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硕士 考研参考书、笔记资料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硕士 考研参考书、笔记资料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硕士 考研参考书、笔记资料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考研必看教材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点·真题·题库》,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欢迎到育明教育订购!押题保过视频同步上线!

育明教育推荐: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张凤铸)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育明教育: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

知识的提升与拓展期刊推荐

《中国电视》

《现代传播》

《当代电视》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串讲笔记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P.21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P.27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P.34-P.49 4、《尚书》以记言为主。P.58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P.77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P.79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P.85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P.91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P.92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P.94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P.98P.99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P.105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P.117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chā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P.120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P.121P.124 16、《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P.125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 一、填空题。 1、王安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东钟山,又称紫金山,这座山向西距南京城7里,向东距钟山山顶也是约7里,因此称半山,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2、《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北宋处士林逋(和靖先生),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4、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悲)也”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5、文章四友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6、柳永,北宋婉约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二、选择题。 1、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唐P185 2、通俗诗派,又称“元白诗派”,是中唐时期,以元稹(《织妇词》、《田家词》)、白居易(组诗《秦中吟》 10首、《新乐府》50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一个诗派,诗歌多用写实手法,多用“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易懂和浅显,重要作家还有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王建(《田家行》)、李坤等。唐P277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4、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书目

南京大学 经常有学弟学妹问参考书目,一次次回答有些麻烦,这次就写下统一回答,希望对大家能有点帮助吧,也算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古代文学:袁行霈,高教出版社,四本;重点太多,且今年朱熹那题有点反押题反重点的意思,整个文学卷今年都有这种意思,所以大家还是认真扎实准备吧。其实朱熹是莫老的研究方向,之前考的苏轼杜甫都是莫老的研究方向。这就提醒大家,莫老研究方向中这几年来没考过的可能是以后考试的范围,如陆游,白居易(很多年前考过几次,近几年未出现)等。小说应该说考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南大之前研究小说的吴新雷老师退休了,故近10年几乎没有考过小说,之前倒是常考的。戏曲是南大文学院特色,故戏曲部分还是应该留心准备的,无非是那几个有名的。一般综合性卷子肯定考的是有名的大家,不大会考小家,我当时就是把自己认为的大家重点做在笔记上,并自己试着押题(押中了陶渊明,这个比较常见,呵呵),为复习第二轮及之后的几轮复习准备。 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大出版社),这本书还有个学习指导用书,里面的题目和分析很不错。我复习时候是把几大单独成章的作家提出来,自己做笔记,整理思路。再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学思潮,五个专题把调理梳理清楚,最后和当代文学打通,理出一条现当代五大板块的发展脉络(11年的乡土文学史那题,就有打通现当代的趋势,值得重视。PS 乡土小说是丁帆老师的研究方向,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大家最好好好琢磨下,会大有收获的)现代文学喜欢考个人(考过郭沫若,曹禺,周作人等),当代喜欢考鸟瞰图(如10年的文革叙事特征及某年的从郭小川到舒婷当代诗歌的考查),还有那种一个作家建国前后创作比较的题目,也比较喜欢考(如老舍,艾青,曹禺)。我今年押的是新时期诗歌发展小史,谁知道来了个让人抓狂的港台文学,囧。当然,一些没有被单独成章的重要作家也要留意(如11年的周作人,虽未单独成章,但是南大之前试卷考过3次,算是比较多的。其次就是张爱玲,胡适,今年我也准备了这个)(PS,S学长说“其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也是南大老师主编的,前些年有不少题目是从这边出。”我没看过这版,大家有时间也可以看看,三十年有些章节的确蛮难理解,对我这样跨专业的当时够呛,第四遍才理解记下来。) 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丁帆、王彬彬,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是南大自己编的,就是里面的政治论述有点多,可以跳过只看重点。这本书还是很有价值的,就是现在很难买到。当年张爱玲和王安忆比较的那题,看了这本书的应该答得比较得心应手了,因为这本书在王安忆那节时,就将之与张爱玲对比。《新稿》缺点是调理有点乱,大家看的时候注意把思路理清。 外国文学:朱维之,南开出版社,只要欧美卷;郑克鲁版本(Z学长推荐的,呵呵。粗略翻过,貌似确实比朱版好。朱版太简略了,感觉条理不怎么清晰。如果不想放弃外国文学的论述题,光看朱版肯定不太够的。PS 董晓老师研究的是俄国文学,尤其是契诃夫戏剧,大家可以看看外国文学的题目有N道俄国的。)文艺学:文艺学纲要(胡有清,南大出版社,因胡有清已不在南大了,文艺学现在由汪正龙老师负责。)故另有一本汪正龙老师编写的《导引》也要看,10年的大题即源自《导引》的原题(如果你不想放弃文艺学的论述题的话,还是看看里面的习题比较好,我当时是放弃文艺学了,故我自己笔记就整理了历年考过的文艺学题目,因为11年考的那题是05年的重复,故今年目标就是把文艺学的名词解释准备好,及再出现历年重复的题目,不能丢分。大家对自己每门课的复习应该有个规划,因为考的太多,时间实在不够,每门课要达到什么用的目标,心中有数才行。);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四本;南大高小方老师编《古代汉语》也要看,通论认真看,高老师的诗律那个通论讲的很简洁明晰,且诗律题目前几年经常考,格式都要按高老师版的分析。今年古代汉语题目大换血,且我是跨专业的,古代汉语本来就不好,故不多说了。 现代汉语: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胡裕树《现代汉语》。记得10年前的参考书上,《现代汉语》推荐的都是胡本。但是自11年开始,感觉开始不怎么考胡本,而更多的是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文学_笔记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她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她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与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就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她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就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就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就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就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思考与练习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她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与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与女诗人蔡琰。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就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与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与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就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与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与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就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与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与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第二章正始文学 一、基本知识 1、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3、《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这就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就是为了远祸全身。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二、思考与练习 1、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就是什么? 其内容一就是抒写孤苦寂寞与忧生惧祸之情;二就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就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艺术特色一就是长于抒情,二就是工于比兴;三就是精于用典;四就是善于曲笔。具体手法一就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就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风格深隐含蓄,所谓“阮旨遥深”、“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第三章两晋文学 一、基本知识 1、太康体: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

1、杨维帧:牛鬼蛇神。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风格秾丽瑰奇,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沈璟吕天成王骥德。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忠义,诸葛亮关羽。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 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民间流传与创作(历史与传统融合;宗教色彩淡化,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三教观念;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艺术:奇人事境,人物神物人性;幽默讽刺手法;线性结构,小故事,主线 10、《金瓶梅》西门庆:金钱权势色欲。典型意义:真实立体的人性,时代人物(官商霸,好货食利的市民社会,纵欲主义的时代潮流)艺术:文人创作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新题材,开两大流派);网状结构,辐射;类型化向典型化。 11、“三言”主旨:爱情,统治黑暗,友谊,市民生活。艺术:市民文学与文人文学的融合。情节奇;语言口语化;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人情世态描绘,心理

全国各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研究生排名

上一篇下一篇共167篇 全国各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排名2011年12月15日21:56:49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排名 排名 A等 1复旦大学A+ 2华东师范大学A+ 3浙江大学A+ 4武汉大学A+ 5南京师范大学A+ 6北京大学A+ 7四川大学 A 8北京师范大学A 9安徽师范大学A 10西北师范大学A 11陕西师范大学A 12南开大学A 13南京大学A 14中山大学A 15暨南大学A 16苏州大学A 17上海师范大学A 18首都师范大学A 19山东师范大学A 20扬州大学A 21兰州大学 A 22中国人民大学 A 23山东大学 A 24福建师范大学A B+ 等(36 个) :黑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青岛大学、厦门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B 等(36 个) :湘潭大学、渤海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深圳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鲁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史笔记(宋元)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西昆体 是宋初试探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派别。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内容大都是点缀升华歌功颂德应酬唱和,多使用七律等近体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西昆体在艺术上也有很严重的缺点,西昆体大多专门效仿李商隐诗艺术外貌而,缺乏真挚的感情和深沉感概,往往徒有其表华丽外表而缺乏内在意蕴。(西昆体衰败的真正原因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且诗歌立于模仿缺乏自主精神但西昆体对后世创作有一定影响) 2江西诗派 是北宋末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及陈与义,吕本中等人,代表作有吕本中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该诗派在诗歌创作的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受到黄诗的影响,主张自成一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多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就因为这样导致脱离了现实。靖康事变使诗派风气发生转变,负面影响较大,但它们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辛派词人 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共同点是:1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坚定的爱国主义者2.注重内容表达大胆冲破词的格律和音律限制以文为诗进一步发展了词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3继承了稼轩词的豪放词风。缺点:辛派词人虽极力师承辛弃疾但缺乏战斗经历又无辛弃疾胸怀抱负文学素养,因而学习辛词往往流于表面得其豪放失其沉郁不免有粗疏率直之弊。 4四灵派(永嘉四灵) 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四位,因为四人都出自叶适之门四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该诗派以贾,姚为宗。反对江西诗派晦涩诗风,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诸多作品内容多为题咏景物,专攻五律,以萧散野逸,平淡简远相雕榜,诗歌表现出清新恬淡,平易。写作手法上多使用精炼语言,白描刻画景物,很少用典。该派诗歌题材的主题多由于寄情山水反映失意文人的隐逸和闲适情趣,故作品多脱离现实,该诗派对此后的江湖诗派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5话本 说话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之为话本 6南戏 南曲戏文的简称,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 7四大传奇 即指元末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是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纠葛为题材的戏文,侧重写封建社会妇女对纯真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她们在封建礼教禁锢和熏陶下形成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性格。四剧的主要人物都是妇女,剧本内容方面的共通之处是:不仅在婚爱纠葛或家庭矛盾的描述中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她们受到的封建礼教的迫害和对其进行的抗争,还在人物的交往或事件的处理中,展示了她们正直善良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美的道德情操。她们大多性格坚毅,处世有主见,无论对个人婚爱的处理或家庭纠纷的解决,都表现得有胆有识,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2021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19考研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我在被录取之后,还是很激动的,因为自己的复习较晚,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身边研友的陪伴。就从考研备考来说,我将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总结,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想跟大家说,一定要提前想好要不要考研。在暑假之前,我是没有打算复习考研的,内心想着文科生还是能找到工作的,并准备暑假去实习。实习了半个月,实在干不下去了。我就在想,大学毕业说不定也就是实习的样子,待遇也好不到哪去。经过自己内心的灵魂拷问,我决定:辞去工作,考研。那么问题来了,考哪呢?又是一番挣扎,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了,我还没有怎么关注过考研信息。我就找了我的室友,问了下考研的流程,最后选择了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原因是学校离家近,专业也在大学期间学过一些,也方便以后找工作。因为选择的晚,前期复习起来总是手忙脚乱的。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能乱,选择了复习就是了,拼上一把。中国古代文学有三个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都是全日制,招收二十多个人。当然,很多文科专业都是类似的,甚至招的人更少。竞争还是有的,所以有意考研的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范围:政治、英语一、业务课一是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业务课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接下来我将分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块来谈谈我的一些经历。 政治英语几乎是所有考研人都要考的,如果英语特别不好的话,可以选择别的语言。因为自己开始复习的晚,自己的英语水平又不高,但其他语言也没有基础,所以我报了一个英语辅导班。背了《一本单词》,辅导班虽然是大班授课,但是我仍然是学到了不少,尤其是用词根词缀记忆单词。此外,我在上课以外的时间也会和班上别的同学交流,加上老师的鼓励,使我对英语复习越来越有信心了。就这样一天天的跟着学习,我的英语词汇语法越来越好了。后来就是集中的练题,做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但是真题没有一套套做,是按照老师整理好的分类进行练习的。政治,暑假我是都没想复习,因为听说政治复习早晚最后的分数差别不大。所以,我就想晚点开始,先把别的复习复习。在国庆之后,我才开始复习政治。我是直接看的《李凡政治新时器》,做做看看答案,解析也是认真的看,因为没有时间看别的资料了。李凡配套题既是我的练习册又是我的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复试第一经验

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复试第一经验写这篇经验贴的初衷是因为我在整个备考阶段几乎很少看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经验贴,复试准备期间毫无头绪,不知道老师会问一些什么问题。所以决定把我备考这一年多来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权当参考。该贴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政治篇2.英语篇3.文学篇4.语言学篇5.复试篇6.写在后面的话 由于篇幅较长,大家可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阅读。 因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是考大综合,就是说你报考古代文学、古代文献、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文字学、语言学任一专业,其他专业的书你都要看!都要看!!都要看!!!所以单就教材和南大自己出的研究导引加起来,保守估计需要看的书目就得有30本,复习量还是蛮大的。如果你选择了南大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因为南大的专业课任务比较重,进复试的时候是按照三科线排名的【即两门专业课和英语这三科,政治过基本线就好】,可以说我80%的精力都是放在专业课上的。但不要听我这么说就对政治掉以轻心,要知道政治还是能卡掉一批人!下面我就针对政治英语大概说说,两门专业课好好说说嘿嘿嘿。 【复试篇】 笔试: 1、《神曲》的救赎观念 2、分析《暴风雨》凯列班形象 3、分析浮士德的爱情悲剧 4、左拉《萌芽》自然主义创作手法 5、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本质特征 每题30分,共150分。3个小时答题时间。

面试: 1.英语自我介绍,据说英语提问的老师是叶子老师。人很漂亮也很随和。自我介绍完了之后,全程都是董晓老师和叶子老师在提问我【据说是董晓老师,我脸盲也分不清】 2.为什么选择比较文学专业; 印象最为深刻的三本书,以及深刻点是什么。 我说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艾略特的《荒原》和杨冬的《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在说《罪与罚》的时候我有提到意识流。董晓老师就有追问我意识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结合前面笔试中也出现了意识流。我觉得大家对意识流要多加重视啊。 因为我在自我介绍中提到了乔伊斯,叶子老师就问我读过乔伊斯的什么书。还 追问我有没有读过21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 我说了鲍勃迪伦,老师估计就无语了。 总的来说,老师没有为难我,我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没有打断。 【写在后面的话】 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会相信,我从来都没有因为觉得考研太辛苦、承受不住而情绪奔溃大哭过,反而是在看到关于一些作家的文学评论时太感动而流泪过哈哈哈哈。暑假时再看巴金写的《怀念萧珊》、11月份看张爱玲的《爱》还有穆旦、帕斯捷尔纳克的人物评传时,我都有感动到哭哎。我这么说,你们可能觉得我矫情,正如张爱玲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2015年看过100本各种各样书,2016年因为考研翻过的书不说上百本,也有几十本。读书越多,我觉得我的文字敏感度就有提高,我对文字间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情绪越来越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看事情也会愈加通透、柔和。这些改变都是一些看不见但我却很宝贵的东西。所以我很珍惜也庆幸拥有考研这样一次机会,它不仅让我可能升入更高的学府,而且也是我宝贵的经验。现在走在外面,我至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是文学院的学生。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郑振铎的这套书写于1930年代,所以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感,措辞、情绪,生发着“五四”后的感觉,用词新颖又古典,不经意地流露着除旧迎新的热烈,不太同于现代的书写方式。 上卷读完,极能感受到“郑氏风格”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有的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体例纷杂不统一,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会明显带有个人风格,体现个人学识态度。是的,透过他这本书,感受很深。 不知别人写文学史是否都会如此布置,但郑振铎的铺陈实在是过于全面摊开了,基本上是按人来一个个陈述,此人生平,代表词句,有名的人多说点,没什么名气的三两句带过,一个一个又一个人地这么平铺直叙着,颇有堆砌之感,看久了,会觉得累,觉得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词句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还是在絮絮地介绍着。 但他并不是无自己喜好的,遇到喜爱的作家和文体风格,一连串的排比倾泻而下,反复比喻,言辞

轻快,喜爱之情满溢而出。他是抒情的、个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对陶渊明、杜甫、新乐府、变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爱,比如他单拎出杜甫成一个小章节,详写他的遭际和不同时期的诗,在别的作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页的奔腾不息的各种新奇美好比喻来表现新乐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绝不加修整的情感铺面而来。这些时候的他是从漫无边际的陈列里蹦跳出来歌唱着的。 对大大小小诗人、词人、文章作者和作品,历来有很多的评论集囊括点评,所以郑振铎几乎是博采古代的评论来评价一个人,左一句诗品右一句诗话,文白夹杂,细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评述相互参照,当然,有时他也会对前人的定论持不同意见,直言他自己的见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凝结史书记载的“官位变迁”,三两句讲完一个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谥号,有的会摘一点逸事趣闻讲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个人都这么讲,连篇累牍的,读过以后,满脑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诰、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编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2P39) 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P64 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P216 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木兰诗_______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 我国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 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 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 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 年号。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 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 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 统一天下的

南京大学历年考研初试经验汇总

历届南京大学考研初试经验汇总

2017南京大学双非跨考社会工作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4 ) 2017南京大学一战社会保障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3 ) 2017南京大学英语笔译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 2017-04-13 ) 2017南京大学金融学“被”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1 ) 2017南京大学921管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0 ) 2017南京大学英语笔译初试+复试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0 ) 2017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8 ) 2017南京大学软件工程842高分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8 ) 2017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8 ) 2017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备考三个月上南大( 2017-04-06 ) 2017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渣渣二本逆袭985( 2017-04-06 ) 2017南京大学929中德经济法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日语翻硕考研经验分享+部分真题回忆(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文学院汉硕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排名第二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情报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初试第二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7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7南京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7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初试第一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7南京大学商学院考研第一学长万字经验分享( 2017-04-01 )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 一.古文运动。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 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 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 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 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 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 (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 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 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

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上岸啦!因为自己在备考过程中也看了很多学长学姐们备考经验,所以作为回馈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在大三下学习的时候决定考研的,因为当时还赶上了学校的其他考试,所以对于我来时,我的考研之路既辛苦但也很充实! 本人是高中时时一个文科生,属于那种能写会编的类型,而且高中时的底子还剩下点,而且看很多前辈都说报班没什么用,我也就没有报班。我大概是从十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当时就借了一个报政治考研强化班同学的政治讲义看了两遍,第一遍的时候主要是快速浏览,而第二遍才仔细看的。 然后就买了《李凡政治新时器》,对于《政治新时器》我主要是分阶段看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注意,这本书我觉得都是精华。 接下来押题卷的重要性考研党应该都懂的,大题我是完全背下来的。其实政治大题大家分数差别不会非常大,最重要的还是选择题。 英语单词我用的是《一本单词》,里面的内容非常详细,阅读我用的也是他的,他对真题的解析思路清晰有条理,个人比较推荐。我总共刷了五遍真题,把里面的经典句式和高频单词都尽量做到熟悉,同时抄录到笔记本上,《木糖英语》也特别值买,他把出题者的出题套路总结的很彻底。我觉得考研英语的真谛就是要一遍遍不断的刷真题,多记笔记。 多读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我坚持早晚都会抽出半个小时来读书背书,不管是单词还是作文,什么都读。当然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安排,我是习惯是早上背单词,晚上背作文和笔记,最后分数一些时间来做阅读,每天都定好计划要具体做什么。恒心一定要有,一定要简直的下来,当然如果平时吃完饭后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手机app上练习背单词。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发现不仅词汇量能有一个提升,更重要的是语感和写作技巧也能进步,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推荐《蛋核英语》作文书,好句子和整体思路框架都不错,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表达方式。十月份就要开始练习写作文了,争取每天一篇大,小作文。 也可以那些模拟题练手,找找做题的感觉,《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历年真题要多研究,多刷几遍,多分析分析出题者的思路和考察点。 相对专业课来说,本人建议大家做一个有规律性时间合理的计划,计划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