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QX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QX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象信息系统的防护原则、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屏蔽措施和线缆敷设、雷击电涌保护及防雷装置的维护和管理。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气象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施工;原有气象信息系统改造的防雷设计、施工可参照执行。气象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和施工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9361-1988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 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74-199

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T 16935.1-1997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则要求和测试GB/T 50311-2000 建筑物与建筑物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IEC 61024-1:1990 建筑物防雷第l部分通则IEC 61312-1:1995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l部分通则IEC/TS 61312-2:1999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2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IEC 61643-1:1998 连接至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l部分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IEC 60364-5-534:1997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装置的选择与安装第534章过电压保护器件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等的统称,在气象行业中主要用于气象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输。

3.2 直击雷Direct lightning flash 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大地、防雷装置或其它物体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

3.3 雷电感应lightning induction 雷击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3.4 静电感应Electrostatic induction 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迅速中和,在这些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不就近泄入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

3.5 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

3.6 雷电波侵入lightning Surge on incoming Services 由于雷击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备。

3.7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由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组成的防雷设施的总合。

3.8 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护直击雷的防雷装置。

3.9 内部防雷装置Latem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其它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防护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3.10 雷电防护区IJ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根据被保护设备所在位置、所能耐受的电磁场强度及要求相应采取的防护措施而划分的防护区。

3.11 雷击电磁脉冲IJ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 作为干扰源的直接雷击和附近雷击所引起的电磁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过电压或部分雷电流、被雷电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干扰。

3.12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设备或系统具有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3.13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一种防护器具。

3.14 电压开关型SPD V oltage switching type SPD 开关型SPD在无电涌出现时呈高阻值;当电涌出现且冲击电压达到一定值(点火电压)时,其电阻然下降变为低值。通常采用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闸流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做为开关型SPD组件。

3.15电压限制型SPD V oltage limitng type SPD 箝压型SPD在无电涌出现时呈高阻值,随着电涌电流和冲击电压的增加,其电阻跟着连续变小。通常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做为箝压型SPD的组件。

3.16 混合型SPD Combination type SPD 由开关型和箝压型组件组合而成,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电压限制型或这二者均有的特性,这决定于所加电压的特性。

3.17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金属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3.18 等电位连接eΩuipotential bonding 将分开的设备各导电部分用等电位连接带、等电位连接导体或SPD连接起来以减少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其它金属体之间的电位差。这些等电位连接导体可组成等电位连接网络。

3.19 等电位连接网络Bonding network 由一个系统的诸外露导电部分做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

3.20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ng system 将防雷装置(LPS),建筑物主要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线)、设备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等相互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导通的接地装置的金属装置。

3.21 接地基准点Farthing reference point,ERP 共用接地系统与一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之间唯一的那一连接点。

3.22 单位能量Specificenergy 一闪击时间内雷电流平方对时间的积分。它代表雷电流在一单位电阻上所产生的能量。

3.23 等电位连接带Bondingbar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

3.24 等电位连接导体Bonding conductor 将分开的装置诸部分互相连接以使它们之间电位相等的导体。

4 防护原则

4.1 在进行防雷设计时,应认真调查地理、地质、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并根据信息系统的性能特点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防治。

4.2 信息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宜采用雷击风险评估方法,考虑环境因素,系统设备的重要性以及发生雷击灾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将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分为四级,分别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雷击风险评估方法见附录A。

4.3 信息系统所在建(构)筑物均应按GB50057要求安装外部防雷装置。当一个信息系统设在不需要防直击雷的建筑物内时,即按GB50057规定不属于任一类防雷建筑物时,如需防雷击电磁脉冲时,该建筑物宜按GB50057规定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直击雷措施。

4.4 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技术应采用接闪、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含共用接地)、合理布线、过电压和过电流电涌防护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4.5 防雷装置应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5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5.1 雷电防护区划分的原则按电磁兼容的原理把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或构筑物按需要保护的空间由外到内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以确定各LPZ空间的雷击电磁脉冲的强度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2 雷电防护区(LPZ)可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完全暴露在外部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外,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内的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直击雷防护区(LPZOB):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处在外部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之内,应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第一屏蔽防护区(LPX1):本区内的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已经分流,比LPZOB区进一步减小:且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也已得到了初步的衰减。——第二屏蔽防护区(LPX2):为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电流或电磁场而增设的后续防护区。——第三屏蔽防护区(LPX3):需要进一步减小雷击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5.3 将一座内置信系统的建(构)筑物划分为几个雷电防护区的示意图1。

表示在不同雷电防护区界面上的等电位连接带…… 表示按滚球法计算LPS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表示起屏蔽作用的建筑物外墙,房间或其它屏蔽体和天线LPS 外总防雷装置交流配电屏(室)图1 雷电防护区划分和做符合要求的等

电位连接地示例

6 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

6.1 将分开的导电装置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以减少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建筑物金属构发备之间或设备与设备之间因雷击产生的电位差。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内所有金属构件的庄接建立一个三维的连接网络是实现等电位连接的最佳选择。为方便等电位连接施工,应在一些合地方预埋等电位连结预留件。方法如图2所示。

图 2 对一内置信息系统的建筑物划分雷电防护区,进行屏蔽、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示例6.2 进入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各类水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和电缆的金属外层在进入建筑匦做等电位连接,燃气管道入户后应在法兰盘连接处插入一块绝缘板,并在绝缘板两端用开关型SPD后,户内金属管道可参加等电位连接,并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连接在一起,按GB50054的要求做总等电位连接,之后接向总等电位连接带,可靠连通接地。

6.3 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开始引进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如已采用TN-C系统供电,中性线(N)与保护线(PE)除在变压器处可以共同接地外,入户后应格分开,可通过加装SPD将TN-C系统改造为TN-C-S系统。

6.4 在建筑物入户处,即LPZ0与LPZ1区交界处进行总等电位连接后,在后续的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应按总等电位连接的方法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连接主体应包含信息系统设备本身(含外露可导电部分)、PE线、信号线缆和防静电金属地板等。

6.5 在设有信息系统设备的室内应敷设等电位连接带,机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外壳和机架、

计算机直流地(逻辑地)、防静电接地、金属屏蔽线缆外层、交流地和对供电系统的相线、中性线进行电涌保护的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距离就近与这个等电位连接带直接连接。连接的基本方法应采用网型(M)结构或星型(S)结构。网型结构的环型等电位连接带应每隔5m经建筑物墙内钢筋、金属立面与接地系统连结。其原则构成如图3中所示。入户处,即LPZ0与LPZ1区交界处进行总等电位连接后,在后续的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应按总等电位连接的方法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连接主体应包含信息系统设备本身(含外露可导电部分)、PE 线、信号线缆和防静电金属地板等。

6.6 在设有信息系统设备的室内应敷设等电位连接带,机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外壳和机架、计算机直流地(逻辑地)、防静电接地、金属屏蔽线缆外层、交流地和对供电系统的相线、中性线进行电涌保护的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就近与这个等电位连接带直接连接。连接的基本方法应采用网型(M)结构或星型(S)结构。网型结构的环型等电位连接带应每隔5m经建筑物墙内钢筋、金属立面与接地系统连结。其原则构成如图3中所示。

图3 接地、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的构成a ——防雷装置的接闪器以及可能是建筑物空间屏蔽的—部分(如金属屋顶);b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以及可能是建筑物空间屏蔽的一部分(如金属立面、墙内钢筋);c ——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接地体网络、共用接地体网络)以及可能是建筑物空间屏蔽的一部分(基础内钢筋和基础接地体);d ——内部导电物体,在建筑物内及其上的金属装置(不包括电气装置),如电梯轨道,吊车,金属地面,金属框架,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金属管道,金属电缆桥架,地面、墙和天花板的钢筋;e —— (局部)信息系统的金属组件,如箱体、壳体、机架;f ——代表局部等电位连接带(单点连接)的接地基准点(ERP);g —— (局部)信息系统的网形等电位连接结构;h —— (局部)信息系统的星形等电位连接结构;i ——固定安装的I级设备(引入PE线)和Ⅱ级设备(不引入PE线);等电位连接带:k ——主要供电力线路的、供电力设备等电位连接用的总接地端(总接地带、总接地母线、总等电位连接带)。也可用作共用等电位连接带;l ——主要供信息线路和电缆用的、供信息设备等电位连接用的等电位连接带(环形等电位连接带、水平等电位连接导体,在特定情况下:采用金属板)。也可用作共用等电位连接带。用接地线多

次接到接地系统上做等电位连接(典型值为每隔5m连一次);m ——局部等电位连接带:1-等电位连接导体,2-接地导体,3-服务性设施的金属管道,4-信息线路或电缆,5-电力线路或电缆;* ——进入LPZ1区处,用于外来服务性设施的等电位连接(管道、电力和通信线路或电缆)。与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信息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除在接地基准点,即ERP处连接外,均用接地系统的各组件有足够的绝缘(大于10kV,1.2/50μs)。当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信息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不应与共用接地系统绝缘,可以通过多点连接组合到共用接地系统中。在复杂信息系统中,可以将S和M组合在一起。实现等电位连接的导体,其材料与最小截面要求见表1,铜或镀锌钢质等电位连接带的最小截面应不小于5mm2。

6.8 宜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她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如建筑物没有翟甭蝴筋地网,宜在建筑物四周埋设人工垂直接地体和水平环型接地体。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Ω。6.9 原则上应在各雷电防护区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但由于工艺要求或其他原因,被保护设备的安装位置不会正好设在界面处而是设在其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当线路能承受可能发生的电涌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界面处做一次等电位连接。

表l 连接等电位连接带或将其连接到接地设备的导体的最小截面

7 屏蔽措施和线缆敷设

7.1 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为减少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措施:外部屏蔽措施、线路敷设于合适的路径、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为改进电磁环境,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3v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

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如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

和金属门窗框架。例子见图2。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雷电

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当信息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可将

屏蔽电缆穿金属管引入,金属管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在分开的各建筑物之间的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如敷设在金属管、金属

格栅或钢筋成格栅疆的混凝土管道内,这些金属物从一端到另一端应是导电贯

通的,并连到各分开的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曩上。电缆屏蔽层应连到这些带上。

当电缆屏蔽层能荷载可预见的雷电流时,该电缆可不敷设在金属管道内。7.2 实践中建筑物或房间的大空间屏蔽是由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

凝土的钢筋这些自然构件组成的。这些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穿入

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应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当对屏蔽效率未做试验和理论研究时,磁场强度的衰减应按下列方法计算。a)在雷闪击于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以外附近的情况下(见图4),当无屏蔽时所产生的无衰减磁场强度Ho,相当于处在LPZ0区内的磁场强度,应按(1)计算:Ho=io/(2.π.S)………………………………………………(1)式中io ——雷电流(A),按本规范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表Bl和表B2选取;Sa ——雷击点与屏蔽空间之间的平均距离,m。Ho ——LPZ0区磁场强度,A/m。当有屏蔽时,即在格栅形大空间屏蔽内,此空间看作是LPZ1区,磁场强度从Ho减为H1,其值应按(2)计算H1=Ho/10SF/20……………………………………………(2)式中SF ——屏蔽系数(dB),

按表2的公式计算。表2的计算值仅对在LPZ1区内距屏蔽层有一安全距离dS/1的安全空间Vs内才有效(见图5),ds应按(3)计算: d S/1=w.SF/10…………………………………………………(3)式中w ——格栅形屏蔽的网格宽,m。b)在雷闪直接击在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上的情况下,其内部LPZl区内Vs空间

内某点的磁场强度H1应按(4)计算H1=kH·jo·w/(dw·式中dr ——被考虑的点距LPZl 区屏蔽顶的最短距离m;dw ——被考虑的点距LPZ1区屏蔽壁的最短距离m;kH ——形状系数(1/),取KH=0.01(1/);w —— LPZ1区格栅形屏蔽的网格宽(m)。式(4)

的计算值仅对距屏蔽有一安全距离ds/2的空间Vs内有效,d s/2应符合(5)的要求:Ds/2=w ……………………………………………(5)信息设备应仅安装在Vs空间内。此时可不将紧靠格栅的特强磁场强度当作对信息设备的干扰源。c)流过包围LPZ2区及以上区的格栅形屏蔽的分雷电流将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作用,处在LPZn区内的磁场强度Hn减至LPZn+1区内的Hn+1可近似地按(6)计算:Hn+1=Hn/10 SF/20 …………………………………(6)式(6)适用于LPZn+1区内距其屏蔽有一安全距离ds/1的空间Vs。ds/1应按式(3)计算。

图4 一个邻近雷击下的环境情况

表2 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的屏蔽系数

图5 在LPZ1或LPZn区内放信息设备的空间

7.3 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建筑物按上述要求计算出各雷电防护区的磁场强度后,应根据信息系统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来确定其的安装位置、布线和接地的设计原则。一般情况下,信息系统设备应安装在雷电防护区的最高级区域内。

7.4 信息系统设备的屏蔽和线缆敷设

7.4.1 信息系统设备机房位置应选择在LPZ最高级区和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层;当建筑物天面部分的避雷网格尺寸不符合信息系统抗干扰的要求时,应在天面加装屏蔽层。信息系统设备应避开该建筑物的结构柱子,安全距离可按7.2给出的公式计算,也可参照表4给出的间距。

7.4.2 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采用屏蔽电缆,其要求见7.1。使用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水平距离10m以上。如受条件限制无法穿金属管埋地入户,则应加长入户屏蔽管或栈桥长度,金属管或栈桥的两端以及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要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7.4.3 使用含有金属部件的光缆,如提供抗拉强度用的加强金属芯,金属档潮层,防啮齿动物外层或修理时用的金属通信设施时,应接通光缆沿线的所有接头,再生器等处的挡潮层(金属层),并在光缆长度每—端的终端进行直接接地或通过开关型SPD接地。

7.4.4 信息系统设备为金属外壳时,应用最短的导线将其与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等电位连接。如是非金属外壳,当设备所在建筑物屏蔽未达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时,应加装金属网或其它屏蔽体对设备屏蔽,金属网应与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等电位连接。

7.4.5 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刊源的间距应符合表3、4的要求。

表3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

8 雷击电涌保护

8.1 将信息系统中不能直接参加等电位连接的带电体,如电源相线和中性线、信号线等使用电涌保护器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是等电位连接的组成部分,能起到限制瞬态过电压,分走电涌电流达到保护信息系统设备的作用。

8.2 选择使用电涌保护器应考虑到如下因素:——雷电防护区(LPZ)的划分:——利用建筑物外部防雷设备和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线分流;——按雷击风险评估进行分级;——区分供电系统型式进行安装;——充分考虑电涌保护器非线性元件的特性分别安装。

8.3 在LPZOA与LPZl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用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应采用本规范附录B(标塞的附录)的表Bl~表B3的雷电流参量估算通过它们的分流值。当无法估算时,可按以下方法确定:全部雷电流i的50%流入建筑物防雷设备的接地设备,其另50%(即is)分配于引入建筑物的各种设施(外来导电物、电力线、通信线等)。流入每一设施的电流ii等于is/n,n为上述设施的个数。流经无屏蔽电缆芯线的电流iv等于电流ii除以芯线数m,即iv=ii/m(见图6);对有屏蔽的电缆,绝大部分的电流将沿屏蔽层流走。尚应考虑沿各种设施引入建筑物的雷电流。应采用以上两值的较大者。在LPZ0B与LPZl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用的线夹和电涌保护器仅应按上述方法考虑雷闪击中建筑物防雷设备时通过它们的雷流,可不考虑沿全长处在LPZOB区的各种设施引入建筑物的雷电流,其值仅为感应电流和小部分雷电流。当流过等电位连接导体的雷电流大于或等于总雷电流的25%时,其截面应符合表1总等电位连接处的规定;当小于25%时,其截面应符合表1局部等电位连接处的规定。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前述预期通过它们的一部分雷电流,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要求:对电涌的最大箝压,有能力熄灭从电源跟着流经它们的电流。在建筑物进线处的最大电涌电压(电涌保护器的最大筘压与其两端导线的感应电压之和)应与信息系统各位置上的承受能力相一致。

图6 雷击中建筑物外部设施时的电流分布

8.4 当无法获得220/380V三相配电系统各种设备的而冲击过电压时可按表5选用。

表5 220/380V三相系统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

8.5 当无法获得通信设备耐冲击电压值时,可参见表6选用。

表6 通讯设备预期耐共模冲击过电压值

8.6 电涌保护器按组成的非线性元件特性可分为电压开关型、电压限制型和混合型。它们在电涌冲击下具有不同的响应曲线。先和时应根据安装所处的雷电防护区和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雷电流分布估算而区别选择安装。由于首次雷击波形为10/350μs,在LPZ0区与LPZ1区界

面上宜选用经10/350μs波形最大冲击电流I级分类试验的SPD。在后续的雷电防护区的界面上宜选用经8/20μs波形的最大放电电流II级分类试验或混合波Ⅲ级分类试验的SPD。

8.7 电涌保护器的安装需注意下列事项:

8.7.1 电涌保护器接至等电位连接带的导线要短而直,连接线总长度不宜大于0.5m。

8.7.2 Ⅰ级分类试验的SPD可安装于建筑物的入口处,Ⅱ、Ⅲ级分类试验的SPD一般应靠近被保护设备安装。

8.7.3 为避免不必要的感应回路,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应采用无回路或小回路方式安装,可参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

8.8 为满足信息系统设备耐受能量的要求,SPD的安装可以进行多级配合。在进行多级配合时应考虑SPD之间的能量配合,当有续流时应在线路中串接退耦设备,—般情况下,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确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的线路长度小于10m 时和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小于5m时宜串接退耦装置。

8.9 必须考虑SPD退化或寿命终止后可能产生的对地短路对信息系统设备运行的影响,因此SPD的己装应有过电流保护设备,SPD宜有劣化显示功能。

8.10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SPD应具备防爆功能。

8.11 在信号线上安装SPD,其功率、插入损耗、驻波、频率、带宽等参数应符合信息系统的匹配要求。

8.12 在屏蔽线路从室外的LPZ0A或LPZ0B区进入LFZ1区的情况下,当线路屏蔽层的截面Sc符合式(7)规定时可不安装保护线路的电涌保护器:

≥ (7)

式中ii ——流入屏蔽层的雷电流(kA),按图6确定;Ρc ——屏蔽层的电阻率(Ωm),20°C时铁为138×10-9Ωm,铜为17.24×10-9Ωm,铝为28.264×10-9Ωm;Lc ——线路长度(m),按表7确定;Ub —一线路绝缘的耐冲击电压值(kV),电力线路按表8确定;通信线路,纸绝缘为1.5kV,塑料绝缘为5kV。

Ii=8Sc;对无屏蔽的线路式是Ii ——流入屏蔽层的雷电流(kA);Sc ——屏蔽层的

截面(mm2);——流入无屏蔽线路的总雷电流(kA);——线路导线的根

数;——每根导线的截面(mm2)。8.13 在考虑各设备之间的过电压保护水平Up时,若线路无屏蔽时尚应计及线路的感应电压。环路中感应电压、电流和能量的计算可参见附录D(标准的附录),其雷电流参数应按附录B中表B2选取。在考虑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水平时宜按其值的80%考虑。

9 防雷装置的维护和管理

9.1 为确保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正常运行,达到防雷减灾,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

9.2 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管理。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配线等图纸资料应及时归档。每年的检测报告应妥善保管。当发生雷击灾害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时,应将情况及时上报防雷主管部门备案。

9.3 加强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日常维护是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求在每年雷雨季节前全面检查防雷装置运行情况,有无接触不良,积尘过多,SPD有无跳火、发热、漏电流过大,绝缘不良,接地电阻变大等故障。并针对性维护,及时排除故障。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雷击风险评估方法

A1 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应考虑信息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信息系

统设备的重要性和发生雷击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雷击风险综合评估,

将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分为A、B、C、D四极,分别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

A2 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分级计算方法如下:

A2.1 信息系统所处建筑物预期的年平均直击雷次数

a)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式A1确定:…………………A1)式中N ——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

k ——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在下列情况下取相应数值: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取2;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b)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应按式(A2)确定:………(A2)式中Td ——年平均雷暴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d/a。

c)建筑物等效面积应为其实际平面积向外扩大后的面积。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建筑物的高H小于100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和等效面积应按式(A.3)、式(A.4)

计算确定:…………(A3)

………… (A4)式中D ——建筑物每边的扩大宽度,m;L、W、H ——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m。(2)当建筑物的高日等于或大于100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应按等于建筑物的高H计算;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式(A5)确定:

…………(A5)(3)当建筑物各部位的高不同时,应沿建筑物周边逐点算出最大扩大宽度,其等效面积A应按每点最大扩大宽度外端的连接线所包围的面积计算。

A2.2 因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引起信息系统设备损坏的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

……………(A6)式中——因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引起信息系统设备损坏的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

C ——各类因子。……………(A7)

: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材料结构因子当建筑物屋顶和主体结构均为金属材料时,

取0.5;当建筑物屋顶和主体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时,取1.0;当建筑物为

砖混结构时,取1.5;当建筑物为砖木结构时,取2.O;当建筑物为木结构或

其它易燃材料时,取2.5。

:信息系统重要程度因子—般计算机、通讯设备,取0.5;《计算机场站安

全要求》中划为C类的机房,取1.0;《计算机场站安全要求》中划为B类的机房,

取2.0;《计算机场站安全要求》中划为A类的机房,取3.0。

:信息系统设备耐冲击类型和抗冲击能力因子本因子与设备的耐各种冲击的能力有关,与采用的等电位连接及接地措施有关,与供电线缆、信号线屏蔽接地状况有关,—般可原则分为:一般,取0.5;较弱,取1.0;相当弱,取3.0。注:一般

指设备为GB/T169935.1-1997中所指的I类安装位置的设备,且采取了较完善的等电位连接、接地、线缆屏蔽措施。较弱指设备为GB/T16935.1-1997中所指的I类安装位置的设备,但使用架空线缆,因而风险较大。相当弱指设备集成化程度很高,通过低电压、微电流进行逻辑运算的计算机蹦恿讯设备。

:信息系统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LPZ)的因子设备在LPZ2或更高层雷电防护区

内时,取0.5;设备在LPZ1区内时,取1.0;设备在LPZ0B区内时,取

1.5;设备在LPZ0A区内时,取

2.0。

C5:信息系统发生雷击事故的后果因子。信息系统业务中断不会产生不良后果时,C5取0.5;信息系统业务原则上不允许中断,但在中断后无严重后果时,C5取1.0;信息系统不允许中断,中断后会产生严重后果时,C5取1.5。

A2.3 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分级(LEMP)依据公

式……………………(A8)

当E>0.98 为A级;

0.95≤0.98为B级;

0.80≤0.95为C级;

E≤0.80为D级。

A3 信息系统电磁脉冲各级的电涌保护

A级宜在低压系统中采取3级——4级SPD进行保护;

B级宜在低压系统中采取2级——3级SPD进行保护;

C级宜在低压系统中采取2级SPD进行保护;

D级宜在低压系统1级或以上的SPD进行保护。

A4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对计算机机房安全分类如下:

A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B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C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附录 B (标准的附录)雷电流B1 对平源和低建筑物典型的向下闪击,其可能的四种组合应按图B1确定。B2 对约高于100m的高层建筑物典型的向上闪击,其可能的五种组合应按图B2确定。B3 从图B1和图B2可分析出图B3的三种雷击,其参量应符合表B1~表B3的规定。雷击参数的定义应按图B4确定。B4 对雷电流的电荷量和单位能量可近似按下列计算式计算。

……………………………………(B1)

……………………………………(B2)式中I ——

雷电流幅值,A;——半值时间,s。

图B4 雷击参数定义B1 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附录 C (标准的附录)

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和安装

C1 SPD制造厂商应提供产品的信息内容有:a)制造厂家、商标及模块型号b)安装位置类别c)端口数d)安装方法e)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每—种保护方式一个值)及额定频率f)制造商声称的各保护方式的放电参数及试验类别:——I级分类试验Iimp ——Ⅱ级分类试验Imax ——Ⅲ级分类试验Uoc g)I级分类及Ⅱ级分类试验中的标称放电电流值In(每—保护模式—个值)h)过电压保护水平Up(每—保护模式—个值)i)额定负载电流j)外壳提供的保护水平(IP代码)k)短路承受能力1)备用过电流保护器件的最大推荐额定值(如果有)m)断路器动作指示n)具有特殊用途产品的安装位置o)端口标志(进、出口端标志)p)安装指南(如:连接、机械尺寸、引线长度等)q)电网电流类型:直流(d.c)交流(a.c)及频率或两者都可应用r)I级分类试验中能量指标(W/R)s)温度范围上述信息内容中的a)、e)、f)、h)、.j)、I)、o)和q)宜在产品铭牌上标注。

C2 SPD有关性能参数定义如下:

C2.1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指能持续加在SPD各种保护模式间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等于SPD的额定电压。Uc不应低于低压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连续工频电压。选择220/380V三相系统中的SPD时,其接线端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不应小于下列规定:TT系统中Uc≥1.55 Uo TN、TT系统中Uc≥1.15 Uo IT系统中Uc≥1.15 Uo 注1 在TT系统中Uc≥1.55 Uo是指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电源侧;Uc≥1.15 Uo是指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 2 Uo是低压系统中性线的电压,在220/380V三相系统中Uo=220V。

C2.2 冲击试验分类I级分类试验:对样品进行标称放电电流In,1.2/50μ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流Iimp的试验(仅对I类SPD),最大冲击电流在10ms内通过的电荷Q(As)等于电流峰值Ipeak的50%,即Q(As)=0.5×Ipeak(kA)。Ipeak波形为10/350 μs。Ⅱ级分类试验:对样品进行标称放电电流,1.2/50μs冲击电压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试验(仅对Ⅱ类SPD),Imax波形为8/20μs。Ⅲ级分类试验:对样品进行混合波(1.2/50μs,8/20μs)试验。注:Iimp最大冲击电流:包括电流峰值Ipeak及总电荷Q,此类电流脉冲一般用于I类SPD 操作规定试验中的不同等级。Imax最大放电电流:通过SPD的8/20μs的峰值电流,用于Ⅱ级分类SPD 试验,Imax>In。混合波:由发生器产生的开路电压波形为1.2/50μs波,短路电流波形为8/ 20μs电流波。当发生器与SPD相连,SPD上承受的电压、电流大小及波形由发生器内阻和SPD阻抗决定。开路电压峰值与短路电流峰值之比为2Ω(相当于发生器虚拟内阻Zf)。短路电流用Isc表示,开路电压用Uoc表示。

C2.3 标称放电电流In:流过SPD 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一般用于对SPD做Ⅱ级分类试验,也可用于对SPD做Ⅰ、Ⅱ级分类试验的预处理。

C2.4 过电压保护水平Up(保护电平),—个表征SPD限制电压的特性参数,它可以从一系列的参考值数(如0.08、0.09、0.10、0.12、0.15、0.22、0.33、0.4、0.5、0.6、0.7、0.8、0.9、1.0、1.2、1.5、1.8、2.0、2.5、3.0、4.0、5.0、6.0、8.0、10kV等),该值应比在SPD 端子测得的最大限制电压大,与设备的耐压一致。

C2.5 额定负载电流:由电源提供给负载,流经SPD的最大持续电流有效值(—般指双口SPD)。

C2.6 Ⅰ类试验中单位能量指标W/R:电流脉冲Imax。流过1Ω电阻时,电阻上消耗的能量。数值上等于电流脉冲波形函数平方的时间积分。

C2.7 额定电压Un,是制造商对SPD规定的电压值。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运行电压(标称电压)有220VAC、380V AC等,指的是相对地的电压值也称为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在正常

运行条件下,在供电终端电压波动值不应超过±10%,这些是制造商在规定Un值时需考虑的。如在供电的电压波动值超过-7%~+13%的地区或场所,应根据具体情况对SPD的Un 值提高。

C2.8 残压Ures,当冲击电流通过SPD时,在其端子处呈现的电压峰值。Ures与冲击电涌通过SPD时的波和峰值电流有关。为表征SPD性能,经常使用Ures/Uas=残压比这—概念,残压比一般小于3,越小表征着SPD性能指数越好。

C2.9 箝位电压U,当浪涌电压达到Uas值时,SPD进入箝位状态。过去认为箝位电压即标际压敏电压,即SPD上通过1mA电流时在其两端测得的电压。而实际上通过SPD的电流可能远大于测试电流lmA,这时不能不考虑SPD两端已经抬高的Ures(残压)对设备保护的影响。从压敏电压至箝位电压的时间比较长,对MOV 而言约为100ns。

C2.10 额定泄放电流Isn(额定耐受冲击电流):此值与当地雷电强度、电源系统型式、有无下一级SPD及被保护设备对电涌的敏感程度有关,SPD的Isn决定其尺寸大小和热容量。C2.1l 泄漏电流:由于绝缘不良而在不应通电的路径止流过的电流。SPD除放电闪隙外,在并联接入电网后都会有微安级的电流通过,常称为漏电流。当漏电流通过SPD(以MOV为主的)时,会发出一定热量,至使发生温漂或退化,严重时还会造成爆炸,又称热崩溃。C2.12 响应时间:SPD两端施加的压敏电压到SPD箝位电压的时间。

C2.13 过电流保护器件:安装在SPD外部的—种防止当SPD不能阻断工频短路电流而引起发热和损坏的过电流保护器(如熔丝、断路器)。

C2.14 退耦装置:当对SPD施加工频电压并进行冲击试验时,—个阻止冲击反馈到供电网的装置。

C3 SPD 220/380V三相配电系统中的安装

C3.1 按图Cl接线的TT系统中,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不应小于1.55Uo。注:Uo是电压系统相线对中性线的电压,在220/380V三相系统中,Uo=220V。(下同)

1——装置的电源;2——配电盘:3——总接地端或总接地连接带:4——电涌保护器(SPD):5——电涌保护器的接地连接,5a或5b;6——需要保护的设备;7——剩余电流缲护器;F——保护电涌保护器的溶丝、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RA——本装置的接地电阻;RB——供电系统的接地电阻;图C1 TT系统中电涌保护器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

C3.2 按图C2和图C3接线的TN和TT系统中,Uc不应小于1.15Uo。

1——装置的电源;2——配电盘;3——总接地端或总接地连接带;4——电涌保护器(SPD);5——电涌保护器的接地连接,5a或5b;6——需要保护的设备;7——PE-N的连接带;F——保护电涌保护器的熔丝、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RA——本装置的接地电阻;RB——供电系统的接地电阻注:当采用TN-C-S或TN-S系统时,在N与PE线连接处电涌保护器用三个,在其以后N与PE线分开处安装电涌保护器时用四个(即在N与PE线间增加一个。类似图C1)。

图C2 TN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1——装置的电源;2——配电盘;3——总接地端或总接地连接带;4——电涌保护器(SPD);4a——放电间隙或电涌保护器,它们应能承受电源变压器高压侧碰外壳短路产生的过电压;5——电涌保护器的接地连接,5a或5b;6——需要保护的设备;7——剩余电流保护器;F——保护电涌保护器的熔丝、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RA——本装置的接地电阻;RB——供电系统的接地电阻注:当电源变压器高压侧碰外壳短路产生的过电压加于4a设备时不应动作。在高压系统采用低电阻接地和供电变压器处壳、低压系统中性点合用同一接地装置以及切断短路的时间小于或等于5s时,该过电压可按1.2kV考虑。C3 TT系统中电涌保护器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电源侧

C3.3 按图C4接线的IT系统中Uc不应小于线间电压1.15Uo。

1——装置的电源;2——配电盘;3——总接地端或总接地连接带;4——电涌保护器(SPD);5——电涌保护器的接地连接,5a或5b;6——需要保护的设备;7——剩余电流保护器;F——保护电涌保护器的熔丝、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RA——本装置的接地电阻;RB——供电系统的接地电阻图C4 IT系统中电涌保护器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

C4 SPD的安装位置

C4.1 SPD原则上应安装在各雷电防护区的交界处并参加等电位连接,但由于各种原因。SPD 的安装位置不会正好在雷电防护区的交界处而是在其附近,此时SPD1应安在建筑物入户处总等电位连接端子处,施行多级保护的末端SPDs应靠近被保护设备安装。

C4.2 为避免不必要的感应回路,SPD与被保护装置之间应采用无回路或小回路方法安装,可参看附图C5和附图C6。

国办发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意见(国办发[2011]3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胡亮亮 指导教师:刘哓明 完成日期 2015 年 05 月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繁星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nXing Weath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27页 表格:6个 图片:22个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繁星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nXing Weath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胡亮亮 学号: 1115115127 指导教师(职称):刘哓明讲师 评阅教师:李倩伟 完成日期: 2015年05月01日 南阳理工学院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繁星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胡亮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也日益的深远,所以人们对于气象变化的研究也愈发的频繁,传统的信息记录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今的庞大天气数据。基于以上事实,使用了VS2010,SQL2005以及ADO对象接口进行开发。使用户能够注册帐号并登录系统,对地区信息以及对应的天气信息进行添加和修改并统计出来,还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图表和导出到Excel表格中。用户能够清晰直观的了解某一地区的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可以做为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参考数据资料。 [关键词]天气信息;数据管理;图表化

气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短信自动发送系统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短信自动发送系统 本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并且不影响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搭建起了基于GIS 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短信系统。采取机器自动分析发送,有效地解决了暴雨等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漏发误发的问题,同时由于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短信发送的针对性,同时提高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短信的时效性。 1、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移动代理服务器以及气象资料观测网络的前提下进行的二次开发。硬件主要由气象信息服务器、信息处理服务器以及移动代理服务器3 部分组成(图1 )。 其中气象信息服务器用于实时收集和储存气象信息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用于储存地理信息资料和用户,同时对气象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气象预警短信;移动代理服务器用于发送手机短信,通过开放接口与信息处理服务器对接。 2 . 1 移动代理服务器

移动代理服务器(MAS )是针对集团客户设计开发的产品,其将软硬件一体化封装,只需要有稳定的电源及网络便能正常工作,在同一网络中其他PC 机可通过浏览器访问MAS 。由于其接口开放,其他程序可方便地通过MAS 进行短信发送等操作。 2 . 2 信息处理服务器 系统运行在信息处理服务器上,主要由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生成子系统以及短信发送子系统组成。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生成子系统负责监控实时气象实况资料以及雷达外推等预报资料,根据设定的闽值并生成带有地理信息的预警信息。短信发送子系统负责将带有地理信息的预警信息与用户资料数据库联合分析,生成手机短信,通过开放接口提交到移动代理服务器,最终发送到用户手上。 3 系统实现原理 气象观测网络上建有气象信息服务器,气象观测资料存储在Microsoft SQL Serve :数据库内。移动代理服务器内部使用MySQL 数据库,支持通过数据库接口或API 接口等方式提交短信发送请求,本系统直接使用数据库接口。为了方便后期维护和二次开发,系统采用C #作为开发语言。由于Microsoft . NET Framework 本身已经集成了Microsoft SQL Serve :操作类,因此只需把MySQL 的动态链接库包含在内即能正常运行(图2 )。

《气象信息及网络技术》课程设计

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地面/探空电码译码系统 学生姓名 学号20121334000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设计时间16周 二O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课程论文排版规范 xxxx(题目、居中、黑体、三号) (空1行) XXX(作者名宋体、居中、五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南京210044(宋体、居中、小五号) (空1行) 摘要: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仿宋、小五号) 关键词:XX;XX;XX (宋体,小五号) (空1行) 正文,中文一律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小标题应上下空一行),文科类的论文排在正文的中间;理科类的论文顶格排。 (空2行)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居左,空两格放置: [1] 刘广珠.《高中生考试焦虑成因分析》.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24(1):161-164. [2] 郑霖柴宗新郑远昌等.《四川省地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8-111. [3] 夏敬华.《企业流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3219196.html,/docs/bpwebsite.asp.2003年5月20日访问 [4] [美]约瑟.H.多尔著,张林升等译.《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78. 以上注释的具体内容全部采用五号仿宋体 另起1页 英文题目(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放置) 姓名、单位与前面中文相对应(字体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ABSTRACT(四号加粗居中放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小五号) Key word: XXX; XXX; XXX; XXX (小五号) 说明: 1.若有图表,图表的标题字体为宋体,小五号,居中; 2.A4纸打印,页边距上下设2.5厘米,左右设置为2厘米; 3.若为基金项目资助,在首页脚注中注明; 4.论文及参考文献全部用1.25倍行距,在“格式”选项中的“段落”设置窗口,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5.引用文献中一般都应有外文文献; 6.文中的序号一般按层次采用“一、”“二、”“三、”……和“(一)”“(二)”“(三)”……或“1”“2”“3”……“1.1”、“1.2”……表示,文中的各级序号不得混用,以避免眉目不清、层次难分; 7.中文标点一律采用全角。 内容大概要求: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道路交通气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一、系统功能概述和用途 《道路交通气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是针对交通管理行业部门的应用需求,结合现代尖端计算机应用技术手段而研制成功的高性能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可自动实时监测大雾、低能见度、路面结冰、路面高温、大风、强降雨、降雪、冰雹等多种异常道路交通状况,可通过多种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及时向指挥中心报警,同时系统还可以将现场实时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指挥中心,使得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直观地观察现场实际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依据。 二、技术水平 本系统采用的设备和技术原理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产品性能 1、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监测系统、处理系统和应用系统三个系统组成。 ①监测系统:由高速公路沿线的各个交通气象监测站组成,主要作用是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系统的原始数据; ②处理系统:由数据处理中心和交通气象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中心组成,主要作用是收集处理交通气象监测站的数据,管理各个应用子系统,是系统的处理核心; ③应用系统:由灾害天气应急处理部门、Internet浏览、用户短信、报警、 大屏显示组成,主要作用是提供给各级用户良好接口。

2、交通气象监测站模块组成 中央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 传感器部分 电源管理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网络通信模块 雷电防护模块 3、交通气象站基本结构 本系统采用美国HAZE系列胶体电池,性能稳定可靠,充放电转换效率高。电池在太阳能方面的应用经常受到不良天气状况的影响,因而系统对电池的充电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基于此原因,充电电压的设定应该最充分考虑到可利用的充电时间长短等条件,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采用大电流充电, 对确保电池充足电是非常有帮助的。充电电流的设置范围变化较大, 可以是从0.01至5 I10, 但是, 充电电压必须严格限制在 2.3-2.4VPC每单格的范围。每天的放电容量在0.2C100以下的, 充电电压的设置为: 2.30-2.35VPC每单格。每天的放电容量在0.2C100以上的, 充电电压的设置为: 2.35-2.40VPC每单格。 (以上是基于环境温度为20oC的条件下的设置, 如果月平均温度在10oC以下, 则充电电压的设置应按温度每降低1oC,电压提高0.03V进行设置)。 12、防雷部分 防雷器件在气象观测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设备遭受雷击的情况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带有自恢复的特性。针对直击雷,一般采用施工安装避雷针的方式对设备进行保护;而感应雷则需要在各个接口进行防雷保护。因此,针对感应雷,设备包含完善的防雷措施,保护设备免受损害。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小型气象监测系统

目录 摘要 (1) 一课程设计任务和功能要求 (1) 二设计应用背景 (1) 三系统分析 (1) 1.总体设计方案 (1) 2. 硬件设计 (2) … 3. 软件设计 (2) 4. 难点分析 (3) 四实施方案 (4) 1. 传感器模块设计 (4) 风速传感器模块 (4) 温度传感器模块 (5) 湿度传感器模块 (7) 2. 优缺点分析及成本 (9) > 五设计总结 (10) 六参考文献 (10) 七成员及分工情况 (10)

摘要 介绍一个小型多功能气象监测系统,该气象监测系统通过各类风速、风向、温度、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自动进行汇总分析并通过LCD显示。 关键词:风速风向传感器;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 一课程设计任务和功能要求 现通过传感器设计一款既能测量温湿度也可同时测量风速风向的设备,可服务于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 二设计应用背景 现在社会高度发达,气象状况变化万千,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工程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气候状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越累越显著,人们需要实时了解当前的气象状况。风速、风向以及温度湿度测量是气象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气象监测系统通过各类风速风向温度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自动进行汇总分析,并传输到终端平台。可以达到无人监管,数据自动传输,更加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三系统分析 1.总体设计方案 小型自动气象站主要由三大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为主控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小型自动气象站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小型气象系统框图 2. 硬件设计 小型多功能气象监测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它以C8051F020单片机为 核心,通过风速、温度、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单片机驱动LCD 显示屏将风速、温度、湿度显示出来,以便于气象分析人员分析气象数据得出当前的气象特征,进而对气象可能影响到的事物做出规划,起到预防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图2 硬件连接图 3. 软件设计 单片机软件设计程序主要包括里初始化程序;输出实时风力风向、温度湿度 温度传感器 数 据 风速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单片机 电源电路 按键控制 LCD 显示

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原理

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原理 一.原理框图: 气象预警信息显示系统主要由GM S/GPRS接收处理模块、MCU控制器、SIM 卡接口电路、RF天线匹配电路、信号输出驱动、各种显示电路及供电电路等组成。其硬件核心是GM S/GPRS接收处理模块SIM300C及MCU控制器,负责对气象预警信息的接收及相应的软件处理。MCU控制器可采用通用的32Bit ARM嵌入式处理器,软件编程采用C++或VC进行,便于进行软件移植及维护,同时与硬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MCU控制器与GM S/GPRS接收处理模块SIM300C之间的通讯采用标准的RS232接口,通讯协议为标准的AT指令集及SIMcom 扩展AT命令集。SIM卡与SIM300C之间的接口主要考虑ESD防护,避免SIM卡及SIM300C芯片的损坏。 图一气象预警信息显示系统原理框图 二.各部分工作原理概述: 1.SIM300C模块及MCU控制器工作流程:

2.日期、时间显示及预报温度、风力显示部分: 图二日期、时间及预报温度显示部分原理图

该部分的显示器件主要由大尺寸七段数码管组成,由数码管显示专用集成电路BC7281B、译码器74HC139、移位寄存器74HC595等组成。BC7281B通过外接RC电路使内部振荡电路工作,其内部共有31 个寄存器,包括16 个显示寄存器和15 个特殊(控制)寄存器,比所有的操作均通过对这31 个寄存器的访问完成。BC7281B 采用高速二线接口与MCU 进行通讯,只占用很少的I/O 口资源和主机时间。在本设计中通过行选择信号A、B及时钟信号CLK控制译码器74HC139工作,产生出来可、CLK1、CLK2、CLK3、CLK4四个时钟信号,DAT信号公用,不同的CLK信号控制不同的BC7281B工作。其中CLK1控制日期、时间的显示,CLK2控制预报时段的显示,CLK3控制预报的温度、风力显示。电路中BC7281B产生数码管的位控制信号,BC7281B通过SCLK、SDAT信号控制74HC595产生数码管的段控制信号。上述所有控制信号均由MCU产生,并以中断的方式进行工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实时性。 3.气象预警信息中天气状况显示部分: 图三气象预警信息中天气状况显示部分原理图 该部分电路主要由74HC154四—十六译码器及控制信号A、B、C、D、OE组成,当OE信号有效时,根据A、B、C、D信号的不同,LED_SET_1…….LED_SET_12对应为低电平,从而使对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指示相对应的天气状况。OE_A、OE_B、OE_C、OE_D用于风向显示,将在下面阐述。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一、统设计原则 ?贯彻公安部关于“预防为主”、“人防与科技防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方针。 ?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先进,配置合理,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 ?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分布式监控,集中式管理,智能化设置、人性化操作。 ?系统中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全局的正常工作,系统稳定,易维护。 ?系统具备很强的扩展能力,为以后的系统更新、升级、扩展,预留了很大的空间。 ?多种网络接入方式,适合各种网络环境,应用领域广泛。 二、用户需求 1.气象观测站是采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场所,保障气象设备的安全,是气象工作的 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视频监控有效覆盖整个站区及仪表数据,能够无人抄送仪表,及远程观看场站情况。 3.监控系统要求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连续工作。 4.保证视频随时随地能够打开浏览实时图像,保证视频文件不间断录像。 5.采用高清网络球机,对站内进行大面积覆盖式视频监控,亦能够经过平台调整球机视角 观看局部细节,采用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对特定区域进行监控,实时录像及传输,在雷达护罩处因有高温情况,采用耐高温65度的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进项监控,各站点本地存储。 6.气象观测场所在的气象台站可提供基于内网传输到管理平台,并调用个前端数据进行存 储或观看。平台服务器IP地址映射出来,领导能够经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观看个点位情况,方便管理。 7.系统的管理采用分级权限,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8.提供多级权限管理,参数调整设定,提供WEB浏览方式,共有27点。 9.中心站管理平台应能够提供录像、检索、播放等系统管理方式。 三、方案设计 3.1组网方式 视频采集、编码压缩、网络传输是经过内网光纤完成的。“前端监控点”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经过网络存储到本地硬盘录像机上,监控中心经过管理平台来观看各个前端图像,并对重要图像在中心进行存储。充分利用用户本地的网络环境,在网络连通到的场所,都能够随时随地、远程观看控制本系统的每个视频监控点。 3.2前端监测点 组成: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摄像头的视频网线或光纤接入硬盘录像机进行本地存储;监视器用于本地监控观看。视频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完成统一管理、用户设置、权限分配、图像存储、联动报警等等功能。网络中的用户,经过网络连接到前端或硬盘录像机,进而实现控制镜头转动和拉伸的动作。 3.3监控中心 1.设备:管理平台一体机、解码器,监视器。 2.监视器:用于图像显示对角线尺寸为46"(16:9),CCFL背光模式,分辨率为1920×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一.观测业务要求 1.1观测时次 1、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摘自气发〔2008〕475号) 2、基准站、基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5次(08、11、14、17、20时),一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3次(08、14、20时)。(摘自气测函〔2013〕321号) 1.2观测项目 1、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地温(含草温)、雪深。 2、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云、浅层与深层地温、蒸发、冻土、电线积冰、辐射、地面状态。 3、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雪压、根据服务需要增加的观测项目。(1-3条摘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测函〔2013〕321号) 4、有两套自动站(包括便携式自动站)的观测站,撤除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向、蒸发专用雨量筒、地温等人工观测设备;仅有一套自动站的观测站,仍保留现有人工观测设备。(摘自气测函〔2013〕321号) 5、云高、能见度、雪深、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降水类天气现象等自动观测设备已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的观测站,取消相应的人工观

测。 6、为了保持观测方法与观测手段的延续性,张北、长春、寿县、电白、贵阳、格尔木、银川与阿勒泰8个长期保留人工观测任务的基准站,保留08、14、20时人工观测任务(含自记仪器记录整理)。(摘自气测函〔2012〕36号、气测函〔2013〕321号) 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 1.3观测任务与流程 1、每日观测任务 (1)每日日出后与日落前巡视观测场与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良好、采集器与计算机运行正常、网络传输畅通。具体时间各站自定,站内统一。 (2)每日定时观测后,登录MDOS、ASOM平台查瞧本站数据完整性,根据系统提示疑误信息,及时处理与反馈疑误数据;按要求填报元数据信息、维护信息、系统日志等。

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系统解决方案

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 (4) 2.项目建设目标 (4) 2.1安装场合 (6) 2.2项目建设目标 (6) 2.3系统功能分析 (6) 3.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系统设计方案 (8) 3.1系统简介 (8) 3.2系统设计原则 (9) 3.3系统架构 (11) 3.4系统网络传输设计 (12) 4.4.1基于局域网(LAN/WLAN)和专线(DDN/VPN)的网络平台 (12) 4.4.2基于3G/GPRS无线网络的监控 (14) 3.5系统安全性设计 (15) 4.5.2发布播放终端安全设计 (18) 4.6系统扩展性设计 (19) 5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联动系统管理软件 (21) 5.1软件架构 (21) 5.2素材管理 (22) 5.3节目单管理 (23) 5.4计划任务管理 (24) 5.5播放器管理 (25) 5.6群组管理 (26)

5.7用户及权限管理 (27) 5.8统计分析 (28) 5.9系统优势及特点 (28) 6气象预警多媒体终端 (29) 6.1 独立式播放器 (29) 6.2 一体式播放器 (31) 7系统配置清单 (33)

1.项目建设背景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和重大危机,“9·11”事件、非典、禽流感、印度洋地震海啸,以及近几年以来国内各地发生的雪灾、地震,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必须加强重大危机的应急处置和应急联动能力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安全生产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社会问题突现,这些问题需要重视,可以说,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等文件,参考了在其他行业所实施的数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了应急联动系统的需求,设计了用于气象行业的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与显示联动系统,定义了系统业务流程、构架以及功能,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符合国情的、高效实用的建设方案。 针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及时响应及应急联动处置,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联动系统以无线网络(WiFi/GPRS/3G/4G)为传输载体,提供在突发灾害气象应急状态下多媒体(视频、图片、文字、语音)信息发布及应急联动功能。在日常应用中,可以与气象预告系统数据对接,实时播放气象预告、卫星云图,或者应急处置、公益宣传等多媒体信息。 气象预警多媒体信息发布及显示联动系统充分考虑了应急的特点、目前网络的现状、在采用无线网络作为载体和利用先进技术解决集成问题的同时,所选用的方案及设备均是经过实际验证的符合国家应用标准的产品,满足应急技术保障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要求,是一个实用可靠的解决方案。 对客户而言,将提供“交钥匙”一站式集成模式、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规避大型复杂项目的集成风险及实施风险,帮助客户提高效率,使客户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业务。 2.项目建设目标

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想方案_盛伟

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想方案 盛伟 1 臧欣 1 杨晓峰 1 王铁 1 1.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邮编:210061 摘 要 本文中所阐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将应用物联网技术将区域站点组成相对独立的网络,迅速上传收集的区域数据;同时将区域数据快速上传到省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在上传到省气象灾害预警中心时,可根据无线GPRS、3G、卫星等系统状况,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自动搜索最佳传输方式。建立移动气象感知台,自动组网,自动收集当地资料,智能接入气象灾害监测网。 根据收集处理的气象监测信息,及时分析加工,应用数值预报等天气预报新技术,及时制作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预警产品。同时,根据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种类,及时制作各级政府需要的气象灾害决策服务信息、对策建议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灾害预警信息、灾害防御措施等服务产品。 关键词:物联网气象自动站;SINK节点;异构传感器网络;移动气象感知车 1. 前言 江苏处于中纬度过渡带、海陆相过渡带和季风气候过渡带相重叠的地区,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气象灾害种类较多,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因此,有效组织应对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及减轻灾害影响已成为省政府工作重点,并上升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的具体体现。作为气象部门的职责,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建设精细化预报体系已成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江苏气象现代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全省已建成6部国际先进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3部L波段高空测风雷达,1050个自动气象站等先进探测手段,初步建立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建成了预报智能化业务平台,对提高我省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财力、物力、人力等限制,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密度不够,很多重大气象灾害如短时强降水、瞬时大风、冰雹、龙卷甚小尺度天气现象等,是由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引起,时空尺度非常小,目前10公里分辨率的监测站点无法准确及时的捕捉到。特别是重点区域,局限性更大,危害也更大。此外,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实时传输能力、预

气象采集信息系统系综述

关于气象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信息与工程系 07083415 徐桥 摘要:气象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实时采集的气象资料,对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气象情况作出较为精确的预测和预报,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需求。其结构主要分为气象信息采集,数据接收和数据传输还有数据显示。本文主要针对基本气象信息的采集,分析当代气象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个前瞻。 关键词:信息采集,无线传送,气象数据分析 1、引言 气象服务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因此充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开展气象情报信息和气象预测信息技术研究,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得意义。文章提出气象信息业的发展现状,当代气象信息业的研究水平,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以及气象信息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多数气象局分为省,市,区气象局和数个气象站,原有的气象信息系统地面网络建设较早,设备性能低,线路传输速率低,延时较大,采集数据比较单一,因此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下,人们在生产生活上的需求。因此,建设一个更完善,高效的气象采集系统迫在眉睫。而气象信息采集系统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 气象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它使人们对气象信息有了更深更准确的了解,对学习,生产,生活有着莫大的帮助。 2、气象信息采集系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2.1 研究现状与不足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气象信息能力不断增强,精细化程度大大提高,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据了解,我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已由单一天气预报发展为目前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但相比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我国的气象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还是显露出很多的滞后,主要在技术和工艺装备、测试仪表、开发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距。 (1)基于CAN总线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设计 根据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接口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观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系统采用主从方式.通过CAN总线将各个观测节点连接起来,并将各个观测节点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上位PC机处理。观测节点采用MSP430单片机为主控制器,控制和处理传感器采集数据.并通过CAN控制器MCP2515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机。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测试结果能满足实际的测量要求[1]。 (2)基于CDMA 1X网络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介绍CDMA IX网络在自动气象信息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描述了系统架构和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近年来,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已全部完成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作为综合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量大面广特点,并且由省级保障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市、县两级保障。随着对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新一代气象观测网络建设的规划,已建成1657个新型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全省乡镇全覆盖和618 个山洪地质灾害点气象监测,加上土壤水分观测自动气象站、交通气象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共同为气象预报预测、决策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是针对区域范围内,可能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气象要素,进行长时间区域范围内不间断的准确监测而设计开发的一款标准区域气象监测站。主要应用于城市降水网络、山洪预警、森林生态、核电厂环境监测等应用。主要监测要素是雨量、风向、风速、太阳辐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一、系统内容 该区域气象监测系统是方大天云设计的支持站点参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加密间隔、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远程维护,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和日常维护工作。此外自动站可实现自动电源管理,数据自动

采集、存储、通讯、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灾害性天气监测、降水过程加密观测及多种形式气象保障和气象服务的需求。 二、系统指标 风速 0~60m/s;精度:3%(0-35m/s);5%(>35m/s) 风向 0~359.9°;精度:±3° 降水强度 0~200mm/h;精度:5% 降水类型雨/雪 大气压力 300~1200 hPa;精度:±1.5hPa 空气温度 -50~60°C;精度:±0.2°C(-20~+50°C)‘±0.5°C(>-30°C 空气湿度 0~100%RH;精度:±2%RH 通讯接口 RS232/RS485,板载GPRS 供电方式交流220V/太阳能+蓄电池 工作环境温度 -50~+50℃ 工作相对湿度 0~100%RH 防护等级 IP65 可靠性免维护,防盐雾,防尘 功耗 3-30W 三、功能特点 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区域范围气象监测设备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

上海正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 及显示系统 技术方案 上海正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二、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5) 2.1规模分析 (6) 2.2建设目标 (6) 2.3功能分析 (6) 2.4传输分析 (7) 2.5扩容分析 (8) 三、设计原则 (8) 3.1设计标准 (8) 3.2设计原则 (8) 四、象预警信息发布与显示系统设计 (10) 4.1系统简介 (10) 4.2系统结构 (11) 4.3基本功能 (12) 4.4显示内容和表现形式 (13) 4.5管理平台功能 (15) 4.6数字媒体播放终端运行功能 (15) 4.7安全性设计 (16) 4.8扩展性设计说明 (16) 五、系统建设及设备配置清单 (17) 六、气象信息发布及显示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18) 6.1媒体素材资源管理及节目制作 (18) 6.2传输管理 (20) 6.3播出管理 (21) 6.4播放控制 (23) 6.5媒体播放器管理 (24) 6.6日志管理 (24) 6.7用户管理 (25) 6.8系统特点及优势 (25)

上海正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 及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上海正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授权网络免费发布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3219196.html, 一、项目背景 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危机,“9·11”事件、非典、禽流感、印度洋地震海啸,乃至2008年突如其来的中国雪灾和地震,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必须加强重大危机应对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安全生产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社会问题突现,这些问题需要重视,可以说,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上海正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等文件,参考了在其他行业所实施的信息发布系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借合了应急联动系统的需求,设计了无锡市气象预警应急平台系统,定义了系统业务流程、构架以及功能,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符合国情的、高效实用的建设方案。 针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及时应急,上海正伟为无锡市度身定制了以无线网络为载体,提供在突发灾害气象应急状态下的文字信息的传送。在平时,为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奥运等大型运动会提供辅助信息发布手段,传送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 上海正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充分考虑了应急的特点、目前网络的现状、在采用无线网络作为载体和利用先进技术解决集成问题的同时,选用的都是经过实际验证的符合国家应用标准的产品,满足应急技术保障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要求,是一个实用可靠的解决方案。 对客户而言,上海正伟将提供“交钥匙”一站式集成模式、富有竞争力

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建设方案 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3

目录 1.1建设背景 (1) 1.2系统概述 (1) 1.3主要功能 (1) 1.3.1通告预警 (2) 1.3.2气象资料收集处理 (2) 1.3.3气象报文 (2) 1.3.4飞行文件 (2) 1.3.5卫星云图 (3) 1.3.6雷达图像 (3) 1.3.7自动观测 (3) 1.3.8传真图 (3) 1.3.9航空预告图管理 (3) 1.3.10台风路径图 (4) 1.3.11系统管理 (4) 1.4系统特点 (4) 1.4.1实用性 (4) 1.4.2提高企业形象 (5) 1.4.3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5)

1.1 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航空事业迅速发展,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目标之一是全面、系统地提高天气观测和预报水平,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在此框架下,我公司将建设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气象信息将从单一的业务辅助系统的角色向着面向地区,面向预报过程,面向决策支持的气象数据搜集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此系统建成将大大降低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是行业用户获取气象信息的平台,该系统对各种气象数据和产品进行了整合并提供有效的分析,同时融合了各种相关的用户业务流程和工作习惯,减少用户操作,避免错忘漏的发生。系统实现气象信息传递、交换、处理的电子化,推进企业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人道服务电子化,,节约办公经费、提高办公效率和提升办公质量,为推进航空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建成后的系统将为各航空公司和其它专业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为区域管制中心运行的保障服务,飞行流量管理、航空公司集中运行控制、机场运行管理的服务等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2 系统概述 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是为航空气象部门、管制部门、航空公司及机场指挥部门等提供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的综合性航空专业气象业务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实现气象中心发布短期天气预警的功能,实现航空报文的检索显示,实现飞行气象文件提取,实现各种气象资料的检索显示,实现预报产品的检索显示,并完成用户的权限控制管理和系统配置参数的管理。 1.3 主要功能

基于Android的天气预报短信系统的毕业设计说明书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Android的天气短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丁柏林 学号: 2011110262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11计科2班 指导教师:房爱东 目录

1 系统概述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思路 (1) 1.3系统需求分析 (1) 1.4开发环境 (2) 1.4.1 Android开发环境的介绍 (2) 1.4.2 Android的开发平台搭建 (2) 1.5 运行环境 (3) 1.6 参考文献 (3) 2.总体设计 (4) 2.1系统结构 (4) 2.1.1 系统流程图 (4) 2.1.2 模块结构图 (4) 2.2数据库的设计 (6) 2.3 模块功能设计 (6) 2.3.1 获取当前天气功能 (6) 2.3.2 选择城市的功能 (6) 2.3.3 发送短信的功能 (7) 3.运行设计 (8) 3.1用户界面设计 (8) 3.2 运行代码 (10) 4.系统测试 (28) 4.1功能性测试 (28) 4.2 稳定性测试 (30) 4.3 安全性测试 (30) 5 结论 (31)

1 系统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3G 技术成熟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移动应用开发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在Google和Android 手机联盟的共同推动下,Android在众多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中脱颖而出。Android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源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该系统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全球移动设备厂商和开发者的热捧。为顺应潮流,本设计旨在搭载 Android 的移动设备上运行,实现天气状况的实时动态更新与显示,并将显示的天气可以发短信给指定的联系人。 1.1 设计目的 天气软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信息服务,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各种智能手机平台下都有各种各样的天气软件。Android作为现在主流的智能手机之一,自然也需要这方面的软件。天气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告知温暖,方便出行等。此外,对未来天气的预测你还可以指定发短信给家里不会上网的父母,帮助父母进行农作物的浇灌、施肥、收割等工作。 1.2 设计思路 天气短信这个设计不算复杂,我先在eclipse里面把系统的主界面写好,然后先是联网解析从360天气预报端口读取来的数据,数据解析完了在本地创建数据库,把联网解析的数据保存在本地,减少流量的使用。之后就是选择想要的城市来获取当前城市未来的天气情况,并把天气情况编辑成样例短信,最后选择联系人在指定的时间发送短信,最后就是短信发送成功之后会提醒的消息推送通知。 1.3系统需求分析 本软件是一个基于Android的应用程序,启动程序后可以进行城市的选择设置,可以通过文字显示当前和未来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向和雨雪情况等。这些天气数据是通过后台服务获取的,这个后台服务可以按照一定时间间隔,从360上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并将天气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可以选定指定的联系人并且设置指定的时间发送天气短信给对方。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基本了解软件的功能需求: (1) 启动Android的应用程序; (2) 设置界面:对要显示天气预报的城市进行设置; (3) 显示界面:通过文字显示当前的天气情况,包括日期、时间、城市、最高温度、

网络技术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应用

网络技术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应用 网络技术因其自身具有实时性、远程监控、精确度高以及安全可靠等优势,不仅能提升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度与时效性,还可在灾害发生时为引导救灾、转移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争取宝贵的防灾减灾时间,被广泛应用到气象灾害监测领域中,得到认可、好评,并在气象灾害监测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技术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应用,希望能为气象灾害预警提供借鉴。 标签:网络技术;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应用 网络技术是一种通信网与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主要是集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气体感应、红外感应器与全球定位技术为一体,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并通过网络传输互联的方式采集、计算、处理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与控制,形成高智能决策。因此在气象灾害预测系统中应用网络技术,对提前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提高监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网络技术的概述 1.1 无线传感技术 无线传感技术的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由点对点传输、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连接传感控制器组成。作为远程自动获取信息的先进技术,无线传感技术是通过协议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框架,对采集信息处理后,经无线电波传输到各节点中,其监测点的覆盖范围不会受到有限网络的限制,具有覆盖范围广泛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到环境监测与保护、医疗护理、军事以及商业等领域中,获得认可与支持。 1.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称为RFID与电子标签,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对象信息的一种技术,由3部分组成:标签、芯片与耦合元件。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设备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标签进入磁场时,会自动接收解读器输出的射频信号,通过感应电流的方式将采集的能量存储到芯片中,因其具有识别效率高、稳定性以及识别速度快的优势,在图书馆、门禁系统以及食品安全溯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3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称为毫微技术,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主要以研究结构尺寸在0.1~100nm内材料的性质与应用为主。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网络中进行连接与交互,拓宽网络技术使用领域,对气象灾害的精细化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信息共享门户系统技术方案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信息共享门户系统 技术方案

1项目概况 随着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业务精细化水平的发展,预报产品不断丰富,对外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业务系统部署多,业务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数据到产品缺乏统一的管理系统,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天气业务的需求。气象信息共享门户将在国家气象中心现有业务基础上建立完善业务流转与控制体系,优化中心的预报服务业务流程,提高数据流转和产品利用效率,减少预报服务过程中的人为干预,降低中间环节的复杂度与出错率,增强预报服务协同能力,推进预报和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应用,促进天气监视、预报及决策服务平台专业化发展,为国家气象中心现代天气发展及服务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将建立业务系统规范和数据规范,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和服务,对预报员、服务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身份、权限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对国家气象中心主要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数据流转状态等实现实时监视,实现对整个中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衔接与流转控制,实现对预报员身份信息、准入系统信息、业务监控信息、产品流转状态、任务调度等所有实时信息的显示和统计分析,实现预报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分发控制,并增强国家气象中心互联网展示气象产品的水平。 2业务需求分析 2.1 业务现状分析 国家气象中心是全国天气预报的国家级中心,也是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象中心、核污染扩散紧急响应中心,其前身中央气象台,成立于1950年3月1日。50多年来,国家气象中心有了巨大发展。国家气象中心的气象服务包括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政府部门制订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组织指挥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所需气象信息的决策气象服务,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介为公众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向国家重点工程、企事业单位趋利避害组织生产所需的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