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程验收标准

防雷工程验收标准
防雷工程验收标准

防雷工程验收标准

一、避雷网安装

1 保证项目:用材及网格尺寸和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网格及支持件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架空高度适宜,位置正确,网格交叉点焊接完好,支架布置均一,曲率半径正确,牢靠坚固,与保护面平行,防腐良好。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要求焊缝平整光滑,网格布置均匀平整,防腐均匀,支架有良好的导电性。

3 检查数量:网格数的30%,支架全数。

4 检验法:抽样观察检查和器测或检查施工记录。

二、引下线安装

明装引下线安装

1 保证项目:用材及引下线数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引下线及支持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安装位置正确,坚固牢靠,焊接工艺正确,支持件用材、支持件与墙面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防机械损伤部件齐全,防腐良好。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螺栓等紧固件齐全,断接卡设置便于检测,接触面镀锌或镀锡完整,引下线平直,固定点间距均匀。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检查和器测。

暗敷引下线安装

1 保证项目:接地电阻及用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电气预留接地及引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柱主筋位置对称,搭接处要平整,每层短路环≥1个,用作引下线的主筋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与均压环作良好的焊接。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电气预留接地的引出长度≥0.2m,引出材料为≥φ12镀锌圆钢;焊接处平滑无气;引下主筋与箍筋全部焊接。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检查,器测和检查施工、安装记录。

三、接地装置安装

1 保证项目:用材及埋设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如下要求:

合格:人工接地体长度及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体焊接无虚焊。降阻剂的用量及采取的降阻措施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利用自然基础作接地体时,要求与基础同位的围土壤含水量≥4%。敷设于基础中作为接地装置的钢筋仅一根时,其直径D≥10mm。用基础地网作接地体,每根接地线在-50cm以下与钢筋连接的表面积s≥4.24kc

m (kc是分流系数)。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10Ω,自然接地体的电阻值≤4Ω,且自然接地体的主筋与引下主筋的焊接面不少于3处,接地线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扁钢L≥2b(L为搭接长度,b为扁钢宽度),圆钢L≥6d(d为直径)。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四、避雷针安装

1 保证项目:用材及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避雷针及支持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位置正确。固定牢靠,针体垂直,防腐良好,避雷针及支持件的制作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设有标示的避雷针标示完整、美观、匀称,显示清晰。焊接工艺符合施工规要求。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避雷针针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顶端针杆的直径。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或检查安装、施工记录。

五、避雷带安装

1 保证项目:用材及接地引下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避雷带及其支持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高度适宜,位置正确,固定牢靠,曲率半径正确,焊接工艺正确,防腐良好。焊缝平整,饱满,无明显气、咬肉等缺陷。支撑立柱与避雷带和带与带的搭焊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闭合环路测试良好。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避雷带整体安装布置匀称美观,焊缝平滑,全带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 检查数量:根据避雷带的长度和防雷等级,一类防雷每间隔12m检一个点,二类防雷每间隔18m检一个点,三类防雷每间阁24m检一个点。

4 检验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或检查安装、施工记录。

六、感应雷防护装置安装工程

等电位处理

1 保证项目:接地电阻值应与所连接的防直击雷装置相同,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设备的防雷设施引下线不得串联,应各自接入接地总汇流排。

2 基本项目:等电位连接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天面冷却塔、广告牌和其它金属物体与避雷带(网)的连接不少于两处。竖直金属管道在顶端和底端应分别与防雷装置相连;电梯每条导轨的接地不少于两处;地下供水管道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相连,高低压联合变压器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相连;低压配电重复接地和保护接地的设置符合设计要求。燃气管道的进出口必须与防雷地连接,并应有两处接地。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天面部分的等电位处理的焊接工艺符合焊接平滑、无气的标准,其它部分的焊接同上,其焊接的长度应为材料直径的6倍,宽度的2倍,各种引下接地线无串联,接地电阻值均≤4Ω。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和检查施工记录。

七、高低压线路防感应雷装置的安装

1 保证项目:进、出户的各种高低压线的敷设式及与进、出户距建筑物最近的第一根线杆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高低压避雷器的型号及各种技术参数应满足线路载荷要求和设计,接地电阻及各种用材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高低压线路防感应雷措施及装置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进户高压线长度L>50m的电缆,两端应装避雷器,型号规格合乎设计要求,其接地线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相连,L<50m的电缆,在线路变换处必须装一个避雷器,接地电阻应≤30Ω。钢筋混凝土电杆、铁塔杆接地的电阻应≤10Ω,用材应符合设计标准,线路的交叉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避雷器的各种辅材应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各接头要求紧固,接触良好,防腐处理完好。低压线路的保护级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装置同接地装置安装。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电缆终端头和接头的安装封闭密,填料灌注饱满、无气泡、无渗油现象,芯线连接紧密,绝缘带包扎密,防潮涂料涂刷均匀,封铅表面光滑、列裂纹。与避雷器相连的各线应为合乎设计的绝缘多股铜芯线,要求无断股,与接线柱线连接处有足够的接触面。低压线路的保护级数的设置和各级避雷器的配置,满足各种技术参数要求。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试验、器测和检查安装记录。

八、避雷器的安装

1 保证项目:各种避雷器各自的技术参数应符合出厂检定标准,接地电阻及辅助用材应符合设计标准。

2 基本项目:各种避雷器的安装还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各种避雷器安装的现场制作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避雷器外部应完整无缺损,封口处密封良好。阀式避雷器拉紧绝缘子应紧固可靠,受力均匀;排气式避雷器的倾斜角和隔离间隙应符合要求;放电记数器密封应良好,绝缘垫及接地应牢靠、良好;油漆应完整,相色正确。低压避雷器的各种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正确,避雷器及支持件安装牢固,安装型号搭配符合负载要求,接地装置符合接地装置安装规定。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阀式避雷器各连接处的金属接触表面无氧化膜及油漆,应有一层电力复合脂;并列安装的避雷器三相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名牌处于易于观察的同一侧。接地电阻≤10Ω。低压避雷器的工作信号和故障显示信号完好,各连接线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良好,避雷器的外形美观,反应灵敏、快捷。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试验调整,器测和检查安装技术记录。

九、侧击雷防护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侧击雷防护

1 保证项目:用材及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侧击雷防护的安装及技术处理还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高度大于30m的建筑物,从30米起每间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设置水平避雷带或均压环,并与引下线相连;30m及以上外墙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相连,过渡电阻应≤0.03Ω。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沿建筑物四设置的水平避雷带之间的垂距处处<6m,焊接工艺在合格基础上,避雷带整体安装布置匀称美观,焊缝平滑,全带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防腐完整良好。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查法:观察、器测和检查施工记录资料。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侧击雷防护

1 保证项目:用材及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钢筋的连接应符合GB50057-94第3.3.5条规定;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相连,钢柱或柱子钢筋应利用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各至少有一个接点。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接地电阻应≤4Ω;各接点的搭焊长度应为材料直径的6倍以上,或材料宽度的2倍以上,焊接工艺在合格基础上,整体安装布置匀称美观,焊缝平滑,全带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防腐均匀。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查法:观察、器测和检查施工记录资料。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侧击雷的防护

1 保证项目: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 基本项目: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注:高度超60m才采取措施)

3 检查数量: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4 检验法: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十一、建筑物计算机机房静电防护

计算机机房静电防护装置的安装

1 保证项目:用材及接地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合格:基本工作间不是活动地板时,其铺设导静电地面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 ~1.0×10 Ω·cm,其导电性能稳定、无尘。主机房的活动地板表面导静电性能良好,无暴露金属部分;主机房工作台面及坐椅垫套导静电性能良好,体积电阻率为1.0×10~1.0×10 Ω·cm;主机房的所有导体无一处对地绝缘;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等对地接通,且Ri≤4Ω,静电接地线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好,限流电阻为1MΩ。静电接地装置安装同接地装置安装。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静电连接线各自接到接地母线上,各连接线暗敷布置。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的粘连接触面积不少于10cm 。

3 检查围:全面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和查验安装技术记录。

十二、电信等专用房及设备的静电防护

1 保证项目:用材及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电信等专用房及设备的防静电措施还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除计算机机房静电防护装置的安装所规定的容外,机房通信设备及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应有保护对地接通;数字通讯设备和模拟通信设备的保护地线不得串联;各保护线的截面为35-95平毫米的多股铜导线。综合接地电阻Ri≤1Ω。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接地母线为截面积≥120mm 的铜排,接地线两端的接点电气接触良好,有防腐处理。

3 检查围:全面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和检查安装记录。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设施建设质量标准生产和储存民用爆破器材、火药等场所的防雷设施安装

十三、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场所防直击雷设施标准

1 保证项目:同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安装中的保证项目。

2 基本项目: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除接闪器安装、引下线安装和接地装置安装中规定容外,避雷针的安装数额和高度,四距离,应能满足按滚球法确定的保护围。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避雷针按滚球法确定的保护围能将整个生产场所完全包围,且确定的保护围的交叉点(面)的高度应大于生产场所最高建筑物的高度。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计算和检查安装技术记录。

十四、民用爆破器材或引信、火药等生产场所防感应雷技术处理标准

1 保证项目:用材和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此类危险场所防感应雷技术处理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各种室外架空管道,每距25m,应有一处接地,在进入室处,应与防感雷接地装置连接;平行敷设间距<100mm的管道或长金属物等,其跨接点的间距≤30m,交叉净距<100mm之处有跨接;长金属物弯头、阀门等连接处过渡电阻≤0.03Ω;引入危险建筑场物(场所)的电源线路,零线重复接地的电阻≤10Ω,引入端的电缆金属外皮的接地电阻≤10Ω;电缆与架空线的换接杆上装有避雷器,并与电缆金属外皮、绝缘子铁脚等连接一起接地;室所有金属物体均有接地。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室布置有闭合回路的接地干线,危险建筑物外有闭合回路的接地体,每距20m 与室干线有一处连接,且连接点至少有2处,接地电阻均<10Ω。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检查和实地器测。

民用爆破器材和火药等生产、储存场所防静电安装标准

1 保护项目:现场制作件和接地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合格:有可能积聚静电的金属设备、管道及其它导电物体或供电设备不带电金属部分,均有接地,且接地电阻≤100Ω;各静电连接线的截面应≥35mm ,连接线的两端接触良好,有防腐措施,连接线的导电性能良好,所有静电连接线不得串联,应各自接到防静电接地装置上。

优良:重要的金属设备有2处以上的重复接地,且接地连接线与接地装置之间设有一个1MΩ的限流电阻;当防静电接地装置与防感应雷接地装置共用时,其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4Ω。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测法:观察、器测和检查施工记录。

十五、液化气、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危险场所、环境的防雷设施建设质量标准易燃、易爆气体危险环境(场所)防直击雷设施安装

1 保证项目:除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场所防直击雷设施标准规定的容外,接闪器的保护围和气罐的制作质量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标准。

2 基本项目: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除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场所防直击雷设施标准所规定的容外,生产液化气、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建筑物的防直击雷设施布置与安装,应符合GB50057-94中所列的一类防雷等级标准,生产间设置的避雷网格应为5×5或6×4(m),接地体应为地网,充装间或储存间应设置有避雷带或不小于10×10或12×8的避雷网格,接地体应为复合接地体或地网。气罐区的避雷针(塔)安装位置和设置数额应足以将整个罐区安全覆盖,各避雷针接地装置单独设置。

优良:除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场所防直击雷设施标准规定的标准外,罐区装有钢屋架的,钢屋架与罐区地网应接通连为一体,接地电阻值为≤1Ω。

3 检查围:全面、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仪器测定,绘图计算和查验施工记录。

十六、易燃、易爆气体危险环境场所防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及静电装置的安装

1 保证项目:用材、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标准。

2 基本项目:防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静电设施的安装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各种输气管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各接头、法兰盘有铜片(线)跨接,过渡电阻<0.03Ω,气站或生产间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架、电缆金属外壳以及室外的架空管道、金属构架两端均应接地,接地电阻均≤10Ω。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设备、管道、卸车台等和室外输气管道通过建筑物进出口处,在不同爆炸危险环境边界、管道分支处及管道每间50-80m,均设有防静电接地,气罐静电接地不少于两处,且应与地网相连,静电接地装置单独安装,其电阻应≤30Ω,与防感应雷地共装置时,其电阻应≤10Ω,与地网相连时,其电阻≤4Ω。各种接地的现场制作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直接引入的低压线路,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有接地;电缆与架空线转换处,装有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均连在一起接地,埋地的所有金属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处与接地装置连通。装卸接头与金属管道间的跨接线截面≥6mm。

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各接头的接触面和导电稳定性完全满足泄流的要求,各接点的防腐良好,各接地连接线无一处串联,接地电阻均≤4Ω,泵房各种接地齐全。

3 检查围、数量:全面、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和检查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十七、油库、加油站等易燃油品类场所防雷设施建设质量标准易燃油品类场所防直击雷设施安装要求 1 保证项目:接闪器的保护围、用材及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除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场所防直击雷设施标准规定的容外,易燃油品类场所防直击雷设施的布置与安装尚应符合GB50057-94第3.2.1条标准。金属油罐壁厚<4mm时,应装有防直击雷设备;当壁厚≥4

mm时,可不装设。金属油罐的环型防雷接地距罐体的距离>3m。非金属油罐装有阻火器和呼吸阀,必须处于接闪器保护围之。人工洞油库油罐的金属呼吸管和通风管露出洞外的,应有独立的避雷针保护,保护围应高出管口2m,针距管的水平距离大于3m。避雷针尖端应设在爆炸危险空间之外。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油罐的接地点沿油罐长的间距<30m,防腐均匀;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的水平距离≥4m,接地电阻均<10欧。

3 检查围、数量:全面、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绘图计算和检查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十八、易燃油品类场所防感应雷设施的安装标准

1 保证项目:油品容器及附属装置的制作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感应雷设施的安装必须符合施工技术规。

2 基本项目:易燃油品类场所防感应雷设施安装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金属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人、透光等金属附件应保持等电位连接。输油管的法兰、阀门等连接处应有铜片跨接,法兰为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过渡电阻应<0.03Ω;进入人工洞油库的金属管路,埋地长度距洞口小于50m或不埋地时,在洞外应有两处接地,电阻≤20Ω,两点的间距应≤100m。铁路装卸油品设备(包括钢轨、管路、鹤管、栈桥等)均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Ri≤10Ω。地上钢油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应采用铠装电缆等与罐体作电气连接,铠装电缆埋长度≥50m。动力照明和通讯线路引入人工洞,其防感应雷措施同易燃、易爆气体危险环境场所防感应雷装置的安装规定。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跨接用材均为铜材,截面≥25mm ,各焊点无虚焊,各接点防腐良好。

3 检查围、数量:全面、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和检查施工记录。

十九、易燃油品类场所防静电装置安装标准

1 保证项目:静电接地装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储存甲、乙、丙A类油品的钢油罐和非金属油罐,均有静电接地,非金属油罐设置有防静电导体,且与金属管线有良好的连接;油品装卸场所,应有防静电装置:地上和管沟敷设的油管的始、末端,分支处及直线间隔20-30m处,应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Ri≤30Ω。管线、机泵、发电房等金属导体,均应有防静电接地,大型罐区地网的接地电阻应≤4Ω。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防静电跨接线的截面均≥25mm ,静电接地装置与防感应雷接地装置共用时,接地电阻Ri<10Ω。与地网接通时Ri≤1Ω。

3 检查围、数量:全面、全数检查。

4 检验法:观察、器测和检查施工记录。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第1.0. 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 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

防雷接地规范常用

1、防雷接地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和防侧击雷的门窗、栏杆以及屋面的金属物体必须接地焊接。 3、防雷接地体应采取焊接方法:①使用金属管作接地体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角形金属跨接线;②钢筋与钢筋交叉要用一条短圆钢进行跨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圆钢同扁钢的焊接必须进行三面焊接;③焊接处焊缝应饱满,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灰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应敲净。接地体采取搭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扁钢为其宽的2倍以上;(三个棱边焊接)②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以上;(双面焊接)③圆钢和扁钢连接,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三面焊接) 4、人工接地体应采用圆钢、扁钢、角钢、钢管等金属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②扁钢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厚度不小于4毫米;③角钢厚度不小于4毫米;④钢管壁厚不小于3.5毫米。 5、利用建筑物钢筋做防雷引下线时:①上部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基础防雷地线焊接,不能绑接;②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一根直径12mm或-40×4镀锌导体伸向室外墙边的距离不小于1m,以备室外人工接地体使用(按图纸设计确定)。③下部在室外地坪上不低于0.3m处焊接一接地体连接板,供防雷接地电阻测量和以备室外防跨步电压工程用(按图纸设计确定)。④接地电阻值应小于设计要求,当利用柱基作接地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埋没人工接地体。⑤建筑物钢筋柱内,钢筋直径16mm以上的可用二根作为一组引下线,钢筋直径10mm以上的应用四根为一组作引下线。具体做法按设计要求。⑥防雷专用的引下线暗敷时,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引下线必须在距地面1.5~1.8m处做断接卡子(一条引下线除外)断接线卡子所用镀锌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10mm,并需加镀锌弹簧垫圈,并安装一个有标识的接地电阻检测盒。⑦施工操作时应按图纸设计要求截出柱、桩、位置和柱、桩内所用钢筋的位置用油漆作好标志,按照施工进度层都要在相同的钢筋上作好油漆标志,以免错接。 6、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天面的设备管道,突出构架以及需防铡击雷的门窗必须做好接地,需防雷的金属门窗应有两处与接地线相连,天面的金属管道应有两处接地。 7、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电源穿线钢管均应与接地装置相联。 8、接地干线的接线柱应该明敷在外,与绝缘导线PE线应紧密联接,联接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记。 9、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并用镀锌螺栓将接地线牢固地接在电气设备的金属体上。

机房防雷工程技术方案

机房防雷工程 技 术 方 案 设计单位:***************** 设计时间:2013年1月23日

第一部分雷电概述及破坏性 雷电是由天空中云层间的相互高速运动、剧烈磨擦,使高端云层和低端云层带上相反电荷。此时,低端云层在其下面的大地上也感应出大量的异种电荷,形成一个极大的电容,当其场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对地放电,这就是雷电现象。 在气象学中,常用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日数、年平均地面落雷密度,来表征某个地方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此外,也使用年雷闪频数来评价雷电活动,它是指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年共发生雷闪击的次数。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20天)、多雷区(20—40天)、高雷区(40—80天)、强雷区(>80天)。我国的雷电活动,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全球分布是赤道附近最活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极地最少。 1.雷电的破坏性 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25—30kV/cm)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 通常雷击有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感应雷是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出现局部高电压,或在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而发生闪击现象的二次雷。 1)直击雷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2)感应雷破坏: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2006年试行V3.5) 为了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害,确保建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基站内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有必要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作。一.基本原则 实施防雷工程应本着整体防雷、综合治理、系统防护的原则: 1.防止异常电流进入机房。 2.对进入机房的异常电流,应通过避雷器、合理接地系统和地网尽快泄放。 3.对通过以上原则仍未能避免的异常电流应通过等电位连接的技术,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二.电力引入 2.1变压器应安装高低压避雷器,其地线应与地网良好连接。 2.2基站供电应采用三相四线铠装电力电缆埋地进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15m。 2.3 2.4重点基站(如传输节点机房等)、郊区及乡镇基站必须安装压敏型电源避雷器。一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基站总交流配电箱内(或旁边)、二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开关电源AC屏内,该避雷器应在采购电源设备时一并提出要求。一级电源防雷器的安装必须在电源线的进口处,不许安装在远离电源线的地方,否则将失去作用。一、二级避雷器的接地线应尽量短直,引下线长度应不大于1.5米,截面积为35mm2,连接必须可靠,线耳压接必须牵固。安装位置如图一所示。一、二级避雷器间的交流电源线长度应不少于5m,对于距离不足5m的基站也可在一、二级避雷器间加装8.5-15μH(5m*1.7μH/m)的空心电感退耦器(必须注意电感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得等于或小于基站最大用电负荷)。

图一内置避雷器AC屏的安装位置 2.4.1电源避雷器的要求: 2.4.1.1.第一级压敏避雷器的要求: (1)对于高山和多次遭雷击的基站最大放电电流≥120-150KA/每线; 响应时间≤100ns,3+1的保护模式 (2)山区(中雷区以上有架空电源线引入的机房、丘陵、公路旁、农民房、水田中、易遭受雷击的机房,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 L-PE或 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10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 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对于郊区(城市中高层孤立建筑物的楼顶机房、城郊、居民房、水塘旁以及无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基站,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L-PE或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8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城市型(闹市区、公共建筑物、专用机房、且雷暴日为中雷区的地区):电源用

接地与防雷规范 (2)

接地与防雷 一般规定 5.1.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 图5.1.1 专用变压器供电时TN-S接零保护系统示意 1-工作接地;2-PE线重复接地;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T-变压器 5.1.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

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图5.1.2)。 图5.1.2 三相四线供电时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引出示意1一NPE线重复接地;2-PE线重复接地;L1、L2、L3一相线;N一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5.1.3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5.1.4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K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5.1.5使用一次侧由50V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及以下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套软线。 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 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防雷接地电阻规定是多少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防雷接地电阻规定是多少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工频接地电阻 英文名称:power frequency earthing resistance 定义: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其数值假定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位最大值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电流最大值的比值。 工频就是一般的市电(工业用电)频率,在我们国家是50赫兹。工频是很低的频率。我国通常叫的工频,就是指50HZ的交流电。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防雷检测报告第19条——防雷接地电阻≤10)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TN-S系统 英文名称:TN-S system 定义: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的TN系统。 字母标识: 第一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一节 -般规定

防雷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和健云谷厂区交底日期2017年3月2日 施工单位深圳市华兴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分部分项名称防雷施工作业 施工班组施工部位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施工所需材料已备齐,符合图纸技术要求(镀锌扁钢、镀锌圆钢、圆钢、镀锌钢管、电焊条等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 2、施工用设备可靠,已备齐,常用电工工具、钢锯、电焊工具等; 3、现场已达施工条件,场地、照明、其它专业的进度都满足施工要求; 4、图纸、相关技术资料已经熟悉; 5、施工人员通过岗前培训,完成相关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二、施工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接地体安装→接地干线安装→等电位支干线连接→均压环、幕墙接地 →避雷网、避雷带安装 1、接地体安装: 本工程接地极由桩基、地梁的主筋构成,接地极施工时,基础的钢筋与地梁的钢筋采用不小于φ12圆钢跨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6D,柱与柱、柱与梁、柱与桩基础之间应用圆钢焊接连接,焊接必须采用双面焊,以保证总等电位连接地可靠性和安全性。按设计图纸找出设置引下线的柱子,选择两根对角钢筋做外引下线(不小于φ16),将做为防雷引下线的柱内主钢筋和基础底板地梁两底主筋、承台桩基础两根主筋(主筋均不小于φ16)做可靠连接,焊接完成后及时清理药皮,并将柱内引下线、底板接地体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于引出和检查。及时进行隐检,并做好隐检记录。 基础桩主筋 作接地体的地梁二根面筋 ф12圆钢跨接 双面焊,焊缝≥6D 地梁钢筋与桩主筋焊接

2、接地干线安装: 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2米,二类不大于18米,三类不大于25米,本工程为二类防雷,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米,均能满足要求。施工时要配合土建钢筋绑扎而焊接,接头处作跨接。按设计图纸找出做为引下线的钢筋位置,确定引下线并与接地体和桩基础的钢筋焊接用油漆

防雷接地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详]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 设置防雷接地技术规范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第二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技术标准和条例 第三条: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 Y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 过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第四条: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 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工程完工后,应将设计施工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资格证复印件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存档备查。 第六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实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将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报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交付施工。工程竣工后,须经法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证备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原邮电部设计院)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的唯一编制单位上世纪60年代,邮电部设计院的防雷专家就对工程中出现的雷害事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86 年开始编制国内外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理论用于通信局(站)的标准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到YD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的颁布已经是第五个标准了, YD5098-2001 使通信局(站)的防雷技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该标准采取广泛与IEC 及ITU 等相关国际标准接轨的编写方法,不但结合了中国国情,也充分考虑了通信局(站)的具体情况而推出的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国际接轨的工程设计标准。目前已经在通信局(站)防雷工程中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全面的解决了占通信局(站)雷击事故85% 以上的雷电过电压保护问题,下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与移动通信及网络系统的防雷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China national standard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1) 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Temporary Specifications on Earthing Design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Telecom Integrated Building Part) - -- 原邮电部第一个通信局(站)防雷接地标准,在世界上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的理论写在通信局(站)防雷接地的标准中; 2) 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Microwave Stations ; 3) YD5068-98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 4) YD507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Power Supply System in Enginee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 5 ) YD5098-2001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Lightning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 该规范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而编制的。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的基础应建立在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分区保护之上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电磁兼容原理,按防雷区划分,对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从通信局(站)雷击概率的统计分析,近年来虽然对通信局(站)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进行了大量的改造, 但雷电产生的浪涌电流还是造成通信设备的损坏,雷击使通信中断的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统计雷击造成通信设备损坏事故的85% 是雷电过电压引起的,因此对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的保护就更为重要。

防雷接地工程技术方案

防雷接地工程技术 方案

防雷接地工程 技 术 方 案

第一部分雷电概述及破坏性 雷电是由天空中云层间的相互高速运动、剧烈磨擦,使高端云层和低端云层带上相反电荷。此时,低端云层在其下面的大地上也感应出大量的异种电荷,形成一个极大的电容,当其场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对地放电,这就是雷电现象。在气象学中,常见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日数、年平均地面落雷密度,来表征某个地方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另外,也使用年雷闪频数来评价雷电活动,它是指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年共发生雷闪击的次数。中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20天)、多雷区(20—40天)、高雷区(40—80天)、强雷区(>80天)。中国的雷电活动,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全球分布是赤道附近最活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极地最少。 a.雷电的破坏性 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25— 30kV/cm)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一般雷击有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感应雷是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出现局部高电压,或在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而发生闪击现象的二次雷。 1)直击雷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

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2)感应雷破坏: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 3)静电感应雷:带有大量负电荷的雷云所产生的电场将会在金属导线上感 应出被电场束缚的正 电荷。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云间放电时,云层中的负电荷在一瞬间消失了(严格说是大大减弱),那么在线 路上感应出的这些被束缚的正电荷也就在一瞬间失去了束缚,在电势能的作用下,这些正电荷将沿着线路产生大电流冲击。 4)电磁感应雷:雷击发生在供电线路附近,或击在避雷针上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此交变电磁场的能量将感应于线路并最终作用到设备上。由于避雷针的存在,建筑物上落雷机会反倒增加,内部设备遭感应雷危害的机会和程度一般来说是增加了,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避雷针引下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体一定要处于低阻抗状态。 5)雷电波引入的破坏: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附图:某烟厂配电柜及设备被雷击损坏

防雷施工规范

请参看下列要求 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验收和施工要求 1 防雷设计审核 1.1 应提供的资料(防雷设计图纸一式两份,审核合格后一份退回建设单位,一份留防雷所验收存档) 1.1.1 防雷设计说明(包括分类依据及设计方案); 1.1.2 基础防雷平面图; 1.1.3 天面防雷平面图; 1.1.4 高层建筑物防雷均压环设计图; 1.1.5 立面图; 1.1.6 防雷设施施工大样图; 1.1.7 规划报建审核书、施工资质证书(复印件) 1.2 上述设计资料若属分段设计,办理防雷设计审核时,必须提交设计说明、基础防雷平面图,并保证按施工进度提前补交相应的图纸。 1.3 经审核合格后,凭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签发的《广东省防雷设施设计审核书》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 2 工程验收 2.1 隐蔽部分的验收 为保障建筑物防雷设施施工质量,在以下环节必须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到现场进行检测、验收。施工过程应作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一式三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2.1.1 桩筋与承台钢筋焊接完成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 2.1.2 完成承台浇注,焊接完地梁钢筋时; 2.1.3 有裙楼的建筑物,裙楼顶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2.1.4 完成层板浇注,开始驳接柱钢筋时; 2.1.5 每次均压环焊接完成时; 2.1.6 转换层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2.1.7 最顶层绑扎板筋,焊接完天面避雷网格时; 2.1.8 焊接完天面避雷带、避雷针时(暗装的,应在封装之前); 2.1.9 均压环与外墙金属门窗或玻璃幕墙等大的金属物体相连接完尚未填封时; 2.1.10 对已发出整改通知的,在整改完毕后; 2.2 工程总验收 2.2.1 防雷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天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综合检测、验收。若验收合格,领取《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若不合格,限期整改。 2.2.2 建设单位持《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到有关部门办理建筑工程综合验收手续。 3 注意事项 3.1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施工均必须按此规定严格执行。下列行为可导致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 3.1.1 防雷设施设计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审核合格,擅自开工的; 3.1.2 建筑物没有防雷设计或未有防雷设计先开工; 3.1.3 不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其他防雷设计规范设计; 3.1.4 不按防雷设计图施工; 3.1.5 隐蔽部分未经验收便进入下一道工序; 3.1.6 不按"整改通知"及时整改;

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与施工

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与施工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与施工展开分析,思考了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与施工的具体的方法和具体的方案,对于如何进一步开展设计和施工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可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幕墙,防雷设计,施工 前言 在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重点和难点,提出更好的方案,对于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与施工的困难,也必须要及时的注意,确保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1幕墙概述 幕墙的组成主要是面板与相应承力结构,其能够承受一定的表形从而能够直接的悬挂在墙体的主体结构上,对于这种建筑结构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承担一定的外围荷载,同时防护作用非常好,而且美观大方。就目前的情况,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幕墙的施工技术体系是相对的比较成熟,且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也是比较完善的。通过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目前的幕墙结构的分类主要是安装施工的材料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分为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和混凝土幕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很大的发展,项目也是越来越多,出现了很多的新型气循幕墙、智能幕墙和光电幕墙,这些也都成为了幕墙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幕墙的非常新颖的现代建筑派系,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有很高的艺术地位和艺术特色。到目前为止,建筑幕墙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群相对比较集中的商业公共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外墙上。它在建筑结构最为外围,所以也埋下了很大的火灾和雷击的隐患。其原因是因为幕墙结构基本上都是由玻璃、石材等组成,这些材料都是属于不叫脆性的材料,所以有极查的抗火和抗雷能力,如果遇到高温,特别容易引起一些炸裂和破碎的现象。同时,当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时候,对于这些材料它们因为受到高温的作用会非常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出现下滑,使得火焰从这些材料缺口涌入室内,也就引起坊间出现浓烟的情况。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需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仅如此,对于室内发生大火和雷击故障更是容易引起材料软化,从而使得材料大块大块的从天而降,直接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建筑幕墙进行防火防雷设计时非常有必要的。 2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 为了有效地防护雷电,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雷电专家将建筑物分为三类,并根据其防雷电安全的重要性人为地假设了滚球半径。当建筑物的高度高于对应的滚球半径时,就容易产生侧击雷。所谓侧击雷,就是雷击的一种,建筑防雷有直面雷击(就是直接打在楼顶的),而侧击雷就是从侧面打来的,因为一般建筑比较高,顶层避雷带并不能完全保护住整个楼体,所以侧面击雷就需要加设保护。 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为基础的,所谓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接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或只接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 幕墙的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防雷网的接通办法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在钢筋混凝土墙上通过柱或墙内的主钢筋设置预埋件连接板和引出连接板作为测试、连接之用。二是利用幕墙上的预埋件和建筑物防雷网接通作为连接通道。三是在立柱、梁墙浇注混凝土之前,焊好预留出来的接线,作为连通之用。 当建筑物过长,建筑物上出现伸缩缝和沉降缝时,两部分应构成统一的防雷系统,在伸缩缝和沉降缝之间必须进行防雷系统的跨越处理。处理方法是用软导管线连接断开的防雷装置,或用不少于4mm厚的镀锌扁钢弯曲成U形状后连接,以易于伸缩。U形的半径应大于伸缩的两倍至三倍。 3建筑幕墙防雷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措施保证 3.1施工工艺流程 高层建筑物由于幕墙的围护,建筑物防雷装置被幕墙的屏蔽效应后,不能直接起到接闪和防雷作用,闪电对建筑物的雷击往往变成闪电对幕墙的雷击。因此,高层建筑幕墙的防雷

防雷工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TESCO沈阳北海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 施工部位接受交底单位大连建工劳 务有限公司 接受日期 交底人:技术负责人:接收人: 内容交底内容: 一、本工程系利用独立柱基础内四根以上≥?16的主钢筋作共用接地装置。柱子内或混凝土墙内引下线应与独立柱基础内不少于二根≥?16的主钢筋相互连通,并利用地下三层底板内主轴线上、下二层各两根?25的主钢筋作为共用接地装置水平连接线。用作引下线的柱子或混凝土墙内的主钢筋应与作接地极的基础内主钢筋连续焊接成一个接地网。 (一)利用底板钢筋做接地体如图1: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再将柱主筋(不少于2根)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焊接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引出和检查。底板主筋焊接时用?10镀锌圆钢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6d(主筋),双面施焊。 图1 (二)基础接地网钢筋与引下线连接做法:如图2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距室外地面0.5m 处焊接断接卡子,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并焊接出屋面一定长度的引下线镀锌扁钢40×4或φ12的镀锌圆钢,以备与避雷网连接。每层各引下点焊接后,隐蔽之前,均应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同时应填写隐检记录。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TESCO沈阳北海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 施工部位地下三层底板 L-P、1-14轴 接受交底单位 大连建工劳 务有限公司 接受日期 交底人:技术负责人:接收人:内 容 图2 二、本工程采用等电位联结系统,所有进出本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件等均需妥善就近就地与等电位预埋件或端子箱联结,安装须与土建密切配合。等电位联结预埋件做法见图3。MEB联结线均采用40x4(mm)镀锌扁钢在墙内或地面内暗敷设。 图3 三、材料要求:所有接地材料均为镀锌件。接地材料包括:用做主筋连接镀锌圆钢、镀锌扁钢、等电位预埋件、等电位连接端子板等。

防雷接地规范方案标准

防雷接地规范

标 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防雷分类 (5) 第三章措施 (7) 第一节一般规定 (7) 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7)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3)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0) 第五节其它防雷措施 (23) 第四章装置 (25) 第一节接闪器 (25) 第二节引下线 (27) 第三节接地装置 (28) 第五章接闪器 (30) 第一节接闪器选择 (30) 第二节接闪器布置 (30) 参考资料 (31)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 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文物建筑防雷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试行)

文物建筑防雷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试行) 1 总则 1.1 为加强对文物建筑防雷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统一文物建筑防雷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管理,防止或减少雷击文物建筑的损失,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应于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防雷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 1.3文物建筑防雷工程,应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以保护文物建筑为目的。坚持防雷装置与建筑环境保持一致,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建筑保护与人身安全保护并重,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4 在文物保护工程中,应综合考虑将防雷工程纳入。在对文物建筑进行维护修缮时,应一并对防雷装置进行维护修缮或增补。 1.5本规范规定了文物建筑防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的技术要求,文物建筑的防雷工程应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防直击雷或(和)防雷击电磁脉冲技术措施。 1.6文物建筑防雷工程中使用的防雷装置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并通过国家指定检测机构的型式试验。 1.7文物建筑防雷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802.12-2006/IEC61643-12.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 GB/T 21714.1-2008/IEC62305-3:2006 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65-1992 古建筑木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 CJJ 39-1991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 CJJ 70-1996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方地区) QX/T10.3-2007 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文物建筑 heritage buildings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或虽未明确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其中包括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3.2 古建筑old buildings 古代遗存的或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的按古代传统规则做法复建的建筑物。 3.3 单体建筑single buildings 独立的单个建筑或多个有关联的单个建筑中的某一建筑物。 3.4 群体建筑 buildingscomplex 由多个有关联的单体建筑组成的一群(或一组)建筑。 3.5 庑殿式古建筑historical buildings with hip roof

防雷接地规范标准

防雷接地规 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防雷分类 (3) 第三章措施 (5) 第一节一般规定 (5) 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5)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9)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3) 第五节其它防雷措施 (15) 第四章装置 (17) 第一节接闪器 (17) 第二节引下线 (18) 第三节接地装置 (19) 第五章接闪器 (20) 第一节接闪器选择 (20) 第二节接闪器布置 (20) 参考资料 (20)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第1.0.2 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 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