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营销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营销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营销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P1)

是指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一切与市场有关的经营和销售活动。

2.文化适应:(P41)

是指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社会的文化特点。对国际营销来说,文化适应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宗教禁忌等,而且能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竞争优势。

3.自我参照准则:(P41)

企业经营人员无意识地参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4.市场细分:(P153)

是指企业按照某种标准将市场上的顾客划分成若干个顾客群,每一个顾客群构成一个子市场,不同的子市场之间,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目标营销:(P171)

是指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相应地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

6.整体产品:(P235)是指购买者需要得到的各种有形的利益和无形的满足感。

三部分构成:

1)核心部分---顾客需求的中心内容(顾客得到的根本利益)

2)有形部分---产品的实体外观、包装、牌号、款式、规格、质量等(商标、品牌、设计、样式)

3)附加部分---顾客希望得到的附加利益,如送货、安装、保证等服务(备用零件、培训、维修保养、其他服务)7.促销:(P330)

是促进销售的简称,是指企业将本企业及产品的心细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和用户,促进其了解、信赖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8.人员推销:(P364)

是指企业派出推销人员或委托,雇佣当地或它国的推销人员向顾客和潜在顾客面对面地介绍和宣传产品,以期促进产品的销售。

单选多选:

1.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P2)

国际营销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的跨国界转移(进出口),只要营销决策具有“跨国”性质,其营销活动也就属于国际营销的范畴。

2.国际营销与全球营销的关系:(P4)

国际营销概念比全球营销更广,它不只是全球营销之前的一个初级阶段;而全球营销却是国际营销的最高阶段。

3.国际营销观念的类型:(P5)

市场延伸观念(本国市场策略在国际市场的延伸)、多国市场观念(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同等重要)、

全球市场观念(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是没有区别的)

4.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区别:(P8)

国际营销是微观学科,属于管理学分支;

国际贸易是宏观学科,属于经济学分支。

5.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方式:(P14)出口、许可贸易、国外销售办事处或营销子公司、国外生产和营销

6.文化环境的构成:语言与教育、宗教与社会组织、美学观念与价值观念

7.文化变迁对企业国际营销的影响:(P44)

文化变迁迫使企业改变营销,使决策适应新的文化特点;

文化变迁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因为文化的变迁标志着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8.国际营销经济环境的构成:(51)

1)世界经济:或称国际经济,主要指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

2)国别经济:在研究某一国的经济环境时,主要研究其市场规模和经济特性两大类因素。

9.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52)人口、消费模式、收入

10.经济事务的参与者的三种参与方式:

垄断某一行业(铁矿石、贵金属、新闻行业、天然气、通信、煤等)、政府采购、政府合资建厂

11.政府行为的目标:(P75)自我保护目标、安全目标、繁荣目标、声誉目标、意识形态目标。

12.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P84)实地走访法、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定量分析法

13.国际营销调研的程序:(P108)

明确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营销调研计划、执行调研计划、分析解释调研结果并撰写调研报告。

14.国际营销决策的类型:(P111)

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市场选择决策、进入方式决策、营销组合决策、资源配置决策

15.案头调研与实地调研的区分:(117、124)

案头调研:又称二手资料调研或文献调研,是指查寻并研究与调研项目有关资料的过程,这些资料是经他人收集、整理的,有些是已经发表过的。

实地调研:指由调研人员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的过程。

16.国际市场细分的整体概念:(P153)

宏观细分:世界上有众多的国家,企业究竟进入哪个(或哪些)市场最有利?这就需要根据某种标准(如经济、文化、地理等)把整个市场分成若干子市场,每一个子市场具有基本相同的营销环境。企业可以选择某一组或某几个国家作为目标市场。这种含义的国际市场细分称为宏观细分。

微观细分:企业进入某一国外市场后,将发现该国的顾客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企业不可能满足该国所有顾客的需求,而只能将其细分为若干子市场,满足一个或几个子市场的需求,这种含义上的国际细分叫做微观细分,也叫一国之内的细分。

17.市场细分的作用:(P156)

有利于发掘新的市场机会;有利于针对目标市场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获得竞争优势。18.企业进入目标国家时可采用的战略:(P164)(要懂得区分)

逐个进入策略与同时进入策略、集中策略与多元化策略、先发制人战略、正面进攻战略、迂回战略

19.子市场有效的条件:(P170)可衡量性、可接近性、足量性、可实施性

20.目标营销的三种策略:无差异营销策略、差异化营销策略、集中化营销策略

21.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P188)

?间接出口:专业进出口公司、国际贸易公司、出口管理公司、合作出口、外企驻本国采购处

?直接出口:国外经销商、国外代理商、最终用户、驻外办事处、国外营销子公司

?国外生产:组装业务、合同制造、许可贸易、特许经营、国外合营企业、国外独资生产

22.国际产品和宣传的五种策略:(P230)

1.产品和宣传的直接延伸

2.产品延伸,宣传改变

3.产品改变,宣传延伸

4.产品和宣传的双重改变

1)成功的广告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2)广告能在目标市场上为企业的产品实现预期定位;

3)做广告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

4)成功的广告是企业建立新市场、联系潜在顾客的最有效手段;

5)广告是企业用来控制营销计划实施的一个手段。

31.促销策略的思想可以分为:(懂得辨别即可)

1)拉式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促销方式,以最终消费者为主要的促销对象,设法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促使消费者向中间商、中间商向制造商企业购买该产品。

2)推式策略:即企业利用人员推销,以中间商为主要的促销对象,把产品推入分销渠道,最终推向市场。

32.人员推销管理包括四大职能:(P367)对推销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评价

33.国际营销计划的分类:(384)

从期限看,国际营销计划可分为:短期计划(营业计划)和长期计划(战略计划)

从制订和执行主体看,国际营销计划又可分为:总(母)公司计划和分(子)公司计划

34.国际营销组织结构的类型:(P397)智能型结构、地区型结构、产品型结构、矩阵型结构(混合型)。

35.国际营销控制的三个步骤:(405)明确标准、绩效评估、纠正偏差。

简答题

一.国际营销中进行文化分析的必要性:(P25)

1、企业在其他国家面临不同的文化环境、

2、能否做到比竞争者在更大程度上满足顾客需求、

3、重视文化分析者较容易成功、

4、防止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出现“自我参照准则”现象。

二,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P75)

◆经济事务的参考者

1)在征服参与程度较高的东道国,国际企业的力量明显减弱,因为政府往往垄断了某一行业的生产与经营,使国际企业无法涉足其间;

2)在任何国家,政府都是产品和服务的最大买主,

3)政府参与经济的另一形式是直接与外商建立合营企业。

◆经济法规的制定者

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演变过程:(P214)

1.通过贸易公司或经销商对国际市场进行试销,即小规模地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2.当市场看好时,该公司向国外市场派遣区域性贸易代表,协助经销商从事推销工作。

3.当区域性贸易代表向公司报告市场规模大、前景好时,该公司就开始在国外市场上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机构。4.如果在国外市场上的销售子公司取得的销售实绩很可观,公司便考虑在市场上投资建厂。

5.在市场上建立完整的制造厂,这种制造厂根据当地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等情况,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然后就地销售或转销他国。

四.企业减少政治风险的措施:(P88)

1、寻求当地合作者

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保持政治中立

4、突出技术上的不可替代性

5、保持子公司对母公司的依赖性

6、在东道国筹资

7、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最低水平

8、搞好公共关系

五.可供企业选择的国际新产品定位策略:(P251)

1.产品特色定位、

2.在所追求的利益和要解决的问题上的定位、

3.按使用者类型定位、

4.追随定位法、

5.特殊场合定位法、

6.与另一种产品向抗衡的定位策略。

六.企业营销人员作出淘汰过时产品决策之前应解决的问题:(P256)

1、从未来的市场潜量来看,该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还有无回升的可能性?

2、该产品在甲国不盈利,是否能再乙国或丙国市场上盈利?

3、改变其他策略(如渠道、定价、促销等)是否能使该产品转亏为盈?

4、该产品虽然亏损,但是否对其他盈利产品的销售有促进的作用?换言之,淘汰该产品是否会影响到其

他盈利产品的销售?

5、如果该产品的亏损是由于生产成本过高或生产规模不够大,是否可以采取其他经营方式(如许可贸易、特许经营、合作制作等)来使该产品继续为企业盈利?

七.分销渠道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P273)

1、经济愈发达,分销层次愈多,专业商店、超级市场、百货商店和农村地区的商店愈多。

2、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国进口代理的作用逐渐减小。

3、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三者的职能愈来愈分离。这就是说,在经济落后的国家,

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三者之间的分工不明显。

4、随着经济的发展,批发商的智能愈益接近北美批发商的职能。

5、随着经济的发展,批发商的融资职能逐渐下降,而批发利润逐渐增加。

6、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商店数目逐渐减少,而中等规模商店的数目增加

7、随着经济的发展,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流动售货商的作用逐渐减小,露天集市的重要性也随之降低

8、随着经济的发展,零售利润也将逐渐提高。

八.激励渠道成员常用的措施:(P297)

1、降低价格、 5、帮助中间商进行市场调研,并向中间商提供经营咨询

2、授予中间商以独家经营权、 6、为中间商提供信贷援助、

3、为中间商培训推销人员和服务人员、 7、组织中间商进行推销竞赛、

4、广告方面的支持、 8、互购

九.采用标准化广告策略的理由:(338)

1、各国顾客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

2、可以降低成本

3、由公司总部集中管理国际广告业务,可以实现规模经济

4、可使公司总部的专业人员得到充分利用

5、有助于企业和产品在各国建立起一致的形象

6、有利于公司整体促销目标的制定、实施和控制

7、各国消费者的需求趋近一致

十.采用当地化广告策略的理由:(339)

1、各国文化背景不同,顾客的需求千差万别,企业只有使广告信息符合各国的不同特点,才能达到广告目标。

2、当地化广告策略针对性强,能使产品在世界各国的销售额增加。

3、尽管当地化广告策略成本高,但由于销售价格可以定的高一些,总利润额可能会增加。

4、各国广告代理商的可获性、媒体发达状况以及政府规章很可能要求企业采用当地化策略

5、尽管有些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属性和功能是基本一致的,但各国估顾客对于这种属性和功能所形成的知觉是不同的。(各国普及并不意味着广告信息可以在各国普及)

6、无数事实证明,标准化策略往往是行不通的。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题.doc

一、判断 1、欧洲债券是发行人在本国以外的市场上发行的、不以发行所在地国家的货币计值、而是以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2、购买力平价可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汇率短期波动。 3、外汇仅指外国货币,不包括以外币计值的其他信用工具和金融资产。 4、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则对国际储备的需要越大。 5、居住在境内的,不论他是否具有该国国籍,他的对外经济行为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支。 6、一国际收支差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7、在固定汇率制下,外资的流入会减少国内的货币供应量。 8、我国偿还国外贷款,其本息应一并记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金融账户下的其它投资项下。 9、货币危机主要是发生在固定汇率制下。 10、为了避免货币危机的爆发、抑制投机行为对汇率制度的冲击,一国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11、对一国来说,只要国内投资的预期投资收益率高于所借资金的利率,使用生产性贷款就不会产生债务危机。 12、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最主要类型是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 13、复汇率制是外汇管制政策的内容。 14、开放经济中,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经常账户余额直接通过汇率的变动自动调整为平衡。 15、开放经济中,资金不完全流动时,资本金融账户对国际收支状况影响越大,BP曲线越陡峭。 16、我国居民可以自由携带外币出入国境。 17、国际收支失衡不会引起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化。 18、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对比,因而汇率的变动不会影响国内的物价水平。 19、在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铸币平价。 20、外国跨国公司在本国设立的子公司是该国的居民。 21、开放经济中,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经常账户余额不能直接通过汇率的变动自动调整为平衡。 22、对资产组合分析法来讲,本币债券和外币债券是可以完全替代的,所以资产市场是由本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组成的。 23、货币危机不一定只发生在固定汇率制下。 2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经常账户。 25、一国利用资金提前消费时,其国民收入必须有预期增长,否则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 26、国际收支说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了汇率的决定问题,所以它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 27、政府对经济采取直接管制政策主要发生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国际结算期末考试试题

国际结算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贴现: 2.头寸调拨: 3.信用证: 4.租船合约提单: 5.实质一致: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16分) 1.如汇票金额为About Five Thousand Dollars,则此汇票为效汇票。 2.有权在保险单据上签字。 3.据UCP500,信用证若未注明是否可撤销,则默认其为。 4.某提单上注明“三箱坏损”这种提单是提单,一般情况下,银行对这种提单将。 5.按照汇款使用的支付工具不同,汇款可分为三种方式,其中以最为快捷,使用最为广泛。 6.在汇票的使用过程中,使汇票一切债务终止的环节是。 7.托收按交单条件不同,可分为和两种。其中就卖方风险而言,风险小些。 8.支票划线的作用在 于。 9.审单的两种工作方法是和。 10.信用证支付方式的特点为:信用证是、是、是。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 1.某公司签发一张汇票,上面注明“At 90 days after sight”,则这是一张()。 A.即期汇票 B.远期汇票 C.跟单汇票 D.光票 2.属于汇票必要项目的是()。 A.“付一不付二”的注明 B.付款时间 C.对价条款 D.禁止转让的文字 3.属于顺汇方法的支付方式是()。 A.汇付 B.托收 C.信用证 D.银行保函 4.D/P·T/R意指()。 A.付款交单 B.承兑交单 C.付款交单凭信托收据借单 D.承兑交单凭信托收据借单 5.背书人在汇票背面只有签字,不写被背书人名称,这是() A.限定性背书B.特别背书 C.记名背书D.空白背书

6.承兑以后,汇票的主债务人是() A.出票人 B.持票人 C.承兑人 D.保证人 7.不可撤销信用证的鲜明特点是() A.给予受益人双重的付款承诺 B.有开证行确定的付款承诺 C.给予买方最大的灵活性 D.给予卖方以最大的安全性 8.以下关于承兑信用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项下,受益人可自由选择议付的银行 B.承兑信用证的汇票的期限是远期的 C.其起算日是交单日 D.对受益人有追索权 9.以下关于海运提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货物收据 B.是运输合约证据 C.是无条件支付命令 D.是物权凭证 10.开证行在审单时发现不符点,以下哪一项不是开征行所必须做的() A.说明全部不符点 B.拒付时必须以单据为依据 C.应用书信方式通知寄单行 D.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拒付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3分,共12分) 1.本票与汇票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无条件支付承诺,后者则是要求他人付款 B.前者的票面当事人为两个,后者则有三个 C.前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兑,后者则无需承兑 D.前者的主债务人不会变化,后者的主债务人因承兑而发生变化 E.前者包含着两笔交易,而后者只包含着一笔交易。 2.信用证契约中的当事人是() A.开证行 B.申请人 C.受益人 D.通知行 E.保兑行 3.属于银行信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是() A.信用证 B.托收 C.汇付 D.汇款 E.银行保函 4.审单工作中,银行将审查() A.单据的完整性 B.单据的真伪性 C.单据的法律效力

国际市场营销学考试及答案

全球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自我参照标准P13民族中心主义P13 自我参照标准指无意识地参照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经验和知识,作为决策的依据。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他人文化的信条。广义上说就是轻视其他群体的成员。 2、国际市场营销P8 国际市场营销: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 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企业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3、文化P62 文化: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区别于其他群体行为的特征 的集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习惯。4、无计划变革与有计划变革P83 无计划变革是引进一种产品,然后听天由命;有计划变革,有目的地改变那些会对实现预定营销目标产生阻力的文化因素。5、文化的强制性、选择性与排他性P88 有些商业惯例有着强制性,人们必须承认它、遵守它;有些商业惯例,适应是有益的,但不是必须的,是有选择性的;还有些习俗,“外人”不得介入,具有排他性。 6、单一时间利用方式与多种时间利用方式P98 单一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单一时间 利用方式就是线性的使用时间,专时专用,仿佛时间是

有形的一样。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一时多用”,注重人际交往。7、收买与打点P105 收买是用财物或其他好处笼络人,以便利用一个政府官员;打点指送人钱财疏通关系,托人关照,希望对方加快工作速度和提高效率。8、主权国家116 主权国家指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9、本土化121 本土化指东道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府法令来增加对外国公司的控制和限制,逐渐将外国投资置于控制之下的过程。10、政治贿赂133 政治贿赂是企图通过收买掌权者,让其代表跨国公司出面干预,从而减少公司的政治风险。 11、调解141 调解是指争端双方在第三方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12、仲裁142 仲裁是指买卖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这个裁决是最终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 仲裁是指争端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方审理,由第三方作出对争议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 13、市场营销研究165 市场营销研究:系统地收集、记录和分析资料,为营销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14、定量研究171

国际财务管理期末测试题.docx

《国际财务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国际证券组合投资可以降低()。 A .系统风险 B .非系统风险 C .市场风险 D .不可分散风险【答案】B 2. 如果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此时债券应该()发行。 A .溢价 B .折价 C .平价 D .以上答案都可以【答案】B 3. 以下风险中最重要的是()。 A .商品交易风险 B .外汇借款风险 C .会计折算风险 D .经济风险【答案】D 4. 如果某项借款名义贷款期为10年,而实际贷款期只有5年,则这项借款最有可能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到期一次偿还 B .分期等额偿还 C .逐年分次等额还本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答案】C 5. 在国际信贷计算利息时以365/365来表示计息天数与基础天数的关系称为()。 A .大陆法 B .欧洲货币法 C .英国法 D .时态法 【答案】C 6. 欧洲货币市场的主要短期信贷利率是()。 A .LIBOR B .SIBOR C .HOBOR D .NIBOR 【答案】A 7. 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公司等在某一外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不是以该外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是()。 A .普通债券 B .国内债券 C .欧洲债券 D .外国债券【答案】C 8. 在对国外投资的子公司进行财务评价时,应扣除的子公司不可控因素不包括()。 A .转移价格 B .利率波动 C .通货膨胀 D .汇率波动【答案】B 9. 在国际技术转让中,利润分享率一般认为应是()。 A .1/2 B .1/3 C .1/4 D .1/5 【答案】C 10. 美国A公司预测美元对英镑美元升值,美元对马克美元贬值,则A公司()。 A .从英国的进口,应加快支付 B .对英国的出口,应推迟收汇 C .从德国的进口,应推迟支付 D .对德国的出口,应推迟收汇

国际结算期末复习材料

期末复习专栏 一填空 1.国际结算的方式,基本有三大类:汇款方式、(托收)方式、(信用证)方式。2.狭义的票据主要包括(汇票)、(本票)、(支票)。 3.汇票的付款时间有(见票即付)、(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见票后定日付款)四种。 4.汇票的收款人(即抬头)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来人抬头)、(指示性抬头)、(限制性抬头)。 5.汇票债务人承担汇票付款的责任次序在承兑前是(1)(出票人)、(2)(第一背书人)、(3)(第二背书人);承兑后是(1)(承兑人)、(2)(出票人)、(3)(第一背书人)。 6.远期汇票需要两次提示:(提示承兑)和(提示付款)。 7.本票是出票人无条件付款的(承诺++ ),而汇票和支票是无条件付款的(命令/委托)。 8.汇票按是否跟随单据,分为(跟单汇票)和(光票)。 二、判断正误: 1.过户转让的受让人获得权利不受转让人权利缺陷的影响。(×) 2.交付转让可以通过单纯交付或背书交付而转让票据,不必通知原债务人。(√)3.流通转让是转让人通过单纯交付或背书交付票据给受让人,受让人善意支付对价,不必通知原债务人。(√) 4.采取限制性抬头的汇票,不经过背书可以直接转让。(×) 限制性抬头的汇票不得转让他人 5.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从出票日起算,确定付款到期日。(×) 6.要式性指票据的作成必须符合法定的要件,才能发生票据效力。(√) 7.票据关系的产生总是有一定原因的,但是票据是否成立,不受票据原因的影响。(√)票据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总是有一定的基础关系,所谓的票据产生的基础关系指的是: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出票人与收款人、背书人与被背书人之间的资金对价关系。 8.一张汇票出票后付款人总是主债务人。(F) 9.支票有即期和远期之分。(F)

国际市场营销复习资料题目答案整理2012

《国际市场营销》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市场营销学是源于( D ) A.经济学 B.国际贸易 C.商业企业管理学 D.基础市场营销学 2.构成一个社会物质文化的是( B ) A.宗教和法律 B.产品和技术 C.教育和艺术 D.风俗和习惯 3.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一是( B ) A.保护者 B.管理者 C.协调者 D.控制者 4.美国学者西蒙认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 ) A.决策 B.管理 C.预测 D.信息 5.出口打入模式的经营对象主要是( B ) A.服务 B.有形商品 C.无形商品 D.消费品 6.以“新产品—现有需求—国际市场”为基本思路的国际产品市场进入模式是( C ) A.多种经营型模式; B.市场渗透型模式 ; C.产品开发型模式; D.市场开发型模式 7.技术独占许可协议的重要内容是约定使用技术的( C ) A.数量和质量; B.方式和方法; C.地域范围和期限; D.成本和收益 8.现代技术转移有两类方式,一类是非贸易的转移方式,另一类是( A ) A.有偿技术转移方式; B.技术书刊的出版发行方式 C.许可证贸易方式; D.技术咨询服务方式 9.跨国公司制定转移价格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D ) A.定价基础选择和产品价值选择; B.产品价值选择和定价水平选择 C.价格构成选择和定价水平选择; D.定价基础选择和定价水平选择 10.当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Ed值>l时,表明该商品是( A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 C.无弹性; D.不能确定弹性 11.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国际市场产品可分为( A )

国际会计chapter3

Exercises for Chapter 3 一、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The currency in which the parent company prepares its financial statements is the a. base currency. b. functional currency. c. historical currency. d. reporting currency. 2. The right and the obligation to trade foreign currency in the future at a set rate is a a. currency swap. b. currency option. c. forward contract. d. money market hedg e.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give rise to 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 exposure? a. Selling goods whose prices are contractually denominated in a foreign currency. b. Borrowing funds in a foreign currency. c. Engaging in contracts to trade in foreign currency at a future date. d. Other economic transactions denominated in foreign currencies. e. All of the above. 4. In the one-transaction approach: a. The gain or loss is recorded separately b. The gain or loss is reflected in the value of the resource acquired c. Either (a) or (b) d. None of the above 5. The two-transaction approach is required in: a. The United States b. Australia c. Canada d. All of the above e. None of the above 6. A forward exchange contract is an agreement to: a. Buy a foreign currency in the future at a variable rate b. Sell a foreign currency in the future at a variable rate c. Buy or sell a foreign currency in the future at a set rate d. None of the above 7. Under the monetary/non-monetary method of foreign currency translation, depreciation expense is translated at the: a. Current rate b. Weighted average rate c. Historical rate d. None of the above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期末复习提纲

14-15-1《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提纲 2014年11月 第一章导论 一、需要重点掌握的概念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国际投资的主体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国际间接投资的主体是跨国金融机构和官方与半官方机构。 2.国际投资的客体 1.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国际债券、国际股票、衍生工具 2.实物资产、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 3.无形资产、生产诀窍、管理技术、商标、商誉、技术专利、情报信息、销售渠道 3.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1)能否有效地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2)资本移动形式的复杂程度不同 (3)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具体形式不同 (4)投资者风险大小不同 第二章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度量 一、重要概念

二、重要知识点 1.跨国经营指数(计算公式) TNI=[(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佣人数/雇员总数)/3]*100% 2.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区域性、产品型、职能型组织结构图示及特点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重要概念 战略联盟 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与其他企业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 (它可以表现为正式的合资企业,即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出资并且享有企业的股东权益;或者表现为短期的契约性协议,即两家公司同意就某项课题,例如开发某种新产品等问题进行的合作。) 二、重要知识点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基本观点为: A、所有权优势:它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性的所有权优势,二是交易性的所有权优势,三是规模经济优势。 B、内部化优势:它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使用而带来的优势。这是吸收了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的等人的观点。

国际结算期末考试习题题库

国际结算选择题题库 1. 商品进出口款项的结算属于(C) A .双边结算 B . 多边结算 C . 贸易结算 D . 非贸易结算 2. “汇款方式”是基于(B)进行的国际结算 A . 国家信用 B . 商业信用 C . 公司信用 D . 银行信用 3. 实行多边结算需使用(D) A . 记账外汇 B . 外国货币 C . 黄金白银 D . 可兑换货币 4. 以下(C)反映了商业汇票结算的局限性 A .进、出口商之间业务联系密切,相互信任; B .进、出口商一方有垫付资金的能力; C .进、出口货物的金额和付款时间不一致; D . 出口商的账户行不在进口国 5. 当代国际结算信用管理的新内容涉及到(A) A . 系统信用和司法信用 B . 员工信用和银行信用 C . 公司信用和商业信用 D.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 6. 以下(A)引起的货币收付,属于“非贸易结算”. A. 服务供应 B . 资金调拨 C . 设备出口 D. 国际借贷 7. (B)不是纸币本位制度下使用多边结算方式必备的条件. A . 结算货币具有可兑换性 B . 不实行资本流动管制 C .有关国家的商业银行间开立各种清算货币的账户 D .清算账户之间资金可以白由调拨 8. 建国初我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使用(C)的方式 A . 单边结算 B . 多边结算 C . 双边结算 D . 集团性多边结

9. 传统的国际贸易和结算中的信用主要是(D两类。 A .系统信用和银行信用 B. 系统信用和司法信用 C .商业信用和司法信用 D .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0. 国际结算制度的核心即是(A)。 A .信用制度 B . 银行制度 C . 贸易制度 D . 外汇管理制度 11.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适用于托收的是:(B) collection A. UCP 600 B. UR C 522 C. ISP 98 D. INCOTERMS 2000 12.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适用于商业信用证的是:(A) A. UCP 600 B. URC 522 C. ISP 98 D. INCOTERMS 2000 13.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适用于备用信用证的是:(C)Prepare A. UCP 600 B. URC 522 C. ISP 98 D. INCOTERMS 2000 14.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规定贸易术语的是:(D) A. UCP 600 B. URC 522 C. ISP 98 D. INCOTERMS 2000 15. 国际商会的以下出版物中,适用于银行保函的是:(D)函电:phone A. UCP 600 B. URC 522 C. ISP 98 D. ICC 458 16. 以下贸易术语中,运费由进口方支付的是(B)。 A. DES B . FOB C. CIF D . CFR 17. 以下贸易术语中,出口方支付运费但不付保险费的是(D)。 A. DES B . FOB C CIF D . CFR成本加运费,不付保险费 18. 以下贸易术语中,出口方支付运费和保险费,并在出口国装运港的船上交货的是(C)。 A. DES B.FOB C . CIF D . CFR

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题答案

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市场营销有哪些主要职 能? “市场营销”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的组织各项经营活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市场营销基本要素是:A.产品B.价格C.渠道D.促销 主要职能:采购与销售、分销与存货、质量与数量、促销与信息、财务与风险2、目前有哪些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各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 4P策略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首先这四种因素是企业可以调节、控制和运用的。其次,这些因素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受到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必须能动地做出相应的反应。最后这四种因素是一个整体,它们不是简单的相加或拼凑集合,而应在统一目标指导下,彼此配合、相互补充,能够求得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整体效应。 7P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7Ps),1981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纳(Bitner)建议在传统市场营销理论4Ps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服务性的P”,即:人( People )、过程( Process)、物质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 C是由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所提出来的,他提出了整体营销的概念,整合营销其意义就是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成为统一的有机体。具体地讲,整合营销更要求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4C是指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 4R策略的营销新理论是美国的Done Schuhz提出,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四要素:与顾客建立关联Relevance,反应React,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 11P营销理念,即在大营销6P之外加上调研、区隔、优先、定位和人,并将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称为战术4P,将探查、分割、优先、定位称为战略4P。4V是指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理论。4V营销理论首先强调企业要实施差异化营销,一方面使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树立自己独特形象;另一方面也使消费者相互区别,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其次,4V营销理论要求产品或服务有更大的柔性,能够针对消费者具体需求进行组合。最后,4V营销理论更加重视产品或服务中无形要素,通过品牌、文化等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第二章

国际会计

客户反馈感谢安越老师的二天培训,使我从不懂新准则到能运用新准则进行分析。老师深入浅出,尤其是抓住要点的方法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需关于新准则的知识。另外,安越老师对我们的问题也回答的井井有条,详实充分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蒋女士通过本次的培训,对新的会计准则有了很深刻的认识,非常有助于后期的日常工作。非常感谢安越公司给我提供这次培训淮安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楚先生通过两天的学习,有重点的掌握了新准则的制作依据及新旧准则重大差别点及处理方法,相信对工作会大有帮助镇海炼化碧辟(宁波)液化气有限公司赵女士安越老师讲课细心,内容具有指导性,回答问题全面、细致,两天的课充实而丰富,受益非浅安易施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谭女士有助于很好地理解新旧会计准则,对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应该如何去做加深了认识。常州特密高石墨有限公司杨女士通过本次学习从把握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时间虽短,但亦能体会主旨,即引入“公允价值”德领数据处理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吴女士很好!北京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朴女士很实用,谢谢!卡特彼勒中国有限公司杜先生通过学习了解了新旧会计准则变化的内容,对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艾利(昆山)有限公司陈女士此次培训内容充实,实用性很强扬州太平洋重工有限公司张先生收益很大,拓宽视野,实际工作中帮助很大扬州太平洋重工有限公司陈女士深入浅出,不枯燥卡特彼勒中国有限公司罗先生收益匪浅!(美国)福禄克国际公司北京办事处麻晓玲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的出台标志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将成为新的里程碑。新准则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系,包括公允价值的充分应用、所得税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等方面。对于我们财务会计人员而言,要想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掌握新准则的内容、特点以及与现行准则的差异,将是一个重大挑战。我们将结合新准则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新准则在实务当中的应用结合例题进行详细地阐释。培训收益参加本次课程,将使您系统学习新会计准则的体系框架,掌握其核心要点、与现行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以及对税收的影响。通过学习,将使您预先评估新旧准则的衔接对企业会计制度、财务报表、经营利润和其它重要指标的影响,进而帮助您在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方面能够充分、合理地应用新企业会计准则。同时通过学习,将使您进一步提高会计知识、扩充财务视野,为您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培训对象会计、财务、税务、内控和审计经理或主管,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及其他财务高层管理人员课程大纲一、新企业会计准则概述中国财务会计法规架构新准则的内容体系新准则的特点二、新旧准则的比较与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概念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会计处理特殊方法取得存货的入账价值新旧准则中可允许采用的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新旧准则对固定资产定义的差异及影响取得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融资费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何谓预定可使用状态处置费用的初始计量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何谓资产减值、资产减值的意义判断是否发生资产减值时应考虑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来源什么是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NRV)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VIU)计算VIU时贴现率的选用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及其对资产折旧/摊销的影响资产减值损失的冲回资产组与总部资产的的概念及其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或有负债、预计负债、亏损合同、重组的概念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收入的确认条件-风险和报酬的实质性转移收入的计量-按公允价值采用递延方式收款的会计处理-实际利率法的介绍各种折扣、折让及退货的会计处理及对税收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涵义及确认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意义及其与利润表债务法/递延法的差异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区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概念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所得税的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什么是功能货币及功能货币的确定方法外币交易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外币报表的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新旧准则下利润表项目的异同股东权益变动表的介绍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编报范围

国际会计准则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会计准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在第二学期。先修课程有高级财务会计专题、税务会计专题等课程。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的基本模式和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变迁的背景和过程,了解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的主要模式和主要差异,对比国际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具体准则的差异相同点。 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学时安排,采取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相结合方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的学习、讨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研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授课方式、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授课方式采用学生参与方式教学方式。要求对具体准则部分分小组讨论、小组课堂讲解,其他学生和老师提问方式构成。 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为30%,期末考试占70%。 平时成绩的构成:课堂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50%,平时作业占5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七、教学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引言 一、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授课方法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界定 1.广义国际会计准则 2.狭义的国际会计准则 (二)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设计 (三)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变迁过程 1.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 (四)正在进行的全面修订 四、重点难点 1.国际会计准则改组的原因;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 五、思考与讨论 1.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是如何握手言和的? 2.你如何理解我国的国际协调化? 3.你如何看待协调化和差异化问题? 第二章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迁 一、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中国际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授课方法

国际结算复习题 期末考试

2009国金专业《国际结算》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甲国向乙国提供援助款100万美元,由此引起的国际结算是()。 A.国际贸易结算 B.非贸易结算 C.有形贸易结算 D.无形贸易结算 2、属于顺汇方法的支付方式是()。 A.票汇 B.托收 C.保函 D.直接托收 3、公司签发一张汇票,上面注明“At 90 days after sight”,则这是一张()。 A.即期汇票 B.远期汇票 C.跟单汇票 D.光票 4、以下是国际贸易中经常用到的结算方式,其中哪种不属于汇款方式?() A.押汇 B.预付货款 C.寄售 D.凭单付汇 5、收款最快,费用较高的汇款方式是() A.T/T B.M/T C.D/D D.D/P 6、审核单据,购买受益人交付的跟单信用证项下汇票,并付出对价的银行是()。 A.开证行 B.保兑行 C.付款行 D.议付行 7、以下不属于出口商审证的内容的是:()。 A.信用证与合同的一致性 B.信用证条款的可接受性 C.价格条件的完整性 D.开证申请人的资信 8、T/T、 M/T和 D/D的中文含义分别为() A、信汇、票汇、电汇 B、电汇、票汇、信汇 C、电汇、信汇、票汇 D、票汇、信汇、电汇 9、信用证结算方式下,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的是 ( ) A、开证申请人 B、开证行 C、通知行 D、议付行 10、信用证申请人在信用证兑付方式一栏中选择“By negotiation”一栏,则表明该信用证

的兑付方式为 ( ) A、即期付款 B、议付 C、延期付款 D、承兑 11、根据性质的不同,单据可分为金融单据(financial documents),商业单据(commercial documents)和公务证书(public certificate)。下面单据中属于金融单据的是 ( ) A、汇票 B、发票 C、提单 D、装箱单 12、下列运输单据中是物权凭证的是(C ) A、航空运单 B、铁路运单 C、海运提单 D、公路运单 13、T/T(Telegraphic Transfer)属于一下国际汇款方式中的哪一种( ) A、电汇 B、票汇 C、信汇 D、信用证 14、“D/P AT SIGHT” 表明托收的交单方式为( ) A、承兑交单 B、远期付款交单 C、即期付款交单 D、即期承兑交单 15、下列单据中不属于基本单据的是( ) A、发票 B、提单 C、保单 D、产地证 16、下列缩写表示的都是国际结算业务,其中信用证业务是( ) A、O/A B、D/P C、L/C D、L/G 17、下列汇票的抬头方式中,属于指示性抬头的是( ) A、payable to ABC Co. B、payable to the order of ABC Co. C、payable to bearer D、payable to ABC Co. only 18、国际银行处理”跟单信用证业务"的国际惯例规则是( ) A、《UCP600》 B、《URC522》 C、《ISPB98》 D、《URDG458》 19、汇票付款期限可分为即期和远期两大类。下面付款期限的表示方法中, 属于远期付款的是( ) A、At sight B、On demand C、On presentation D、At 30 days sight

【良心出品】《国际市场营销》考试卷+答案(期末复习材料)

《国际市场营销》考卷 复习资料 (一) 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括号内打"√",误者在括号内打 "×"。)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周期对国际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影响很小。() 2、在国际市场营销学中,所谓产品,就是指实体的产品或物质的产品。() 3、某企业通过与东道国的一企业签订合同组建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该国经营。它这是合同进入模式。() 4、用古色古香的、可作茶杯的瓶子作酒瓶,这在产品包装策略中属附赠品包装策略。() 5、国际市场必须按一种模式化的标准进行细分。() 6、在国际营销中,人口分布对国际市场规模大小影响很大。() 7、在国际营销活动中,产品必须实现跨国界的转移。() 8、营业推广是效果最好但费用最昂贵的促销手段。() 9、国际营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给予中间商一定时期内的独家销售特定 商品的权力的策略是短渠道策略。() 10、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二、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题号写在 括号内。) 1、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成本付出最高的是()方式。 A、选择型性营销 B、集中型营销 C、差异型营销 D、广泛型营销 2、下列因素中,属于国际营销可控因素的是()。 A、各国的语言与文化 B、各国的贸易和经营习惯 C、产品分销渠道 D、各国的政治、经济与法律体系 3、相对而言,用()对国际市场进行宏观细分能更全面地反映市场特 征。 A、地理标准 B、文化标准 C、经济标准 D、组合法 4、下列商品中较宜选择无差异性策略的是()。 A、粮食 B、服装 C、鞋类 D、化妆品 5、一国人口增长,意味着该国市场规模()。 A、扩大 B、不变 C、缩小 D、不一定扩大 6、目标市场是指()。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 P32 5.如果你以电话向中国银行询问英镑兑美元的汇价。中国银行答道:“10”。请问:(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价向你买进美元 (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进英镑 (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使用什么汇率 解:(1)、买入价;(2)、卖出价;(3)、买入价 2 .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新加坡元的汇价,身为交易员的你答复道“”。请问,如果该银行想把美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 解: 3 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港元汇价,身为交易员的你答复道:“1美元=10港元”,请问: (1)该银行要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 (2)如你要买进美元,应按什么汇率计算 (3)如你要买进港元,又是什么汇率 解:(1)、(2)、(3)、 4 .如果你是ABC银行交易员,客户向你询问澳元兑美元汇价,你答复道:“90”。请问:(1)如果客户想把澳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 (2)如果客户要买进澳元,汇率又是多少 解:(1)、(2)、 5.如果你向中国银行询问美元/欧元的报价,回答是“”,请问: (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率向你买入美元,卖出欧元? (2)如果你要买进美元,中国银行给你什么汇率? (3)如果你要买进欧元,汇率又是多少? 解:(1)买入价 (2)、 (3)、 1、我国负责管理人民币汇率的机构是B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外汇管理局 C.国家发改委 D.商务部 2、法定升、贬值(revaluation, devaluation)在下列哪种货币制度下存在BCD A浮动汇率制度B.布雷顿森林体系C.金本位制度D.固定汇率制度 3、无论在金本位制度下,还是在纸币制度下,汇率都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它们是BD A.一国金融体系的结构 B.货币购买力 C.外汇交易技术 D.货币的供求关系 4 、下列因素中有可能引起一国货币贬值的因素有:AB A.国际收支逆差 B.通货膨胀率高于其他国家 C.国内利率上升 D.国内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 5 、利率上升引起本国货币升值,其传导机制是AC A.吸引资本流入 B.鼓励资本输出 C.抑制通货膨胀 D.刺激总需求 6、外汇与外国货币不是同一个概念。外汇的范畴要大于外国货币Y 7、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因此,美元对其他所有国家货币的报价都采用的间接标价法。N 8、一国货币如果采用直接标价法,那么,汇率的上升就意味着本币的升值。N 9、一国货币如果采用间接标价法,那么,远期汇率大于即期汇率,就意味着该货币远期贴水。Y 10、客户从银行手中买入或者向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前者为买入价,或者为卖出价,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价差是银行的经营费用和利润。N 11、因为实际汇率剔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差异,因而比名义汇率更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的购买力水平。Y

(完整版)国际结算期末模拟试题B及参考答案

国际结算期末模拟试题B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T/T、M/T和D/D的中文含义分别为()。 A.信汇、票汇、电汇 B.电汇、票汇、信汇 C.电汇、信汇、票汇 D.票汇、信汇、电汇 2.以下哪种信用证对受益人有追索权() A.延期信用证 B.议付信用证 C.承兑信用证 D.即期信用证 3.与信用证方式相比,国际保理业务的独有的特点是()。 A.对出口商提供信用担保 B.进口商承担开证费用 C.要求单证一致 D.要求货物与合同一致 4.以下关于海运提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收货证明 B.是无条件支付命令 C.是运输契约 D.是物权证书 5.允许单据有差异,只要差异不损害进口人,或不违反法庭的“合理、公平、善意”的概念即可,该原则在审证中被称为()。 A. 实质一致 B.严格一致 C. 横审法 D.纵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根据要求付款人付款时间的长短划分,汇票可以分为:() A.即期汇票B.远期汇票 C.长期汇票D.远期承兑汇票 2.下列哪些汇票是可以流通的() A.限制性抬头B.指示性抬头 C.来人抬头D.最后的背书是空白背书 3.下列那些属于汇票的必须记载事项:() A.出票地B.付款时间 C.付款人名称D.付款地点 4.在()的信用证上,加具(),使受益人的收款有了双重保障。 A.不可撤销B.保兑 C.即期付款D.承兑 5.一笔银行保函业务的当事人中,包括:() A.委托人B.受益人 C.担保人D.通知行 E.保兑行F.反担保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国际结算的方式,基本有三大类:汇款方式、_______方式、_______方式。

国际市场营销 考试复习题 答案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一、名词解释: 1.International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is defined as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activities designed to plan,price, promote, and direct the flow of a company’s goods and services to consumers or users in more than one nation for a profit. 2.strategic international alliance (SIA) A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alliance (SIA) is a business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by two or more companies to cooperate out of mutual need and to share risk in achieving a common objective. 3.Common law, The basis for common law is tradition, past practices, and legal precedents set by the courts through interpretations of statutes, legal legislation, and past rulings Common law seeks “interpretation through the past decisions of higher courts which interpret the same statutes or apply established and customary principles of law to a similar set of facts” Civil or code law, Code law is based on an all-inclusive system of written rules (codes) of law Islamic law Islamic law defines a complete system that prescribes specific pattern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havior for all individuals. 4.Global brand A global brand is defined as the worldwide use of a name, term, sign, symbol (visual and/or auditory), design, or combination thereof intended to identify goods or services of one seller and to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those of competitors 5.Politically sensitive products Perceived to have an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exchange rates, national and economic security, and the welfare of people 。Are publicly visible or subject to public debate 。 6. Sales promotions Sales promotions are marketing activities that stimulate consumer purchases and improve retailer or middlemen effectiveness and cooperation。 7.Culture c ulture refers to “the human-made part of human environment—the sum total of knowledge, beliefs, art, morals, laws, customs, an 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humans as members of society” 8. Subornation Involves giving large sums of money—frequently not properly accounted for—designed to entice an official to commit an illegal act on behalf of the one offering the bribe; involves breaking the law Lubr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