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对比

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对比
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对比

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对比

摘要: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中国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反映了早期人类生活和认识的过程,所以具有相同点;又因为古希腊罗马和中国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等,在远古时期,他们所形成的神话也是大大不同的。这些文化源头性的作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势必要影响到两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甚至思维、生活习惯等等。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中国神话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研究,而它们对当今世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亦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发掘,这对于人类的起源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异同点做一下对比。

关键词:神话;一致性;差异性;影响。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and China's mythology contrast

Abstract: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and China have to human being by the initial era, the early human lif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so nothing in common; And because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and China hav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life experience, social consciousness, etc, in ancient times, they formed by the myth is greatly different. These cultural source sex work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both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political, economic,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 character, even thinking and habits etc.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and China's mythology remains to be people further research, and their world culture on the impact of also needs to be further thinking and excav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human beings, which has an important undoubtedly and end-result of meaning. This paper will be of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and Chinese myth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do a comparison.

Keywords:myth; Consistency; The otherness; Influence.

引言

神话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神话中记录着当时社会的状态。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中国神话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中有属于自己的特点:神界体制折射出各自的社会体制,对于两地当时社会形态研究有很大帮助;众神形象是当时社会道德标准的体现,神所具有的品质是人们向往的,这为研究当时人类思想提供了资料。虽然相隔甚远,但在神话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创世神话中对不解现象的理解、英雄形象的塑造,都体现了最初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本文通过对两方神话异同点的对比,对当时社会做进一步的了解。正文

神话,是一种经典,是人类童年时期自发的、幼稚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折光,是人类童年时期朴实思维的鲜活记录,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瑰丽的神话,证明着自己曾经的灿烂。

何谓神话?在学术上,学者们所谓的神话,是指叙述人类原始时期,也就是人类演化的初期所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而且,承传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而学者们就是根据这个定义以区别神话与传说、神话与民间故事之间的不同。由于各民族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的差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延续着属于自己的密码文化。

神话的产生历史久远,它乃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远古人类借助想象征服自然力的产物。因为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这正标志着文明的产生。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似乎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可是,对初民来说,却是合理的解释。他们对这些“神话”不断地进行不自觉的阐释和发挥,一代传一代。

古希腊神话大约生产于公元八世纪以前,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公元二世纪,罗马人在地中海一代取代了希腊人的统治,继承了希腊人的成就,也吸收了希腊神话的形象和内容,这就形成了古希腊罗马神话。

中国神话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最早时期即上限,我国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设想神话起源于原始社会前期,相当于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里所说的蒙昧期的中级阶段,那时人类还过着原始群居生活,已经有了萌芽状态的神话产生。我国民族学者杨堃先生推断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蒙昧期的晚期。这远远要早于古希腊罗马神话。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世界中流传最广的神话之一;而中国神话则是东方世

界一颗闪耀的星星,二者的碰撞,也是东西方世界的冲撞与融合,二者会有怎样的异同呈现给大家呢?以下会有具体的分析。

1差异性

1.1神界体制的比较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话放在神话里也有充分体现,神界也是有据可循的。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诸神分工明细,新神谱系中有十二主神,天、海、冥、战、火、日、月、爱、农、灶、智慧、天后。还有几类次要神祗,仙女是自然界的女神,住在山水林木之间;命运三女神掌管人的命运;缪斯是宙斯的第九个女儿,是文学、音乐、舞蹈女神;时序女神掌管季节的变更;复仇女神按照正义的原则行事,专门恐吓那些谋杀了亲友的人,并对他们穷追不舍。由此可见古希腊神话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神仙体系,神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同后来的王朝一般,办事效率也就高了。

中国神话样态比较零乱,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独尊地位的主神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而且,在不同体系的神话中有不同的神与分工。中国古代帝系神谱大致有如下成员:盘古——伏羲、女娲——炎帝、神农——黄帝及五方帝——后嵇——尧——舜——禹。这是按照神的业绩先后排列而成。道教神仙有三清、四御、五方五老等。民间也有一些奉祀的神祗:门神(秦叔宝、尉迟敬德)、土地公、城隍、月老、梨园神唐明皇、纺织神黄道婆等。而大家最熟悉流传最广的神仙体系出自《西游记》,它更明确的展示了中国神仙的体制,上有玉皇大帝掌握全局,王母掌后宫,太上老君、太白金星等,地狱有阎王、判官,海底有龙王等,虽然也有分工,但还是有所区别。

宙斯是天界之神,他的哥哥波赛东是海洋之神,另一个哥哥哈得斯是冥界之神,他们虽然尊宙斯为众神之王,但各自为主,自己地盘的事务由自己全权处理,没必要经过宙斯的审批。而且每当发生重大事件,众神都会在奥林匹斯山进行商议及表决,并非由宙斯个人独裁,这比较具有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且每天众神们都会在宙斯神殿进餐,地位都比较平等,享受自由。而且,神永远是神,凡人只能是凡人,不可能成为神。这也反映出当时古希腊罗马社会人民对民主政权的向往。

中国神仙体制是以玉皇大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冥间阎王,水中龙王都直接由玉帝掌管。其中人神是可以转化的,要成为神,只要通过苦心修炼便可,以此引导人们向善,多积累德行,以便成仙,神也会因错而被贬下凡间。《西游记》中唐僧的经历便可说明。在师徒取经回唐后,如来道: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

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西游记》而且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爱情,在中国神话的神界很少出现。而希腊神话中的神就没有限制,神们可以自由选择配偶。无论对方是神是人。如阿尔忒弥斯爱上猎人俄里翁;神医亚士克拉匹厄斯就是阿波罗和柯绿尼斯的孩子;而宙斯的众多妻子中,有姑妈、姨妈,甚至还有两个同胞姐姐。有时他们还利用自己的权利去追求女性:哈德斯就用强抢的方法得到戈莱,为地狱找到王后;宙斯化为云雾引诱伊俄,化为金雨来亲近达那厄,而他在追求姐姐赫拉时,经常变成一只杜鹃接近她。

由此可知,希腊是一个敢爱的国家,他们追求自由,对自我价值的认定、对人性的尊重和对欲望的张扬,特别是对幸福追求的方面,是中国神话所欠缺的。中国深受封建思想的约束,重义轻利,子女的婚姻要掌握在父母的手里,而且一定要门当户对,所以说这样思想上的主神也必然是传统观念极强的一个人,也就必定不会有着自己的爱情观!

1.2众神形象的比较

中国的神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法力无边,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神们在伦理道德上比较严谨,思想感情亦超凡脱俗,世俗色彩比较淡薄,他们看破红尘,心胸宽广,大慈大悲,以天下苍生为重,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燧人氏发明火历经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炎帝为发明农业种植和草药而尝尽百草,几经生死;先秦史书则言大禹为治水十年奔走,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至于“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

古者茹草饮水,采树木之果,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辞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既是被人们所崇拜的神,就应该尽到保民佑民的职责。

相反,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满身人间烟火味的形象:神后赫拉,本是众神的表率和人间的神母,但她却经常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残酷和无神格的蠢事来,没有丝毫让人类敬重的地方;爱神阿佛洛狄忒嫉妒普绪喀因美丽受到人们的爱慕而进行报复;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宙斯惩罚人类送的“大礼”——潘多拉的盒子,导致世界到处充

满灾难。赫剌克勒斯在山崖上救普罗米修斯时就说:“宙斯的意志是无情的,这批不久才登上奥林匹斯山的神都是十分狠毒的人。”而对战神阿瑞斯的描述则是:他为人性情暴烈,喜欢看战场上厮杀呐喊,以及刀光剑影的血腥场面,生平以制造战争和杀戮为能事。

他身材魁梧而健硕,但行动既迟缓又缺乏智谋,十足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将。

父母对他一点好感也没有。有一天宙斯对他说:“在所有永生的神当中,你是最可憎的,因为你不断地制造不和与混乱,不断地挑起事端和发动战争。”

——《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这样一个号称凶残之神的形象在中国就无法理解怎么会成为人们敬仰的神,在中国神话中通常会作为被讨伐的对象,可能会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或者被神仙收服再驯化。这也体现了双方民众在道德标准与信仰上的差异。

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别外,在情感上却是相同的。当神们脱掉神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由此可以看出,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他们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其实人性具有邪恶的一面。在那时的人类互相争夺地盘,食物等东西都是需要智慧和力量的。所以他们崇拜这些,是人的理性!而中国神话将人类理想的英雄美德都加在了神的身上。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结果,使得存留在上古神话人物身上的野性消失得干干净净,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形象是丰满的。宙斯成为奥林匹斯山也是有一定能力的。最初他反对父亲的暴政,联络众兄弟姐妹进行斗争。作为天神之父,他也受到人们的尊敬:

坐在天上的宙斯是由正义所引导的。他虽然能呼风唤雨,但是他对人类的统治却是公正不偏的……他对最有权势的人和最穷苦的人一视同仁。在宙斯面前人人平等,人生之福祸完全是善恶之报。

——《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这也是当时社会追求平等的表现。赫拉贵为天后,也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尊严的天后赫拉是完美女性的典范,是忠贞妻子的形象,是妇女的保护神。

——《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国神话把天与地分割开,禁止神仙私自下凡人间,视人间为污浊混杂之地,人神禁止通婚:牛郎织女、董永和七仙女、沉香救母都是挑战神权的悲剧。那么希腊众神呢,相比之下就有点人性化了,希腊神并没有与大地分离,每个神都有自己要保护的土地与王国,此处也永远信奉并祭祀此神。神们也经常化身为人来指导他们,尤其是神使赫耳墨斯,专门负责神与人之间的联系,穿着飞鞋终日在

圣山与人间穿梭。希腊神话的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被人性化,不再有中国神话那种虚无、神秘、遥不可及之感。这隐隐约约有点反对盲目崇拜的意味,所谓神,也可以看作只是超脱生死,拥有法力的人,这种人本精神出现在神话中真的很难得。

2同一性

2.1创世神话中对不解现象的理解

神话兴盛于各个民族的远古时期、童年时代,当时人类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他们对客观世界的一切变化都感到惊诧和好奇,对无法控制、难以适应的自然力感到敬畏,对人的生老病死也不理解,自然要迫切的解释这一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原始人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以及人类自身无法进行科学的理解和解释。有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有关于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有关于洪水和部族战争的;还有关于工艺文艺的,人们只能凭借自己狭隘的生活经验加以想象和幻想,因而一切自然现象乃至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都被赋予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而纵观中西方创世神话,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不论是何种神话,所有神话在开宗明义时,都有一个共通的大主题,那就是宇宙是从“混沌初开”演进到“秩序规则”的。几乎所有神话的基本形式都是由混沌中产生大地山河。在希腊神话中,关于世界诞生的叙述,集中记录在赫希俄德的《神谱》一书中。根据书中的记载,世界在产生之前是一片混沌,叫卡俄斯。随后这片混沌生出了地神、黑暗神、爱神、地狱神以及黑夜神。后来,地神与天神结合生出克洛诺斯,即宙斯的父亲。而宙斯的堂兄普罗米修斯觉得世界美好却有点单调,就用泥土造人,教给人各种技艺并盗火给人。

一天,普罗米修斯来到大地上,他看着蓝蓝的天空和绿油油的草地,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只是有些单调。于是他用泥和上水,并捏了许多像神模样的泥人,那些泥人个个栩栩如生,雅典娜看得目瞪口呆,惊讶不已。她向泥人吹了口气,泥人们立刻有了生命,这就是最初的人类。

——《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国神话在文献记载中具有极强的幻想性。女娲是北方神话的开辟神,盘古则为南方神话的开辟神。女娲是抟土造人的始祖,盘古则以他巨人的身躯化生天地万物。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风俗通》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徐整《三五历纪》有意思的是,中西方都认为人类是用泥土造出来的,他们都是对人类充满慈爱和关怀的神。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人是泥土所造的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人戏说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泥永远都搓不完,仔细一想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为什么相隔甚远的中国与希腊在起源神话上会如此默契?这大概是由于神话产生的时代各民族在物质生产和社会形式上的一致性所造成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充满了恐惧。在未开化的文化看来,平常所见的自然现象,譬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天象气候,由于人们始终不明白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因而把它们都看作是天神的行为。人们将现实世界看作一种和谐的有意识的安排,而作出安排的显然不是凡人。于是,先民的不解有了解释:天神的安排,将一切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归功于神话人物的发明或者恩赐。

2.2英雄形象的塑造

一般来说,越是文明的地区,创世神话的比例就越少,而相对的英雄神话比例则会反比例增加。这是一种自然趋势,不过意思并不是说创世神话的内容就因此而减少,而是说因为英雄神话的内容不断扩增,相形之下,创世神话所占的比例就少了许多。希腊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希腊神话中,创世神话的比例很小,而大量的英雄故事则经过长期的累积,成为希腊神话中绝大部分的故事。

2.2.1奉献英雄

英雄神话产生较晚,这时的原始人类已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由于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们的利益一致,在集体生产中涌现出来的技艺超群、勇敢刚强的人物,受到全体成员的尊敬,被赋予神奇的能力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是英雄神话中的原型。其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所以中西方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有很多相似处。

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文明的缔造者和保护神,是呼唤自由与正义的文化英雄。当时宙斯禁止人类用火,他看到人类生活的困苦,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偷取了火,因此触怒了宙斯。震怒之下的宙斯决定惩罚普罗米修斯,命令火神铸造了锁

链,将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鹜鹰啄食他的肝脏,但肝脏无论吃掉多少,随即又复长成,这样普罗米修斯被折磨达三万年之久。直到后来大力神赫刺克勒斯射落了秃鹰为普罗米修斯解开了锁链,才获得自由之身。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盗取天火,在人间播洒火种,是人类摆脱自然的栓桔,踏上文明征途的真正开端,也是人类对自由的第一声呐喊,人们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从希腊奥林波斯山迎来圣火,并举行迎圣火的火炬接力跑,以此来纪念普罗米修斯。中国神话中带有悲剧色彩的奉献英雄要数后羿,他是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他凭着自己发明的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死于弈的弓箭之下的害人妖孽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修蛇、封稀等。不过弈最辉煌的业绩,还要数射落九个太阳。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和《大荒西经》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这十个太阳住在树上,轮流出现,“一日方至,一日方出。”老百姓都在诅咒:“毒日头啊,你什么时候才能毁灭呢?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于是弈弯弓搭箭,“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人间的秩序又得到了恢复。而英雄的下场却是不幸的,因为杀死了天帝的儿子而被贬下凡间。但是他高超的技术与过人的胆识受到了人们的景仰。

2.2.2抗争英雄

尽管不掌握科学知识的原始人类认可和敬畏自然地伟力,但是人类在童年时期并不是一味的在自然力面前俯首称臣。虽然能力弱小,本领低微,但人类仍具有不屈不挠、征服强力的精神。

赫剌克勒斯是象征智慧和勇敢的力量英雄。他是宙斯和安菲特律翁的妻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他出生时,便遭到天后赫拉的胁迫。赫拉派遣两条大蛇去缠绕赫拉克勒斯,而被他掐死。赫拉克勒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许多名师那里学到各种知识和本领。长大后成为希腊最强有力的人,“恶德”女神引诱他走享乐之路,但他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劝告,决心不畏艰难,一生为人民除害造福。凭借智慧和力量,建立了十二大功勋。与奥林匹斯诸神相比,赫拉克勒斯更具有清新、活泼的真实气息,他的跨越凡间神界的超人智勇显示了强烈的渎神精神;而“十二大功勋”及其英雄壮举更是智慧与超人力量的证明,也是早期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必胜信念的反映。

在中国神话中的另一个“抗日”英雄是夸父。他要与太阳比试快慢高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虽然夸父没有战胜太阳,但是他巨大的形体、好胜豪迈的行为,显示出原始人们不屈服于自然力的顽强意志和伟岸气魄。

本领超常的英雄、神人固然能代表初民与自然抗争的愿望与信心,而身体弱小却天天口衔木石填塞东海的精卫更能反映初民的不屈意志和顽强毅力。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石木,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2.2.3战争英雄

人类文明往往都是由恢宏壮烈的神话战争拉开序幕的。战争是促进文明发展的必须手段,也是必然过程。乱世出英雄,他们的登场,为神话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中国神话中整个上古神话时期充满了斗争与抗衡,英雄们纷纷出世,闹的个天翻地覆只让后人荡气回肠。华夏第一战——炎黄争锋,起因是土地和财富,两部经历三次大战,以炎帝的战败结束。

皇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以雕、鹰、鸢为旗帜。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列子〃黄帝》炎帝虽然失败了,但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敢与强大的黄帝一决雌雄,哪怕永世不得归故国,也绝不后悔。战后,炎黄两大部族融合,使华夏民族正式形成,成为后来中华民族的雏形。

蚩尤战黄帝,他敢造反,哪怕身首异处,尸骨荡然无存也毫不在乎。

蚩尤做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大荒北经〃黄帝擒蚩尤》刑天敢与天为敌,也落得个身首异处仍永不屈服的舞着干戚。

奇肱之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海外西经》共工敢挑战霸权,怒触不周山,即使以失败收场,也绝不屈服。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淮南子〃文天训》这也是人们对中国地形的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说明日月西行、江河东去的现象。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最为著名的战争当属特洛伊之战,这场历时十年之久的战斗起因是一个女人,一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甚至众神也都很关注,他们意见不合,互相对立。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英雄: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耳等。结局当然是希腊凯旋,曼尼劳斯带回了海伦。而特洛伊这座亚洲最值得骄傲的城市在战争中化为乌有。

3神话在文学上的价值

神话的产生,既然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因此决定了它的兴旺时期只能是人类的童年。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自然逐渐被支配,人们的认识提高,阶级产生,注意中心转移,神话渐渐趋于消亡,但它对后世仍有诸多影响,仍活跃于众多领域。

神话对作家而言,是进行创作和借鉴的源头之一。荷马根据特洛伊争的传说写出了史诗《伊利亚特》,根据特洛伊战争之后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十年海上历险的传说写出了史诗《奥德修纪》;欧里庇得斯根据伊阿宋带领希腊众英雄,乘阿尔戈号大船航行到黑海岸的科尔哈斯去盗取金羊毛的传说,特别是伊阿宋与美狄亚的爱情与婚姻写出了悲剧《美狄亚》;索福克勒斯根据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传说写出了悲剧《俄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根据阿伽门农家族内部冤冤相报、血亲复仇的传说写出了悲剧《俄瑞斯特亚》三联剧。

中国小说、戏曲利用神话素材进行再创作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像《诗经·大雅·生民》中后稷的种种神迹、《楚辞》中诸神的出现、战国时期庄子笔下《逍遥游》中的鲲鹏的变化、三国时期曹植作品中洛水女神宓妃形象的塑造,均是对神话意象的妙用。元剧《窦娥冤》、明小说《封神演义》、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明吴承恩《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神、兽杂揉的形性是对《山海经》变化神话的运用。近代戏剧:《牛郎织女》、《白蛇传》、《嫦娥奔月》……莫不取材脱胎于《山海经》神话。

这仅是在文学方面的影响,神话还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如对哲学、历史学、宗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资料价值,它对舞蹈、绘画、音乐等领域的借鉴价值等。

结论

神话是早期人类对自然力量及社会力量朦胧混沌的感悟。它向人们昭示了人类自身意识觉醒后对客观世界的感应、情绪、欲念、要求等认识过程,还引导着人们的信仰、理想、追求,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后代文化的命脉。由于人类早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衡量对象及自身意义的心理标

准,因此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中国神话在创世神话和英雄神话上表现出了某些共同的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两者特有的精神追求:古希腊罗马人民向往自由民主自然原始的生活;而以农耕为主,重乡土、重宗族的中华民族思维保守严谨,这两种不同形态神话中的神对各自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话作为人类由荒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遗产,是极可贵的研究各民族的文化、民族精神的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黄.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5

[2]袁珂.中国神话史[M].重庆出版社,2007.5

[3]刘魁立、张旭主编.创世神话[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

[4]罗贯中.西游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5

[5]王新禧.中国神话[M].陕西出版集团,2010.5

[6]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7]陈李译注.山海经译注(全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

[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对比

神话就是关于神界的故事。统观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的神界故事系列,大体都有以下一些主题:创世(叙说宇宙的诞生与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诞生,灾难(希腊与中国神话中的洪水故事);救世(某个英雄或半神拯救人类);以发明创造为特征的文化超人的出现(如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发明用火的燧人氏)……。我们看到,尽管两个民族的神界故事不乏相近之处,但是,他们的具体形态——如完整、丰富程度、叙事风格等方面还是有明显的差异,贯穿其中的主导精神更是完全不同。 一、人性和神性 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和人本色彩。希腊神话中的诸神 , 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神性成为人性的精妙表现。希腊众神和英雄都是神人同形同性的, 像人一样, 具有人的形象, 也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甚至奸淫、偷盗和彼此欺诈。许多希腊神话故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大的感染力。如著名的故事:“金苹果”,传说珀琉斯国王同海洋女神结婚,邀请了所有的神参加婚礼,惟独没请纠纷女神厄里斯。于是,厄里斯决意报复,暗中把一只金苹果扔在欢快的客人们中间,上面写到:“送给最美丽的女人。”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都觉得自己是最美丽的,应该得到这个金苹果,于是争吵起来。三位女神从圣山一直争吵到山下,遇见了牧羊人装束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于是请他裁决。为了得到这个金苹果,她们分别以财富、荣誉和美女相许,帕里斯想要得到世上最美的女人,就将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 世上最美的女人是斯巴达王后海伦,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帕里斯诱走海伦。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只因女人的妒忌心所至,竟然怂恿出一场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与希腊诸神不同的是, 中国的神大都是堂堂正正的君子, 形象庄严肃穆、清心寡欲, 心中无我, 是道德的楷模。女娲的传说就是如此,女娲(拼音:nǚ wā),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炼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淮南子》云: “女娲宓穆休于太视之下。然而不彰其功, 不扬其声, 隐真人之道, 以从天地之固然。”这里显然是对女娲的称赞。女娲有造人和补天之功, 其功莫大焉。然而, 她并不宣扬, 之所以不宣扬, 就是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再如尧舜地位的禅让,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夸父为人类追日而死等等, 都是无我、大公的表现。 二、世俗与高远 由于希腊神形象与文化内涵上与中国神的不同, 使得人们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也极为不同。希腊是泛神论者, 信奉多神教。他们在神话中描绘的神灵往往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 拥有男人和女人具体形象的, 并且可以与之平等交往的神, 与人类没有距离感, 有的也与人类通婚。比如天神宙斯就曾娶了腓尼西亚美丽的公主欧罗巴, 并且还生下了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两个儿子。还有斯巴达

西方文明史 古希腊神话论文

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 摘要:神话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积淀,直至今天,它仍以无穷的魅 力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在漫长的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希腊文明曾放出璀璨的光芒。 古希腊的戏剧、建筑、绘画、雕塑等都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养料。所以可以说,古希 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百用而不厌其烦的素材,这已 是人所共知的。本文重在试图探索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的两钟重要的精神血 液即人本和理性,这两种精神恰是整个西方近代文化的两个主要精神。 关键词:西方近代文化精神源头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 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 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 话故事,并立力图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 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希腊神话在人类思想文化艺术史上始终光 彩夺目,经久不衰。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他们是西洋文明 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 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 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 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 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 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我们现在所知的所有古希腊神话的故事都来自《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工作与时日》。《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两部。《伊利亚特》记述的是 古代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交战攻打伊利亚特的经过。《奥塞德》描写了希腊军返航途中 的种种遭遇,荷马之后的赫西俄德写了《神谱》和《工作与时日》希腊诸神的渊源, 历史的发端。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间,希腊三为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 克勒斯、欧里匹得斯的经典著作也极大的丰富了希腊神话的内容。古希腊神话主要包 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前者包括关于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的起源 和神的活动等故事。古希腊神话里希腊有十二主神,他们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斯匹斯山上。他们是管雷电的天神宙斯、天后家空之神赫拉、海神波塞东、太阳神阿波罗、月 亮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弗洛狄特、战神阿瑞斯、火与工匠 神赫尔斯托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农神得墨忒耳、灶神赫斯提亚。此外还有小神仙 爱神厄洛斯、学问和艺术女神缪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古希腊神话除诸神外还有英 雄传说,主要反映的是遥远的古代社会生活及人类心智、物质发展之后与自然的斗争,还有许多是反映人们生产斗争知识的。对与中国神话零散、片段化、孤立、情节简单 不同,希腊神话自成体系、完整、情节丰富曲折,具有非常大的魅力。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人兽同体的遗迹,他们是诸神的祖先。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 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人物希腊十二主神都是与人同形、与人同性的,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

古希腊罗马神话赏析论文

古 希 腊 罗 马 神 话 赏 析 论 文 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姓名:

论奥德修斯人物形象特征 希腊神话中有个名叫奥德修斯的战将,用木马计大破特洛伊,一剑刺瞎独目巨人波吕斐摩斯。他的神勇,引来众女神妖的倾慕。他战胜魔女基尔克,挡住海妖塞壬美妙歌声的诱惑,摆脱神女卡吕普索的追求,历经磨难,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皇宫。那他究竟是个什么性格特征的英雄呢? 《伊利亚特》中描述了一个善用言辞、计谋、夜袭、埋伏的奥德修斯。奥德修斯刚一亮相, 荷马特别强调他外表不起眼, 但是在他从胸中发出宏亮的声音时, 他的言词却像冬日的雪花纷纷落飘下, 没有凡人能同奥德修斯相比。如此推崇奥德修斯的言辞, 乃因为言辞与智慧相关。到了《奥德赛》奥德修斯直接凭借智慧和言辞(主要是谎言)完成了另一类型英雄的塑造。面对战后的新世界, 奥德修斯并不以勇力取胜。与《伊利亚特》的尚武相比, 《奥德赛》更重智。 奥德修斯的追寻——《奥德赛》的环境比《伊利亚特》复杂得多, 同样是十年的时间, 《伊利亚特》发生的事件定格在特洛亚, 而《奥德赛》里奥德修斯跑遍地中海四处漫游。《伊利亚特》里的英雄只需在战场格杀, 赢取战斗的胜利; 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却面对复杂的人和事, 其处境和际遇几乎涵盖了古代社会的所有模式: 独目巨人波吕斐摩斯的野蛮粗暴, 有教养且愿意送客返乡的费埃克斯人; 助人为乐的友好主人(如赐奥德修斯风袋的风王艾奥洛斯), 吃人的生番巨人族莱斯特律戈涅斯人; 让人遗忘过去的洛托法戈伊人, 歌声迷人却异常危险的女妖塞壬; 善用药草的魔力把人变成猪猡的魔女基尔克, 清纯可爱的少女瑙西卡亚和亲切感性的神女卡吕普索, 等等。经过这些经历的磨砺, 奥德修斯成为一个阅历丰富, 理解一切事物的人。荷马让奥德修斯的旅程和返乡成为人生战场, 其残酷激烈丝毫不亚于血肉搏杀的真实战场, 其诡谲奇幻又非真实战场可比。 和奥德修斯同住了七年的神女卡吕普索曾经问他, 为什么不要神女的眷爱和长生不死, 这些不就是凡人追逐的东西吗? 奥德修斯答曰, 他怀念故土, 渴望返回家园对奥德修斯的话不能只作字面的理解。表面上看, 奥德修斯的旅程一直在追寻, 旅程的方向是返乡。奥德修斯舍弃神女和仙岛, 选择返乡, 实质上意味着他选择的是他的过去, 他的记忆。故乡家园对奥德修斯的人生而言并非实义,

古希腊罗马神话读后感

古希腊罗马神话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希腊罗马神话读后感(一) 《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是一本很好看的书,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众神的故事以及一些古希腊罗马的着名战役和引人入胜的精彩事件,既有趣又可以增长知识,对以后学历史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众神录啦!众神录主要描写了所有神的来历和相关的着名故事;其次就是英雄篇,如赫拉克拉斯、帕尔修斯、伊阿宋、特修斯、俄狄浦斯……这些英雄们都很令我敬佩,他们的故事也都让人提心吊胆。 我先来讲讲赫拉克拉斯的故事吧。赫拉克拉斯因为发了疯,把自己的妻子给杀害了,他为了洗清罪孽,答应为欧律斯透斯国王做12件苦差,国王将其专门取名为赫拉克拉斯的苦差。这12件苦差件件都难如登天,第一件是扒掉墨亚狮子的毛皮;第二件工作是斩杀许德拉;第三件工作则是生擒克律涅亚山上的赤牝鹿;紧接着的第四件工作是毫发无损地为国王捕捉、蹂躏厄律曼托斯山的大野猪……过了一年又一年,赫拉克拉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这12件苦差,他也洗清了自己身上的种种罪孽。这位洗心革面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这本书融合了西方文化的起源,告诉我一个真理——人不要过于贪婪,要时时刻刻保持谦虚和冷静。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

古希腊罗马神话读后感(二) 这是一本奇妙有趣的神话书,讲述了古代与自然共生的人类,将我们带回刚诞生的世界,和人·大地·花草树木·海洋·山丘息息相关的日子。 此书共有三个故事,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太阳之子法埃同》和《糊涂国王弥达斯》。让我们来听听第一个故事吧:男孩法埃同跟小伙伴说自己是太阳神的儿子,伙伴们不仅不信,还笑话他。法埃同来到了东方神殿请求父亲让自己单独驾驶太阳马车,父亲说马车不能驾的太高和太低。为了让伙伴们相信自己,法埃同冒着危险把太阳马车驶向地面。结果地面着起了大火,法埃同被迫摔向了地面。故事讲了人们为了没有意义的美好理想牺牲了生命和自由。都是虚荣心惹的祸!像法埃同一样,过分拥有虚荣心的人,老是追求一种虚假的效果,甚至弄虚作假,丧失理智。这个行为的目的仅仅在于获得荣誉和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得到周围人的赞美和羡慕。当然啦!每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爱虚荣,我也一样呢! 第二个故事也很有趣:一位叫弥达斯的国王,由于招待的酒神的养父,便可以实现一个愿望。贪心的国王说:“我要把我碰到的一切都变成金的!”这确实给国王带来了财富,可是却不能正常进食(食物都变成了金子),还无意中把女儿也变成了金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贪心的人永远都不会快乐!所以,我们不能太贪心,否则可是会惹上大麻烦的哦! 我觉得,古希腊神话是对人类的一种期待。它告诉了我们做人的

希腊神话中的神人关系

2012第一次外国文学作业 ————5、举例说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的关系。 凡尘里的诸神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 希腊神话中,宇宙源于一片混沌,随着大地女神盖亚、地狱深渊神塔尔塔罗斯、黑暗神厄瑞波斯等原始神的诞生,世界由此开始。克洛诺斯之子宙斯取代父亲成为奥林匹斯众神之王后,建立起了由十二主神管理的新的统治秩序,以宙斯为首的天神们生活在奥林匹斯山上,沐浴在阳光中,他们与生俱来的美貌与魅力无可比拟,他们终日与美酒佳酿相伴,不会为疾病所困扰并享受永久的生命。 1、神创造人,神是人的“最高境界” 宇宙最初,神卡俄斯生大地盖亚,盖亚又创造了天空、山脉和海洋,于是原始神造天地,普罗米修斯造人,神祗创造并管理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操控着天地之间的秩序,人类在神族创造和统领的世界中存在。 神话故事往往赋予神灵睥睨天地的力量,这是所有传说中神与人最明显的不同,拥有雷霆力量的天空之神宙斯,手持三叉戟有呼风之术的海王波塞冬,智慧与力量完美结合的女神雅典娜,从海水泡沫中诞生的美与爱女神阿芙洛狄忒......希腊诸神们拥有让人类羡慕和讴歌的力量、智慧和美貌,他们高于人类而存在,他们美好而不朽的生命为人类所向往。 同时,希腊神族长生不老,生活闲逸快乐,“不会可怜的衰老,手脚永远一样有劲,除了远离所有的不幸,他们还享受筳宴的快乐”,而人类却没完没了的劳累忧愁,生命短暂而艰辛。奥林匹斯山上的宫殿华丽辉煌,众神终日的宴饮欢愉、游手好闲,享受着最富饶的土地,懂得最安逸的生活之法。“任何人只要知道正义并且讲正义,无所不见的宙斯会给他幸福。”人类生活在无所不能的宙斯的统治之下,他们的幸福或悲哀来自于宙斯的审判,人们一旦有丝毫的背离正义,饥荒和厄运就会向他们生活的城邦侵袭而来。 于是,希腊诸神所拥有的美貌、力量和无上权力成为了人所向往的一种“最

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特点和意义

希腊神话具有人神同姓同形的特点人和神同样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希腊神话的艺术性与哲理性表现特别充分。 希腊、罗马神话的特点分析 希腊罗马神话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展现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历史。它们既有一般神话的特点,又有他特有的个性来展现人类美丽的沉淀。 1.我们主要是通过大量流传下来的希腊、罗马诗人的作品来了解古人对神的想象,这些诗人是神话得以形成的最大功臣。如诗人荷马等。 2.诸神的外表看来与人一样,在我们的想象中,他们只是比人更高大、更美丽、更庄严,但人们也并不是把他们夸大到超过人的想象。 3.神比人看的更远、听得更远。 4.他们与人一样听命于身体的需要,如睡眠、进食和饮水等。 5和人一样有出生、身体渐渐发育和思想不断发展的自然过程。 6.精神方面,神是胜过人的,但也不免有各种各样的恶习出现。 7.神也像人一样凝聚成了一个大家庭,他们的首领和中心人物就是众神之王—宙斯,他统治一切。 所以,希腊罗马神话向我们展现了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众神之国的整套体系。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当今文化的影响 首先是对英文文化的影响.兴起于14 世纪,结束于16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当时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主阶级而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古希腊罗马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重新受到重视。希腊神话用数以千计的人物形象和许多曲折优美的故事反应了史前人类生活的广阔图景,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天真烂漫、自尊、公正的特点和向自然、向一切邪恶力量作斗争的英雄气概, 因此具有永久的魅力。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有特别大的影响。 希腊罗马神话对于欧洲的语言文化,特别是善于兼收并蓄的英语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典故用语都被吸收到英语当中,成为英语语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

《古希腊神话论文》

《希腊神话》课程论文 专业:************ 学号:******** 姓名:*** 古希腊神话 摘要: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民最初意识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他们精神的体现,更是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真正开端,是西方文学的最早源头,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最原始状态,其艺术也是西方艺术的起源,希腊神话在西方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希腊神话起源精神影响 一:简介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也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平现象的义愤,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当时希腊各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和英雄的故事,这些故事世代相传,以口头的形式在各部落流传了几百年,后来随着各地区之间交往的日渐频繁和紧密,众多的、零星的神话构成了极为复杂的神话系统,并为《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典时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所吸收,逐渐成为全希腊共同的精神财富。古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组成,神是整个庞大思想体系的支点。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等故事,其中又分前奥林匹斯神系和奥林匹斯神系两大阶段。 二:体现的精神 人文精神:古希腊地处爱琴海独特的自然环境中,这与其后来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在爱琴海上,大约有1000个岛屿星罗棋布,水手们永远不会看不到陆地,人们从海上返航大陆不过几个小时,这一特点造就了希腊人的世界主义情怀。古希腊的商业形式和城邦的政治体制促进了希腊公民的能力发挥,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古代希腊人神共处的泛神主义宗教也是人文精神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希腊人对神灵只有崇敬,没有畏惧,神像在另一个世界与人类共存一样,并非神圣而不可冒犯。因此希腊人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的世界里,感到无忧无虑,安适自在,这是他们自由的思想

希腊罗马神话传说

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圣经》中的英语典故 1.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直译为“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 eg: He throwing us an apple of discord,we soon quarrelled again. The dispute about inheriting estate formed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m. 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SA. 2.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 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Iliad里的主要人物之一。传说他是希腊密耳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儿西蒂斯所生的儿子。阿基里斯瓜瓜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浑身象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因此,the heel of Achilles,也称the Achilles' heel,常用以表示a weak point in something that is otherwise without fault;the weakest spot等意思。 eg:The shortage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f Achilles. His Achilles' heel was his pride--he would get very angry if anyone criticized his work.3.Helen of Troy 3.Helen of Troy 直译"特洛伊的海伦",源自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Helen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关于各自神仙体系的比较研究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关于各自神仙体系的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本土中国神话(道教)和希腊神话的神仙体系若干主要差异特征的比较研究,力求描绘出两族关于各自神仙体系的框架图。进而从神话为根上溯到民族文化之果,使两族文化的差异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图。 本文从内容上以两族的“创世神话”、“传承体系”、“走下神坛”三题的阶段性差异为切入点,对两族关于神仙体系的多方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创世神话的差异作用且反作用于各自民族传承延续的精神文明——舍身取义与人本主义的迥然不同 2、传承体系的差异体现在类人社会化的程度,归根结底地说:是社会化与家族化的分道扬镳 3、希腊众神与中国仙神逐步走下神坛,此结果是社会发展之必然。仙神类人化程度不同,实则是民族文化的侧重点不同。 4、两族神话的最终发展方向终是与各自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互相依托、传承且逐渐形成各自民族性格。 关键词:希腊神话、中国神话、民族文化 目录 摘要 导论 第一章神话与民族文化

第二章关于创世神话的差异——舍身取义与人本主义 第一节中国盘古开混沌 第二节希腊混沌之神卡俄斯 第三节造成创世神话差异的原因浅析 第三章关于传承体系的差异——英雄传承与生育传承 第一节中国神的英雄传承 第二节希腊神的类人传承 第三节造成传承体系差异的原因浅析 第四章关于走下神坛的差异——尚德精神与人本精神 第一节人神趋近 一中国历史的新晋仙神 二希腊神话中的半神与人 第二节造成走下神坛差异的原因浅析 第五章神话中神仙体系与民族文化的再审视 结论 参考文献 【1】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3】荣格,《神话——原型批评》,著,三联书店,1988年版。 【4】鲁刚、郑述谱编译,《希腊罗马神话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古希腊罗马神话欣赏 课程教学大纲及样题

《古希腊、罗马神话》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0615022 学分: 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全日制大学本科教育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渊源,从文化的角度学习英语词汇,培养和提高其文化素养、鉴赏能力和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 【教学任务】 以古希腊、罗马神话的重要神祗、英雄的轶事为主线,分析现代英语中源于神话的词语与典故及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的英美文学作品、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 古希腊、罗马神话简介,旧神谱系与天地的起源,奥林匹斯山新神,普罗米修斯与人类,次神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以培养具有文化能力和鉴赏水平的学生为原则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辅以影视欣赏和学生讨论促进教学 【先修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精读、泛读、英美文学、影视欣赏、英美文化概况等课程,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常耀信《希腊罗马神话》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年。 参考书:廖光蓉《英语词汇与希腊罗马神话》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徐国萍《希腊罗马神话及典故成语》海洋出版社,2001年。 陶洁《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 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神话简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希腊述神话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教学要求:掌握学习古希腊、罗马神话的意义、目的,重要性和方法 【内容提要】 第一节什么是神话 第二节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神话故事与神话学的区别 第四节神话的分类 第五节学习神话的原因、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神话的分类 教学难点: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神话? 2. 神话故事与神话学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部分天地的起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讲述天地的起源 教学要求:掌握旧神谱系中主要的神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英语词汇 【内容提要】 第一节天地的起源 第二节旧神谱系:地神盖娅、天神乌拉诺斯,十二提坦巨神 第三节以cosmos、chron为词根的派生单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天地如何起源的 教学难点:旧神谱系中诸神之间的关系及名称 【复习思考题】 1.天地是如何起源的? 2.试论述旧神谱系中诸神的关系。 第三部分奥林匹斯山新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讲述奥林匹斯山新神谱系中诸神的职能、地位及轶事 教学要求:掌握诸神的名称、地位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英语单词 【内容提要】 第一节宙斯:天神之父,地上万物的最高统治者 第二节赫拉:宙斯的正妻,女性的代表 第三节雅典娜:智慧女神、雅典城的守护女神 第四节阿波罗:太阳神

作文素材之希腊神话

一、为人类盗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现在我们常把普罗米修斯比喻成为了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比如:消防员) 19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之际,完成了一篇哲学论文。论文中他写了这样的话: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愿被缚住在岩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这其中“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的就是为人类带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普罗米修斯创造的。他也充当了人类的老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他们。同样的,人们也用爱和忠诚来感谢他,报答他。但最高的天神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触犯了宙斯。

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但普罗米修斯却想到了个办法,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枝,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 于是,宙斯大怒,他差人将普罗米修斯带到高加索山,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把他缚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让他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在他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他忍受着饥饿、风吹和日晒。此外,宙斯还派一只神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但被吃掉的肝脏随即又回长出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一位名叫赫剌克勒斯的英雄将他解救出来为止,他一直忍受着这难以描述的痛苦和折磨。

二、潘多拉魔盒——比喻充满诱惑并会带来不幸的礼物。(比如:网络游戏) 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更想出了一个恶毒的危害由他创造的全人类的办法。他命令以巧妙著称的火神赫淮斯托斯造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神使赫耳墨斯把能够迷惑人心的语言技能馈赠给这妩媚的姑娘;爱情女神则赋予她无限的魅力。她就是潘多拉,是“被赐予一切的女人”。 宙斯给潘多拉一个盒子,里面是每一位天神送的一件对人类有害的礼物。然后,潘多拉来到人间,捧着那个盒子去找普罗米修斯的弟弟、愚笨的后觉者厄庇墨透斯,将盒子送给他。那个蠢笨的后觉者虽然曾得

古希腊神话的论文文档

中外文学艺术与文学精神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杜倩学号:1330090071 关于古希腊神话有什么特点的论述 神话是每个民族早期的百科全书和文化之源,它凝聚着文化命运的种种积淀,也是民族精神的最初记录,世界各民族的初始文化与基本精神都集中体现在各民族形态各异的神话中。 马克思曾说过,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所以神话是人类对自然与自我以及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探索。神话都是描写氏族的、部落的、民族的,乃至某一群体生活的真实反映。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神话,不应该富裕神话太多的幻想色彩,真正的想到神话背后所传达的意境,从侧面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当时的文化内涵。这才是神话所要传递的实质内涵。不应该肤浅的认识表面,像小孩子读童话故事一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古希腊神话特点的原因。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之一便是多神论,从第一代神混沌神—卡俄斯到第二代神的十二提坦神再到第三代的奥林匹斯神,相对于古希伯来他们信奉的唯一真神(耶稣)还有现代大多数的信教的一神论来说,像是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唯一的真主(阿拉)等。另一方面的特点便是他们的神位往往是一出生就被决定了的,神与神之间都有不可磨灭的血缘关系,像是第二代神克洛诺斯的七个孩子中就有四个成为了神。他们对于继承神位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野蛮,克罗诺斯杀了父亲乌拉诺斯继承了王位,克罗诺斯比他父亲还要专横,为了保住王位,每当孩子出生,他就一口把孩子吞掉。到最小的孩子宙斯出生时,瑞亚设计骗过丈夫,顺利地把他生下来并送给白橡树仙女抚养。宙斯长大后,和母亲一起逼迫让父亲吐出吞下的五个兄妹。最终宙斯也效仿了自己的父亲杀父夺位。在这一点上反映了当时希腊人们对于权力的继承采用这用野蛮的形式。 古希腊神话作为最古老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古希腊人社会组织和婚姻状态的演变过程。我们也比较容易发现在古希腊神话中,各个神之间的婚姻关系比较混乱,有母子婚——地母该亚和自己的孩子乌拉若斯结婚,兄妹婚——克洛诺斯和瑞亚等。这种婚姻方式在后来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在古希腊神话中,女神的地位很高,像地亩该亚,这表明了以母系氏族为中心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都知道男人与女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生育能力。当时希腊人民正处于低级的社会发展阶段,知识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极为艰难,在这种条件下,壮大人口便成了第一首要任务,这样才可以壮大家族,抵抗外来的种族的侵犯。所以“母系氏族”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诞生了。后来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克大家族则是父系氏族的反映,宙斯的权利高于一切,实际上是父系氏族首领权利日

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成语

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圣经》中的英语成语典故 1.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直译为“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义 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 eg: He throwing us an apple of discord,we soon quarrelled again. The dispute about inheriting estate formed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m. 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SA. 2.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 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Iliad里的主要人物之一。传说他是希腊密耳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儿西蒂斯所生的儿子。阿基里斯瓜瓜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浑身象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 因此,the heel of Achilles,也称the Achilles' heel,常用以表示a weak point in something that is otherwise without fault;the weakest spot等意思。 eg:The shortage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f Achilles. His Achilles' heel was his pride--he would get very angry if anyone criticized his work.3.Helen of Troy Helen of Troy 直译"特洛伊的海伦",源自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Helen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对比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对比 在研究中国神话、日本神话、希腊神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描写怪物的恐怖之处时,大概都类似。 希腊那边的怪物,一般强调它看守的财宝、美女、神器(厄尔托斯、奥特休斯、克尔帕洛斯、百眼巨人等)。或者是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安普沙、戈耳工三姐妹、塞壬、艾瑞克特翁尼亚斯等)还有采取什么办法能打倒它(斯芬克斯、革律翁、弥诺陶洛斯、海德拉斯汀法罗斯湖怪鸟等)。 日本神话中的怪物,基本是讲述是怎么死的死了变成什么有什么仇什么怨(白儿、桥姬、高女、青女房、阴摩罗鬼等),也有夸耀其神力无穷的(八岐大蛇、以津真天等)。更多的是解释一些不明所以的自然现象的(垢尝、舟幽灵、墙壁怪、不知火、逆柱、幽谷响、鸣屋等)。 而中国神话里的怪物,……要么着重讲述它要吃人,想吃人,怎样吃人,如何吃人(《聊斋志异》)。要么就是在写吃了它有什么好处,怎么吃它,去哪里抓(《山海经》)。最著名的莫过于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全篇上下有一半都是在围绕一个食物吃不吃怎么吃好想吃吃不着准备吃锅都开了鸭子飞了的话题在展开。由此我们得出,中华文化和其他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几千年前就大局已定…… 今天我们主要谈谈中国神话以及希腊神话的区别。希腊神话主要特点分为以下几点:1. 希腊神话系统性更强; 2. 希腊神话重故事性,中国神话重实用性; 3. 希腊神话中神祇地位更高,中国神话强调了人对于神的逆向征服。 我将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太阳神话为例,具体对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会加入一节结语,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1. 希腊神话系统性更强 以太阳神话为例,希腊神话有两位太阳神,一个是赫利俄斯,另一个是后期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赫利俄斯是个司机,主要驾着车拖着太阳在天上走来走去,普罗米修斯就是从他的车上盗了火种;阿波罗不光是太阳神,还是美术、医药、诗歌与口才之神。两个人的形象都非常丰满,围绕两个人,不同作家、画家、歌者写了不同的故事进行歌颂塑造,彼此都能做到统一。神族谱系也梳理的异常流畅,系统性强。 中国神话相对较为零散而原始,彼此之间难以相互认证:在《山海经·大南荒经》里,对太阳的起源解释是被帝后的老婆生下来的(“羲和者,帝后之妻,生十日。”)但盘古开天神话里又说是盘古的眼睛变的;《山海经》说太阳升起的地方叫做大言,是一座大山(“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可《淮南子·天文训》又说太阳升起的地方叫旸谷。如果再加上夸父追日、后羿射日这些故事,可

古代神话故事鉴赏论文 (2000字)

古代中国神话和古代希腊神话的异同 范培超计算机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物联网)学号:14021740057 摘要: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本文根据古代中国神话和古代希腊神话的特点、地位以及影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 关键词:神话、特点、地位、影响、异同。 一、古代中国神话故事的特点 1、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 2、“对神的献身精神的崇尚和礼赞”,是中国上古神话尚德精神的另一重要体现。这种牺牲精神首先表现在古老的创世神话当中。中国的创世神话,是以牺牲创世神的肉体来完成天地开辟和万物创造的。 3、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尚德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大神们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尚以及伟大的献身精神,同时也体现在他们“保民佑民的责任感”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既是被人们所礼拜的神,就应该尽到保民佑民的职责。 二、古代希腊神话故事的特点

1、原始、野蛮、未开化。希腊民族在原始公社和氏族社会就已经有了一套丰富而完整的神话。由于希腊神话起源很早,所以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往往会带一种原始、野蛮、未开化的气息。 2、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人冒犯了神,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得到不好的下场。但是并不是完全否认人的能力,神不是完全不可侵犯的。人可以和神相恋。这就强调了人本主义。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产生活必然会受到自然力量的制约。可是他们又无法用现有的知识来解释无法改变的情况。所以神话中也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一个人的命运如果被注定,即使有神的帮助,依然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 3、神人同形同性。在《宙斯的故事》中讲过希腊神话中的神最初都是由该亚和乌剌诺斯所生。在《普罗米修斯》中说普罗米修斯用泥土和河水按照天神的形象创造了人。所以在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人是同形的。人可以拥有神力。神和人结合所生的孩子身上会带上一些超乎寻常的神力。 三、神话故事的影响 神话传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工智能类最古老的信仰,他表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认识,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与疑问,在屈原的《天问》中就是最好的例证。随着历史的发展,神话传说逐渐进化为一种宗教认识。当然,很多神话并非子虚乌有,有很多是古代的先人被后人神化,而形成后来的神话传说。在今天,神话传说对研究历史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当然,神话传说更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四、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与古代希腊神话故事的异同 共同之处: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内容之比较(外国文学史作业)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内容之比较。 古老的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和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中希两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世界神话故事中的两颗璀璨 的明珠,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两国神话故事进行内容比较, 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不同之处。 一、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形成内容的差异。 希腊和中国的神话都产生于人类社会初期,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挥了各自的想像力。但又因两国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进程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五千到三千年间,就从黄河中上游发展到了黄河中下游。又因地处内陆而形成了相对封闭、稳定、单一的文化传统。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重实际、轻幻想的思维方式。中国神话中的英雄,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象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娲,发现药草的神农,教民稼穑的后稷,等等。中国神话的内容,大多是与农务有关。 而古希腊三面环海,丰富的海洋资源与便利的海上贸易促使古希腊文化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故其民族精神呈现出海洋的开放性,对外族文化的宽容性。表现在神话中,便是《荷马史诗》中众多的探险活动和军事冒险活动。古希腊是海洋文明,希腊人通过海上活动取得财富,形成了自由、勇敢、个性化、浪漫的神话体系。 二、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内容细节上的区别。 1,世界的起源。 在中国神话中,世界的开辟是大英雄盘古, 他用开天巨斧劈开了混沌。轻的部分上升为天, 沉重的部分,下降为地。而女蜗在完成了补天、造人的大功之后, 也将自己的身体化成了万物。 而希腊神话则强调自然的变幻与孕育某一天混沌之神自然的破裂产生了黑暗和黑夜, 还有其他几位最初的神灵胸怀宽广的地母该亚、黑暗女神和黑夜女神。随着时间的推移, 从黑暗和黑夜中又产生了光明和白昼。大地母亲该亚又生育了很多的后代, 薪火相传构筑了世界的万物。 2.人物形象(神)的差异。 在中国神话里,人兽同体的神占居主流。如殷商青铜器上,刻有龙、蟠龙、凤、一头多身怪兽,表现了当时流传着的神话里的各类角色,它们都是兽形神。。在中国神话里,鸾、凤、鲤等形态色彩美丽的动物被认为是给人类带来吉祥的神灵。《山海经》所载数十百位山神,十之八九也是半人半兽的神。总之,中国神话神的人物形象,主流是兽形或者是人兽的同体。 但是在古希腊神话里,神是同形同性的。古希腊神话的神,像人们一样去思考、行动,像人一样去恋爱,结婚、争风吃醋。像宙斯的好色、赫拉的嫉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