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环评报告书

住宅小区环评报告书
住宅小区环评报告书

**县****住宅区**花园

环境影响报告书

**市环境科技**服务**

二00七年九月

目录

1总则 (5)

1.1项目由来 (5)

1.2编制依据 (6)

1.3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7)

1.4评价思路 (8)

1.5评价标准 (8)

1.6评价工作等级及工作范围 (11)

1.7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 (13)

1.8控制污染及保护目标 (13)

2项目概况 (16)

2.1 项目基本情况 (16)

2.2 地理位置及交通 (16)

2.3**县锦惠园小区开发现状 (16)

2.4**县锦惠园小区规划概况 (16)

2.5 公共工程 (24)

3 工程分析 (28)

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8)

3.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30)

3.3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32)

4 建设项目周围概况 (36)

4.1 自然环境概况 (36)

4.2 社会环境概况 (43)

5 环境质量现状 (47)

5.1环境空气质量 (47)

5.2声学环境质量现状 (51)

5.3水环境质量现状 (51)

5.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55)

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主要环保措施 (59)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9)

6.2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与建议 (65)

7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66)

7.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分析 (66)

7.2声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70)

7.3水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72)

7.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及分析 (74)

7.5绿化分析 (76)

7.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8)

8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保工程验收 (82)

8.1环境管理 (82)

8.2环境监测 (82)

8.3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83)

8.4环保工程验收清单 (85)

9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85)

9.1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85)

9.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86)

9.3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87)

10总量控制和环境改善 (89)

10.1区域环境承载力简述 (89)

10.2总量控制 (90)

10.3周边环境及环境改善分析 (91)

1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2)

11.1项目经济指标 (92)

11.2社会效益 (92)

11.3环境损益分析 (92)

12公众参与 (94)

12.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94)

12.2公众参与调查方法和原则 (94)

12.3调查内容 (94)

12.4调查结果分析 (94)

13结论和建议 (98)

13.1 结论 (98)

13.2要求与建议 (100)

1. 总则

1.1 项目由来

**县位于**省最北**,地处**三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为国家西**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化工基地。它不但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还有品质优良的石英沙、石灰石等矿产。随着国家西**大开发的实施,近年来**县的经济发展较快,工业经济已形成以**为龙头,化工、建材、电力为骨干的工业体系。**资源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量资源。**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区域中心的功能日渐突出,城市规模迅速扩展,城市人口逐年增加,迫切需要建设与其相适应的新的城市功能区,在此形势下,经**县人民政府同意,位于**县城区北**的**县****住宅区**花园开始启动建设。

拟建设的**县****住宅区**花园,位于**县城北******住宅区的东北**,**河西岸,南邻**路,东接向阳路,西面、北面以**路为界,用地南北长,东西窄,总用地9.41公顷。经**县建设局批准,本项目由**省**实业有限公司组织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等有关规定,**县****住宅区**花园小区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省**实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20日委托**市环境科技**服务**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到委托后,我**即派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并对小区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考察和资料收集,根据当地环境特征和自然条件状况,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筛选,确定了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评价重点及方法,开展了环境现状评价及公众参与调查,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环保措施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于2007年10月编制完成了《**县****住宅区**花园小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县环境保护局批准。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⑼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

⑽国家环保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年);

⑾国家环保总局《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管理规定》(1992年);

⑿ **环发(91)35号文《**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

1.2.2 技术标准、规范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174号《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⑼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3)25号《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

其它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标准。

1.2.3 项目依据

⑴**县人民政府神政批转字(2004)15号文件

⑵**县经济发展局神经发(2004)36号文件

⑶**县建设局神建发(2004)008号文件;

⑷**县建设局神建发(2007)020号文件;

⑸**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花园设计方案》;

⑹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2.4 委托书

****实业有限公司“关于**花园小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

1.3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1.3.1 评价目的

⑴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贯彻、推行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和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监测,掌握评价区的大气、水、声环境现状和主要环境问题;

⑵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分析,确定本项目施工期和建成入住后的污染源源强、污染物排放方式及处理方法等,对本项目实施后给所在地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⑶根据环境特征和污染物排放特征,论证项目建设的环境相容性及主要环境问题,预测项目对自然、生态、景观、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范围和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状况,从而提出消除或减少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

⑷根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评价项目规划和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为合理发展该区域经济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小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环保措施实施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建议,为管理者保证区域环境质量达到某一预定目标、维护该区域及周围环境良性循环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3.2 指导思想

在广泛收集当地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紧扣拟建工程环境影响的主题,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和环境特点,以环保法规为依据,坚持科学的态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回答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问题,为拟建工程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1.4 评价思路

⑴分析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当地城市规划及经济开发区规划的相容性;

⑵调查拟建地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现状;

⑶评价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⑷提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环保建议。

1.5 评价标准

本评价采用如下标准:

1.5.1 环境质量标准

⑴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见表1-5-1;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表1-5-1 单位:mg/Nm3

⑵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见表1-5-2;

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

表1-5-2 单位:mg/L(pH除外)

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分段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Ⅳ、Ⅴ类标准,见表1-5-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

1-5-3 单位:mg/L(pH除外)

⑷声学环境质量评价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见表1-5-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表1-5-4 等效声级:dB(A)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⑴污水排放执行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见表1-5-5;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表1-5-5 单位:mg/L (pH除外)

⑵厂界噪声排放执行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见表1-5-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表1-5-6 等效声级L eq:dB(A)

⑶施工噪声排放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见表1-5-7;

⑷固体废物排放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⑸室内停车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参照GBZ2-200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见表1-5-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表1-5-7 等效声级L eq:dB(A)

*室内停车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表1-5-8

1.6 评价工作等级及工作范围

1.6.1 评价工作等级

⑴环境空气

本项目建成后为居住小区,冬季采暖由**县供热公司****供热站供给,居民生活燃料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和电,大气污染源为小区停车库排气系统排放的废气,本项目环境空气的评价等级定为三

级以下。

⑵声学环境

本项目为小型建设项目,位于GB3096-93规定的2类区(居住、商业区),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受项目噪声影响人群变化不大,声环境评价等级依据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相关判据确定为三级。

⑶生态环境

本工程为小型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94100m2,其影响范围<20km2,工程的建设不会引起区内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且区内无特殊敏感目标(非敏感区),因此确定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⑷地面水

本项目建成后,外排废水为生活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简单,排放量561.46m3/d小于1000m3/d,纳污河流**河流量为17.1m3/s属中河,由以上条件对比《导则》要求,确定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环境空气、地面水、声学以及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及工作等级见表1-6-1。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表1-6-1

⑴环境空气

以项目区为中心,沿主导风向(NW)轴线上下各取2km,与主导风向垂直方向各取1.5km,评价区面积12km2。

⑵声环境

评价范围项目西、南边界外100m范围内,东、北边界外50m 范围内。

⑶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同大气评价范围。

⑷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评价对象为**河,评价范围在本小区对应的**河上游

0.5km至下游4km河段。

1.7 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

通过项目排污特点和周围环境状况的综合分析,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如下:

⑴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⑵水环境影响评价;

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⑷地下停车场废气影响评价;

⑸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评述与建议。

1.8 控制污染与保护目标

1.8.1 污染控制目标

⑴施工期主要控制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⑵运行期主要控制“三废”和噪声的排放。

项目具体污染控制内容与目标见表1-8-1。

1.8.2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及项目周围人群相对集中的****村人群健康,详见表1-8-2。

污染控制内容与目标

表1-8-1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

表1-8-2

2.**县**花园项目概况

2.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县****住宅区**花园小区

建设性质:新建工程

建设地点:**县城北****村

建设单位:****实业有限公司

2.2 地理位置及交通

****花园小区位于**县城北**,东临向阳路与县城隔河相望,南临**路,西、北以**路为界。规划总用地141.15亩,其中建设用地124.35亩,地理位置优越,四面临路,交通便利,开发前景良好,地理位置及交通见图2-1。

2.3**县****住宅区开发现状

开发区地势较平坦,项目地略有小坡度起伏沙丘,地面为沙状土壤,上有片状沙蒿分布。项目东面有**县城至**镇的三级公路,

东**有**县方圆中学,西面的新农村住宅区正在建设,项目南面的**路已经建成,**路南面有****村居民居住。项目已进入一期的建设阶段。

2.4 **花园规划概况

本项目由****实业有限公司组织建设开发,小区规划总用地141.15亩,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按推出时间不同分为一期多层、二期高层住宅,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36647.98平方米。整个小区建筑分为两类,住宅为小区建筑的主要组成**分,有26层的高层点式住宅,16层的高层板式住宅,8层的多层板式住宅;另一类为公共建筑,有幼儿园及会所,沿街商铺等,建筑层数为2~3层,造型简单活泼,色彩明快。见图**花园鸟瞰图。

2.4.1 规划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贯彻全新理念,坚持新思路,创造全新的人居环境;

以人为本,为居民服务,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建设宜人景观,提升环境品味,塑造花园式社区。

将住宅小区置于整个城市环境中来考虑,从城市相关地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规划等方面来分析和看待规划地段,将小区融入城市环境中全面深入规划;同时,以小区自身优美独特的空间景象定位成城市中一个独特的亮点,创造整体社区环境。

2、景观生态原则

**花园小区将体现一种自然、健康、休闲、富有情趣的生态园林景观风情。以中心景观园林为核心,各组团单元向心式布局;同时在各组团中心地带,分别呈现以不同风情为主题的园林景致,最大限度保证住户均能分享绿化景观。

3、邻里交往原则

强调小区公共空间及邻里空间的设计,倡导活跃邻里交往的居住软环境。

4、均好性原则

充分利用小区中心水体园林景观的布局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住户能够分享中央水系景观,让闲适美妙的生活气息洋溢在每位居民心中。

2.4.2 规划结构

⑴现状景观环境

**花园所处现状环境景观条件十分丰富,东侧临河,西侧有山,远处地形起伏,山峦叠嶂,为小区景观环境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河是小区周边的主要景观因素,由北向南在小区东面流过,春夏秋冬,寒暑交替,**河呈现出不同的景观面貌,给小区带来了景观上的多样感受。不断变化的河流景观丰富了小区的外**环境,也为小区的内**景观组织提供了素材。相互呼应,内外联系,在小区内**景观组织中引入变化的水景,无疑可以使小区景观与大环境融为一体,并且富有个性。日常生活的场所也因为水景的存在,变得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⑵规划景观结构

小区采用了完全人车分离的形式,极大地增加了居民生活游憩的场地,为小区景观的塑造、绿化环境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小区地面上除建筑以外的场地都可以被景观塑造所利用,从而形成绿化丰富,景观生动的小区环境。

小区建筑之间的空地是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筑之间的空间安排绿地、铺地、水景、活动场地,人为制造地形的起伏,建造亭台连廊,巧妙配置植物,形成一个一个形式不同,但又风格统一的游憩场所。

小区南北向的景观主轴联系各个小块绿地,使小区景观形成完整有机的整体,每个个小块绿地都成为小区景观主轴的组成**分。小区东西向景观轴连接入行主入口和南北向主轴。景观结构总体形成纵横相交的格局,南北向景观主轴北侧连接人行次要出入口、幼

儿园以及主要水景,中**与东西向主轴相交处是一处喷泉广场,南**尽端处以雕塑结尾,形成起伏变化的轴线景观。东西向主轴连接小区主要出入口和南北向主轴,主轴西端,以喷泉假山结尾,瀑布从假山上伴随着水声顺势而下,溅起片片水花,渲染出热烈的生活场景。

⑶夜景照明

**花园夜景照明中注重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综合利用景观照明、建筑泛光照明、建筑轮廓照明和局**的重点装饰照明等进行小区环境景观的再塑造。

为保持整体的统一,建筑物均采用白光作立面照明,重点照明建筑的上半**,下半**分稍暗一些,使景观层次分明,又不耀眼,感到舒适和轻松。绿化**分采用白光照明来表现其绿色,金黄色的或线或弧的人行道路镶嵌在整齐的白色建筑群和明暗相间的绿地之间,其整体夜景将成为居住区的重要标志。建筑在照明的风格上保持整体性、细节**分灵活处理,以表现各建筑的个性。

⑷绿化布局

绿化环境的设计是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布局遵从小区总体布局,追求空旷与私密,刚阳与柔和的对比。广场的软绿地是充满生机和变化的空间,通过落叶树、四季花卉的周期变化,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对瞬间美的诗情的把握。软绿地根据休闲活动的不同需求而作不同的配置。广场的硬绿地则强调空旷与恒久,以长绿树、慢生规整为主,以水石园林为特色。营造出一个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少噪声干扰、轻松优美、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整体规划中采用点线面结合起来的方式,以中国传统园林中自然式的种植方式为主,融合现代规则式园林,加上花坛、种植池的应用,突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的实用功能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

住宅的楼间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因此,楼间绿地的种植设计应考虑到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居民生活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以及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沙地柏、紫穗槐、紫丁香和草坪为主基调,并配以榆叶梅、珍珠梅、柽柳、黄刺玫等花灌木,点缀油松、元宝枫、火炬树、沙枣等乔木,突出植物色块的对比美并注重每一地块季相变化的连贯性。

围绕水系,以金丝垂柳、珍珠梅作为两侧的基调树种,周围配以迎春、红瑞木等低矮灌木,结合水景着重突出夏季的景观效果。并通过云杉、榆叶梅等植物来补充其他季节的植物景观。

小区较开阔的空地绿化设计中应以野牛草和白三叶等草坪地被植物和整形修剪绿篱为主,在平面上注意将其几何形式与广场的辅装图案融合起来,在立面上则运用红叶李、侧柏、桧柏等植物来增强各**分公用建筑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空间围合感,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在大面积的辅场地内应注意适当栽种围槐等冠大荫浓的乔木,以起到遮荫的效用。还可以将紫藤等攀援植物与园林建筑小品如花架等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

运动场周围的绿化设计中,主要选用馒头柳和金银木,以起到分割空间、减少噪声和局**遮荫的效果。

考虑到该地域春季风沙大的特点,对于小区外围的绿化,应从防护功能出发,注重防风沙、降低风速、防尘的效应,选用樟子松、毛白杨、刺槐、金银木等抗风性能强的树种组成复合防护林带。

⑸水环境

水景是**花园景观环境的特色和灵魂,是环境赋予小区的基本特质。水景为居民提供了难得的生活憩环境,强化了小区环境的景观个性。在水景的安排中,根据场地的不同,延续规划的设计思想,塑造**花园的景观环境。小区北侧空间开阔,是小区南北景观主轴线的重要组成**分,这里地势较高,也是水景的源头,这里安排流动的水景,局**用小喷泉调节气氛,水景与人行辅地用台阶相

连,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

水由北向南流过,在小区的中**形成一处高潮,在小区主入口的北侧,布置一处较大的水景,人工组织地形变化,用喷泉、跌水、植物等景观元素,在入口处形成变化丰富,空间开阔的入口景观。两条轴线相交的中心广场,布置旱喷泉,形成小区的中心景观,伴随着灯光、音乐、喷泉水景翩翩起舞,烘托出祥和的小区生活气氛。水景在小区东西轴线的西端,改变了形式,成为了假山的一**分。水从假山上面流下,溅落到水池里,形成一阵阵的水雾,四散飘开。

⑹外**空间

小区建筑分为两类,住宅为小区建筑的主要组成**分,有26层的高层点式住宅,16层的高层板式住宅,8层的多层板式住宅。另一类为公建,有幼儿园及会所,沿街商辅等,建筑层数为2—3层,造型简单活泼,色彩明快,点缀小区的环境。

⑺户型设计

小区户型设计是小区设计里的重点内容,关系到住户的生活,影响住户的生活质量。户型设计分为大中小三种户型,有43平方米左右一居室的小户型,有90—140平方米两室两厅、三室两厅的中户型,有140—167平方米四室两厅的大户型,所有户型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充分考虑采光、通风、节能、观景要求,确保每户动静分离,布简约,每户都保证一个停车位,所有住宅都配置电梯,方便住户。

整个地段的绿化系统有点、有线、有面。中心广场是绿化系统的中心,庭院绿地是绿化系统的重要节点,沿小区路为绿化系统的主要轴线。小区中心绿地的设计结合水面、雕塑、小品、树木、草皮、硬质铺地,营造了一个集游憩、玩赏于一体的休闲场所,沿小区北**和西**道路成排种植高大乔木。组团绿地布置在组团中心位置,设有座椅、花架、花卉、硬质铺地、雕塑小品、运动设施和场

地,配以观赏性花卉,形成开朗、亲切的活动空间。住宅间绿地是日常邻里交流的重要场所,以绿地为主,设花坛、座椅,配种观赏树和花卉,形成舒适健康的小环境。

绿化以当地树种为主,结合外来景观树木,根据季节变化,使居民四季有景可观。在植物配置上采用现代园艺手法,成片、成丛、成林,讲究群体色彩效果;同时植物的配置又与各个景点相呼应,使每个景色都掩映在绿丛之中,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结合自然的植物群落,增强自然气息,形成变化的林冠线,增强了小区园林绿化的意境美。

灯光结构

灯光设计在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创造出以中轴线为主要亮点,组团为面型照明的“以点带面”的照明形式。在照明灯具类型将道路照明的的庭院灯、草坪灯等与景观照明的射灯、投光灯、壁灯、地灯、潜水灯等相结合,在满足照明的基本前题下,充分发挥照明在夜间造景的能力,形成火树银花、色彩斑斓的夜景。同时,充分应用新技术产品,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2.4.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花园总建筑面积236647.98m2,包括高层、小高层、多层、花园洋房、别墅、会所、商业裙房等21栋建筑,总户数1632户,居住人口6528人,规划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4-1。

⑴小区内住宅类型多样化,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面积指标为43m2、90~140m2、140~167m2左右不等。

⑵多层以8层为主,顶层**分带跃层建筑;高层建筑由11层、16层、26层建筑组成,多带跃层结构。整个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平面布局多变,营造出灵活多变、空间层次变化丰富的景观形象,提高了整个小区舒适度。

⑶住宅布局均呈南北向排列,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均满足防火间

距和采光间距的要求。争取住户最大限度地享受阳光、绿色,体现时尚品味。

⑷住宅户型多为一梯两户设计,户户朝南,明厨明卫,内**结构合理,使用效率高。同时,大量采用错层处理手法,使得住宅内**产生一定的空间划分,营造出优质生活氛围。**分住宅采用入户花园手法,进一步提高了居住品味。

⑸住宅拟采用塑钢玻璃门窗,聚苯乙烯泡沫外墙内保温技术,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技术,进一步提高小区居住生活品质。

⑹多层建筑采用砖混结构,高层建筑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分楼宇按要求设计了沉降疑缝、温度缝、抗震缝等,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进行防雷接地设计。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2-4-1

粤东LNG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粤东LNG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众参与简本)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China Offshor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TD 国环评证甲字第1109号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目录 1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平面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环境质量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声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海洋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水土流失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水动力环境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冲淤环境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海水水质环境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环境保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施工期环保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营运期环保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路建设工程环评报告表

证书编号:项目编号 **************** 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00五年八月

一、总论 1.1项目建设意义及工程选线 ***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和经济特区厦门之间,市域三面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泉州乃至全省的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泉州市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从新开发区、港口码头、旅游等经济发展区域布局需求来看,***与晋江、泉州、厦门的公路规划建设还相对滞后,由于现有公路的格局,***的出外交通主要通过省道307线与国道324线和厦漳泉高速衔接出市,增加了运输里程,项目建成后,将不仅为***和晋江的交通提供便捷的高等级通道,对于加快狮晋两地的经济往来、沟通内陆与沿海码头、加强对外贸易有积极的意义,也拉近了***与南安、厦门的空间距离。 根据《泉州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本项目属省级经济干线“三横”的组成部分,是一、二、三纵连接的最简捷途径,同时也是泉州市路网规划中的“三横”之一,属于新规划中的省道308线。项目的建设不仅形成了国道主干线的连接线,可以改善既有县道的运输状况,改变原省道308线的运输压力,而且构架了沿海片区与晋江、泉州市区的交通主要通道,有机地联系沿海港口与国道、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使海、陆、空立体交通的联系更加顺畅便捷。 从***的公路网络布局上看,***中部地区和沿海主要港口、乡镇和工业开发区等的交通流量也都必须转到国道324线和福厦高速公路方能对外衔接,这些连接线道路等级低,周转里程较远,未能形成便捷交通网络,不利于各港口、场站和区域间的便捷联系,***中部广大地区和沿海岸线的滩涂和大片土地也难以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本项目建设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为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了泉州市的交通网络,意义重大。 本工程位于***灵秀镇内,是对既有灵石公路的裁弯取直并进行拓宽,该段路线起点与***西二环路相接,终点与省道308线晋江坂头至梧垵段相接,本段线路全长1.822公里,地理位置及线路走向见图1。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 (一)环境违法行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 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违反法律、法规条款: 1、《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 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 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

境影响登记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三)适用罚则条款: 1、《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

环评报告书格式

商丘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论 项目由来 河南省商丘市建筑石料矿位于黄山区三口镇境内,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页岩。根据《黄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2012—2015年),吴家坑建筑石料矿拟扩大矿区范围。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五条、《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为此,吴家坑石子厂委托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屯溪地质调查所对该矿山重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建设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在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和文件、调查项目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原则和方法,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通过专家评审。兹根据评估后的大纲和评审意见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报告书的目的 本次编制报告书的目的是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把不利影响减缓到合理可行的最低程度而必须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出该工程可行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本项目环保设施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四届人大常委会第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环评证甲字第1504号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O一O年九月

1 线路走向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全长81.887km。北环起点位于北李官互通立交,终于王家沟互通立交(与京哈高速沈阳至铁岭段相接),全长30.2km。东环起点位于王家沟互通立交,终于石庙子互通立交,全长10.8km。南环起点位于石庙子互通立交,终于金宝台互通立交,全长29.1km。西环起点位于金宝台立交(与沈海高速沈阳至大连段相接),终于北李官互通立交,全长11.787km。 2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为81.873公里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其中六车道14.3公里(含过渡段),八车道67.6公里,全线设互通立交23处。拟建公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3环境影响评价概况 3.1主要评价内容 (1)总论 (2)工程概况 (3)项目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4)污染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景观影响评价 (8)大气影响预测 (9)声环境影响评价 (10)水土保持措施及评价 (11)水环境影响预测 (1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3)事故污染风险分析 (14)公众参与 (15)清洁生产 (1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3.2评价程序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评价程序

3.3工程分析 拟建高速公路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交通噪声、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生态破坏等。影响来源与环节主要是工程征地拆迁、材料堆放及运输、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大风天气引发扬尘。 项目运营期的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声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风险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来源与环节主要是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及排放的尾气,道路车辆运输材料散落及有害物质运输事故等。 4环境质量现状 4.1社会环境 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沈阳市核心区。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3%、16.1%、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7.5亿元,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6亿元,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8.6亿元,增长18.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4.1亿美元,增长2.3%;出口总额35亿美元,下降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0.2亿元,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9129元,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4.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3.2%。 4.2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设计带地貌类型较简单,可分为冲洪积平原和微丘陵两个单元,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介于40~80m之间。微丘陵地貌,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介于100~140m之间。 (2)气候 沈阳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4℃;采暖季平均气温-4.8℃。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11.0℃);非采暖季平均气温17.8℃,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4.7℃)。年降水量690.3mm,降水多集中在非采暖期的七、八两月,并以七月份的平均降水量为最大(165.5mm);采暖期各月平均降

某居住小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杭州富阳山水置业有限公司 新建山水·水印林语(一期)居住小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国环评证乙字第2006号 二OO七年十二月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内容 杭州富阳山水置业有限公司新建山水·水印林语(一期)居住小区项目位于富阳市鹿山街道蒋家村大坞林场,基地地形为不规则平面山地,总用地面积56666m2,总建筑面积67431m2,一期工程项目共设停车位358个,其中户内208个,户外150个。项目总投资约11000万元,建成后住宅总户数为330户,总入住人口为1155人(按每户 3.5人计)。具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一期工程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整个建筑群在总体空间布局下,顺应地形,因地制宜的融合在总体环境中。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独立别墅:体量的穿插互动,黑白灰的材质对比给别墅带来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独立别墅建的底层层高3.9米,客厅贯通两层,空间宽敞气派。二层和三层层高均为3.3米。 联排别墅方案一:该方案的设计理念将建筑周边的优美环境引入建筑之中,因此平面形式采用了U型户型。别墅前后功能区分明确,后面部分

为厨房餐厅区域,前面部分为大空间客厅。两者之间用走道连接并可以看到绿树成荫的自然环境。 别墅第二层为卧室和工作室,第三层为主卧室和主人书房。 建筑的底层客厅层高3.9米,空间宽敞气派,二层和三层层高均为3.0米。 联排别墅方案二:该户型的最大特点是在普通的联排别墅中为业主创造了两层高的共享空间,极大的提升了业主的生活品位。该户型客厅部分高度达到了6.9米,充分展示了拥有该户型业主所拥有的高贵空间,自然的阳光,美丽的自然景色,独特的空间气质让人着迷。 该户型后面为厨房储藏餐厅部分,南面为公共客厅;楼上为卧室,主人卧室在三楼,同时在三楼还为主人设有子女卧室。车库为双车库,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以后的停车需求。 叠排别墅:叠排别墅考虑到周围优美的环境,因此在设计理念上提倡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小区内的别墅与住宅设计集中突出多元性、合理性。多元性表现为度套型与多种变化功能。合理性表现为明确的内外、动静、昼夜分区,厨房卫生间使用、设备、管线的设计合理。 1.2 公用工程 (1)给水:本项目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作为水源,从城市市政自来水管道引入二根DN200的进水管,沿基地内环形道路布置,满足本工程的生活和消防用水。由于市政给水管网满足不了本小区用水量及水压的要求,故采取采用单独的变频水泵供水方式,下行上给。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器设在屋顶。 (2)排水: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过自建的二级生化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大坞溪,最终排水去向为富春江(汤家埠中埠大桥断面—苋浦江汇合口断面)。 (3)供电:小区内的独立别墅为三层建筑物,其负荷均为三级负荷。每一栋别墅由供电局提供一路低压电源,供电电压为三相四线制220/380V。

孝感—襄樊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材料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学号:** 导师:**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襄樊高速公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 : 2013年 10月 25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4)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2.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10) 三、环境质量状况 3.1襄樊 (13) 3.2 (17) 四、评价适用标准 4.1评价适用标准 (20)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的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5.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的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1) 六、环境影响分析 6.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0) 6.2声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38) 6.3水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54) 6.4大气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59) 七、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7.1生态环境 (60) 7.2声环境 (60) 7.3水环境 (61) 7.4大气环境 (62) 7.5社会环境 (63) 7.6项目对各环境因素的保护措施 (64) 7.7公众健康与安全 (65) 7.8施工营地 (66) 八、结论与建议 8.1结论与建议 (66)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年12月,交通部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编制了《至襄樊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2002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2002]18号文《关于至襄樊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函复。 2.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中华人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第40号令; 3.公路的总平布置图 孝襄高速公路是我国西部开发大通道至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起点位于京珠高速公路区盛家湾,途径、随州、襄樊等10个市的29多个乡镇,终点接襄十与襄荆高速公路襄阳县郜营互通,全场243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沥青混泥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每小时,总平布置图见图1。 图1 总平布置图 3. 4.公路的地理位置及走向 孝襄高速公路自省中部腹地到省西北部,路线走廊总体呈东西走向,并略由南偏北,东西向位于东经112°30'一114°05',南北向位于北纬31°05'—32°07'。起于市孝南区三汉镇以北1.5 km,与京珠高速公路相接,途经市(孝南区、孝昌县、云梦县、安陆市)、随州市(曾都区)、襄樊市(枣阳市、襄阳县),终点接襄(樊)十(堰)与襄(樊)荆(州)高速公路都营互通,主线全长243.516 km。其地理位置和路线走向与环评时相比比本没有变动。(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见图2) 图2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

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由来 随着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湛江已具备了发展钢铁、石化等大型重工业基地的良好条件,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大港口的吸引下纷纷落户湛江。目前,湛江市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强劲,市场已步入稳定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在湛江市龙平中路西侧兴建“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84117.43m2,建筑基底面积15686.48m2,总建筑面积268518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97308.56m2,90m2以下户型住宅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70%;商业建筑面积5927.66m2,幼儿园建筑面积2400m2,架空层建筑面积4000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58881.50m2。本项目拟新建3幢30层住宅楼、2幢29层住宅楼、1幢28层住宅楼、4幢25层住宅楼、6幢23层住宅楼、1幢21层住宅楼、1幢3层幼儿园,临龙平北路和龙安路的1~3层为商业裙楼,其它住宅楼首层架空,还有公建用房如物管用房、垃圾屋、消防控制中心等。本项目容积率为2.556,建筑密度为19.5%,绿地率为35.6%,居住总户数1698户,停车位1580个。另外,配套建设消防设施、三级隔油池、三级化粪池、专门烟道、给排水管线、绿化、小区道路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委托湛江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所及时组织评价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对项目的工程活动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征询了建设单位及环保主管部门的意见,识别和筛选了环境影响因子和评价因子,同时确定了评价专题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我所进行了资料调研、公众意见调查、类比调查、现场监测、室内分析计算、模拟预测等工作,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技术规范,编制了《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供建设单位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2 编制依据与主要参考资料 1.2.1 任务依据 (1)《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4月; (2)湛江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与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同》; (3) 《规划设计条件书》[湛江市城市规划局,湛城规(规划)[2007]369号]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总论 (4) 1.1.评价目的 (4) 1.2.评价依据 (4) 1.3.评价预测年限、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5) 1.4.评价标准 (6) 1.5.评价因子及环境保护目标 (7) 2.工程分析 (9) 2.1.项目概况 (9) 2.2.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9) 2.3.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9) 2.4.主要工程量 (11) 2.5.材料来源与运输 (13) 2.6.交通量预测 (14) 2.7.投资估算 (17) 2.8.工期安排及工程进度 (17) 2.9.工程污染源分析 (17) 3.区域环境概况 (20) 3.1.自然环境 (20) 3.2.生态环境 (28) 3.3.社会环境 (29) 3.4.相关城镇规划 (31) 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2) 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3)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 5.1.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 5.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45) 5.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61)

5.4.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62) 6.收费站环境影响分析 (64) 6.1.收费站概况 (64) 6.2.收费站 (64) 6.3.影响分析 (64) 7.环境保护措施论证及对策建议 (65) 7.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65) 7.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论证 (67) 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0) 8.1.环保投资经济损益分析 (70) 8.2.环境效益 (71) 8.3.社会效益 (71) 9.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计划 (73) 9.1.环境管理计划 (73) 9.2.环境监测计划 (73) 9.3.“三同时”一览表 (73) 10.公众参与 (74) 10.1.目的与意义 (74) 10.2.方式 (74) 10.3.调查结果 (74) 10.4.调查结果分析 (75) 11.结论与对策建议 (77) 11.1.结论 (77) 11.2.对策建议 (8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国诸暨政府门户网站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20套大型燃煤电站新型高效除尘 装备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简要本) 绍兴市环球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号第2005号 二0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1.1项目由来 (1) 第二章项目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3) 2.1项目地理位置 (3) 2.2环境质量现状 (3) 2.3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 (3) 第三章企业现有概况 (4) 3.1企业现有概况 (4) 3.2企业现有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汇总(排入环境) (4) 第四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6) 4.1建设项目概况 (6) 4.2生产工艺流程 (8) 4.3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 (10) 4.4项目实施前后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 (11)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12) 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 4.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2) 4.3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4) 第六章污染防治措施 (15) 第七章总量控制和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7) 7.1 总量控制 (17) 6.2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7) 第七章环评总结论 (21) 环评总结论 (21)

第一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由来 我国环境保护虽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其中燃煤电站烟尘排放量居第一位。燃煤电站排放的大量烟尘基本上都是属于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吸附了大量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特别严重。PM2.5是汞、砷等有毒元素沉积的主要载体,能长期悬浮于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进入支气管,损伤肺部组织,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多种疾病。同时PM2.5对光的散射作用较强,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易导致大气灰霾形成,导致“蓝天不蓝”,影响大气能见度。据北京、上海、广州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三座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中,来自燃煤的比例分别高达21%、17%、20%,是最主要的集中性污染源。 为有效解决在日趋严格排放要求下燃煤锅炉粉尘的治理需要,实现对PM2.5微细粉尘的有效控制,并有效降低运行费用,解决国内外大型燃煤锅炉配套除尘技术的瓶颈。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1000万元,在牌头厂区利用现有厂房,实施年产20套大型燃煤电站新型高效除尘装备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为此,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绍兴市环球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目录》的类别划分,项目属于K机械、电子中的第1小类“通用、专用设备制造”,目录上规定:有电镀、喷漆工艺的为报告书,其他为报告表,项目为生产工艺中不包含电镀、喷漆工艺,因此本项目环评类别为报告表。 根据《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09年本)、《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09年本)以及《浙江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权限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44号),该项目不属于国家、省以及区设市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因此该项目属于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

山东某住宅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secret

**(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工程概况 山东**置业有限公司投资36146.15 万元建设**(一期)工程,该项目地段位于**市城区中心,**西路南侧,**路西侧(原**市荆河酒厂院内和部分居民区),该建设区域为**市城区中心,北临**西路,该道路畅通,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该区域施工建设的需要,基本具备建设条件。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0197公顷;其中:公共绿化用地面积0.1996公顷,城市道路用地面积0.4107公顷。总建筑面积:131000平方米,其中:商业公共建筑面积20012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103068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597平方米,架空层建筑面积6323平方米,住宅总户数895户;容积率2.38;绿地率达30%;另外地下停车场9762.5平方米。该项目规划定位为生态型的居住小区。 2 产业政策符合性及规划符合性 拟建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节能省地型建筑暨绿色建筑的开发”。 对照山东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提出了建设项目“禁批”和“限批”的具体规定,拟建项目不属于限批和禁批的范围,该公司在**市国土资源局举行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会上,获得了该宗土地使用权,属于规划中的二等居住区,符合**市总体规划。 3 污染控制措施 一、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⑴水土保持措施 本项目区位于原**市酿酒厂废弃的场地,地面较平整,但由于施工面积大,施工周期长,跨越了雨季,加之项目区毗邻南水北调支流城郭河,必须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减轻水土流失的环境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期,大面积的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格式要求环境部模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格式要求 1 概述 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整体情况概述。 2 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2.1 公开内容及日期 说明公开主要内容及日期,分析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日期一般以委托函或合同载明日期为准)。 2.2 公开方式 2.2.1 网络 载体选取符合性分析,网络公示时间、网址及截图。 如同时还采用了其他方式,予以说明。 2.3 公众意见情况 公众提出意见情况,包括数量、形式等。 3 征求意见稿公示情况 3.1 公示内容及时限 说明公示主要内容及时限,分析是否符合《办法》要求(征求意见稿应是主要内容基本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公示方式 3.2.1 网络 载体选取的符合性分析,网络公示时间、网址及截图等。

3.2.2 报纸 载体选取的符合性分析,报纸名称、日期及照片。 3.2.3 张贴 张贴区域选取的符合性分析,张贴的时间、地点及照片。 如同时还采用了其他方式,予以说明。 3.3查阅情况 说明查阅场所设置情况、查阅情况。 3.4公众提出意见情况 公众在征求意见期间提出意见情况,包括数量、形式等。 4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说明是否采取了深度公众参与,论证合理性。 4.1 公众座谈会、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情况 若采用公众座谈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公众代表选取原则和过程,会上相关情况等,附座谈会纪要。 若采用听证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听证会筹备及召开情况,附听证笔录。 若采用专家论证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专家选取原则和过程,列席论证会的公众选取原则和过程,会上相关情况等,附专家论证意见。 4.2 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如采取了请求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协调指导等其他方式的公众参与,说明相关情况。 4.3宣传科普情况 若采取了科普宣传措施的,说明相关情况。

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

1.总则 1.1.项目建设的由来 滩头至周旺主要是X038,老路技术等级低,平纵面指标相对较差,路面宽度不足,通行能力受限,其中滩头镇段属乡镇道路,混合交通大,结乡镇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已成为交通“瓶颈”。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沿线乡镇规模逐渐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加上现有公路街道化严重,交通十分拥堵,通转不畅,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难以满足现有交通通行要求。为缓解交通压力,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隆回县交通局拟投资4499万元建设滩头至周旺二级公路。但考虑到原老路部分留为沿线村镇农民生产生活及出行的方便,新建二级公路是与老路重合而利用老路。拟建公路全长9.255km,路基宽10.0m,左土路肩(0.75m)+左侧硬路肩(0.75m)+左行车道(3.50m)+右行车道(3.50m)+右侧硬路肩(0.75m)+右土路肩(0.75m),设计速度60 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 1.2.相关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项目的建设连接隆回县各乡村,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公路网规划 滩头至周旺二级公路是我省省道S240、S346隆回县高平至周旺公路中的一段,与沪昆高速周旺铺收费站出口连接线对接。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叶脉状”公路交通网络,符合邵阳市“十三五”公路规划,符合邵阳市的干线公路网规划。 1.3.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3.1.评价等级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2.2-2017,)和《公

草原改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草原改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版)

前言 (1) 1总论 (2) 1.1编制依据 (2) 1.2采用标准 (3) 1.3评价等级 (5) 1.4评价范围 (6) 1.5评价重点 (6) 1.6评价因子 (6) 1.7保护目标 (7) 2工程概况 (9) 2.1现有工程概况 (9) 2.2改扩建工程概况 (15) 3工程分析 (24) 3.1现有工程污染源分析 (24) 3.2改扩建工程概述 (30) 4项目地区环境状况 (37) 4.1自然环境概况 (37) 4.2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概况 (38) 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0)

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7) 5.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47) 5.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7) 5.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0) 5.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1) 5.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3) 5.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4) 6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6) 6.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分析 (56) 6.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7) 6.3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7) 6.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59) 6.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9) 7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62) 7.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62) 7.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62) 8环保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64) 8.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64) 8.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64) 9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67) 9.1环境效益分析 (67) 9.2社会效益分析 (67) 10公众参与 (69) 10.1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 (69) 10.2公众参与原则 (69) 10.3公众参与方式、对象和内容 (69)

大良新桂中路东侧地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良新桂中路东侧地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任务来由 佛山市顺德区富城房产开发公司购入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新桂中路东侧地块,拟开发建设住宅小区(下称“本项目”),住宅分为高层洋房、多层住宅,小区内配套社区服务中心、沿街商铺等。本项目位于新桂中路、锦上路、桂峰路及大围居民住宅围合地块,总占地面积为49172.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10921.59平方米。项目预计总投资亿元人民币,建设不分期,一次建成完毕,预计开工时间为2010年3月,全部竣工时间为2013年5月。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以及顺德区相关的规定,本项目所在地区为二类大气区域,所以本项目评价区域应当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以及2000年修改单所列的二级标准。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汽车尾气、配电房配套的备用发电机燃烧柴油时产生的废气、住宅区居民厨房的油烟等。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x)。执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的有关标准规定。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SO2、NO2、烟尘,其排放标准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二级标准(第二时段) 。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标准。 3、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项目的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生活废水经市政管网排入顺德区大门污水处理厂

处理达标后,尾水排入顺德支流。桂畔海位于项目的东北面,距离约1250米。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顺德支流的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根据顺德有关环境保护规划桂畔海的水质执行IV类标准。 项目废水排放将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三级标准(第二时段;废水经大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放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的B标准。 4、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厂界标准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以及顺德区有关的规划,本项目属于声环境功能1类区范围,所以区域环境噪声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噪声限值为:昼间≤55dB(A),夜间≤45dB(A) 建筑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6)标准。 5、周围敏感点和保护目标 项目拟建地南侧的大围单家独户住宅:本项目建筑红线距南侧住宅最近约为35m;项目拟建地西侧的奥园华庭商住楼:本项目用地红线距西侧奥园华庭商住楼约为37m;项目拟建地北侧的明日华府商住楼:本项目用地红线距北侧的明日华府商住楼约为37m;项目拟建地西北侧的康城花园:本项目用地红线距西北侧康城花园商住楼约为50m;项目拟建地西东北侧的幼儿园、一中附小、李兆基中学:本项目用地红线距幼儿园约610米、一中附小约570米、李兆基中学约730米。项目拟建地东侧的东区小学、东区中学:本项目用地红线距东区小学、东区中学约340米。 6、评价等级、范围

(完整版)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一、章节设置及要求 前言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 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 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 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6、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 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等 12、公众意见调查 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告知信息: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

东丽区华明新家园居住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东丽区华明新家园居住区2号地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1 项目规模 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34700m2,其中界内使用面积(可建设用地)为68600m2,界外处理面积66100m2,总建筑面积143900m2,新建住宅31栋,其中1-14、17、18号楼为18层,15、16、19、20-25号楼为15层,26-31号楼为11层。项目建成后可入住居民1956户,6259人。公用建筑用地1500m2。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站、居委会商业服务网点、电信设备间、消防控制室、监控室、土建变电站、煤气调压站、热交换站、给水泵房、中水泵房、消防水池泵房和公厕。 1.2 公建及绿化布局 在小区中央设置公建楼,占地1500m2,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站、居委会商业服务网点、电信设备间、消防控制室、监控室、土建变电站、煤气调压站、热交换站、给水泵房、中水泵房、消防水池泵房和公厕,详见表1。小区主入口地面设计为铺装地面,色彩鲜明,两侧种植整齐的乔木,主入口正对小区中心绿地,景观优美。小区绿化设计体现了均好性的原则,超大宅间距布置不同风格绿化景观,形成广场、花廊、绿地、活动场,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通过住宅间距的错落布置让每一幢住宅内的居民都有良好的视觉景观和居住环境。

表1配套公建项目一览表

1.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建筑施工全过程按作业性质可以分为下列几个阶段:土方阶段,包括挖槽、运输工程 土等;基础工程阶段,包括钻桩、浇注基础等;主体结构工程阶段,包括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砌体工程等;装饰工程阶段,包括内装修、外装修等;扫尾阶段,包括回填土方、修路、清理现场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阶段主要是土方、基础和扫尾阶段,而施工噪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因此,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为扬尘和噪声。 1.3.2 使用期污染源分析 (1)大气污染源 ①燃气废气 本项目运营后,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居民燃气废气,燃气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 2 和NO X 。小区内居民6256人,据有关资料显示,居民用气量为0.27~0.29m3/p.d,本评价按居民用气量0.28m3/p.d进行估算,本项目天然气用气量预计为95.8万m3/a。因此本小 区燃气废气中各项污染物排放量为烟尘0.19t/a、SO 2 0.40t/a和NO X 1.18t/a。 ②汽车尾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