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类拔萃――教出优秀孩子的11要素读后感

出类拔萃――教出优秀孩子的11要素读后感
出类拔萃――教出优秀孩子的11要素读后感

《出类拔萃――教出优秀孩子的11要素》

读后感

热情、探险、创造、反思、平衡、同情、自信、幽默、常识、感激、通达———十一个人人熟悉的概念,构成了优秀人格的基本素质;十一个普普通通的词汇,演绎出充满无限活力的人生之初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成长故事。假期里阅读了美国当代著名教师罗恩克拉克的著作《出类拔萃――教出优秀孩子的11要素》一书。在这本书里,克拉克结合自己丰富的多彩教学经历,为老师和家长们总结了以上11种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的要素。凭借着这些要素,克拉克教师教授了一个又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在他们的身上培养不明不白幽默、勇敢、热情乖优秀素质,使得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阅读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从书中我不仅吸取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学到了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我还在书中感悟到了人生哲理……这的确是一本贴近我们教学工作的好书,罗恩·克拉克在书中介绍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他是用自己的智慧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殿堂,走进人生殿堂的。

本书提到了教师的许多优秀品质,我想最能生动体现教师特性的词语是热情。教师有了热情才会从事教学工作,家长有了热情才会付出毕生的精力来养育子女。重要的是我们心中有火一般的热情,头脑中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我们才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干好教学工作。

热情是做好一件事的动力,而自信则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前提。自信是一种积极心理暗示:“我能行!”

“无论你是否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情,你都是正确的。”这是亨利·福特说的一句话。教育孩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教会他们自信。取得成功的人大多经历风险。为了面对挑战,孩子们需要一种感觉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自信。因为害怕失败或缺乏自信,许多非常有潜能的学生都退缩了,他们从来没有运用过自己的能力。要给学生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行,因为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学生的自信来自于周围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和能力、学业上成功的体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业能力的成功自然会得到赞扬、肯定能增加信心。鼓励是培养自信的灵丹妙药。在鼓励中学生会克服种种困难,增强求知欲,面对挫折不倒下。哪怕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都应热情地鼓励,促使其产生前进的动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有了热情和自信,我还认为贵在坚持。有热情很容易,然而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的时候,想要保持当时的热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坚持是达成目标的良好意志品质。无论是克拉克先生在书中提及的那11个要素,还是我的个人感受,或是其他众多的教育教学的“技巧”,都要在坚持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效用。而坚持是最不需要技巧的秘诀,只需要毅力,只需要恒心。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坚定的意志、执着的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人生永恒不变的主题,莫轻言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以上是《出类拔萃》这本书的读后所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保持充沛的热情,并以之感染学生;在自我自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以及迎接困难的勇气;加上自己持之以恒的坚持,我相信,终究会取得成功。

张雨晨

《淘气包埃米尔》小学生的读后感10篇

《淘气包埃米尔》小学生的读后感10篇《淘气包埃米尔》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可爱又淘气的男孩埃米尔。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200字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书,这一本书的名字叫做《淘气包埃米尔》。 这一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分淘气的小男孩而,他的名字叫做:埃米尔,一个月有三十多天,每一个月最少做六十件淘气的事情,每一天至少做两件十分淘气的事情。 埃米尔家住在卡特胡尔特庄园里。有一次,埃米尔竟然把自己可爱的小妹妹小伊达当成国旗挂在升起索的钩子上,升到了旗杆的顶部!因此,可怜的埃米尔被他的爸爸,也就是视钱如命的安东。斯文松先生给锁进了木工房,每当埃米尔待在木工房里的时候,他总是会在木工房里雕刻一个木头小老头儿。 在平淡的日子里,埃米尔做出了平淡无奇的淘气小事,但是,其中有一点儿事情是无意的,比如:埃米尔把老鼠夹子放到他爸爸的脚常放的地方,是怕老鼠找不到食物,就去吃他的爸爸的脚趾头,但是,他爸爸把脚放到了上面! 虽然埃米尔十分地淘气,但是,我还是特别地喜欢他!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孙嘉骏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大舅给我邮来了许多书。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淘气包埃米尔》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埃米尔淘气。他把自己的妹妹当国旗升到旗杆顶,把猪血扣在爸爸头上,把青蛙放进送咖啡的篮子里。但是,他很勇敢,帮助长胡子的女子捉住横行乡里的盗贼大王“麻雀”。他还富有正义感,为孤寡老人准备了丰盛的圣诞晚宴,并惩罚了母老虎般的济贫院女领班。但是,他还一个大优点。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一只手。 有一次,阿尔弗雷德掉进了雪坑里。埃米尔不顾生命危险把他救了上来,而且,把他带到了医院。他用真诚的话语打动候诊室所有的病人。大家全部同情他,让阿尔弗雷德先看病。埃米尔的淘气被大家遗忘。从此,当上了社区委员会主席。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人一生一定要有爱心,要善良,人们要有同情心。如果,我们大家都善良,没有恶人,世界将会多么美好呀! 我从今以后,要有爱心。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一只援助之手,像埃米尔一样的人,为别人做更多的好事。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 说起埃米尔,你可能还不认识他,那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 来自伦纳贝亚的埃米尔有圆圆的蓝眼睛,红扑扑的脸蛋,卷起的浅色头发。你是不是觉得他很听话呢?那你就猜错了,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淘气包! 书中的埃米尔有时会让我开怀大笑,他是那样的顽皮,把自己的小妹妹当国旗升在空中,把猪血扣在爸爸头上,把青蛙放在送咖啡的篮子里;但有时他又会使我倍感感动,他像妈妈一样照顾一只猪——

(完整word版)7个习惯教出优秀学生读后感

读后感 记得去年的现在我刚成为一名老师,即将踏上讲台的我充满了紧张与兴奋,转眼间一年的光景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很多,从最最开始的如何上课,如何管理班里,慢慢的变成思考怎样能把课上的更好,怎么能把班级管理的更好......这个过程的转变使我开始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贵在坚持思考,难怪很多人刚进入教师队伍时都是豪情壮志,最后去随波逐流,沦为平庸,能成为优秀的老师又有多少呢?为了提高自己,我利用假期潜心专研优秀教育家的教育心得,颇受启发,让我有信心在接下来的教书生涯中取得成功。 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7个习惯教出优秀学生》是史蒂芬.柯维的著作。史蒂芬.柯维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书中介绍了成功青少年所公共拥有的七个习惯,一是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五、知己解彼,移情沟通的原则六、综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我们总是渴望自己做一个成功的人,但是常常事与愿违,是努力付出的不够多,可能是我们的方法有误,抑或是我们的方法有用,但是收效甚微,于是乎,我开始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取得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做好了上述的七个习惯,我们就可以成为优秀,这七个习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心中牢记这七个习惯,逐步养成这七个习惯,那么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给教师的建议》是中国教师吴俊伟的著作,该书也使我感受颇深。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这本说把这句话说到了极点。读着此书,犹如乘坐一条小船,将你载向知识的海洋,又犹如一把万能的钥匙,为你开启未知的门窗。读完后,我深深理解“教师是我们的第一身份”,“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更要研究自己”,“教师最大的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深深感受“教育需要爱心、耐心,更需要科学的支撑”,“教师要以心灵润泽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感动赢得感动,以善良影响善良”,“特别是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话语权,一定要理智、冷静,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份倾听”。就这样,我一篇一篇阅读着他的书,一个教育者优雅的气质、平和的语言、深沉的思想和开阔的视野跃然纸上,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仿佛在欣赏着一个优秀教育者的教育之思、教育之行和他的教育之梦,在聆听一个优秀教育者充满智慧和教育经验的建议。我不禁想起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想起他那影响千万中国教师、影响中国教育的《给教师的建议》,吴俊伟就是我们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看完《给教师的建议》后,让我获益良多,使我不时地反思自己,鼓励自己。使我体会到,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为年轻教师,有的是满腔的热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确需要静,读几本好书,参照比较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细细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每年都会得到有利于我们教师成长的书籍,而这次却是我自己选的。这是一本有关青年教师的一本书。作者从教26年,经历了书中所涉及的青年教师心灵成长的大部分阶段,文字中渗透了作者经历的挫折和成功体验。书中有大量一线优秀教师的案例,对读者有较强的启发性。颇具文采与诗意的文风,让本书读来颇感轻松、愉悦,同时通过层层设置的问题带领读者不断反思自身,突破自身的心灵成长障碍。 本书向您传递的,是这样一种成长理念:每一名青年教师,都有成为卓越教师的可能。之所以绝大多数人最终沦为平常,是因为在成长的重要节点上,往往缺乏了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方法。只要能够激发起内在的成长动力,同时掌握必要的行动方法,每一个生命就都能创造职业的传奇。 这本书让我们重拾前进动力,重获行走方法。这些建立在他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研究成果,相信无论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教师,还是对于业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教师,都具有积极的引领价值。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过程,本质上说,就是以成长中日渐聚集的强大力量,不断扩展与充实心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心灵的内涵不

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生命由此而日渐脱离平庸,朝向优秀乃至卓越持续前进。 在浪漫的激情和复杂的现实间,潜伏着无穷无尽的暗流。这些暗流,常常会在意想不到的状况下,从无法预知的角落里突然涌出,一下子便将新教师辛苦搭建的教育殿堂冲垮。面对这份淫威,任何激情、梦幻、诗意、纯真、好奇、渴望、紧张、充实,都只能像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孩子,要么睁大了吃惊的双眼,面对废墟无助地叹息,要么在片刻的伤感后,迅速转移了视线,去另一个空间上另建新的乐趣。 然而,教育的特殊属性,却既不接纳长吁短叹,也不容忍异地重建。教育面对的,就是这一群有个性、有追求的鲜活生命。这些生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需要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空间里砍削修补,使其能一步步脱离愚昧与低俗,走向智慧与崇高。 因而,真正的教育,就逼迫着新教师不得不直面这份惨淡,不得不弯下身体清扫芜杂、清洗污浊,然后,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的勇气,再次筑起心中的圣殿。 第二篇:《青年教师成长之旅》读后感 《青年教师成长之旅》读后感 [2014-7-411:51:00|by:wshine]

关于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清单

关于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清单 六一将至,又给孩子买书了吧。 买买买你肯定会,可你研究过怎么选?怎么让孩子读得有价值吗? 《读库》创始人老六帮你列了一张清单,专门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赶快拿走。 1.越强调,越刻意。阅读应该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我们不再强调呼吸和饮食一样,不用老是提醒孩子读书,批评孩子不爱读书,或是炫耀孩子多么爱读书。 2.阅读不是为了炫耀和攀比,不是为“我懂你不懂”而得意,而是为了理解他人,感知生命,知道强弱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知道可敬与可笑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知道荣耀与耻辱并非像别人所理解的那样,能有自己的判断。 3.许多家长想多陪伴孩子,但就是架不住小朋友追根问底,只好动用威权让其闭嘴,或者用“没看大人忙着吗”来逃避。对于学识教养先天不足的我们这一代来说,跟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言传身教,比单单引导孩子看书更有必要。 4.未来这一代人的竞争,是专注力、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精力分配能力等方面童子功的竞争。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啃大部头的能力,这个功夫如果小时候没培养起来,长大了更难。 5.把阅读当作游戏通关。告诉孩子,认真读完一本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问问孩子“你总是一副很能干的样子,有没有本事看完一本书?” 6.父母的第一考虑是孩子“应该”读什么书,其实观察孩子的阅读反应同样重要。家长为低幼儿童挑选书目,最好能兼具“应该”和“喜欢”两种属性。 7.阅读一本超龄读物,得到的阅读体验远大于适龄读物。许多童书标注有年龄段的划分,这些“分级”是为了给家长提供参考,更是鼓励孩子挑战这种划分并将其打破。对这样的阅读冒险,家长既不要无动于衷,更无需大惊小怪。 8.阅读的时候,除开书中设定的上帝全知视角,可以让孩子尝试舞台演出和角色扮演的主观视角。看《龟兔赛跑》,让孩子先扮演乌龟,再试试扮演兔子,设身处地体验各种情景和情绪的同时,同理心由此而生。 9.鼓励孩子尝试“逆向安装”,让孩子不单是故事的消费者,还能成为生产者。当孩子看到一篇好文字时,引导他把自己当成作者,去设想这样的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这么写的动机和考虑是什么? 10.不要轻易地把学习不好归咎于不够努力,很可能小朋友欠缺的是自我管理能力,静观和倾听的习惯,专注和自制的能力,以及因好奇心、想象力而激发出来的自我渴求的动力。

读《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幸福可以学来,幸福可以到永远。 ——读《教出乐观的孩子》有感 增城区实验小学朱玉红 以前只是听说过积极心理学这个名词,知道塞利格曼是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是“幸福课”的缔造者,被世界公认为“积极心理学之父”。所以放假之前第一时间拿到《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本书时,我的心中就充满了许多期待。由于是翻译过来,断断续续前后差不多读了两个月,尽管内容很晦涩,但我还是坚持读了下来。 在这本书里教授用他亲身的实践和经验,系统地告诉我们如何教会孩子习得乐观。这本书称得上是家庭教育实用指南,它不但为家长们提供了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方法和技能,而且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迈向幸福2.0时代提供了动力,让我们看到了幸福教育的憧憬,更让我懂得了幸福可以学来,幸福可以到永远。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发现了“习得性无助”这一心理现象后的30年里,他一直在研究减少无助的方法,在无助中发现了乐观,让整个心理学走出了阴郁,为我们寻找自己多姿多彩的幸福人生送给来了一盏的明灯。书中对习得性无助与习得性乐观这两个心理学概念的阐述和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认识;我对书中有关乐观的解释风格和如何解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书中提到

的关于批评的正确方法使我的内心触动很大。 当读到“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那么着重于特定及暂时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时,我的内心触动很大。我认为把批评当做重要教育手段的我们,更应在此方面小心谨慎。面对一个犯错误的孩子时,首先要同情和理解孩子犯的错误,而不是说教、侮辱、泼冷水。其次是,当进行乐观解释的时候,一定要基于事实,建立在吹嘘和夸大基础上的解释反而会适得其反。再次,当孩子有了某种问题需要改变时,不要把这些问题夸大成为一种永久性的问题。我们知道错误是极好的学习机会,当孩子给我们带来挑战时,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当成一种学习的机会。因此,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对他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知道如何改正。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整天面对的是一帮接受教育的孩子,如果没有把握好批评的度,有些不当的批评不但会使孩子的灵受到创伤,甚至还可能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格特征,造成孩子一辈子无法挽回的损失。 书中还讲到引发我们感到无助的不仅仅是不可控的坏事件,如父母争吵、家庭变故等;还包括我们不可控的好事件,如无条件赞赏,随时帮孩子解决问题等。前者会带来“厌恶式”习得性无助,后者会带来“成瘾式”习得性无助。我觉得这两种情况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会使孩子感觉到无论自己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一) 最近有幸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初看题目总觉得是位教育学者在那说些教育大道理,大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再看作者罗恩。克拉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1995年起执教,28岁时获2001年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没想到写这本书的作者和我们一样是一线的教师,这不禁使我增加了兴趣,认真阅读了此书,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他告诉我们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让我感到:优秀是教出来的,教育的成败最主要的就是是否重视细节。因为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在对孩子严格施教同时,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他们的爱戴和尊敬。 书中的每一个内容其实都是在谈要重视细节,这样才能体现尊重,不仅只要求到了待人接物,“开开心心收礼物”当收到礼物无论喜欢与否都要欣然接爱,以免使送礼人情感受伤。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事,这也许就是教育的真谛,

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其实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从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而不是像有些家长动不动就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你怎么搞的,连这都不会?”“怎么考成这样”、“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注重细节的教育能使我们和孩子时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 读这本书,我觉得,克拉克先生最大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55个细节的多,细节对孩子全方面的关注,而且更应该是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一个点一件事的做起,如果没有从第一个细节开始的小小规矩,那就不可能最后的顺理成章。如果没有从说话、鼓掌、问候、谢谢这样小小细节开始,就不可能实现看电影时别说话,解决纠纷要冷静等令我们头痛的症结。给了学生规矩,并不一定能真正实现,如果没有克拉克先生克服一切阻力,孜孜不倦的坚持,尽管再不情愿也坚持,尽管再困难也坚持,甚至为了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

教师应该阅读的百部教育名著

温州市教育局推荐“百部教育名著”目录 基础篇(30部) 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9.《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19.《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5.《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6.《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7.《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8.《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拓展篇(50部)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作为现如今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期待,但是这个社会要运转,除了少数精英在个别重要部门任职,大部分人或许都在平凡岗位上过一辈子。对孩子要平常心,不能拔苗助长,顺其自然最好,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乐观且不快乐,所以我们家长一定很想让自己的孩子多些快乐少些烦扰。 怎样才能教出一个乐观的孩子呢?美国学者马丁?塞利格曼博士的《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列出了许多实用的方法。近期花了一周时间看,有一些感受想同大家一起探讨,下面几点是我个人的体会,以后也是我为人父母必须遵照的观点。 第一,家长首先要有健康乐观的情绪。 马丁塞利格曼博士认为,孩子的悲观有四个来源:基因;父母的悲观;从父母或老师那里得来的悲观性批评;征服和无助感的经历。除了基因,其他三个原因都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父母的悲观、父母的批评方式以及父母给孩子提供征服机会的方面。所以,要想培养乐观的孩子,家长必须有意识地改变和完善自己。日常生活中家长的情绪状态是悲观还是乐观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无法想象整天愁眉苦脸的父母会带出快乐阳光的孩子。 第二,要不断给孩子创造征服的新机会。 按照马丁?塞利格曼博士的观点,乐观需要从小培养。而悲观是从失败的无助中习得的。所以,作为家长,要善于为孩子创造征服的机会,让孩子在征服感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增强应对挑战的信心。对于孩子来说,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很难的,家长应该善于将难度很大的事情分解成多个难度适中的事情,让孩子得以一步步完成,从而获得征服感。这需要家长有耐心和智慧。 第三,要正确地批评孩子。

孩子会经常犯错,家长、老师等成年人也会经常批评孩子。孩子会听家长或老师等成年人如何批评他们,同时也会吸取了批评的方式。什么才是正确的批评呢?正确的批评首先是要批评事而不是批评人,是孩子做的事情错了,而不是孩子错了,所以不要指责孩子的个性而应指责他特殊的行为;第二,批评要准确,不要夸大事件,更不要说过头话,要就事论事,不要牵涉其他;第三,是要以积极地心态看待孩子的错误,好孩子也会犯错,犯了错也不意味着就是坏孩子,批评孩子是为了让他改正错误,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知道如何改正,更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爱他。 第四,要培养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 所谓解释风格,是指对于结果形成原因的习惯看法。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永久性方面,即是偶尔的还是总是的;二是普遍性方面,即是一般情况还是特殊情况;三是人格化方面,即是内因还是外因。乐观的解释风格一般归因于偶尔的、特殊的、和外因的;悲观的解释风格则一般归因于总是的、普遍性的、内因的。比如说,一次考试没有考好,乐观的孩子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就这次没考好(下次就能考好了)、这次有特殊情况(已经情况下我是能考好的)、这次老师出题太难了(外因);而悲观的解释则可能是自己总是考不好(下次也考不好)、我一般都考不好的(别的时候或其他功课我也没考好)、没考好是因为太笨了(内因)。要培养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并不是不要分析真正的原因,而是要防止形成悲观的解释风格,防止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总是以消极情绪来应对。 第五,教孩子学会反驳悲观。 当孩子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时,特别是自己出错、失败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要教会孩子反驳悲观。首先要告诉自己等一下,先不要被自己即时产生的悲观想法所困住;第二步是搜集证明自己不用悲观的证据;第三步是问自己还能不能从其他方面来看待这件不好的事情,并试着从多方面来看待;第四步是评估这件不好的事情的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就是对这件事情进行评估。并通过分析各种可能后想出预防和解决的方法,从而度过悲观危机。 第六,培养乐观孩子需要的环境。

优秀是教出来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 又名《教育的55个细节》 ——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 想把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变成举止得体、品行高尚的人吗?你不妨跟获奖教师克拉克先生学两招。他从自已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已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都简单易学,并且行之有效。有许多学生在他的教导之下改变了自已的人生,成了优秀学者、成功人士。作者将通过自已多年的教学心得告诉你,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你善于引导和培养,“坏”学生也会变成有出息的好孩子。 作者:(美)罗恩.克拉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1995年起执教。他曾在美国很多问题学校任教,现为纽约哈莱姆学校(哈莱姆为纽约著名黑人住宅区)教师。自从赢得了2001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以来,罗恩.克拉克一直在全美为各地的教师、家庭教师协会和学校董事会作报告。他的教学经验被多次录制成广播、电视节目在全美播出,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细节1:回答大人的问话要有礼貌.回答大人的问话时,要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是的,妈妈;是的,阿姨……如果只是点头或用其他方式表达"是"或"不是",那是不可取的。 细节2:用眼睛和他人沟通。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细节3:向表现出色的人表示祝贺。假如班里的某个孩子玩游戏赢了,或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出色,我们都要祝贺他。鼓掌至少要持续三秒钟的时间,还要确保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亮。 细节4: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某某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我觉得……”或者“我认为某某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 细节5: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挂在脸上。假如你赢了,或把事情做得挺漂亮,千万别吹牛;如果输了,也别把不高兴写在脸上。相反,你应该说:“这场比赛真过瘾,我还想接着跟你玩儿。”或说:“赛得不错!”要不干脆什么都别说。若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或挖苦别人,比如说:“你打得实在不怎么样,我根本就没好好和你比。”这样的话只能显示出你的虚弱。 细节6:与人交谈时,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也要回问对方。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就应该回问对方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问:“周末过得怎么样?”你应该先回答,然后再回问一句。下面做个示范。问:“周末过得怎么样?”答:“不错!我们全家逛商场去了。你

人的现代化读书笔记

人的现代化读书笔记 【篇一:推荐写读书笔记的书目录】 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推荐书目 基础篇(30部) 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9.《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9.《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读后感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读后感 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人民教师,内心澎湃着用心把每一个孩子教好的雄心壮志。实践后才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他们的顽劣、无理,甚至感觉到不可理喻、无能为力。到底怎样才能教好他们呢?怎样才能把他们引上正路呢?他们有那么复杂吗?他们只是孩子啊!《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教育者跟受教育者之间应该平等交流。 确实,教师和家长本来就只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为什么非得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压制逼迫孩子呢?作者说:"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所有的大智慧都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吧!"我们只有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引导他们;不然,就是粗暴、蛮横地打压、灌输,根本不能令他们心服口服,相反,给了他们野蛮、攻击的例子。 作者对她女儿的教育是宽容、平等的。她时常跟女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她的家里,她的女儿像大人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对话一点也不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严肃正规。她的女儿可以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心声,尤其是不赞成的意见,孩子可以反驳父母的不是。有些话当时没机会或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她还用书信跟女儿交流。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她的女儿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还善良友爱,更重要的是有主见、独立性强,著名的哲学家卢梭说过: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拥护你说话的权利。作者提到,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说话的权利,但我们国家的孩子却没有好好地享受过这个权利。我们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去听听他想要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大人只会想"他只是一个孩子,懂什么?""他应该听我们的安排,我们都是为他好"等等之类的。我们从来都忽略了孩子陈述自己想法的权利,我们似乎忘记了孩子也是有想法的、孩子也可以有诉求的。当孩子被大人认为做错事情时,他们总是被批评、指责,当他们想解释和辩解时,总是被这样的话打断:"你不要辩解了,这没用","闭嘴","做错了事情,你还有理!"……这样的话在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时出口成章,我们好像当成理所当然的,作者说得好,即使罪犯还有申诉的权利呢?我们凭什么这样对孩子?他们就这样被"枪毙"了? 因此,作为有素质、受过教育的教师,我们更不能这么粗暴地对待孩子,我们更应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只有知道孩子的内心想法,我们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教育的终极目的;只有了解孩子的真心,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为孩子好,把最好的给孩子,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平常就应该遵照这样的教育理念,时时处处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再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多一点理解,少一点野蛮;多一点交流,少一点谩骂;多一点平静,少一点怒斥。

《优秀是教出来》读书心得

《优秀是教出来》读书心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 拿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读后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老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

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养。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罗恩克拉克和他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

优秀是教出来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 细节1:回答大人的问话要有礼貌.回答大人的问话时,要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是的,妈妈; 是的,阿姨……如果只是点头或用其他方式表达"是"或"不是",那是不可取的。 细节2:用眼睛和他人沟通。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细节3:向表现出色的人表示祝贺。假如班里的某个孩子玩游戏赢了,或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出色,我们都要祝贺他。鼓掌至少要持续三秒钟的时间,还要确保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亮。 细节4: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某某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我觉得……”或者“我认为某某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 细节5: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挂在脸上。假如你赢了,或把事情做得挺漂亮,千万别吹牛;如果输了,也别把不高兴写在脸上。相反,你应该说:“这场比赛真过瘾,我还想接着跟你玩儿。”或说:“赛得不错!”要不干脆什么都别说。若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或挖苦别人,比如说:“你打得实在不怎么样,我根本就没好好和你比。”这样的话只能显示出你的虚弱。 细节6:与人交谈时,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也要回问对方。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就应该回问对方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问:“周末过得怎么样?”你应该先回答,然后再回问一句。下面做个示范。问:“周末过得怎么样?”答:“不错!我们全家逛商场去了。你怎么样?周末过得好吗?”这是个礼貌问题,你要向别人表示,像他们对你感兴趣一样,你也对他们感兴趣。 细节7: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咳嗽、打喷嚏或打嗝时,应当转过头去,并用整只手捂住嘴巴(只用半只手可不行)然后应该说句“对不起”。 细节8:不要做出无礼的表现。不要撇嘴,嘴里发出“嗤”的声音,不要翻白眼,也不要表现出任何不尊重别人的态度。 细节9: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 细节10:收到你不喜欢的礼物后,不要对礼物本身或送礼人表现出不满。接受别人的礼物时,永远不要对这件礼物说三道四,或暗示你不喜欢,以至于让送你礼物的人难堪。 细节11:顺手做些善意的举动,给别人以特别的惊喜。每个月至少一次,创造性地为别人做一件令人惊喜的、善意而又慷慨的事情。 细节12:给你的同学判卷,要公正。允许学生们相互之间判卷。给其他同学的试卷判分时,如果比实际分数高了或者低了,高出或低出的分数将在你本人的试卷中扣除,你只能在错误的地方打个叉子,并写上错题的数量。 细节13: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的时候,要全神贯注。如果这时我叫你单独朗读,你应该知道我们读到什么地方了,而且必须立刻接上。 细节14:书面回答问题时,句子要表达完整。举个例子,如果问:“俄国的首都在哪里?”,书面的回答应该是:“俄国的首都是莫斯科。”同样,为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人在回答别人问话时,也要用完整的句子,这点很重要。举个例子,如果有人问你:“你好吗?”你不能简单地回答:“很好。”而应该说:“我挺好的,谢谢您。你怎么样?”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早期教育和天才》读后感 这本书是日本木村久一先生的著作,于上世纪90年代被译成中文。据说一些名家都看过这本书。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算做一个引言,讲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其他六章每章讲述一位天才的早期教育,重点谈及父母早期教育的方法。其中第二章是《威特的教育》,是作者对《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一个简介。本文就由此展开。《卡尔?威特的教育》是威特的父亲写的关于威特14岁以前的教育。虽然此书年代久远,却愈来愈显示出勃勃生机。其中许多教学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推广。 首先我们需要对本书的主要人物作一下简单介绍。威特的父亲是德国一个乡村牧师,一个了不起的学者,一个非常富于创见的人,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克服了种种障碍,最终培养出威特这个“天才”。威特生于1800年,是19世纪德国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时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威特一生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许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然而威特并没有高超的天资,恰恰在出生时被认为是一个痴呆的婴儿。那么卡尔?威特是如何成为一个驰名中外、学识渊博的天才而且在早年就表现出超人的素质的呢,这完全归功于威特父亲高水平的早期教育。威特父亲的早期教育取得了十足的成功,取得成功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第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威特父亲始终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因此威特父亲从威特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从孩子15天大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他认为,在五岁之前,孩子能够掌握一生所掌握知识的80%,五岁之前是孩子形成知识的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许多知识就难以形成。另外,在一次关于教育问题的学会上,他坚信: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天赋再好,后天不开发,也会成为平凡的人,天赋不好,后天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第二、丰富的知识。威特的父亲作为一名牧师,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因此才能在教育孩子时得心应手。威特懂得六国语言,对许多学科都有造诣,因此可以肯定,威特父亲也懂得多国语言,对许多学科也都有研究。因为自己不会而去教育孩子,是不现实的。 第三、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威特父亲十分欣赏爱尔维修的论断:“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因此,威特父亲特别注意教育方法的应用,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情境使孩子受到最好的早期教育。 第四、全面的教育。威特之所以会多国语言,多门学科,并且长大后依然才学横溢,而且很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威特父亲全面的教育。 第五、坚强的毅力。要想培养出一个“天才”,不经过艰辛的努力是办不到的。威特父亲在教育小威特时踏踏实实、严肃认真、一如既往、二十年如一日,为了教育好威特,把自己的所有才能都施展出来。威特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威特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威特的教育》一章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早期教育经验。 第一、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按照能力递减法则,生下来具有1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5岁时还有80度的能力,10岁时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只investigations by person/in accordance with credit rules, personnel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 篇一:家庭基础教育读后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家庭教育基础知识教材》读后有感 有幸读了学校分享的《家庭教育基础知识教材》一书,很有种读之恨晚的感觉。关于教育的书籍读过一些,但大多是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鸡汤喝过虽有感悟,但针对自家孩子仍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一本则不同,看似朴实,内有精华,对于家庭教育,从教育孩子的品德行为、学习习惯、饮食运动乃至艺术修养、情商财商、安全意识各个方面全方位的提供了的科学的理论,客观的案例分析及可操作性指导方案,详细而简明,可以说是指导我们家长家庭教育的“干货”。小学阶段,是学习生涯的起点,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如老话所说,基础要打好。如书中所讲,初入学进入新环境,出现的问题很多,我家孩子有两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不会自我管理和上课走神,从开学到现在,对于孩子的问题也很是苦恼,可以说是软硬兼施却收效甚微,读了这本书很是欣喜,书中的对策很有指导性,特意笔记留存,用来对付家里的小魔头,犹遇武林秘籍。 如书中所说,家庭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学习、实践和领悟。只有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而成长在快乐的同时,也伴随成长的烦恼,这让我们做家长的很焦虑。感谢学校和老师,分享这样一本好书,让我们在

束手无策的时候能从书中寻求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指导。从而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反思和自省,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从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尊从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也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宽容孩子赏 识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找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从学习中不断感受到乐趣,从努力中不断体验到成功。 对于我家孩子,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理能力,包括学校生活的自理和自我控制管理。 从书中现学现用,打算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分阶段确定目标,对孩子激励并训练,从细节处培养他健立良 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包容心,引导孩子面对冲突时,可以换位 思考,学会以宽容之心解决冲突,在摩擦和挫折中得到成长; 三、培养孩子懂得欣赏别传人、称赞别人,和同学友爱合作; 四、多陪孩子游戏和学习,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培养探索精神; 五、陪伴孩子多读书,并培养其自我阅读能力。 六、在孩子犯错时,一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小学阶段人生之路刚刚开始。做为小学一年级家长,我们也是教育路上的小学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作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6篇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6篇 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把他“管”学生的55条教学心得能过本书娓娓道来。下面给大家分享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1 进入教育工作领域已经有两年多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将这些讨人喜欢的孩子们培育成为真正的社会梁柱,还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吸取和积累教育经验。面对形形色色的教育书籍,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有“拿来主义”的意识,不能一味地死搬教条。 在今年寒假我潜心拜读了美国当代著名优秀教师克拉克先生的著作《优秀是教出来的》。书中给我们介绍了55个成功的教育细节。由于中美差异,有的我觉得不适合使用。这里我挑选出适合于提升我今后教育工作的三个细节,与您探讨。 诚心 书中第3个细节提出“真诚祝贺获胜者”的观点。我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一种鼓励方式。孩子在求学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这时作为孩子的教育者要懂得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最真诚的鼓励。哪怕是一个奖品,一句表扬,一个微笑……都会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

动力。同时教育者也要引导孩子们之间能够发现对方的成功与优点,给他们最真诚的祝贺。 关心 书中第35个和第9个细节分别介绍了与人交际中的礼节问题。一个是要主动去帮助别人(“主动帮人捡东西”),另一个是在得到别人帮助后的礼貌问题(“谢谢传递好心情”)。我认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在人的孩提时期必须养成。无论何时何地如果有人掉了东西,你主动去捡起来递还给人家,也许他距离物品比你近,但出于礼貌,你还是做出弯腰的的姿势,别人都会感谢并记住你的。人是感性的动物,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真挚地给予帮助。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用“谢谢”传达你的谢意。嘴边常挂“谢谢”,对你来说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但对于帮助你的人来说,是一种情感回报,能产生愉悦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爱心 在当今经济社会里,为了成功,你必须让别人在任何时间能够联系到你。克拉克先生把这种做法带进班级中。他在书中提出“遇到困难找老师”,把自己的电话告诉学生。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很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需要你的时候,就能找到你。这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同时也向他们表明,在你们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把我的私人时间奉献给你们。一个被老师关心的学生是快乐的学生;一个被学生需要的老师更是幸福的老师。 让教育从你我的心中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