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

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庭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不管有多远,再不方便,也要尽力在春节时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也重温着团圆的快乐。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篇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汤圆)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吃元宵 农历节气清明清明节扫墓祭祀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纪念屈原(存在争议),吃粽子,赛

龙舟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相传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老年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祭祖先神灵,祈丰收吉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祭灶,送灶王爷上天 农历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除夕岁末,守岁 1月1日元旦节公历新年放假一天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庆祝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不放假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放假三天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不放假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儿童放假一天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纪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放假 8月1日建军节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不放假

2019年春节是公历几月几号

2019年春节是公历几月几号 2019年春节是几月几号?2019年春节是公历几月几号? 2019年春节是公历2019年2月19日 2019年2月19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2019年春节相当的迟,到2月19日才来,很少有在过完情人节 之后,才过年的哦。 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 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 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 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 初一为高潮。 2019春节祝福语大全2019年新年祝福短信 2019新春来临,祝您事业百尺竿头,爱情甜在心头,挣钱富得 流油,2019年祝你:好事连连,好梦圆圆!2019年祝你:家庭和和 睦睦,事业发达! 1、人就像房子,朋友就是窗子,窗子越多,房子越亮。我愿是 你最大的那扇向阳窗,春送花香秋送气爽,夏送凉风冬送阳光。愿 快乐每一天,健康常相伴! 2、除夕了,来包饺,你一个,我一下;过大年,挂灯笼,红彤彤,吉祥照;猪年了,放鞭炮,啪啪啪,真热闹;初一了,起大早,这拜年,那问好:猪年好! 3、人都说你大义威严,我却曰你大度宽容。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处人接物可蔼和亲。认人唯贤杜绝送礼,谢绝请客实事求是。祝领导:春节愉快!

4、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 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 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5、无论我在哪里,我都希望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在这个 特别的日子里,让我的心陪你共同起舞。祝你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6、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 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 7、在春节来临之际,我送你五颗星:福星保你富贵荣耀,吉星 保你大吉大利,财星保你财源滚滚,寿星保你与日月齐光,爱星保 你得到的爱天长地久。 8、新春好,好事全来了!朋友微微笑,喜气围你绕!欢庆节日里,生活美满又如意!喜气!喜气!一生平安如意! 9、佛佛佛佛佛佛佛佛。把这八个吉祥佛送给八个好朋友,你今 年将会财源不断,不然你今年只有佛光普照,没有财神光照,发吧,别人祝愿我的,我也祝愿你!新年快乐! 10、凛冽的北风,吹落洁白的雪花;过年的鞭炮,在浩渺的夜空 噼啪;零落的记忆,忆起远方的家;新年的祈愿,你是我的牵挂。喜庆过春节,新春不眠夜,猪年万事如意,愿你幸福洋溢!

我国春节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我国春节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 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 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 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 朝初期沿用秦历。流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 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 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国改 用世界通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 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 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 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 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 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春节】温暖浪漫除夕祝福语精选

温暖浪漫除夕祝福语精选 温暖浪漫除夕祝福语给你团圆滋味 1摘一千颗星星照亮您的前程!种一千朵玫瑰陶醉您的心情;折一千只纸鹤放飞您的欢乐;找一千种理由让您幸福安宁; 送上除夕祝福语,说一千个句子祝您除夕团圆喜庆! 2这次发除夕短信给你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锻炼指法,二是联络感情,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今天除夕,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送句有技术含量的话:除夕快乐! 3这个信息贼好:收到的人如花似玉,阅读的人工作顺利,储存的人万事如意,转发的人升官容易,回复的人爱情甜蜜蜜,删了也天天捡人民币,祝除夕快乐! 4这几天同志们发了很多除夕祝贺语向你表示祝福,讲得很好很全面,基本上代表了我的意见,我都同意,另外我再补充三点,除夕了:要身体好、心情好、假期要过好。祝除夕快乐! 5这是春的开头,虽然你在那头,我在这头,还是把你记在心头。在这寒冷关头,愿我的祝福温暖你的手头,直达你的心头,除夕假期快乐! 6这是我主耶稣的除夕福音:要对人好,要对发信息的人尤其好,多多请她吃饭,经常买礼物给她,把你身上善良的或罪恶的钱全给她,耶稣永远爱你!阿门! 7这是一条限量版除夕预发除夕祝福语!全球提前2天同步发行!只有我最关心的人才有!马年工作顺利的人才有!虎年身体健康的人才有!一般人我不发!除夕吉祥语

8郑重声名:此条短信乃是我独家,绝对首发、不曾转发、不曾见过、情真意浓、原装正版、翻版必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除夕快乐! 9因为梦想,岁月不老,青春永驻。一年又一年。鞭炮声远远地响起,希望之门已经开启。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拥抱你的,是我衷心的祝福:新年快乐! 10 除夕祝福语登场!奉天承运,小子诏曰:除夕已到,各家必须贴春联辞旧岁,放鞭炮贺新年,燃花烛祭祖宗,包水饺庆丰收。如有不遵者,以鸡代首,杀无赦!钦此! 温暖除夕夜除夕祝福语来营造喜庆 1.给快乐打个电话,羊年笑哈哈;给幸福发个传真,羊年抖精神;给开心发个邮件,羊年福成串;给贵友发个除夕祝福语,羊年万事吉,祝你除夕快乐,万事如意。 2.五谷丰登闹新春,家家户户福相伴,和气美满团圆年,红红春联写美满,文字里面情飞扬,款款祝福送予君,除夕愉快合家欢,幸福美满万年长,除夕快乐! 3.红梅伴雪一缕香,飞马奔驰万里扬。莺歌燕舞闹新春,幸福团圆到家门。紫气东来福星照,瑞雪纷纷年成好。今朝乃是美佳节,合家欢乐情切切。除夕祝福语来也,祝你除夕快乐。 4.温馨除夕祝贺词为你的春运解除旅途疲惫,解乏妙招送你,热水澡提神妙,二十分钟最好,睡前热水泡脚,去疲安眠独到,按摩敲打四肢,放松肌肉安好,除夕祝福语送上,愿你佳节安康! 5.千里之遥,我站在僻静的窗台旁,透过除夕的氛围,送去除夕温暖祝福了。时间凝固了,而你是这风景上灿烂的亮点,我用心在这幅画上题写祝福。

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忌讳大全

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忌讳大全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

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明年春节是几月几号_节日庆典

明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19年春节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2019年春节是2月19日星期四。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19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2019年春节是明年的2月19号,因为今年阴历有两个九月,相对的春节也就比往年来的稍微晚了一些,2019年的春节是1月31号呢,今年晚了半个多月,相应的放假时间也要往后推迟了,或许是知道这个冬天的学期是特别多的,学校特意在暑假开学上也做了推迟,真不知道这是喜还是悲。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在春节放假期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情人节和元宵节是同一天的事情,在这一天可热闹了,大街上各家店铺也挂上了红灯笼,庆祝元宵节的来临,同时也摆上有关情人节的小挂件,为了自家店的生意也推出了两个节日一起过的活动,我觉得这一天特别有意义,因为情人节是代表着爱人两个人的节日,1 / 2

而元宵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两个节日在同一天特别适合求婚,当然去年那一天的求婚率和结婚率也是蛮高的,就像乐维斯戒指说的“以我之名,冠你指间;一生相伴,一世相随”,用这句话作为求婚词都特别合适,而且每一枚乐维斯都需要实名制定制,男士的名字会刻在戒指的内圈上,这更体现了一名男士对家庭爱情的责任感和勇气,这也是一个有心的表现。 当然在那一天也有很多矛盾,毕竟大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情侣是年龄还不到和家人公开的时候,那天如果不在家和亲人一起过就会遭到怀疑,但是这样的话男女朋友又会生气,所以也是一个蛮苦恼的事情,如果我们有机会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兼顾双方,尽量让每一方都高兴哦。 2019年的春节虽然到来的晚,但是情人节和元宵节就错开了,这样大家就没有了去年的苦恼,希望每个人和家人爱人都能相处愉快。 2 / 2

中国春节的来历

中国春节的来历 如同圣诞节对于西方人一样,春节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所包含的内容在变,人们过春节的方式在变,但春节在中国人生活和意识当中的地位仍无可替代。 中国人的春节,据说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了,不过起初不叫春节,也没有固定的日子。到了公元前两千一百多年,当时的人们以木星运动一周的时间为一岁,就将春节叫作“岁”。公元前一千年前,人们以“年”来表示春节。“年”在当时的含义是五谷丰登的意思,获得丰收叫“有年”,获得大丰收被称为“大有年”。 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广义的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号开始,一直延续到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前后大约三周。这期间以十二月三十除夕和正月初一这一天一夜最隆重,可以说是春节的高潮。 为迎接春节,从城市到农村,人们进行各种准备活动。在农村,节日的准备工作一进入十二月就开始了,许许多多的农民家庭要清扫房屋、洗衣拆被,以示除污去垢,气象一新。家人还要不断地从市场上买回丰富的年货,如:糖果、糕点、肉类、水果等食品,以备节日期间的食用、待客。在大城市,节日的准备工作也在很早就拉开了帷幕,文化部门、艺术团体要准备丰富的文艺节目,电视台排演各类型晚会,

各大公园开办传统的“庙会”,为游客提供比往常多得多的娱乐项目,百货商店更是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调配商品以满足节日市民的需求,曾有一项统计说,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消费占全年消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在中国各地,人们过春节有着许多不同的传统习惯,但是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不管是北方、南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园形的薄面皮里,用开水煮熟,加上调料,全家人坐在餐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 除夕要守岁,在这一夜人们是在欢乐中送旧岁迎新年的。过去,在新年到来时,人们燃放爆竹,以示庆祝。这种源于驱邪的习俗,由于安全和污染的原因,在北京和一些大城市的市区已禁止了。到了初一,全家老小换上节日盛装,开始迎接客人来访或外出拜年。见面时,相互以“新年好”、“春节好”等吉祥之词相敬,然后请回家中,吃些糖果、喝些茶水,谈谈家常。如果在过去一年里,亲友之间曾发生过什么纠纷,只要春节去拜年,那就是彼此谅解了。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地方演戏,放电影,有的地方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赶庙会,到处是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当然人们更多的是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各电视台在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 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除夕夜有一只一角四足,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非常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 拜年的由来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入村落,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彼此探安,作揖道喜,共同祝贺。久而久之,过年期间亲朋好友、邻里之间,相互拜年、互致问候的习俗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鞭炮的由来 鞭炮,又名炮竹。我国素有燃放鞭炮的习惯,逢年过节,或是婚丧嫁娶,或是进学升迁,或是大厦落成,或是店铺开张等等,只要是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燃放鞭炮庆祝。 燃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那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一直延续到至今。 贴对联风俗的由来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最简单的正月初一祝福语大全

最简单的正月初一祝福语大全 2017-05-07最简单的正月初一祝福语大全:1.同一职场你我建功立业,加班加点你我共同努力,荣辱与共你我打拼辉煌,关系融洽你我亲如兄弟,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祝愿同事你春节愉快,合家美满!2.昨天拜年早了点,明天拜年挤了点,后天拜年迟了点,现在拜年是正点,拜年啦,拜年啦!祝福您春节快乐,财源茂盛,万事如意,合家幸福!新年快乐。 3.春节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无论世界如何变幻,不管时空如何流转,我的祝福永远不变: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健康如意!呵呵,新春快乐! 4.在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 朋友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晶莹的琥珀停留。 祝最好的朋友新年快乐!5.我发短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锻炼指法,二是联络感情,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今天除夕,新的一年羊上来到了,送句有技术含量的话:春节快乐!6.狗年羊上到,电话短信要挤爆,我的短信提前到,就是为给你祝好!祝你新年多红包,健康围着你来绕,整天哈哈开怀笑,快乐幸福永拥抱!预祝春节假期愉快7.字斟句酌辛苦,祝福发自肺腑。 昨夜酝酿一宿,刚才还在忙碌。 网上搜索百度,俺的短信最酷:春节一年一次,朋友一生一世。 哥们给您拜年啦!8.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

骐骥一跃奔锦绣,大地流金万象新。 高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 欢聚一堂迎新春,欢天喜地度佳节。 春节快乐!9.彩旗高扬欢声笑,锣鼓高声唱春宵。 水晶饺子端上桌,金银元宝怀里抱。 花团锦簇起舞蹈,祝你幸福鸿运照。 红红灯笼吉祥耀,愿你美满守孝道。 春节喜悦合家欢,贵客盈门抱拳拜。 10.春运开始第一天,发个短信问问安;春节长假将到来,归家团聚心期待;车票争取提前买,贵重物品随身带;祝你春运旅途愉快!11.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春节期间气候多变,天气忽冷忽热,特颁此令,爱卿善待自己。 添衣饱暖,避免感冒。 随时保持快乐心情,抗旨绝交钦此。 12.新年之际祝你:东行吉祥,南走顺利,西出平安,北走无虑,中有健康;左逢源,右发达,前有福星,后有菩萨;内积千金,外行好运!13.春节祝福到,愿你开口笑,微笑迎接幸福,憨笑召集快乐,大笑陪伴健康,嘲笑本性贪婪,冷笑天生懒惰,笑一笑,勤劳到,笑一笑,幸福扰,笑一笑,更逍遥,新春佳节,愿你笑笑眉梢翘。 14.新年之际,给你拜年了!祝你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扬扬,年年

2017年春节是几月几号(图片)

2017年春节是几月几号(图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2017年元旦和春节放假通知放假通知辞旧迎新,元旦、新春将至,充满希望的2017年即将到来,在这里提前预祝全体员工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将2017年元旦和春节放假通知安排如下:1、放假时间安排:元旦:2016年12月31日至2017年1月2日放假三天。春节:2017年1月21日—2月4日(放假),2月5日(初九)上班,共放假15天。2、注意事项:(1)放假前,请关好门窗、关闭电源,做好防火防盗的预防措施;(2)假期期间,外出旅游或走访亲友的同事,注意财产及个人安全。人事行政部2016年12月14日 1 / 1篇二:2017年春节放假2017

年春节放假通知公司各部门:春节将至,公司预祝全体员工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现将2017年春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一、放假时间2017年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四)至2017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九),共十六天,2017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十)正式上班。二、注意事项1、放假前各部门、每位员工必须完成应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2、放假期间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确保联系畅通,并解决相关问题3、放假前请做好安全大检查,各部门自行安排好卫生清洁,确保门窗、水和电关闭完好。4、放假、上班途中及放假期间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确保安全、按时返回。5、放假期间,大家外出游玩时,请注意安全!特此通知!2017年1月16日篇三:2017年日历图片(打印版) 《2017年春节是几月几号(图片)》出自:百味书屋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

中国的春节的俗称

中国的春节的俗称 中国的春节的俗称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的简介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

中国春节习俗

中国春节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简介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

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历史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

【春节】传统节日――除夕

传统节日――除夕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今天给大家讲讲除夕都有什么习俗吧。 除夕的习俗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大年夜,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拼、热炒、点心等。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得福气。 除夕的习俗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

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除夕的习俗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除夕的习俗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的习俗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2017年春节是几月几号_2017年春节是农历几号

2017年春节是几月几号_2017年春节是农历几号 2017年的春节是1月28日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关于放假,目前假日办还未公布2017年春节的放假安排。根据以往的惯例春节放假7天,从1月27日(也就是除夕)起至2月2日(正月初六)。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二、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春节的日期按农历而定,通常出现在公历2月前半期的某一天。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is celebrated according to the lunar calendar, and generally occurs sometime in the first half of February.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s have evolved through the centuries from past major events. For instance, long ago when people had a bountiful harvest, they gathered and celebrated their good fortune with gala performances. When natural disasters struck, they offered sacrifices to the gods and their ancestors, hoping for a blessing. The change of the seasons, flowers in spring, and the bright moon in autumn could all arouse their longing for a more beautiful life. Thus, creative activities were held to signify these events, Gradually these activities developed into festivals. 农历新年的来源,有根据,且丰富而多采多姿的传说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年兽」的传说。「年兽」是一个残忍凶猛的野兽,古代人相信「年兽」在除夕夜时会出来吃人。传说「年兽」极惧怕红色、火光及吵杂的声音,人们就在门上贴著红纸条,并整夜点著火炬、燃放炮烛,来避开「年兽」。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著打败「年兽」胜利与重生的喜悦。 The lunar calendar new year origin, has the basis, also is rich and picks the varied fable to be possible to trace to several millenniums before; Most is famous is "the year beast" fable. "The year beast" is a cruel terrible wild animal, ancient times the person believed "year beast" when lunar New Year's Eve night can come out eats the person. The fable "the year beast" extremely fears red, the flame and quarrels the mixed sound, the people on paste the red paper in the gate, and selects the torch all night, is setting off the artillery candle, avoids "the year beast". To second day early morning, "has congratulated" the sound to the ear, in the air does not fill the air is defeating "the year beast" the victory and the rebirth joy.

大年初一祝福语,正月初一祝福短信

大年初一祝福语,正月初一祝福短信 新春拜年送祝福:初一开门见喜,初二春风得意,初三家庭和睦,初四事业顺得,初五无忧无虑,初六感情甜蜜,初七健康平安。新春快乐! 1、年初一祝你: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年年如意、岁岁平安;财源广进、富贵吉祥;幸福安康、庆有余;竹抱平安,福满门;喜气洋洋! 2、今天是大年初一,在新的1年开始之际,祝愿你好事接2连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抛到9霄云外!请接受我10心10意的祝福! 3、大年初一头一天,家家户户过新年。我祝你开门见喜,迎面来财,出门遇贵人,在家听喜报,最后还有……红包拿来! 但愿我寄予您的祝福是最新鲜最令你百读不厌的,祝福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美梦成真的时刻。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谢谢您对我的帮助,让新春带去我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愿你,置身于异国他乡的兄弟,驾驭生命之舟,泊位于幸福之港,年年如意,岁岁欢乐! 岁末寒冬,年节将至,除旧布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福降众生!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待未来,希望和光明以及马上就要敲响的新年的钟声! 很高兴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合作愉快,衷心感谢您。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感谢您在过去一年对我工作的支持,希望您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新年好,兄弟,忙碌了一年,好好歇歇吧!祝你来年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新年好,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欢乐,生活美满,事业有成,珠玉满堂,多寿多富,财大气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新春贺喜,让新春的风吹进你的屋子,让新春的雪飞进你的屋子,让我新春的祝愿,飘进你的心坎。 新春贺喜,祝福是份真心意,不用千言,不用万语,默默地唱首心曲。愿你岁岁平安、如意! 今年的春节我特别思念你,我的爱人,让天上的星星为我们祝福,让新千年的星光传达你我此生不渝的真情。

2016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16年春节星期几

[键入文字] 2016 年春节是几月几号2016 年春节星期几 2016 年春节是几月几号呢?虽说2015 年春节都还没有到来,但是已经有不少网友在关心,2016 年春节是几号,星期几的事情了。2016 年春节是2016 年2 月8 日,星期一!春节假期之后,紧跟着就是西方情人节! 2016 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16 年2 月8 日(星期一)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根据2015 年国家发布的2015 年春节放假安排通知,预计2016 年的春节放假安排时间为: 2016 年春节放假安排预计为:2016 年2 月7 日-2016 年2 月13 日 春节的节日习俗 1、贴春联:春联又叫门对,是我国独有的文化传统之一。只有到了重大节日,才会去贴新的对子,所以在春节,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贴新对联在门的 左右两侧,为节日增添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 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 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2、贴窗花:除了贴春联,某些地区还喜欢贴窗花,用传承古今的剪纸工艺,在红纸上剪出栩栩如生的吉祥字或者动物,寓意非凡,广受汉族民间的喜爱,所以在春节 上,很多地区会贴春联也贴窗花。 3、贴福字:贴福字是绝大部分地区都会做的一向习俗,主要不是贴在自己家,是对面家的墙上。当然屋内也需要挂上一个福字,这样里里外外都有福。 4、点爆竹: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