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制品成品检验规范 (1)

硅胶制品成品检验规范 (1)
硅胶制品成品检验规范 (1)

硅胶检验规范

硅胶检验规范 一. 目的: 1.为明订硅胶产品的检验流程、项目、检验工具、检验方法、需实配检查料件、罗列需检附之 文件作为对产品要求规范;为提升IQC新进人员、各工程师及主管的教育训练教材,使其能 快速的了解本公司对硅胶产品之检验重点、检验项目、工具、方法、要求……等并提升进料 检验水平与外验能力。 2.订立相关技术及检验文件的基础规范。 3.为未来新进人员教育训练教材。 4. 二. 适用对象: 键盘厂所有干部、品质工程师、工程部PE工程师、IQC….等。 壹﹒硅 ( 硅 ) 橡胶类料件的检验 一﹒标准键盘按键类: 1. 外观包装要求: 1.1 供应商送货时需配送检查报告,内需含产品之抽测的曲线图。 1.2 产品需使用PE袋或夹炼袋密封套装,每袋最大包装数量为20000 pcs; 1.3 供应我司之物料根据机种要求需要ROHS之标示。 2.目视检查项目: 2.1 外观颜色。 2.2 检查料件外观是否有破损、缺胶、变形、异色…等不良现象。 2.3 以手指或手掌柔搓料件数次晃开约1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部可以有变型之现象。 2.4 将料件拉伸约增长25%持续约2秒后放开,如此往覆3次后静置约1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 不可有变型之情形。 2.5 如果是rubber sheet时应确认每一个下料孔均被正确的冲开。 2.6 检查切断线是否有残留的过大之毛边。 2.7 检查导通柱是否有成型不良或缺胶的现象、导电橡胶是否有附着不良或印刷不良的现象。 3. 实配检查: 3.1 需与配合之中板、上盖、铁板、铝板…等配合件作动作实配动态检查,配合件载记于封 面上 4. 重点注记:弹力寿命、模穴数,此部分各检查人员需了解。 5. 破坏性测试:

硅胶厨具制品常见问题

硅胶厨具制品常见问题 详见下方: 1)问:硅胶厚制品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答:硅胶制品过厚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硫化不完全,很多时候,过厚的硅胶制品表面看起来已经硫化完全,但经过二次硫化后便会膨胀,设置爆裂,这就是硫化不完全的典型。当然,过厚的硅胶制品和比较容易出现爆边不良,生产的时候模温和排气要注意控制。 2)问:硅胶厨具制品不良品可以再回收生产吗? 答:硅胶厨具制品一旦成型将无法逆变,因此,硅胶厨具制品一旦成型后如果是不良品,将面临报废,除了少数的外观和尺寸偏长不良可以稍作返修。 3)问:硅胶厨具制品缺料的原因? 答:硅胶厨具制品缺料无非就是料重、模温、排气、胶料裁切和排放方式这些原因造成,仔细从这几个方面下手分析基本都能解决。前提是,生产的胶料一定是炼好后放置时间在72H 之内,且成型机台和模具都很平整。 4)问:硅胶厨具制品上的丝印如何去掉? 答:丝印后在未进行烘烤前,可以用无尘布蘸少许白点油擦除丝印内容。一旦经过烘烤则很难将丝印内容去除,除非用砂纸或电动砂轮打磨才能去掉。 5)问:在硅胶厨具制品领域,什么是硅橡胶的“休眠料”,休眠料有什么好处? 答:在硅胶厨具制品领域,硅橡胶的“休眠料”很多同行对这个应该都不太了解,因为现在很少有硅橡胶厂去备这个“休眠料”。“休眠料”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在生产一些体积较大或需要在成型是粘接其他材料的产品来说,很多在成型技术上搞不定的问题都可以用“休眠料”试试,而且成功率还比较高哟!说得很神奇,只是这“休眠料”究竟是什么玩意呢? “休眠料”其实也是普通的硅胶原料,仅仅是在备料的时候跟一般的胶料有一点差别而已。通常,一手胶料在混炼好以后都会直接拿来过片裁料然后就转入成型。而“休眠料”在胶料混炼好以后并不会马上拿来过片裁料,而是用PE薄膜包好后放置24小时以后再用于过片裁料。别小看这放置的24小时,它可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效降低胶料表面的粘度,使其过片不容易变形,提升裁料的精确度;此外,也方便成型的排料操作,由于胶料表面的粘度低,更容易分片,且胶料不容易粘手,料排好后位置准确,变形小,对多种颜色的硅胶按键来说,还能有效降低溢胶不良;

硅胶管和橡胶管之间的差别

首先硅胶管是液体、气体以及其他材料的流通与包覆载体。行业中硅橡胶管可分为"挤出管"、"异型管条"。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中。硅胶管由硅橡胶生胶加到双辊炼胶机上或密闭捏合机中,逐渐加入白炭黑及其它助剂反复炼制均匀,按行业产品技术标准要求,通过挤出制成产品。橡胶管是指气体输送用的管子,常用于气焊、气割、各种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接和切割等,。橡胶管的特性有生理惰性、耐紫外线、耐臭氧、透明度高、回弹力强,耐压缩永久不变形、耐油、耐冲压、耐酸碱、耐磨、难燃、耐电压、导电等性能。 硅胶管是一种硅橡胶,属于单组分液体橡胶制品,室温硫化。硅橡胶制品是一种硅橡胶制品,属于单组分液体橡胶制品,室温硫化。一旦暴露在空气中,硅烷单体被凝聚成网络结构,系统交联,不能熔化和溶解,具有弹性,成为橡胶制品,同时粘附于物体上。此外,它的导热系数略高于普通橡胶制品,一旦固化,就很难将粘合物分离开来。是一种用于橡胶制品的高弹性聚合物化合物。它包括未硫化和硫化的品种。它可分为两类: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产品由橡胶制品和植物加工而成。 合成橡胶制品是通过单体聚合或缩聚法制备的。未硫化橡胶制品,俗称生胶制品或生胶制品。硫化橡胶制品称为硫化橡胶制品,俗称熟化橡胶制品或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轮胎、软管、胶带、绝缘材料、胶鞋等产品的生产。硅胶产品制成的硅胶管手感柔软,伸长性强,经久耐用。 总的来说,硅胶管和橡胶管之前的差别就是性质的不同,但是好处和用途都是非常多的,在各行各业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选择橡塑产品定制要选择有多年以上生产经验的,有的厂家技术人员的生产经验甚至在20几年以上,选择这样的厂家也能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品质高的产品。

HTV硅胶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所谓的HTV硅橡胶和RTV硅橡胶,只是硅橡胶行业内,根据硅橡胶产品不同的使用和性能需求,对原料的硫化体系进行不同的设定。分为高温硫化体系,全称是高温硫化硅橡胶,也就是HTV。和低温硫化体系,全称是室温硫化硅橡胶,也就是RTV。下面主要介绍下HTV硅橡胶使用中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A、胶水不固化 出现问题的原因:加成胶中的铂金催化剂中毒或过期失效;固化温度不够或时间不够造成固化不完全。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计量器具误差或人为的因素造成配胶比例错误;产品超过了储存期或接近储存期造成失效、效能降低;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产品中催化剂失效或效能降低;使用时的环境中有使催化剂中毒的因素,如含磷、硫、氮的有机化合物,或与加成硅胶同时使用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脂、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等产品;固化温度不够或时间不够造成固化不完全。 解决办法: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校验;双组分配胶时采用双人制度;保证生产厂家要求的储存条件,并注意储存期,使用时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有效期内使用完毕。工作场所远离其它可能有害的有机化合物,严禁吸烟后立即使用胶料。 B、与基材的粘接性差 出现问题的原因:加成硅橡胶的自身缺陷;未对所粘接的材料进行表面的处理;或基材材质更改。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未选择粘接性的产品牌号;因为计量器具

失效或人为的偶然误差造成双组分配胶比例错误;产品超过了储存期而失效或效能降低;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产品中催化剂失效或效能降低;使用时未能选择适当的增粘底涂剂;升温过高和固化速度过快,产生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粘接性差;单组分从冰柜取出立即使用,而未放置一段时间“回温”。 解决办法:选择增粘型的加成硅胶产品;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校验;双组分配胶时采用双人制度;注意储存期,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正确按照要求储存,保证胶的有效性;为保证粘接性,尽量在使用时选择使用配套的增粘底涂剂;固化时,为避免高温下固化速度过快而产生的内应力,尽量采用分阶段固化的方式,避免高温过快固化;单组分产品从冰柜取出后不立即使用,而是放置一段1~2小时,使胶与环境达到温度平衡再使用。 C、粘度有变化 原因:加成胶的配方或生产不稳定;或超过储存期而变化。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计量器具失效或人为的偶然误差造成双组分配胶比例错误;单组分胶过了储存期或接近储存期而失效;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使用时,双组分一次配胶太多,超过允许操作时间,使前半部分的胶料粘度偏低,而后半部分的胶料粘度偏高;单组分则在使用环境温度下,放置时间过长,尤其是夏天未用完部分;使用时的环境温度过高;生产厂家的批次不稳定,超出了规定允许的粘度波动范围;所选择的产品规格型号不符合所需要使用的产品。 解决办法:严格控制生产的批次稳定性在指标的许可范围内;计量器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 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 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 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看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 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原材料采购技术要求

****有限公司 接触食品材料采购技术要求页码共2 页第 1 页编号CYD/CG 编制部门行政部 一硅胶管/橡胶塞采购技术要求 指标要求备注 1 原料要求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中的天然橡胶、合成 橡胶、硅橡胶原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A及相关公 告的规定,经硫化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的使用应 符合GB4806.6附录A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须符合GB4806.11-2016要求 2 感官色泽正常,无异臭、污物 3 浸泡液迁移实验所得浸泡液不应有着色、浑浊、沉淀、 异臭等感官性的劣变 4 总迁移量 (mg/dm2) ≤10 5 高锰酸钾消耗量 (mg/kg) 水(60℃,0.5h) ≤10 6 重金属(以Pb 计)(mg/kg) 4%乙酸(体积分 数)(60℃,0.5h) ≤1 7 添加剂添加剂应符合GB9865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8 迁移试验迁移试验应按GB30604.1,GB4806.11和 GB5009.156的规定执行

****有限公司 接触食品材料采购技术要求 页 码 共2 页 第 2 页 编 号 CYD/CG 编制部门 行政部 二 抽水器泵壳/接头 采购技术要求 指标 要求 备注 1 原料要求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树脂应符合 GB4806.6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2 感官 色泽正常,无异臭、污物 须符合GB 4806.7-2016标准要求 3 浸泡液 迁移实验所得浸泡液不应有着色、浑浊、沉淀、异臭等感官性的劣变 4 总迁移量(mg/dm 2) ≤10 5 高锰酸钾消耗量(mg/kg ) 水(60℃,0.5h ) ≤10 6 重金属(以Pb 计)(mg/kg ) 4%乙酸(体积分数)(60℃,0.5h ) ≤1 7 脱色试验 乙醇溶液擦拭后,结果表述为阴性 植物油擦拭后,,结果表述为阴性 观察试样浸泡液,,结果表述为阴性 8 添加剂 添加剂应符合GB9865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9 迁移试验 迁移试验应按GB30604.1,GB4806.11和 GB5009.156的规定执行

硅胶密封圈验收标准.docx

硅胶密封圈验收标准 一:目的: 旨在规范杯盖内模压成型产品硅胶密封件的验收标准。 二:适用范围: 该文件仅适用于上海调林日用品有限公司指定产品的硅胶密封件的作业验收标准。参考图纸 / 文件: 序号零件号 / 版本/ 标准描述 1 2 3 4 5 6 7 8 9 三:产品描述 一87 0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硅胶试验方法 液压气动用 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GB/T52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533 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 GB/5723 硫化橡胶试验用试片和制品尺寸测量的一般规定 GB/T1364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 环状试样 ) GB/T6032 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30-85IRHD) 微型试验法 GB/T7759 硫化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1、硅胶密封圈介绍: 硅胶密封圈是密封圈的一种 , 硅胶是一种橡胶材料,因为其性能特殊耐温范围广,化学性能 优异,故与氟胶一起被称为特种橡胶。硅胶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密封件,包括硅胶圈, 硅胶 O-RING,硅胶套等 硅胶圈是以从石英中获得的硅元素为基础,并由硅原子粘附诸如甲基、乙烯基等侧链而形成 的饱和非极性橡胶。不同的侧链会导致硅橡胶具有不同的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硅橡胶材料。 硅胶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低温弹性和特别优异的耐氧化和臭氧的性能,具有高透气性 和对气体透过的选择性。良好的电绝缘性能(体积电阻大于10 欧 .cm ,击穿电压在30kv/mm 以上),耐电晕性和耐电弧性。但添加导电碳黑、镍粉、铝粉、银粉,又可得适当之导电性 (体积电阻可至欧 .cm )。硅胶圈的表面能较低,具有吸湿性,可起隔离作用。耐水,但耐水 蒸气不佳,压力超过 50psi 以上不建议使用。与大多数的油、化学物和溶剂兼容。一般硅 橡胶耐酸碱性佳,耐极性溶剂尚可,不耐烷氢和芳香族油品。不建议使用于大部分浓缩的溶 剂、油品、浓酸及稀释后的火碱溶液中。特种硅橡胶还具有耐辐射、耐燃、耐油等性能。它 的拉伸强度低,抗磨损能力弱,一般不用于动密封。

【免费下载】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深圳市堡兴达科技有限公司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BXD-QC-WI001 A0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 触 率:5MA 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1. 颜色(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 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 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 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1997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GB/T17061-1997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1-11批准 1998-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为劳动卫生标准的监测配套的采样仪器技术规范,用于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制造和性能测试。本标准是在总结了我国经验并参考了国外仪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 本标准从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湖北省卫生防疫站、鞍钢劳动卫生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梁禄、范成元。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规格和技术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制造和性能测试。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空气采样仪器 air sampling instrument 在空气监测中,用于采集空气中被测物质的仪器,包括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等。 2.2 空气收集器 air collector 用于收集空气中气体、蒸汽和气溶胶状态被测物质的器具,包括大注射器、采气袋、气体吸收管、滤料采样夹和固体吸附剂管等。 2.3 空气采样器 air sampler 与空气收集器配套,能以一定的流量抽取空气样品的仪器;主要由抽气动力和流量控制装置等组成,包括气体采样器和粉尘采样器。 2.4 无泵型采样器,passive collector 利用毒物分子扩散或渗透的原理设计制作的空气采样仪器,包括扩散式和渗透式两种。 3 空气收集器 3.1 空气收集器的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3.1.1 空气收集器的采样效率应大于90%。 3.1.2 空气收集器的机械构造和形状要合理,重量要轻,体积要小,携带和操作要简便安全。 3.1.3 制作空气收集器的材料应不吸附或吸收待测物质,不产生对采样和检测有影响的物质。 3.1.4 空气收集器能在温度-10~45℃、相对湿度小于95%的作业环境中正常工作。 3.2 注射器 3.2.1 规格:100mL或50mL医用气密型注射器。 3.2.2 性能要求:将注射器垂直架起,芯子应能自由下落;当吸入空气至满刻度并封闭进气口后,朝下垂直放置24h,芯子自由下落不得超过原体积的20%。 3.3 采气袋 3.3.1 规格:50~10000mL铝塑采气袋。 3.3.2 性能要求 3.3.2.1 当采气袋充满空气后,浸没在水中,不应冒气泡。 3.3.2.2 具有使用方便的采气和取气装置,而且能反复多次使用。 3.3.2.3 采气袋的死体积不应大于其总体积的5%。 3.4 气泡吸收管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一、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外观 1、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瞧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食品级硅胶管食品输送胶管的发展现状及技术进步

食品级硅胶管食品输送胶管的发展现状及技术进步 高压胶管(包括高压橡胶管、高压树脂管)、汽车胶管(包括制动胶管、散热胶管、冷却胶管、燃料胶管、增压胶管、操作系统胶管、空调胶管)、资源开发胶管(包括石油胶管、建筑胶管、农田水利胶管)及其他胶管(包括工业日用胶管、农业园艺胶管、酸碱溶液输送胶管.燃料油品输送胶管、粉体及颗粒物输送胶管.消防胶管、食品输送胶管)的发展现状及技术进步。 汽车胶管 汽车胶管作为汽车上的重要零部件分布在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等部位,起着输送油、 气、水以及传递动力的作用,攸关汽车的安全和性能。现在一辆汽车至少要用20 m胶管,豪华型轿车用的胶管组合体数量已达80H以上, 种类不下10余种。汽车胶管在形状上有直型管和异型管,压力上有高压、低压、真空,介质性能上有油水气、耐热散热、制冷冷却,用途上有制动、9区 动、增压传递等类型,已成为当今胶管先进技术的代表,各种新型胶管的展示场,正在不断走向高新技术领域。结构上,过去为夹布、编织、缠绕等多种形式并存,现今已绝大部分实现编织化,几乎全部为1 m以下的连结短管。 制动胶管 制动胶管系汽车刹车系统最为关健的安全部件,要求万无一失,必须严格保证不能发生 任何泄漏失灵。因此,其爆破压力的安全系数比一般胶管要大50%~100%,达到5-8倍。气动刹车胶管的工作压力为. 补强层采用维纶、聚酯纤维。使用介质为压缩空气,内胶层用SBR、CR、外胶层用CR、CR/EPDM。液压刹车管的补强层为人造丝、芳纶纤维。 使用介质由于多为合成液压油,内胶层常用NBR、外胶层为CR。 近些年来,由于免保高级轿车的出现,大量改用高沸点的制动流体以及制动系统,以及 工作环境温度的提高,刹车管已更多地开始使用耐油和耐热的橡胶材料,如EPDM、CSM、CPE、ACM和HNBR等用量不断增多,其中E PD M已成为气动管、H N B R为液压管的主流。补强层有的也改为尼龙纤维为主,使刹车管的档次升到新的水平。 散热胶管 散热胶管为连接汽车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可挠性柔软胶管,属于汽车柔性管路中关键 的部件。输送的流体为冷却水,压力不大,一般以人造丝、聚酯纤维为补强层,内外径经常主要以sBR、CR为主。近年,由于发动机舱温度的提高(提升了l 5-50℃),汽车向着节能和低污染的方向发展,以及要求能适应野外极端低温环境的条件,汽车所用橡胶已大部升级换代为EPDM,并且由三元的EPDM改为二元的EPM,以提升胶管的耐热性和耐候性,达到与汽车同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同一类型的加热器胶管,现在也向着同方向发展。 冷却胶管 冷却胶管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压力蓄能器、辅助热交换器(AT F)及自动变速器 (CVTF)上,内通发动机油、A TF、CVTF冷却液。由于它多处于紧凑的发动机室内,为保 证冷却液能顺畅流过歧管和阀体,冷却管常制成像树枝样的分道结构形式。同时,受发动机高温辐射和油液长期浸泡腐蚀的影响,材料老化已成为最严重的问题,常常从内向外发展,导致渗漏,出现故障。为此,胶管的内外胶层多用ACM、AEM,补强层为聚酯纤维,并且由传统的套管在硫化罐内硫化改为模制成型工艺的平板机硫化。

混炼硅橡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炼硅橡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生胶吃粉慢 原因:1、生胶分子量偏高,2、DMC中含有三官能基团轻微交联的硅橡胶生胶处理:1、选择合适的生胶分子量或降低生胶分子量使用 2、在混炼时适当添加500cs~1000cs二甲基硅油或低分子或水 2、混炼胶透明度差 原因:1、白炭黑颗粒粗难分散。 2、低分子未除尽,硫化胶内有雾状 3、包辊遍数不够 4、原材料存脏物 5、环境卫生差 6、设备密封差,抽真空时脏物进入胶中 7、热炼时高温时间短 8、充氮气操作不当 3、胶外观不一致 原因:1、白炭黑批次间出现色差 2、冷炼时间不一致 3、辅料外观有差异 处理: 1、热炼时间,温度要统一 2、留意白炭黑批次之间的色差,出现后及时更换 3、发货时应将同一时间的胶料发出,以防胶料存储时间长与空气发生反应,胶变色。 4、原材料统一 4、胶料不包辊 原因:1、胶料塑性值高2、辊温过低 处理:1、提高辊温,关闭冷却水

2、控制适当炼胶时间 3、加入适当助剂 5、回弹性差 原因:1、生胶乙烯基配方不合理2、助剂过多 3、开炼时间不够,白炭黑与生胶浸润差 4、冷炼温度高 处理: 1、适量加入多乙烯基硅油,提高乙烯基 2、分散剂量适当 3、白炭黑吃完后,冷炼延长至45min 4、保证冷炼温度 6、撕裂强度差 原因: 1、生胶乙烯基不合理 2、白炭黑粗,比表面积小 3、硫化不熟 4、胶发脆 处理: 1、用多乙烯基硅油或选用乙烯基生胶调整乙烯基含量 2、更换白炭黑填料,选用比表面积大,性能好的白炭黑,更换质量档次高的产品 3、调整硫化剂量和硫化时间 4、降低乙烯基,用甲基硅油或低乙烯基生胶调整 7、胶粘 原因:1、生胶聚合不好,低分子物过多,或生胶分子量过低 2、抽真空不好 3、助剂量过大

硅胶不良原因

原因才会很快的改善不良,减少工厂的损失,深圳金美特为大家介绍生产工程中不良原因和改善方法: 一、厚度不匀硅橡胶制品厚度不匀也是常见不良,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硅胶或纸片垫模。 2、如若产品超厚,可适当降低模温,延长硫化时间。 3、如若鼓包,是因为不熟造成,可适当增加硫化时间。 二、开胶 开胶不良一般是硅橡胶原材料的问题,检查一下原材料是否有一下问题: 1、塑性值偏小,初粘力小 2、胶有轻度自硫。 3、也可增加含胶率解决。 三、表面喷霜 硅胶制品很容易喷霜,原因有以下几点: 1、硫化时间不够长。 2、需改进硫化体系。 3、混炼辊温太高,空气温度或湿度太大。 4、胶料混炼不够均匀,或停放时间不够造成配合剂未充分分散。 5、橡胶老化后易喷霜 6、应掌握易喷霜的几种配合剂的上限用量,否则喷霜很难避免。 四、胶部件微孔 硅胶制品表面产生微孔,如果是A级外观客户会很难接受,产生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水分过多,原材料烘后再用,已混炼出来的胶可以加入部分CaO就可以解决。 五、困气 硅胶制品困气会造成生产很大困惑,主要和模具有关,所以模具设计要考虑好排气的问题: 1、排气次数不够。 2、模具不合理,加开排气槽。 3、对适当产品进行二次排气。 4、喷洒少量脱模剂。 六、气泡 硅胶制品表面如果生产气泡,可以改良一下几点: 1、模温过高。 2、硫化时间过长。 3、增加排气次数。 七、不熟 硅橡胶制品不熟的改良方法: 1、温度不够高。 2、硫化时间不够长。 3、需改进硫化体系。 4、可进行二次硫化。

八、缺胶 硅胶制品缺胶一般是操作问题,着重改良一下几点: 1、称胶不准。 2、模温过高。 3、压力不足。 4、胶料流动性太差,可在胶料表面涂洒硬脂酸锌或提高胶料的塑炼的程度。 5、调整配方,减慢硫速。 九、色泽不均 硅胶制品色泽不均的改良方法 1、平板温度不均匀。 2、模具不光洁。 3、对于某些易变色紫色、的颜色,硫化模温和硫化时间要严格控制。 十、错位 硅胶制品错位是模具问题,首先要检查模具: 1、定位锥松动,合模不准确。 2、模具本身不合理。 十一、脏污 硅橡胶制品上有杂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胶料脏,炼胶时应注意清洁环境。 2、成型台面及周边环境不清洁。 3、对于某些产品可对模具进行电镀或喷砂。 4、模具表面小面积脏可适当用甲笨或酒精擦洗。 5、模具生产一定时间要用洗模剂洗模。 十二、裂烂>硅橡胶制品爆水口有以下几个原因: 1、模温过高。 2、脱模剂喷洒过多。 3、出模方式不正确。 4、合模线裂烂可提高机器压力。 5、模具上有模痕,应及时清除。 6、过硫。 7、模具结构不合理 看完以上12点,我们要知道,硅胶制品厂对于产品出现不良的情况,我们要及时的、仔细查找原因,注重细节,从而减少公司的损失。

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深圳市堡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BXD-QC-WI001 A0 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 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 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 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 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看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 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硅胶常见问题分析

硅胶常见问题分析 一、硅胶的应用 常用硅胶的应用分类方法有:按成型方式分类、按制品应用分类、按硫化类型分类等. 1、按成型方式可分为:模压硫化、挤出硫化、压延硫化。 2、按制品应用可分为:电力行业、办公用品、家居用品、汽车行业、建筑行业、航天航空、医疗食品接触等。 3、按硫化类型可分为:过氧化物硫化和加成型硫化。 模压成型 定义:模压成型又称压制成型,是将混炼胶置于阴模型腔内,合上阳模,借助压力和热量作用,使物料充满型腔,形成与型腔相同的制品。在经过加热使其固化后脱模,便制的模压制品。 挤出成型 定义:挤出成型在橡胶加工中是指用单螺杆挤出机制造各种连续制品的过程.如管材、密封条、电线电缆包覆等。 原理:硅胶自进料口进入料筒,在螺杆旋转作用下将物料不断压紧后通过模口塑造成固定形状的制品,然后经过烘道加热后硫化. 设备:硅橡胶挤出成型过程中一般分为挤出设备和硫化设备两个部分.挤出设备及单螺杆挤出机,通常单螺杆挤出机是由螺杆、机筒、机头、机架、冷却装置和传动装置。硫化设备有热空气烘道和盐浴等.

压延成型 定义: 硅胶压延成型时将混炼好的硅胶通过一些列相向旋转着水平滚筒间隙,使物料承受挤压和延展作用,成为一定厚度、宽度与表面光洁度的薄片状制品。 压延设备: 压延机是压延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压延机的滚筒数目有三辊、四辊、和五辊,滚筒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型、直线型、逆L型、正Z型、斜Z型、L型等 2、应用 由于硅橡胶有多样的应用领域、硅橡胶自身也有多品种,因此在不同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硅橡胶品种是销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针对一个新的制品在选择材料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产品的性能目标,其次要确定客户现有的加工条件.针对这两项基本信息后选择合适的材料.

2021年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 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 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 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 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 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看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 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 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2) 检测方法:用工具显微镜测量 三. 物理性能 1.尺寸 L<10 : L±0.05MM

GBT 17061-1997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1997 【颁布时间】 1997-10-1 【实施时间】 1997-11-11 【颁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正文】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 17061-1997 前言 本标准是为劳动卫生标准的监测配套的采样仪器技术规范,用于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制造和性能测试。本标准是在总结了我国经验并参考了国外仪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 本标准从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湖北省卫生防疫站、鞍钢劳动卫生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梁禄、范成元。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规格和技术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制造和性能测试。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空气采样仪器 air sampling instrument 在空气监测中,用于采集空气中被测物质的仪器,包括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等。 2.2 空气收集器 air collector 用于收集空气中气体、蒸汽和气溶胶状态被测物质的器具,包括大注射器、采气袋、气体吸收管、滤料采样夹和固体吸附剂管等。 2.3 空气采样器 air sampler 与空气收集器配套,能以一定的流量抽取空气样品的仪器;主要由抽气动力和流量控制装置等组成,包括气体采样器和粉尘采样器。 2.4 无泵型采样器 passive collector 利用毒物分子扩散或渗透的原理设计制作的空气采样仪器,包括扩散式和渗透式两种。 3 空气收集器 3.1 空气收集器的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硅胶外观检验通用标准

制订单位:品质部制订日期:2020/3/27 1、目的 为规范检验员对电镀件不良的判定。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3、职责 3.1 IQC负责来料电镀件的检验及判定 3.2 品质主管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4、流程 4.1 不良缺陷定义 4.1.1 色泽:电镀或烤漆颜色与色板/卡不一致 4.1.2扫纹:扫纹方向、颜色深浅等不符合样板 4.1.3脱皮:电镀层、油漆层有脱落现象 4.1.4起泡:电镀层、油漆层表面有凸起气泡状 4.1.5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药水及其他脏污现象 4.1.6变形:制品加工处理后,其基体及孔位出现组装偏差及有段差出现 4.1.7斑点:产品表面有明显的凹凸点及异色点(如:麻点、亮点、氧化点) 4.1.8 刮花:产品表面有明显擦花/刮花/划伤现象 4.1.9 脱皮:指胶料表面起皮或分层。 4.1.10 水印:产品表面有明显的不可擦拭的水渍、水印 4.1.11黑白印:产品表面有不可擦拭的白色或黑色的印迹 4.1.12漏镀:产品表面镀层位镀上 4.2外观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项目要求判定基准 缺陷类别 C R M A MI 色泽电镀或烤漆颜色 与色板/卡一致 颜色错误,不可接受√ 与色板/卡颜色有明显差异,或存在明显阴阳面√ 与色板/色卡颜色略有差异,但整体颜色均匀一 致,无明显差异 √ 扫纹扫纹方向、颜色深 浅等符合样板 需要扫纹的产品未扫纹,不可接受√ 扫纹方向错误,色差明显,大面积漏扫、扫穿√ 纹路凌乱不清,轻微漏扫、扫穿、色差√ 脱皮电镀层、油漆层不 能有脱落现象 电镀层或油漆层成片状脱落√ A面或B面有镀层或油漆脱落现象√

硅胶产品常见问题30条.doc

硅胶制品常见问题 1.什么是硅胶? 硅胶是一种含有不同种类成分的无机橡胶和结合的二氧化硅微粒的配方。硅胶由于它优越的可靠性,长寿性和极度的温度适应性及稳定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会变形,也不会在极度的温度暴光下而损害。硅胶可以存在液体和依赖于应用和食物加工法而成形的固体中。硅胶烤盘是用高温度压模法而成的。 2.什么是硅胶蛋糕? 硅胶蛋糕模(英文名:silicone cake mould)是用食品级硅胶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高温烘烤的硅胶模具,是属于硅胶制品中硅胶厨具的范畴,可以用来做蛋糕、pizza、面包、慕思、果冻、调理食品、巧克力、布丁、水果派等。由于硅胶是环保的材料,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所以硅胶蛋糕模产品可以完全满足客户或第三方认证的要求(如ROHS,FDA,LFGB 等)。硅胶蛋糕模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成不同的形状,比如动物造型,水果造型。还可以调配出不同的颜色,既美观又实用。 3.硅胶产品有什么特性? ?耐高温:适用温度范围-40至230摄氏度,可在微波炉和烤箱内使用. ?易清洗:硅胶蛋糕模产品用后在清水冲洗即可恢复干净,也可在洗碗机内清洗. ?寿命长:硅胶料性质很稳定,制做出的蛋糕模产品,较其他材料有更长的寿命. ?柔软舒适:得益于硅胶材料的柔软性,蛋糕模产品触感舒适,极具柔韧性,不变形. ?颜色多样: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调配出不同的靓丽色彩. ?环保无毒: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货均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质 4.硅胶产品生产工艺具体有哪些? ?原料配制(又叫炼胶、备料等): 包括生胶的混炼,颜色的配色,原料的重量计算等 ?硫化成型(又叫油压成型): 采用高压力硫化设备经过高温硫化,使硅胶原材料成固态成型 ?披峰(又叫加工、去毛边等): 从模具里脱出来的硅胶套产品会连带一些无用的毛边、孔屑,需要去除;目前,在行里,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一.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得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得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得情况下目检5秒钟、 2、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瞧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得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加成型热固化硅橡胶使用中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加成型热固化硅橡胶使用中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A、胶不固化 出现问题的原因:加成胶中的催化剂中毒或过期失效;固化温度不够或时间不够造成固化不完全。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计量器具误差或人为的因素造成配胶比例错误;产品超过了储存期或接近储存期造成失效、效能降低;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产品中催化剂失效或效能降低;使用时的环境中有使催化剂中毒的因素,如含磷、硫、氮的有机化合物,或与加成硅胶同时使用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脂、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等产品;固化温度不够或时间不够造成固化不完全。 解决办法: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校验;双组分配胶时采用双人制度;保证生产厂家要求的储存条件,并注意储存期,使用时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有效期内使用完毕。工作场所远离其它可能有害的有机化合物,严禁吸烟后立即使用胶料。 B、与基材的粘接性差 出现问题的原因:加成硅橡胶的自身缺陷;未对所粘接的材料进行表面的处理;或基材材质更改。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未选择粘接性的产品牌号;因为计量器具失效或人为的偶然误差造成双组分配胶比例错误;产品超过了储存期而失效或效能降低;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产品中催化剂失效或效能降低;使用时未能选择适当的增粘底涂剂;升温过高和固化速度过快,产生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粘接性差;单组分从冰柜取出立即使用,而未放置一段时间“回温”。 解决办法:选择增粘型的加成硅胶产品;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校验;双组分配胶时采用双人制度;注意储存期,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正确按照要求储存,保证胶的有效性;为保证粘接性,尽量在使用时选择使用配套的增粘底涂剂;固化时,为避免高温下固化速度过快而产生的内应力,尽量采用分阶段固化的方式,避免高温过快固化;单组分产品从冰柜取出后不立即使用,而是放置一段1~2小时,使胶与环境达到温度平衡再使用。 C、粘度有变化 原因:加成胶的配方或生产不稳定;或超过储存期而变化。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计量器具失效或人为的偶然误差造成双组分配胶比例错误;单组分胶过了储存期或接近储存期而失效;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使用时,双组分一次配胶太多,超过允许操作时间,使前半部分的胶料粘度偏低,而后半部分的胶料粘度偏高;单组分则在使用环境温度下,放置时间过长,尤其是夏天未用完部分;使用时的环境温度过高;生产厂家的批次不稳定,超出了规定允许的粘度波动范围;所选择的产品规格型号不符合所需要使用的产品。 解决办法:严格控制生产的批次稳定性在指标的许可范围内;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校验;双组分配胶时采用双人制度;注意储存期,先进先出;正确按照要求储存,保证胶的有效性;使用环境温度尽量恒温,保证产品使用的环境温度具有一致性,但应注意,如果生产环境无条件恒温,则注意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在夏天,单组分使用完毕后,立即送到冰柜保存;双组分则减少每一次的配胶量,而采用少量多批次配制的方法;冬天,对于粘度高的双组分产品,还可以采用A/B两组分分别升温至30~50℃预先热处理以降低其粘度后,再进行配胶的方法降低胶料粘度,但应注意此时的操作时间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然也可以使用添加适量的有机溶剂(注意:不得有水或其他杂质,最好为试剂级)来降低粘度来处理,但是,不推荐使用此方法!首先必须注意选择适合的产品型号规格才是关键! D、固化物表面发粘 ●原因:加成胶催化剂中毒或过期失效;或超过储存期而变化。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计量器具误差或人为的偶然误差造成双组分配胶比例错误;单组分胶过了储存期而失效;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使用时,双组分一次配胶太多,超过允许操作时间,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胶中的催化剂为空气中的一些物质所毒化失效;单组分则在使用中,固化温度过低或固化时间不足所致;使用时制品的表面涂层厚度过薄,使胶中的催化剂为空气中的一些物质所毒化失效;生产厂家的批次不稳定所致;所选择的产品规格型号不符合所需要使用的产品;使用环境有使催化剂中毒的因素,如含磷、硫、氮的有机化合物,或与加成硅胶同时使用或同一环境中使用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