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锡电路板上锡不良的原因

沉锡电路板上锡不良的原因
沉锡电路板上锡不良的原因

沉锡电路板上锡不良的原因

摘要PCBA上的沉锡焊盘在二次过炉过程中出现上锡不良现象,通过对失效焊盘、过炉一次焊盘、未过炉板焊盘进行表面观察、FIB制样剖面分析、AES表面成分分析等手段查找失效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失效焊盘在第二次过炉前已经被氧化,且焊盘表面沉锡层厚度急剧减薄,从而导致焊盘上锡不良。

【关键词】沉锡FIB剖面制样AES成分分析上锡不良

1 案例背景

失效样品为某型号双面贴片PCBA板,该PCB板经过两次SMT后,发现B面少量焊盘出现上锡不良现象,?悠返氖?效率大概在千分之三左右。该PCB板焊盘表面处理工艺为化学沉锡,出现上锡不良的焊盘均位于第二贴片面。

2 分析方法简述

2.1 焊盘表面SEM分析

通过SEM分别对失效焊盘、过炉一次焊盘、未过炉焊盘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观察,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未过炉焊盘表面沉锡层成型良好,过炉一次焊盘和失效焊盘表面存在微小的凸起颗粒,表明沉锡层在过炉后表面生成晶须。

2.2 焊盘FIB制样剖面分析

通过FIB对失效焊盘、过炉一次焊盘及未过炉焊盘进行来制作剖面,再通过EDS对剖面表层进行成分线扫描,具体结果见图2~3。结果表明:失效焊盘在表层已经出现Cu元素,说明纯锡层中Sn已经基本完全与Cu形成合金;过炉一次焊盘的表层在0.3μm左右深度出现Cu元素,说明过炉一次焊盘后,纯锡层厚度约为0.3μm;未过炉焊盘的表层在0.8μm左右深度出现Cu元素,说明未过炉焊盘的纯锡层厚度约为0.8μm。

由此可见随着过炉次数的增加,焊盘表面锡层厚度大幅下降,过炉一次后锡层厚度几乎不能满足再次焊接的要求。由于EDS分析精度的缘故,需采用AES对其表面进行高精度分析。

2.3 焊盘表面AES成分分析

由于EDS的检测深度超过沉锡层厚度,现采用AES(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深度约为5nm)对失效焊盘和过炉一次焊盘的表面进行深度成分分析。

图4为过炉一次焊盘在0~220nm深度范围的成分分布曲线图,由图可知,过炉一次焊盘表面在0~187nm范围内主要为C、Sn;在180nm左右出现Cu元素,说明在该深度已经出现铜锡化合物。由此可见,过一次炉焊盘表面锡层并未发生严重氧化,但金属件化合物已经长大,焊盘表面剩余锡层厚度极薄。

3 分析与讨论

沉锡板焊盘的结构主要分为铜层、铜锡合金层、纯锡层及表层的氧化锡层,其中纯锡层可保证焊盘表面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在回流焊过程中,表层的氧化锡层会被锡膏中助焊剂的活性物质去除,锡膏与纯锡层熔融,使焊盘上锡良好,一般而言,焊盘表层至少要存在0.2μm的纯锡层,才能保证焊盘良好的可焊性。失效现象均出现在第二贴片面,说明NG样品在第一次过炉过程中,由于高温加速铜与锡之间的扩散,使铜锡合金层变厚,同时纯锡层氧化加剧,导致纯锡层被严重消耗;在第二次过炉焊接时,助焊剂的活性不足,表层氧化物未被完全去除(由AES成分分析可知),纯锡层厚度不足,焊盘润湿性差,导致焊盘不上锡。

4 结论

NG样品均出现在第二贴片面,说明焊盘在第一次过炉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加速铜与锡之间的扩散,使铜锡合金层变厚,同时加剧纯锡层被氧化,导致纯锡层变薄;在第二次过炉焊接时,助焊剂的活性不够强,表层氧化锡未被完全去除,且纯锡层厚度不足,导致焊盘润湿性差,出现不上锡失效。

5 建议

(1)使用活性更强的助焊剂,增强锡膏去氧化层能力;

(2)增加PCB板沉锡层厚度,保证在过炉一次后,锡

层厚度仍能满足可焊性要求;

(3)增加氮气保护,降低焊盘表层氧化。

参考文献

[1]苏章泗.化学沉锡工艺初探[J].印刷电路信息,2001(05).

[2]李伏,李斌.你了解沉锡吗[J].印刷电路信息,2012(09).

[3]李伏,李斌,辜小谨.沉锡PCB焊接失效分析方法[J].印刷电路信息,2014(03).

作者简介

吕俊杰(1969-),男,湖北省应城市人。研究生学历。职称:副教授。工作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

作者单位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PCB沉锡工艺研究

PCB沉锡工艺研究 PCB沉锡工艺是为有利于SMT与芯片封装而特别设计的在铜面上以化学方式沉积锡金属镀层,是取代Pb-Sn合金镀层制程的一种绿色环保新工艺,已广泛使用与电子产品(如线路板、电子器件)与五金件、装饰品等表面处理。 一、沉锡工艺特点 1.在155℃下烘烤4小时(即相当于存放一年),或经8天的高温高湿试验(45℃、相对湿度93%),或经三次回流焊后仍具有优良的可焊性; 2.沉锡层光滑、平整、致密,比电镀锡难形成铜锡金属互化物,无锡须; 3.沉锡层厚度可达0.8-1.5μm,可耐多次无铅焊冲击; 4.溶液稳定,工艺简单,可通过分析补充而连续使用,无需换缸; 5.既适于垂直工艺也适用于水平工艺; 6.沉锡成本远低于沉镍金,与热风整平相当; 7.对于喷锡易短路的高密度板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适用于细线高密度IC封装的硬板和柔性板; 8.适用于表面贴装(SMT)或压合(Press-fit)安装工艺; 9.无铅无氟,对环境无污染,免费回收废液。 二、沉锡工艺流程顺序: 三、Final Surface Cleaner表面除油: 1.开缸成分: M401酸性除油剂……….100ml/L 浓H2SO4…………………50ml/L DI水……………………..其余 作用:除去电路板表面油污,氧化层和手指印。此除油剂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所有阻焊油墨都兼容。 2.操作参数: 温度:30-40℃,最佳值:35℃ 分析频率:除油剂,每天一次 控制:除油剂80-120ml/L,最佳值:100ml/L 铜含量:小于1.5g/L

补充:M401,增加1%含量需补充10ml/L 过滤:20μ滤芯连续过滤,换缸时换滤芯。 寿命:铜含量超过1.5g/L或每升处理量达到500呎。 四、Microetch微蚀: 1.开缸成分: Na2S2O4……………….120g/L H2SO4…………………40ml/L DI水………………….其余 程序:①向缸中注入85%的DI水; ②加入计算好的化学纯H2SO4,待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计算好的Na2S2O4,搅拌至全溶解; ④补DI水至标准位置。 2.操作参数: 温度:室温即可 分析频率:H2S04,每班一次 铜含量,每天一次 微蚀率,每天一次 控制:铜含量少于50g/L 微蚀率:30-50μ,最佳值:40μ 补充:Na2S2O4,每补加10g/L,增加1%的含量 H2SO4,每补加4ml/L,增加1%的含量 寿命:铜含量超过50g/L时稀释至15g/L,并补充Na2S2O4 和H2SO4 五、Predip预浸: 1.开缸:10% M901预浸液;其余:DI水 用途:在沉锡前湿润微蚀出的铜面,此预浸液对任何阻焊油墨都没有攻击性; 2.操作参数: 温度:室温 分析频率:酸当量,每天一次 铜含量:每周一次 补充:酸当量,每添加100ml/LM901,增加0.1当量 液位:以DI水补充 过滤:20μ滤芯连续过滤 寿命:与沉锡缸同时更换 3.废水处理:与后处理废液中和后过滤出固体物质。 六、Chemical Tin沉锡: 1.设备:预浸和化学锡缸均适用; 缸体: PP或PVC缸均可; 摆动:PCB架在缸内摆动,避免气体搅拌; 过滤:10μ滤芯连续过滤; 通风:建议15MPM通风量; 加热器:钛氟龙或石英加热器; 注意:不能有钢铁材料在缸内 2.开缸:100% Sn9O2 沉锡液开缸,此沉锡液对任何阻焊油墨都没有攻击性; 3.操作参数:

上锡不良原因分析报告

6A7A45001A上锡不良原因分析报告 背景: 2014年5月31日,型号6A7A45001A上锡不良,针对此问题协同徐春梅小姐,前往SMT加工厂分析不良原因。 目的: 为解决问题板的处理方式以及问题板的产生原因,防止再发。 目录: A、试验条件/流程: B、检验分析; C、现场排查; D、总结与建议。 A、试验条件: a.现场温湿度:NA; b.锡膏类别:同方A-P6337-D-900(Alloy:Sn63/Pb37)有铅; c.FUX PCB:E400163A2(无铅喷锡板); d.回流焊峰值:260℃/实际板面温度251℃; e.钢网厚度:0.12mm; f.丝印锡膏厚度:NA; g.丝印方式:手印/机印; B、检验分析: 依试验流程共试验4set E400163A2空板PCB结果如下: b-a、目检1set明显不上锡,相对不良比例25%; b-b、放大镜检验4set 焊盘周边严重锡珠,相对不良比例100%(图组1-1)。 图组1-1 试验方案2共试验5set已贴S/S面PCBA,试验结果如下: b-c目检5set未发现明显不良,相对不良比例0%。 分析:b-b图示锡珠形成机理: 回流焊中出现的锡珠(或称焊料球),常常藏与矩形片式元件两端之间的侧面或细间距引脚之间。在元件贴状过程中,焊膏被置于片式元件的引脚与焊盘之间,随着印制板穿过回流焊炉,焊膏熔化变成液体,如果与焊盘和器件引脚等润湿不良,液态焊料颗粒不能聚合成一个焊点。部分液态焊料会从焊缝流出,形成锡珠。因此,焊料与焊盘和器件引脚的润湿性差是导致锡珠形成的根本原因。 造成焊料润湿性差的原因: 1、回流温度曲线设置不当; 求证:加工厂回流焊温度曲线图(1)NG 标准回流焊温度曲线图(2)OK

喷锡与沉锡异同点及化学沉锡常见问题分析

喷锡与沉锡异同点及化学沉锡常见问题分析 PCB沉锡工艺是为有利于SMT与芯片封装而特别设计的在铜面上以化学方式沉积锡金属镀层,是取代Pb-Sn合金镀层制程的一种绿色环保新工艺,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五金件、装饰品等。印刷线路板有两个较为常用的工艺:喷锡和沉锡。喷锡,主要是将PCB板直接侵入到熔融状态的锡浆里面,在经过热风整平后,在PCB铜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锡层,厚度一般为1um-40um。沉锡,主要是利用置换反应在PCB板面形成一层极薄的锡层,锡层厚度大约在在0.8um-1.2um之间,沉锡工艺更普遍应用在线路板表面处理工艺当中。 化学沉锡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化学沉锡是PCB沉锡工艺的一种,应用较为普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铜离子的化学电位使镀液中的亚锡离子发生化学置换反应,其实质是电化学反应。被还原的锡金属沉积在铜基材的表面上形成锡镀层,且其浸锡镀层上吸附的金属络合物对锡离子还原为金属锡起催化作用,以使锡离子继续还原成锡,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4TU+Sn2→2Cu+(TU)2+Sn。 化学沉锡层的厚度大约在在1um-40um之间,表面结构较为致密,硬度较大,不容易刮花;喷锡在生产过程中只有纯锡,所以表面容易清洗,正常温度下可以保存一年,并且在焊接的过程中不易出现表面变色的问题;沉锡,锡厚大约在在0.8um-1.2um之间,表面结构较为松散,硬度小,容易造成表面刮伤;沉锡是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药剂较多,所以不容易清洗,表面容易残留药水,导致在焊接中易出现异色问题,保存时间较短,正常温度下可以保存三个月,如果时间久会出现变色。 化学沉锡板的主要缺陷表现为锡面发暗、锡面污染导致的可焊性不良问题,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及现场调查,基本确定造成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产过程药液拖带消耗:因锡槽药水具有粘度较大特性,致使生产带出量较大,从而导致锡槽药液消耗量大。同时,由于锡槽槽液大量带入硫脲洗槽,造成硫脲洗槽铜含量上升快,影响生产板清洗效果,易

化金板上锡不良改善报告(2011-12-23)

技术报告 文件编号: 收件 生产、品管、客服、副总办 制作 2011/12/23 抄送 王主管、叶经理、杨经理、席经理、刘副总 审核 FAX 批准 事件 主题: 化金板上锡不良跟进改善报告 责任对象 加工 现状 描述 从9月份开始客户端抱怨化金板上锡不良频繁,9-11三个月均有上锡不良投诉5-6起,现我部根据客户端提供实物板进行相应的测试分析,结合深昊的改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并要求生产严格执行, 待跟进改善后化金板在客户端上线品质状况,从12月份客户投诉状况来看,上锡不良已有明显改善。 不良 案例 1、 上锡不良案例 1.1、8-12月份上锡不良统计 月份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截止12月23日) 上锡不良(件) 1 6 5 5 1 9-11月上锡不良投诉明显增多 8-12月共投诉18件上锡不良分布图 1.2、客户投诉上锡不良典型案例如下 1.2.1不熔金、缩锡发黑案例 料号 不良描述 不良率 不良周期 相关图片 4513 BGA 处不上锡,且有轻微 的发黑 2% 3111 18901 PAD 吃锡不良,表现为部 分不熔金 6% 3711 4532 整PCS 不吃锡,金完全未 熔,轻拨零件就会脱落 2.5% 4111 上 24688月 9月 10月11月 12月 月 件数不 不65% 缩35% BGA 处不上锡且有发黑 明显有不熔金 整板不熔金且掉件

不良案例1.2.2案例分析 料号BGA处EDS图片EDS光谱图给客户端结论 4513 外界污染 18901 金面轻微污染 4532 金层有阻焊层,可 能有菌类污染 1.2.3小结 从上述三个案例分析来看,不熔金、缩锡发黑应为焊接过程中润湿性不够,导致无法熔掉金层或无法形成IMC层,继而产生上锡不良;影响润湿性原因很多,PCB表面污染、镍层腐蚀氧化等都会影响影响润湿效果,客户端炉温低、锡膏助焊剂差等也会影响润湿性。 上锡不良模拟分析2、原因分析(鱼骨图) 上 锡 不 良锡膏退洗 作业不规范 辅助工具不良 培训不到位 PCB不良 参数不当 保养不到位 酸碱恶劣环境 人 物 环 机 法 锡膏异常客户炉温异常

上锡不良原因

深圳市联益电子有限公司 上锡不良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焊后PCB板面残留多板子脏: 1.FLUX固含量高,不挥发物太多。 2.焊接前未预热或预热温度过低(浸焊时,时间太短)。 3.走板速度太快(FLUX未能充分挥发)。 4.锡炉温度不够。 5.锡炉中杂质太多或锡的度数低。 6.加了防氧化剂或防氧化油造成的。 7.助焊剂涂布太多。 8.PCB上扦座或开放性元件太多,没有上预热。 9.元件脚和板孔不成比例(孔太大)使助焊剂上升。 10.PCB本身有预涂松香。 11.在搪锡工艺中,FLUX润湿性过强。 12.PCB工艺问题,过孔太少,造成FLUX挥发不畅。 13.手浸时PCB入锡液角度不对。 14.FLUX使用过程中,较长时间未添加稀释剂。 二、着火: 1.助焊剂闪点太低未加阻燃剂。 2.没有风刀,造成助焊剂涂布量过多,预热时滴到加热管上。 3.风刀的角度不对(使助焊剂在PCB上涂布不均匀)。 4.PCB上胶条太多,把胶条引燃了。 5.PCB上助焊剂太多,往下滴到加热管上。 6.走板速度太快(FLUX未完全挥发,FLUX滴下)或太慢(造成板面热温度 太高)。 7.预热温度太高。 8.工艺问题(PCB板材不好,发热管与PCB距离太近)。 三、腐蚀(元器件发绿,焊点发黑) 1. 铜与FLUX起化学反应,形成绿色的铜的化合物。 2. 铅锡与FLUX起化学反应,形成黑色的铅锡的化合物。 3. 预热不充分(预热温度低,走板速度快)造成FLUX残留多,有害物残留太多)。 4.残留物发生吸水现象,(水溶物电导率未达标) 5.用了需要清洗的FLUX,焊完后未清洗或未及时清洗。 6.FLUX活性太强。 7.电子元器件与FLUX中活性物质反应。 四、连电,漏电(绝缘性不好) 1. FLUX在板上成离子残留;或FLUX残留吸水,吸水导电。 2. PCB设计不合理,布线太近等。 3. PCB阻焊膜质量不好,容易导电。 五、漏焊,虚焊,连焊 1. FLUX活性不够。

沉锡工艺工作和问题处理WI

汕头超声印制板公司工作指示 CHINA CIRCUIT TECHNOlOGY (SHANTOU) CORPORATION WORK INSTRUCTION 标题:沉锡工艺工作与问题处理 TITlE:WORK INSTRUCTION FOR TECHNICS WORK TASK AND PROMBLEM TREATMENT 文件编号:WI-Y1-ME-A 版本:0 D O C U M E N T N O.:VERSION NO.: 生效日期:页数:E F F E C T I V E D A T E: PAGES: 编写:日期: DRAFTED BY:DATE: 审核:日期: AUDITED BY:DATE: 批准:日期:APPROVED BY:DATE:

工作指示修改表

1.目的 使新工艺人员了解沉锡的工艺工作要点及问题的处理 2.适用范围 沉锡工艺人员 3. 注意内容 3.1. 工艺控制注意事项: 1.锡缸加药顺序及方法:首先添加基本剂LP,然后添加基本剂2000,循环20min后添加锡溶液C,循环10min后才能添加添加剂。 2.锡缸要特别提防含铁的物质进入,以免造成药水的报废; 3.当药水中铜离子浓度较高时,用铜离子处理器进行冷却过滤,除掉铜离子,以免造成品质问题及药水报废; 4.更换锡缸棉芯时由于气体未排尽使药水变得浑浊时,须及时将过滤桶中的气体排走,以免造成药水报废;

3.3沉锡添加药水配制发红的调查和完善 甲磺酸与Sn2+可以络合,有稳定Sn2+的作用; 硫脲与Ag+有强的络合能力; 当SF-C加入没有混合均匀即加入添加剂,即Sn2+和Ag+ 都没有被充分的络合情况下( Sn2+为还原剂和Ag+为氧化 剂),导致局部发生如下反应: 2Ag++Sn2+=2Ag↓+Sn4+ 生成单质银沉淀。 采取的完善措施 延长加药间隔时间。 安排专人配药,全部白天配制 培训员工树立正确操作意识,增强节约观念

上锡不良类型及原因分析

上锡不良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焊后PCB板面残留多板子脏: 1.FLUX固含量高,不挥发物太多。 2.焊接前未预热或预热温度过低(浸焊时,时间太短)。 3.走板速度太快(FLUX 未能充分挥发)。 4.锡炉温度不够。 5.锡炉中杂质太多或锡的度数低。 6.加了防氧化剂或防氧化油造成的。 7.助焊剂涂布太多。 8.PCB上扦座或开放性元件太多,没有上预热。 9.元件脚和板孔不成比例(孔太大)使助焊剂上升。 10.PCB本身有预涂松香。 11.在搪锡工艺中,FLUX润湿性过强。 12.PCB工艺问题,过孔太少,造成FLUX挥发不畅。 13.手浸时PCB入锡液角度不对。 14.FLUX使用过程中,较长时间未添加稀释剂。二、着火: 1.助焊剂闪点太低未加阻燃剂。 2.没有风刀,造成助焊剂涂布量过多,预热时滴到加热管上。 3.风刀的角度不对(使助焊剂在PCB上涂布不均匀)。 4.PCB上胶条太多,把胶条引燃了。 5.PCB 上助焊剂太多,往下滴到加热管上。 6.走板速度太快(FLUX未完全挥发,FLUX滴下)或太慢(造成板面热温度太高)。 7.预热温度太高。 8.工艺问题(PCB板材不好,发热管与PCB距离太近)。三、腐蚀(元器件发绿,焊点发黑) 1. 铜与FLUX起化学反应,形成绿色的铜的化合物。 2. 铅锡与FLUX起化学反应,形成黑色的铅锡的化合物。 3. 预热不充分(预热温度低,走板速度快)造成FLUX残留多,有害物残留太多)。 4.残留物发生吸水现象,(水溶物电导率未达标) 5.用了需要清洗的FLUX,焊完后未清洗或未及时清洗。 6.FLUX活性太强。 7.电子元器件与FLUX中活性物质反应。四、连电,漏电(绝缘性不好) 1. FLUX在板上成离子残留;或FLUX残留吸水,吸水导电。 2. PCB设计不合理,布线太近等。 3. PCB阻焊膜质量不好,容易导电。五、漏焊,虚焊,连焊 1. FLUX活性不够。 2. FLUX的润湿性不够。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如何对付SMT的上锡不良

如何对付SMT的上锡不良 波峰面:波的表面均被一层氧化皮覆盖﹐它在沿焊料波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几乎都保持静态﹐在波峰焊接过程中﹐PCB接触到锡波的前沿表面﹐氧化皮 破裂﹐PCB前面的锡波无皲褶地被推向前进﹐这说明整个氧化皮与PCB以同样的速度移动波峰焊机。 焊点成型:当PCB进入波峰面前端(A)时﹐基板与引脚被加热﹐并在未离开波峰面(B)之前﹐整个PCB浸在焊料中﹐即被焊料所桥联﹐但在离开波峰尾端的瞬间﹐少量的焊料由于润湿力的作用﹐粘附在焊盘上﹐并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会出现以引线为中心收缩至最小状态﹐此时焊料与焊盘之间的润湿力大于两焊盘之间的焊料的内聚力。因此会形成饱满﹐圆整的焊点﹐离开波峰尾部的多余焊料﹐由于重力的原因﹐回落到锡锅中。 防止桥联的发生 1、使用可焊性好的元器件/PCB 2、提高助焊剞的活性 3、提高PCB的预热温度﹐增加焊盘的湿润性能 4、提高焊料的温度 5、去除有害杂质﹐减低焊料的内聚力﹐以利于两焊点之间的焊料分开。 波峰焊机中常见的预热方法 1、空气对流加热 2、红外加热器加热 3、热空气和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加热 波峰焊工艺曲线解析 1、润湿时间:指焊点与焊料相接触后润湿开始的时间 2、停留时间:PCB上某一个焊点从接触波峰面到离开波峰面的时间,停留/焊接时间的计算方式是﹕停留/焊接时间=波峰宽/速度 3、预热温度:预热温度是指PCB与波峰面接触前达到的温度(見右表) 4、焊接温度 焊接温度是非常重要的焊接参数﹐通常高于焊料熔点(183°C )50°C ~60°C大多数情况是指焊锡炉的温度实际运行时﹐所焊接的PCB 焊点温度要低于炉温﹐这是因为PCB吸热的结果 SMA類型元器件預 熱溫度 單面板組件通孔器件與混裝90~100 雙面板組件通孔器件100~110 雙面板組件混 裝100~110 多層板通孔器 件15~125

沉锡焊盘上锡不良是什么因素导致沉锡焊盘上锡失效分析详解

沉锡焊盘上锡不良是什么因素导致?沉锡焊盘上锡失效分 析 1. 案例背景 送检样品为某PCBA板,该PCB板经过SMT后,发现少量焊盘出现上锡不良现象,样品的失效率大概在千分之三左右。该PCB板焊盘表面处理工艺为化学沉锡,该PCB板为双面贴片,出现上锡不良的焊盘均位于第二贴片面,失效分析。 2. 分析方法简述 2.1 样品外观观察 如图1所示,通过对失效焊盘进行显微放大观察,焊盘存在不上锡现象,焊盘表面未发现明显变色等异常情况。 图1、失效焊盘图片

2.2 焊盘表面SEM+EDS分析 如图2~4所示,对NG焊盘、过炉一次焊盘、未过炉焊盘分别进行表面SEM观察和EDS 成分分析,未过炉焊盘表面沉锡层成型良好,过炉一次焊盘和失效焊盘表面沉锡层出现重结晶,表面均未发现异常元素; 图2. NG焊盘的SEM照片及EDS能谱

图3.过炉一次焊盘的SEM照片+EDS能谱图

图4.未过炉焊盘的SEM照片+EDS能谱图 2.3 焊盘FIB制样剖面分析 如图5~7所示,利用FIB技术对失效焊盘、过炉一次焊盘及未过炉焊盘制作剖面,对剖面表层进行成分线扫描,发现NG焊盘表层已经出现Cu元素,说明Cu已经扩散至锡层表面;过炉一次焊盘表层在0.3μm左右深度出现Cu元素,说明过炉一次焊盘后,纯锡层厚度约为0.3μm;未过炉焊盘的表层在0.8μm左右深度出现Cu元素,说明未过炉焊盘的纯锡层厚度约为0.8μm。鉴于EDS测试精度较低,误差相对较大,接下来采用AES对焊盘表面成分进行进一步分析。

图5. NG焊盘剖面的SEM照片及EDS能谱

图6.过炉一次焊盘剖面的SEM照片+EDS能谱图

SMT上锡不良的解决办法

SMT上锡不良的解决办法 波峰面:波的表面均被一层氧化皮覆盖﹐它在沿焊料波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几乎都保持静态﹐在波峰焊接过程中﹐PCB接触到锡波的前沿表面﹐氧化皮破裂﹐PCB前面的锡波无皲褶地被推向前进﹐这说明整个氧化皮与PCB以同样的速度移动波峰焊机。 焊点成型:当PCB进入波峰面前端(A)时﹐基板与引脚被加热﹐并在未离开波峰面(B)之前﹐整个PCB浸在焊料中﹐即被焊料所桥联﹐但在离开波峰尾端的瞬间﹐少量的焊料由于润湿力的作用﹐粘附在焊盘上﹐并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会出现以引线为中心收缩至最小状态﹐此时焊料与焊盘之间的润湿力大于两焊盘之间的焊料的内聚力。因此会形成饱满﹐圆整的焊点﹐离开波峰尾部的多余焊料﹐由于重力的原因﹐回落到锡锅中。 防止桥联的发生 1、使用可焊性好的元器件/PCB 2、提高助焊剞的活性 3、提高PCB的预热温度﹐增加焊盘的湿润性能 4、提高焊料的温度 5、去除有害杂质﹐减低焊料的内聚力﹐以利于两焊点之间的焊料分开。 波峰焊机中常见的预热方法 1、空气对流加热 2、红外加热器加热 3、热空气和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加热 波峰焊工艺曲线解析 1、润湿时间:指焊点与焊料相接触后润湿开始的时间 2、停留时间:PCB上某一个焊点从接触波峰面到离开波峰面的时间,停留/焊接时间的计算方式是﹕停留/焊接时间=波峰宽/速度 3、预热温度:预热温度是指PCB与波峰面接触前达到的温度(见右表) 4、焊接温度 焊接温度是非常重要的焊接参数﹐通常高于焊料熔点(183°C )50°C ~60°C大多数情况是指焊锡炉的温度实际运行时﹐所焊接的PCB 焊点温度要低于炉温﹐这是因为PCB吸热的结果 SMA类型元器件预热温度 单面板组件通孔器件与溷装90~100 双面板组件通孔器件100~110 双面板组件溷装100~110 多层板通孔器件15~125 多层板溷装115~125 波峰焊工艺参数调节 1、波峰高度:波峰高度是指波峰焊接中的PCB吃锡高度。其数值通常控制在PCB板厚度的1/2~2/3,过大会导致熔融的焊料流到PCB 的表面﹐形成“桥连” 2、传送倾角:波峰焊机在安装时除了使机器水平外﹐还应调节传送装置的倾角﹐通过倾角的调节﹐可以调控PCB与波峰面的焊接时间﹐适当的倾角﹐会有助于焊料液与PCB更快的剥离﹐使之返回锡锅内 3、热风刀:所谓热风刀﹐是SMA刚离开焊接波峰后﹐在SMA的下方放置一个窄长的带开口的“腔体”﹐窄长的腔体能吹出热气流﹐

无铅喷锡(HASL)上锡不良案例研究

无铅喷锡(HASL)上锡不良案例研究 由于欧盟、美国和我国等国家和地区对铅等有毒物质使用的限制,电子组件中传统的有铅喷锡PCB已经向无铅喷锡PCB转化。然而,在无铅喷锡PCB的使用过程,很多技术人员发现PCB 在经过一段时间储存或者经历高温过程后(如回流焊接过程),PCB焊盘很难被焊料润湿,从而造成无铅喷锡PCB部分焊盘出现上锡不良现象。本文将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给出无铅喷锡PCB上锡不良的失效机理,并介绍针对上述不良的主要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并给出避免无铅喷锡PCB出现上锡不良的相关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避免无铅喷锡PCB出现上锡不良,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案例的背景 某单位送回流焊接后PCBA样品5块和同批次PCB空板5块,委托单位反应该批次PCBA在经过一次回流焊接后,第二面(B面)部分焊盘存在上锡不良现象,而且在某些IC引脚位置尤为明显。上锡不良的的PCB比例为5%左右。考虑到PCB的A、B面没有显著的差异,且只在第二面存在上锡不良现象,委托单位对焊接工艺顺序进行调整,发现原本焊接良好的A面也存在一定的上锡不良现象,而B面则明显改善。同时委托单位表示,该PCB已经使用很长时间,只有最近的这一批存在上锡不良现象。由于无法准确判断导致上锡不良的原因,委托要求对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解决该失效提高依据。由于涉及客户的部分信息,为保密要求不提供外观照片。 2 分析过程 2.1 总体思路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信息,该PCB采用的无铅喷锡工艺,且改变工艺流程对上锡不良的现象有明显的改善,初步推断失效的原因可能与无铅喷锡表面镀层在高温下的合金退化导致可焊性下降有关。为了对该失效推断进行验证,则分析思路为:对失效PCBA具体的失效部位进行外观检查,重点检查失效部位的润湿情况,区分上锡不良为不润湿或反润湿,同时检查焊料对引脚的润湿情况。外观检查后对上锡不良焊盘进行切片,验证其镀层的质量情况,重点考核镀层厚度和镀层中锡铜合金情况。为了验证镀层质量问题,还必须对同批次PCB空板对应焊盘位置进行分析。 2.2 外观检查 利用立体显微镜对上锡不良焊盘及对应PCB空板上的对应焊盘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发现上锡不良位置主要表现为焊料对焊盘反润湿现象,同批次PCB空板对应焊盘检查发现焊盘镀层存在一定的厚度不均匀性,同时焊盘表面不存在污染等异常现象。检查结果分别见图1和图2。

SMT锡膏常见不良问题及原因分析—双智利

SMT锡膏常见不良问题及原因分析——双智利 一.锡球: 1.印刷前,锡膏未充分回温解冻并搅拌均匀。 2.印刷后太久未回流,溶剂挥发,膏体变成干粉后掉到油墨上。 3.印刷太厚,元件下压后多余锡膏溢流。 4.REFLOW时升温过快(SLOPE>3),引起爆沸。 5.贴片压力太大,下压使锡膏塌陷到油墨上。 6.环境影响:湿度过大,正常温度25+/-5,湿度40-60%,下雨时可达95%,需要抽湿。 7.焊盘开口外形不好,未做防锡珠处理。 8.锡膏活性不好,干的太快,或有太多颗粒小的锡粉。 9.锡膏在氧化环境中暴露过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10.预热不充分,加热太慢不均匀。 11.印刷偏移,使部分锡膏沾到PCB上。 12.刮刀速度过快,引起塌边不良,回流后导致产生锡球。 P.S:锡球直径要求小于0.13MM,或600平方毫米小于5个. 二、立碑: 1.印刷不均匀或偏移太多,一侧锡厚,拉力大,另一侧锡薄拉力小,致使元件一端被拉向一侧形成空焊,一端被拉起就形成立碑。 2.贴片偏移,引起两侧受力不均。 3.一端电极氧化,或电极尺寸差异太大,上锡性差,引起两端受力不均。 4.两端焊盘宽窄不同,导致亲和力不同。

5.锡膏印刷后放置过久,FLUX挥发过多而活性下降。 6.REFLOW预热不足或不均,元件少的地方温度高,元件多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先熔融,焊锡形成的拉力大于锡膏对元件的粘接力,受力不均匀引起立碑。 三、短路 1.STENCIL太厚、变形严重,或STENCIL开孔有偏差,与PCB焊盘位置不符。 2.钢板未及时清洗。 3.刮刀压力设置不当或刮刀变形。 4.印刷压力过大,使印刷图形模糊。 5.回流183度时间过长,(标准为40-90S),或峰值温度过高。 6.来料不良,如IC引脚共面性不佳。 7.锡膏太稀,包括锡膏内金属或固体含量低,摇溶性低,锡膏容易榨开。 8.锡膏颗粒太大,助焊剂表面张力太小。 四、偏移: 一).在REFLOW之前已经偏移: 1.贴片精度不精确。 2.锡膏粘接性不够。 3.PCB在进炉口有震动。 二).REFLOW过程中偏移: 1.PROFILE升温曲线和预热时间是否适当。 2.PCB在炉内有无震动。

化金板上锡不良改善报告

技术报告

不良案例1、上锡不良案例 1.1、8-12月份上锡不良统计 月份8月9月10月11月12月(截止12月23日)上锡不良(件) 1 6 5 5 1 9-11月上锡不良投诉明显增多8-12月共投诉18件上锡不良分布图1.2、客户投诉上锡不良典型案例如下 1.2.1不熔金、缩锡发黑案例 料号不良描述不良率不良周期相关图片 4513 BGA处不上锡,且有轻 微的发黑 2% 3111 18901 PAD吃锡不良,表现为 部分不熔金 6% 3711 4532 整PCS不吃锡,金完全 未熔,轻拨零件就会脱落 2.5% 4111 上锡不良 2 4 6 8 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月份 件 数 不良分布 不熔金 65% 缩锡发黑 35% BGA处不 上锡且有 明显有不 整板不熔

不良案例1.2.2案例分析 料号BGA 处EDS图片EDS光谱图给客户端结论 4513 外界污染 18901 金面轻微污染 4532 金层有阻焊层,可 能有菌类污染 1.2.3小结 从上述三个案例分析来看,不熔金、缩锡发黑应为焊接过程中润湿性不够,导致无法熔掉金层或无法形成IMC层,继而产生上锡不良;影响润湿性原因很多,PCB表面污染、镍层腐蚀氧化等都会影响影响润湿效果,客户端炉温低、锡膏助焊剂差等也会影响润湿性。 上锡不良模拟分析2、原因分析(鱼骨图) 上 锡 不 良锡膏退洗 作业不规范 辅助工具不良 培训不到位 PCB不良 参数不当 保养不到位 酸碱恶劣环境 人 物 环 机 法 锡膏异常客户炉温异常

调查跟踪4.不良问题跟踪 4.1.上文提到的3.1.1及3.1.2在之前的上锡不良改善方案中早有要求,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章操作。 4.2化金线保养不到位,并不是化金未做保养,而是在酸碱泡或换槽时未用扫把或碎布彻底清洗槽壁污垢, 还有部分水洗未按要求更换,可能让缸壁滋生菌类有“可趁之机”。 4.2.1.前处理酸洗槽大保养后及用扫把及碎布彻底清洁后对比 4-1酸碱泡后缸壁仍有污垢4-2用扫把彻底清洁后 4.2.2.金回收后水洗槽缸壁大保养后及用扫把及碎布彻底清洁后对比 明显有污垢污垢已被 白色污垢 用扫把清洗多次才能 清洗干净,此污垢可

SMT焊接上锡不良分析

SMT焊接上锡不良分析 编辑:时运电子 波峰面:波的表面均被一層氧化皮覆蓋﹐它在沿焊料波的整個長度方向上幾乎都保持靜態﹐在波峰焊接過程中﹐PCB接觸到錫波的前沿表面﹐氧化皮破裂﹐PCB前面的錫波無皸褶地被推向前進﹐這說明整個氧化皮與PCB以同樣的速度移動波峰焊機。 焊點成型:當PCB進入波峰面前端(A)時﹐基板與引腳被加熱﹐並在未離開波峰面(B)之前﹐整個PCB浸在焊料中﹐即被焊料所橋聯﹐但在離開波峰尾端的瞬間﹐少量的焊料由於潤濕力的作用﹐粘附在焊盤上﹐並由於表面張力的原因﹐會出現以引線為中心收縮至最小狀態﹐此時焊料與焊盤之間的潤濕力大於兩焊盤之間的焊料的內聚力。因此會形成飽滿﹐圓整的焊點﹐離開波峰尾部的多餘焊料﹐由於重力的原因﹐回落到錫鍋中。 防止橋聯的發生: 1、使用可焊性好的元器件/PCB 2、提高助焊剞的活性 3、提高PCB的預熱溫度﹐增加焊盤的濕潤性能 4、提高焊料的溫度 5、去除有害雜質﹐減低焊料的內聚力﹐以利於兩焊點之間的焊料分開。 波峰焊機中常見的預熱方法 1、空氣對流加熱 2、紅外加熱器加熱 3、熱空氣和輻射相結合的方法加熱 波峰焊工藝曲線解析 1、潤濕時間:指焊點與焊料相接觸後潤濕開始的時間 2、停留時間CB上某一個焊點從接觸波峰面到離開波峰面的時間,停留/焊接時間的計算方式 是﹕停留/焊接時間=波峰寬/速度 3、預熱溫度:預熱溫度是指PCB與波峰面接觸前達到的溫度(見右表) 4、焊接溫度: 焊接溫度是非常重要的焊接參數﹐通常高於焊料熔點(183°C )50°C ~60°C 大多數情況是指焊錫爐的溫度實際運行時﹐所焊接的PCB 焊點溫度要低於爐溫﹐這是因為PCB吸熱的結果 SMA類型元器件預熱溫度 單面板組件通孔器件與混裝90~100 雙面板組件通孔器件100~110 雙面板組件混裝100~110 多層板通孔器件15~125

连接器引脚上锡不良失效分析

连接器引脚上锡不良失效分析 (作者:美信检测失效分析实验室) 1. 案例背景 送检样品为某款PCBA板,该PCBA板上一连接器在经过SMT后发现个别引脚上锡不良,失效不稳定;该连接器引脚每侧共50个引脚,材质为铜表面镀镍镀锡,PCB焊盘表面为OSP 工艺,锡膏成分为Sn-Ag-Cu(95%-3%-0.5%)。 2. 分析方法简述 2.1 样品外观观察 通过将失效样品和正常样品分别放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失效样品的某些引脚确实存在引脚上锡不良现象,失效引脚位置在连接器上分布不规律,但失效样品主要集中在连接器中间区域,且两端引脚上锡相对较好,典型照片见图1。正常样品表现为两端上锡饱满,中间区域引脚上锡不饱满,典型照片见图2,该现象说明失效可能与位置相关。

上锡不饱满 上锡不良 上锡饱满 上锡饱满 上锡不饱满 上锡饱满

如图3~4所示,分别对NG焊点表面和未使用引脚表面进行表面SEM观察和EDS成分分析,成分测试结果见表1~2,均未发现明显污染元素,说明造成该引脚上锡不良与污染相关性不大。 表2 未使用连接器引脚表面EDS测试结果(Wt%)

将NG焊点分别按照横向和纵向制作切片,观察焊点内部连接情况: 如图5和表3所示,通过纵向切片可知,焊锡与焊盘间形成良好IMC层,而引脚与焊锡之间出现分离,分层中间存在异物,通过对异物进行成分分析,主要元素为C、O、Sn、Br,怀疑其可能为助焊剂; 如图6和表4所示,通过横向切片可知,NG焊点引脚与焊盘存在偏位现象,表现为两侧不上锡,焊锡与焊盘形成均匀连续的IMC层,引脚底部与焊锡之间亦存在分层,中间也存在异物。通过对分层处进行放大观察,发现引脚底部存在一层锡层,锡层成分为纯锡(如图6中位置1和2所示);而焊点焊锡成分中含少量Ag(位置4和5),与锡膏(Sn-Ag-Cu:95%-3%-0.5%)中成分相对应。由此可推出,NG焊点引脚底部锡层为引脚表面镀锡层,因此可侧面说明NG焊点在SMT过炉过程中,引脚底部与焊锡没有良好接触。

PCBA透锡不良分析

PCBA透锡不良分析 一、PCBA透锡要求 根据IPC标准,通孔焊点的PCBA透锡要求一般在75%以上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焊接的对面板面外观检验透锡标准是不低于孔径高度(板厚)的75%,PCBA透锡在75%-100%都是合适。而镀通孔连接到散热层或起散热作用的导热层,PCBA透锡则要求50%以上。 二、影响PCBA透锡的因素 PCBA透锡不良主要受材料、波峰焊工艺、助焊剂、手工焊接等因素的影响。 关于影响PCBA透锡的因素的具体分析: 1、材料 高温融化的锡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被焊接金属(PCB板、元器件)都能渗透进去,比如铝金属,其表面一般都会自动形成致密的保护层,而且内部的分子结构的不同也使得其他分子很难渗透进入。其二,如果被焊金属表面有氧化层,也会阻止分子的渗透,我们一般用助焊剂处理,或纱布刷干净。

2、波峰焊工艺 PCBA透锡不良自然直接与波峰焊接的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重新优化透锡不好的焊接参数,如波高、温度、焊接时间或移动速度等。首先,轨道角度适当的降一点,并增加波峰的高度,提高液态锡与焊端的接触量;然后,增加波峰焊接的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锡的渗透性越强,但这要考虑元器件的可承受温度;最后,可以降低传送带的速度,增加预热、焊接时间,使助焊剂能充分去除氧化物,浸润焊端,提高吃锡量。 3、助焊剂 助焊剂也是影响PCBA透锡不良的重要因素,助焊剂主要起到去除PCB和元器件的表面氧化物以及焊接过程防止再氧 化的作用,助焊剂选型不好、涂敷不均匀、量过少都将导致透锡不良。可选用知名品牌的助焊剂,活化性和浸润效果会更高,可有效的清除难以清除的氧化物;检查助焊剂喷头,损坏的喷头需及时更换,确保PCB板表面涂敷适量的助焊剂,发挥助焊剂的助焊效果。 4、手工焊接 在实际插件焊接质量检验中,有相当一部分焊件仅表面焊锡形成锥形后,而过孔内没有锡透入,功能测试中确认这部分有许多是虚焊,这种情况多出在手工插件焊接中,原因是烙

化锡锡须深层次讲解

无铅锡须——化学沉锡板锡须生长机理及特性研究 2020/9/26整理资料 摘要:锡须是化学沉锡表面处理应用推广遇到的最大阻碍,锡须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文章重点对锡须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设计对机理进一步验证。探究了化学沉锡PCB不同区域锡须生长差异特性,得到了锡须的持续性生长规律,为化学沉锡板锡须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锡须;沉锡;生长特性; 前言 随着目前全球推行环保,含铅焊料被禁止使用,产品开始转用无铅焊料完成PCB与元器件之间的焊接,如目前常用焊料Sn、Ag、Cu合金体系。传统的有铅喷锡,逐渐被种类繁多的无铅化表面处理所替代,如:沉金、沉银、沉锡、无铅喷锡、OSP等,其中化学沉锡工艺,相较其他表面处理拥有更加优良润湿性能而成为目前流行的表面处理,如图1为不同表面处理与SAC305的润湿性能对比,化学沉锡对焊料具有最大的润湿力。而且近年来微波高频板市场发展旺盛,化学沉锡PCB低损耗特、成本低廉的特性,获得了大量微波高频客户的青睐,化学沉锡表面处理的订单比例不断攀高。 然而目前随着PCB化学沉锡表面处理的推行,发现化学沉锡层自发生长锡须,为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埋下了致命风险。锡须是从纯锡或锡合金镀层表面自发生长出来的一种细长形状的纯锡的结晶,锡须的直径通常为1~3μm;长度通常为1μm到1mm,最长可达到9mm。锡须的形状多样,一般呈针状居多,如图2所示。

锡须的存在不仅使电路存在短路风险,还可能影响信号的完整性传输,对产品整机的可靠性及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面对化学沉锡板的锡须生长危害,迫切需要对锡须的机理、生长特性展开研究,从机理认识角度规避锡须生长风险。 1.机理分析 目前关于锡须的形成机理存在较多的模型,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压应力生长机理模型[1]。Cu/Sn界面处由于“晶界扩散”模式生长出不规则IMC,对Sn层产生压应力,由于Sn面氧化膜的包裹下,应力产生积累,而从氧化膜的薄弱点“破土”萌生,在IMC的持续形成下,引发锡须自发生长的现象。 2.晶界扩散机理 晶界处原子偏离平衡位置,具有较高的动能,并且晶界处存在较多的缺陷(如空穴、位错等),所以原子在晶界处的扩散比在晶内快得多。因此,在固态相变过程中,晶界处的能量较高且原子活动能力较大,新相易于在晶界处优先形核。界面IMC的形成是金属间互扩散的结果。在Cu与Sn的互扩散中,一般晶界扩散占主导,Cu原子易于向Sn晶界处扩散,从而集中在晶界处形成大量的Cu6Sn5,因此界面IMC呈现出晶界生长的特征,如图3。

焊接不良的原因分析

焊接不良的原因分析 吃锡不良 其现象为线路的表面有部份未沾到锡,原因为: 1.表面附有油脂、杂质等,可以溶剂洗净。 2.基板制造过程时打磨粒子遗留在线路表面,此为印刷电路板制造厂家的问题。 3.硅油,一般脱模剂及润滑油中含有此种油类,很不容易被完全清洗干净。所以在电子零件的制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化学品含有硅油者。焊锡炉中所用的氧化防止油也须留意不是此类的油。 4.由于贮存时间、环境或制程不当,基板或零件的锡面氧化及铜面晦暗情形严重。换用助焊剂通常无法解决此问题,重焊一次将有助于吃锡效果。 5.助焊剂使用条件调整不当,如发泡所需的空气压力及高度等。比重亦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线路表面助焊剂分布数量的多寡受比重所影响。检查比重亦可排除因卷标贴错,贮存条件不良等原因而致误用不当助焊剂的可能性。 6.焊锡时间或温度不够。一般焊锡的操作温度较其溶点温度高55~80℃ 7.不适合之零件端子材料。检查零件,使得端子清洁,浸沾良好。 8.预热温度不够。可调整预热温度,使基板零件侧表面温度达到要求之温度约90℃~110℃。 9.焊锡中杂质成份太多,不符合要求。可按时测量焊锡中之杂质,若不合规定超过标准,则更换合于标准之焊锡。 退锡 多发生于镀锡铅基板,与吃锡不良的情形相似;但在欲焊接的锡路表面与锡波脱离时,大部份已沾在其上的焊锡又被拉回到锡炉中,所以情况较吃锡不良严重,重焊一次不一定能改善。原因是基板制造工厂在渡锡铅前未将表面清洗干净。此时可将不良之基板送回工厂重新处理。 冷焊或点不光滑 此情况可被列为焊点不均匀的一种,发生于基板脱离锡波正在凝固时,零件受外力影响移动而形成的焊点。 保持基板在焊锡过后的传送动作平稳,例如加强零件的固定,注意零件线脚方向等;总之,待焊过的基板得到足够的冷却再移动,可避免此一问题的发生。解决的办法为再过一次锡波。至于冷焊,锡温太高或太低都有可能造成此情形。

不良分析报告

Corrective & Preventive Action Report 纠 正 预 防 改 善 报 告 Customer :优派Product P/N: QJ240378B1 (客户) (产品型号) Customer P/N: CCAR NO.: Qout001866 (客户料号) (客诉编号) CCAR received date: 2012-07-02 (客诉收到日期) CCAR issue date: 2012-07-05 Report NO.: 20120705001 (报告发出日期) (报告编号) Approval by:Checked by: Issued by: (核准) (品管经理) (审查) (ISO办) (制表) Date: 2012-07-05 Date: 2012-07-05 Date: 2012-07-05 8D Corrective Action Report

(8D 预防改善报告) Concern Title & Part Description: (客诉项目与不良现象描述) 2012-6-28客户上线1000pcs,发现功能不良10pcs!Defect Yield: 1%Shipping Date :2012-06-26 (不良率) (出货日期) Defective State Offer: papers □samples (不良状况之资料来源) (文件) (样品) Defective State Occur:income in-process □QA (不良状况发生点) (进料) (制程) (成品检) 1. Team (参与成员) 团队 Internal:(内部) External: (外部) CC:优派 工程部生管部 品管部售后部 业务部生产部 2. Problem Description: (问题点描述) 2012-6-28客户在河源组装厂特灵通上线1000pcs,发现功能不良10pcs! 3. Containment Action: (应急对策) Analyser: (分析者) Date: (日期) 调查不良产生的原因和不良产生的预防工作! 品质部: 李松伟 生产部: 孙天卓 2012-07-05 4. Root Cause: (原因分析) Act as person: (担当者) Time Limit: (完成期限)

波峰焊过程中十五中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1焊后PCB板面残留多板子脏: FLUX固含量高,不挥发物太多。 焊接前未预热或预热温度过低(浸焊时,时间太短)。 走板速度太快(FLUX未能充分挥发)。 锡炉温度不够。 锡炉中杂质太多或锡的度数低。 加了防氧化剂或防氧化油造成的。 助焊剂涂布太多。 PCB上扦座或开放性元件太多,没有上预热。 元件脚和板孔不成比例(孔太大)使助焊剂上升。 PCB本身有预涂松香。 在搪锡工艺中,FLUX润湿性过强。 PCB工艺问题,过孔太少,造成FLUX挥发不畅。 手浸时PCB入锡液角度不对。 FLUX使用过程中,较长时间未添加稀释剂。 2 着火 助焊剂闪点太低未加阻燃剂。 没有风刀,造成助焊剂涂布量过多,预热时滴到加热管上。 风刀的角度不对(使助焊剂在PCB上涂布不均匀)。 PCB上胶条太多,把胶条引燃了。 PCB上助焊剂太多,往下滴到加热管上。 走板速度太快(FLUX未完全挥发,FLUX滴下)或太慢(造成板面热温度预热温度太高。 工艺问题(PCB板材不好,发热管与PCB距离太近)。 3 腐蚀(元器件发绿,焊点发黑) 铜与FLUX起化学反应,形成绿色的铜的化合物。 铅锡与FLUX起化学反应,形成黑色的铅锡的化合物。 预热不充分(预热温度低,走板速度快)造成FLUX残留多 残留物发生吸水现象,(水溶物电导率未达标) 用了需要清洗的FLUX,焊完后未清洗或未及时清洗。 FLUX活性太强。 电子元器件与FLUX中活性物质反应。 4连电,漏电(绝缘性不好) FLUX在板上成离子残留;或FLUX残留吸水,吸水导电。 PCB设计不合理,布线太近等。 PCB阻焊膜质量不好,容易导电。 5 漏焊,虚焊,连焊 FLUX活性不够。 FLUX的润湿性不够。 FLUX涂布的量太少。 FLUX涂布的不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