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A、民航的组织的体系 一、发展历程 ***中国民航飞机的发展历程 1、空中客车工业公司于1970年12月18日在法国成立; 2、波音公司于1916年7月1日成立。 3、1970年7月,毛提造大飞机计划; 1970年8月,提出《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708计划,运十计划 1980年9月26日,运十首飞。 4、2008年,中国商飞(COMAC919)成立——第二次大飞机发展。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78)民航由空军管理,以军队领导为主的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第二阶段(1978——1987)民航脱离军队建设,实行政企合一的企业化管理; 第三阶段(1987——2002)第一次政企分离,航空公司与政府分离开来 组建六个骨干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西北航、西南航、北方航空; 第四阶段(2002——2007)第二次政企分离,机场属地化管理 成立7大地区管理局和26个省级民航安监办,33个安监局 成立6大集团公司:中航、东航、南航、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 民航政府:民航局——7个地区管理局——33个监管局 民航的企事业单位:三大集团(中航、东航、南航)、海航;深航、川航 山航、夏航;春秋、奥凯、东星、吉祥 民航保障单位: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 第五阶段(2007年至今) 空管政企分离 针对政府改革: 政府: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管制处、气象处、通信导航处、安全处、综合处地区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处、通信导航监视处、气象处 监管局——空中交通管制处 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三横三纵”改革,空管一体化运行 事业单位: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三横) 民航地区空管局(7) 民航地区空管分局(站)(33) 业务:空中交通管制、气象、通信导航监视(三纵) 二、ICAO和IATA的联系和区别 答:1)名称 ICA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2)是否官方 ICAO:官方

浅谈我国民航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内容介绍

目录

浅谈我国民航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顺顺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民航飞行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民航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安全检查不到位,飞行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以及环境的影响等。为了更好的保障乘机旅客的飞行安全,尽可能的避免飞行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就要求我国民航业加强对安全检查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民航安全检查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改善民航安全检查环境,积极构建严格完善的民航安全检查流程,才能更好的保障民航飞行安全,较少不安全飞行事件的发生。本文就民航安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及建议,对于保障我民航的安全飞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民航的安全检查的机制的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民航;安全检查;问题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inspection in China Yang Shunshu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the safety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flight has gradually emerge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causing civil aviation safety problems including inadequate safety inspection improper operation during fligh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the flight safety of passengers as far as possible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incidents during the flight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is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inspec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hina's civil aviation safety inspection. Only by improving the civil aviation safety inspection environment and actively building a strict and perfect civil aviation safety inspection process can civil aviation flight safety be better guaranteed and unsafe flight incidents be fewer. In this paper the civil aviation safety insp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ationalization for the security problem of th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my civil aviation fligh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studies for the perfe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safety inspection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 Civil aviation of China; Safety inspection; The problem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章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本章提示: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早在1957年10月5日就对民航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一指示高度科学地概括了民航工作的特点,深刻地阐明了民航工作的基本内容,精辟地确定了航空运输质量的综合指标,成为民航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对民航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习本章课程目的是掌握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内容,了解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组成及国际相关民航组织对于安全管理的职权和职能。 ·

2 第一节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是国际民航组织倡导的管理安全的系 统化方法,它要求组织建立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通过对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责任制度、程序等一系列要素进行系统管理,形成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体系,并实现既定的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 一、中国民航推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 2005年3月,加拿大民航局局长到中国民航总局访问,期间介绍了加拿大开展SMS的情况和SMS的理念,帮助中国民航建立SMS,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民航开展SMS研究的序幕。 2006年3月,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的第30次修订。该次修订增加了国家要求航空运营人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各缔约国应要求其航空运营人实施被局方接受的安全管理体系。 2006年,民航总局将SMS建设确立为民航安全“十一五”规划的工作重点之一,设立6个专业组,其中航空公司组由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负责,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局方整合各方力量,深入研究国际民航组织有关SMS的内涵和要求,向全民航宣传SMS的理念。编写SMS差异指南材料和指导手册,开展相关培训。选择海航、深航作为SMS试点单位。 2007年3月,总局颁发了《关于中国民航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在全行业进行SMS总体框架、系统要素和实施指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于10月份正式印发了《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2007年11月,总局飞行标准司根据SMS的要求提出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做相应修订,增加要求航空运营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总监等条款;同时,下发了相应的咨询通告《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就CCAR121修订内容和咨询通告征求各航空公司的意见。 2008年,民航工作会上进一步明确:2008年是SMS“全面实施年”,要求航空公司要重点抓好安全质量管理系统、主动报告机制、飞行数据译码分析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的建设。

浅议航空安全(最新版)

浅议航空安全(最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71

浅议航空安全(最新版) 1999年2月24日,西南航空公司一架TU—154飞机,机号B—2622,执行成都至温州SZ4509航班,在温州坠机,造成机上50名旅客,11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是一宗震惊全国的空难事件。它引起了国务院、民航总局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进一步反思。 航空企业是国家的新兴企业,航空安全与否,将对国家的政治稳定、深化改革、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再者,航空安全是航空企业获取最大效益的基础。每位旅客乘坐民航班机时,首先考虑的是该航空公司飞机的安全系数。试问,哪位旅客愿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1998年汕头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5.6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1.95万吨。虽然去年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效益比往年有所下

降,但在全国各航空企业中也名次列前。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汕头机场自开航以来,事故率为零。 由此可见,航空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怎样确保航空安全呢?笔者认为要从几个方面来抓: 首先,民航干部职工要有安全意识。这种安全意识一方面来自教育。干部要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全方位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每时每刻对职工灌输安全思想。如抓好上级安全文件的学习,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日等活动,给员工灌输事事想安全,人人为安全的观念,营造一种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来自职工自身的素质。职工自身应明白其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要对航空安全负责,为此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其次,民航干部职工要业务精通,技术娴熟。民航是一个高科技的部门。它要求每位职工拥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杜绝不懂装懂。如果没有扎实的业务技术,在工作中易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导致业务差错,严重的酿成事故。 最后,民航干部职工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作风稀拉必将导致

实施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十大关键环节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实施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十大关键环节简易版

实施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十大 关键环节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中国民用航空局虽然提出了建立民航安全 管理体系(SMS)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要素,但并没 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南、实施规范和审核标准, 目前国内也无一成功的民航企业案例可供参照 和借鉴。成功实施SMS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认 识、良好的方法和积极的行动。在开展SMS建 设时,应根据SMS基本理念,结合中国民航与 本企业的实际,在安全管理机制上进行大胆探 索与实践,不断地创新安全管理方法与手段, 扎实推进,持续改进,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民 航企业自身特点和需要的SMS。笔者根据前期推

行SMS的实践经验和反思,总结出了实施民航企业SMS的十大关键环节和基本解决思路。 一、学习领悟SMS,科学策划实施方案 深刻理解SMS精髓所在,是科学策划和推行SMS的前提条件。作为企业最高管理层和推行人员要具体学习领悟:1.ICAO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第30次修订要求和加拿大等航空企业推行SMS的做法。2.民航局发布的建立SMS的指导意见、指南和咨询通告,比对要素差异(三者各有优势),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建议在专家指导下进行)。3.建立和实施SMS的目的、意义、重要性、方法和手段。4.现代航空安全管理的特点、方法、手段、核心和相关法规。 5.健全安全责任制,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文件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 文件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文件 一、目的: 在发生不安全事件并对安全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之前,就通过危险源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来实施预防,使得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或其以下。 二、依据(相关文件): 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35(《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 FAA AC 120-92 《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介绍》 FAA AC 120-59 A《航空器承运人内部评估方案》 三、范围: 适用于按照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和CCAR-135(《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运行的运营人。 四、定义: 危险源——有可能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疾病或死亡,或者系统,设备或财产遭到破坏或受损,或者环境受到破坏的任何现有的或潜在的状况。

风险——某一危险源可能导致潜在后果预计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 衍生风险——作为风险控制结果无意中带来的新风险 风险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内的一个正式过程,由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组成。风险管理过程处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不是一个独立的或特殊的过程。 安全管理体系——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条理的管理安全风险的做法。其包括安全管理的系统的程序,措施和政策 五、职责: -组成正式的安全风险管理队伍,负责定期召开会议处理安全系统相关的各项程序 -检查并审核风险管理政策 -开展危害确认及相关作业,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检查并审核风险降低策略 -提出风险降低策略,提供安全专业意见 -发布安全信息给所有员工和利益相关方 -检查并审核内部,外部审计报告 -监督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施行 六、内容:

浅谈对民航安全管理的认识

浅谈对民航安全管理的认识 通过对《民航安全管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体会。结合自身认识和专业情况及学习资料,浅谈对民航安全管理的认识。 当今世界,经济危机来袭,经济倒退,消费水平下降,人民金钱承受能力下降,奥凯航空公司停营面临收购,那么,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该以怎样的自身特色经受这场严酷的世纪洗礼呢?这的确是一个凝重的课题。基于对航空安全极端重要性的思考,鉴于自身学习认知,实际上做的就是以人为本、固本强基的基础性工作,进行“忠诚”精神教育显得愈加迫切,无疑也是20世纪对民航安全工作发出的前瞻性呼唤! 以人为本在“管”字上下工夫 民航安全管理,着重在一个“管”字。从管理中彰显安全,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在“管”字下一番工夫。进而言之就是要坚持“四管”齐下:一、以“严”字为本。所谓“严”就是——严格的工作要求,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的程序标准,严明的奖惩制度,严厉的法规规章,乃至严酷的铁腕管理。组织领导、监督检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系统完善上面,都需要维持一个中心:严! 二、责任大于天。对于旅客,生命大于天;对于机务人员,责任大于天!一个螺丝、一枚扳手,都可能被我们遗忘在飞机上而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这是民航安全管理的精

髓。在进行民航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责任认知的培养,是有必要为之的。从到机场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机务人员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无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行为规范都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除了对机务人员的管理,还需要加强飞行、机务和空管系统的法制化管理,依法管理,有法可依。飞行员有飞行手册,乘务员有乘务手册,机务人员有机务手册,按程序飞行,按手册运行,按章法办事。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失造成错误,是应该要有惩罚制度的,警示其他人要严谨对待,警示当事人安全大于天。这是管理中的刚性制度的体现! 四、柔性政策并进。除了刚性制度,鼓励政策是需要实行的。对于员工,除了严格要求之外,还需要鼓励策略。民航人才的自主性给我国民航事业带来很大收益。尤其我校科技处处长王立文老师自主研发的飞机防冰系统,造福了首都机场,此外,还有机器人研究所的高庆吉老师和他的团队开发的福娃机器人,在奥运会期间,受到了热烈欢迎。民航系统有无数的人才,利用这批集创新和技术于一身的人才,造福民航事业,为安全管理提供巨大的保护伞。通过努力,若能在技术上达到自给自足,我国能在民航上节约巨大开支。实践探索在“新”字上求发展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也是民航企业的“第一竞争力”。把保证旅客生命安全作为民航的“第一要务”,把飞行安全作为民航企业的“第一品牌”。始终要记住:没有民航的安全,便没有民航的一切!

浅析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

浅析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 ——以自助值机服务为切入点 一、背景 安全与服务一直以来被视为航空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石,两者缺一不可。早在1957年10月,周恩来总理就给全民航工作提出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基本方针。安全是航空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而服务能让安全飞行锦上添花。但是反思当下我们不难发现,航空企业差异化竞争激烈,区域型航空公司和廉价航空如雨后春笋般出线冲击市场,各大航企力拼服务产品、价格优势以及航线资源等,但是否忽视了安全工作的投入?马航灾难性事故发生后,曾经的SKYTRAX五星级航空公司即使再优秀的服务在生命陨落面前也都显得那么苍白,毫无色彩。所以我们要强调飞机归根到底只是一种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客运服务最根本的是要将旅客安全的送达目的地。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工作的开展才是民航的生命线,将服务回归安全的本质是航企持续发展下去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意义 作为厦门航空公司的前端窗口单位,地面服务保障部值机处的工作包括帮助旅客办理行李托运,安排旅客座位,登机牌打印和特殊旅客服务等。这其中所涉及的安全隐患相比于飞行安全、客舱安全、空防安全等为人所熟知的主要风险源,似乎并不被重视,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根据我们所熟知的

蝴蝶效应,如果不对前端的小问题加以纠正、及时遏制、防微杜渐,小问题就会有趋势演变成大问题。任何的安全事故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然现象,而是长期积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一个航空公司的良好运行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和运气,但毁掉它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操作或失误。 以往的安全生产管理停留在发生问题——原因分析——整顿改进——再发生问题——原因分析——再整顿改进的被动模式,航班保障工作中低级差错、违规操作不断重复发生。这种对已发事故的关注忽视了事故金字塔的底座部分——事故症候以及事故隐患的控制和管理,也忽视了安全信息的收集和流通、人为因素、部门协作及安全文化的作用。这本质上也称不上安全管理,是治理事故而不是预防事故。 把具有系统、全面、革新指导意义的安全管理体系SMS引入到值机安全管理的工作中有利于形成全方位、无缝隙的安全工作框架,改变落后的被动态势,在实践中,日益满足各方面的安全需求。 三、研究的必要性 1)民航安全事故的不确定性 尽管民航安全水平持续提高,但是民航持续安全仍然面临这巨大的挑战,历史上的民航重大安全事故时刻在我们耳边敲响警钟。 2004年11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的B3072班机在包头机场过夜时结霜,起飞钱没有被发现,由于机翼被污染使机翼失速临界迎角减小。当飞机起飞刚刚

航空公司管理系统安全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文件资料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文件 一、目的: 在发生不安全事件并对安全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之前,就通过危险源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来实施预防,使得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或其以下。 二、依据(相关文件): 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35(《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 FAA AC 120-92 《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介绍》FAA AC 120-59 A《航空器承运人内部评估方案》 三、范围: 适用于按照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和CCAR-135(《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运行的运营人。 四、定义: 危险源——有可能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疾病或死亡,或者系统,设备或财产遭到破坏或受损,或者环境受到破坏的任何现有的或

潜在的状况。 风险——某一危险源可能导致潜在后果预计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 衍生风险——作为风险控制结果无意中带来的新风险 风险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内的一个正式过程,由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组成。风险管理过程处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不是一个独立的或特殊的过程。 安全管理体系——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条理的管理安全风险的做法。其包括安全管理的系统的程序,措施和政策 五、职责: -组成正式的安全风险管理队伍,负责定期召开会议处理安全系统相关的各项程序 -检查并审核风险管理政策 -开展危害确认及相关作业,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检查并审核风险降低策略 -提出风险降低策略,提供安全专业意见 -发布安全信息给所有员工和利益相关方 -检查并审核内部,外部审计报告 -监督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施行

《安全管理》之浅谈民航安全检查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浅谈民航安全检查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近日,笔者在机场讲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时,许多安检人员也参加听课,课余安检同仁问我,安检到底需要不需要服务?安全检查与服务两者之间位置怎么放?(在许多机场讲课时安检同仁都问过类似问题)说实在的,这个问题一时很难回答,更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民航准备设立安检专业时,那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对于安检专业课程中是否需要设置《安检服务心理学》一门课程就有较大的分歧,有的人认为安检是执法的,不需要服务,有的认为安检中有服务。由于当时政治形势以反劫机为主,安检中的服务问题也就淡化了。作为当时参与安检课程设置的人员之一,我一直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探讨。时过境迁,服务经济的出现,旅客对民航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民航安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成为旅客投诉的焦点之一,今天把这个命题提出,希望广大安检人员共同参与讨论,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安检工作的性质,也有利于提高安检的质量。 一、民航安检现行管理体制决定安检与服务并存 翻开民航近几十年发展的历史,民航安检管理走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1981年,我国民航对国际航班开始实施安全检查,由当时的公安部边防总局各机场边防检查站负责实施。紧接着民航国内航班也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安全检查,是由当时民航总局各机场公安保卫部门负责实施,形成我国民用机场国际和国内航班安全技术检查由武警边防部队和民航公安保卫部门分别实施的双管理体制模式。 随着民航体制的改革,20xx年中国民航机场实施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后,民航安检系统移交地方,所有的人财物的组成部分交由各机场统一实施属地化管理,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我国民航安检系统的多头管理的局面。从体制上看,大多数机场企业归地方政府管理,安检站隶属于机场企业。作为机场企业无疑要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

民航安全》论文

关于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王健 摘要: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当前,我国民航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建设、完善我国民航安全管理 体系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内涵的研究, 引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于民航业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关于我国民 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以达到更好地推动我国民航业的 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Wang Jian 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ts perfect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t present,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how to build and improve our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We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lead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importance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hina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民航风险与安全评估(中文)

民航风险与安全评估 摘要:风险和安全一直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民用航空,特别是在航空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条件下,频繁的机场和基础设施容量能力不足,从而永久性并不断增加系统组成上的压力。公众和运营商也越来越多的关注空气污染、噪音、土地使用,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废物处理、交通拥挤等问题。本文对民航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它涉及风险和安全的一般概念,介绍了飞机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方法,将风险和安全性量化。 关键词:风险、安全、民用航空、外部性 1.介绍 如何更好地管理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需要有效、安全地使用和管理现有的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引入新技术来取得进步。引入新技术,通常是将通过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带来社会效益。然而,出于对安全行的考虑,再加上我们普遍认为新技术会对环境带来消极影响,以至于最后由技术现代化和引进创新带来的效益增长会至少抵消一部分。优化组合涉及风险评估、以及制定标准将新技术带来的社会价值来最大化等内容。 风险有不同的定义。它可以被定义为在特定的时期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二它可以被视为个人或团体被一些特定行为以更多或更少的随机方式削弱的可能性。再者,风险也可看作是预期价值的损失(即一个随机暴露的个体被一些危险事件影响的统计概率)。 风险有不同的定义。它可以被定义为在特定的时期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二,它可以被视为个人或团体被一些特定行为以更多或更少的随机方式被削弱的可能性。第三,风险可以得到统计上的损失期望值相关的(即,一个随机暴露的个体被一些危险事件影响的统计概率)。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包括负面影响的严重程度。此外,这些人对风险也有一般分类(伊万斯,1996;1984;卡纳法尼,库尔曼,1981;圣人和白色,1980)。 风险可能自愿或非自愿的。自愿的风险和非自愿风险不同,它是个体选择的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乘飞机旅行是自愿暴露于受伤或死亡的风险,而生活在核电站附近或机场,一些无法控制的辐射或飞机事故的发生,是非自愿的风险暴露。风险可能涉及与空间、人口和时间依赖性有关的客观或主观的、已知或假定的接触概率。一般来说,暴露的概率的空间特征范围从完全本地化到全球危险。对于许多类型的风险有人口群体,承担具体的风险。依赖于是否存在的危险在相当大的时间和是否影响或危害的独立的曝光累计涨幅不大,风险相关的曝光的概率可能是连续的,周期性和累积。四种类型的社会风险也可以被识别(sageand白,1980) ●一个个体真正的风险,这可能是由充分发展后未来环境基础决定的; ●统计的风险,可能是由问题中的事件和事故的可用的数据确定; ●预测的风险,可能是由模型结构和相关的历史研究来预测分析的;感知风险,可以 直观地感受到,因此是由个体感知的。 在民航业,以上四种类型的风险都可能出现。为航空公司的航线飞行提供保险,是一个已知的统计风险事故的发生。乘客在地面购买保险,飞行就是一个感知风险,它通常超过统计风险。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预期的交通模式和设备的变化涉及到预测风险。这些变化可能与未来真正的风险评估充分逼近,他们对新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引进决策纳入管制。飞机事故常有特定的特征,可以吧他们与其他模式相关的事故区分开。 ●因为飞行可能会进行很长的一段距离,事故可能发生在时间或空间中的任何点。因此, 它是个人和全球的风险暴露。 ●乘客和机组人员是暴露在事故风险中的的主要目标群体,但地面上有也有个体可能暴露 在同样的事故下,尽管概率比较低。 ●虽然在绝对意义上的一个罕见事件,飞机事故都有严重的影响。 ●尽管任何飞机的运动是一种内在的风险事件。然而,根据概率理论,飞机事故被归类为

民航风险与安全评估 中文

民航风险与安全评估摘要:风险和安全一直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民用航空,特别是在航空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条件下,频繁的机场和基础设施容量能力不足,从而永久性并不断增加系统组成上的压力。公众和运营商也越来越多的关注空气污染、噪音、土地使用,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废物处理、交通拥挤等问题。本文对民航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它涉及风险和安全的一般概念,介绍了飞机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方法,将风险和安全性量化。 关键词:风险、安全、民用航空、外部性 1.介绍 如何更好地管理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需要有效、安全地使用和管理现有的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引入新技术来取得进步。引入新技术,通常是将通过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带来社会效益。然而,出于对安全行的考虑,再加上我们普遍认为新技术会对环境带来消极影响,以至于最后由技术现代化和引进创新带来的效益增长会至少抵消一部分。优化组合涉及风险评估、以及制定标准将新技术带来的社会价值来最大化等内容。 风险有不同的定义。它可以被定义为在特定的时期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二它可以被视为个人或团体被一些特定行为以更多或更少的随机方式削弱的可能性。再者,风险也可看作是预期价值的损失(即一个随机暴露的个体被一些危险事件影响的统计概率)。

风险有不同的定义。它可以被定义为在特定的时期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二,它可以被视为个人或团体被一些特定行为以更多或更少的随机方式被削弱的可能性。第三,风险可以得到统计上的损失期望值相关的(即,一个随机暴露的个体被一些危险事件影响的统计概率)。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包括负面影响的严重程度。此外,这些人对风险也有一般分类(伊万斯,1996;1984;卡纳法尼,库尔曼,1981;圣人和白色,1980)。 风险可能自愿或非自愿的。自愿的风险和非自愿风险不同,它是个体选择的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乘飞机旅行是自愿暴露于受伤或死亡的风险,而生活在核电站附近或机场,一些无法控制的辐射或飞机事故的发生,是非自愿的风险暴露。风险可能涉及与空间、人口和时间依赖性有关的客观或主观的、已知或假定的接触概率。一般来说,暴露的概率的空间特征范围从完全本地化到全球危险。对于许多类型的风险有人口群体,承担具体的风险。依赖于是否存在的危险在相当大的时间和是否影响或危害的独立的曝光累计涨幅不大,风险相关的曝光的概率可能是连续的,周期性和累积。四种类型的社会风险也可以被识别(sageand白,1980) 一个个体真正的风险,这可能是由充分发展后未来环境基础决定的; 统计的风险,可能是由问题中的事件和事故的可用的数据确定; 预测的风险,可能是由模型结构和相关的历史研究来预测分析的;感知风险,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因此是由个体感知的。 在民航业,以上四种类型的风险都可能出现。为航空公司的航线飞行提供保险,是一个已知的统计风险事故的发生。乘客在地面购买保险,飞行就是一个感知风险,

如何构建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2800字

如何构建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2800字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生产力水平急剧提升,国民生产总值也逐年递增,使得我国民航事业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现今,中国民航局正在加紧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本文阐释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我国民航引进安全管理体系的事实背景,重点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构建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手段,旨在更好的推进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内涵;事实背景;具体手段 和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民用航空拥有更加别致的特点,诸如公众安全期待值高、运营风险程度颇大、系统性强的特点,因此提高安全系数成了中国民航永恒的追求。近年来,中国的民航安全水平有了稳步提升,安全管理也迈向了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安全风险时,依旧会出现安全管理体系缺陷的问题。鉴于此种状况,我国应该结合现状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构工作,进而将中国民航管理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一、阐释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 所谓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一般均是采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界定的概念,其深意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措施体系,它遵循国家民航发展和国家安全政策,建立起民航安全方针和目标,为实现这一方针和目标而不断努力,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由民航安全理论、安全法规准则、安全管理信息库、安全监管、安全文化、安全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组成。要想切实实现民航安全目标,那必须确保构成民航安全体系的组成要素处于最优状态。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三个阶段,这三阶段按照次序构成一个循环的过程,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将关注点投向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两方面,从而弥补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纰漏之处,真实的推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二、分析我国民航引进安全管理体系的事实背景 众所周知,民航事故的危害性极大,具有突发性、国际性、关注度极高、死亡率极高的特征,因而经由民航事故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损失都比较大,加之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日提升,民众对航空运输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便捷性有了愈来愈高的需求。基于此种情况,如何冲破民航安全水平发展的瓶颈、有效改进繁杂航空系统的安全系数,成了当下十分紧要的一项工作。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研究

2011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69 学号:xxxxxxxxxx XX航空公司安全管理 问题研究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XXX 教授/副教授 论文作者: 2011年3月

2011’ Master’s degree thesis University code: 10269 Graduate code: XXXXXXXXXX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XX airline security management research School: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 Direction: Tutor: Graduate: March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博士(请勾选)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系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博士(请勾选)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华东师范大学所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信所和“知网”送交学位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阅;同意学校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勾选) ()1.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或“涉密”学位论文*, 于年月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2.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导师签名本人签名 年月日 * “涉密”学位论文应是已经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或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 论文(需附获批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涉密”审批表》方为有效),未经上 述部门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 上述授权)。

民航安全检查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浅谈民航安全检查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作者:日期:

浅谈民航安全检查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作者:顾胜勤 时间:2011-04-06 E 我来说两句(5) 近日,笔者在机场讲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时,许多安检人员 也参加听课,课余安检同仁问我,安检到底需要不需要服务?安 全检查与服务两者之间位置怎么放? (在许多机场讲课时安检同 仁都问过类似问题)说实在的,这个问题一时很难回答,更不是 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民航准 备设立安检专业时,那是在上世纪 90年代末,对于安检专业课 程中是否需要设置《安检服务心理学》一门课程就有较大的分歧, 有的人认为安检是执法的,不需要服务,有的认为安检中有服务。 由于当时政治形势以反劫机为主,安检中的服务问题也就淡化 了。作为当时参与安检课程设置的人员之一, 我一直把它作为一 个课题来探讨。时过境迁,服务经济的出现,旅客对民航服务的 要求越来越高,民航安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成为旅客投诉的 焦点之一,今天把这个命题提出,希望广大安检人员共同参与讨 论,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安检工作的性质, 也有利于提高 安 检的质量。 【文章编号】9-2011-

、民航安检现行管理体制决定安检与服务并存 翻开民航近几十年发展的历史,民航安检管理走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1981年,我国民航对国际航班开始实施安全检查, 由当时的公安部边防总局各机场边防检查站负责实施。紧接着民航国内航班也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安全检查,是由当时民 航总局各机场公安保卫部门负责实施,形成我国民用机场国际和国内航班安全技术检查由武警边防部队和民航公安保卫部门分别实施的双管理体制模式。 随着民航体制的改革,2003年中国民航机场实施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后,民航安检系统移交地方,所有的人财物的组成部分交由各机场统一实施属地化管理,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我国民航安检系统的多头管理的局面。从体制上看,大多数机场企业归地方政府管理,安检站隶属于机场企业。作为机场企业无疑要为旅 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加上机场自身需要创建服务品牌等等,都需 无疑要安检来配合。安检成为机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安检必须有服务。从业务关系上看,安检又属民航公安,从这一关系决定了安检检查必须确保无误。这些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民航安检与服务并存的现状。 二、民航安检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浅谈对民航安全管理的认识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浅谈对民航安全管理的认识 通过对《民航安全管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体会。结合自身认识与专业情况及学习资料,浅谈对民航安全管理的认识。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当今世界,经济危机来袭,经济倒退,消费水平下降,人民金钱承 受能力下降,奥凯航空公司停营面临收购,那么,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该以怎样的自身特色经受这场严酷的世纪洗礼呢?这的确就是一个凝重的课题。基于对航空安全极端重要性的思考,鉴于自身学习认知,实际上做的就就是以人为本、固本强基的基础性工作,进行“忠诚”精神教育显得愈加迫切,无疑也就是20世纪对民航安全工作发出的前瞻性呼唤! 以人为本在“管”字上下工夫 民航安全管理,着重在一个“管”字。从管理中彰显安全,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在“管”字下一番工夫。进而言之就就是要坚持“四管”齐下: 一、以“严”字为本。所谓“严”就就是——严格的工作要求,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的程序标准,严明的奖惩制度,严厉的法规规章,乃至严酷的铁腕管理。组织领导、监督检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系统完善上面,都需要维持一个中心:严! 二、责任大于天。对于旅客,生命大于天;对于机务人员,责任大于天!一个螺丝、一枚扳手,都可能被我们遗忘在飞机上而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这就是民航安全管理的精髓。在进行

民航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责任认知的培养,就是有必 要为之的。从到机场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机务人员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工作与生活中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无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行为规范都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除了对机务人员的管理,还需要加强飞行、机务与空管系统的法制化管理,依法管理,有法可依。飞行员有飞行手册,乘务员有乘务手册,机务人员有机务手册,按程序飞行,按手册运行,按章法办事。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失造成错误,就是应该要有惩罚制度的,警示其她人要严谨对待,警示当事人安全大于天。这就是管理中的刚性制度的体现! 四、柔性政策并进。除了刚性制度,鼓励政策就是需要实行的。对于员工,除了严格要求之外,还需要鼓励策略。民航人才的自主性给我国民航事业带来很大收益。尤其我校科技处处长王立文老师自主研发的飞机防冰系统,造福了首都机场,此外,还有机器人研究所的高庆吉老师与她的团队开发的福娃机器人,在奥运会期间,受到了热烈欢迎。民航系统有无数的人才,利用这批集创新与技术于一身的人才,造福民 航事业,为安全管理提供巨大的保护伞。通过努力,若能在技术上达到自给自足,我国能在民航上节约巨大开支。 实践探索在“新”字上求发展 安全就是民航“永恒的主题”,也就是民航企业的“第一竞争力”。把保证旅客生命安全作为民航的“第一要务”,把飞行安全作为民航企业的“第一品牌”。始终要记住:没有民航的安全,便没有民航的一切!我们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国家声誉的安全理念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