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教材版本各省详表

高中新课标教材版本各省详表
高中新课标教材版本各省详表

高中课标教材本(各省市)详表1、海南高中课标教材本(04秋高一起用):

2、广东高中课标教材本(04秋高一起用):

3、山东高中课标教材本(04秋高一起用):

4、宁夏高中课标教材本(04秋高一起用):

5、江苏高中课标教材本(05秋高一起用):

6、福建高中课标教材本(06秋高一起用):

7、辽宁高中课标教材本(06秋高一起用):

8、安徽高中课标教材本(06秋高一起用):

9、浙江高中课标教材本(06秋高一起用):

10、天津高中课标教材本(06秋高一起用):

11、湖南高中课标教材本(07秋高一起用):

(完整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 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 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 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 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 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 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 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 坐标表示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 弦和正切公式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 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 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 面区域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4基本不等式 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 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 方程 2.1椭圆 2.2双曲线 2.3抛物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 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3.2导数的计算

2019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下列所述关于评价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B、注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C、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D、注重实效,合理恰当地使用评价手段 2、新的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___________。 A、合作精神 B、自信心 C、学习兴趣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根据新课程标准,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达到9级标准的学生应学会使用_____左右的单词。 A、3300 B、2400 C、4500 D、5500 4、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A、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 B、用英语传递信息的能力; C、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D、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5、高中英语课程采取__________的课程设置模式 A、必修课 B、选修课 C、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D、自修课 6.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其中__________是指学生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结果的策略。 A、认知策略 B、调控策略 C、交际策略 D、资源策略 7.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___________的能力。 A、分析问题 B、处理问题 C、获取和处理信息 D、快速阅读 8、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下列所述关于评价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形成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B、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C、各级别的评价要以 课程目标为依据 D、评价应体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特点 9.《高中英语标准》明确指出,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都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 ______。 A、综合语言交际能力 B、综合语言技能 C、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D、用语言做事的能力 10. 下面不是教材编写原则的是_________。 A、时代性原则 B、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创造性原则 11.高中英语每个模块学习时间约为___学时,修完一个模块达到规定要求即可获得___学分。 A、 36 ;2 B、 28; 2 C、 32; 4 D、36; 4 12.学业水平考试以《课程标准》中的________目标作为考试的基本要求。 A、8级 B、9级 C、7级 D、6级 13.高一年级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抓好初高中衔接;坚持__________,实施分层次教学”。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知识对比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第一章静电场

4 电势能和电势(电势能要求定量计算) 5 6 7 8 9 5 磁 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三章磁场 〔原〕第十六章电磁感应〔新〕第四章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1 划时代的发现(增加)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三、楞次定律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四、椤次定律的应用 4 楞次定律 五、自感现象 5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增加) 六、日光灯原理(删除) 6 互感和自感 *七、涡流7 涡流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 第四章电磁感应 〔原〕第十七章交变电流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二、表征交 变电流的物理量〔新〕第五章交变电流 1 交变电流 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原〕第十四章恒定电流一、欧姆定律 二、电阻定律电阻率三、半导体及其应用(删除)四、超导及其应用(删除)五、电功和电功率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七、电压表和电流表伏安法测电阻〔新〕第二章恒定电流1 电源和电流(增加) 2 电动势(要求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定量计算)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的观点推导) 8 多用电表(增加,以例题,说一说,做一做的形式展开) 9 实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增加) 高中 物理 四、静电屏蔽 六、回旋加速器静电现象的应电容器 3 与带4电磁粒场3子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第六章传感器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5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5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5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5 〔原〕第二册(必加选) 〔阅读〕电容式传感器 〔阅读〕动圈式话筒原理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第十九章原子核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1、必修2编写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张大昌 自2003年初以来,编者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了全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本文结合共同必修《必修1》和《必修2》两本书,谈一谈编者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时的想法和所做的努力,希望能与老师、学生们交流,也希望更多地听到大家的意见。 一、循序渐进,步步登高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使学生学会所教的内容,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来说,就是要学会物理学的内容,否则无论知识与技能还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都无从谈起。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是学懂物理学! 要学懂物理学,有很多应该注意的事情,但有极其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循序渐进。一个5米高的峭壁,没有专门的工具、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难以攀登,而泰山高1 524米,一般的人都能爬上去,这是因为泰山路上开凿了所有健康人都能接受的台阶。 教学也是这样。凡是教学中的难点,一般说来都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正确分析这个落差,搭好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教科书的作用之一是做好教师的助手。编者在分析难点,帮助教师搭设教学台阶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1. 矢量的教学 编者是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引导学生学习的。

(1)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几十年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既有从力开始的,也有从运动学开始的;国外教科书也是这样。两种安排各有道理。课标教科书从运动学开始,目的之一是使矢量的教学能循序渐进。 在高中阶段,对矢量的认识要突出两点:方向性和加法法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两者都不容易。如果先学力,学了方向性后,几乎立即就要学习相加的法则,两个难点相距太近。因此,新教科书先学位移,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在《必修1》第一章第2节说“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里描述了矢量的一个特征,但不是下定义。 (2)通过思考与讨论?领悟?到矢量相加具有特殊的规律 《必修1》第一章第2节有个“思考与讨论”: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这里并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得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法则,但一定要让学生思考。只要能够认识到最终的位移并不是把40 m与30 m相加就可以得到的,这就可以了。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心里存疑。新课程不是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吗?存疑就是教师预先埋伏下的问题,探究的开始。学生会不自觉地对这个问题做出或浅或深的猜想与假设……这对于后来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3)通过实验探索矢量相加的法则 《必修1》第三章,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力相加的法则,为矢量的完整定义打下了基础。 (4)矢量的定义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两种教材的对比 第一章抛体的运动1.曲线运动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平抛运动4.斜抛运动 第二章圆周运动1.描述圆周运动2.圆周运动的向心力3.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4.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 一、在栏目上,教科版比人教版似乎更丰富 从栏目设置上看,教科版教材比人教版多“本章小结”和章末“习题”两个栏目,从习题数量上讲,人教版教材每节配备4-7个练习题,教科版教材每节配备4个练习题,并有章末练习,总题量差不多。 人教版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的理论分析,兼顾继承与创新,注重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与生活、科技、社会的联系,更贴近教学实际,教材的可读性比较好,便于学生自己看书学习,也便于新教师使用。 教科版教材注重“情境创设”,每节课力求从物理现象开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猜想”和“假设”,教材中穿插若干个“活动”,总体感觉与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风格很相似,探究性味道比较浓,但此版本教材不太利于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教材的使用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在逻辑上,教科版比人教版似乎更合理

三、在理论上,人教版比教科版似乎更系统

四、在探究上,教科版比人教版似乎更重视 是以“做一做”、“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而教科版教材更多的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或“活动”。 五、在方法上,人教版比教科版似乎更突出

包含在相关的知识内容中,而人教版教材多是采用独立出来单独成节的方法。 六、在编写上,教科版与人教版似乎故追异 七、在密度上,人教版比教科版似乎更均匀 这里的密度是指章节里安排的内容多少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新课标人教A版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的图象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五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 应用举例 1.3 实习作业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 等差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 等比数列 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 3.4 基本不等式ab≤ 2 b a+ (a≥0,b≥0)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新课标 英文版

New Course Syllable for English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October 2005 Part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global economy, Englis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nglish is the domin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and the most widely spoken language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have made English a cornerstone of quality education when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basic education.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the scale of its English education has continually grown, attended by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ever, English education in its current form is fail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round of reforms 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aim to end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1 l Over-emphasiz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explan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 l Neglecting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for real In their place, the reforms aim to establish a curriculum that: l Develop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l Motivates students, is relevant to their life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level l Promote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s

中国与美国在中学物理教教材的对比

美国与中国在中学物理教材的对比 罗跃跃 摘要: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中学生来说,物理这门学科是他们学习中一个比较吃力的课程,物理概念、实验、知识点及其运用等没能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理解得很困难、抽象。反观美国,他们在中学物理教学上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加轻松积极。下面就从美国与中国在中学物理教育上的对比,发现美国中学物理教育的可鉴之处,使之能为眼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中国美国中学物理教材内容实验插图对比 首先说明一下,本文中将会用具体的国内和国外教材进行对比: 国内教材:此教材是教育部(原国家教委) 基础教育司“八五”、“九五”重点课题《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与实验》课题组研究成果, 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 年7 月出版的《物理》。[1] 国外教材:美国高中(9-12年级)物理教材《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物理:原理与问题》),作者是美国迪尔伯恩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保罗·齐策维茨博士。[2] 以上两套教材均为时下两国的主流中学物理教材,各自凸显出本国中学物理教育特色,具有良好的对比意义。本文使用以上两套教材作为对比,试图从各自教材的教材内容、教材实验内容、教材插图来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来为我国的中学物理新课改提供一些参考。 1 美国与中国在中学物理教材内容上的对比 1.1 美国的教学内容 其教材内容的特点:其教材并不只注重单个知识点,而是让各个知识点形成一条知识链,重视各个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并对概念和规律进行五花八门的拓展,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之鲜活的展现在学生的课本上。 第一:在教材引言方面 章节名称为《矢量知识》的这一章中,其标题为望乡,并用一张登山的照片作为其引言处的背景图片,在下方提出以问题:如果你的GPS接收器告诉你的位置在离家150KM处、北偏西40度处,但是在你面前就只有一条正北的道路,如果沿着这条路走十公里,你会离家多远?及你的具体位置? 再在章节名称为《能量》这章中,在一张飞驰的过山车为背景图片上,其用“猛冲下来”作为标题并提出了问题:过山车缓缓的爬上第一个山头,把你的帽子拉好。过山车飞一般地掠过谷底,又开始爬下一个山头。第一个山头应是所有山头中最高的吗? 有以上可发现教材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善用大篇幅背景图案、概念引入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是其教材引言的一大特点。 第二: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 美国的中学物理教材大量应用生活化情景来作为物理情景,加深学生对于课

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数学课本目录大全(必修)

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数学课本目录大全(含必修和选修) 北师大必修 《数学1(必修)》 全书目录: 第一章集合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 集合的基本关系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阅读材料康托与集合论 第二章函数 §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3 函数的单调性 §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 §5 简单的幂函数 阅读材料函数概念的发展 课题学习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 正整数指数函数 §2 指数概念的扩充 §3 指数函数 §4 对数 §5 对数函数 §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 阅读材料历史上数学计算方面的三大发明 第四章函数应用 §1 函数与方程 §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阅读材料函数与中学数学 探究活动同种商品不同型号的价格问题

必修2 全书目录: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 简单几何体 §2 三视图 §3 直观图 §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5 平行关系 §6 垂直关系 §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8 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阅读材料蜜蜂是对的 课题学习正方体截面的形状 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2 圆与圆的方程 §3 空间直角坐标系 阅读材料笛卡儿与解析几何 探究活动1 打包问题 探究活动2 追及问题 必修3 全书目录 第一章统计 §1 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 §2 从普查到抽样 §3 抽样方法 §4 统计图表 §5 数据的数字特征 §6 用样本估计总体 §7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8 相关性 §9 最小二乘法 阅读材料统计小史 课题学习调查通俗歌曲的流行趋势 第二章算法初步 §1 算法的基本思想 §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新课标高一英语选修6单词表完整版

选修六 Unit 1 △realistic adj. 现实主义的;逼真的;现实的abstract adj. 抽象的;深奥的n. 摘要 sculpture n. 雕塑 △sculptor n. 雕刻家;雕塑家 gallery n. 美术陈列室;画廊 faith n. 信任;信心;信念 faithfully adv. 忠实地 △consequently adv. 所以;因而 aim n. 目标;目的vi. & vt. 瞄准;(向某方向)努力 conventional adj. 常规的;传统的;因循守旧的typical adj.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 evident adj. 明显的;明白的 △Giotto di Bondone 乔托(意大利画家、雕刻家、建 筑师) △renaissance n. 新生;复兴;复活 △the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时期) adopt vt. 采用;采纳;收养 △humanistic adj. 人道主义的 possess vt. 拥有;具有;支配 possession n. (尤作复数)所有;财产 superb adj. 卓越的;杰出的;极好的 △perspective n. 透视画法;透视图;观点technique n. 技术;方法;技能 △Masaccio 马萨乔(意大利画家) coincidence n. 巧合(的事);(事情、口味、故事 等)相合 by coincidence 巧合地 △masterpiece n. 杰作;名著 △impressionism n. 印象主义; 印象派△impressionist adj. 印象派的n. 印象派艺术家 △post-impressionist adj. 后印象派的n. 后印象派 艺术家 a great deal 大量 shadow n. 阴影;影子 ridiculous adj. 荒谬的;可笑的 controversial adj. 争论的;争议的 attempt n. 努力;尝试;企图vt. 尝试;企图 on the other hand (可是)另一方面 predict vt. 预言;预告;预测 △landscape n. 风景;景色 specific adj. 确切的;特定的 figure n. 画像;身材;数字 clay n. 黏土 △critic n. 评论家;批评者 △bronze n. 青铜;青铜色;青铜制艺术品 marble n. 大理石 △Mona Lisa 蒙娜丽莎(达芬奇所作的一幅著名肖像 画) △Leonardo da Vinc i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著名 画家) carve vt. 雕刻;刻记 delicate adj. 脆弱的;容易生病的;精致的 △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刻家、 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canvas n. 帆布;画布 △Picasso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 cafén. 咖啡馆;小餐馆 allergic adj. 过敏性的;对……过敏的 △effectively adv. 有效地 exhibition n. 展览;陈列;展览会 aggressive adj. 敢作敢为的;侵略的;好斗的 scholar n. 学者 flesh n. 肉;肌肉;肉体 in the flesh 活着的;本人 △Matisse 马蒂斯(法国画家) geometry n. 几何学 bunch n. 束;串 △ Manhattan n. 曼哈顿岛;曼哈顿区(纽约市中心) avenue n. 林荫道;道路;大街 preference n. 喜爱;偏爱 △Guggenheim Museum 古根海姆博物馆 △display vt. 展示;陈列;显露 appeal vi. 有感染力;呼吁;求助vt. 将……上诉 n. 呼吁;恳求 appeal to (对某人)有吸引力;(使某人)感兴趣 fragile adj. 精细的;易碎的;脆弱的 △circular adj. 圆形的;环形的;循环的 △metropolitan adj. 主要都市的;大城市的 reputation n. 名声;名誉 civilization n. 文明;文化;文明社会 Egypt n. 埃及(东北非国家) Egyptian adj. 埃及的;埃及人的 visual adj. 视觉的;看得见的 fragrant adj. 香的;令人愉快的 △Monet 莫奈(法国画家) △Whitney 惠特尼 △Madison n. 麦迪逊 contemporary adj. 当代的; 同时代的 permanent adj. 永久的;持久的 district n. 区;区域;行政区 committee n. 委员会 signature n. 署名;签字 Unit 2 △poetry n. 诗(总称);诗意 tick vt. 给……标记号

关于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比和分析

关于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比和分析 虎林市实验高级中学李刚伴随着2007年新课程改革在在黑龙江省逐渐铺开,我们伴随着新课改一起成长,经历了新课改之后的首次学业水平考试,首次综合素质评价,首次高考等等,这7年的时间里有收获、有感慨、有反思,现在终于静下心来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梳理,沉淀自己的思想。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育的改革自然也会在教材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到高中物理方面,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教学方式而不是内容上的改变。我认为新旧教材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教材的图片比课改前教材多,更加注重形象思维和学生的直观感觉。 新课程标准比原来更加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观的感受。高中物理教学当然很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它的学科特点也注定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强调。但我们还需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利用。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其原因有二: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研究表明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可间接的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挥。二、形象思维能力对人的创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呢?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在其自传中指出:创造性的科学家必须具备“对新观点的一种活跃的直觉想象力,这些新观点不是演绎得出的,而是通过艺术家一般的创造性想象而得出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但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角度出发,对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视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要重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其原因有二: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到形象思维是低级思维、抽象思维是高级思维的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对形象思维的重视不够。人的认知过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存在,“形象思维是低级思维、抽象思维是高级思维”这种观点的正确理解是形象思维是基础,是人的认知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如果把人的思维比作一栋大厦,形象思维是大厦的“地基”,抽象思维是大厦的“高层”,“高层”的风光美好但不是人人可以看到,“高层”脱离“地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二、过去和现在,

重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英文版

重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英文版

————————————————————————————————作者:————————————————————————————————日期:

New Course Syllable for English Part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global economy, Englis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nglish is the domin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and the most widely spoken language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have made English a cornerstone of quality education when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basic education.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the scale of its English education has continually grown, attended by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ever, English education in its current form is fail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round of reforms 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aim to end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l Over-emphasiz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explan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 l Neglecting to develop students’ ab ility to use language for real In their place, the reforms aim to establish a curriculum that: l Develop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l Motivates students, is relevant to their life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level l Promote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s l Involves students in experiential, practical, participator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l Develops students’ positive attitudes, thinking skills, practical abilitie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autonomy through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1. The Nature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rives to accomplish far more than just help students learn English. At one level learning English should involve helping students t l Develop a certain level of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for real communication l Master certain basic language knowledge l Maste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However, at another level the curriculum should also serv 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providing them with opportunities t l Strengthen their interest in studying English l Grow in self-discipline, perseverance and self-confidence l Improve their cooperative, investigative and thinking abilities l Develop their memory,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l Adopt good study habits and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l Develop as autonomous and lifelong learners l Build moral integrity and a healthy outlook on life l Establish both national spirit and an awareness of and respect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 l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enrich their life experience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 摘要:对中美具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展现中外物理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了中外高中物理教材系统结构上的异同点,最后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美教材;高中物理;结构 教材结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性质,所以要对结构系统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着这种思想理念,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套现行教材结构系统的研究比较,展示了美国优秀教材的特色,分析了我国教材与美国教材的结构差异,提出建议期望,对物理新课程改革中教材的编写及运用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所选教材介绍 1.国内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出版,全称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由必修和选修组成。作为我国教材经典中的典型,人教版以它编排的科学性、知识的精炼性、专家组的权威性被广大师生所选用。 2.美国教材 《物理:原理与问题》(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是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经典,由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的著名教授Paul W.Zitzewitz.Ph.D主编,麦格劳?希尔公司(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出版。根据统计,《物理:原理与问题》一书自出版以来,在全美的选用率接近50%,并被其他许多使用英语的国家选用。应该说这是受到教师广泛欢迎的一本教材。本书曾多次修订改版,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颁布之后,作者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改写,与1999年版相比,这本书在章节结构、教材内容及插图上均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二、引言的比较 1.科学家的名人名言是人教版相对于《物理:原理与问题》引言部分最大的不同点。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学生学习物理时,他们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会受到影响。 2.两套教材引言部分组成基本相同,包含了标题、主题图、本章内容及地位介绍,但是《物理:原理与问题》设置了“你将学到什么”“为什么这部分如此重要”和“考虑这个问题”,这种对话式的口吻更加贴近学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3.设置问题是《物理:原理与问题》引言部分的一个亮点,围绕主题图片提出问题,引出本章要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新课标教材本详表

新课标教材版本详表

————————————————————————————————作者:————————————————————————————————日期: 2

新课标教材版本详表(各省) [河北、河南、山西、内蒙等地仍使用人教旧版教材] 概况 省份高一起用课标教材年份批次首次实行新课标高考年份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个)2004年秋学期第一批2007年夏 江苏(1个)2005秋第二批2008年夏 浙江、安徽、辽宁、福建、天津(5个)2006秋第三批2009年夏 湖南、吉林、陕西、黑龙江、北京(5个)2007秋第四批2010年夏 说明:至2007年秋,全国有15个省市普通高中使用课标教材。下面列出各省各地区使用的版本情况。 部分省市课标教材版本统计 山东高中课标教材版本(04秋高一起用):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政治济南鲁人人教B 冀教鲁科鲁科中图岳麓中图人教 青岛鲁人人教A 外研人教苏教湘教岳麓人教人教 淄博鲁人人教A 外研人教人教鲁教岳麓人教人教 枣庄苏教人教A 外研沪科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东营苏教人教B 人教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烟台人教人教A 外研人教鲁科鲁教岳麓人教人教 潍坊苏教人教B 人教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济宁鲁人人教A 人教人教人教鲁教人民人教人教 泰安鲁人人教A 人教人教鲁科鲁教岳麓中图人教 威海鲁人人教B 外研人教鲁科鲁教人教人教人教 日照鲁人人教B 外研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莱芜人教人教A 外研人教鲁科鲁教人教人教人教德州鲁人人教B 外研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中图人教临沂人教人教A 重大人教人教鲁教人教人教人教聊城苏教人教A 外研人教人教鲁教人教人教人教滨州鲁人人教A 外研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荷泽苏教人教A 冀教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辽宁高中课标教材版本(06秋高一起用):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沈阳语文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大连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鞍山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抚顺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本溪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丹东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锦州语文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营口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阜新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辽阳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盘锦人教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铁岭人教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朝阳人教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葫芦岛人教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 安徽高中课标教材版本(06秋高一起用)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合肥人教人教A 北师大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

(完整)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Ⅱ)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高中数学(B版)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2.2 双曲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选修1-2 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 高中数学(B版)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 2.4 抛物线 2.5 直线与圆锥曲线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