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编号:XGGLC-QG-Ⅱ-09

版次/修订号:1/0

主责部门:企业管理处1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掌握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质量/测量/能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为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质量/测量/能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监视和测量。

3术语和定义

3.1监视:观察系统或系统一部分的工作,确认正确的运行和检出不正确的运行。

3.2 测量: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3.3绩效:对各项作业活动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4引用文件

4.1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2 GB/T1902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4.3 GB/T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4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4.5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5职责

5.1企业管理处负责对综合管理体系整体运行的绩效监视和测量,督导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和持续改进。

5.2技术中心负责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负责应用统计技术对

过程质量或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分析,寻找改进的机会。

5.3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

5.3.1负责产品质量指标、原燃料的进厂结算指标的化验分析。

5.3.2负责监视测量设备(或装置)的管理,组织对监视测量设备(或装置)定期校准、检定。

5.4机械动力处(能源环保处)

5.4.1负责能源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包括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运行控制参数的监测。

5.4.2负责环境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包括污染物排放指标、数量的监测。

5.4.3负责特种设备、安全装置的外委检定(检验)。

5.5安全处负责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包括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如岗位噪声、高温、电离辐射、岗位粉尘等;接触有毒有害员工职业健康定期体检等。

5.6人力资源部负责监视和测量人员的资质管理。

5.7各部门、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

6管理内容及要求

6.1 基本要求

6.1.1企业管理处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检查等方式监视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绩效。内部审核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执行《管理评审程序》。

6.1.2各专业管理部门每月对本专业业务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及控制措施(方案)有效性的监视和测量。

6.1.3各类监视和测量,应制定相关的监测标准、监测周期,详细记录监测结果。各责任部门对监测结果的不符合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

改、完善,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6.2监视和测量主要内容

6.2.1质量监测

质量管理主要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包括关键过程控制情况、产品质量特性、设备运行情况、用户意见及满意情况、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等。过程的监测按《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执行,产品的监测按《检化验管理程序》执行。

6.2.2测量监测

测量管理主要对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进行监视,应用适宜的统计技术在确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按《测量过程控制程序》、《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

6.2.3 能源监测

能源管理主要对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运行控制参数进行监测。

能源消耗主要监测项目

6.2.3.1 焦化工序:洗精煤消耗、煤气消耗、电量消耗、水量消耗、蒸汽消耗、余热回收。

6.2.3.2 烧结工序:固体燃料消耗、煤气消耗、电量消耗、水量消耗、余热回收。

6.2.3.3 炼铁工序:入炉焦量、喷煤量、煤气消耗、电量消耗、氧气消耗、水量消耗、煤气回收、TRT发电量。

6.2.3.4 炼钢工序:电量消耗、氧气消耗、水量消耗、煤气消耗、煤气回收、余热回收。

6.2.3.5 轧钢工序:煤气消耗、电量消耗、水量消耗。

6.2.3.6 辅助工序:煤气消耗、电量消耗、水量消耗。

6.2.4环保监测

环保管理主要对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进行监测。环保监测主要监测项目:

6.2.4.1 废水监测: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等;

6.2.4.2 废气监测:有组织排放的废气等;

6.2.4.3 噪声监测:工作场所、厂界噪声;

6.2.4.4 固废监测:生活固废、工业固废等。

6.2.4.5 粉尘检测:原料场及各种加工、输送环节的粉尘。

6.2.5职业健康安全监测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员工、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装置及特种设备等进行监测。

6.2.5.1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物理因素监视和测量:包括岗位噪声、高温、电离辐射等;

6.2.5.2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化学因素监视和测量: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岗位粉尘等浓度;

6.2.5.3 接触有毒有害员工职业健康体检。

6.2.5.4防护设施效果评价检测,包括防尘、防毒设施及劳动防护用品效果评价。

6.2.5.5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天车、电梯等;

6.2.5.6安全装置检测: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防雷避电、检测报警装置等。

6.3监视和测量计划

6.3.1机械动力处(能源环保处)根据公司实际,每年末制定下一年的能源绩效、环保绩效监视和测量计划,对各单位的主要能源相关变量、能源绩效参数控制及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定期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进行检定。

6.3.2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根据公司实际,每年末制定下一年的计量绩效监视和测量计划,对各单位的计量器具定期检定、校准。

6.3.3安全处根据公司实际,每年末制定下一年的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计划,对各单位接触有毒有害员工职业健康情况进行体检,对各单位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进行监测。

6.3.4各单位制定本单位质量/测量/能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计划。

6.4监视和测量实施

6.4.1各专业管理部门按照监视和测量计划,根据国家标准、操作规程、现场检查、设备测试、目标考核、能源计量、统计报表、统计分析、评价等方法组织实施运行控制的监视和测量,形成记录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相应的部门和单位。

6.4.2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监视和测量计划组织实施监视和测量,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报公司专业管理部门备案。

6.4.3 能源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实施

6.4.3.1 对各主要耗能工序加强监测,督促各单位优化生产工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改进操作方法,落实设备基础工作,确保耗能设备维持正常性能,开展系统优化匹配工作,实现设备高效运行,降低能源消耗。

6.4.3.2 应用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逐步实现对能源供给到消耗全过程的连续监测、集中控制、统一调度,使能源达到优化利用、合理平衡。

6.4.3.3 用能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应符合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优化设备运行控制参数。

6.4.4 环保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实施

6.4.4.1 对各单位外排废水、废气排放量及其主要污染因子的浓度

或厂界噪声等进行监测。

6.4.4.2 对各单位节能降耗体现的环境效果以及涉及到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4.5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实施

6.4.5.1 对公司级的重大危险因素控制计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时监督抽查。

6.4.5.2 组织对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岗位噪声、高温、电离辐射、岗位粉尘浓度等进行监测。

6.4.5.3组织接触有毒、有害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

6.4.6发现异常情况和超标现象,责任单位或相关单位组织整改。具体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7支持性文件

7.1环境监视和测量管理办法

7.2动力介质计量仪表管理办法

8记录

8.1____检查表XGGLJL-QG-14(附件1)

9流程

监视和测量管理流程(附件2)

10附则

10.1 本文件自下达之日起执行。

10.2 本文件传达到公司基础级。

10.3 本文件由企业管理处负责跟踪、完善。

10.4 起草人:企业管理处黄建光

10.5 会签人: 技术中心姜碧涛

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韩勇

机动处(能源环保处)马跃强王永平

安全处尹振奎

人力资源部庞建忠

10.6 初审人:孙风江

10.7 会签人:李付俊

魏小珍

马立明

底根顺

王耀彬

10.8 审核人:张丙生

10.9 批准人:迟桂友

附件1:

_________检查表

受审核(检查)方:编号:XGGLJL-QG-14

标准和

条款号或

文件

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说明

审核(检查)员审核(检查)组

日期

附件2:

监视和测量管理流程

各部门、单位制定监视和测量标准、方法

各部门、单位制定监视和测

量计划

监视和测量判定

符合

不符合

整改

监测结果

附件3:

更改状态一览表

序号版

更改

章节

更改

内容

修改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生效

日期

1 1 0 -- 颁布黄建光2014.01

.28

张丙生

2014.0

2.11

迟桂友

2014.

02.12

下达

之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