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摘要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众多教学科目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影响着学生在以后的语言表达、阅读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基础小学教育阶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理念[1]。个性化阅读教学正是在新课标的倡导下提出的一种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本研究在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资料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正在积极尝试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因素,结合目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称为《课标》)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在阅读时的引导,重视学生独有的情感体验。这体现出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程度。

然而在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我们却发现在其中存在关于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上以及教学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也发

现了类似的问题,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上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感悟

不进行评析,只是照搬照讲完全按照教辅书教学,教学步骤缺乏创新:导入,

介绍作者和背景,朗读,机械地你问我答。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国家在政策上

强调了重视个性化阅读教学,但在实际实施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不仅反映学校

教育特别是语文个性化阅读教育的迷失与不足,也意味着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

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及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必要性,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和

重视。

本文以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发

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从不同方面提出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力的优化策略,进而提高

小学教师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水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随着当今社会教育行业对小学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以及阅读是

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理念的提出。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

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发展小

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情感、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为小学生以后的

思维发展以及形成创新意识打下基础。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及对小学语文个性化

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发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实施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为了能够让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及学生的发展,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

合当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策略。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相关研究的查阅及深入考证,发现一些理论研究都是从教师进行

个性化教学的能力以及方法方面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影响而谈,专门论述小学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方面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的研

究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有价值的依据,同时,丰富和补充了相关研究理论。

2.实践意义

本文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总结提出具

有可行性的解决策略。有利于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不足之处的改进,

为小学教师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并对今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

读教学研究发展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千篇一律,教学模式单一。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正式拉开序幕[2]。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从中国知网上以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和小学语文为关键词来查阅近十年的文献资料可知,关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文章并不多。

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重要性的分析,施忠红在《提倡个性化阅读》中指出,个性化的阅读是理想境界的阅读,学生对文章完全由自己支配,自己

进行理解,可贵的地方就在与众不同[3]。

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刘明功在《小学语文个

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中提出阅读教学过度重视结果,忽视阅读过程,阅读

教学模式单一[4]。郭立英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中提出教师在课堂上未对阅读讨论进行引导,以及合理评价,过于尊重学生个性,放弃了自身

主导者与评价者的位置[5]。李文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要求[6]。闫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分析》中提出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根据教学参

考书来解读文本,没有明确把握教学目标[7]。

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秦艳萍在《新课程理念下

的个性化阅读》中提出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过程[8]。胡

海舟在《小学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中提出教学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9]。芦歌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综述》中提出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0]。阚传波在《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中提出个性化教育要从学生兴趣爱好

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11]。

1.3.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历史比较长,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因

材施教的观点已经初步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思想[12]。20世纪60-70年代西方

个性化教学发展尤为迅速,先后出现了个别化指导教学,个性化规定教学等个

性化教学案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肯尔·罗杰斯在《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影

响人的行为》一文中指出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的发现,并

转化为自己己有的知识[13]。巴班斯基曾说过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育和培

养人的目的而进行的相互联系活动的方式。由于活动的方式和性质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样的。综上所述,国外对个性化阅读的研究范围较广,其理论依据也比较丰富,但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方

面的研究还是较少,现有的文献大多也正在探讨中。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本文以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为主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籍、报纸

期刊等资料及调查考证,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发展背景、研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发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

具体原因。同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及分析的原因,论述并提出小学语文个性

化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从而使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开展的更加科学合理。

1.4.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研究课题,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政策法规、会议纪要等文本资料,归纳梳理有效研究信息,确定自身研究重点的研

究方法。本文收集有关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容,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使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研究

基础上,为本文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2)观察法:即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感官,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观察小学教师如何

开展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了解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教学材料

的实际运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为本文提供合理可靠的解决策略。

(3)案例分析法:指通过对教育领域的案例进行剖析,并对不符合教育法

及教育规律的现象进行解释的学习方法。为了说明和探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本文从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分析,把操作中的实

际问题作为案例,指导论文研究与实践。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阅读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于阅读的定义是: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中

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

的总和。[14]《课标》对阅读的定义是: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从世界中获取信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读者通过文字符号跨越时空与他人的思想对话,去

体验、感受、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这种活动就是阅读。

由此可见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主动获取信息、整理、归纳结合读者自身原

有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感悟、体验、建构理解的过程。

2.2 个性化阅读

朱丹曾在《从个性化阅读开始》中提出个性化阅读是带有个人风格和习惯

的阅读方式,在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5]

刘明功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中提出个性化阅读就是在同一的阅读基础上,增加个性的,拥有自己特点的阅读。

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是不同读者根据自身前理解对文本进行感悟、体验,带有个性化的阅读行为。

2.3 个性化阅读教学

傅静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中指出所谓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尊重学生个性为首要前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和特点的教学实践活动。[16]胡洁在《小学第二学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中提出个性化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师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两方面,为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为主要目标。[17]

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运用灵活多变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追求解放每位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培养学生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言思维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

3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1 阅读教学过程个性化缺失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度重视教学结果,忽视阅读教学过程个性化的问题。通过在实习学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观察,发现一些教师仍然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依靠教参和资料,为学生灌输作者的感受和标准答案,将教学重心放在知识传授和应付考试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个性化,忽视学生自身情感体验和个体差异,虽然在短时间内会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学生们开始讨论、阅读,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几分钟过后,教师:停!于是学生们的阅读讨

论戛然而止。然后回答问题的学生往往只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最后教师再教授正确答案。这种形式化的阅读不能真正起到个性化阅读学习的

作用。

3.1.2 教师对教材缺乏个性化解读

在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语文教师对所教授的教材缺乏自己对于

教材的个性化解读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参照教学参考书来进行授课,对于教学参考书的需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教材本身,有一些教师甚至离开了

教学参考书就没有办法正常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教师唯教学参考是从,完全照搬照讲,拿着一本教学参考书能够为好几个班级的学生上课,上课的模

式也始终如一,完全不考虑每个班级不同学生的性格、知识储备等情况的差异

更谈不上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个性化解读。某小学语文课《秋天的雨》。

课堂上,教师围绕秋天的雨把颜色给了谁展开阅读教学,让学生找秋天的雨把

颜色给了谁,学生由银杏树里找到枫树,再找金黄的田野,最后又找橙红的果树,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热闹极了,最后学生在找颜色中下课了。教师按照

教案的程序讲完了全文,没有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

3.1.3 阅读教学方法缺乏个性化

受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着

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个性化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复着由生字生词

学习到文章背景,再由人物生平介绍到重点句修辞手法解析,最后明确中心思

想以及表达的情感的传统模式。不管是叙事、散文、还是诗歌教师都要生搬硬

套这个教学模式,使整体教学过程机械化、程序化、缺乏个性。教师只是利用

单一的阅读教学手段教授法进行授课,长时间利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没有办法

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和现代生活的咨询热点,以及时代的变化发展做出调整形成

新的教学模式。长时间如此就形成了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缺乏个性化,学生对

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积极性,导致学生阅读学习呈现出机械化,在缺乏个性化

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只是记住了怎样去读书,却无法真正的理解一篇文章,也使学生失去主动阅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可以发现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中教学方法缺乏个性化,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

3.1.4 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足

根据与实习学校学生在关于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量及时间的交谈中发现,

有一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仅仅只有几本课外书,甚至没有课外书籍阅读时间

不足,由此发现在小学存在着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对

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过分集中知识讲授,在课堂留给学生阅读时间较少。

课堂上的阅读形式缺乏创新,开小火车角色扮演,这种阅读模式没有情感投入

以及个性解读只是机械阅读,教师所关注的也仅仅是学生的字词是否读的正确,至于阅读时的情感只是偶尔进行教学。在课外学生的阅读时间以及阅读量更是

远远不足,虽然教师会在课后作业中布置阅读课外书籍并发送视频以确保学生

真正做了这项作业,但其中有一些学生只做表面功夫。学生在课上课下的阅读

时间不足导致了学生只能单纯的在课堂上从课本获得有限的知识,也就限制了

学生对不同文本的理解和思考的角度,使学生缺乏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只有在

学生的阅读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能够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以及形成个性化

的思考方式,学生背景知识及阅读时间的不同而对文本意义产生的理解也就不同。

3.2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固化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教学行动的灯塔,犹如海岸上的灯塔指引海上

渔船方向。教师的教学思想固化甚至落后,他在教学中就不会听取他人意见尝

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思想的固化和落后也就导致了教学行为的固

化和落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教师原有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习惯性以

自身作为课堂的主人,过于注重将知识完全的教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独有的

情感体验,因此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一些教师的思想严重固化形成习惯,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驾驭。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

是有秩序的,这样统一的课堂方便管理,教师可以一种教学模式讲所有文章。

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方式长时间不进行更新,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充满创新吸引

学生兴趣。因此我国教育改革呼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

培养,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

3.2.2 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认识偏差

自从《课标》提出注重对学生在阅读时的引导,重视学生独有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的要求后,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响应

这一号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但是部分教师对于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这句话的理解有一定偏差。认为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就是把课堂完全交到学生手里,完全尊重学生

的个性,让学生肆意发表看法理解,只有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

要求的课堂。在阅读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阅读课上形式化的

读书,教师在一边无所事事,像是一名课堂旁听者;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任意

表达,教师不给予评价;学生如何表达,对文章无原则的解读,教师都照单全收,没有进行指导和改进,使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们尊重

学生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完全放弃了教师领导的课堂

又走入了教师一言堂对立面的极端,这样的课堂只会更加混乱,无法实现新课

标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

3.2.3 教师语文素养不高

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等综合评价。教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超学科

的特点。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这既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题材,

又为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课堂上的语文教师,不能将文

章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传递出来,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不能

表情达意,缺乏对文章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在课堂上就不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与时俱进,就只能依靠教学参考书进行讲解,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课堂气

氛压抑。这样就无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不能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

3.2.4 学生缺少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个性化阅读

教学的主要方式,阅读应该是自主进行的不能由教师或他人来代替,主动地进

行自主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模式缺

乏创新,重复着由文章背景讲到重点词语再到情感态度,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留给学生的阅读时间较少,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爱动等特点,单一的、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程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一些学生出现抵触阅读的现象,对于课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学生

阅读时间不足,教师授课缺乏新意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学生

缺少阅读兴趣及习惯对于文本就没有办法进行个性化解读。

4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的优化策略

4.1 正确认识个性化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

文本的独特理解,其根本目的是运用灵活多变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追求解放每位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培养学生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发展

学生个性化的语言思维和情感体验。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个性化阅读教学,不

能对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肆意发言不予评价,也不能完全由教师代替学生进行

阅读分析等过程。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有的情感体验,给予学生正确引导,才能正确的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而促进学生个性

化阅读的发展。

4.2 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涉及不同种类,不同体裁,每一种体裁的课文都

具有不同的特点,就算同种类型的语文课文也具有独特的展现方式。因此任何

一篇课文教师都要根据课文特点创新具有文章特色的教案,安排具有创意的教

学方法,与时俱进。例如教师在四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课堂开始导入的环

节运用一段带有鸟鸣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根

据所要教学的内容,再结合本班学生的爱好及身心特点,运用音乐、谜语、游

戏活动等趣味性较强的方式进行新课的导入和课文的讲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更好地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

4.3 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应

该让小学生形成自己是阅读课堂主体的意识。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自己对所阅

读的文本进行分析,要做到将课堂放到学生手里,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课本,提

出他们的独特见解和问题,使阅读转为学生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内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课堂中,例如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词句进行

分析,使学生拥有主动权,让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从中感受快乐,充分

发挥阅读课堂主体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与学生的地位趋于平等,

用平等的心和学生交流,不能注重师道尊严和标准答案,不能绝对权威。其次,教师要有见解可以存在一些错误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错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差错要委婉告知,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课程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个性化阅读教学顺利展开。

4.4 转变教师传统的阅读教学观

根据《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理念,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趋势

不可避免,这无疑冲击了传统阅读教学观。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转变自身

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转变对传统师生之间关系的认识。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

提出个性化阅读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缺一不可。这要求教师在个性化阅

读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

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个性化情感,用一颗包容心去走进每一名

学生。教师要学会通过宽容与学生和谐相处,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

适合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人

才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创新逐渐成为了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语文在小学

阶段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应该为学生的思维创新与情感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新课标提出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正在小学阶段积极实践,但在实践过程

中存着一些问题。

通过在小学实习的观察发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阅

读教学过程缺乏个性化、教师对教材缺乏个性化解读片面理解教材、阅读教学

方法缺乏个性化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时间不

足缺乏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等问题。本文在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个性化阅

读教学的相关资料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小学语文个性

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从中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优化小学语文个

性化阅读的相关策略如下:教师要正确认识个性化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情感

体验,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激发学生阅读

兴趣;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阅读;转变教师自身传统的阅读

教学观,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本次的论文研究,笔者对个小学语文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

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为笔者今后在教育实践中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由于笔

者自身的能力以及经验有限,本研究还存在很多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地方,需

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也恳请诸位专家和学者的批评和指正!

致谢

本篇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四年来,老师在学习和生活

上一直给予我支持和帮助,本文从进行选题到确定初稿直到完成都包含着指导

老师的心血和汗水,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她的为人和

治学之道将会使我受益终生。借此机会,向指导教师表达我真诚的感谢!转眼

四年大学生活就要告一段落,离校的日期也越来越近,回顾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要感谢许多老师和朋友陪伴我的成长。诚挚地感谢管理学院的领导和各教研室

的老师,是你们的默默付出使我们成长,还有四年里陪伴我的同窗好友们,是

她们在我面对困难时对我进行鼓励与陪伴,在此向他她们表示真挚的谢意!最

后论文评审和评议的专家在百忙之中为我评审论文,我在此向你们表示由衷的

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2011: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年

[3]施忠红.提倡个性化阅读[J].河北教育.2002,9(32-33).

[4]刘明功.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5]郭立英.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

坛,2015(47):262-263.

[6]李文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快乐阅

读,2013(22):18-19.

[7]闫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

育,2018(12):133.

[8]秦艳萍.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39.

[9]胡海舟.小学阅读教学的个性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6(07):60-63.

[10]芦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

坛,2015(35):225-226.

[11]阚传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4):42.

[12](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3]转引白刘宣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J]浙江师大学报,2002,1.

[14]曾祥芹 ,韩雪屏阅读学原理 [M]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2,1.

[15]朱丹,龚军辉.从个性化阅读开始[J].当代教育论坛,2008, 5(24).

[16]傅静. 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7]胡洁. 小学第二学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