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论文

2020年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论文
2020年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论文

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论文

无机化学作为“四大化学”之一,在化学与相关领域的学科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校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食品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化学课程。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化学由理科单科卷调整为理科综合卷(含物理、化学、生物)的一部分,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大幅下降,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大学阶段无机化学课程的信息量基本没变,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基础知识。大一新生学习无机化学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影响其对大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因此,面向处在由中学到大学过渡期的大一新生,如何有效衔接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化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无机化学授课教师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多管齐下了解新生化学基础,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法

(一)新生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内容和标准降低

新课标高中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新课标高中化学以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为必修内容,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化学等教学内容放入选修课程,大幅改变了学生对这些

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要求。同时,理科综合高考试卷中高中化学分值为100分,占高考总分数的13.3%,比150分的化学单科卷在高考总分中的比重减少6.7%。而且,由于化学试题多为容易和中等难度,导致近年来高中化学教学课时、学生投入学习时间显著下降,大部分新生的高中化学基础变差,底子变薄,他们进入大学后学习无机化学感到困难。

(二)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基础,使学生初步建立改变学习方法的意识和预期

大学新生全国各地,不同省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有不同要求,学生个体的化学基础也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生的化学基础、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与困难、对教学方式的期望和建议,引导大学新生尽快改变依赖教师教学内容和计划的被动学习模式,积极适应大学自主性学习方法,教研组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对大一新生进行了不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中化学基础、新生喜欢的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自主学习的频率等8道选择题及对大学阶段学习方式的思考和对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的期望等2道开放题。我们期望通过调查问卷活动调整大一新生的学习心态,引导大一新生初步建立一种意识,即大学阶段和高中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

(三)从绪论课开始,着力实现高中化学与无机化学学习的无缝衔接

无机化学是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既传授基础知识,又教授专业性理论。该课程具有比高中化学更为扩展的深度和广度,要求

大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具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大一新生处在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期,对校园生活和学习模式尚不适应。教师需要从绪论课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着力实现高中化学与无机化学学习的无缝衔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研组通过在绪论课上与新生讨论、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指出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模式。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一是大学课表没有中学时排得满,学生在课外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是大学课堂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大学一节课的内容是中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授课时往往只讲授重点、难点和疑点,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学习、消化和掌握;三是大学学习中没有大量的习题、频繁的考试、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大学生不能像中学生那样完全依赖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学习,而是需要在课外进行自主性学习,掌握课堂内容,实现多层次学习目标。通过教师在绪论课和后续课堂上的引导,大一新生认识到了自主性学习和改变以往填鸭式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时我们再引导大一新生重视学习的三大环节(预习、听课和复习),重视知识点的归纳和整合及前后所学知识的关联,促使其实现高中化学与无机化学学习的无缝衔接。

(四)以典型应用案列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几乎全部属于基础无机化学的范畴,特别是基础理论部分很少涉及无机化学的实际应用,不能反映无机化学在现代科技发展和当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导致有些学生片面

地认为学习无机化学没有意思,因此对其缺乏兴趣。我们在讲授基础理论时注重引用科技前沿和生活实际应用的案例,或无机化学与物理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交叉的典型案例,这样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无机化学在科学和应用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了学生掌握知识、思考问题的兴趣和动力。例如我们讲解熵变、焓变和自由能变时介绍天然蛋白质的△G298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G298若太大即稳定性太强,则蛋白质不易降解或难以发挥生理功能;△G298太小对稳定性又是有害的,会使得蛋白质对微小变化过于敏感;天然蛋白质的△G298位于-30~30kJ/mol之间,其稳定性既不强也不弱。我们讲授沉淀-溶解平衡时结合幼儿吃太多糖容易产生蛀牙的原因及用含氟牙膏可防止蛀牙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沉淀-溶解平衡。这些典型应用案例不仅拓展了学生对无机化学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认识,而且促使学生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并理解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和结构知识。案例教学极大地调动了新生主动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元素化学部分是无机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与高中化学内

容联系比较多的一部分,包括s区、p区、d区、ds区和f区元素,几乎涵盖了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其中卤素、氧、硫、氮、磷、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铁等重要元素和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是高中化学的必修内容,大学阶段可根据元素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

行分层次教学。第一,课堂讲授。理论性较强的重要结构、化合物性质可重点讲授,以点带面,使学生举一反三,如大π键和极化对碳酸盐分解的影响。第二,实施“问题教学法”。教学采用预先布置问题→课前自学→课上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熟悉、易懂的内容,从而有耐心、信心、能力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学生完全自学。一些简单易学的教学内容(如氢、稀有气体等)可安排学生课后自学。教学中将讲授、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进行合理分配,既节约了课时,又提高了元素化学的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无机化学的积极性,并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元素及化合物重要内容时,应突出微观结构决定或影响性质与性能这一内部规律,引导学生将元素核外电子结构、价键结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等前半部分学到的化学理论贯穿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习,培养学生由物质的微观结构推知其宏观物理及化学性质的能力。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宏观性质及其应用再反过来理解化合物结构,把微观与宏观结合起来,将相关理论知识与枯燥繁多的化合物性质前后呼应起来,使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变得较容易理解和记忆,以此培养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自主应用化学理论寻找解决方案的科学意识。

三、创新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基本上沿用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大学生为考而学,没有将学习目标和重心放在掌握知识、培养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向上。无机化学中的不同教学内容有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考核也应采取适应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方式,以引导学生将学习重心和关注点放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上,自觉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同形式的考核方式,如期末考试、专题小作业、课堂提问与讨论、平时作业等。元素化学部分以课堂提问与讨论、专题小作业为主,期末考试为辅;基础理论以期末考试为主,课堂提问与讨论、专题小作业为辅。期末卷面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课堂提问与讨论+专题小作业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为6∶2∶2。创新考核方式不仅能对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评价和导向调节作用,还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其将精力主要用在综合理解、灵活运用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创新上。通过教学改革,大多数新生学习无机化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气氛也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人才。(文字:李丽妍)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一、课题实验方面 半年来,我校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学教研教改 计划》,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加强对教研教改工作的管理 1、计划管理 成立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实验教师在教研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制定 课题实验实施方案,并依据学科教学特点,制定学期、学年课题实验计划, 科研领导小组对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实行定期、定项、定性督导检查与 评价,帮助教师学期开始科学地制定可行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活动配档。 要求教研组每学期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六次以上,活动主题有创新,杜绝不实 际的无活动而记录。今年在确保省级《阅读写作分科教学》实验课题的前提下,新上《情商与作文教学》市级实验课题和《电化教学,自主学习》、《培 养兴趣活学活用英语》、《开放式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方 法的研究》、《中学化学教学与电化教学》、《以读图理解为主的地理教学 模式研究》、《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方法的研究》等校级课题。 2、过程管理 由于实验时间长,过程管理尤为重要,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研讨会,听评 实验教师课,查阅实验记录,客观评价教学成绩,根据教学动态,调控实验 进程。为保证自变量的单一性和因变量的 科学性,学校保证实验班教师、学生、科目“三不变”,使课题 实验按既定方案顺利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坚持引用、借鉴、创新相结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推广开”的办法。通过邀请县教研室领导到校 指导,对教师教研备课、上课作具体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

3、质量管理 实验的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搞好信息反 馈。质量管理成为加强实验教学定向、定度、定势调控的重要手段。实验领 导小组每学期对实验班级的教学进行一次质量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课题实 验阶段性总结与评价,提出指导意见。经过半年来的实验,每项实验都写出 了详实的课题实验记录、实验班与非实验班情况对照、实验教学改进意见和 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 (二推广教改成果,辐射带动各科教学 课题实验只是一个起带动作用的“点”,努力推进“面”上的改革与提高, 才是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我校积极推广实验成果,在课程结构、教学组织 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各方面进行了学习、研讨与实践。在 研习综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校结合潍坊市提出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十项 基本要求督促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洋思教学经验,改革课堂教学分三级进 行,初级:模仿;中级:熟练运用;三级:求新独创。所有教师争取达到中 级水平,青年骨干教师力争在高层次上出成果。我们每学期举办一次创新教 学研讨会,一次教研教改论文评选,在半年的实验过程中先后有***、***、***、***、**等人的三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同时出现了各科研教师争上公开课的好势头,过去是教研活动推着 搞,论文推着写,公开课指名上,现在是教师提前报名争着上,半年来 已有校级公开课100多节,***、***、***等教师先后参加了县市优质课和 教学能力评选。 (三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1、保障实验班学生、教师、管理三稳定,实施分类指导,但不分化互 解,保证实验效果的连续性、可比性。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 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 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 33111-1 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 T nR mR = = = 318 K 44.9=℃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i i n p p n = p (N 2) = 7.6?104 Pa p (O 2) = 2.0?104 Pa p (Ar) =1?103 Pa 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 (3) 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 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 (2)m (H 2) = pVM RT = 0.194 g 8.解:(1)ξ = 5.0 mol (2)ξ = 2.5 mol 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 10.解: (1)V 1 = 38.3?10-3 m 3 = 38.3L (2) T 2 = nR pV 2 = 320 K (3)-W = - (-p ?V )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 11.解:NH 3(g) + 45O 2(g) 298.15K ????→标准态 NO(g) + 2 3H 2O(g) m r H ?= - 226.2 kJ ·mol -1 12.解:m r H ?= Q p = -89.5 kJ m r U ?= m r H ?- ?nRT = -96.9 kJ 13.解:(1)C (s) + O 2 (g) → CO 2 (g)

教研教改论文题目

教研教改论文题目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1 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2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3 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4 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5 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6 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7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8 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9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10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1 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12 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 13 位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4 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5 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16 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7 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8

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19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0 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 21 究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22 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2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24 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25 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26 教师的素质研究 27 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28 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29 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30 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31 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32 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33 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34 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35 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36 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37 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38 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39 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40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目录更多期末考试资料加qq;1372324098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2) 第二章分子结构 (8) 第三章晶体结构 (11) 第四章配合物 (12)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5)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9)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1) 第八章水溶液 (23) 第九章酸碱平衡 (24) 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 (26)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 (27)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 (30) 第十二章配位平衡 (31) 第十三章氢稀有气体 (32) 第十四章卤素 (34) 第十五章氧族元素 (37) 第十六章氮、磷、砷 (40) 第十七章碳、硅、硼 (42)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45) 第十九章金属通论 (47) 第二十章s区金属 (49) 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 (51) 第二十二章ds区金属 (54) 第二十三章d区金属(一) (57) 第二十四章d区金属(二) (59)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 ………………………………………(Χ)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 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Χ)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Χ)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 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Χ) 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 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Χ)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Χ)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Χ) 二.选择题 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D) 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 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 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 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改项目及论文选编

教改项目及论文选编 目录 一、教改项目统计表 (1) 二、教改论文统计表 (3)

一、教改项目统计表 序号 姓名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1 郝际平 国家精品课程《钢结构》 教育部 2007 2 梁兴文 国家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教育部 2006 3 郝际平 影响博士研究生创新潜能发挥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教育部 2006 4 郝际平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部 2006 5 白国良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 2007 6 李慧民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材建设 建设部标准司 2006 7 姚继涛 陕西省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团队建设 陕西省教育厅 2007 8 史庆轩 陕西省精品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陕西省教育厅 2007 9 郝际平 陕西省精品课程《钢结构》 陕西省教育厅 2007 10 胡卫兵 陕西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 陕西省教育厅 2007 11 熊仲明 陕西省精品课程《砌体结构》 陕西省教育厅 2006 1

12 韩晓雷 陕西省精品课程《土力学地基基础》 陕西省教育厅 2006 13 王社良 陕西省精品课程《抗震结构设计》 陕西省教育厅 2005 14 胡长明 陕西省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施工》 陕西省教育厅 2005 15 梁兴文 陕西省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陕西省教育厅 2004 16 王社良 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混凝土结构系列课程的教学 改革与实践 陕西省教育厅 2005 17 李慧民 中国冶金建设协冶金建设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 2006 18 李峰 教学效果与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 2006 19 武乾 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 2005 20 王社良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 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陕西省教育厅 2003 21 史庆轩 校级重点项目—21世纪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研 究、制定及执行管理办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2 22 梁兴文 校级重点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 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23 赵平 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24 白国良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25 王宗让 影响研究生创新潜能发挥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2

教研教改工作意见及考核方案(精)

李桥镇梨子嘴小学 教研教改工作意见及考核方案 我校教研教改工作以板教行 (2008 8号《板桥中心校 2008-2009学年度教研教改工作考核方案》为指南,着力增强教研师培意识,鼓励和督促教师搞好教研教改工作,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思想,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体教师必须积极投入此项工作,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形成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良好教研风气。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 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将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 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 ,推进新课程实验。实现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二、学校教研工作。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坛新秀献课

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 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l、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请校外名师来本校进行示范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利用刊物或远程教育资源网络等已有资源进行学习研讨。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三、教研组工作。成立教研组,语文组长洪奎 ,数学组长王鹏程。 (一组长职责 1、教研组长要做到思想端正, 学习风气浓, 有改革、创新意识, 服务基层意识强,工作态度好,敬业好学、肯钻研。 2、每一学年初制订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并组织教师订出学期及学年教学进度安排和复习迎考计划。 3、组织好本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学习大纲教材,分析考题考点考试动向,积极探索教法,组织示范课或者研究课,组织专题讲座等。对活动内容及成果及总结、推广,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及相互听课活动。 4、组织好分段检测,主动承担出题任务,对考试结果组织认真分析。能同本组教师共同研究把握好考题动向、难易程度等。 5、按照“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 组内教师必须积极配合教研组长工作。有价值的信息相互传达,实现资源共享。

【重磅】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 A 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P相同。试问: (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 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 (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 (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 ΔU=Q+W,(1)ΔU=-60+(-40)=-100KJ(2)ΔU=+60+40=+100KJ,(3)ΔU =+40+(-60)=-20KJ(4)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 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2)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3)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教改实践论文

你看你看,课堂的脸不断在变 磁窑实验小学语文教改实践总结进行三环节教学改革以来,磁窑实小语文教研组一直以积极的态度践行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从提高限时作业的实用性入手,我们的工作细致而又有效,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我们看到了自己努力的足迹,那些有着熠熠闪光汗水的足迹将是我们前行的里程碑。 一、语文课堂的精彩自预习开始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活动中,提高教学实效终于被高度重视起来了。我们都高喊着口号: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于是,我们很重视课堂教学。殊不知,精彩的教学活动应从预习时开始!杜郎口从预习开始精彩起来,我们的教学也是自预习开始变得精彩。 预习作为课堂学习过程的三环节之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为整个学习过程做准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最终结果。所以,在课堂学习中切不可忽视预习的作用,听起来简单笼统,实际上,预习作业非常具体。从读课文签字,到字、词的抄写及近反词义的理解,多音字组词,到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的概括,到最后的查找资料和质疑,前后不少于七八个项目。每一篇课文,学生都几乎要做同样的预习作业。而实际上学生做作业的感受如何呢?学习的效果又怎样呢?我们学生手里都有“字词句段篇”或者“课文点拨”之类的学习辅导书。近两年又出来了“课文详解”。一书在手,所有预习作业全部搞定,丝毫不用费脑筋,只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能力——抄就行。一直以来,我们都怀疑这样的学习方式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我们觉得,如此预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悟性,以至到后来,就成了应付。由于项目和数量太多,抄得烦躁,字迹也越来越潦草了。预习的效果可想而知。更谈不上实效了。说是这么说,矛盾的是,之前我们也一样这样布置预习作业。其实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培养预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革预习方式必须要有一定的预习能力做保障。所以,预习改革举步唯艰,总也迈不出去具有突破意义的一步。自从三环节教改以来,我们不断地摸索,逐步探究,我们主要做了一下的工作: (一)、掌握学法由内到外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安排预习,必须要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为

大学 无机化学 练习题练习题1-6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5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计算(12小题,共80分) 1.欲使CaCO3(s) 在标准压力下分解为CaO(s) 和CO2(g),最低温度为多少? (假设及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已知:(CaCO3, s) = -1206.90 kJ·mol-1 (CaO, s) = -635.55 kJ·mol-1 (CO2, g) = -393.50 kJ·mol-1 (CaCO3, s) = 92.9 J·mol-1·K-1 (CaO, s) = 39.8 J·mol-1·K-1 (CO2, g) = 213.6 J·mol-1·K-1 2.N2O5的热分解速率常数在288 K时是9.67 10-6 s-1,在338 K时是4.87 10-3 s-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3.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1.0 10-2 min-1,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1.0mol·dm-3,则反应的半衰期是多少? 4.在300 K时,鲜牛奶大约5 h变酸,但在275 K的冰箱中可保持50 h,计算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 5.根据病毒浓度的变化确定病毒失去活性的过程为一级反应过程,并求得此过程的k为3.3 10-4 s-1,求75 % 病毒失去活性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6.如果一反应的活化能为117.15 kJ·mol-1,在什么温度反应速率是400 K时反应速率的2倍?7.已知在967 K时,反应N2O N2 + 1/2 O2的速率常数k = 0.135 s-1;在1085 K时 k = 3.70 s-1,求此反应的活化能E a。 8.对于某气相反应A(g) + 3B(g) + 2C(g)D(g) + 2E(g),测得如下的动力学数据:/mol·dm-3/mol·dm-3/mol·dm-3/mol·dm-3·min-1 0.20 0.40 0.10 x 0.40 0.40 0.10 4x 0.40 0.40 0.20 8x 0.20 0.20 0.20 x (1) 分别求出反应对A,B,C的反应级数; (2) 写出反应的微分速率方程; (3) 若x = 6.0 10-2 mol·dm-3·min-1,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9.设某反应2A + B2C, 根据下列数据: 最初A (mol·dm-3) 最初B (mol·dm-3) 初速率-dA / d t (mol·dm-3·s-1) 0.10 0.20 300 0.30 0.40 3600 0.30 0.80 14400

浅谈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 课程代码:0456 课程名称:当代中外小学教育、教学及其改革 学习中心太原学习中心 姓名王小华 学号 132025102004 专业教育管理 年级 浅谈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趋势 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困境,由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升学压力,“学历至上”的教

育观念,学校管理体制对教学试验的限制,教材为主导的教研和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的限制等。根据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条件和对策,政府已关注教育公平和均衡化发展问题,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使学校和教师有开发课程和教材的空间,人们开始认识反思性教学和教育行动研究,教师培训要突出教师职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团体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引导、带领、监控作用。那么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教育成了重要的武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依靠教育,要教育出新一代的人,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怎样顺应时代的发展,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已形成了一股涌动的潮流。我看需要把控好以下五个中心。 一、以全民学习为中心 课程改革的结果。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学校、更爱学习;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文化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制度开始建立;支持、关注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促进教材质量不断提高的教材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 在“2020年教育战略”中提出,面对全球教育面临的挑战,未来教育的目标应从促进“全民教育”转变为促进“全民学习”。“全民学习”目标的提出是在获得入学机会的基础上更强调受教育的结果,有利于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教育结果的公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制定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概念性文件中曾指出:增加入学机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带来教育质量和教育针对性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教育质量危机,大部分发达国家也并没有为所有学习者提供有质量的教育。 当前,来自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代表严重不足,那些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减少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国家,也不可能在高等教育阶段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几乎都指向提高教育质量。 二、以学生为中心 联邦教育部长邓肯说:“如果我们不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将难以进步。”不少学生提出,学生应该有更多发言权来评价教师,考试应该更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等。俄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安德烈·富尔先科宣布,新的联邦高中教育标准草案规定,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学习不同的科目,而且还可自行选择学习不同的课程水平。 我们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临汾市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采用“景山特色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五套教材:课本、课外阅读、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写字本等。以集中识字为起点;以阅读名家名篇为主体;以作文为中心,以写“随文”为主要形式,读写结合,学用一致。 学生到学校来读书,首先要认字,也就是要学会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是不是学生认了字,学会了把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写到纸上就学会了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了呢?也不是!因为书面文字语言是与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并不完全相同的另一种民族语言的形式。当然,这不是说民族的书面语言与民族的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没有任何的连带关系,而是说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是无法直接地转化为书面文字语言的。直接的转化带来的是日常生活口头语言表现能力的丧失,而不是升华了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 在人类的语言中,口头语言永远是表现力最丰富的一种语言形式。口头语言的最大特征是它的直接性和整体性,它的直接性是由于发话者和听话者同处于一个时空结构中,它的整体性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心智等所有感觉、感受器官同时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中,发话者不但以自己的嘴巴说话,同时还以自己的手势、眼神、表情、姿态、动作说话,即使是声音,它的节奏的快慢、旋律的变化、声音的高低大小粗细等等因素是同时得到呈现的,它表达的不仅仅是“意思”,同时也是欲望、感情、情绪和意志。听话者

教研教改计划

教研教改工作计划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本年度教研教改工作将在往年的基础上,以正路学区和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提升教师教学力,努力实现‘双高’”这一目标,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力求在务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教研教改和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整体提高。 1、教师结对帮扶,促进教学力均衡发展。为全面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根据学区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校委会研究决定,从本学年度开始推行“传帮带”的师训制度。经全面权衡,拟定已取得相应证书的县级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为指导教师;新进入三小的、未进入职称等级的、小教二级的、教龄五年以下的老师为被帮扶的对象。指导教师要对青年教师给予政治上的关心、业务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从工作态度、师德形象、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技能、教学手段、教学改革及教育创新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面指导。 2、促使老师学习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技巧。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源,搭建读书学习的平台,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为老师推荐教育教学专著和教育理论读本,征订各类教育杂志,结合读书活动,要求老师全学年做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并养成反思和总结的好习惯。学校将对教师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 (2)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步被我校大多数中青年老师所掌握,多媒

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对于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游刃有余,有的甚至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因此,计算机技术还需进一步加强。结合远程资源培训,让老师们在观摩示范课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便实用的教学技巧。 (3)法制、师德培训。知法懂法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养,依法从教是教师永恒的教育信条。本学期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全体教师将按“五五普法”的要求参加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同时,结合师德培训,促使全体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 3、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知识、教学技能、师德建设、研究水平的自培自修,着力打造学科带头人,采用以点带面方法,使广大教师逐步形成“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教科研整体格局和氛围。 4、争取外出学习和邀请专家到学校讲学的机会,把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法引进学校,争取使各领域、各环节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二、教研工作 1、组织开展好“四课”活动。本期将继续按照学区教研工作的相关要求,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开展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和优质课活动。其中,语文组上优质课,其余学科上研讨课。上示范课的老师为:白明、杨智琴、刘长宏。上公开课的老师为:王克艳、火昭寅、王君娇。该活动拟于第三周启动,各年级组根据申报课题进行认真的集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思考题完整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思考 题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章思考题 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 A 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试问: (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 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 (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 (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小学教研活动制度

吴井小学教研活动制度 一、教学研究制度 1、由教导处负责实施并认真组织教学研究与教改实验。 2、教导处要有教改计划,教研组要有教改课题。教改实验要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实验成果及时推广。 3、教导处及时提供外地教学、教改的信息与经验。 4、为了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学期各学科均组织观摩课和公开课。 5、学期初教导处要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6、教导处至少每二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认真落实计划,教师必须参加,不得缺席。有事请假。 7、每次教研活动,要认真写好记录。校长或教导主任签字验收。 8、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教改论文。凡在乡级和乡级以上交流过的教 学、教改论文和县级以上获奖的论文、案例、教学故事以及市 级刊物以上发表 的教学、教改论文均交教导处存档并记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对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对教学成绩起重大促进作用的教学、教改论文,学校将给予奖励。 二、领导听课评课制度 听课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听课了解教学现状,掌握教学中倾向性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听课是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四十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1、听课要有计划,有明确目的,做好充分准备,熟悉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听课过程要做到:耳听、眼看、手记,按讲课顺序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后 认真分析,并及时为教师评课。 2、看教学目的是不是明确,对教材理解是否深刻,讲授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3、看教学过程的组织是否严密。是否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教学原则、周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精确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的利用四十分钟。 4、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运用启 发式。是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给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看 全班每个学生是否会学习,每堂有所得,达到学懂、记住、会用。 5、学校领导要按各自工作职责要求的听课节数完成听课任务。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6、学校领导安排听课和评课时不要忽视小学科和非考试科目,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三、教师听评课制度 1、凡是学校要求的跨学科听课教师必须参加。 2、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新上岗的教师每学期听课25节。 3、青年教师每学期举行一次公开课。 4、用学校发的听课本做好听课记录,以便查阅。 5、听课无论是否事先通知授课教师,授课教师都应欢迎,不得借故拒绝或回避。 6、听课教师要严肃认真,尊重授课教师,不做其它与听课无关的事情(如批改作业、看书报等)课后可交换意见,进行评课。 7、切实提高评课质量,及时组织群体互评课,研讨式评课,评课时尽量做到与新课程标准相结合,与课堂教学情况相结合,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相结合,与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8、校内外的观摩课、公开课可计入听课节数,但开会、讲座、质量分析、参观等教研活动不能计节数。 9、教导处要及时对听课情况进行检评、反馈、总结。

03章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 3-1给出金刚石晶胞中各原子的坐标。 1﹑解:0,0,0;1/4,1/4,1/4;3/4,1/4,3/4;3/4,3/4,1/4;1/4,3/4,3/4 或 0,0,0;3/4,1/4,1/4;3/4,3/4,1/4;1/4,1/4,3/4;3/4,3/4,3/4。 3-2 给出黄铜矿晶胞(图3-48)中各种原子(离子)的坐标。 2﹑解:Cu 0,0,0;1/2,1/2,1/2;0,1/2,1/4;1/2,0,3/4。 Fe 1/2,1/2,0;1/2,0,1/4;0,0,1/2;0,1/2,3/4。 S 3/4,1/4,1/8;1/4,3/4,1/8;1/4,1/4,3/8;3/4,3/4,3/8;3/4,1/4,5/8; 1/4,3/4,5/8;1/4,3/4,5/8;1/4,1/4,7/8;3/4,3/4,7/8。 3-3 亚硝酸钠和红金石(TiO2)哪个是体心晶胞(图3-49)?为什么? 3﹑解:亚硝酸钠是体心晶胞,金红石是素晶胞。 3-4黄铜矿晶胞(图3-48)是不是体心晶胞? 4﹑解:是体心晶胞。考虑方法如:体心铜原子与顶角铜原子周围的氧原子的方向相同,而且氧原子上(例如体心铜原子左下前的氧原子与右上前顶角铜原子对比)连接的铁原子的方向也相同(注意:顶角原子是完全等同的,因此,体心原子可与任一顶角原子对比)。3-5白钨矿晶体(图3-50)是素晶胞还是体心晶胞?说明理由。 5﹑解:是体心晶胞。 3-6碳酸氢钠晶胞的投影如图3-51所示,请问:平均每个晶胞含有几个相当于化学式NaHCO3的原子集合(代号:Z)? 6﹑解:平均每个晶胞含有4个相当于化学式 NaHCO3的原子集合。 3-7推算典型离子晶体的各种堆积-填隙模型的堆积球和填隙球的半径比。 7﹑解:见表3-7。 3-8 在闪锌矿和萤石的四面体配位多面体模型中除存在四面体外还存在什么多面体?在后者的中心是否有原子? 8﹑解:八面体。没有原子。 3-9图3-52由黑白两色甲壳虫构成。如果黑白两色没有区别,每个点阵点代表几个甲壳虫?如果黑白两色有区别,一个点阵点代表几个甲壳虫?前者得到什么布拉维点阵型式,后者又得到什么布拉维点阵型式? 9﹑解:前者1个甲壳虫1个点阵点,二维菱形单位;后者2个甲壳虫1个点阵点,二维面心立方。 3-10 图3-53是一种分子晶体的二维结构,问:每个点阵点所代表的结构基元由几个分子组成?图中给出的点阵单位(每个平均)含几个点阵点?含几个分子? 10﹑解:每个点阵点代表6个分子。点阵单位含1个点阵点,6个分子。 3-11晶体学中的点阵单位并非只有布拉维单位一种,例如有一个叫 Volonoi 的人给出了另一种点阵单位,获得这种点阵单位的方法是:以一个点阵点为原点向它周围所有相邻的点作一连线,通过每一连线的中点作一个垂直于该连线的面,这些面相交得到一个封闭的多面体,就是Volonoi 点阵单位。请通过操作给出下列三维布拉维点阵单位的相应Volonoi 点阵单位:(1)立方素单位;(2)立方体心单位。 11、解:一种具体的晶体究竟属于哪一种布拉维点阵型式,是由它的微观对称性决定的,晶体学家把这样确定的点阵型式称为晶体的正当点阵型式,然而,一个晶体结构的测定步

教改论文

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绿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唐丽娟刘玮炜曹志凌王建 (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要:目的:探讨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绿色人才培养模式。方法:以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当前绿色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结果:提出了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应以绿色人才为目标的模式定位,诠释了绿色人才的内涵,构建了绿色人才培养模式方向,从营造绿色教育理念的校园氛围、构筑绿色课程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师德教育、推进绿色教学科研等方面探讨了绿色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结论:绿色人才是当代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实施是保证工科院校乃至所有大学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及科技的竞争性发展。 关键词:绿色人才,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green talent cultivating models of lo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s an Tang Lijuan Liu Weiwei Cao Zhiling Wang Jian Abstract:The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s of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were positioned to green talents as the goal. The meanings of green talents were interpreted, and the gree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direction was constructed.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cultivating green talent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campus atmosphere of green education, the building for green course platform, the strengthening for the young teachers' ethics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ng of gr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Green talents are the direction and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o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positioning and implementa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adapting to society,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引言 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给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正迅速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1-2]。如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以使其能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绿色人才概念应运而生,它是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替代词。本文将结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从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地方工科院校绿色人才培养的意义和思路。 一、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21世纪,国际和国内在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其中地方工科院校对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影响巨大[3]。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关系着国家、地方的发展。如制药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创业型和复合型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学校将肩负着重大责任。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于200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到现在经历了10多年的风雨,这个年轻的生命正赶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在高速前进的轨道中保持自我清醒的过程意识,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值得专业教师乃至全校师生继续思考的问题。另外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在失去了小学到高中那种每天有班主任、有固定的班级、升学的压力情况下,进入大学的学生们突然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有的甚至彻底放纵自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当今日益膨胀和浮躁的社会现象也熏染了象牙塔的大学生们,是安心地坐在教室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还是旷课去考驾照?忙推销?因失恋而自杀?或是因嫉妒而向同室兄弟投毒? * [基金项目]:淮海工学院2013年校级教改课题XJG2013-3-1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 10KJA170003);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化工制药类)(编号343) 唐丽娟:女,讲师,1977.12,硕士,主要从事制药工程专业的科研与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