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三无线高密覆盖的网络优化

华三无线高密覆盖的网络优化
华三无线高密覆盖的网络优化

H3C无线高密覆盖网络优化

目录

1、无线信道规划channel 6 ............................................................................................ - 1 -

2、天线角度调整................................................................................................................ - 1 -

3、AP发射功率调整max-power 15 ............................................................................... - 1 -

4、beacon帧发送时间beacon-interval 160 ................................................................... - 1 -

5、关闭低速率dot11g disabled-rate 2 9 ......................................................................... - 2 -

6、无线用户限速client-rate-limit direction inbound mode static cir 1024 .................... - 2 -

7、二层隔离user-isolation vlan vlan-id enable ............................................................... - 2 -

8、AP发送报文的重传次数long-retry threshold 8 .................................................. - 2 -

9、最大用户数限制client max-count 50 .......................................................................... - 2 -

10、关闭广播Probe应答undo broadcast-probe reply ................................................... - 3 -

11、漫游导航wlan option roam-navigation level 10 25 1 ................................................ - 3 -

12、主动触发客户端重连接wlan option client-reconnect-trigger rssi singal-check ...... - 3 -

13、禁止弱信号终端接入wlan option client-reject rssi ................................................ - 3 -

14、频谱导航band-navigation enable .............................................................................. - 4 -

15、基于连接状态的流量整形wlan option traffic-shaping enable ............................... - 4 -

16、逐包功率控制wlan option tpc enable ...................................................................... - 5 -

1、无线信道规划channel 6

由于只有部分国家开放了12~14信道频段,所以一般情况下,使

用1、6、11三个信道。

我们可以在二维平面上使用1、6、11三个信道实现任意区域无

相同信道干扰的无线部署。当某个无线设备功率过大时,会出现部分区

域有同频干扰,这时可以通过调整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来避免这种情况

的发生。但是,在三维平面上,要想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实现任意区域无

同频干扰是比较困难的。

但在信道设置时要考虑三维空间的

信号干扰,如左图。在1楼部署3个AP,

从左到右的信道分别是1/6/11,此时在

2楼部署的3个AP的信道就应该划分为

11/1/6,同理3楼为6/11/1。这样就

最大可能地避免了楼层间的干扰,无论是

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做到无线的蜂

窝式覆盖。

命令参考:

[AC_02-wlan-ap-ap1-radio-1]channel 6

2、天线角度调整

AP选配不同的天线覆盖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设备的工程安装过程中,由于天线的角度的偏差可能产生一些盲点和同频干扰,适当的微调一下天线的角度可以改善信号质量和减少同频干扰。

3、AP发射功率调整max-power 15

我们可以在二维平面上使用1、6、11三个信道实现任意区域无相同信道干扰的无线部署。当某个无线设备功率过大时,会出现部分区域有同频干扰,这时可以通过调整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在三维平面上,要想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实现任意区域无同频干扰是比较困难的。

WLAN系统使用的是CSMA/CA公平信道竞争机制,在这个机制中,STA在有数据发送时,首先监听信道,如果信道中没有其他STA在传输数据,则首先随机退避一个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没有其他STA抢占到信道,STA等待完后可以立即占用信道并传输数据。WLAN系统中每个信道的带宽是有限的,其有限的带宽资源会在所有共享相同信道的STA间平均分配。

为避免AP间的同频干扰,必要时应对同信道的AP功率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客户端在一个位置可见的同信道AP较强信号只有一个,同时要满足信号强度的要求(例如不低于-75dBm)。

命令参考:

[AC_02-wlan-ap-ap1-radio-1] max-power 15

4、beacon帧发送时间beacon-interval 160

默认情况下每一个AP每100ms就会发送一个Beacon信标报文,这个报文通告WLAN网络服务,同时和无线网卡进行信息同步。Beacon报文通常使用最小速率进行发送,而且优先级比较高,所以考虑将Beacon发送的时间间隔从100ms调整到160ms,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空口的消耗,对整个大楼WLAN网络应用会有一定得帮助。

命令参考:

[AC] wlan radio-policy radiopolicy1

[AC-wlan-rp-radiopolicy1] beacon-interval 160

5、关闭低速率dot11g disabled-rate 2 9

无线WLAN网络中不是使用固定的速率发送所有的报文,而是使用一个速率集进行报文发送(例如11g支持1、2、5.5、11、6、9、12、18、24、36、48、54Mbps),实际无线网卡或者AP在发送报文的时候会动态的在这些速率中选择一个速率进行发送。通常提到的11g可以达到速率主要指所有的报文采用54M速率进行发送的情况,而且是指的一个空口信道的能力。实际上大量的广播报文和无线的管理报文都使用最低速率1Mbps 进行发送,所以会消耗一定得空口资源。在大楼网络中信号传输的距离不是问题,所以考虑将1、2、6和9Mbps 速率禁用,这样整体上减少广播报文和管理报文对空口资源的占用。

命令参考:

[AC_02-wlan-rrm]dot11g disabled-rate 1 2 6 9

6、无线用户限速client-rate-limit direction inbound mode static cir 1024

大楼网络访问公网的带宽已经超过了空口信道的传输能力,如果有个别的无线用户通过WLAN使用网络工具下载文件,可能可以达到非常大的流量,进而直接耗尽了当前空间媒质,造成了其他无线用户访问网络慢、ping 抖动丢包等问题。为了大楼WLAN网络后续稳定运行,可以AC控制器上对无线用户执行限速操作,可以控制每一个用户最大使用的带宽为512Kbps。这样在一个信道空间中可以支持10个左右的下载操作。使用该功能可以适当的控制突发性大流量对无线网络中的其他用户的影响,有助于网络的稳定和维护。

命令参考:

client-rate-limit direction inbound mode static cir 1024

client-rate-limit direction outbound mode static cir 1024

7、二层隔离user-isolation vlan vlan-id enable

该特性可以在AC上控制无线用户只能访问网关设备,而不能互相之间访问。这样可以大量减少了整个大楼内部的无线网络的广播流量,提高大楼WLAN网络的整体性能。每一个来自无线客户端的广播、组播报文都会向所有由用户的AP上广播一份,而且在空间媒质中发送广播报文的时候通常会使用最低速率发送广播报文,所以当广播报文比较多时候,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带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大楼的网络应用。

命令参考:

例:启用VLAN 401用户隔离功能,只允许用户访问网关MAC地址

[AC_01] user-isolation vlan 401 enable

[AC_01] user-isolation vlan 401 permit-mac xxxx-xxxx-xxxx(网关的mac地址)

8、AP发送报文的重传次数long-retry threshold 8

无线WLAN协议物理层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干扰和冲突的影响,所以设计了物理重传功能,也就是当一个设备发送一个报文如果没有收到目的设备的回复ACK,该设备会硬件进行重传,如果重传次数达到最大次数,该报文会被丢弃。当然,如果报文一次发送就成功,就不会进行重传了。

默认情况下,AP设备的重传次数为5次,可以考虑修改为8次,会增加在网络环境异常的情况下报文的发送成功概率。但是这个调整只会提高AP的发送成功概率,对网卡的发送机制没有办法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于从网卡到AP方向因为环境问题造成的偶尔丢包没有太大改善。

命令参考:

[AC_02-wlan-rp-radiopolicy1]long-retry threshold 8

[AC_02-wlan-rp-radiopolicy1]short-retry threshold 8

9、最大用户数限制client max-count 50

WLAN网络中每一个AP提供的可用带宽有限,且由接入的无线客户端共享,因此需要对每个AP的每个射频口的接入用户数量作出限制,保证最佳的用户体验。

一般情况下,默认的用户数接入限制是64,而单射频(or单服务模板)的最大用户接入数为124。

为了保证最佳无线体验,我们一般建议单射频终端数为30为佳,双射频60,具体数量视无线环境和具体业务综合考虑。

命令参考:

AP的radio接口视图调用radio-policy(or服务模板视图)

Client max-count 50

10、关闭广播Probe应答undo broadcast-probe reply

关闭AP的广播Probe应答减小报文开销。

Broadcast-probe reply命令用来配置AP对无线客户端发送的SSID为空的探测请求进行回复。undo broadcast-probe reply命令用来配置AP对无线客户端发送的携带指定SSID的探测请求进行回复,而对SSID为空的探测请求不进行回复。

命令参考:

AP视图:

undo broadcast-probe reply //缺省开启,需要手工关闭

11、漫游导航wlan option roam-navigation level 10 25 1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有多个AP同时提供无线服务,并且存在移动的客户端,由于不同的客户端实现漫游存在差异,有些客户端触发漫游的RSSI值可能较低,在有较强信号AP的情况下仍然连接在信号较弱的AP上,不主动切换到信号强度较好的AP,导致性能受到影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可以开启漫游导航功能。

漫游的动作是终端本身全权决定的,是终端根据自己的评判自己的分析,在认为合适的时候和新的AP建立连接。而漫游导航则通过对管理报文的处理,在空口产生一些变化,尝试改变环境提高终端的漫游时机。

命令参考:

系统视图

wlan option roam-navigation level level-value{rssi int-value}

建议配置 wlan option roam-navigation level 10 25 1

12、主动触发客户端重连接wlan option client-reconnect-trigger rssi singal-check

AP设备感知到无线客户端的信号强度低于指定的信号强度时,主动地向无线客户端发送解除认证帧报文,给无线客户端一次重新连接或者漫游的机会。

该特性主要针对某些漫游性能较差的终端,如iPad在无线医疗查房系统中的应用,应用时需要保证覆盖无盲区。在一般场景不推荐。

命令参考:

在AC系统模式下全局开启

wlan option client-reconnect-trigger rssi singal-check

也可以对AP单独开启,通过map-configure下发到AP;或者直接登录到AP输入命令开启,但AP重启后需重新配置。

13、禁止弱信号终端接入wlan option client-reject rssi

如果AP接收到一个终端的管理报文信号强度低于设定的门限,则AP会直接丢弃报文,不会予以响应。终端无法完成接入。

由于报文丢弃的动作由AP直接处理,AC不感知;而MIB终端关联统计又是由AC完成,因此不会造成网管关联失败的统计增长。

该特性由AP软件层处理,不影响AP的空口物理空闲检测。

如果终端接入后信号强度发生变化低于门限,AP也不会主动踢掉终端,但是如果断开重新连接则无法成功。rssi:允许接入的无线客户端的最小信号强度门限值,取值范围为1~30,建议取值为10,单位dBm。

命令参考:

可以在AC系统模式下全局开启;

wlan option client-reject rssi//rssi为报文丢弃的判断门限

也可以针对AP单独开启,通过map-configure下发到AP;或者直接登陆到AP输入命令开启,但AP 重启后需要重新配置。

14、频谱导航band-navigation enable

在实际无线网络环境中,某些客户端只能工作在2.4GHz频段上,也有一部分客户端可以同时支持2.4GHz 和5GHz频段,如果支持双频的客户端都工作在2.4GHz频段上,会导致2.4GHz频段过载,5GHz射频相对空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设备上开启频谱导航功能。频谱导航功能可以将支持双频工作的客户端优先接入5GHz 射频,使得两个频段上的客户端数量相对均衡,从而提高整网性能。

开启频谱导航功能后,AP会对发起连接请求的客户端进行导航,将其均衡地连接至该AP的不同射频上。首先当客户端与某个AP连接时,若该客户端只支持单频2.4GHz,则频谱导航功能不生效,客户端直接关联至AP的2.4GHz射频上。若客户端支持双频,AP则会将客户端优先引导至5GHz射频上。若客户端只支持单频5GHz,则会直接关联至AP的5GHz射频上。在双频客户端关联到5GHz射频前,AP会检查5GHz射频接收到的客户端的RSSI值,若该RSSI值低于设定值,则不会将此客户端导航至5GHz射频。

如果5GHz射频上已连接的客户端数量达到门限,且5GHz射频与2.4GHz射频上连接的客户端差值达到或超过差值门限,AP会拒绝客户端接入5GHz射频,且允许新客户端接入2.4GHz射频(即不会引导双频客户端优先接入5GHz射频)。如果客户端反复向该AP的5GHz射频上发起关联请求,且AP拒绝客户端关联请求次数达到/超过设定的最大拒绝关联请求次数,那么该AP会认为此时该客户端不能连接到其它任何的AP,在这种情况下,AP上的5GHz射频也会接受该客户端的关联请求。

频谱导航主要通过拒绝终端当前的链接请求,给终端提供5GHz更多的关联机会,有可能会出现终端接入网络时间相对比较长的问题。

在使用双射频AP的WLAN网络强烈建议开启频谱导航。

命令参考:

#开启全局频谱导航功能。

system-view

[sysname] wlan rrm

[sysname-wlan-rrm] band-navigation enable

#配置频谱导航RSSI门限值为20。

[sysname-wlan-rrm] band-navigation rssi-threshold 20

#配置客户端信息的老化时间为200秒。

[sysname-wlan-rrm] band-navigation aging-time 200

#配置客户端连接数门限为10,差值门限为5。

[sysname-wlan-rrm] band-navigation balance session 10 gap5

#配置设备拒绝5GHz客户端关联请求的最大次数为5。

[sysname-wlan-rrm] band-navigation balance access-denial5

15、基于连接状态的流量整形wlan option traffic-shaping enable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由于AP覆盖的范围比较大,有的无

线客户端距离AP比较近,无线信号比较好,而有的无线客户端却

处在AP的信号覆盖边缘地带,无线信号比较差。当无线客户端比

较少,信道使用不是特别繁忙,总体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对整

个网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当信道中无线客户端比较多(特

别是链路状况较差、信号强度较弱的用户比较多),信道比较繁

忙时,由于链路状况较差的无线客户端通常使用较低的速率发送报文,会较长时间的占用信道资源,造成对信号质量好的无线客户端的不公平。

基于连接状况的流量整形可以配置对链路状况(例如信号强弱、丢包率等等)较差的客户端进行发送报文的流量整形处理,动态控制链路质量差的无线客户端发送报文的相对比例,避免链路质量差的无线客户端过多的消耗射频资源。AP在循环向多个客户端发送报文的时候,会根据每一个客户端的控制比例确定向客户端的发送顺序。例如客户端1发送控制为50%,而客户端2的发送控制为100%,则AP向客户端2发送2个报文的时候,才会向客户端1发送1个报文。

命令参考:

#配置基于连接状况的流量整形功能。

system-view

[sysname] wlan option traffic-shaping enable

16、逐包功率控制wlan option tpc enable

现实网络中,AP以设置的发射功率发送无线报文,即向每个无线客户端发送报文的发射功率都是等同的,并且向单个客户端发送的所有报文的发射功率也是相同的。而在开放的空口环境中,尤其高密度部署情况下中,这种机制体现在AP的覆盖范围基本不变、AP之间的冲突和干扰不能得到有效的降低。

逐包功控功能可以动态选择报文的发射功率,通过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的大小,实现对信号覆盖范围的调整。该功能针对每一个客户端单独进行发射功率的评估与调整。

命令参考:

#开启逐包功率控制功能。

system-view

[sysname] wlan option tpc enable

XXX医院无线网建设方案

XXXX医院 无线查房系统简介 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

需求分析 无线查房是医院HIS 系统的一项应用。随着电子病历在医院的普及,医疗影像和心电图等也逐步变为数字化图像,而数字化价值的真正体现主要在于医生在诊断和查房时能够随时调阅病人相关病历。现在已有不少医院成功地实现了无线查房系统,医生只需轻轻点击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或PDA,就可调阅病人的病历、医嘱和各种检查、化验以及护理等信息,同时可以直接在床边下医嘱,记录病情变化,并即时传输至科室和医院的管理终端。有了这套无线查房系统,医生再也不用抱着厚厚的病历和医嘱走进病房,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更高效更便捷地工作。 一、无线查房系统需求分析 移动医疗覆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如病区移动查房、院外移动医疗及办公应用、母婴管理、特殊病人管理、医院特殊重地管理、医疗设备管理、特殊药品监管等等,而医院目前较为紧迫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低医疗错误,如何解决医生护士病区移动查房的需求。 基于如上的业务需求,衍生出移动护理和无线查房的需求,即将病区进行无线信号覆盖,医生通过移动医疗推车及平板电脑,实行病人床边医疗服务,包括病历查看、书写、查看检验检查报告、医嘱录入等。护士进行床边医嘱执行时,首先用移动终端扫描病人二维或RFID 腕带确认病人身份,然后再扫描病人药物条码,核对医嘱执行(记录所有医嘱执行信息、执行时间信息以及执行护士的身份信息)。给药流程结束后,所有流程信息均被记录在HIS 中,便于医院管理查询以及事后的追踪,当然护士也可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在患者床边采集和录入病人体征数据等关键信息。 二、病区内无线AP位置部署方案 从病房布局来看,常见的病房布局主要有以下两种。 目前,我国医院楼宇主要分为板型建筑布局和不规则建筑布局两类,病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病区内病房密度较高,墙体为砖墙结构,且每间房间自带卫生间 病区内会存在更多墙体障碍物,必须通过增加无线AP的部署数量或适当的信号功分以减少信号覆盖的盲区。

网络优化的流程

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图)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优质的网络是保证市场占有率的前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及时准确的优化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网络效益,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力,为进一步的市场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概述 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某个用户相对于其他用户来说就是干扰,每个小区也会对其它小区构成干扰,尤其是同载频的邻区。同时,小区具有呼吸功能,网络负载越高,干扰越大,覆盖范围越小;反之网络负载越小,干扰越小,覆盖范围越广,网络的覆盖范围与容量都是随时变化的,每个扇区的容量是一种软容量。因此基于CDMA技术的网规网优相比基于GSM技术的网规网优要复杂的多,不是增加几个基站就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因此,功率控制在CDMA网络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CDMA的核心,通过功控,有效地解决“远近效应”。因此从另外一个概念来讲,CDMA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功率控制的系统,链路性能和系统容量取决于干扰功率的控制程度。因此,干扰分析、功率配置和切换规划等工作显得非常必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软切换,它虽然能够降低用户切换过程中的掉话率,但是当某个用户在进行软切换时,同时可以与激活集中的多个基站建立业务信道,这样也就占用了多个基站的资源,即浪费了网络容量。因此在网络规划优化过程中,众多特性需要综合考虑。 优化流程 无线网络优化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程优化,即建网时的优化,主要是网络建设初期以及扩容后的初期的优化,它注重全网的整体性能;二是运维优化,是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的优化,即日常优化,通过整合OMC、现场测试、投诉等各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定位影响网络质量的各种问题和原因,着重于局部地区的故障排除和单站性能的提高。 1.工程优化 工程优化的目的是扩大的网络覆盖区域,降低掉话率,减少起呼和被叫失败率,提供稳定的切换,减少不必要的软切换,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率,扩大系统容量,满足RF测试性能要求等。 工程优化的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优化流程图 下面是工程优化的主要方法。 ①射频数据检查。主要是核实基站位置、RF设计参数、采用的天线、覆盖地图等。验证PN码设定与设计参数是否一致、验证系统的邻区关系表以及验证其它系统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 ②基站群划分。定义基站群的目的是将大规模的网络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路测、资源的分配以及路测时间控制、网络的微观研究,当然也是配合网络实施有先后的现状。定义基站群的方法一般为:站址数量为20~30个,具体情况可加以调整。规模过大,即覆盖区域过大,这样会对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造成一定的不便。规模过小,则不能满足覆盖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影响优化的准确性;覆盖区域保持连续(一些站距远,覆盖区域相对独立的乡村站不应包含在其中),此外还要考虑行政地域的分割,如一般中等城市市区部分及邻近郊区站可划分为一个基站群。后续基站群的优化应考虑与先前优化完毕的基站群在边界上的相互影响。 基站群的选择可通过电子地图、规划软件的结合来预测覆盖,为基站群的划分提供依据。 基站群的实际划分与其原则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③路测线路选择。路测线路的确定主要考虑市区、市郊的主要道路,同时经过道路呈网格状,并包

浅析LTE无线网络优化研究

浅析LTE无线网络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8T11:11:10.4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作者:莫智毅 [导读] 摘要: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LTE通信技术是未来无线通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524000 摘要: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LTE通信技术是未来无线通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当前世界上主要的通信企业所掌握的LTE基础无线技术相差不大,如何改进现有的无线网络技术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LET 无线网络优化研究 引言:LTE无线网络的建设速度较快,其与3G网络存在明显的不同,LTE网络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其网络规模大,传播消耗大。LTE网络的结构属于扁平化形式,因此形成了多制式、多运营商、多层次的复杂局面。这种局面导致 LTE网络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内部和外部干扰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对于 LTE无线网络来说,无形的无线网络在我们周围悄悄铺设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的手机,也是通过无线网络来传递信息的。逐渐增加的手机用户,也使网络的压力也不断加大。那么无线网络优化 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LTE无线网络优化介绍 1.1LTE是什么 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缩写,全称为3GPP Long Term Evolution,中文一般翻译为3GPP长期演进技术,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射频接收技术,以及2×2和4×4 MIMO的分集天线技术规格。同时支援FDD和TDD。在每一个 5MHz 的蜂窝(cell)内,至少能容纳200个动态使用者。用户面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2010年12月6日国际电信联盟把LTE正式称为4G。 1.2无线网络优化重要性 网络优化是一个改善全网质量、确保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过程。传统的网络在大批用户使用时候会造成网络拥堵,用户的感知差,最终网络用户的减少,导致运营商业品牌形象的降低。经过优化的无线网络网路会顺畅便捷,提高用户感知,提升运营商业品牌形象。保证和提高网络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用户满意度,是业务发展的有力后盾。 二、当前我国LTE无线网络建设现状 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LTE网络技术和基站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且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正处于一个快速的建设时期,但是高速的发展速度之下难免暴露出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通讯事业的发展。首先,与传统的2G或3G网络相比,4G网络技术需要使用的频段更高,能耗更大,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并提升能源供给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国民的通信需求,这无疑对当今的通信基站建设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目前我国面临着多制式、多厂商和多层网络并存的局面,4G网络构架区域扁平化,且网络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容易收到外部电磁信号的影响,进而影响了通信质量;再者,由于LTE网络存在多网共存互操作的情况,相关参数设置和参数调整比较复杂,个性设置更趋于多样化,基站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繁杂,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无法进行LTE基站建设;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LTE网络建设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用户感知评价系统,并准确的将用户的体验效果反馈给技术部门,进而实现LET网络建设思路的优化,但是该项工作规模大、难度高、周期长,且收效甚微。不过,虽然LTE网络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只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分析,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进行先进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仍然可以找到相应的优化方案,从而实现我国LTE通信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三、LTE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3.1覆盖和质量的估计参数不同 TD-LTE使用RSPP、RSRQ、SINR进行覆盖和质量的评估。 3.2影响覆盖问题的因素不同 工作频段的不同,导致覆盖范围的差异显著;需要考虑天线模式对覆盖的影响。 3.3影响接入指标的参数不同 除了需要考虑覆盖和干扰的影响外,PRACH的配置模式会对接入成功率指标带来影响。 3.4邻区优化的方法不同 TD-LTE系统中支持UE对指定频点的测量,从而没有配置邻区关系的邻区也可能触发测量事件的上报;TD-LTE中可以通过设置黑名单来进行领区的优化;邻区设置需要优先考虑优先级。 3.5业务速率质量优化时考虑的内容不同 与TD-SCDMA类似,需要考虑覆盖、干扰、UE能力、小区用户数的影响;需要考虑带宽配置对速率的影响;需要考虑天线模式对速率的影响;需要考虑时隙比例配置、特殊时隙配置对速率的影响;需要考虑功率配置对速率的影响;需要考虑下行控制信道占用OFDM符号数量对速度的影响。 3.6干扰问题分析时的重点和难点不同 TD-LTE系统会大量采用同频组网,小区间干扰将是分析的重点和难点;TD-LTE系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干扰的抑制和消除,算法参数的优化也将是后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7无线资源的管理算法更加复杂 TD-LTE系统增加了X2接口,并且采用了MIMO等关键技术,以及ICIC等算法,使得无线资源的管理更加复杂。 四、LTE无线网络优化思路分析策略 3.1 完善网络质量评估体系 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是保证LTE网络技术建设水平的关键,也是今后我国通信行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网络质量评估体系需要对日常站点进行告警检查、信号传输质量检测和KPI监控与分析等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通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首先需要对告警信息进行积累和总结,分析出哪些告警信息对网络性能有影响,影响范围有多大,并实现告警信息种类按照影响范围的分级。其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一、无线网络建设目标 仓库部署无线网络及移动终端系统,建成无线扫码、无线仓储系统后,可以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入库管理:入库单即时通过无线网络提交给后台系统,管理员及时获取入库数据; 2.出库管理:当理货员到仓库领取图书时,仓库管理员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无线网络下传出库单据并输入待出库的图书数量,主机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改商品库存; 3.库存盘点:理货员手持移动终端,直接在货架上扫描商品条码,即时通过无线网络环境提交库存信息; 4.其它作业:人员调度管理、系统管理等。 无线扫码作业、无线仓储系统中,投标商必须保证仓库无线网络环境全覆盖,并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 二、无线网络建式 2.1瘦AP组建式 传统FAT无线网络的部署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中的每一个AP进行逐一配置,对其进行配置的话,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因此,不建议用户大规模部署使用。建议采用“无线控制器(AC)+瘦AP(FIT AP)+POE交换机+无线网络管理”的FIT AP组网式,无线控制器(AC)必须使用单独的机架式硬件设备,

瘦AP实现无线信号的处理,而用户管理、加密、漫游、AP管理等功能全部集中到AC进行,这样可以简化整个网络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AP的供电采用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通过以太网线来汇聚AP的流量,同时为AP提供电源,这样可以简化布线,同时减少故障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本次FIT AP无线网络部署模式,是将所有的配置在AC上统一实现,AP本身零配置,可实现无缝漫游,适合大规模无线组网。 移动手持终端 无线AP 无线AP 无线AP 移动手持终端移动手持终端移动手持终端 无线AP POE交换机POE交换机POE交换机(瘦AP无线组建网络拓扑图)

无线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无线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目录 目录 0 摘要 (1) 第一章GSM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2) 1.1 简介 (2) 1.2产生原因 (2) 1.3实施方案 (3) 第二章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4) 2.1 网络常见问题 (4) 2.1.1 电话不通的现象 (4) 2.1.2 电话难打现象 (6) 2.1.3 掉话现象 (6) 2.1.4 局部区域话音质量较差 (7) 2.1.5 多径干扰 (8) 2.2 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 (9)

2.3 网络优化过程 (10) 2.4 无线网络优化分析工具 (14) 第三章RFID发射设备电磁兼容性研究情况 (15) 摘要 网络优化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系统性能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制定网络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网络优化目标。在网络优化时首先要通过OMC-R采集系统信息,还可通过用户申告、日常CQT测试和DT测试等信息完善问题的采集,了解用户对网络的意见及当前网络存在的缺陷,并对网络进行测试,收集网络运行的数据;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并对网络进行系统调整。调整后再对系统进行信息收集,确定新的优化目标,周而复始直到问题解决,使网络进一步完善。 关键字:系统性能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制定网络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网络优化目标

第一章GSM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1.1 简介 随着网络优化的深入进行,现阶段GSM无线网络优化的目标已越来越关注于用户对网络的满意程度,力争使网络更加稳定和通畅,使网络的系统指标进一步提高,网络质量进一步完善。 1.2 产生原因 通过前述的几种系统性收集的方法,一般均能发现问题的表象及大部分问题产生的原因。 数据分析与处理是指对系统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主要对电测结果结合小区设计数据库资料,包括基站设计资料、天线资料、频率规划表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影响运行质量的问题。如频率干扰、软硬件故障、天线方向角和俯仰角存在问题、小区参数设置不合理、无线覆盖不好、环境干扰、系统忙等。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网络运行的质量和下一步将采

探析大数据在无线网络优化中的运用

探析大数据在无线网络优化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不断 提高,基于计算机的新技术不断涌现。进入4G时代,无线 通信网的优化十分重要,并且是整个通信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大数据在无线网络优化中具有先进性,文章对大数据在无线网络优化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无线网络优化运用 4G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主流通信?W络,并且与3G并存。这一时期,网络制式复杂,通信网面临的干扰和安全隐患多,因此如何建立高速的、安全的移动通信业务就成为运营商思考的问题。 无线网络是整个通信的支撑,保证无线通信网络的信号质量,降低干扰才能确保通信的运行。大数据时代,物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无线网络优化提供了方便,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无线通信网络优化与改革使必要的,下文我们就将其具体的优化过程进行分析。 一、大数据核心技术分析 1.1网络性能大数据存储 大数据存储技术是以单一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过程的 技术,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数据

采集。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网络性能、话务量和掉话率进行收集,进而分析网络的运行状态。其中,用户性能数据是通信网的基本指标,包括有用户的位置、信号接收的效果以及用户接入载波频点等,还包括基站的位置和基站的基本性能。对其测试可以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是确保移动通信安全的基础。信号测试数据包括DT数据与CQT数据。两 种数据分别显示不同的测试路线,其中前者是利用测试设备沿指定的路线移动,采用接入端呼叫和接收端呼叫方式来完成网络指标的测试过程。后者仅针对特定的地点进行测试,是确保点信息传输安全的主要方式。 1.2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基站维护 电信公司建立了大量的基站,尤其是4G时代,通信业 务不断增多,基站的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作为运营商,必须对基站的性能和运行状态进行了解,但是随着基站的增多,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完成基站检测等工作,只能依靠大数据统计方式。不仅要具大数据存储功能,系统还必须具有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目前,完成这一过程主要依靠的虚拟技术。通过虚拟存储技术将实现自动分层和精简配置,支持隐藏细节和复杂性,提高了服务器的弹性与可扩展性。虚拟化存储功能强大,可以处理多种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数据,并且使所有数据能够整合在一起,保持数据的安全性和独立性。对于数据中心,虚拟化则通过改变其动态容量,来降低能耗,

高校无线网建设方案

附件2 学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1 校园网络建设背景 目前校园网为学校和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电信运营商提供宿舍网维护、出口带宽。目前整个校园网有线部分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建设年限比较旧,建议可以逐步进行替换,将原有百兆更换为千兆接入到桌面。 校园网有线接入认证NAS均在接入交换机,每台接入交换机都需要管理人员进行配置,网络面临了设备管理难得问题,需要进行将整体网络扁平集中认证。 校园内部也有移动WIFI,但是移动WIFI单独独立于校园网,学生移动终端使用原来越频繁,学校无法监控到学生日常上网行为。只有有线网络的校园网很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使用需求。

2 校园网络总体目标校园网络项目总体目标如下: 利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扩展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使全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 地使用校园网络; 满足校内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如PDA、手机、平板电脑对互联网访问的需求; 改善现有有线网络的网络体验; 提升校园网络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无所不在且安全优质, 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战略; 2.1 项目建设目标 侧重实际应用,覆盖校园内大部分区域(包括宿舍楼、教学楼),为教学和学习生活提供切实 可用的无线网络环境; 采取通行的网络协议标准:目前无线局域网普遍采用802.11系列标准,因此校园无线局域网 将主要支持802.11n/802.11ac标准,从而提供可供实际应用的相对稳定的网络通讯服务; 全面的无线网络支撑系统(包括无线网管、无线安全,无线计费等),以避免无线设备及软件 之间的不兼容性或网络管理的混乱而导致的问题; 保证网络访问的安全性,支持802.1x、web-portal、MAC快速认证、pppoe认证等方式;并且 此次需要实现有线网和无线网的统一认证; 集安全、管控、优化于一体的网络出口解决策略; 采用扁平化的网络构架、方便管理和扩展,迎合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什么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扫盲篇) 西安巨人培训中心党军虎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西安巨人培训中心”,不得修改原文,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前言 当前咨询或参加我们培训的学员多次要求:希望能够给大家介绍什么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甚至有人给我们感言“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这个行业了解的太晚了!更有甚至表示不是大家不想进入网优行业,而是大家根本就不了解这个行业甚至就没听过这个行业!尤其是那些还没毕业或者将要毕业的学生们反映强烈。。。。。。 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入行等。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概念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传统的互联网网络优化是有本质区别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又称为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我们通常简称为无线网优或网优。主要是对大家所熟悉的移动、联通、电信等提供的移动业务进行维护和性能改善,包含核心网、传输网、无线网三部分的优化,但由于核心网、传输网网元相对较少,性能相对稳定,一般需求量和人员较少;相反的无线网网元数目繁多,无线环境复杂多变,加上用户的移动性,维护人员需求和性能提升压力较大,因此一般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主要是指无线网络部分的优化,又简称为无线网络优化,从事该工作的工程师通常称为无线网优工程师。 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是指改善空中接口的信号性能变化,比如我们用手机打电话碰到的通话中断(掉话)、听不清对方声音(杂音干扰)、回音、接不通、单通、双不通等网络故障就属于无线网络优化人员要从事的改善范畴。空中接口专业称为UM接口或UU接口,其中UM为2G网络叫法,UU为3G网络叫法,简单可以认为是手机和基站之间的接口。因此可以说,无线网络优化就是手机和基站之间的信号性能改善或提升。 无线网络优化的分类 目前无线网络优化可以分为2G无线网络优化和3G无线网络优化,2G主要包括GSM和CDMA两种制式,3G包括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种制式。目前中国移动运营GSM和TD-SCDMA;中国联通运营GSM和WCDMA;中国电信运营CDMA 和CDMA2000。2G和3G的区别主要在于无线网部分,传输和核心网可以通过升级等手段完成,因此严格意义上只有无线网可以说是“3G网络”。

浅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浅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发表时间:2016-09-28T09:02:19.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钟龙发[导读] 摘要:网络优化工作本着立足于网络服务于市场的原则,为市场经营的业务发展供应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保证,为用户供应高效、优质的通信服务,并最后完成网络优化工作的真正意义。本文首先对网络优化的目标、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方向实施分析之后针对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来叙述现实中移动通信网络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网络优化工作本着立足于网络服务于市场的原则,为市场经营的业务发展供应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保证,为用户供应高效、优质的通信服务,并最后完成网络优化工作的真正意义。本文首先对网络优化的目标、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方向实施分析之后针对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来叙述现实中移动通信网络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运行引言 这些年来,随着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移动通信事业获得了迅速、综合的发展。移动网络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在大幅度的提高。然而,相对于移动通信网络增加的服务量,其需求客户的数量和需求量多在成倍增长。巨幅增长客户的数量,让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面对着巨大的供求压力。所以,网络优化工作不容疏忽,它的位置与作用对网络的运行维护、网络规划和项目建设愈来愈关键,并具备积极的指导意义。 1、网络优化的目标 1.1 容量扩充 在移动通信网络故障中,相对常见的就是发生接入失败或者切换失败,其中频率资源紧缺和硬件信道资源约束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所以在网络规划初期,要对网络的服务区域和这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作出相对理想的估算,这是为了避免发生阻塞情况最好方法。所以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优化经过中,对扇区的服务面积进行确定,凭借先进的模拟预测软件实施有关路测工作,把话务密度分布图做出,对服务范围内的话务容量实施解析和量化。在有些状况下,基站服务区划分并不是非常合理,相同范围容易发生重叠覆盖,比如有的服务扇区太忙,而有的服务扇区太闲。针对这样的问题,能够改变基站信号的水平辐射角与方位角,或者对发送功率进行改变和调整时延参数与导频搜索窗参数等。在完成调整后,要及时实施路测工作,来检验服务区内的信号强度和覆盖状况,如果调整结果不理想,依据实测数据再实施针对调整,直到网络服务容量满足要求。 1.2 覆盖范围增加 我们在网络优化中覆盖需要重点考虑的原因,覆盖不理想,将会对系统很多方面导致不良影响。优化中控制覆盖最为关键的,因此移动通信网络要提供尽可能大的覆盖区域。要完成对覆盖区域的控制,能够经过硬件与软件2方面的调整来完成。在硬件方面,能够经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俯仰角和小区功率大小,选取最佳站址,载频配置的调整,均衡话务分布,完善网络质量。在软件方面能够经过对部分小区参数如:准许接入参数、选择小区参数、功率控制参数、切换参数的修改来得到最好的覆盖效果。 1.3 提供好的网络服务 移动通信的网络传播确定了在覆盖区内没办法是100%覆盖,我们只可以期望在覆盖区内死角愈少愈好。取决于信号电平和干扰电平的话音质量。有时信号非常强,但质量不好,就是因为干扰问题。掉话的因素非常多,和信号的电平、干扰的电平、切换电平等都相关。要达到这些目标,花非常多钱可以办到,但一个好的网络要是在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花钱最少,这就需要精心地规划与设计,科学应用频率与设备。 2、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方向 2.1目标实现全面化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经过中,最为基本的要求是保证网络的高性价比。其更是3G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优化的最后发展目标。因此,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前提就是要满足覆盖率和容量需求,而且,在这些前提条件完成的基础上,对建设成本实施优化,便于把运营成本降低,提升运营商的现实效益。虽然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在持续地优化中,但是,网络业务种类不统一和网络技术要求偏高等问题依然是存在的。所以,在优化的经过中,要把系统的运营质量作为优化的关键方向。 2.2执行日常化 网络规划工作在网络发展高峰时段的发展核心是网络建设。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渐渐对网络的运营质量提升了更多、更高的服务要求。为了更优质地让运营商和客户的服务需求得到满足,需要对网络实施持续的优化,并且,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以展现优化工作。其实,日常的优化工作关键展现于:网络日常维护工作的改进和完善等。其中,提升用户的投诉解决效率和提高功能指标的实用结果等都是日常优化的关键内容。网络优化的时间务必要做到及时,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实施掌握,分析形成的因素,并研究相关的优化方法,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硬件和软件优化 3.1硬件优化 3.1.1一个基站天线能够覆盖理论上的全部区域,但在现实中有可能因为建筑物、树木与广告牌等影响容易发生部分信号盲区。这种状况在大城市相对广泛,其因素有非常多种,关键因素也许会是城市建设引发的。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经过分析OMC报表和现场实时监测,得到数据后,调整覆盖范围内基站的天线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来有效覆盖范围内的盲区。另外一种有效办法是使天线的有效高度增加和信号强度增加,这样能够让单位面积的信号覆盖度增加。以上这些方法实在不可以处理的话,能够迁移基站,经过规划,把基站迁移到有利的部位。 3.1.2网络优化的总体目标是网络功能指标不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为了达到全国的网络功能指标,能够对天线的方向与倾角进行调整,调整功率控制参数与切换参数。为了确认调整以后的的结果,还要在实施一次网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知道网络功能有所改善而且持续地稳定下来。移动网络通信优化经过要通过一次次的调整,直到网络功能有所改善满足有关的要求。 3.2软件优化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知识讲解

、无线网络建设目标 仓库部署无线网络及移动终端系统,建成无线扫码、无线仓储系统后,可以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入库管理:入库单即时通过无线网络提交给后台系统,管理员及时获取入库数据; 2?出库管理:当理货员到仓库领取图书时,仓库管理员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无线网络下传出库单据并输入待出库的图书数量,主机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改商品库存; 3?库存盘点:理货员手持移动终端,直接在货架上扫描商品条码,即时通过无线网络环境提交库存信息; 4?其它作业:人员调度管理、系统管理等。 无线扫码作业、无线仓储系统中,投标商必须保证仓库无线网络环境全覆盖, 并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 二、无线网络建方式 2.1瘦AP组建方式 传统FAT无线网络的部署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中的每一个AP进行逐一配置,对其进行配置的话,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因此,不建议用户大规模部署使用。建议采用“无线控制器(AC)+瘦AP (FIT AP) +POE交换机+无线网络管理”的FIT AP组网方式,无线控制器(AC必须使用单独的机架式硬件设备,瘦AP 实现无线信号的处理,而用户管理、加密、漫游、AP管理等功能全部集中 到AC进行,这样可以简化整个网络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AP的供电采用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通过以太网线来汇聚AP的流量,同时为AP提供电源,这样可以简化布线,同时减少故障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本次FIT AP无线网络部署模式,是将所有的配置在AC上统一实现,AP本身零配置,可

实现无缝漫游,适合大规模无线组网。

无线定点图一初步 移动手扌寸终端 移动手持终端 (瘦AP 无线组建网络拓扑 路由器 服务器 控制器 汇聚交换机 POE 交换机 POE 交换机 POE 交换机 无线AP 无线AP 无线AP 无线 AP 移动手持终端 移动手持终端

网络优化基本知识

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GSM无线网络优化的常规方法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在采用图1的流程经过几个循环后,网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仅采用上述方法较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时通常会结合用户投诉和CQT测试办法来发现问题,结合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发现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它是我们大多数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根据。通过对采集到的参数分类处理,形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统一的参数模板,以便更快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整特定小区或整个网络的参数等措施,使系统各小区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全网的系统指标。 2.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常在DT中根据需要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分为长呼(时长不限,直到掉话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据平均用户呼叫时长定)两种(可视情况调节时长),为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路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接口的数据及测量覆盖,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平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小岛效应;扇区是否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况,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话的原因,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无线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

1.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红外线方式无线局域网。红外线不能穿透非透明物体而导致基于红外线方式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只能在无障碍物的视距内进行工作。红外线局域网采用小于 1 μ m 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受太阳光的干扰大;支持 1 ~ 2Mbps 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2) 基于射频方式的无线局域网。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超过10000次。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扩频包括:直接序列扩频和调频扩频,无线局域网主要应用扩频微波技术。 2.802.11MAC 报文可以分成几类,每种类型的用途是什么? 答:(1)802.11MAC报文可分成数据帧、控制帧、管理帧三类。(2)数据帧:用户的数据报文;控制帧:协助发送数据帧的控制报文;管理帧:负责STA和AP之间的能力级的交互,认证、关联等管理工作。 3.试述AP直连或通过二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 答:(1)AP通过DHCP server获取IP地址;(2)AP发出二层广播的发现请求报文试图联系一个无线交换机;(3)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4)AP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5)AP 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 4.干扰实际吞吐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不稳定是无线通讯的本性②无线环境不停的保持变化③物理建筑的构成④AP的位置⑤共享介质:用户数、数据量 5、什么叫虚拟载波侦听,它有什么效果? 答:虚拟载波监听的机制是让源站将它要占用信道的时间通知给所有其他站,以便使其他所有站在这一段时间都停止发送数据。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碰撞的机会。 “虚拟载波监听”是表示其他站并没有监听信道,而是由于其他站收到了“源站的通知”才不发送数据。 效果:这种效果好像是其他站都监听了信道。 所谓“源站的通知”就是源站在其 MAC 帧首部中的第二个字段“持续时间”中填入了在本帧结束后还要占用信道多少时间,包括目的站发送确认帧所需的时间。 6.无线交换机+Fit AP系统构成特点是什么? 答:①主要由无线交换机和Fit AP在有线网的基础上构成的。②AP零配置,硬件主要由CPU+内存+RF构成,配置和软件都要从无线交换机上下载。所有AP和无线客户端的管理都在无线交换机上完成。③AP和无线交换机之间的流量被私有协议加密;无线客户端的MAC只出现在无线交换机端口,而不会出现在AP的端口。④可以在任何现有的二层或三层 LAN 拓扑上部署H3C的通用无线解决方案,而无需重新配置主干或硬件。无线交换机以及管理型接入点AP可以位于网络中的任何位置。 7.试述AP通过三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_option 43方式。 答:(1)AP通过DHCP server获取IP地址、option 43属性(携带无线交换机的IP地址信息)(2)AP会从option 43属性中获取无线交换机的IP地址,然后向无线控制器发送单播发现请求(3)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4)AP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5)AP 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 8.FAT AP的认证加密方式有哪几种?

无线网络建设及项目整体管理

无线网络建设及项目整体管理 摘要 报告对内蒙古电信公司在接手CDMA网络后,如何根据网络、用户发展和3G的契机迅速完善网络覆盖,提升客户感知度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比分析主要竞争对手,提出的网络优化方案、建设思路以及规划均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和建设性。 文章提出的网络优化规划均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网络建设和市场开拓、用户发展相结合的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网络建设方案。结合项目整体管理的知识体系,提出传统建设流程的优化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信无线网络建设项目管理CDMA

目录 第1章绪论 (3) 第2章文献综述 (4) 2.1中国电信的3G元年 (4) 2.2 项目管理在电信建设中的应用 (4) 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 (4) 2.2.2 项目整体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周期 (4) 第3章内蒙古电信直面竞争 (6) 3.1 SWOT分析法 (6) 3.2 内蒙电信SWOT应用 (6) 3.3 直面竞争 (7) 第4章针对性的网络建设 (8) 4.1 无线网络现状 (8) 4.2现网数据的统计分析 (8) 4.3 针对性的网络发展策略和目标 (8) 第5章项目管理在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11) 5.1 建设流程的管理优化 (11) 5.1.1现有建设流程的缺点 (11) 5.1.2 优化后的流程 (11) 5.2 客户特征和分布决定建设方向 (12) 参考文献 (13)

第1章绪论 中国电信作为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正受到移动业务的巨大冲击。移动通信业务替代传统固定通信业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几年固定电话用户增长放缓,部分省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而移动用户第一季度仍以数百万的速度在增长。 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实现多业务经营一直是中国电信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收购中国联通CDMA移动网络的准备工作,标志了中国电信跨出了向全业务运营目标具有历史里程碑的一步。中国电信率先提供了3G应用服务,得到了用户的良好反馈,赢得了市场。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职能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职能 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GSM无线网络优化的常规方法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在采用图1的流程经过几个循环后,网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仅采用上述方法较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时通常会结合用户投诉和CQT测试办法来发现问题,结合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发现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它是我们大多数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根据。通过对采集到的参数分类处理,形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统一的参数模板,以便更快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整特定小区或整个网络的参数等措施,使系统各小区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全网的系统指标。 2.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常在DT中根据需要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分为长呼(时长不限,直到掉话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据平均用户呼叫时长定)两种(可视情况调节时长),为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路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接口的数据及测量覆盖,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平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小岛效应;扇区是否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况,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话的原因,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3.CQT (呼叫质量测试或定点网络质量测试):在服务区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信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建立在用户感知度上的网络优化面对的必然是对用户投诉问题的处理,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电话不通的现象 信令建立过程 在手机收到经PCH(寻呼信道)发出的pagingrequest(寻呼请求)消息后,因SDCCH拥塞无法将pagingresponse(寻呼响应)消息发回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可通过调整SDCCH与TCH的比例,增加载频,调整BCC(基站色码)等措施减少SDCCH的拥塞。 因手机退出服务造成不能分配占用SDCCH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对于盲区造成的脱网现象,可通过增加基站功率,增加天线高度来增加基站覆盖;对于BCCH频点受干扰造成的脱网现象,可通过改频、调整网络参数、天线下倾角等参数来排除干扰。 鉴权过程 因MSC与HLR、BSC间的信令问题,或MSC、HLR、BSC、手机在处理时失败等原因造成鉴权失败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由于在呼叫过程中鉴权并非必须的环节,且从安全角度考虑也不需要每次呼叫都鉴权,因此可以将经过多少次呼叫后鉴权一次的参数调大。 加密过程 因MSC、BSC或手机在加密处理时失败导致呼损。 对策:目前对呼叫一般不做加密处理。 从手机占上SDCCH后进而分配TCH前 因无线原因(如RadioLinkFailure、硬件故障)使SDCCH掉话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通过路测场强分析和实际拨打分析,对于无线原因造成的如信号差、存在干扰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对于硬件故障,采用更换相应的单元模块来解决。 话音信道分配过程 因无线分配TCH失败(如TCH拥塞,或手机已被MSC分配至某一TCH上,因某种原因占不上TCH而导致链路中断等原因)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对于TCH拥塞问题,可采用均衡话务量,调整相关小区服务范围的参数,启用定向重试功能等措施减少TCH的拥塞;对于占不上TCH的情况,一般是硬件故障,可通过拨打测试或分析话务统计中的CALLHOLDINGTIME参数进行故障定位,如某载频CALLHOLDINGTIME值小于10秒,则可断定此载频有故障。另外严重的同频干扰(如其它基站的BCCH与TCH同频)也会造成占不上TCH信道,可通过改频等措施解决。 2.电话难打现象 一般现象是较难占线、占线后很容易掉线等。这种情况首先应排除是否是TCH 溢出的原因,如果TCH信道不足,则应增加信道板或通过增加微蜂窝或小区裂变的形式来解决。

无线网络故障诊断维护_2014-04-22-16-25-55

无线网络设置上机实训 2014.4.22日 地点:B304 学号:120002010203 姓名:黄秀青 内容: 1,无线网络连接上但电脑却上不了网了,可能的原因和如何进行故障排除? (1)检查是否密码错误 输入无线连接密码的时候,如果密码比较长有可能会输错密码,所以建议大家 再输入一次密码。如果有可能,直接使用复制粘贴的方式输入密码。复制粘贴 的时候,注意别选中无关字符了哟,多加一两个空格是最常见的错误。 (2)无线路由器是否已经和MAC地址绑定 为了防止别人蹭网,很多家庭用户都设置了无线Mac地址过滤,但是当更换电 脑或者无线网卡之后,就上不了网了,所以需要在路由器设置中添加新的MAC 地址。 (3)服务设置是否完全正确 检查电脑端的服务设置,例如DHCP Client、WirelessZero Configuration服 务没有启动,就会导致无线网络使用不正常。其中DHCP如果没有开启,则使用 自动分配IP的电脑无法自动配置IP地址。 (4)分配的IP地址是否设置正确 无线网络使用手动分配的IP地址和DNS地址,这个在Windows下面需要在无线 连接属性中进行设置。Windows和Linux不一样,不能对不同的无线网络设置不 同的IP地址,所以当在多个无线网络中切换的时候,如果使用手动分配的IP 就容易上不了网。 (5)驱动是否适合当前网卡 这种情况多半出现在第一次用无线网卡的时候,如果使用了Windows 7,一般情 况下都会自动下载安装正确的网卡驱动。但是极端情况下,下载的驱动不一定 适合网卡使用,所以有可能需要自己从厂商主页下载驱动。 (6)必须的补丁是否安装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