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类病毒

2、病状

3、病原物的寄生性

4、垂直抗性

5、病害三角关系

6、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

8、侵染性病害

9、毒素

10、潜育期

11、子囊果

12、质粒

二、简答题

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

2. 真菌的有性与无性生殖分别产生那几类孢子?

3. 植物非侵染病害有什么特点?

4. 为什么说症状是诊断植物病害的重要依据?

5. 植物线虫病害的特点是什么?

6.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植物的抗病机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各类环境因子对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与发展的影响。

3.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4.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

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

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

6.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9.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谢产物。

10.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11.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

12.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

二、简答题略

三、论述题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