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考试重点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考试重点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考试重点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考试重点

1、复活节岛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是如果毫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灾难最终还是会降临在人类头上。地球就是一个大的复活节岛,千百万年来,人类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开发更多的资源,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社会。但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资源消耗殆尽,厄运就会降临,人类也将无路可逃。

2、我们所说的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

3、理想状态的市场应当是:充分竞争的,信息完备的,不存在外部性。

4、管理环境的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经济手段)型。前者主要是各类环境标准和强制执

行的规章,后者主要是各种环境税费和可交易的许可证。

5、效率、帕累托最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三个主题。

6、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看做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把环境看作经济系统的

一个部分。环境与自然资源学研究的实质,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7、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9、微观经济学认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市场应当满足如下四个基本假设:

(1)与市场的整体规模相比,各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足够小,都无力影响价格,而只能接受既定价格,市场是充分竞争的;

(2)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充分了解现在和将来的价格信息;

(3)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能够保持一致;

(4)生产者有进入有利可图行业和退出无利可图行业的自由。

10、经济效率用帕累托最优来表示。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福利状况变坏。由此可以得出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律: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11、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出清,这时称市场达到均衡。

12、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1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14、注意P27图2-2、2-3、2-4,会计算消费者剩余P30图2-5

15、通过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就可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市场的需求量是每一个消费者需求量的总和。

16、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是供给的普遍性和消费非排他性。

17、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不同于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结合图理解)

18、导致市场失灵的四个原因:(1)存在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市场势力;(2)外部性;(3)公共物品;(4)不完全信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

19、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机会和理由,但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0、外部性的定义(理解37页)

21、稀缺的特性和表现形式:相对性,差异性,绝对性,瞬变性。

22、当政策处于低效率状态时,从不完全经济效率的观点看,任何能够使政策效率水平提高的改进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用帕累托最优作为标准,则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的政策改进都是不可取的。帕累托最优只承认使一方收益的同时至少不使他人受损的政策改进。能够至少使一人收益的同时不使任何人受损的政策改进称为“帕累托改进”。

23、帕累托最优常被用来说明经济社会达到一种没有互利或互惠机会的效率状态。

24、效率是最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既满足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又满足了资源配置的公平标准,这样的资源配置才是最优的。

25、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权利。产权具有强制性、排他性。

26、科斯定理是由三个定理组成的定理组。

27、科斯第一定理: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地驱使人们谈判,使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

28、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29、科斯第三定理:由于制度本身的生产不是无代价的,因此,关于生产什么制度,怎样生产制度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

30、政府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对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时,向企业征税;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给企业补贴。庇古认为,通过这种征税和补贴,就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

31、环境产权:是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环境资源具有的所有、使用、占处置以及收益等各种权利的集合。

32、从产权主体看,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特性,具体表现为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供给的不可分性,因而其产权主体应该属于全体公民;人工环境产权主体既可以是全体公民也可以是某个社会经济实体或公共组织。

33、当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出现了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的差异或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差异时,就意味着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出现了外部性问题。

34、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35、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手段从理论研究角度分析可分为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庇古手段侧重于用政府干预的方式来解决环境资源生产和消费中出现的外部性问题;科斯手段则侧重于运用产权理论、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中的外部性问题。

36、在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就是在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因此也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37、P97公式

38、环境管理机构应允许污染物倾倒,直至每多倾倒一单位废弃物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所需要的社会边际成本相等,同时该机构应治理环境,直至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环境治理的社会成本。

39、自然资源存量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储量。

40、自然资源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流入量和流出量。

41、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期初存量+期内资源流入量—期内资源流出量=期内存量+期内净流量=期末存量

42、环境资源的价值称为总经济价值(TEV)。总经济价值分为两部分使用价值(有用性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内在价值)。使用价值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选择价值(OV)

TEV=UV+NUV=(DUV+IUV+OV)+NUV

43、直接使用价值是由环境资产对目前的生产或消费的直接贡献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直接满足人么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

44、间接使用价值包括从环境所提供的用来支持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间接使用价值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功能。

45、选择价值又称期权价值,任何一种环境资产都可能具有选择价值。

46、选择价值相当于消费者为一个未利用的资产所资源支付的保险金,仅仅是为了避免在将来不能得到它的风险。

47、非使用价值则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它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存在价值(EV)是非使用价值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存在价值是指从仅仅知道这个资产纯在的满意中获得的价值,尽管并没有要使用它的意图。

48、按照环境资源物品和服务的与市场的关联程度,其价值可分为三类:(1)市场可直接交易的价值(2)市场可间接交易的价值(3)市场不可交易的价值。

49、环境影响既包括环境的改善也包括环境的退化。当发生环境改善时,形成的价值称为环境效益,当发生环境退化和恶化时,所带来的成本称为环境损失费用或环境成本,因此环境费用或环境效益就是环境变化的价值表现形式。

50、将环境影响纳入费用效益分析是环境价值评估最初、也是最基本动机。

51、P137图9-1

52、“环境经济核算”又称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经环境因素调整的GDP即为绿色GDP,是扣除了环境成本后的GDP,包括资源耗减成本、环境损害成本(或环境退化成本)和环境防护成本(即环境资源恢复、再生和保护的费用支出),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53、环境经济评价的类型分为事前分析(预测)与事后评价、变量评价与存量评价。

54、对项目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2)发生在未来的费用和效益贴现为现值;(3)对经过贴现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对比。

55、贴现就是通过一定方式把发生在未来的费用和效益转化为现值,以便进行比较。

56、费用效益分析评价三个指标: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率。

57、P146表9-3

58、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又称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技术,有时也简称为货币化技术或环境经济评价技术。它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环境(包括组成环境的要素,环境质量)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通过以货币的形式表征出来。

59、获得人们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二是从其他事物中所蕴涵的有关信息中获得;三是通过直接调查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获得。

60、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分为三类: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法,陈述偏好法。

61、直接市场评价法有时称常规市场法,又称物理影响的市场评价法。它是根据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方法。

62、直接市场评价法的具体方法:剂量-反应方法、生产率变动法、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源法、机会成本法。

63、机会成本:在某种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该资源一旦用于某种商品的生产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即选择了一种机会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机会。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

64、揭示偏好法是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密切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65、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的具体方法:内涵资产定价法、防护支出法与重量成本法、旅行费用法。

66、防护支出法有时也称为防务支出法或防护行为法,它根据人们为防止环境退化所准备支出的费用多少推断出人们对环境价值的评价,属于揭示偏好法。而重置成本法则是估算环境被破坏后将其恢复原状所要支出的费用,属于直接市场评价法。

67、旅行费用法常常被用来评价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者环境资源的价值。它要评估的是旅游者通过消费这些环境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效益,或者对这些旅游场所的支付意愿。

68、P179例题(表格要看懂)

69、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典型的陈述偏好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假象变化的评价。

70、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中有两个广泛应用的概念,即对某一环境改善效益的支付意愿和对环境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

71、(理解)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

72、P190方法选择的规律

73、P195图11-1

74、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步骤:(1)建立影响因子名录;(2)建立影响名录(目标是把单个影响因子与其影响联系起来,建立各影响因子的影响名录);(3)影响的筛选分析(目的是确定出将被评价的影响,即说明哪些需要定性描述,哪些可以量化和确定价值,不被评价的影响也要列出,为下一步的量化分析做准备);(4)将影响量化(即用一个合理的物理量化单位来表述每一种影响的大小,这是数据整理与数据校准的关键一步);(5)影响的货币化(有两种方法:基本经济评估法和辅助评估法);(6)估算因素分析;(7)把评估结果纳入项目经济分析

75、P207图影响的筛选过程

76、量化影响,即用一个合理的物理量化单位来表述每一种影响的大小。

77、影响量化的步骤:(1)在影响筛选分析汇总表,查找出需要进行全面或部分经济评估的影响,然后在表中查找出这些影响相对应的环境影响因子(2)确定这些环境影响因子的量纲和数量(3)确定受体以及影响因子对受体的传播途径(4)确定描述受体所受影响的指标及其量纲(5)量化影响

78、把评估结果纳入项目经济分析步骤:(1)计算各时间段的成本流和效益流;(2)运用规范的投资标准来比较

成本和效益;(3)对关键项目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4)将非货币化的环境成本和效益纳入经济分析

79、决定环境容量有效利用(或者污染物的有效排放)水平的两项关键因素是边际治理成本和边际损害成本。

80、理想的排放水平和治理水平是在E点,此点又称为有效率的污染水平。此时边际治理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社会总成本最小,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基本上有两大类:(1)强制执行各类环境法规;(2)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

81、强制执行的各类环境法规又称为命令-控制型的环境政策,包括各种环境标准、必须执行命令和不可交易的配额。

82、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纠正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使外部费用内部化。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就是“污染者付费原则”。这一原则的定义是“污染者应承担由政府决定的控制污染所需的费用,以保证环境处于可接受的状态,换言之,在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产生污染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中,应当包括这些控制污染措施的费用。

83、“调节市场”是利用现有的市场来实施环境管理,例如,征收各种环境税费,取消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建立抵押金制度。“建立市场”包括:明晰产权、可交易的许可证、国际补偿体制等。

84、调节市场型的环境经济政策是庇古手段;建立市场型的环境经济政策是科斯手段。P230页整页看。

85、P231图12-2

86、环境经济政策具有两种最基本的功能:行为激励和资金配置。

87、环境经济政策的资金配置功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依据法律、行政授权,实现和聚敛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2)金的重新分配;(3)资金的使用。

88、什么是排污收费?

89、什么是排污权交易?

90、什么是环境财政?

2020教育学复习重点

2020年考点综合分析及考试题型预测 (一)教育概述:共三个知识点,该部分内容将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部分大家在复习时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而只需将其中的基本概念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具体是什么和教育学产生发展标志性事件记住即可。这部分内容大致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共五个部分内容。今年大纲这章知识点的考察沿袭08大纲,,建议大家识记教育功能和三对功能的概念。其余三个知识点较为重要的是“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结构”、“教育的本质”,其中多以单项选择题出现,“教育的本质”部分可能会结合一些时事以辨析题形式出现。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共四个知识点。较重要的知识点大家应注意的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如何体现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哪些功能上,这两部分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出现。第四个知识点“当代社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这是今年考纲较之往年新整合的内容,体现的今年考纲的与时俱进要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特点,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与其他教育学理论和改革结合,而且要以主观题形式对待进行复习。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共三个知识点,这一节的内容今年考纲较之去年内容大致上没有什么变化。在第二个知识点中增加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知识点。这节大家需要重视的是第三个部分“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大家在复习这部分时不用面面俱到,但它的基本理论一定要进行识记。在复习抓住主要基本知识点复习即可,但要与相关的现实联系紧密的事件和现象联系进行思考分析,很有可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共两个知识点。这部分大家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是“教育目”、“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各是什么,其中大致多以选择题出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个知识点中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要重点掌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可能会以主观题出现。 (六)教育制度:共三知识点。第二个知识点中“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这个点的内容大致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第三个知识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这部分内容应该重点掌握,以防其以主客观题形式出现。这部分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是:“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七)课程:共四个知识点。“泰勒原理” 和“课程的范围与结构”,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考点,在复习时应以主观题的形式准备。第四个知识点的课程改革部分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这要求考生注意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整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这部分还应重视的知识点是“课程”、“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包含的类型,大致会以选择题出现。“课程的实施”这部分有可能会结合具体案例,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在复习时应以主观题的形式准备。在复习时考生应该收集总结一些我们课程改革相关的政策和研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中分析出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等。并应对复习教育史课程的内容,分析总结世界范

护士资格证考试要点总结

护士资格考试要点总结 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重要考点:护理程序的概念 1. 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为:系统论( ☆) 。 ★重要考点:护理程序的步骤 1. 关于护理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开始,是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观察、护理体检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护理对象的资料,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护理程序实施的过程中,应对病人进行随时评估。评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 考点点拨:尽管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但是随着病人病情发生不断变化,护士要随时进行评估,因此,评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2. 如何区分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 ☆☆☆) (1) 主观资料即病人的主诉,包括病人所感觉的、所经历的以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的描述。如头晕、麻木、乏力、瘙痒、恶心、疼痛等。 (2) 客观资料是护士经观察,体检、借助其他仪器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所获得的病人健康资料。如黄疸、发绀、呼吸困难、心脏杂音等。 考点点拨: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概念不需要考生记忆,理解即可。主观资料即为患者所讲的,客观资料是护士观察到的或体检、化验所获得的。 口诀:资料分为主客观,主观即为你( 病人) 所讲,客观即为我( 护士) 所见。 如:患者女性,45 岁,因高血压入院,护士作入院评传时收集到以下资料:头晕头痛、食欲差、感到恶心、咽喉部充血、乏力,其中属于客观资料的是:咽喉部充血。患者女,54 岁。患“肝硬化”6 年,现呕血600ml ,病人诉心慌乏力。体检:脉搏

细速、精神委靡,皮肤干燥。体温36.7 ℃,脉搏108 次/ 分,呼吸24 次/ 分,血压80/60mmHg 。上诉资料中属于主观资料的是;心慌乏力。 3. 健康资料的直接来源是:病人本人( ☆☆) 。 4. 收集资料的方法( ☆☆) (1) 视觉观察:护士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营养发育状况、面容与表情等。 (2) 触觉观察:护士通过手的感觉来判断病人某些器官、组织物哩特征的一种检查方法,如脉搏的跳动、脏器的形状与大小,以及肿块的位置、大小等。 (3) 听觉观察:护士运用耳朵辨别病人的各种声音,也可借助听诊器听诊心音、肠鸣音及血管杂音等。 (4) 嗅觉观察:护士运用嗅觉来辨别发自病人的各种气味。 考点点拨:视觉观察是指护士看到的;触觉观察是护士用手摸到的;听觉观察是护士用耳朵或听诊器听到的;嗅觉观察是护士用鼻子闻到的。 如:患者男,50 岁,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入院后护士评估时发现患者呈“二尖瓣面容” 5. 下列哪些措施可引导病人抓住交谈的主题( ☆☆) :①针对交谈主题要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护壬应事先了解病人的资料、准备交谈提纲,按顺序引导病^ 交谈,一般先从主诉、一般资料开始,再引向过去健康状况及心理社会情况等;②病人叙述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或提出新的话题,要有意识地引导病人抓住主题。对病人的陈述或提出的问题,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和适当的反应,如点头、微笑等;③交谈完毕,应对所交谈内容作一小结。 6. 资料的记录原则( ☆☆):①主观资料的记录应尽量用病人自己的语言;②客观资料的记录。应使用医学术语,所描述的词语应准确,应正确反映病人的问题。避免

《绩效管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1 / 3...谢阅... 《绩效管理》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核分人 题分 20 20 20 40 复查人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绩效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 2.绩效的三个层次包括: 3.目标管理法的创始人是 ,目标管理法的四个步骤是计划目标、实施目 标、 和反馈。 4。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分别是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和 层面。 5。绩效计划需要 、员工的直接上级以及员工本人三方面共同参 与。 6。评价周期与评价指标、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 、绩效管 理实施的时间等因素有关。 7.领导情境理论把领导划分为 和 两个维度。 8.收集绩效信息一般有三种类型: 、文档以及第三方意见。 9.将人与目标相比较属于评价方法中的 。 10。反馈包括反馈信息、 和反馈接收者三个要素。 二、不定项选择题(凡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有( ). A.技能、激励、环境、机会 B.知识、技能、态度、能力 C 。任务、环境、领导、机会 D.学历、经验、能力、机会 2.衡量一个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一般应遵循的标准有( )。 A.战略一致性 B。明确性 C .可接受性 D 。信度 E 。效度 3。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设计组织关键绩效指标依次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A .确定关键成功领域、确定关键绩效要素、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B。计划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结果、反馈 C .确定目标、比较目标、收集分析数据、系统学习与改进、评价和提高 D.确定长期整体目标、确定短期目标 4.下哪一种绩效管理工具更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 ). A .目标管理法 B.平衡计分卡 C 。关键绩效指标法 D.标杆管理法 5.绩效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包括( )。 A .量化式 B 。等级式 C。数量式 D 。定义式 E .量词式 6。对于缺乏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但是愿意去从事这项任务的下属,以下哪种领导风格更合适( )。 A.高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 B.高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 C。低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 D.低任务-低关系 7.由于生活背景、经历以及个人观点和地位不同,沟通中沟通双方会对相同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建设性沟通强调沟通通信的( )。 A 。完全性原则 B .对称性原则 C .对事不对人原则 D 。责任导向的定位原则 E.事实导向的行为原则 8。某位管理者对下属的某一绩效要素(如“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价较高,导致其对此员工其他所有绩效要素的评价也较高,这属于以下哪种效应( )。 A 。晕轮效应 B.逻辑误差 C 。宽大化倾向 D 。首因效应 9。以下哪种方法是量表法与关键事件评价法综合运用的产物( ). A.描述法 B .强制分配法 C.行为锚定量表法 D.目标管理法 10.在本月的绩效考核中,某公司财务部主管与输单员JI ESE 就输单的正确性和效率方面发生争吵.J IESE 认为输单工作量大,肯定会出错,对主管给出的评分不满意,当场提 出辞职。主要原因是( )。 A.考核指标中对于质和量的细则不明确,平时的沟通较少 B。关键指标设计不合理 C 。绩效计划执行中缺少沟通 D.绩效面谈不合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战略性绩效管理 2。参与式绩效计划 3.绩效监控 4。绩效评价 5.自我反馈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请简述制定绩效目标的原则。 3.请简述绩效沟通的方式. 4。请简述绩效评价方法的种类。 5.请简述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绩效管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绩效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 工作绩效及其结果 .(P2) 5.绩效的三个层次包括: 组织绩效、群体绩效和个人绩效 。(P2) 密 封 线 函授站: 姓名: 专业: 学号: 座位号: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护士资格证复习重点

护士资格证复习重点

————————————————————————————————作者:————————————————————————————————日期:

护士资格证必背 1、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脊柱结核)。 2、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是(血培养)。 3、抢救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脏骤停时,最有效的方法是(非同步电击复律)。 4、发现早期直肠Ca最有意义的方法是(直肠镜)。 5、最常见的子宫肌瘤变性是(玻璃样变). 6、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表现是(尿蛋白大于3.5g/24h)。 7、确诊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病理学检查)。 8、法鲁四联征最早且主要的表现是(青紫)。 9、对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最有意义的血检结果是(皮质醇下降)。 10、复苏后治疗,保证一切复苏措施奏效最重要的是(脑复苏)。 1、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2、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组织液)。 3、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46,XY,-14,+t(14q21q)〕。 4、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室性期前收缩)。 5、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最有价值的是(Cullen征)。

6、预防手术后肺不张最主要的措施是(多翻身多做深呼吸,鼓励咳嗽)。 7、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并发症是(蒂扭转)。 8、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红系增殖受白血病细胞的干扰)。 9、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心肌灌注)。 10、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1、导致阑尾穿孔最主要的因素是(阑尾腔阻塞)。 2、最先提出“不伤害原则”的西方医学家是(希波克拉底)。 3、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结核是(输卵管结核)。 4、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垂体腺瘤鞍上发展)。 5、胃溃疡最常见的位置是(胃窦小弯侧)。 6、对霍奇金淋巴瘤最具诊断意义的细胞是(R-S细胞)。 7、右心衰竭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8、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 9、血浆蛋白质中含量最多的是(清蛋白)。 10、后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 1、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于(下肢深静脉)。

绩效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平衡计分卡:是根据企业组织的战略要求而精心设计的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关键事件法:就是针对工作中的关键事件,制定相应的扣分和加分标准,来对被考核者的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 关键事件:指那些对部门的整个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大影响的事件。 360度评价:也称全方位反馈评价或多源反馈评价,它是一种从不同层面人员中收集评价信息,从多个角度对员工进行综合反馈评价的方法。晕轮效应:又称为霍尔效应,指考核者根据某些特定方面的优异表现,就断定他别的方面一定也好,一好百好,而不做具体、客观的考察评价。 首因效应:亦称第一印象误差,是指员工在绩效考核初期的绩效表现对考核者评价其以后的绩效表现会产生延续性影响。 类似误差:指考核者对自己具有相似特征和专长的被考核者给予较高评价。 近因效应:指考核者只凭员工的近期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即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的最后绩效表现好坏,导致考核者对其在整个考核期间的业绩表现得出相同结论 宽厚性错误:对考核者给出不应有的高评价,即成为宽厚性错误 严厉性错误:与宽厚性错误相对应,也存在考核者给予过分批评的情况,即严厉性错误。 偏见误差:当根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为基本判断某人时,就称这种行为是受到刻板印象的印象。偏见误差是指考评者在进行各种评估时,可能在员工的个人特征方面存在偏见,或者偏爱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相近的人,造成人为的不公平。 后继效应:指被考评者在上一个考评期内评价结果的记录,对考评者在本次考评期间内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趋中趋势:指考核者对一组考核对象作出的评价结果相差不大,或者都集中在评价尺度的中心附近,导致考核成绩拉不开差距。 比较效应:指把某一被考核者与前一位被考核者进行比较,从而根据考核者的印象和偏爱而作出与被考核者实际工作情况有偏差的结论。 按时效应:考核者在领导者或权威人士的暗示下,很容易接受他们的看大,而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这样就可能造成绩效考核的暗示效应。KPI:是指组织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 定员管理:是对企事业组织根据工作目标、规模、实际需要,按精简原

招教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考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

201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知识点

201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知识点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1: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 主动脉瓣狭窄直接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增加,二尖瓣狭窄引起左心房后负荷增加,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前负荷增加,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前负荷增加。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2: I型呼吸衰竭:缺O2不伴CO2潴留(PaO250mmHg),肺泡通气不足所致。见于COPD、上呼吸道阻塞。应低浓度(<35%)持续给氧。 II型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PaO2<60mmHg,PaCO2>50mmHg),肺泡通气不足所致。见于COPD、上呼吸道阻塞。应低浓度(<35%)持续给氧。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3: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临床表现: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多无前驱症状,起病较急。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血压明显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失语,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等局灶定位和全脑症状。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且多半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通常病人可有某些未引起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晕、头痛等;部分病人发病前曾有TIA史。多数病人在安静和休息时发病。起病缓慢,症状在数小时到3天达高峰。常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如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多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4: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和心排量降低,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是急性肺水肿。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率,两肺部湿性啰音。 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为主。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5: 洋地黄类药物(西地兰)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时,特别适用于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者。肥厚型心肌病禁用。

绩效管理系统期末考试重点

绩效管理重点 第一章 一、绩效 1.三个视角的理解: 1)管理学的角度: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 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2)经济学的角度:绩效与薪酬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 诺,而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承诺. 3)社会学的角度: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 职责 2.实践中对绩效的不同理解: 1)绩效是结果。 2)绩效是行为。 3)绩效不是对历史的反应,而强调员工潜能与绩效的关系,关注员工素质,关注未来发展。 结果态度能力 3.绩效=过去()+现在()+未来() 成果行为潜力/素质 4. 绩效定义适用情况对照表(看看就行) 二、绩效考核 1.概念 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2.实践中员工对绩效考核存在不满的原因(记住) 1)绩效考核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个容易使人焦虑的事情。 2)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

3)绩效考核结果不理想使得绩效考核更加难以开展。 绩效考核不良循环图: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分析,及其具体体现) 3.传统绩效考核的消极影响(了解即可) 1)员工改善绩效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使和对惩罚的惧怕。 2)过分依赖考核制度而削弱了组织各级管理者对改善绩效方面的责任。 3)单纯依赖定期的、既定绩效的评估而忽略了对工作过程的控制和督导。 4)由于管理者充当警察的角色,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5)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培养缺乏工作能力和经验的资浅员工。 6)当员工发现无法达到工作标准时,自暴自弃、放弃努力,或归因于外界、他人和其他因素 7)在工作标准不能确切衡量时,导致员工规避责任。 8)产生对业绩优秀者的抵制情绪,使成绩优秀者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等。 4.现代绩效考核的目的(选择题:选哪个不是目的…) 1)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奖惩,奖惩只是强化考核功能的手段。 2)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整员工的待遇,调整待遇是对员工价值的不断开发的再确 认。 3)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改进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在工作执行中的主动性和有性。考核要做到六个确认:(看看) 1)确认员工以往的工作为什么是有效的或无效的; 2)确认应如何对以往的工作方法加以改善以提高绩效 3)确认员工工作执行能力和行为存在哪些不足; 4)确认如何改善员工的能力和行为; 5)确认管理者和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6)确认和选择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 三、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三种观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 2、国际直接投资 3、滞胀 4、关税同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 6、自由贸易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 3、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4、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5、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叙述跨国公司对世界的经济效应。 2、试述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 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5分)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 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5分) 3、滞胀:7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 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5分) 4、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内 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从区外的进口实行统一关税。(5分)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存在于1946-1973年之间的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 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容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必须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比价关系,它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5分) 6、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 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5分)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答:(1)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2分) (2)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2分) (3)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2分) (4)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2分)

教育学考试重点

教育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培养目标:就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对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2、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它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中。狭义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3、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未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4、现代教学原则:现代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与总结。人类在长期从事教学实践的活动中,不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对于这些经验或教训反复认识,不断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过概括抽象,即对教学规律有所认识,从而制定出教学原则。 5、现代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6、现代德育:即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现代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其品的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养成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及现代法治等现代社会相契合及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现代德育是现代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教育、现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7、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学制作为规则体系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相互之间衔接关系。 8、现代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从而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9、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用以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事是编订各科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10、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1、课程目标:是一定的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目的是通过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 二、填空 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学学论》。

2016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八章复习重点

新东方在线医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66120386.html,/)网友分享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第八章复习重点:距离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已经不足两个月的时间,这个阶段考生加强练习题的学习,对考试会有很大的帮助,新东方在线医学网为帮助考生,特整理了护士资格考试各章节的复习重点,预祝广大考生能顺利通过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 第八章环境 一 .单选择题 1.以下属于人的生理环境的是 :C A.大气污染 B.居室装修 C.人的呼吸功能 D.人的教育程度 E.宗教信仰 2.以下属于人的物理环境的是 :D A.人的心血管功能 B.人的家庭状况 C.人的皮肤状况 D.城市交通状况 E.人的社会习惯 3.病房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 :D A.14-15℃,15%-25% B.10-17℃,30%-40% C.20-22℃,40%-50% D.18-22℃,50%-60% E.15-16℃,60%-70% 4. 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A A.1米 B.0.9 米 C.0.8米 D.0.6米 E 0.5米 5. 通风的时间一般应为 :E A. 10min B. 15min C.20min D.25min E.30min 6.以下有关噪声说法正确的是 :E A.噪声的危害程度只与频率高低有关 B.噪声耐受程度大多数人是一致的

新东方在线医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66120386.html,/)网友分享C.只有噪声达到120分贝以上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D.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环境可造成永久失聪 E.噪声耐受程度与过去生活环境及经历有关 7.病室湿度低,病人表现为 :A A.呼吸道粘膜干燥,咽喉痛 B.憋气,闷热 C.血压高,头晕,面色苍白 D.食欲不振,疲倦 E.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8.铺备用床的目的是 :A A.保持病室清洁,准备迎接新病人 B.便于接受麻醉未醒的病人 C.供暂离床的病人使用 D.便于对病人的治疗及护理 E.预防皮肤并发症 9. 以下关于良好医院物理环境叙述错误的是:C A.病室内合适的温度是18-22℃ B.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C.病室内合适的湿度为45-50% D.病室的布置应简单、美观、整洁 E.护理人员应努力将病室内噪音降到最低限度 10. 以下关于通风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D A.刺激皮肤血液循环 B.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C.增加病人舒适感 D.降低呼吸疾病发病率 E.调节室内温度及湿度 11. 以下关于户外日光照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C A.使照射部位血流增快 B.使食欲增加 C.红外线可抑制细菌活力 D.紫外线可杀死细菌病毒 E.减少病人与外界的隔离感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 2、国际直接投资 3、滞胀 4、关税同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 6、自由贸易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 3、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4、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5、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叙述跨国公司对世界的经济效应。 2、试述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5分)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5分) 3、滞胀:7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5分) 4、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从区外的进口实行统一关税。(5分)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存在于1946-1973年之间的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容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教育学考试重点

绪论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 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索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代表人物:孔子《论语》,韩愈《师说》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 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柏拉图《理想国》等。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西方教育史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他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2、卢梭(法国):1762年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主义思想,高度尊重儿童。3、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斯宾塞:《教育论》(实证主义者),他提出教育任务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2、杜威(实用主义):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倡导儿童,活动,经验三个中心,是传统教育思想转向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教育领域便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格局。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布鲁姆(美国):1956年《教育目标分类学》,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2、布鲁纳:1963年《教育过程》,提倡发现学习法,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3、赞科夫(苏联):《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实验教学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教育的质的特点:1、目的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性:教

2020护士执业考试背诵要点总结复习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考点汇总:常见首优问题 1.支气管扩张:清理呼吸道无效或窒息(病人出现咯血时)。 2.心肌梗死:疼痛。 3.上消化道大出血、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体液不足或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4.急性感染性喉炎:低效型呼吸型态。 5.肺炎链球菌肺炎:高热。 6.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呼吸道烧伤:有窒息的危险。 7.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清理呼吸道无效。 考点汇总:护理病案的书写 1.P E S公式中:P -护理诊断的名称:E-相关因素:S-症状和体征 2.P I O是指:P:是指病人的健康问题;I:是指护理措施;O:表示护理后的效果。 3.心肺复苏的ABC:A即开放气道;B即人工呼吸;C即胸外心脏按压。 4.护理管理中的PDCA:P即计划;D即实施;C即检查;A即处理。 考点汇总:温度与湿度: 1.温度:中暑病人灌肠溶液的温度为4℃,中暑病人病室的温度为20~25℃。一般病室的温度为18~22℃,足月儿病室的温度为22~24℃,早产儿病室的温度为24~26℃,3.新生儿沐浴时病室的温度为26~28℃。鼻饲液的温度为38~40℃。灌肠的温度为39~41℃,床上洗头的水温为40~45℃,肛门坐浴的水温为43~46℃,温水擦浴的水温为50~52℃,热水袋的温度为60~70℃。 2.病室相对湿度为50%~60%,甲醛熏蒸时相对湿度为70%~80%。 考点:卧位 1.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应去枕仰卧位。 2.腰椎穿刺后病人应去枕平卧6~8小时。 3.腰椎穿刺后去枕平卧6~8小时的目的是防止颅内压降低而引起头痛。 4.休克病人(BP<90/60mmHg)应取中凹卧位。 5.臀大肌肌内注射时病人应取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6.半坐卧位的适应与目的:(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3)腹部手术后病人: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4)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减轻局部出血。 7.端坐位的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 8.妊娠时胎膜早破,以防止脐带脱垂。空气栓塞患者须取左侧头低足高卧位。 跟骨及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上半身骨折头高,下半身骨折脚高。 9.头高足低位的适用范围:减轻颅内压,以预防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病人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试题复习资料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程序包括:①理论验证;②工作分析;③指标调查;④修改调整。其正确顺序是( C )。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360度考评中,主观性最强的维度是( D )。 A.上级评价 B.同级评价 C.下级评价 D.自我评价 3.( A )是绩效考评要素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A.工作岗位分析 B.工作岗位评价 C.企业绩效考核 D.员工薪酬设计 4.“以近代远”的绩效考评偏差属于( D )。 A.优先效应 B.首因效应 C.后继效应 D.近期效应 5.绩效目标确立的过程是( B )。 A.绩效促进 B.绩效计划 C.绩效反馈 D.绩效辅导 6.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 B )。 A.规模效益 B.系统地保障业绩目标的实现 C.评价 D.考核 7.区别职类的主要依据是( C )。 A.工作对象的不同 B.工作范围的不同 C.工作性质的不同 D.工作目标的不同 8.报酬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B )。 A.管理 B.绩效 C.领导意见 D.员工建议 9.组织中员工参与管理属于薪酬的( D )类型。 A.直接薪酬 B.间接薪酬 C.激励薪酬 D.内部回报 10.最适宜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 C )的薪酬方式。 A.基于目标导向 B.基于绩效导向 C.基于技能导向 D.基于工作导向 11.基于技能为导向的薪酬设计方案的设计依据有( A )。 A.员工技能分析 B.职位薪酬因子评价 C.员工绩效评估 D.薪酬市场调研 12.薪酬设计中( A )环节有利于解决外部公平。 A.市场薪酬调查 B.支付范围内的薪酬标准 C.职位评价 D.工作分析 13.下列有关薪酬级差的说明中,( D )是不正确的。

世界经济概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世界经济概述 一、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先决条件——国际分工:分为水平分工垂直分工混合分工 2、世界市场:分为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综合经济 三、什么是世界经济格局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 用、相互联系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 四、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 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①金融危机②能源危机③经济危机)(2)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形成了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具备了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1975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现: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苏联、东欧的经济实力增长较快。1968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在亚洲、拉丁美洲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拉美: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经济组织加强竞争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相互依赖、相互争夺的新格局。(2)世界各国纷纷成立了经济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南方共同市场(1995)等。(3)跨洲际的集团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如始于1996年亚欧首脑会议的成功举行, 为建立亚欧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调整与新兴国家的崛起 1)20XX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世界经济经历了短暂衰退又逐渐回升;20XX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经济危机,20XX年下半年开始回缓。(2)在调整和复苏中,新兴国家迅速崛起,如“金砖四国”(中、俄、印、巴)等,并促进了“二十国集团”的发展 第二章联系世界经济的纽带——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 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对外贸易战略、出口总政策和进口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或服务政策 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二、贸易顺差导致货币流入会不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1、不一定,通货膨胀是由一个国家内需造成的,定义上说即一个国家内需过大(过多的通货--货币),而供给不足而造成物价飞涨的情况。如果贸易顺差不能带动物价上涨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即进出口部门利润过高,导致从事该行业的工人工资过高于社会基本工资,而其他行业为了维持工人,也制定相应工资,这样导致通货过多,而供给保持不变,也会产生通胀。 2、贸易顺差会造成国内通胀。贸易顺差,其直接结果就是外汇储备增加,而这部分外汇储备是央行用人民币与企业或居民兑换过来的,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总量增加了(外汇储备总量*汇率),相应的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大量贸易顺差肯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顺差,必然导致本币发行增加,而本币流通量增大,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三、国家现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贸易结构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吗?说明原因。 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吸收我国城乡中存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和城乡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能推动产出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将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积累必要的资本。 2、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由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说来,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亦然 四、金融的国际化的特点,如何形成。如何避免金融危机?(包括知识点有哪些?) 金融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国家各地区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金融国际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优化了资本要素配置、促进了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加强了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但也强化了金融资本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效能,也加快了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1、金融国际化的特点 2、金融国际化的成因 (1)金融自由化——重要条件金融深化——金融抑制 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表现:放松金融管制。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表现:以金融深化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 (2)现代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 (3)金融创新 背景: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 内容:制度、工具、机构、市场和管理技术 3、金融国际化的动形成(1)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础(2) 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3) 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4、金融国际化的表现 (1)金融机构的国际化(2)金融市场的国际化(3)金融证券化 (4)金融监管国际化(5)金融衍生工具发展 (6)金融交易国际化 5、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金融国际化的规模不断扩大(2)各国的国际金融依存度进一步提高(3)新型工业化经济体在金融国际化中的作用曾强(4)金融衍生市场日益成为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阵地(5)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6、金融国际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金融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1)影响:a.对发达国家:为剩余资金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在宏观管 理的难度、税收、培养起许多竞争对手等方面不利。 b.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利用充裕的资金发挥后发优势;产生一批新 的国际金融中心;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不利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易受冲击;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 有利投机;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很多漏洞。 (2)金融国际化的应对措施 a.从国家层面上看,新兴市场的政府应谨慎对待资本开放,加速国内银行业 的改革,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均衡发展。 b.从区域层面上看,各国应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区域最终贷款人和区域汇率联动机制。 c.从全球层面上看,应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7、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 (1)现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国际化水平仍不高 (2)策略:a.建立规范的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 b.维护币值稳定 c.引进外资 金融机构d.培育本国国际金融中心e.开展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竞争力 8、金融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金融市场国际化促使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2)金融交易国际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金融服务自由化丰富了贸易自由化的覆盖范围 (4)金融机构全球化支撑了生产一体化的持续发展 (5)金融衍生产品加大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如何避免金融危机:1.加强建设金融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长期市场信用基础; 2.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 3.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第三章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 一、国际投资的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办新企业; 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股的比例; 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2、国际间接投资:公司股票、债券、 政府债券 国际信贷 3、国际灵活投资:贸易信贷、国际租赁、补偿贸易、技术转让、劳务输出 二、跨国公司含义: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 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三、跨国公司给东道国经济带来哪些消极方面影响 1、造成了投资母国的失业和“产业空心化”。 2、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3、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4、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第四章世界经济体制的模式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方式、范围和手段的不同,可将其经济体 制 划分为四种模式1、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引导性市场经济 3、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 节作用,国家已计划的形式加强干预 4、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Ⅰ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a.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 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 b.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简要阐述: ①.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②.以间接性和被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③.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④.对外经济关系的政府调节 ⑤.其他领域的政府调节 (3)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主张减少税收负担,放松管制和实行私有化。 市场经济的高度自由体现在: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 完善的市场体系 Ⅱ.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a.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 利并重。 b.也可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2)简要介绍 a.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b.政府为市场竞争创造基本条件 c.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 d.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e.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质: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 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市场经济。 特点:a.平等 b.公平(共同利益至上、共同参与决定、工资自治) c.安全 d.进步 Ⅲ.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以计划的形式加强干预。 特点:a.国有企业逐步壮大 b.双重调节机制 c.制定国民经济计划 Ⅳ.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 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 府的意图. (2)简要介绍 ①政府制订经济计划 ②政府制订和实施产业政策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总之,四种经济模式的相同点: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上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东亚模式的优缺点 (1)主要特征: a.行政引导与市场调节结合 b.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 c.劳动密集性产业优先发展 d.注重公平增长 e.谨慎的财政、金融政策 f.雁行模式 (2)主要弊端:a.政府强干预下的市场作用弱化 b.引进资金的不合理 c.引进技术,收效甚微 d.雁行模式存在弊端 e.产业结构和内部贸易不合理 f.货币金融体制存在漏洞 比较:四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国家采取间接干预的方式,尽量 避免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不同点:由于各国政府干预的范围、方 式和力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模式。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为其调整经济政策 和保持经济的活力提供了有弹性的制度基础。日本模式利用其独特的企业文 化,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成功地达到经济增长和产业调整的目标; 德国模式以政府和企业紧密结合——构造优越的社会福利体系见长并取得了 较好的经济效果;法国模式的特点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对我国的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贸易自由化与关贸总协定 一、贸易理论中国际生产折中论包括3方面内容(3个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论也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 著名专家约翰·邓宁提出的。 他的理论吸收了以往各派跨国公司理论之长,较有概括性和综合性,能兼顾 各种理论解释的需要,从而成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1)所有权优势:企业具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 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并且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2)区位优势: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优势时,必须比利 用本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3)内部化优势:企业使上述优势内部化必须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企业更有 利。 二、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1、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无歧视原则——最重要原则 (2). 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 (3).透明度原则 (4).公平贸易原则 (5).取消或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6).磋商调解原则 (7).优惠发展中国家原则 (8).例外原则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1)互惠原则(对等原则)(2)透明度原则(3)市场准入原则(4)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公平贸易原则)(5)经济发展原则(6)非歧视性 原则 (7)关税减让原则(8)针对“国营贸易企业”原则(9)一般禁止数量 限制原则 3、联系:世贸组织(WTO)继承了关贸总协定(GATT)的基本原则:自由的 公平竞争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凡是参与关贸协定的成 员,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给予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贸易方面的优惠,那么, 必须无条件将此优惠给所有成员国);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关税减让原 则;透明度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市场开放原则等。 区别:世贸组织原则中没有磋商调解原则,例外原则 第六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成因,表现形式,特征,意义和作用各是什么?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 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 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 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 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2、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表现形式:(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a.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b.货币流通的 全球化 c.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a.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 b.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 c.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a.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 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 b.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作用和影响:a.减少了国际经 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 益冲突。 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抑制 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特征:(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7)贸易全球化 (8)金融自由化 (9)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5、意义:(1)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2)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3)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 6、作用:(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A.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们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但 也产生了一些负作用,部分人群的利益也受到一些损害。 (2)这些国家的工会组织,将国内工人的失业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害, 组织工人群众进行反全球化运动,加剧了社会阶级摩擦。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 (1)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虽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但 其国家民族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2)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进口限制或经济制裁,导致发展中国家出 口下降,失业者增多…所有这一切,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南北 经济摩擦。 C.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 (1)对整个世界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 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 (2)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 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 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 动。 第七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组织的形式及每种形式的特点 由低级到高级:(1)特惠关税区。特惠关税区又称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 员国之间相互给予关税减让的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的税率比最惠国税率还 低,但成员国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它是发展程度低、最松散也最 易行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特惠关税区的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 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如“美加汽车产品协定”、“非 洲木材组织”等就属这类经济一体化。特惠关税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低形 式,以致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以此为初始形式,而是一开始就从“自由 贸易区”的形式开始。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自由区、工商业自 由贸易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 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 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 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 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 二、判别不同的区域经济组织为什么形式? 1、特惠关税区: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2、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如如1993年后的欧盟,南方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加勒比共 同体,两岸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 5、经济货币同盟:如现在的欧盟。(欧洲经济货币同盟) 三.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成的动因差异进行分类可分为⑴以产业内部分 工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⑵以发展民族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