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论文

组织文化论文
组织文化论文

浅谈组织文化

摘要:组织文化对于一个追求卓越的组织究竟有多重要?组织文化的内涵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影响力?这些问题,正越来越引起许多正在实施或将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组织的关注。

关键词:组织文化经营管理企业

简单地理解,组织文化是组织个性化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的一种整体性的体现。它具体落实在组织经营管理的理念、制度、规范、行为、物质和组织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中。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绩效到底起了什么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组织经营环境的日趋市场化,人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有学者从我国企业竞争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这一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的竞争基本处于一种产品竞争阶段。其特点是“我做得出,你做不出”。只要哪个企业能够拿出好的产品,它就具有竞争力。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产品竞争发展到了服务竞争阶段,那时的特点是“我做得到,你做不到”,在大家都能够生产出质量不错的产品的情况下,哪一个企业的服务更到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它就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当历史进入到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从服务竞争上升到了文化竞争阶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我做得好,你做不好”,在基本的服务需求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一般性规范的条件下,如何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上,从做得出、做得到发展到做得好,这就取决于企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必须遵 循的一项基本原则。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高风险的特种行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 一、企业决策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 1. 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能直接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 着倡导和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决策者的品格风貌对企业的安全风貌会有极大的影响 。从企业的整体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 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 我认为,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应包括安全思想道德素质、安全知识 技能素质和安全心理行为素质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起首要作用的是安全思想道德素质。企业决策层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安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安全道德素质,真正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才能树立起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和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才能把安全工作视为“天”字号大事摆在

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才能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企业看作一面镜子,企业在发展中可照出决策者的形象与风格,决策者的风格会给企业行为提供示范和榜样。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决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业的形象。 2. 企业决策层领导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谁拥有更多的安全信息、安全法规知识、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技能、事故预测技能,谁就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做出更为正确的安全决策。因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预控,而预防预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决策,作为一个企业决策层的领导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安全决策知识素养。这是决策能力素养的基础。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决策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有助于决策能力素养和组织管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决策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二要不断学习安全工程技术、密切关注国内、国外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要系统地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安全决策能力素养。这是决策层安全文化素养的重点。决策层安全决策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其决策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对企业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论文)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摘要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大众安康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故企业和职工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文化散布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 20世纪 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 Safety Cultrue” ,又可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它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 关于企业安全文化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只有国际核安全问题咨询组给安全文化下了个定义:即“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结合现代企业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实际,及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我认为,所谓安全文化,就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习俗和习惯、安全的理念,是人们价值观在安全方面的一种反映和体现。它是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是职工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伤害,及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保障。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包括企业安全理念、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管理、企业职工安全行为规范四个方面。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都将产生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达到对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的作用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我认为这就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我们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

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多措并举打造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工作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安全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世间人是最宝贵的,安全生产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人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规律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倡导的、被员工群众认可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广大员工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最根本途径。 创建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核心,树立人本观念。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技能、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中,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必须强化群体的安全意识,必须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水平,要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改善和提高。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控制其不安全行为很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认识安全文化的三个层次

根据企业安全文化的涵义,可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企业安全文化。表层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是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安全文化现象,如厂容厂貌,厂风厂纪,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等。中层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安全管理体制,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及安全生产规章与制度等。深层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指沉淀于企业及职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如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美学观、安全价值观等。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三个层次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很容易事倍功半。 二、打造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众所周知,“三违”时时刻刻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遏止住“三违”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筹码。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三违”现象比较严重的班组,都存在着一种相同的“氛围”,这就是“三违”氛围。他们认为,“在井下不‘三违’就无法干活”。职工一到这个“氛围”之中,只要自己稍不注意就会在从众的心理作用下走上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道路。结果是在这个人群中,“三违”成为公开的“秘密”,你不说我,我也不监督你;彼此心照不宣;长在这种“氛围”中,职工与班组长对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采取应付和规避的态度。谁规范操作,照章作业就被视为假清高,弄不清,是叛经离道,不入群,而被讽刺挖苦,被排挤打击,进而被孤立,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被大家推着被自己“哥们”劝着,拉着,走上“三违”的道路,逐渐溶入这个群体中,而失去规范操作,照章作业之自我;在这中氛围之中正面的安全教育效果被抵消,安全宣传,被错误地曲解为表面文章,

安全文化 论文

打造特色化企业安全文化管理 —江苏省扬州汽车运输集团公司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扬汽集团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目标,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总结提炼出“遵纪守法、关爱生命”为核心的安全文化理念,构建起特色化、系统化、独特性的扬汽安全文化体系。2012年4月,集团公司作为全国唯一一家道路客运企业,被国家安监总局命名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在多年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是: 一、安全文化建设重在抓活动开展 公司每年都精心组织策划“春节运输安全劳动竞赛”、“安全生产月”、“夏季安全生产百日赛”、“安康杯”竞赛四大安全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将安全生产工作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以月促年,使全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逐项一一落实。 1、“春运劳动竞赛”重点抓了车辆安全性能技术关和驾驶人员思想教育及驾驶资质关。车辆除坚持了每月一次的安全性能的全面检查和每次返扬后的例保检查外,所有车辆参加了春运临检全部合格,春运期间所有加班车坚持了“三员一长会签”制度。春运前,对参加春运的营运客车和驾驶人进行一次普查,签发了春运准驾证720余份,全部签定了安全运输责任书。排查出的重点人、车、班次、线路,全部由各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承担责任人,负责跟踪、帮扶责任。各客运分公司从一把手到各责

任人极为重视,经过细致的工作,采取了切实可靠的监控措施,重点人春运期间都做到了安全无事故。 2、“安全生产月”重点抓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学习,强调了各级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违章指挥、全体员工不违章操作和不违反劳动纪律,达到了“四不伤害”的目的。安全月期间,集团公司以“灯谜竞猜”形式,将安全生产常规知识传输全体员工,并强化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消防知识”、“典型事故案例”等宣传教育,渲染了浓烈的安全生产氛围。 3、“夏季安全生产百日赛”活动,公司重点做好高温天气、台风雨汛期间安全生产的防范工作。一是加强了各级人员安全思想灌输教育,做到不麻痹不轻视;二是加强了各级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的宣传,使大家都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文明作业;三是加强了一线工人的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工作环境,帮助一线工人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四是加强了台风雨汛期间的安全行车教育,重点教育驾驶员做好防疲劳驾驶和台风雨汛时间段的防范;五是加强了消防知识教育,增强火灾防范能力。通过夏季百日赛活动,使企业平稳地渡过了各类事故高发期,促进了全年安全工作目标逐步实现。 4、每年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是贯穿全年安全生产的一项工作,为实现“两个提高”、“两个为零”、“八个加强”目标,公司各二级单位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并从自身岗位查找安全隐患,逐项登记并确认了本单位的监控危险源,报公司安机处和工会备案,经公司评估识定各危险源监控点109个,其中,A级(企业级)10个由集团公司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高风险的特种行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 一、企业决策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 1.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能直接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着倡导和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决策者的品格风貌对企业的安全风貌会有极大的影响 。从企业的整体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 我认为,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应包括安全思想道德素质、安全知识技能素质和安全心理行为素质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起首要作用的是安全思想道德素质。企业决策层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安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安全道德素质,真正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才能树立起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和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才能把安全工作视为“天”字号大事摆在

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才能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企业看作一面镜子,企业在发展中可照出决策者的形象与风格,决策者的风格会给企业行为提供示范和榜样。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决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业的形象。 2.企业决策层领导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 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谁拥有更多的安全信息、安全法规知识、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技能、事故预测技能,谁就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做出更为正确的安全决策。因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预控,而预防预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决策,作为一个企业决策层的领导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安全决策知识素养。这是决策能力素养的基础。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决策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有助于决策能力素养和组织管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决策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二要不断学习安全工程技术、密切关注国内、国外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要系统地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安全决策能力素养。这是决策层安全文化素养的重点。决策层安全决策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其决策能力素养主要包括

安全文化论文

中国民航大学 《安全文化》期末论文 机务安全生产职责 专业班级飞行器制造工程 130147A 姓名甘立烽 学号 130146308 论文提交时间:2014年12月31日

机务安全生产职责 摘要:安全生产是机务永恒的主题,作为机务工作者,保证航班正常运行是首位,提高自身素质,减少不安全因素和人为差错,是合格的机务工作者所必备的素质。 本文通过对当前机务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提出作为机务工作者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安全生产的职责。 关键词:机务安全职责 在民航事业中,机务维修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维修直接影响到了飞行中的安全,一次看起来十分微小的维修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十分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所以,作为一个需要对飞机进行精细维修工作的机务人员,就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遵章守纪。迅速准确,细致周到。团结协作,刻苦耐劳”这32字为一个合格的机务人员所应担当的职责。每一个机务人员,都应该牢记心头并严格遵守! 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 在每一次对飞机的维护和检修中,都应该严格按照维修标准进行维修,切忌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发挥式的进行维修,否则,则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飞行事故。以突尼斯国际航空1153号班机事故为例,在起飞的前一天,该架客机做例行的维修检查。机务人员发现油量显示器出了故障,在进行零件更换时,将同为ATR生产的飞机——ATR42上的油量显示器更换到该飞机上使用。虽然两架飞机有很多的共同性,但是ATR42的油量显示器与ATR72并不匹配。所以在第二天机长从突尼斯前往意大利时,看到油量显示器上显示飞机有3100公斤左右的燃料,但其实只有790公斤,误差了四倍。但飞行员认为这趟行程只需再加465公斤燃料就够了,但加油后却只有1255公斤燃料,仅足够单程飞往意大利,显示器却显示有3800公斤燃料。当飞机回程时,驾驶员以为只要再加265公斤的燃料就足够,在检测并计算所需油量后(当时显示器显示还有2300公斤燃料),只补充了265公斤燃料,所以飞机上只有570公斤的燃料,显示器却显示有2700公斤。 当飞机在西西里岛北部上空时,两个引擎因油量耗尽而发生空中停车,而机长并没有调节好飞行状态并重启引擎,导致飞机高度不足,无法飞至机场,只能在海上迫降。在迫降过程中,飞机解体,16人死亡。这次事故的除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外,主要原因就在于机务人员私自调换油量显示器,导致飞行员对剩余油量的误判,引起飞行事故。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按照工卡,反而以自己的判断进行维修,这是机务人员要严重避免的! 二,严格要求,遵章守纪。 严格按照工作要求,遵守工作的注意事项,是一名机务的另一个必备素质,应做到对自己严格,对工作严格,遵守工作规定,绝不做规定以外的事。在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发生了一起这样的案件。一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这时,机长刚刚解开安全带,在快速释压的情况下,机长立刻被吸出驾驶舱,客舱乘务员立刻抓住机长脚踝,但由于气流原因,始终无法将机长拉回机内,好在副机长立刻重新控制了飞机,最终飞机安全降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严重的飞行事故。经调查发现,左侧风挡是在飞行前更换的,而固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措施完整版

编号:TQC/K615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措施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措施 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0引言 安全,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永恒主题。从国家来讲,安全生产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事关经济效益的提高,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员工来说,安全事关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论文(2015一季度)

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隆惠公司的安全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严格执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十大禁令》,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开展集团公司“我要安全”主题活动,时刻将安全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例如:石化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洼里煤矿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

安全文化论文

摘要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在履行企业使命、实现企业宗旨而进行的长期性经营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理念或安全价值观、员工在职业行为中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自然、社会、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包含了人的安全思维、安全心理、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内容,转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态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使员工形成一种自觉心理并规范其安全行为的安全意识,从而保障员工安全,实现企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为了建立安全文化,井下作业公司需要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推进安全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规范,创造公司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工程中,要着力构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机制,主要从组织协调、责任划分考核评价、过程激励、群众参与等方面入手。领导干部要树立高度的自觉意识,带头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确保安全检查质量,发挥好引领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安全文化,关键要素,保障措施,井下作业公司

第1章安全文化的概念与内容 1.1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是在维护和保障人类文明生活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性的文化现象。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道德、理想、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1]。安全问题自人类社会文明开始就已经出现,但未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却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因为安全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各个学科的学术活动、各种文学文艺及艺术形式均可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播载体,各行各业又都拥有自己特性的行业安全文化[2]。 1.2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 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两个主要方面组成。一是体制,由单位的政策、组织体制和管理者的活动确定;二是各级人员适应上述体制并从中获益所持的态度。由于安全文化与个人的行为关系极为密切,更因为许多个人承担着安全责任。因此,每个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责任感、事业心,要有良好的安全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要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警觉性,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有实时的见解、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和恰当的处理技巧。 1

安全论文安全环保文化建设

安全环保文化建设 摘要: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安全工作、安全制度 正文: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 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

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泥石流等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

倡导企业安全文化 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论文)

倡导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朱哮水丁兰生 (谏壁发电厂,江苏镇江 212006) 摘要:本文阐述了火力发电企业从物态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行为安全文化、观念安全文化四个方面着手塑造企业安全文化,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达到企业生产经营长治久安的目的。 主题词:安全文化安全 Call for Enterprise Satety Culture .Upgrade Safety Production Level Zhu-xiaoshui & Ding-liansheng (Jian-Bi Power Plant,ZhenJiang JiangSu 212006,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from four terms of material safety culture, system safety culture, behavior safety culture and concept safety culture sets forth to create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and to make workers and staff of the fossil-fired power plant enterprise build up the correct safety value concept. As a result, the long-term safety goal for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 safety culture, satety 安全第一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电力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产供销一体化,它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更是一个电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在电力企业很多事故通报中,我们发现,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是有人为的因素存在,据有关资料统计,发生的事故中,约有90%以上有人员违章违规的现象存在,其主要原因是相当一些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建设电力企业安全,全面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是最根本的,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安全生产法》的实施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素质,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提供了法律保证,也给电力企业更好地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的大好机遇。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人们从事的某项活动或某系统,即某一客观事物是否安全,是人们对这一事物的主观评价,当人们均衡利害关系,认为该事物的危险程度可以接受时,则这种事物的状态是安全的,否则就是危险的。安全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安全文化是人的意识在安全方面的反映,安全包含于文化,文化又作用于安全。当人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后,人们追求的不单只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不受损伤,更重要的是对人及人所处的有限环境应符合保障健康舒适和高效能的条件追求。安全文化就是在人的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过程中,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体现人的价值观念的文化,它的目的就是将企业全体员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念的文化人,将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念的生产群体。 目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已摆在我们面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要想在电力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保持竞争的强势,必须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抓住机遇。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企业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地抓员工安全教育、设备防护、消除隐患等问题,而必须从根本上着手,从基础工作抓起,从策化、决策到管理,从教育到规章,从设施到素质,全面地系统地,尤其在员工文化素质、管理层、决策层的文化素质上下功夫,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在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的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论文精选版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建 设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摘要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大众安康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故企业和职工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文化散布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 20世纪 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 “ Safety Cultrue” ,又可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它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

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 关于企业安全文化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只有国际核安全问题咨询组给安全文化下了个定义:即“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结合现代企业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实际,及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我认为,所谓安全文化,就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习俗和习惯、安全的理念,是人们价值观在安全方面的一种反映和体现。它是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是职工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伤害,及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保障。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包括企业安全理念、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管理、企业职工安全行为规范四个方面。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都将产生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达到对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的作用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我认为这就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我们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摘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安全理念是基础,健全安全制度是保证,提高安全素质是根本。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素质 我们经常看到听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不是时髦的条幅和口号,而是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解决的历史与时代课题。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工作的快乐,是单位的效益;是平安、也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珍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安全上班,安全回家,会让亲人少一份牵挂,父母多一份宽慰,家庭多一份快乐。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应运而生,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即所谓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直接影响和推动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升华。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其外延涵盖了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等诸方面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件事关企业盛衰兴亡的大事,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也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信誉。然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切入点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建设的重点,应从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树立安全理念是基础。安全理念是企业安全的精神文化。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指导和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方向和目标的指南,是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动力,也是全体员工接受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和约束;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是人们关于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观念、意识,这种思想、认识、观念、意识将时时处处指导和影响员工的行动方向和行动效果、结果;所以,企业应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挖掘提炼安全理念,系统地建立健全能让全体员工能认同、理解、接受、执行的适应本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利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广大职工亲切感受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存在和影响。一是给职工上企业安全文化知识课,在醒目的地方张贴、悬挂企业安全文化标语等;二是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 做到人手一册,方便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知识的了解,扩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宣传广度、深度和持久度。三是开展企业安全文化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来激发企业上下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学习和领悟,增强他们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知和理解,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奠定群众基础。也可定期开展安全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途径,使企业安全理念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同,使企业员工都树立起科学的安全观,并用安全理念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 其次,健全安全制度是保证。安全制度是企业安全的制度文化。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根据安全生产的章程,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制定可操作性,必须遵守的条款式的行为规定。制度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对所有从业人员的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手段,安全制度在企业的管理中是实现企业自主安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十分必要的手段。因此,加强企业安全制度建设,就是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行业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经营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建立了规范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每一个员工,才能强化安全管理,而不是决策人或管理人随心所欲或凭情感来管理。一是要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以及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工作落到每个人头,真正做到人人都关心安全,人人都做好安全,人人都维护安全。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全体员工在安全生产上应该遵守的规则,强化约束机制。让员工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三是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用制度来引导全体员工以安全生产为荣的价值观,要使每个员工明白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得好的应受到怎样的奖励;做得不好的该受到哪些惩罚,达到“严惩使其不敢”。从而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措施(新版)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 措施(新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5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措施(新版) 0引言 安全,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永恒主题。从国家来讲,安全生产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事关经济效益的提高,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员工来说,安全事关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 1安全文化的涵义及功能 1.1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从广义上,我国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的

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两种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面。在许多有关安全文化的论文和材料中,常常看见诸如“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文化”、“学习安全文化”等字样,这些实际上将安全文化看作一种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和能力等的综合体,与狭义安全文化的观点不谋而合。从理论上研究和探讨广义的安全文化是应该的,但对于促进实际安全工作而言,则不宜使用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而应使用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 1.2安全文化的功能 1.2.1导向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提倡、崇尚什么,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