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即所谓禀赋。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

《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耍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化学创新能力是进行化学创造活动获得创造成果的能力,是一般创造能力在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领域中的特征表现。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日常的教学活动,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想象,勇于展开讨论,启发学生做结论、下定义,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看到了创新的成果,而且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创新过程。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和支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欲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些社会问题,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例如,在讲授化肥的有关知识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设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就应提高化肥产量;而化肥产量的增加必须消耗更多的能源,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因此,要解决粮食问题,只提高化肥产量不行,必须创新,使学生联系到:现代的生物技术和转基因工程,农村的秸杆还田和燃料沼气化以及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不同的教育观念和目标,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式和讨论式就是说在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提供知识的背景和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从多个角度学习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自评,在学生课堂练习之后或实验操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过程中得失和感受,以丰富学生的体验,然后再对自评给予评价,让学生获得满足,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评,如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表格让学生用于自评,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反省能力。另外对于评价的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从而保证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多一把尺子,就会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进步。对于学生回答不了的问题,或是答错可暂缓评价,而给予鼓励,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初三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_1

初三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驱课堂的能力,向45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生动课件,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本学年度,我担任化学7、8、9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现对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一、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认真上好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上了一节区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业余时间的业务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知识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我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到电脑学校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四、下学期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争取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以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不仅让学生敬畏你更要亲近你,打心眼里接受你爱你疼你。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灵璧县禅堂中学吴志飞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某些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制教具 正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实验是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某些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实验教学大都使用厂制的常规实验器材,所有实验器材配置基本相同,实验内容要求一致,实验教学的方式也基本相似。这种教学仪器只能满足实验教学的一般性要求,而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受到限制,在新的理念“低成本,少污染,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和废弃物”的原则指导下,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激发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想象、探索、研究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学生在动手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将自己的设计、想象与智慧融入其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自制教具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具的解释是“教具是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顾名思义,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自制教具首先具有教具的基本属性。其特点是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近教学。只有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容易掌握;只有取材方便,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材料和工具;只有贴近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有生命力。 二自制教具的基本方法: 自制教具因为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科学合理、使用可靠的原因,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因为自制教具从设计构思到具体制作,都由作者自行创意筹划,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可以在课堂上边讲边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更可以和其他相关课题结合起来,使得自制教具有了更加灵活的表现,可以适应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是工业成品无法实现的。 三自制教具的使用原则: 要在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吃透教材内容是先决条件。要知道教具在课程中的信息位置;教具本身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使用时所需要的环境和配合条件等。 自制教具还要能满足全员参与的这一基本要求。因为是自制教具,成本不高,容易复制,要尽可能多做几个,让每生都有动手使用的机会。有些随堂制作的简易教具,必须人人动手。一般是先由教师或一、二名学生做示范,示范当中穿插着讲解,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或在使用方

最新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水东中学王周平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绍新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如: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国情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河南省鹿邑县玄武镇一中栾志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中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第二,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第五,写好观察记录。写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准确地描述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后面的分析研讨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二、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开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外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本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这半年来也是我在教学领域履行教师职责,勉力耕耘、不断进取的半年。回顾自己半年的教学历程。本学期能按照教学计划,顺利的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把我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人师表,宽容处事待人,以真诚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宽容待人。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对学生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用真诚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同时又不失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理论和业务学习,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为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认真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②把握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如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新知识。

③创新教法。认真分析教与学之间可能的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注重课堂互动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认真上好课堂教学,营造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大培优补差的力度。现在初三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时有发生,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学习为我,我为学习”深入学生心田,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倦为喜爱,以学为乐,以学为荣,以学为享。 4、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利用休息时间,虚心去听其他老师的课,相互学习、研讨。向他人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努力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喜欢我的化学课。

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育

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在新教材这样的要求下如何搞好化学教育,完成初中化学这门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值得所有化学教师研究的。 1 初中化学教育的问题表现 初中化学教育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影响该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体现在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压制,在化学教学中还是体现着“满堂灌”的旧有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以实验室教学为主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认知,那么为什么实验室教学始终没有彻底的贯彻落实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资源极其有限,在现实课堂中,很多学校都无法满足提供足够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基础性要求;其次,初中化学教学受到了。现代教育制度的严重局限,化学教学以高分为目标,更多的还是体现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方法,这是极其不可取的,虽然记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起着不可小视的基础性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加深理解,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记忆而是理解,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误入歧途了,究其症结,就是单纯追求高分的一个最无聊体现,因为只要你的记忆达标,你就能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这样做是严重有碍于初中化学的基础性教学的;再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本身专业知识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可以说,现在的化学教学是应该立足于生活之上的,应该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实际上,我们的很多教师自身生活化的知识都是极其匮乏的,其自身的生活化学知识非常局限;最后,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因为学生毕竟是教学全过程的主动者,学生应该主动的去思考而不只是单纯的受动于老师、受动于课堂,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此种学习品质的学生永远只是少数,所以,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发挥自身的优势来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热情,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备的最起码的素质。 2 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解决策略 2.1 课前准备阶段:生活化教学是基础: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生动的实例来切入课程的主题,比如,1977年11月9日,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海湾失火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实例来引出海水起火原因之探讨,这就和化学教学中关于水的组成密切联系起来,事情是这样的:当时,马德里斯海湾的风浪数日都没有停息,在某日,一阵突如其来的强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起大火,而海水为什么会起火呢?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定会引发学生无尽的联想,迫切找到答案的好奇心理就是兴趣的最初导向,而这一切都是一堂完美的化学课教学的开端。 此外,新闻报道也是一大有效途径,比如,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公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发表时间:2017-01-03T16:37:09.13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0月作者:臧颖[导读]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给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给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老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体地位,培养同学们自主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教育 初中化学是同学们正式接受化学课程的开始,必须培养起同学们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老师们应该把创新教育带到课堂中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厌学情绪,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实践中,要求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通过实验教学,不断完善学生这些方面的品质。强化课堂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并受到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例如,在“分子”这一节教学中,笔者补充了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溶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人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笔者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二、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为核心,提高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探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感受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说,发表认识成果,开展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迪和引导下,使学生在掌握运用知识和发展智能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达到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思考力。为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好第三、四类问题情景,多些探索与实践,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多让学生发表意见,多显示思维活动的过程,克服思维定势,发挥激励作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思维效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看、听、写、讲。有许多思维过程的飞跃和问题的解决或突破是在讲的过程中实现的,通过讲又可在学生间产生相互激励,集思广益的讨论,思维过程的展现与评议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型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全过程,提高培养创新思维的效益和质量。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利用自己的旧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探索新能力。积极开展活动课教学,在创造性活动中增长学生的创造才干。新课程方案增加了活动课课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活动课教材,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发展个性和培养特长提供条件。 三、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维的最高表现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理解。先前的化学教材,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材上直接给出了结论: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现今的教材给了可供选择的反应药品: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稀硫酸、稀盐酸,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先选择药品,再设计实验,最后确定实验室制法中的最佳方案。这样做就是重视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注重了实验的发生和发展,这样教给学生的是有较强能力的“活”知识;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今教材上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也是要求学生自行选择、自己组装,从而确定最佳装置。其实,知识的发展过程,正是前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可以让他们亲自体验化学的思维过程,这无疑是学生的创造思维过程,它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情动于衷,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学习是情感的行为。“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学活动如果不能以情感为纽带,那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与智能的和谐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说,没有情感参与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说:师生活动是“师生心灵约会”的活动,教学过程一刻也离不开情感的交融。情感投入在现代教育中的功能再现在激发兴趣上,而兴趣能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创造力。 基于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要义是需要教师的温暖情感,需要教师用创新精神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创新式教育体系,让学生如花儿样绽放在创新教育的天地。 创新教育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之一,初中化学教育为了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化学课程中引入创新教育,这就对初中的化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在充分发挥同学们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 吕凤林.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J].中学教学参考,2011(35).

九年级化学下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钟生军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是初三新开的自然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是中考的必考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学生的素养。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 一、教育观念方面。 本人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与时代步伐相一致。在当今素质教育浪潮席卷下,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并且多次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除对自已严格要求外,还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此来培养班级的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的氛围。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向45分钟要质量。为了上好课,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准备: ⑴课前精心备课。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基本概念,每个实验现象和原理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把握重点与难点,全面掌握教材,知道教材中哪些内容要增加,哪些内容要设置悬念,前后知识在什么地方、如何衔接等。都要清楚明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了解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我们教师要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这种学习困难的出现。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实验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⑵课堂上精心组织。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不让每个学生掉队,是我一直追求的信念。为此我就特别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和辅导,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向45分钟要质量。 2、夯实基础,稳打稳扎,不赶进度。 学生的作业和测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错误,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重视和加强平时课堂学习、夯实基础是很重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文本知识,我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每章节过关。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也就有好有坏,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而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给学生带来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要学的情绪。抓基本技能,就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技能。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反应原理、装置、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要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从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乐趣乐趣。 3、重视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平时教学还是在复习中,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出问题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掌握其基本原理。 例如,针对这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的科学探究题,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分

浅析化学式与化合价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化学式与化合价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 作用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析化学式与化合价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江西井冈山罗浮中学肖清良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4课题“化学式与化合价”,笔者认为:该课题在化学的启蒙教育乃至将来继续深造,都将造成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一课题学习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又被初学者称作“分水岭”。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指出由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所以化学式的书写必须 O,就是依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确定的,纯依据实验的结果。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 2 净物的水通过电解只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从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然后,又通过测定该试验在相同条件下的产物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可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等于2:1,再通过这两种气体的密度和质量的换算就可确定水分子中 O,其他纯净物的化学式也是的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最终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 2 通过相关的实验结果推算出来的。这一点的掌握对于学习书写化学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就更容易理解了,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要求掌握每个化学式确定的实验内容,但要知道任何一个化学式的确定,都经过了类似的实验过程。实际上,初学化学进行化学式书写练习时,主要是应用化合价来推求的。 阐述化学式的含义,教材通过一幅卡通画,以水的化学式为例,分别描绘了四个学生,每个学生讲述了该化学式的一种含义。这种表达方式无疑是恰当好处、清晰明了,指出:化学式都具有这四层基本含义。紧接着安排了一个有关化学用语的讨论,便于学生能分清楚各种常见化学用语的含义,指出其区别。据笔者实际教学中体会到,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往往不是很好,建议此项练习应多加训练。 教材的第二段介绍了化合价,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概念,因此,课文对化合价概念的处理极其简化。不正面下定义,仅

初中化学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初中化学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创新精神。 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执行新大纲,要以全民族素质教育为准则,牢牢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以这四个方面为红线,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新大纲确定的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是: 一: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体会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概括反映。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多而抽象,学生领会和完整掌握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 (1)通过实验让学生形成概念 初三化学绪言部分的演示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是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好例子。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观察水由静态转化为水蒸汽再冷凝成液态水,师生总结出变化特点,仅仅是物质状态上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演示“镁带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发出耀眼白光及生成白色固体。这个变化特点是镁带转变为不同于镁的白色物质——氧化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硫酸铜晶体的研磨等。“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再如“催化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由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归纳得出其概念。 (2)通过计算推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如在“原子量”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讲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其质量极小,运用起来很不方便,指出“原子量”使用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原子量概念,然后提出问题,依据课本中定义进行推算。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善于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对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拙见: 一、教师角色应转变 创新教育中的教师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既能教书育人,又能研究、创新的学者型教师;不再处于知识传播的主体地位和家长角色,而应该是学生创新活动的欣赏者和评价者。在教学中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生活观念,就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既教人以知识,又教人以道义,教人以创造,教人以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二、在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实验一般都是配合讲授知识设计的,很少研讨为什么选择这个反应路线?为什么要选用这种试剂?例如,初中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教材直接告诉学生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为了增强实验的探究性,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对比法,用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碳酸钙颗粒分别跟盐酸、浓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状况,弄清了为什么必须用碳酸钙颗粒跟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但是为什么不选用自己所熟悉的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学生十分困惑。实际上学生在学习二氧化碳之前,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十几种生成二氧化碳的变化,例如,人和动物呼吸;木炭、煤、蜡烛、酒精、甲烷、一氧化碳等燃烧;炭还原氧化铜;碳酸钙、碳酸氢铵的分解等。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自己头脑中搜寻这些信息,特别是在群体中自由思考,自由式发挥,互相启发,相互激励,使思维发生链锁反应,这样便促进了思维的发散。 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引导学生敢于冲破旧的条条框框,多方位、多视角、多途径去思考问题,还应引导学生对思维发散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集中于主攻方向,从中找到相对的最佳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聚合思维。在探究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原理时,必须引导学生对大家提出的十几种方法,从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方面分析、评价,明确了利用缓慢氧化、碳燃烧及碳酸盐分解等方法都不适于在短时间内用简便方法制取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所以采用碳酸盐与盐酸制取。在探究二氧化碳制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发散与聚合,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结构中的主要形式,因此整个过程使学生受到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三、利用小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中学生的特点是想像丰富、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敢于创新,但往往缺乏动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制作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动脑、动手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创新的机会。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二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本人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在教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章至第七章以及实验部分的资料,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此刻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课前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计算题的教学外,其余的课程我都利用了多媒体教学。 ③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多参考别人的教案,习题等。 2、组织好课堂教学。 ①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持续相对较好的注意力。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作业。 3、课后做好辅导工作。 用心利用自修的时间辅导学生。 二、用心参与教研活动 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交流方面,我们用心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有计划地对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验教材的学习,了解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用心主动的参与教改,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三、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构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个性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透过

浅谈初中化学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的素质教育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征的综合体现,而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 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科学探究、联系社会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如何体现初中化学教学的素质教育呢?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点 (1)培养目标不同。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只注重智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是精英教育。 (2)教学内容不同。素质教育是重视学生的全面提高;而应试教育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满堂灌输式教育。 (3)教学方法不同。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以训练为主,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应试教育则为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学习。 (4)学生负担的轻重不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能力的提高,学生负担轻;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5)教学效果不同。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试教育则是注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 2、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 (2)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备好每一节课,还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10-11T09:49:13.22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毛学清 [导读] 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代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的突破口。 毛学清(四川省简阳市草池初级中学四川资阳 641400)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代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的突破口。本文从诱发创新意识、激励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方面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6-060-02 2011.3.30解放日报报道:中央领导又一次发表讲话,说"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化学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积累,更要重视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资源。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的点滴体会,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营造创新的土壤,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实行民主教学 陶行知先生写有一首诗:你这胡涂先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要等到。/ 坐火轮/ 学微积分/ 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此诗道出了尊重人格,才有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真谛,否则,"瓦特"、"爱迪生"也可能被你赶走。所以我在化学教学中,很尊重学生人格,不随便批评人,有问题与大家共同研讨,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见机表扬,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和他们打成一片,从而使学生在我面前心情放松、思维活跃、勇于思考、大胆陈述己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精心设疑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创新意识来自质疑,问题是创新之源,质疑是创新之母。"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积极思维活动。但教师设疑问要注意:首先、教师设的疑问要新颖,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其次、教师设的疑问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设的疑问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梯度,从而引导学生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比如:学习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制取O2的药品是什么?反应物的状态是什么?反应的条件是什么?从而决定了用怎样的发生装置?那制取CO2的药品是什么?状态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那发生装置该怎样呢?在熟悉了CO2的制取方法后又设疑:书上制CO2的装置可否变一变?看哪位同学想的方法最多。话音刚落,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可在原基础上加个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或注射器来添加液体方便;有的说:可将试管换成锥形瓶或广口瓶或烧瓶;有的说:同样用长颈漏斗,但在导气管处安一个弹簧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由此可看出,教学中精心设疑,能点燃兴趣的火花,萌发其创新意识。 二、了解科学家的轶事,激烈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勤奋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教学时我通过介绍中外著名化学家创新的故事和艰辛的历程培养学生要具有严谨的作风和百折不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比如、学习空气的成分时,介绍英国化学家雷利从分析由空气中分离的氮气与由化合物制取的氮气,密度相差几毫克的事实出发,反复实验,精确测定,发现氩;讲"纯碱"时,介绍中国制碱专家--侯德榜得出"侯氏制碱法"的艰辛历程和侯氏制碱法在化学工业的重要作用。由此让学生明白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才获得的,自己应像科学家一样要有实事求是、严谨、顽强、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会,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才是核心。那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重视自学方法的引导。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了重要位置。自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的问题自学,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这就诱发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学习实验室制取CO2时要求学生先自学制取CO2的药品、原理、装置、收集方法等,同时提出:可用哪些方法制取CO2?为什么书上告诉的制取CO2的药品只有含CaCO3的固体和稀盐酸?并要求自己去探究。学生通过看书本、查资料、到实验室验证,知道了很多方法可生成CO2,同时明白了为什么书上告诉的制取CO2的药品只有含CaCO3的固体和稀盐酸。 2、拓展实验内容 针对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的特点,我除了落实书上的探究实验外,还合理增添了实验内容,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独立完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NaOH时,我提出了一个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证明NaOH溶解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看谁想的方法多,结果学生的实验设计除了用温度计测试或靠手感体会的陈旧模式证明外,还巧妙地与物理知识结合,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观察到气球胀大或红墨水外移,从而证明NaOH溶解于水放出了热量。随后我利用活动课时间,为他们开放实验室进行验证,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异常活跃,创造潜力得到了开发,当他们利用自己的设计方案完成了实验时,便会产生成功的愉悦感,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3、增强课堂练习的开放性 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笔者增加了一题多解、一题多练等开放性的试题。一题多解如:向5克灼热的CUO中通入H2一会儿剩下4克固体,则参加反应的CuO的质量是多少?一题多变如: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充分搅拌,待反应完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含的固体有哪些?若该题往滤渣中变成往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滤渣中含的固体又有哪些?由于开放性试题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在求解答案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