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二)》专升本考试大纲说课讲解

《高等数学(二)》专升本考试大纲说课讲解
《高等数学(二)》专升本考试大纲说课讲解

《高等数学(二)》专升本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专升本入学考试注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50分。

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函数、极限与连续

(一)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特性;数列、函数极限;极限的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概念与阶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基本性态(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了解反函数的概念,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经济问题的函数关系。掌握常用的经济函数(需求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

2.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不要求做给出ε,求N 或δ的习题);了解极限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

3.掌握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极限计算方法。掌握两个重要极限,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4.了解无穷小、无穷大、高阶无穷小、等价无穷小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5.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了解函数间断点的概念,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第一类与第二类)。

6.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用性质证明一些简单结论。

二、导数与微分

(一)考试内容

导数的概念及求导法则;隐函数所确定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了解函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会求平面曲线的切、法线方程。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隐函数及取对数求导法。会熟练求函数的导数。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初等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

4.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微分的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三、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一)考试内容

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单调性与极值、曲线凹凸性与拐点。导数在经济上的应用(边际、弹性)。

(二)考试要求

1.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对定理的分析证明不作要求);

2.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00,∞

∞ ,0?∞,∞-∞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3.理解函数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会求经济中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4.会用导数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5.理解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建简单实际经济问题的目标函数,会求常用经济函数的边际与弹性。

四、不定积分

(一)考试内容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不定积分换元法,不定积分分部积分法。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淡化特殊积分技巧的训练,对于有理函数积分的一般方法不作要求,对于一些简单有理函数可作为两类积分法的例题作适当训练)。

五、定积分及其应用

(一)考试内容

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积分变上限函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求平面图形的面积与旋转体体积。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定积分的性质和积分中值定理。

2.了解积分变上限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能正确运用该公式计算定积分。3.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4.了解定积分的元素法,会建立简单经济问题的定积分表达式;会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5.理解无穷区间上广义积分的概念,会求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六、微分方程

(一)考试内容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与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方程(可转化为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方法)。

4.了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异法,掌握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七、多元函数微分学

(一)考试内容

二元函数概念、二元函数极限、连续,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求导公式,多元函数极值。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二元函数的概念,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二元函数的极限。

3.理解二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掌握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计算方法;

4.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

5.会求隐函数所确定函数的一阶偏导数。

6.理解二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会求简单的二元函数的极值。了解拉格朗日乘数法,会求一些比较简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八、多元函数的积分学

(一)考试内容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二重积分的计算。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九、无穷级数

(一)考试内容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幂级数的概念和性质,函数的幂级数展开。(二)考试要求

1.理解无穷级数及收敛、发散、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和p-级数的收敛性。

2020精选小学数学教案 将学生置于情境教学中,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殊途同归之处。对于类型稍有不同的题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小学数学教案1 《圆的面积》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94-95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3以及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体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类比、极限的思想。 3、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观察、猜想、验证的实验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 圆面积的公式推导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圆经过无数等分剪拼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并且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圆面积的课件,彩色圆形纸片(每小组1个),剪刀(每组2把).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花园里新建了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让花坛更漂亮,管理员叔叔打算给花坛铺上草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面积 二、充分感知,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 提问:什么叫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用你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圆的面积,告诉大家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课件显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你认为圆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引导转化: 回忆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那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2、动手尝试探索。 (1)分小组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2)展示交流并介绍:你拼成了什么图形?在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我们再继续等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 小结:随着等分的份数无限增加,可以把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你能否根据圆与剪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想出圆的面积公式? 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小学数学教案2 ]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创设情境以奇取胜,让问题成为学生思维的领航者。以问题去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是我在这节课上力求体现的。数学化的情景(几个残缺的三角形)一开始

第一章 函数、极限、连续 教学要求 1.了解分段函数、复合函数、初等函数等概念。 2.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4.了解无穷大、无穷小及其比较的概念,了解函数及其极限与无穷小的关系。理解无穷小的性质。 5.了解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准则。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6.理解函数连续与间断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类型,了解初等函数连续性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 教学重点 函数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形和性质;极限概念,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函数的连续性。 教学难点 函数与复合函数的概念;极限定义,两个重要极限;连续与间断的判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函数 一、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1.集合; 2.邻域; 3.常量与变量; 4.函数的定义; 5.函数的特性。 二、初等函数 1.反函数; 2.复合函数; 3.初等函数。 三、分段函数 一、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1集合定义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元素a 属于集 合A ,记作a A ∈, 元素a 不属于集合A, ,a A ? 2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 12{,, ,}n A a a a = 描述法 {}M x x =所具有的特征 3集合间的关系: 若,x A ∈则必,x B ∈就说A 是B 的子集,记做A B ?;若A B ?且A B,≠ A B 则称是的真子集;若A B ?且B A ?,则A B =。

4常见的数集 N----自然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 它们间关系: ,,.N Z Z Q Q R ??? 5例 {1,2}A =,2{320}C x x x =-+=,则A C =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记作? 例如, 2 {,10}x x R x ∈+==? 规定 空集为任何集合的子集. 6运算 设A 、B 是两集合, 则 1) 并 A ?B ? {x ∣x ∈A 或x ∈B}; 2) 交 A ?B ?{x ∣x ∈A 且x ∈B} 3) 差“A \B” ?{x ∣x ∈A 且x ?B} 4) 补(余)?S/A ,其中S 为全集 5) 其运算律 (1) A ?B= B ?A , A ?B =B ?A (2)(A ?B )?C =A ?(B ?C) , (A ?B)= A ?(B ?C) (3)(A ?B ) ? C =(A ? C )?(B ? C) (A ? B ) ? C =(A ? C ) ? (B ? C) (4) (),()c C C c c c A B A B A B A B ?=??=? 注意A 与B 的直积A ?B ?{(x,y)∣x ∈A 且y ∈B} 例如:R ?R={(x,y)∣x ∈R 且y ∈R} 表示xoy 面上全体点的集合, R R ?常记为2 R 7邻域: 设a 与δ是两个实数且0δ>,称集合{}x a x a δδ-<<+为点a 的δ邻域。点a 叫做这邻域的中心,δ叫做这邻域的半径。记作(){}U a x a x a δδδ=-<<+ 点a 的去心δ邻域记做0 ()U a δ ,0(){0}U a x x a δδ=<-<。 注意:邻域总是开集。 8常量与变量: 在某个过程中变化着的量称为变量,保持不变状态的量称为常量, 注意:常量与变量是相对于“自变量变化过程”而言的. x δ δ

专升本《管理学原理》 一、(共72题,共150分) 1.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两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2分)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已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标准答案:B 2. “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2分)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万,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标准答案:C 3. 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说,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但是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2分)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标准答案:A 4. 如果一位管理者认为:解雇其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工人的工作更有保障以及符合股东的利益。这位管理者的伦理观是()。(2分) A.伦理的功利观 B.伦理的权利观 C.公平理论伦理观 D.综合社会契约伦理观 标准答案:A 5. 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分) A.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组织文化则可以是在组织努力的情况下形成 B.凡组织文化均具有自我延续性,不会因为领导层的人事变更而即消失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组织文化应该使组织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产生多角度的认识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 标准答案:C 6. 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由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每天的销售数宇,而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们下指令。总经理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2分)A.权责对等原则 B.命令统一原则 C.集权化原则 D.职务提高、职能分散原则 标准答案:B 7. 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2分) A.4 B.7 C.22 D.23 标准答案:B 8. 下列关于委员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分) A.委员会能够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B.委员会一般只活跃于组织的中间层和较低管理层 C.委员会容易导致时间上的延误 D.日常事务管理不宜采用委员会的管理方式 标准答案:B 9. 销售部经理说:“我们的销售队伍在竞争对手中是实力最强大的,要不是我们的产品缺乏多样性、不能及时满足消费者需要,我们的销售业绩也不会这么差。”生产部经理说:“一流的熟练技术工人完全被缺乏想像力的产品设计局限了。”研发部经理打断说:“创新思维凝结出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葬送在单调乏味而又机械的低产出生产线上。”上述谈话揭示该企业在组织上存在什么严重问题?()。(2分) A.各部门经理的论述都有道理,只是态度过于强硬 B.各部门经理对各自角色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定位不清晰 C.各部门经理过于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 D.各部门经理对组织内各项职能的分工合作缺乏客观而准确的认识 标准答案:D 10. 管理方格图中,9.1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2分) A.任务型 B.乡村俱乐部 C.中庸之道型 D.贫乏型 标准答案:A 11. 领导方式可以分成专制、民主、放任三种,其中民主型领导方式的主要优点是()。(2分) A.纪律严格,管理规范,赏罚分明 B.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C.按规章管理,领导者不运用权力 D.员工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 标准答案:D 12. 企业中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化方式来处理,而另有一些问题则不能,还有些问题如果进行制度化处理则会导致效率下降。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来说,面临以下各种情况时,你认为哪一种是最没有必要且不可能制度化的?()。(2分) A.随着企业市场规模的增大,应收账款总额急剧上升 B.随着引进人才增多,企业核心经营理念更趋多元化 C.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变化将更具不确定性 D.企业上下人均收入的提高所导致的员工心态变差 标准答案:C 13. 提出期望理论的是()。(2分)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标准答案:C 14. 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百先提出的 B.所谓正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 C.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能够使每一次强化都起到较大的效果 D.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标准答案:D 15. 某企业对生产车间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的()。(2分)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标准答案:B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B.接受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 C.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 D.在双向沟通中,接受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解 标准答案:B 17. 首次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的是()(2分) A.霍桑 B.法约尔 C.泰罗 D.巴纳德 标准答案:C 18. 匿名征询专家意见的决策方法,属于()。(2分)

重庆普通专升本《大学英语》语法与词汇复习题(一)时间:2011-02-14 来源:重庆专升本考试信息网整理阅读 1262 次 1. He offered to _____ her a hand as the suitcase was too heavy for her to A. borrow B. help C. lend D. show 2. The textbook is for the _______ students, not for the beginners. A. foreign B. blind C. advanced D. deaf 3. A sudden idea _____ to him that he might try the new method. A. occurred B. happened C. took place D. took part 4. We tried to _____ what he meant. A. make for B. make out C. make of D. make from 5. Although the weather was very bad, the buses still ran on _____. A. time B. plan C. schedule D. arrangement 6. I should like to _____ touch with old friends but I have so little time. A. get into B. be in C. keep in D. lose

xx优秀数学教案模板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优秀数学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xx数学教案一:梯形在哪里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已经学习了关于图形的有关知识,并且也非常的喜欢图形,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认识梯形》这个活动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发现环境中与梯形相似的物体。 2、具有初步的观察力、想象力。 3、能按活动规则独立进行操作,愿意讲述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认识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 教具:房子图一张;生活中含有梯形元素的图片若干。

学具:给图形宝宝涂色一组、正方形、长方形白纸若干、剪刀若干、蜡笔一盒、不同形状的卡片若干、铅笔若干,印尼2份、操作单若干、夹子每人一个。 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 活动过程 1.有趣的房子。 (1)巩固认识长方形。 教师出示房子图:这是什么?房子的墙是什么形状的? (2)认识梯形。 ①教师:房顶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图形和长方形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后回答。 ②引导幼儿比较梯形和长方形的外形特征,说出两个图形的异同: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有两条边是平平的;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是一样长的,梯形的四条边事不一样长的。 ③教师出示多种图形,引导幼儿找出梯形。 教师:这些图形里哪些是梯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尝试找出梯形并说出其基本特征。 2.梯形在哪里。 (1)教师:“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像梯形?”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2)教师:“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像不像梯形?”

精品文档 专升本《管理学原理》 一、(共72题,共150分) 1.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两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2分)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已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标准答案:B 2. “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2分)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万,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标准答案:C 3. 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说,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但是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2分)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标准答案:A 4. 如果一位管理者认为:解雇其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工人的工作更有保障以及符合股东的利益。这位管理者的伦理观是()。(2分) A.伦理的功利观 B.伦理的权利观 C.公平理论伦理观 D.综合社会契约伦理观 .标准答案:A 5. 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分) A.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组织文化则可以是在组织努力的情况下形成 B.凡组织文化均具有自我延续性,不会因为领导层的人事变更而即消失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组织文化应该使组织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产生多角度的认识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 .标准答案:C 6. 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由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每天的销售数宇,而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们下指令。总经理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2分) A.权责对等原则 B.命令统一原则 C.集权化原则 D.职务提高、职能分散原则 .标准答案:B 7. 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2分) A.4 B.7 C.22 D.23 .标准答案:B 8. 下列关于委员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分) A.委员会能够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B.委员会一般只活跃于组织的中间层和较低管理层 C.委员会容易导致时间上的延误 D.日常事务管理不宜采用委员会的管理方式 .标准答案:B 9. 销售部经理说:“我们的销售队伍在竞争对手中是实力最强大的,要不是我们的产品缺乏多样性、不能及时满足消费者需要,我们的销售业绩也不会这么差。”生产部经理说:“一流的熟练技术工人完全被缺乏想像力的产品设计局限了。”研发部经理打断说:“创新思维凝结出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葬送在单调乏味而又机械的低产出生产线上。”上述谈话揭示该企业在组织上存在什么严重问题?()。(2分) A.各部门经理的论述都有道理,只是态度过于强硬 B.各部门经理对各自角色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定位不清晰 C.各部门经理过于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 D.各部门经理对组织内各项职能的分工合作缺乏客观而准确的认识 .标准答案:D 10. 管理方格图中,9.1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2分) A.任务型 B.乡村俱乐部 C.中庸之道型 D.贫乏型 .标准答案:A 11. 领导方式可以分成专制、民主、放任三种,其中民主型领导方式的主要优点是()。(2分)

2014年英语试题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points, 1 point each)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7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2 long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one or more questions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1. A) To the bank. B) To a book store. C) To a shoe store. D) To the grocer’s. 2. A) Near the train station. B) In the countryside. C) In the city. D) Near the workplace 3. A) the choice of courses B) a day course C) an evening course D) their work 4. A) The pear. B) The weather. C) The sea food. D) The cold. 5. A) George’s wife.B) George’s father. C) George’s brother D) George’s wife’s father.

数学优秀教案课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2页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3.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苹果(一个平均分、一个不平均分)、1号学具袋(不同形状大小的纸片、吹塑纸、橡皮泥)和2号学具袋(纸条、纸片、软铁丝)等。 学生准备:彩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奇妙的问题想请教大家,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美好世界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妈妈十月怀胎,含辛茹苦,我们呱呱坠地,便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想不想来看看咱们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学生对于自己如何来到这个世界感觉很惊奇,激发了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观察胎儿图,发现一半。 课件出示胎儿图,瞧!这就是八周大小的胎儿,看到我们好玩、可爱的样子,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胎儿时期头长占整个身长的一半,其它部分也占整个身长的一半。教师追问:一半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操作学具,理解一半(回顾平均分)。 学生解释。(师拿一个苹果,从中间切开。)问其中的一份是整个苹果的一半吗(是)为什么像这种分法,在数学上我们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一半)(师拿一个苹果,故意切出一半大一半小)这一份是整个苹果的一半吗(不是)为什么只有怎样分才可以说是“一半”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来理解分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借助了身边的实物苹果来理解“一半”,自然引出“平均分”,使学生明确“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一半”。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 2.创造符号,表示一半。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个物体可以用数字“2”表示,那这“一半”该怎样表示呢?课件出示: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表示一半吧!(可以用图形、符号、数字或实物等。) 学生自由想象,创造符号,教师巡视。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 管理就是决策 2.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岀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A. 行为科学学说 B. 人文关系学说 C. 人际关系学说 3. 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 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 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 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4.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 的()。 A. 社会技术系统 B. 社会经济组织 C. 社会经济系统 5.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A.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 《科学管理理论》 6.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O A .企业精神 B. 企业价值观 C. 企业文化 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岀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 界的轰动,这就是()。 A. 《企业再造工程》

B. 《管理的革命》 C.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8. 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 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 个****力与技术技能 C. 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岀,它由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10、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11、美国对企业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得岀结论: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 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其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 A 6% B、56% C 66% 12、人们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寻求关心的需要、建立友谊的需要等社会需要,所以产生了()。 A、非正式组织 B、非正式沟通 C正式沟通 13?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较为合适。 A 4?8人 B、10?15人 C 15?20人 14.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 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模拟题四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此部分共有5个未完成的对话,针对每个对话是未完成的部分有4个选项,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1. ---Do you mind if I sit here? --- _____A_________. A. Not at all.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B. Of course. Do sit down, please. C. Never mind. I’d like to have some companion. D. Sure. I’d like to have someone to talk to 2. –Why do you always tell me what to do? To be frank, I don’t like it. --- I know, but _C__. A. I don’t like it either. B. How do I do for you? C. I just want the best for you. D. Obviously. You are right. 3. ----That was a delicious dinner. ----_D_. A. Thank you. Don’t mention it. B. You’re welcome. C. Not so delicious, I’m afraid. D. I’m glad you enjoyed it. 4. --- You are most beautiful in that red sweater. --- __C___. A. Oh, no. It’s just an old one, and I have had it for years. B. Yes. I think it goes nicely with my pants. C. Thank you. My mom knitted it for me some years ago. D. Oh, but I’m not sure if it suits me. 5. ---I missed Prof. Wang’s linguistics class again yesterday. ----_____C_____. A. Congratulations! B. How nice you are! C. What a pity! D. Have a nice weekend.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此部分共有2篇短文,每篇短文后有5个问题。请从每个问题后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Passage 1 Many countries face a somewhat more serious economic problem in the form of an unfavorable trade balance with other nations. Such an imbalance exists when the total value of a country’s imports exceeds that of its exports. For example, if a country buys $25 billion of products from other countries, yet sells only $10 billion of its own products overseas, its trade deficit(贸易逆差)is $15 billion. Many underdeveloped nations find themselves in this position because they lack natural resources or the industrial capacity to use these resources, and thus have to import

1(2分)、 2 Reading ____ the mind only with materials of knowledge; it is thinking that makes what we read ours. A、 rectifies B、 prolongs C、 minimizes D、 furnishes 参考答案:D 2(2分)、 2 I fell and hurt myself while I ________ basketball yesterday. A、 was playing B、 am playing C、 play D、 played 参考答案:A 3(2分)、 2 We’ve missed the last bus. I’m afraid we have no ________ but to take a taxi. A、 way B、 choice C、 possibility D、 selection 参考答案:B 4(2分)、 Measles(麻疹) ________ a long time to get over. A、 spend B、

C、 take D、 takes 参考答案:D 5(2分)、 2 He asked the waiter ________ the bill. A、 on B、 of C、 for D、 after 参考答案:C 6(2分)、 When you go to the doctor he asks you to describe your ____ so that he can make a diagnosis (诊断). A、 indications B、 signs C、 symbols D、 symptoms 参考答案:D 7(2分)、 2 I forgot to return the book to you yesterday. So I _____________today. A、 might do it B、 must do it C、 had to do it D、 must have to do it 参考答案:B 8(2分)、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上部)

目 录 1、集合与函数概念实习作业…………………………………… 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3、对数的概念………………………………………………… 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5、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 6、函数图象及其应用…………………………………… 7、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8、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9、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0、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1、循环结构 …………………………………………………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1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 14、函数sin()y A x ω?=+的图象………………………… 15、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 1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1)……………… 1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2)…………………… 18、正弦定理(1)…………………………………………………… 19、正弦定理(2)…………………………………………………… 20、正弦定理(3)……………………………………………………

21、余弦定理………………………………………………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2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6、拋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27、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

你(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管理的任务: 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 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 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 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 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 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 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 2.系统方法 3.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 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 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 部分。 12、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2.目的性 3.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 制性 13、系统的观点: 1.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 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 界的观点 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 的观点 9.等效观点 (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 段: 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 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 管理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 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 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 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 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 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 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中管理 的十四原则: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 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个人报酬 8.集中化 9.等级 链 10.秩序 11.公正 12.任用期稳 定 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 4、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三 种权力类型: 1.理性—合法的权力 2.传统的 权力 3.超凡的权力 5、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 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 级体系 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 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6、梅奥—霍桑试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 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 工的满意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 7、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围: 1.个体行为 2.团体行为 3.组 织行为 8、3C环境—企业外部环境的主 要特征: 1.变化 2.顾客 3.竞争 9、战略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 2.长远预期性 3.对 外抗争性 4.灵活应变性 10、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 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 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 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 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 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实事的管理 8.与供方互 利的关系 12、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 观: 1.领导作用 2.以顾客为导向 3. 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 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5.灵敏 性 6.关注未来 7.管理创新 8.基于事实的管理 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 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 11.系 统观点 (三)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 理道德 1、一般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 2.政治和法律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技环境 5.全球化环境 2、具体环境因素: 1.顾客 2.供应商 3.竞争者 4. 其他因素 3、外部组织环境的类型: 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复杂和 稳定的环境 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4.复杂和 动态的环境 4、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 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 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5、管理道德:组织的管理者做 出决策或采取行动所依据的准则。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1.试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Part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 point each, 30 points in all) Directions: There are 30 incomplete sentences. You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each one by deciding on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d or words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 then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Will you speak louder so as make people _____ you? A.to hear B.heard C.hearing D.hear 2.The car industry can’t survive ______ the government help. A.without B.with C.besides D.except 3.I had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________ her to go out for a drink with me. A.to persuade B.to have persuaded C.persuade D.persuading 4.Mr. Black, our new English teacher, is strict _________ kind. A.or B.but C.with D.as well 5._______ China Today is a good way of improving our English. A.Having read B.Have read C.Reading D.Read 6.If I ________ you, I wouldn’t miss the chance tomorrow morning. A.be B.will be C.am D.were 7.Those who want to attend the meeting should _______ the form. A.fill in B.fill up C.fill with D.fill of 8.After ______ for the job, the interviewees will be required to take a health check. A.to interview B.being interviewed C.interviewing D.having interviewed 9.Compared ________ our small flat, Bill’s house seemed like a palace. A.in B.for C.with D.as 10.——Each of the hard-working students ________ to go to college. ——So do we. A.hope B.hoping C.hoped D.hopes 11.He says ______ clearly ________ beginners understand most of his words. A.such…that B.so…that C.such a …that D.so a …that 12.Language is a tool _________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by all means B.by means of C.by means of which D.by means of that 13.Julia didn’t have enough clothes ________ a week. A.to last B.last C.lasted D.last for 14.He is pleased ________ what you have given him. A.of B.to C.with D.in 15.Scarcely had he fallen ________ when a knock at the door awakened him. A.sleeping B.asleep C.sleepy D.sleeper 16.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teachers _______ computers in their teaching. A.will use B.shall use C.use D.used 17.The more careful they are, _________ A.the less mistakes will they make B.the less mistakes they’ll make C.the fewer mistakes will they make D.the fewer mistakes they’ll make 18.John will get the money from his aunt _______ her death. A.with the help of B.in the event of C.according to D.in face of 19.We didn’t know what to do _______ the money had gone. A.once B.whether C.though D.then 20.——Mr. Jiang, long time no see. How are you? ——Fine, thanks. How are you _____ your teach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