋的作用:

①承载力提高②受力性能得到改善③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筋不发生锈蚀。

3、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共同工作的原因:

①存在粘结力②线性膨胀系数相近③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筋不发生锈蚀。

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①就地取材②节约钢材③耐久、耐火④可模性好⑤现浇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

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变形小

混凝土结构的缺点:

①自重大②抗裂性差③性质较脆

2、混凝土结构用材料的性能

2.1钢筋

1、热轧钢筋种类及符号:

HPB300-HRB335(HRBF335)-HRB400(HRBF400)-HRB500(HRBF500)-

2、热轧钢筋表面与强度的关系:

强度越高的钢筋要求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越高,提高粘结强度的办法是将钢筋表面轧成有规律的突出花纹,也即带肋钢筋(我国为月牙纹)。

HPB300级钢筋强度低,表面做成光面即可。

3、热轧钢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理解其抗拉强度设计值的取值依据。

热轧钢筋应力-应变特点: 有明显的屈服点和屈服台阶,屈服后尚有较大的强度储备。

全过程分弹性→屈服→强化→破坏四个阶段。

抗拉强度设计值依据:钢筋下屈服点强度

4、衡量热轧钢筋塑性性能的两个指标:

①伸长率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混凝土结构对钢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有明确要

求。

②冷弯性能:在规定弯心直径D和冷弯角度α下冷弯后钢筋无裂纹、磷落或断裂现象。

5、常见的预应力筋:

预应力钢绞线、中高强钢丝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6、中强钢丝、钢绞线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特点:

均无明显屈服点和屈服台阶、抗拉强度高。

7、条件屈服强度σ0.2

为对应于残余应变为0.2%的应力称为无明显屈服点的条件屈服点。

8、混凝土对钢筋性能要求:

①强度高②塑性好③可焊性好④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好。

2.2混凝土

1、 (掌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规范》规定以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在(20±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以N/mm 2)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用符号f cu,k 表示,也即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数值。

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150mm×300mm 或150mm×150mm×450mm 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养护条件与立方体试件相同,用符号f ck 表示。

试验量测到的f ck 比f cu,k 值小,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强度)标准值f ck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 之间存在折算关系k cu c c ck f f ,2188.0αα=

总结:f cu,k > f ck > f c > f tk > f t

2、 (掌握)试件高宽比越大强度越小;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强度越高;当试件承受接触面上不涂润滑剂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到摩擦力的约束,形成“箍套”作用,因而强度比不涂时高。

3、 (理解)混凝土抗拉强度测试方法:国内外多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劈裂试验测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立方体或圆柱体上的垫条施加一条压力线荷载,这样试件中间垂直截面除加力点附近很小的范围外,有均匀分布的水平拉应力。当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试件被劈成两半。)

4、 (掌握)受压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载的应力-应变曲线(P20)

第Ⅰ阶段,混凝土变形主要是骨料和水泥结晶体的弹性变形

第Ⅱ阶段,稳定裂缝扩展,临界点B 对应的应力可作为长期受压强度的依据

第Ⅲ阶段,弹性应变能始终保持大于裂缝发展所需的能量,形成裂缝快速发展的不稳定状态,直至C 点,应力达到最高点fck ,峰值应变平均值ε0=0.002

5、 (理解)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定性关系(式中f cu 为立方体

抗压强度设计值,其值为f cu,k 除以大于1的材料分项系数)

cu

c f E 7.342.2105

+= 6、掌握混凝土双法向受力时的强度特点。

压一压:强度提高

拉一拉:强度不变

拉一压:抗拉抗压强度都低

7、了解混凝土在法向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的强度性能。

拉一剪:抗拉,抗剪强度都低

压一剪:当σ/c f ≤0.6时,抗剪强度随压应力提高而增大。

当σ/c f >0.6时,内部裂缝增加,抗剪抗压强度均降低。

8、理解混凝土三向受压时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

混凝土在三向受压的情况下,其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抗压强度取决于侧向压应力的约束程度。实验证明,随着侧向压应力的增加,微裂缝的发展收到极大的限制,大大的提高了混凝土纵向抗压强度,此时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接近理想的弹塑性体。最高强度值不宜超过单轴抗压强度的5倍。

9、掌握混凝土徐变的定义,掌握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

混凝土在荷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

①混凝土的组成和配合比是影响徐变的内在因素。水泥用料越多和水灰比越大,徐变也

越大。骨料越坚硬、弹性模量越高,徐变就越小。骨料的相对体积越大,徐变越小。

②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湿度是影响徐变的环境因素。养护时温度高、湿度大、水泥水

化作用充分,徐变就小。

③混凝土的应力条件是影响徐变的非常重要因素。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越长,徐变越

小。混凝土的应力越大,徐变越大。

10、理解混凝土徐变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徐变开始半年内增长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经过一定时间后,徐变趋于稳定。

11、掌握混凝土收缩的定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收缩。一个月大约可完成1/2的收缩,三个月后增长缓慢,一般两年后趋于稳定。

12、掌握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干燥失水是引起收缩的重要因素。

构件的养护条件、使用环境的温湿度及影响混凝土水分保持的因素,都对收缩有影响。

使用环境的温度越高、湿度越低,收缩越大。水泥用料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骨料

的级配好、弹性模量大,收缩小。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大时,收缩小。

13、理解收缩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混凝土具有收缩的性质,而钢筋并没有这种性质,钢筋的存在限制了混凝土的自由收缩,使混凝土受拉、钢筋受压,如果截面的配筋率较高时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14、了解混凝土选用的原则。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采用400MPa及以上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1、粘结力的定义:钢筋和混凝土有相对变形(滑移),就会在钢筋和混凝土交界面上,产生

沿钢筋轴线方向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力称为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

粘结应力:单位面积上的粘结力。粘结应力主要分布在构件两端,距离端部超过l l后的各个截面上的粘结应力为0

2、理解粘结强度的定义:粘结破坏时的最大平均粘结应力代表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3、粘结力的组成:1:化学胶结力;2:摩擦力;3:机械咬合力;4:钢筋端部的锚固力。/

4、

4、影响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p29) :

①钢筋的粘结强度均随混凝土的强度提高而提高。

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和钢筋之间净距离越大,劈裂抗力越大,因而粘结强度越高。

③横向钢筋限制了纵向裂缝的发展,可使粘结强度提高,因而在钢筋锚固区和搭接长

度范围内,加强横向钢筋(如箍筋加密等)可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④钢筋端部的弯钩、弯折及附加锚固措施(如焊钢筋和焊钢板等)可以提高锚固粘结

能力,锚固区内侧向压力的约束对粘结强度也有提高作用。

5、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措施(p29)

①钢筋之间的距离和混凝土保护层不能太小。

②为了增加局部粘结作用和减小裂缝宽度,在同等钢筋面积的条件下,宜优先采用小

直径的变形钢筋。

③为保证钢筋伸入支座的粘结力,应使钢筋伸入支座有足够的的锚固长度,如支座长

度不够时,可将钢筋弯折,弯折长度计入锚固长度内,也可在钢筋端部焊短钢筋、短角钢等方法加强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能力。

④钢筋不宜在混凝土的受拉区截断,如必须截断,则应满足在理论上不需要钢筋点和

钢筋强度的充分利用点外伸一段长度才能截断。

⑤横向钢筋的存在约束了径向裂缝的发展,使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提高,故在大直径钢

筋的搭接和锚固区域内设置横向钢筋(箍筋加密等),可增大该区段的粘结能力。

3、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3.1结构可靠度

1、(1)直接作用:以力的形式作用于结构上,习惯上称为荷载。例如各类自重、楼面活

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2)间接作用:以变形的形式作用在结构上。例如地震、基础差异沉降、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

2、结构上的作用按时间变异的分类:可分三类:

(1)永久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作用,例如结构的自身重力、土压力、预应力等,通常称为永久荷载或恒荷载;

(2)可变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例如楼面活荷载、桥面或路面的行车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等,通常称为可变荷载或活荷载;

(3)偶然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例如强烈地震、爆炸、撞击等引起的作用,这种作用多为间接作用,当为直接作用时,通常称为偶然荷载。

3、作用效应的定义: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作用在结构构件上,由此对结构产生内力和变形

(如轴力、剪力、弯矩、扭矩及挠度、转角和裂缝等),称为作用效应。

结构抗力的定义:指整个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即内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构件的承载能力、刚度等。

理解结构抗力和作用效应均为随机变量:结构抗力:影响抗力的主要因素有材料性能(强度、变形模量等)、几何参数(构件尺寸等)和计算模式的精确性(抗力计算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和计算公式不够精确等)。这些因素都是随机变量,因此由这些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构抗力也是一个随机变量;作用效应:也称荷载效应,荷载与荷载效应之间一般近似地按线性关系考虑,二者均为随机变量或随机过程。

4、结构预定功能包括:

①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包括荷载及外加变形或约

束变形);

②在正常使用时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如不发生过大的变形或过宽的裂缝等。

③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如结构材料的风化、腐蚀和老化不超过一定限

度等。

④当发生火灾时,在规定时间内可保持足够的承载力;

⑤当发生爆炸、撞击、认为错误等偶然事件时,结构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固性,不出

现与起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防止出现结构的连续倒塌。

上述要求①、④、⑤项属于结构的安全性。

5、结构可靠性的定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即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6、理解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为根据房屋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可靠度水准,《统一标准》将

结构的安全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重要的房屋为一级,大量的一般房屋为二级,次要

的房屋为三级。

3.2荷载和材料强度

1、永久荷载标准值Gk的确定方法:按结构设计规定的尺寸和《荷载规范》规定的材料重

度(或单位面积的自重)平均值确定,一般相当于永久荷载概率分布的平均值。

2、可变荷载标准值Qk:楼面活荷载是设计基准期内荷载概率分布中具有95%保证率的数值。

风荷载标准值是由建筑物所在地的基本风压乘以高度变化系数、风载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确

定的。雪荷载标准值是由建筑物所在地的基本雪压乘以屋面积雪分布系数确定的。

3、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定义: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

时采用的材料强度基本代表值。

4、C30中30表示表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 cu,k=30N/mm2;

HRB335中335的含义是指钢筋屈服点数值,也即其强度标准值fyk。

3.3极限状态设计法

1、极限状态的概念: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

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了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

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结构的四种设计状况:①持久设计状况;②短暂设计状况;③偶然设计状况;④地震

设计状况。

4、结构功能函数的含义:将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各种作用、材料性能、几何参数、计算公式

准确性等因素归结为荷载效应S和结构抗力R,

Z=g(R,S)=R-S

Z>0,结构可靠;Z<0,结构失效;Z=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根据的Z大小,可以判断结构是否满足某一确定功能的要求,因此Z为的结构功能函数。

5、失效概率的区域:R、S概率密度曲线的重叠区。

可靠度的区域:除了失效概率的区域。

可靠指标的定义:β与失效概率p f具有数值上的对应关系,β越大,p f就越小,即结构越可靠,故β称为可靠指标。

结构设计可靠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破坏性质(延性、脆性)及失效后果。

3.4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1、理解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表达式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表达式及两者的区别。

总体表达式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γ0S≤R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C

具体公式2-15、2-16、2-17、2-20、2-21、2-22

二者的区别:验算内容不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内容强度、稳定性等安全性内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内容是变形、裂缝宽度等影响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内容。

荷载组合值不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荷载基本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则根据验算内容,取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等。

2、理解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准永久组合各适用于哪种极限状态。

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中的抗裂验算;

频遇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中的局部损坏、较大变形或短暂振动等(吊车梁);

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中的裂缝宽度和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验算;

3、理解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材料分项系数的意义。

荷载分项系数:为使结构达到目标可靠度,针对保证率不同各类荷载标准值,而引入不同的调整系数,即为荷载分项系数。

组合值系数:当结构上作用几个可变荷载时,各可变荷载最大值在同一时刻出现的概率很小,设计中必须对可变荷载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以保证结构可靠度一致,该调整系数即为组合值系数。

材料分项系数:为了充分考虑材料的离散性和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偏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该系数即为材料分项系数。

4、理解可变荷载频遇值、准永久值与标准值的关系。

可变荷载频遇值=可变荷载频遇值系数ψf×(第一个可变作用)标准值+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第二个以上的可变作用)标准值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标准值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1轴心受拉构件

1.理解什么是轴心受拉构件?

纵向拉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线重合的构件。

2.理解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到破坏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第Ⅰ阶段:从开始加载到混凝土开裂前。

第Ⅱ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纵向钢筋屈服前。

第Ⅲ阶段:纵向钢筋屈服后,拉力N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构件的变形继续增大,裂缝不断加宽,直至构件破坏。

3.掌握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础和计算公式?

以构件第Ⅲ阶段的受力情况为基础,建立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N≦fyAs

N—轴向拉力组合设计值;

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附表2—3取用;

As—纵向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4.了解受力纵筋布置的构造要求?

①纵向受力钢筋

1)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钢筋不应采用绑扎的搭接接头。

2)为避免配筋过少引起的脆性破坏,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配筋率ρ=As/A应不小于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A为构件的截面面积。

3)受力钢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并宜优先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

②箍筋

箍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00mm(屋架的腹杆中不宜超过150m)。

4.2轴心受压构件

1、掌握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的箍筋配置特点,理解两种构件中箍筋的作用。

答:根据箍筋的配置方式不同,轴心受压构件可分为配置普通箍筋和配置间距较密螺旋箍筋(或环式焊接钢筋)。在配置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中箍筋可以固定纵向钢筋位置,防止纵向钢筋在混凝土压碎之前压屈,保证纵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力直到构件破坏;螺旋箍筋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环向约束,因而能够提高构件承载能力和延性。

2、理解如何区分轴心受压构件短柱和长柱,理解几种长细比的表示。

答:根据构件长细比(构件计算长度l0与构件的截面回转半径i之比)的不同可分为短柱(一般构件l0/i≤28,矩形截面l0/b≤8, 圆形截面l0/d≤7)和长柱。

3、理解普通箍筋柱破坏过程和破坏特点。

答:配有普通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承受轴心压力,当为短柱时,初始偏心对构件承载力无明显影响,钢筋和混凝土的压应变相等,混凝土的压应力达到f ck,钢筋应力达到抗压屈服强度f yk,,钢筋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当为长柱时,初始偏心距对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较大,使其产生附加弯矩和弯曲变形,在压应力尚未达到材料强度之前即因丧失稳定而破坏。

4、理解混凝土构件中高强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的确定方法。

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50时,混凝土峰值应变为0.002,则钢筋应力为

0.002E s=0.002×2×105N/ mm2=400N/mm2,

此时高强度钢筋的达不到屈服,强度不能充分利用。

5、理解稳定系数的含义,理解同条件的长柱和和短柱的正截面承载能力不同的原因。

答:稳定系数φ用以考虑长柱纵向挠曲的不利影响,φ值小于1.0且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

同条件的长柱正截面承载力小于短柱,是因为初始偏心距对长柱产生附加弯矩和弯曲变形,使其在材料达到强度之前丧失稳定而破坏。

6、掌握长细比的计算和稳定系数的确定,掌握普通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和复核计算的方法。

(P54-55,会根据长细比查稳定系数表,特别是线性内插的方法,会根据公式3-2计算)7、理解普通箍筋柱截面尺寸、箍筋形式、纵筋配筋率的构造要求,理解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

答:截面尺寸中矩形最小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圆形截面的直径不宜小于300mm,采用封闭式箍筋,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超过5%,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一二级钢筋0.60%,三级钢筋0.55%。一侧纵筋最小配筋率0.20%。

8、理解螺旋箍筋柱正截面受压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答:当荷载逐步加大到混凝土压应变超过无约束时的极限压应变后,箍筋外部的混凝土将被压坏开始剥落,而箍筋以内即核心部分的混凝土则能继续承载,只有当箍筋达到抗拉屈服强度而失去约束混凝土侧向变形的能力时,核心混凝土才会被压碎而导致整个构件破坏。

9、理解螺旋箍筋柱比同条件普通箍筋短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提高的原因。

答:配置螺旋箍筋能有效地阻止混凝土在轴心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侧向变形和内部微裂缝的发展,从而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较大的提高,即提高了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10、掌握螺旋箍筋柱的工作条件。

答:只有当柱的长细比及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直径、间距等满足一定的要求时,才能起到间接箍筋的作用,而且其受压承载力的大小不得超过普通箍筋轴心受压构件受压承载力的1.5倍。

11、理解螺旋箍筋柱的间接钢筋的构造要求。

答: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柱中,如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的作用,则间接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80mm 及dcor/5(dcor 为按间接钢筋内表面确定的核心截面直径),且不应小于40mm;间接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 ,d 为纵向钢筋最大直径。

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1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特性

1、理解梁、板的区别。

答:梁和板都是典型的受弯构件,梁的截面高度一般情况下大于其宽度,而板的截面高度远小于其宽度。

2、理解受弯构件中纵筋布置的位置,掌握纵筋配筋率的计算。

1)纵筋布置的位置:布置在梁的受拉区,主要作用是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2)纵筋配筋率:指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截面有效面积之比,即

3、掌握不同纵筋配筋率时,正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及特征。

1)少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时,构件不但承载能力很低,而且只要其一开裂,裂缝便急速开展,裂缝截面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受,钢筋由于突然增大的应力而屈服,构件立即发生破坏。(脆性破坏)

2)适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时,构件的破坏首先是由于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塑性破坏)

3)超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某一定值时,构件的破坏特征又发生质的变化,由于受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受拉区纵向钢筋不屈服。(脆性破坏)

4、掌握适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理解第Ⅰa 阶段、第Ⅱa 阶段、第Ⅲa 阶段是哪些计算内容的基础。

答:第Ⅰ阶段——截面开裂前的阶段,特点是①混凝土没有开裂②截面内力很小,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截面的应力分布为直线。——第Ⅰa 阶段是截面开裂前的临界状态,是截面抗裂验算的基础。

第Ⅱ阶段——从截面开裂到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开始屈服的阶段,特点是①受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拉应力突然增大。②受压区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塑性性质,应力图形呈曲线。——第Ⅱa 阶段受拉开始钢筋屈服的特定受力状态。第Ⅱ阶段是构件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的基础。

第Ⅲ阶段——破坏阶段,特点是①受拉钢筋已屈服②混凝土受压区面积减小,压应力迅速增大③截面承载力无明显增加。——第Ⅲa 阶段是钢筋屈服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完全压碎的特定受力状态,是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础。

5、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时,受压边缘混凝土和受拉纵筋的应力、应变大小。 答:受压边缘混凝土:应变εcu 在C50以下时为 0.0033,应力为f c 。

受拉纵筋:应变0.01,应力f y 。

5.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1、理解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的假定。

答:①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②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③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按《规范》规定取用

④纵向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0.01

0bh S

A =ρ

成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

成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主阶段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作概念的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第一章物质和意识 考点1物质的定义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考点2运动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即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相对的,即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和特殊状态。另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考点3意识的本质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e596383.html,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考点4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程。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的。 3.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 4.意识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1.要正确发挥能动力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能动力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2.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5主观能动性欲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反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物的真相。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认识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如实地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考点1联系的定义及其性质 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考点2发展的定义及其实质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发展,是指事物由低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序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考点3矛盾的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e596383.html,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纳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纳 一、列举我国的制度类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 1、党的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3、人民群众的监督 4、社会组织的监督 二、列举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类 1、基本国策:1对外开放 2计划生育 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发展战略: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战略 3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 三、列举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类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1、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2、从相对数 来看,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一个资源小国。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区别: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心环节、有力保障 1、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五、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六、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基础工程、重要任务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2、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七、区别: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原则、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八、区别: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和历史使命。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指导思想(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九、区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三大职能、两大主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团结和民主。 十、区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一、区别: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要求、动力源泉、政治基石;我国的兴国之要、强国之路、立国之本。 1、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久之安的根本要求。 3、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4、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的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 十二、区别: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我们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

小学年级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汇总

小学一至六年级得数学公式 基本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与与-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S面积C周长π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n 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与差问题得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与+差)÷2=大数(与-差)÷2=小数 与倍问题 与÷(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与-小数=大数)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9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序论哲学一、定义1.本质: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也是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2.功能:哲学与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二、基本问题 1.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个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何者第一性\\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论据:不能回避\\ 前提基础\\斗争焦点\\实践问题四条论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②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③思维和丰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三、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基本派别) ⑴定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区分哲学基本派别唯一的科学的标准。依据哲学家们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

别。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思(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思、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⑵形态:首先,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哲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先有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途径(程序)?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3.人们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如果觉得它们的行为有问题或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来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二、依法治国 9.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10.依法治国的意义(重要性)?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11.依法治国的要求(括号内是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1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13.为什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4.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公民应该怎样做(对公民的要求)?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5.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的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速记 一、函数、导数 1、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 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 -'=-. *二次函数: (1)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2)焦点的坐标为241(,)24b ac b a a -+- 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 C 0=;②1 ' )(-=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 )(; ⑦a x x a ln 1)(log ' = ;⑧x x 1)(ln ' = 5、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 ()u v u v ±=±. (2)' ' ' ()uv u v uv =+. (3)'' '2 ()(0)u u v uv v v v -=≠. 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分数指数幂 (1)m n a =0,,a m n N *>∈,且1n >). (2)1m n m n a a - = = (0,,a m n N * >∈,且1n >). 根式的性质 (1)当n a =;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简答题.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简答题 1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2)"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2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辨证统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有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界大战。在这两者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3简述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4)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对立中,贯穿着一个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这一概念主要有三个含义:(1)是指共产主义理论,即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或思想体系。(2)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即由共产主义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3)是指共产主义实践,即在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社会运动。共产主义的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7如何理解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2)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才能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3)知识分子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依靠知识分子。(4)知识分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者,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者、实践经验的总结者。8简述系统及其主要特征。(1)系统是指互相联系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主要特征有:①整体性,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系统的最本质的特征;②结构的有序性,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合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和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9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 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 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 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 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 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年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论述题.docx

XX年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

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 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 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 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 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 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 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 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 证。 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它对我国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

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备考资料(政治)

核心考点: 依法治国坚持原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主要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价值追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价值遵循) (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 3、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基本内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不同于一党制。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

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什么是责任? P5 答:既可以说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总之,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2、责任的来源 P18 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谈谈你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P6-8 答: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②在社会的舞台上,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③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④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P9 答:(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5、对自己负责任表现及意义 P9 答: (1)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2) 在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谁对我负责任?如何理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P9-11 答:(1)自己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2)他人对自己负责。当我们在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根本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3)(我们要有责任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7、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P12或P6) 8、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P 答:(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2)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3)同时,承担责任时也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

2018年(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8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高考政治必看重点题目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看重点题目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答:(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其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其三是相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那种形式的运动而处于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 (2)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资料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596383.html,)*电大考试*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 一选择题(单选)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 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3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 “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 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 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 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4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9.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51.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 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纳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问题,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哲学的主要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或反映。 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思维)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或反映。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金木水火土;形而上学:原子组成;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守仁;“存在就是被感知”英国贝莱克。 客观:“理念世界”古希腊柏拉图;“理在事先”朱熹、“绝对精神”德国恩格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上升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指导。 2)、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