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计时

古代计时
古代计时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等。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酒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酒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酒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酒。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酒还是从西方引进。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考察古人的时间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观查:一是古人对时间科学划分后制定的计时制;二是古人把时间、计时仪器和国家法制、政权兴衰相联系。

我国古代制定、沿用自成体系的计时法。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大约西周之前(公元前十一世纪),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汉代(前206-公元220)除使用百克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到隋唐(公元581-907)时,太阳方位计时衍生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克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直到明末清初(十七世纪),西方机械酒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

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为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一致,我国古老的百克制演变为九十六克制,一个时辰内分为八刻、一小时内分为四刻,这样一昼夜就为九十六刻,与世界通用的计时法相一致。

此外,我国古代还使用独特的夜间计时方法,这就是“更”。“更”是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时间长短依夜的长短而定。

此外还有:

是沙漏

水钟

指南车,黄帝发明

古代计时的铜漏壶(图)

人的生活,一切都和时间紧密相连,因此,不能没有时间概念。想要确定各种事物发生、发展所对应的时间,就必须有计时的器具。铜漏壶就是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计时器具,它不仅出现的年代早,而且应用广泛。

漏水壶的关键在于“漏”。古代的人们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因陶器质地疏松,难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水壶。至于发明漏水壶计时器的年代,目前尚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曾说:“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若据

此说,则是产生在黄帝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已普遍使用,然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漏壶有沉箭式和浮箭式两种。最初使用的是沉箭式,即用一只铜壶盛水,接近壶底部有一个小洞,壶中竖直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块船形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当水从小洞滴出后,人们根据水位降低后标杆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陕西等地出土有汉代的沉箭式铜漏壶。由于漏壶中水多时和水少时的滴水速度不同,影响到漏壶计时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计时的精确度,由单只逐渐发展成为多只一套的漏壶,同时,还由沉箭式漏壶改为浮箭式漏壶。漏壶的级数越多,计时就越准确。实物表明,在浮箭式漏壶系列中,壶数最多的是4壶一套,而且这种4壶一套的漏壶仅有两套存世,更难得的是它们都在北京:一套是清代制造的,现陈设在故宫的保和殿;另一套制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十二月十日,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这两套均用铜铸造而成,故称为“铜壶滴漏”。

从配图上可以看到,元代铸造的铜壶滴漏放置在阶梯式架子上,4只铜壶大小不等,自上而下,依次递减。最大的一只高75.5厘米,口径68.2厘米,底径60厘米。由于自上而下的3只铜壶外壁分别铸有太阳、月亮和北斗七星图,所以被分别命名为日壶、月壶和星壶,最下面的铜壶叫受水壶。

日、月、星壶近底部都有一个龙头形滴水口,壶盖上开有一个进水孔,小水滴从日壶滴进月壶,再从月壶滴进星壶,最后进入受水壶。受水壶装备两个重要部件:一个是竖立在壶盖正中的铜尺,高达66.5厘米,上面刻画12条横线,旁边标有十二时辰的名字,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再一个是浮箭,也就是在一块小木块上连接一把木尺,随着受水壶里水量的增加、水面的上升,浮箭自然同步上升。人们观看浮箭顶端指示的铜尺刻度,就可以知晓当时、当地的准确时间了。如果把铜尺比喻为今天钟表的表盘,这浮箭就犹如表针了。

为了让水尽可能均匀地滴进受水壶,人们在星壶靠近壶盖的铜壶壁上钻了一个黄豆大小的孔,如果月壶来水大了,多余的水就会从这个小孔流出,使星壶的水总保持一定数量。

由于水的流动会受到温度等因素影响,所以尽管是多级滴水,也难免在时间上有微小误差,有时还要借助日晷等计时器进行调整。

最后要讲一句的是,在日壶外壁还铸有300多字的铭文,记叙了铸造年代和主管官员的姓名、官职,使我们能准确地得知它的“身世”。

(作者齐吉祥系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一、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如,《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古今时间对照表

二、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

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三、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03:00 - 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又如《西游记》第一回:“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便是让孙悟空在半夜11时至1时前去拜会菩提祖师。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其中的“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四、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古代计时器——水钟

古代计时器——水钟 陈宁心原媛 (复旦大学物理系,上海市 200433) 摘要:通过对中国古代计时器水钟的原理研究,利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制作水钟。本文介绍了两种方式,一种是水滴计数法,水钟计时时长15分钟,累计误差6秒;一种是将匀速的水流转换成质量信号,计时时长10分钟,累计误差2-3秒。 关键词:计时器;水钟;匀速水流;单片机 1引言 我国古代计时器有悠久的历史,而水钟计时是古代计时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古代的水钟由于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读数方式较为粗糙,精度不高。 本文旨在介绍利用各种现代手段制作并提高水钟精度。其中保证计时器流速不变是关键。首先将匀速的水流转化成其他形式变量,如本文介绍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水滴计数法,是将匀速水滴转换成匀速的脉冲信号;另一种是将匀速的水流转换成质量信号,每单位时间增加的质量是恒定的。再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将之转化成时间。 除此之外,由于温度对水流流速的影响很大,考虑到水温随季节变化因素,需对水钟进行温度修正。 2匀速水流装置 2.1多级漏壶水钟 图1 清代漏壶 陈宁心:复旦大学物理系08级本科生图1是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制造的漏壶。它有三只泄水壶,分别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和平水壶,一只圆形的受水壶和一只分水壶。日天壶实际上是一只补偿壶,它的作用是使夜天壶的水量得到不断的补充,以保证夜天壶的出水量始终比平水壶的大。平水壶位于夜天壶之下.泄水孔位于平水壶的壶壁上部,当平水壶的水面高于泄水孔时,水就会通过泄水孔流到分水壶中去,人们从浮在受水壶的刻箭上可以读出时刻来。

图2 多级漏壶结构简图 用多级烧杯模拟水钟装置如图2,第一级烧杯通过橡胶管虹吸,向二级小烧杯内注水,使小烧杯中水一直保持溢出状态,根据公式 (1) 式中α为动能校正系数,λ为流管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d为流管管径,ξ为局部阻力系数, S为流管出水口内横截面积,g 为重力加速度,H为水位。 图2中小烧杯上边沿到出水口橡胶管的距离即为公式1中的H。出水口橡胶管高度不变,即H不变,则流速恒定。 图2的“多级漏壶”定标曲线为图3,表示从多级漏壶流出的水的累积质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即斜率为单位时间的流量,单位g/s。 图3 多级漏壶定标 定标直线线性回归系数为0.99984,线性良好,说明多级漏壶的出水水流较为匀速。 但是此“多级漏壶”并不是完全匀速,原因是:装满水的小烧杯如图4所示,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水面会高出烧杯边缘,由于上级漏壶注入水的速度不匀,高出的高度会变化,从而导致出水的流速不匀。 图4装满水的烧杯口 2.2马里奥特瓶水钟 图5马里奥特瓶水钟结构简图 图5为马里奥特瓶水钟的结构,瓶的上端留有两个孔,其一为注水孔,平时用橡胶塞盖紧,另一为通气孔,插入中空的玻璃管,且玻璃管A处压强恒等于大气压;下端B处为出水口,则AB间的压强差恒定。当瓶内水位高于A处时,因为AB两点高度差(即为公式1中的H)固定,所以流速恒定。 马里奥特瓶水钟的定标曲线如图6,此时从马里奥特瓶流出的水的累积质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斜率即单位时间的流量,单位g/s。线性回归系数为0.99998,线性良好。说明马里奥特瓶的单位时间出水流量是均匀的,且比“多级漏壶”的更为均匀。

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1)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 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 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 '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古代人是怎样计时的

古代人是怎样计时的 古代的人们是怎么看时间,计时的呢?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古代人是怎样计时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人是怎样计时的 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每更等于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晚上7时称为定更,又称起更;9时称为二更;11时称为三更,俗语“三更半夜”或说“子夜”指的就是这个时辰;次日凌晨1时称为四更;3时称为五更;5时称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现化纪时 夜半子23-1点 鸡鸣丑1-3点 平旦寅3-5点 日出卯5-7点 食时辰7-9点

隅中巳9-11点 日中午11-13点 日昳未13-15点 晡时申15-17点 日入酉17-19点 黄昏戌19-21点 人定亥21-23点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夜间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一、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如,《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

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古今时间对照表子时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 00:00 丑时 01:00 – 03:00 丑初 01:00 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丑初 02:00 寅时 03:00 – 05:00 寅初 03:00 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寅正 04:00 卯时 05:00 – 07:00 卯初 05:00 日出

11 古老的计时方法——太阳钟

古老的计时方式——太阳钟 教学目的: 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太阳钟的原理及用途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一天当中物体影子的变化及规律。 教学目标: 1、影子的产生 2、学习影子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规律 3、制作太阳钟且使用太阳钟 4、简单了解太阳钟的计时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影子是如何产生的,并掌握影子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规律。 2、制作太阳钟并掌握太阳钟的计时方法 教学难点: 1、影子的产生及一天当中的变化规律。 2、太阳钟的计时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无 学生用具:太阳钟表盘一个/人,底座一个/人,指针一根/人,双面胶一卷/俩人(自备) 课时安排: 80分钟 课堂流程: 一:情景导入:(15分)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来看时间呢? 生:学生自由发言(手表,钟表,手机,电脑等)

师:好,你们说的很好。那你们知道在古代人们是用什么工具来记时间呢?也是手表吗? 生:学生回答。(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老师要挑正确的进行表扬。)(沙漏)师:对,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此时要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沙漏的计时方的法。) 二:课程讲解(20分) 师:其实啊,在古代人们除了用沙漏计时间,还有一种工具人们也用来计时间——太阳钟。你们谁知道太阳钟是什么样的?是靠什么来计时间的吗?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太阳钟听名字我们就知道它和什么有关系? 生:太阳。 师:那它和太阳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迷你小实验 师:阳光明媚的时候,我们站在太阳底下,会看到脚下有什么呢? 生:影子。 师:不错,我们能看到影子。那么,假如我们一直站在太阳底下,那么会发现影子在一天当中有变化吗? 生:有变化。 师:那是怎样的变化呢? 生:自由回答。 总结:一天当中影子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是自东向西移动,物体的影子是由西向东移动的,太阳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成的。三:动手实践 制作流程:带领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30分) 1、发放太阳钟表盘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表盘上正反两面的内容。 2、发放支架并让学生观察支架上的内容。 3、发放指针。

古代计时方法

古代时间名词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时间不大叫做“旋”,“俄尔”表示忽然间。“俄顷”、“倾之”是一会儿,“食顷”功夫吃顿饭。“斯须”、“倏忽”和“须臾”都表瞬间时短暂;“少顷”、“未几”和“逾时”,也是片刻短时间。黎明时分称“质明”,早晨一般称作“旦”。“侵晨”是指天将亮,“中夜”时分夜已半。“旦日”明日第二天,“兼旬”即为二十天。“朔”为初一“望”十五,“晦”为月底那一天。每月十六称“既望”,这段时间称“居有间”,“方”即正当某时候,“日”字用来表每天。“期月”表示一整月,“期年”表示一周年。“来年”即为第二年,表示年年用“累年”。一年将尽称“岁暮”,也称“岁晏”或“岁阑”,要记诗文时间词,正确理解是关键。口诀帮你记牢固,理解运用多方便。 初中文言文中,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方面,有时与时间不无关系。就教材所涉及的“时间”来看,其时间

计时器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计时器及近代机械计时器的早期发展

计时器历史发展中国古代计时器及近代机械计时器的早期发展 【中国古代计时器】 【综述】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 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诗经·国风·定之方中》篇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确切记载使 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 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中国古代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 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

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接着,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向北(下)方移动。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之大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彻底抛却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早在公元前7世纪,我国就开始使用了。据说,日晷还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圭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有名的著作是: (1)《墨经》(2)《礼记》(3)《禹贡》(4)《内经》答(1) 2.春秋末年,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著是:(1)《易经》(2)《诗经》(3)《尚书》(4)《考工记》答(4) 3.春秋时记载了声音共振现象的著作是: (1)《管子》(2)《韩非子》(3)《庄子》4)《山海经》答(3) 4.1954年,在长沙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天平及砝码是什么朝代的? (1)周(2)战国(3)秦(4)汉答(2) 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侯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 (1)张衡(2)马均(3)丁缓(4)刘安答(1) 6.明朝时,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家是: (1)徐光启(2)宋应星(3)朱载土育(4)沈括答(3) 7.唐初,在《礼记注疏》中解释虹的形成原因的人是: (1)刘禹锡(2)一行(3)孙思邈(4)孙颖达答(4) 8.我国关于透镜聚焦的最早记载是公元2世纪的: (1)《论衡》(2)《淮南方毕术》(3)《春秋纬》(4)《初学记》答(2) 9.《汉书西域传》记载有公元3年观察到: (1)摩擦起电(2)磁石吸铁(3)尖端放电(4)光的折射答(3) 10.西汉刘歆写的什么书记载了指南车? (1)《太平御览》(2)《西京杂记》(3)《博物志》(4)《后汉书》答(2) 11.西汉墓出土的弩机装有带刻度瞄准用的什么东西,可提高射击确度,类似近代步枪标尺。(1)望山(2)准尺(3)瞄镜(4)靶标答(1) 12.我国什么时代已有玩器竹蜻蜓的记载,竹蜻蜓能飞起的原理与直升飞机相同。 (1)汉代(2)唐代(3)秦代(4)晋代答(4) 13.北宋初年,杨亿记载了什么光学现象? (1)反射(2)天然晶体的色散(3)折射(4)衍射答(2) 14.北宋时,谁在《萍州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比英国人纳肯早71年(1)朱或(2)梅文(3)曾公亮(4)张载答(1) 15.明末,宋应星在《论气》中对什么物理现象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 (1)气体流动(2)大气压(3)空气成份(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答(4) 16.我国最早有关毛发摩擦生电的记载,是西晋张华写的 (1)《庄子》(2)《水经注》(3)《博物志》(4)《淮南子》答(3) 17.反映我国古代声学成就的北京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建于何时? (1)清代(2)明代(3)元代(4)宋代答(2) 18.明代发明的用于水战的什么武器是两级火箭的雏型,它当时已有多级火箭的设想 (1)火弹(2)神火飞鸦(3)飞筒(4)火龙出水答(4) 19.宋代谁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铁牛?这是现代沉箱打涝技术的最早应用。 (1)一行(2)沈括(3)苏颂(4)怀丙答(4) 20.最原始的火药火箭是宋代谁发明的? (1)唐福(2)曾公亮(3)沈托(4)冯继升答(4) 21.盖天说的代表著作是: (1)《灵宪》(2)《开元占经》(3)《周髀算经》(4)《步天歌》答(3) 22.杞人忧天的故事反映了哪种天地结构学说? (1)盖天说(2)浑天说(3)安天论(4)宣夜说答(4) 23.最早明确提出元气一词的是: (1)老子(2)庄子(3)管子(4)鶡冠子答(4)

古代计时法

古代计时方法 一:关于计算时辰的方法: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二:怎样计算时间 1,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 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 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 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 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 9时至11时为“巳时” 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 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 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 9时至11时为“亥时”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一、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二、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三、更:

中国古代有哪些计时器

中国古代有哪些计时器 吕才漏刻 唐初太常博士吕才制作的四级补偿型浮箭漏,也称吕才漏刻。这种漏刻有四匮,一夜天池,二日天池,三平壶,四万分壶。以四匮注水,自夜天池,入日天池,以此相注,最后水入水海中,浮箭而上,来读取刻数。 碑漏 碑漏属辊弹漏刻的一种。南宋学者薛季宣的《浪语集》中提到:在一个高、宽各2尺的屏风上,贴着“之”字形竹管。有10个约半两重的铜弹丸,计时者从竹管顶端投入铜弹丸,在底部有铜莲花形的容器,弹丸落入后砰然发声,这时再投入1丸,如此往复,据此计时。 秤漏 一般认为,秤漏为北魏道士李兰所发明。秤漏一斤水对应一古刻,

也就是14.4分钟。一两水对应54秒。而李兰秤漏稳恒流量的关键在于渴乌。渴乌就是虹吸管,因为只有一个泄水壶,流量随壶内水位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量越来越小。因而,在秤漏的实际使用中,会在泄水壶放置一“浮子”浮于水面与渴乌相连。如此,无论壶内水量如何变化,水面到渴乌入水口的高度始终保持恒定,从而可恒稳出流。 香漏 因成本较低,燃香计时方式广泛使用于民间。人们常以“一炷香的功夫”形容一段不长的时间。除了线香,还有以香粉打成香篆來计时的方式。香篆点燃后,依篆字笔画燃烧,以知时刻。另外,古人还以燃蜡来进行夜间计时。蜡烛上刻有五更的标识,入夜点燃,可知大概时间。 田漏 田漏是我国古代农村使用的一种民用计时器。每年四月上旬,耕耘的人们就全部出动。几十上百人为一曹,安置一个田漏,用击鼓的

方法指挥群众。具体为选两个德高望重的人,一人敲鼓发布号令,一人看钟漏掌握时间。其实,田漏就是一种单级浮箭漏。它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为泄水壶,一只为受水壶。受水壶内装有指示时刻的箭尺,随着受水壶水位上升,箭尺也随之上浮,可读出时间。

中国古代计时法选修课资料

中国古代计时法 【特定称谓计时法】 1、古代人们根据寒暑的变化现象,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不同的时段。比如春季就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春就是初春或早春,仲春就是春天中间的一段时间,季春就是暮春或晚春。夏秋冬三个季节同样如此。 2、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月终;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望就是十五。 3、古代人们又根据日夜的轮换,把一天分为若干时段。比如按照太阳的出没,分为日出、日中、日入。日出也称为旦、早、朝、晨;日入称为夕、暮、晚、昏,也称为日夕。古时候人们每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称为“食时”;晚饭在日入以前,称为“哺时”(现在还有不少地方保持这一日两餐的习惯和传统)。日入以后先是“黄昏”,然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即半夜)。接着是“鸡鸣”,也称为“昧旦”或“昧爽”,就是天将明的时候。鸡鸣以后是“平旦”,也称为“平明”,是指清晨天刚亮的时候。到西汉时期,人们便开始把一昼夜的名称固定下来,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个时辰。 【十二地支计时法】 西汉时期,人们将固定下来的十二时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标明。 比如,夜半就是子时,是现在的二十三点到一点,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 午时是从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也叫“日中”。 古书上常有“点卯”的记载,点卯就是在卯时(即现在的五点到七点)上班报到。 《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 《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 《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古代计时方法

古代计时方法 “时辰” 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一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每曰“时辰”从子时(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于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 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刻” 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竖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投影的移动来记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日刻”。 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一百刻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现在说的十五分钟。 “一盏茶”、“一炷香” 明清小说中常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表示时间。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用喝茶的时间来计时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做“一盏茶”时间。 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最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表达时间段的用语。 “一歇”、“半歇” “歇”也是古人表示时间的用词,有“一歇”和“半歇”的说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会儿”的意思。 例如《水浒传》十五回,说阮小二哥几个把“三只船厮并着划了一歇,早到那箇水阁酒店前”;二十三回中又说武松“半歇儿把大虫打作一堆”。 如今在江南的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歇”的这一层意思,如上海话“一歇歇”,意为短时间。

天色计时法 通俗地讲,天色计时法就是与时辰对应的天色描述。也就是说,十二天色(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分别对应时辰中的十二地支(夜半对应子时,以此类推)。 天色计时法在古诗文中运用较广,例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其中就多有天色计时法的使用。 “三更”和“夜半” 除了地支计时法和天色计时法之外,古人还为漫漫长夜单独制定了计时法。古人把夜定为五个时辰,叫作“五更”或“五鼓”。 与常人理解不同的是,一更并非对应子时,而对应的是戌时,也就是说,夜从戌时(黄昏)开始,卯时(日出)结束。这样一来,“三更”正好对应“夜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更半夜”。 晨钟暮鼓 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 在古代,城镇都没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成为“更”;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所以夜晚的时间还称为“鼓”,所谓的“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 “弹指”“一瞬”“刹那” 此外,在佛教经典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时间的用语,如“弹指”、“瞬”、“念”、“刹那”等。“弹指”指捻弹手指作声,比喻时间很短,其余三者就更短了,有说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念”为“一瞬”。“刹那”最短,一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也有说是六十“刹那”。 这些佛学中的时间概念无法用作实际计时,但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人们还在使用它们所代表的时间意境,如“一念之差”、“瞬息万变”、“弹指一挥间”等。

关于中国古代计时器的研究报告

调查人员:魏蒙、胡莎刚、汪王彬、魏锦杰、刘云斌、李江 调查时间:2012年3月21日 调查对象:中国古代几个计时器 调查原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早已有了时间的观念,并对时间做出了准确的测量,确定了时间的单位,但是在科技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是怎么运用有限的工具制作出较精准的能测量时间、看出时间的工具的呢?抱着疑问与好奇心,我们小组展开了调查。 执笔者:魏蒙 内容摘要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自己的制作,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计时器最具代表性的有:圭表、日晷、漏刻等。他们由各自相同或不同的原理制造,但也都同时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聪明的古人经过许多年的长期观察和实践,,逐步逐步发明了令现代人都为之惊讶的精准计时器,这些当时的先进技术比西方领先了不知多少个世纪,古人用它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关键词:时间、水、方位、过程、误差、问题 内容: 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支柱,对于这样一个依赖农业的社会,“不误农时”成了非常重要的待解决的难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人民、社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儿要搞好农业,就必须掌握时令,《尚书·舜典》中的“时哉为时”就指出了解决民时问题的关键是把握时令,“不违农时”是农业生产的第一要诀。 要计时,就必须找出有一定规律的东西来做计时的工具,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人们逐渐发现时序的变化与天体的运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如果掌握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就能掌握时序的周期变化,天文观测时掌握天体运行的基本手段,而对天体运行的观测必须“善假以物”,即要利用观测仪器,在此不便多说。 我们平时说的年、月、日,跟天体的运行就有一定关系,“年”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导致四季轮番交替的现象,“月”指月亮的一次阴晴圆缺的周期性变化,即我们所说的月相变化,同样,“日”就只指一天当中一次日升日落的周期性变化。古人把日晷、漏刻测量时间的工作看成是一切天文测量的根本,《隋书·天文志上》就有相关记载:“揆日晷、下漏刻、此二者,测天地正仪象之根本也” 毫无疑问,古人根据这个先想到了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是非常好的估计时间的工具,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逐渐不满足于“估测”,而是追求进一步的精确,就这样,一些计时器被发明了。 古代计时器的基本类型向主要有三种:测时类计时器、守时类计时器和机械计时器。测时类计时器主要是通过观测日影变化来计时的计时器,如圭表、日晷等;守时类计时器是指不以天象的运行规律为依据,仅凭借某种专用工具来计量时间的计时仪器,如漏刻、更香等;机械计时器,是指集测时、守时、报时演示为一体的综合仪器,如开元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鼓、点。 时:是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尊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 夜半者子时也(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

鸡鸣者丑也(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 平旦者寅也(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 日出者卯也(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 食时者辰也(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隅中者巳也(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日中者午也(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日昳者未也(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哺时者申也(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日入者酉也(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 黄昏者戌也(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 ,人定者亥也(晚上 9 时正至晚上 11 时正)。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刻:古代的人们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因陶器质地疏松,难 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水壶.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曾说:“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若据此说,则是产生在黄帝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已普遍使用,然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沉箭式漏壶 浮箭式漏壶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考试试题(经过整理)

物理学史考试试题集(整理) 1.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有名的著作是:《墨经》 2.春秋末年,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著是:《考工记》 3.春秋时记载了声音共振现象的著作是:《庄子》 4.1954年,在长沙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天平及砝码是什么朝代的?战国 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侯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张衡 6.明朝时,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家是:朱载土育 7.唐初,在《礼记注疏》中解释虹的形成原因的人是:孙颖达 8.我国关于透镜聚焦的最早记载是公元2世纪的:《淮南方毕术》 9.《汉书西域传》记载有公元3年观察到:尖端放电 10.西汉刘歆写的什么书记载了指南车?《西京杂记》 11.西汉墓出土的弩机装有带刻度瞄准用的什么东西,可提高射击确度,类似近代步枪标尺。望山 12.我国什么时代已有玩器竹蜻蜓的记载,竹蜻蜓能飞起的原理与直升飞机相同。晋代 13.北宋初年,杨亿记载了什么光学现象?天然晶体的色散 14.北宋时,谁在《萍州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比英国人纳肯早71年朱或 15.明末,宋应星在《论气》中对什么物理现象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6.我国最早有关毛发摩擦生电的记载,是西晋张华写的《博物志》

17.反映我国古代声学成就的北京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建于何时?明代 18.明代发明的用于水战的什么武器是两级火箭的雏型,它当时已有多级火箭的设想火龙出水 19.宋代谁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铁牛?这是现代沉箱打涝技术的最早应用。怀丙 20.最原始的火药火箭是宋代谁发明的?冯继升 21.盖天说的代表著作是:《周髀算经》 22.杞人忧天的故事反映了哪种天地结构学说?宣夜说 23.最早明确提出元气一词的是:鶡冠子 24.世界上最先发现地磁倾角的是:曾公亮 2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到哪个世纪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5 二、判断题 26.《汉书?食货志》:“黄金方寸,其重一斤……。”这是我国最早类似比重的记载。(答:对) 27.我国最早总结出不等臂秤原理的书是《考工记》。(答:错。应是《墨经》) 28.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有关于潜望镜的最早记载。(答:对) 29.1983年,美国报导用羽毛清除海上的溢油,而我国宋代张载在《正蒙》一书中已有记载。(答:错。应是沈括的《梦溪笔谈》) 30.世界上最早进行共振实验的是宋代沈括。他比达?芬奇早4个世纪。(答:对) 31.我国秦代制作的铜卡尺是最早的游标卡尺,比西方早1700年。(答:错。应是公元9年的王莽时期) 32.公元前4世纪,《庄子》一书中提出了运动的物体又动又不动的辨证看法。(答:对)

中国古代计时器

中国古代计时器 目录 简介 圭表 刻漏 沙漏 浑天仪 水运仪象台 大明灯漏 中国古代计时器time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apparatus in ancient China [编辑本段] 简介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 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诗经·国风·定之方中》篇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确切记载使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 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中国古代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编辑本段] 圭表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编辑本段]

刻漏 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水管采用“渴乌”(虹吸)原理,便于调整和修理。有两种保持水位恒定或接近恒定的方法,均见于宋代杨甲著《六经图》(刊于1153年)中的“齐国风挈壶氏图”。图中“唐制吕才(约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壶上方加几个补偿壶,“今制燕肃(1030)定”刻漏采用溢流法,深四寸。多余的水由平水壶(下匮)通过竹注筒流入减水盎。燕肃创制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中在桓谭(卒于公元56年)的文章里说刻漏度数因干、湿、冷、暖而异,在白天和夜间需要分别参照日晷和星宿核对。当时已认识到水温和空气湿度对刻漏计时精度的影响。 刻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共3件,均为泄水型。其中以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出土的青铜漏壶最为完整,并刻有明确纪年。比较完整的传世刻漏有两个,均为受水型:一个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一个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清代制造。 [编辑本段] 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结冰,故有改用流沙驱动的。《明史·天文志》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编辑本段] 浑天仪 古代文献中有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洛下闳、鲜于妄人作浑天仪之说,但未提到它的结构。《晋书·天文志》记载东汉张衡(公元78~139)制造浑天仪,说在密室中用漏水驱动,仪器指示的星辰出没时间与天文观察的结果相符。《新唐书·天文志》对唐开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梁令瓒设计的浑天仪有较详细的记述。仪器上分别装有日、月两个轮环,用水轮驱动浑象。浑象每天转一周,日环转1/365周,仪器还装有两个木偶,分别击鼓报刻,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木建筑。 [编辑本段] 水运仪象台 为北宋元祐三年(1088)苏颂、韩公廉等人所制。他们于绍圣(1094~1097)初年著《新仪象法要》,载有总图和部件图多幅。这台水运仪象台高三丈五尺余,宽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木建筑。台的下层有提水装置,由人力推动河车,带动升水上轮和下轮(筒车),将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台中平水壶保持水位恒定,并通过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枢轮(水轮)上的受水壶流泄恒定流量的水,推动枢轮。枢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昼夜机轮、浑象和浑仪。 水运仪象台有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史上一项重大创造,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