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正确接线的判定和校验

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正确接线的判定和校验
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正确接线的判定和校验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正确接线的判定和校验

张旭俊

摘要针对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判断具有一定的难度、错误接线时有发生,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使问题与读者熟悉的概念建立联系,减少理解记忆难点,增加联想,便于正确掌握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的判定和校验。

关键词零序方向继电器判定

本文将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在极坐标上的动作区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在R,X阻抗复平面上的动作区建立统一联系,把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电流向量图和线路功率送受的四象限图建立统一联系,以便于理解与掌握。

1 单相系统的方向继电器

先看在单相系统两侧电源下的接地短路,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电压分别为U,I。假设线路阻抗角为70°左右,所以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应选为70°。方向继电器的端子接线如图1所示,加给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分别为U j,I j,为了叙述方便,一律把U j,I j视作从U,I的极性端接入,U j反映的是U相对U-的电压,I j反映的是I流向I-的电流。

图1 单相系统的方向继电器的接线

方向继电器暂时也沿用感受阻抗的说法,令Z j=U j/I j,这个感受阻抗的角度是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之间的角度,由于可能受弧光电阻的影响,一般Z j的角度可能要小于70°。而方向继电器在R,X阻抗复平面上的动作区,是以70 °方向为最大灵敏角的上半平面。从极坐标的角度说,它的动作区是从-20 °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至160°为止。从方向阻抗继电器的角度说,它相当于以70°方向的无穷长轴作直径,圆的直径的一端在原点,另一端在无穷远处,因而这个圆内动作区,就是前述的从-20°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直到160°为止的动作区。加在方向继电器端子上的电流电压向量图,应这样规定:以流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向量I j为横坐标方向,这样在R,X阻抗复平面上,U j向量在线路送有功、无功时就落在第一象限,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向量图和线路功率送受的四象限图就建立了统一联系,如图2所示。

图2 在R,X阻抗复平面上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

这一节只谈方向继电器,解决了方向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统一联系,以及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向量图和线路功率送受四象限图建立统一联系。请注意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的角度范围和以往表述不同,同时注意,方向继电器在出口金属性短路时,由于电压幅值为零,失去了方向判别能力,即存在着死区。

2 三相系统的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

若三相分别采用方向继电器,原则上也能保证三种单相接地短路时继电器的方向性,它们加到三只方向继电器上的电压电流分别是:U A,I A,U B,I B,U C,I C。如果在左边电源侧也装三只方向继电器,它们端子上的电压电流分别是:E A,I A,E B,I B,E C,I C。如果在线路正方向发生K A接地短路,则如下两个方向继电器的感受阻抗分别为:

Z j1=U A/I A=Z k

(1)

Z j2=E A/I A=Z s+Z k

(2)

从物理概念上说,它们对短路方向的判别应当是一致的。

由于有了三相,存在3U0和3I0的零序分量,它们分别是:3U0=U A+U B+U C,

3I0=I A+I B+I C。

先看在三相系统两侧电源下的单相接地短路,为了对比简化,先假定:

(1)两侧电势幅值相等,夹角为零,且三相平衡,E A+E B+E C=0;

(2)大地电阻为零;

(3)三相导线相间距离很大,不考虑互感。

在上述简化模型中,正常有U A=E A,U B=E B,U C=E C,三相电流全部为零,即线路处于空载。当发生K A接地短路时,由于三相导线之间不考虑互感,因而仍有U B=E B,U C=E C,I B=0,I C=0,此时若只选用一只方向继电器,采用零序电压电流作信号,接线的方式如图3,则有:

U j=-3U0=-(U A+E B+E C)=E A-U A

(3)

I j=3I0=I A

(4)

Z j=E A/I A-U A/I A=(Z s+Z k)-Z k=Z s

(5)

现假定在线路出口处发生K A接地短路,U A=0,此时依公式(1),(2),(5)有:Z j1=U A/I A=0,Z j2=E A/I A =Z s,Z j=E A/I A-U A/I A=Z s。由此可见,装在线路出口处的分相的方向继电器处于死区,而装在左侧电源处的分

相的方向继电器依然能正确判别方向动作。而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感受阻抗Z j=Z s=Z j2,它和装在左边电源侧的方向继电器感受阻抗Z j2完全一样,也能正确动作。至此读者已很明白: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不但节省器件,而且没有出口短路的死区问题。再看看公式(5),更令人感兴趣的是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感受阻抗是一个定数Z s,它和短路地点远近、弧阻大小无关,其阻抗角Arg(Z s)始终在70°左右,其判别方向的可靠性是很高的,可见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比分相方向继电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由此,我们还可以判定在正向出口发生K B或K C接地短路时,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感受阻抗始终是Z j

=Z s,而相应的装在左侧电源处的分相方向继电器的感受阻抗也都是Z j=Z s,可见用一只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就能全部反映分别的三种单相接地短路故障。

现在我们去掉上述3条简化假定的制约,在单相接地时,在序网图上看,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就接在零序网上,其感受阻抗就是零序网络中的电源侧系统阻抗Z j=Z s0。它也是定数,可见上述讨论不受简化条件的影响。

3 带负荷测量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具体接线如图3,其中开口三角的接线方式可有多种,为使其统一,建议三相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线圈按如下编号,a-x,b-y,c-z分别表示a,b,c三相的二次低压线圈的两端,a,b,c 分别是极性端。a d-x d,b d-y d,c d-z d表示开口三角辅助线圈的两端,其中a d,b d,c d分别是极性端。文章中这样表示似乎繁琐,但对端子排编号而言,很有帮助。一种最方便的开口三角线圈接线推荐如下:开口三角线圈的接地端选c d,编号N600,然后z d和b d相连,y d和a d相连,为便于模拟A相出口处接地(设为金属性),将电压u a去掉,引出甩u a的试验线,编号SA601,最后引出x d,编号L630。这样引出的开口三角电压U d=-3U0,适于将L630直接引向方向继电器的U端。将N600直接引向方向继电器的U-端,即U j=U d=-3U0。而电流回路3I0应当引向方向继电器电流输入的I端流入,从I-端流出,即I j=3I0。

<

图3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具体接线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带负荷试验的要点,就是模拟出口A相接地短路,在正常三相负荷对称、电压正常时,U A+U B+U C=0。模拟A相出口接地短路,就是令U A=0,也就是设法将开口三角输出电压中的U A甩掉。具体方法是将方向继电器的U*端从L630搬到SA601,同时又要设法只让I A的电流经过方向继电器的I*,I-。具体做法是将I B,I C两相电流完全从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圈外傍路。这时流过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为U j=-3U0=-(U B+U C)=U A,电流为I j=3I0=I A。继电器的感受阻抗为Z j=U A/I A,也就是负荷阻抗。试验时为了可靠,试验电压只有U A一种,但可分别通入I A或I B或I C,分别得到感受阻抗,记为Z AA=U A/I A,Z AB=U A/I B,Z AC=U A/I C。图4中,我们在R,X平面上把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和线路送受功率的四象限法画在一起,同时也将上述的测量感受阻抗Z AA,Z AB,Z AC都画在上面,然后根据方向继电器动作的情况来判别,是否和感受阻抗在动作区相应的位置状况一致。注意在R,X阻抗复平面上,Z AA-Z AB-Z AC阻抗向量是逆时针方向的。这是因为电流I A,I B,I C在分母上的缘故,若对电流只通I A,而对U j分别加以U A或U B或U C时,这时方向继电器感受阻抗分别记为:Z AA=U A/I A,Z BA=U B/I A,Z CA=U C/I A。而在R,X阻抗复平面上,Z AA-Z BA-Z CA阻抗向量是顺时针的,这是因为U A,U B,U C在分子上的缘故。之所以对方向继电器要引出感受阻抗的概念,是基于如下原因:在线路功率送受四象

限图上,I j向量的方向选R轴的正方向,而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带负荷测量时,I j是轮流引入I A,I B,I C,而电压U A不变,因而在同一张功率送受四象限图上,就很难来绘制上述三种情况的向量图。引用感受阻抗的概念,使我们绕过这一难点,感受阻抗的角度是从实轴算起,它描述的是U j领先I j的角度,又符合R,X阻抗复平面上的概念,因而把Z AA,Z AB,Z AC三个复阻抗同时在一个平面上表达就没有问题。

下面举一实例:某线路受有功10MW,受无功70MVAR,模拟出口K A接地短路,即将U端引向SA601。当电流通I A时,测得角度为-100°,继电器制动;当电流通I B时,测得角度为20 °,继电器动作;当电流通I C 时,测得角度为140°,继电器也动作。相位表测得角度均以电压领先电流的角度为正。按本文方法绘制R,X 阻抗复平面,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同时画出方向继电器的感受阻抗Z AA,Z AB,Z AC,并注明动作情况。从图可见,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是正确的。

图4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判定试验

问题到此,我们已完整叙述了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判别和校验。但现场情况是多变的,如何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呢?试看一例:如上接线,对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带负荷试验,也可以模拟出口,BC两相接地短路试验。此时只要把方向继电器的U-端,从N600搬到SA601,这时加到U j的电压为开口三角线圈中甩掉了U B+U C,即U j=-3U0=-U A,但同时要设法只让I B+I C的电流经过方向继电器的I*,I-,即这时流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I j=I B+I C=-I A,因而方向继电器的感受阻抗为Z j=U A/I A,可见结果也是一样。

若现场开口三角线圈的接线不同,首先要用向量图的测量方法判定,其接线如何,L630处相当于3U0呢还是-3U0,总之当引向方向继电器I端的电流是3I0时,引向方向继电器U端的电压只能是-3U0。试验线的引出编号SX601,是相当于甩掉哪一相电压。如果甩掉的是B相电压,则带负荷测量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时,应当模拟出口K B故障为宜,以此类推,本文不再重复。

作者单位:江西省电力试验研究所330006 南昌

最新实验三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三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三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BG-10B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2.掌握电气特性试验与整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BG-10B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包括BG-11B、12B、13B)应用于电力系统方向保护接线中,作为功率方向元件。其中BG-12B用于相间短路保护;BG-13B用于接地保护;BG-11B是具有双方向接点的功率元件,用于平行线路横联差动保护中。由于BG-12B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本实验指导书以BG-12B型为例详细介绍其试验方法,今后在实际工程中需对其他型号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进行试验,可参照进行,方法相同。 功率方向继电器利用比较绝对值的原理构成。它由比较回路、滤波回路和触发回路组成。方块图见图1-1、原理图见图1-6。

1.比较回路:绝对值比较构成原理,见图1-2。 图1-1 方块图 图1-2 绝对值比较回路 由互感器TA1和整流桥VD1~VD4组成的工作回路,由互感器TA2和整流桥VD5~VD8组成的制动回路。互感器TA1和TA2的初级分别接入电流I Y和 I L。由于TA1的电压线圈和TA2电压线圈同极性串联,TA1的电流线圈和TA2电流线圈反极性串联(如图1-2所示),I L为线路电流互感器TA的二次电流,它的值是不变的。TA1和TA2一次侧的电压绕组,通过移相回路,与电压互感器二次相接。因电压绕组的输入阻抗比移相阻抗小得多,所以电流I Y也可以看作近似不变。于是互感器TA1和TA2可按电流互感器分析,当互感器TA1和TA2的一次绕组分别通入电流I Y和I L时,它们产生的磁势在TA1是相加的,在TA2是相减的,于是在互感器TA1输出线圈以电流形式取出矢量和I Y+I L,在互感器TA2输出线圈以电流形式取出矢量和I Y- I L,二者分别经整流器VD1~VD4和VD5~VD8加以整流,然后进行绝对值比较。 从图1-3(a)中可看到φ=90°时,|?Y+ ?L|=|?Y-?L|; 从图1-3(b)中可看到φ>90°时,|?Y+ ?L|<|?Y-?L|;

DLT 540-1994 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DLT 540-1994 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 验规程 DL/T 540—94 805025 -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要紧特性、整组爱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 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浪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畴为0.3~0.5mm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 3.1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2.5~4.0mm范畴内。连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范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 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否则应进行调整。 4 继电器特性试验 4.1 密封性能试验 继电器充满变压器油,在常温下加压至0.15MPa、稳压20min后,检查放气阀、波浪管、出线端子、壳体各密封处应无渗漏。降压为零后,取出继电器芯子检查干簧触点应无渗漏痕迹。试验时,探针罩要拧紧,去掉压力后,才能打开罩检查波浪管有无渗漏。 4.2 动作于信号的容积整定 继电器气体容积整定要求继电器在250~300ml范畴内可靠动作。试验时可用调整开口杯另一侧重锤的位置来改变动作容积,重复试验三次,应能可靠动作。 4.3 动作于跳闸的流速整定 4.3.1 继电器流速整定范畴 QJ-25型:连接管径25mm,流速范畴1.0 m/s。 QJ-50型:连接管径50mm,流速范畴0.6~1.2 m/s。 QJ-80型:连接管径80mm,流速范畴0.7~1.5 m/s。 4.3.2 继电器动作流速整定值 继电器动作流速整定值以连接管内的流速为准,可按照变压器容量、电压等级、冷却方式、连接管径等不同参数按表1数值查得;流速整定值的上限和下限可按照变压器容量、系统短路容量、变压器绝缘及质量等具体情形决定。

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实验报告

实验三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实验 1.实验目的 (1)熟悉整流型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了解其动作特性。 (2)测量方向阻抗继电器的静态()?f Z pu =特性,求取最大灵敏角。 (3)测量方向阻抗继电器的静态()r pu I f Z =特性,求取最小精工电流。 2.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简介 1)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构成原理及整定方法 距离保护能否正确动作,取决于保护能否正确地测量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并使该阻抗与整定阻抗比较,这个任务由阻抗继电器来完成。 阻抗继电器的构成原理可以用图3-1来说明。图中,若K 点三相短路,短路电流为I K ,由PT 回路和CT 回路引至比较电路的电压分别为测量电压U 'm 和整 定电压set U ',那么 m m YB PT K K YB PT m Z I n n Z I n n U 1 1=='(3-1) 式中:n PT 、n YB —电压互感器和电压变换器的变比; Z K —母线至短路点的短路阻抗。 当认为比较回路的阻抗无穷大时,则: I m CT I K CT set Z I n Z I n U 1 1=='(3-2) 式中:Z I —人为给定的模拟阻抗。 比较式(3-1)和式(3-2)可见,若假设 CT YB PT n n n =?,则短路时,由于线路上流过同一电流K I ,因此在比较电路上比较set U '和m U '的大小,就等于比较I Z 和m Z 的大小。如果set m U U '>',则表明I m Z Z >,保护应不动作;如果set m U U '<',则表明I m Z Z <,保护应动作。阻抗继电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电抗变压器DKB 的副方电势2E 与原方电流1 I 成线性关系,即,12I K E I =I K 是一个具有阻抗量纲的量,当改变DKB 原方绕组的匝数或其它参数时,可以改 图3-1 阻抗继电器的构成原理说明图 1—比较电路 2—输出

瓦斯继电器校验规程

精品文档 气体继电器校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25 DL/T 540—94 QJ - 50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 批准1994-10-01 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 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 型气体继电器 ( 以下简称继电器 ) ,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 2.1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 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 ~2.5mm的间隙。 2.4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 ~0.5mm,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2.5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 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 0.3 ~0.5mm。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 3.1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隙应保持在 2.5 ~4.0mm范围内。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 0.5 ~1.0mm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 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 1.5mm,否则应进行调整。 4继电器特性试验 4.1密封性能试验 继电器充满变压器油,在常温下加压至 0.15MPa、稳压 20min 后,检查放气阀、波纹管、出线端子、壳体各密封处应无渗漏。降压为零后,取出继电器芯 子检查干簧触点应无渗漏痕迹。试验时,探针罩要拧紧,去掉压力后,才能打 开罩检查波纹管有无渗漏。 4.2动作于信号的容积整定 继电器气体容积整定要求继电器在 250~300ml 范围内可靠动作。试验时可用 调整开口杯另一侧重锤的位置来改变动作容积,重复试验三次,应能可靠动作。 4.3动作于跳闸的流速整定 4.3.1继电器流速整定范围 QJ-25型:连接管径25mm,流速范围 1.0 m/s 。 QJ-50型:连接管径50mm,流速范围 0.6 ~1.2 m/s 。 QJ-80型:连接管径80mm,流速范围 0.7 ~1.5 m/s 。 4.3.2继电器动作流速整定值 继电器动作流速整定值以连接管内的流速为准,可根据变压器容量、电压 等级、冷却方式、连接管径等不同参数按表 1 数值查得;流速整定值的上限和 下限可根据变压器容量、系统短路容量、变压器绝缘及质量等具体情况决定。 表 1 变压器容量 继电器型号连接管内径 冷却方式 动作流速整定值 (kVA)(mm)(m/s) 1000 及以下QJ-50φ50自然或风冷0.7 ~0.8 1000~7500QJ-50φ50自然或风冷0.8 ~1.0 7500~10000QJ-80φ80自然或风冷0.7 ~0.8

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和原理图

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和原理图很多车友在车上需要安装大功率的电器,譬如雾灯,一个灯泡就是50W,2个也100W了,在譬如一个车友要加装超大功率的警报器,竟然俩200W的喇叭,估计耗电怎么着也要100多瓦,等等很多,这样就必须加继电器了,他的作用就是用很小的电流来控制大电流, 你要是不加,可能也会正常工作,但是对车的控制电器是个很大的考验, 今天就俩车友问我这个问题,觉得很有必要详细的给大伙解释一下,这样就是不懂电器的车友也可以照葫芦画瓢,(电器改装有风险,需谨慎) 先来实物图 这就是通用型继电器和继电器座,购买不到座的话可以焊接在继电器引脚上,继电器铜线圈的好的10元到15, 那个座5元左右, 很好购买,去任何一个汽车配件说要五插继电器就行了(中国之大,方言众多,或许不一个叫法) 关于线径:85和86那个随意多大的线径都可,30脚和87脚的就需要看你的电器功率来选取了,最少不能小于2平方的

和继电器插接在一起 这是保险丝,这个是必须的,绝对不能少的!!!!切记 继电器上面的标号,他都是印刷在上面的,仔细看你会看到

85和86是继电器线圈,可以随便接 30电源输入端,87常开触点,他的作用就是继电器有电,就会接通,也就是一般咱们用到的 87A常闭触点,一般的不常用,他的作用就是继电器线圈通电,而断开,

知道上面那些了,那就可以来个接线图了,很简单,一看就会明白,这里说明一下,保险丝的选取一般的100w10a到15a,不过很多电器尤其是音频电器的标注不是实际功率的,譬如那个车友的警报器号称400W实际输入最多也就是100多瓦 控制来自于你的需要,譬如一个车友想开大灯雾灯亮,那么控制就接在大灯开灯有电的那根线上,譬如你想开小灯雾灯就亮,那么就接在小灯线上 那个想控制警报器的车友他的要求是开电锁警报器的电,关闭断电,那么控制端就可以接在点烟器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压接在点烟器保险丝上,这是我推荐的解法,那个保险丝很好找,就在驾驶室内那组保险的最上面最里面那个就是

实验三 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三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BG-10B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2.掌握电气特性试验与整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 BG-10B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包括BG-11B、12B、13B)应用于电力系统方向保护接线中,作为功率方向元件。其中BG-12B用于相间短路保护;BG-13B 用于接地保护;BG-11B是具有双方向接点的功率元件,用于平行线路横联差动保护中。由于BG-12B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本实验指导书以BG-12B型为例详细介绍其试验方法,今后在实际工程中需对其他型号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进行试验,可参照进行,方法相同。 功率方向继电器利用比较绝对值的原理构成。它由比较回路、滤波回路和触发回路组成。方块图见图1-1、原理图见图1-6。 1.比较回路:绝对值比较构成原理,见图1-2。

图1-1 方块图 图1-2 绝对值比较回路 由互感器TA1和整流桥VD1~VD4组成的工作回路,由互感器TA2和整流桥VD5~VD8组成的制动回路。互感器TA1和TA2的初级分别接入电流I Y和I L。由于TA1的电压线圈和TA2电压线圈同极性串联,TA1的电流线圈和TA2电流线圈反极性串联(如图1-2所示),I L为线路电流互感器TA的二次电流,它的值是不变的。TA1和TA2一次侧的电压绕组,通过移相回路,与电压互感器二次相接。因电压绕组的输入阻抗比移相阻抗小得多,所以电流I Y也可以看作近似不变。于是互感器TA1和TA2可按电流互感器分析,当互感器TA1和TA2的一次绕组分别通入电流I Y和I L时,它们产生的磁势在TA1是相加的,在TA2是相减的,于是在互感器TA1输出线圈以电流形式取出矢量和I Y+I L,在互感器TA2输出线圈以电流形式取出矢量和I Y- I L,二者分别经整流器VD1~VD4和VD5~VD8加以整流,然后进行绝对值比较。 从图1-3(a)中可看到φ=90°时,|?Y+ ?L|=|?Y-?L|; 从图1-3(b)中可看到φ>90°时,|?Y+ ?L|<|?Y-?L|; 从图1-3(c)中可看到φ<90°时,|?Y+ ?L|>|?Y-?L|。 当φ=90°或φ=-90°时,|?Y+ ?L|=|?Y-?L|,继电器处于边界动作状态。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40—94 8050 25 -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的间隙。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范围内。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否则应进行调整。

继电器检验标准

继电器检验标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继电器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质量,在继电器进料时严格把关,特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继电器检验标准,为继电器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于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我司对外所有采购之电磁继电器的检验及验收。 3、参照文件 本检验规范参照《IQC作业操作规程》、《原材料外观检验规范》等。 4、内容 4.1检验工具 卡尺、烙铁、锡线、万用表、CL6013、CL302、SS1792C直流可调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4.2术语 4.2.1电磁继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 4.2.2触点形式(常开):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用字母D或A 表示。 4.2.3触点形式(常闭):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用字母H或B 表示。 4.2.4触点形式(转换):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用字母Z或C表示。 4.2.5线圈电源: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 4.2.6线圈电阻: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且满足此式:额定工作电压/线圈电阻=额定工作电流。 4.2.7额定工作电压(电流):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 4.2.8吸合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又称动作电压(电流)。 4.2.9释放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触点负荷:指触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又称触点容量。继电器触点在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值不应超过该项的规定值,否则会将触点损伤。 4.3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4.3.1外观 4.3.1.1外包装箱应规范、整洁,并具有产品标识,应无破损、污物等不良现象。 4.3.1.2产品标签清晰,内容应注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产品厂家等标识。 4.3.1.3继电器表面清洁,无破损、污脏、变形及其它机械损坏,颜色一致,并具有品牌、规格型号、触点容量、线圈额定电压、触点形式标识。 4.3.1.4触点镀厚均匀、光滑,无氧化发黑、受损、污物等不良现象;两触点接触时吻合良好,且吻合面积不低于整个面积三分之二,无缝隙、错位、移位等不良现象。 4.3.1.5继电器内连接导线与簧片不可有锈蚀、氧化、破损、断裂等现象;且连接方式若为焊接式其焊点应饱满、光泽,连接方式若为压接式其压接片完损、线芯不可折断及外露。 4.3.1.6引脚镀层均匀、光泽,无氧化、发黑、破损等不良现象。 4.3.2尺寸 4.3.2.1尺寸用卡尺检测。用卡尺测量继电器外尺寸、引脚间距、引脚尺寸。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正确接线的判定和校验

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正确接线的判定和校验 张旭俊 摘要针对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判断具有一定的难度、错误接线时有发生,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使问题与读者熟悉的概念建立联系,减少理解记忆难点,增加联想,便于正确掌握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的判定和校验。 关键词零序方向继电器判定 本文将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在极坐标上的动作区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在R,X阻抗复平面上的动作区建立统一联系,把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电流向量图和线路功率送受的四象限图建立统一联系,以便于理解与掌握。 1 单相系统的方向继电器 先看在单相系统两侧电源下的接地短路,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电压分别为U,I。假设线路阻抗角为70°左右,所以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应选为70°。方向继电器的端子接线如图1所示,加给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分别为U j,I j,为了叙述方便,一律把U j,I j视作从U ,I 的极性端接入,U j反映的是U 相对U-的电压,I j反映的是I 流向I-的电流。 图1 单相系统的方向继电器的接线 方向继电器暂时也沿用感受阻抗的说法,令Z j=U j/I j,这个感受阻抗的角度是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之间的角度,由于可能受弧光电阻的影响,一般Z j的角度可能要小于70°。而方向继电器在R,X阻抗复平面上的动作区,是以70 °方向为最大灵敏角的上半平面。从极坐标的角度说,它的动作区是从-20 °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至160°为止。从方向阻抗继电器的角度说,它相当于以70°方向的无穷长轴作直径,圆的直径的一端在原点,另一端在无穷远处,因而这个圆内动作区,就是前述的从-20°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直到160°为止的动作区。加在方向继电器端子上的电流电压向量图,应这样规定:以流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向量I j为横坐标方向,这样在R,X阻抗复平面上,U j向量在线路送有功、无功时就落在第一象限,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向量图和线路功率送受的四象限图就建立了统一联系,如图2所示。 图2 在R,X阻抗复平面上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 这一节只谈方向继电器,解决了方向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统一联系,以及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向量图和线路功率送受四象限图建立统一联系。请注意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的角度范围和以往表述不同,同时注意,方向继电器在出口金属性短路时,由于电压幅值为零,失去了方向判别能力,即存在着死区。

功率方向继电器实验(LG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等)

实验七 功率方向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运用相位测试仪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相角的方法。 2.掌握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接线方式及动作特性的试验方法。 3.研究接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的极性对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的影响。 二.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简介 1.LG-11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其比较幅值的两电气量动作方程为: m y m K m y m K U K I K U K I K ????????-≥+ 继电器的接线图如图7-1所示,其中图(a )为继电器的交流回路图,也就是比较电气量的电压形成回路,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为m I ?,电压为m U ?。电流m I ?通过电抗变压器DKB 的一次绕组W1,二次绕组W2和W3端钮获得电压分量m K I K ,它超前电流m I ?的相角就是转移阻抗R K 的阻抗角 k ,绕组W4用来调整k 的数值,以得到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电压m U ?经电容C1接入中间变压器YB 的一次绕组W1,由两个二次绕组W2和W3获得电压分量m K U K ??,m U y K ??超前m U ?的相角为90度。DKB 和YB 标有W2的两个二次绕组的联接方式如图所示,得到动作电压m y m K U K I K ????+,加于整流桥BZ1输入端;DKB 和YB 标有W3的二次绕组的联接方式如图所示,得到制动电压m y m K U K I K ????-,加于整流桥BZ2输入端。图(b )为幅值比较回路, 它按循环电流式接线,执行元件采用极化继电器JJ 。 继电器最大灵敏度的调整是利用改变变压器DKB 第三个二次绕组W4所接的电阻值来实现的。继电器的内角=090- k ,当接入电阻R3时,阻抗角k =060,=030;当接入电阻R4时,k =045, =045。因此,继电器的最大灵敏度α?-=res ,并可以调整为两个数值,一个为-030,另一个为-045。 当在保护安装处于正向出口发生相间短路时,相间电压几乎将降为零值,这时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输入电压0≈?m U ,动作方程为m K I K ??=m K I K ??,即B A U U ??=。由于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需克服执行继电器的机械反作用力矩,也就是说必须消耗一定功率(尽管这一功率的数值不大)。因此,要使继电器动作,必须满足A U ?>B U ?的条件。所以在0≈?m U 的情况下,功率方向继电器动作不了。因而产生了电压死区。

电磁继电器检验规程

继电器检验规范 1、目的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质量,在继电器进料时严格把关,特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继电器检验标准,为继电器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于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我司对外所有采购之电磁继电器的检验及验收。 3、参照文件 本检验规范参照《IQC作业操作规程》、《原材料外观检验规范》等。 4、内容 4.1检验工具 卡尺、烙铁、锡线、万用表、CL6013、CL302、SS1792C直流可调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4.2术语 1)电磁继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 2)触点形式(常开):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用字母D或A表示。 3)触点形式(常闭):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用字母H或B表示。 4)触点形式(转换):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用字母Z或C表示。 5)线圈电源: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 6)线圈电阻: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且满足此式:额定工作电压/线圈电阻=额定工作电流。 7)额定工作电压(电流):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 8)吸合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又称动作电压(电流)。9)释放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10)触点负荷:指触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又称触点容量。继电器触点在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值不应超过该项的规定值,否则会将触点损伤。 4.3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4.3.1外观 4.3.1.1外包装箱应规范、整洁,并具有产品标识,应无破损、污物等不良现象。 4.3.1.2产品标签清晰,内容应注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产品厂家等标识。4.3.1.3继电器表面清洁,无破损、污脏、变形及其它机械损坏,颜色一致,并具有品牌、规格型号、触点容量、线圈额定电压、触点形式标识。 4.3.1.4触点镀厚均匀、光滑,无氧化发黑、受损、污物等不良现象;两触点接触时吻合良好,且吻合面积不低于整个面积三分之二,无缝隙、错位、移位等不良现象。 4.3.1.5继电器内连接导线与簧片不可有锈蚀、氧化、破损、断裂等现象;且连接方式若为焊接式其焊点应饱满、光泽,连接方式若为压接式其压接片完损、线芯不可折断及外露。 4.3.1.6引脚镀层均匀、光泽,无氧化、发黑、破损等不良现象。

时间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接线图

时间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接线图 时间继电器的电气控制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一般分为通电延时和断电延时两种类型。从动作的原理上有电子式、机械式等。电子式的是采用电容充放电再配合电子元件的原理来实现延时动作。机械式的样式较多,有利用气囊、弹簧的气囊式. 时间继电器的接线方法 第一、控制接线:你把它看成直流继电器来考虑。3、7用来接12V控制电 压;2、7用来接24V控制电压。其中的7当成直流电的负极,使用时接到零线。2接220V的火线。 第二、工作控制:虽然控制电压接上了,但是是否起控制作用,由面板上的计时器决定。 第三、功能理解:它就是一个开关,单刀双掷的,有一个活动点活动臂,就像常见的闸刀开关的活动刀臂一样。8是活动点,5是常闭点,继电器不动时,他们两个相连。动作时,8、6相连。 第四:负载接线:电源的零线或负极接用电器的零线或负极端。电源的火线或正极接8脚,用电器的火线端或正极接6脚,5脚空闲不用。 第五、工作原理:计时无效期间,8、5相连,相当于我们平常电灯开关断开状态。有效时,继电器动作,8、6相连,用电器得电工作,相当于我们平常电灯开关接通状态 接线插头:8针圆插头 针脚定义: 接线方式1(国内常规) 接线方式2(OMRON) 针号针定义针号针定义 1 继电器B公共端 1 外部开关公共端 2 电源零线N(AC85-265V)

3 继电器B常开触点 3 时间复位端子(RESET)/接通有效 4 继电器B常闭触点 4 计时允许端子(GATE)/断开有效 5 继电器A常闭触点 5 继电器A常闭触点 6 继电器A常开触点 6 继电器A常开触点 7 电源火线L(AC85-265V) 8 继电器A公共端 8 继电器A公共端 1,2是电源,第一组3,4是常开,3,5是常闭,,, 第二组6,7是常开,68是常闭

气体继电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气体继电器的检验,本作业指导书作为检验气体继电器的依据。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L/T 540-2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 3 检测项目 3.1 气体继电器检验包括以下试验项目 (1)外观检查; (2)绝缘电阻检查; (3)耐压试验; (4)密封性; (5)流速整定值; (6)气体容积整定值; (7)干簧接点导通试验。 4 试验方法及主要设备要求 4.1 外观检查 4.1.1设备清单和要求 温度湿度计; 4.1.2试验程序 4.1.2.1检查方法 对继电器外观进行检查,符合规程要求。 4.1.2.2试验步骤 (1)检查继电器壳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漆脱落、无锈蚀、玻璃窗刻度清晰、出线端子应便于接线;螺杆无松动、放气阀和探针等应完好。

(2)检查铭牌应采用黄铜或者不锈钢材质,铭牌应包含厂家、型号、编号、参数等内容。 (3)检查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圈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4)检查放气阀、探针操作灵活。 (5)检查开口杯转动灵活。 (6)检查干簧管固定牢固,并有缓冲套,玻璃管应完好无渗油,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并排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7)检查挡板转动灵活。 (8)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合理范围。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合理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4.2 绝缘电阻检查 4.2.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 1000V绝缘电阻表; 4.2.2试验程序 4.2.2.1测试方法 用绝缘电阻表测试干簧触点、出线端子的绝缘电阻。 4.2.2.2试验步骤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2)使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出线端子对地(外壳)及出线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并做好数据记录。 (3)使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干簧触点的绝缘电阻,并做好数据记录。 4.2.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干簧触点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300MΩ。 (2)出线端子对地已及无电气联系的出线端子间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 4.3 耐压试验 4.3.1设备清单和要求 (1) 2500V绝缘电阻表; (2)温度湿度计。 4.3.2试验程序 4.3.2.1测试方法 采用2500V绝缘电阻表代替工频耐压试验。 4.3.2.2试验步骤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2)使用2500V绝缘电阻表对出线端子对地已及无电气联系的出线端子间进行1min介质强度试

功率方向继电器实验讲稿

实验2:功率方向继电器实验讲稿 一、 实验目的 1、学会运用相位测试仪测量电流电压之间的相角方法。 2、掌握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接线方式及动作特性的实验方法。 二、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简介 1、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其比较幅值的两电气量动作方程: k m y m k m y m k I k U k I k U ?+?≥?-? 继电器的接线如图2-1所示,其中图A 为继电器的交流回路图,也就是比较电气量的电压形成回路,加入继电器的的电流为m I ,电压 为m U ,电流m I 通过电抗变压器DKB 的一次绕组W1,二次绕组W2和W3端获得电压分量m k I K ,它超前电流m I 的相角就是转移阻抗k K 的阻抗角k ?,绕组W4用来调整k ?的数值,以得到继电器的最灵敏 角。电压m U 经过电容C1接入中间变压器YB 的一次绕组W1,由两个二次绕组W2和W3获得电压分量m y U K 。m y U K 超前m U 的相角90度。DKB 和YB 标有W2的两个二次绕组的联接方式如图所示,得到动作电压? ???+m y m K U K I K ,加于整流BZ1输入端;DKB 和YB 标有 W3的两个二次绕组的联接方式如图所示,得到制动电压

? ???-m y m K U K I K ,加于整流桥BZ2端。图(b )为幅值比较回路,它按循环电流式接下,执行元件采用极化继电器JJ 。 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的调整是利用改变变压器DKB 第三个二次绕组W4所接的电阻值来实现的,继电器的角k ?α-=090,当接入电 阻R3时,阻抗角 ;0030,60==α?k 当接入电阻R4时 ;0045,45==α?k 。因此,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sen φα=-,并可以调整为两个数字,一个为-30°,另一个为-45°。 当在保护安装处于正向出楼发生相间短路时,相间电压几乎降为 0值,这时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输入电压0≈m U ,由于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需克服执行的机械反作用力矩,也就是说必须消耗一定的功率 (尽管这一功率消耗不大)。因此必须满足条件B A U U >。所以在m U =0的情况下,功率方向继电器动作不了。因而产生了电压死区。为了消除电压死区,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回路需要加设记忆回路,就是需要电容C1与中间变压器YB 的绕组电感构成对50Hz 串联谐 振电路。这样当电压突然降低为m U =0时,该回路中的电流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按50HZ 谐振电路的频率,经过几个周波后,逐渐衰减为0。而这个电流与故障前的电压同相,并且在谐振衰减过程中维持相位不变化。因此,相当于记住了短路前的电压的相位,所以称为记忆回路。 由于电压回路有了记忆回路的存在,相当于继电器的电压为m U =0时,在一定的时间YB 的二次绕组端纽有电压分量的存在,就可以继续进行幅值的比较,因而消除了在正方向的出口短路时继电器

瓦斯继电器校验规程

瓦斯继电器校验规程(总10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40—94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的间隙。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范围内。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80 5025 -QJ

最全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方法与汽车继电器原理图

最全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方法与汽车继电器原理图 作为一名元则继电器的研发人员,目前有很多人,问我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方法与其原理图,现总结给大家: 一、了解汽车电路图的一般规律 1.电源部分到各电器熔断器或开关的导线是电器设备的公共火线。在电路原理图中一般画在电路图的上部。 2.标准画法的电路图,开关的触点位于零位或静态。即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或继电器线圈处于不通电状态,晶体管、晶闸管等具有开关特性的元件的导通与截止视具体情况而定。 3.汽车电路的特点是双电源、单线制,各电器相互并联,继电器和开关串联在电路中。 4. 大部分用电设备都经过熔断器,受熔断器的保护。 5.整车电路按功能及工作原理划分成若干独立的电路系统。这样可解决整车电路庞大复杂,分析困难的问题。现在汽车整车电路一般都按各个电路系统来绘制,如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照明系、信号系等,这些单元电路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抓住特点把各个单元电路的结构、原理吃透,理解整车电路也就容易了。 二、认真阅读图注 认真阅读图注,了解电路图的名称、技术规范,明确图形符号的含义,建立元器件和图形符号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识图。 三、掌握回路 在汽车电路中。发电机和蓄电池都是电源,在寻找回路时,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从一个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若干用电设备后,回到另一个电源的负极,这种做法。不会构成一个真正的通路,也不会产生电流。所以必须强调。回路是指从一个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同一电源的负极。 四、熟悉开关作用 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关键,电路中主要的开关往往汇集许多导线,如点火开关、车灯总开关,读图时应注意与开关有关的五个问题:

瓦斯继电器校验规程

气体继电器校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40—94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 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 3.1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 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2.5~4.0mm 范围内。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805025 -QJ

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

XX有限公司文件版次:A/O 制定日期:2013-3-19 文件标题: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制定部门:品质部页次:1/7 1.0目的: 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2.0.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我司所有继电器检验作业。 3.0权责单位: 本检验规范由品质部制定,管理者代表核准后发行; 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定单位同意后修改 4.0应用文件: 国家标准GB/T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II)、工程图纸、工程样板。 5.0检验标准: 5.1.1国家标准GB/T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II,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 AQL订定为 CRI=0 、MAJ=0.65 、MIN=1.5 5.1.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6.0定义 6.1缺点分类: 6.1.1.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 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XX有限公司文件版次:A/O 制定日期:2013-3-19 文件标题: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制定部门:品质部页次:2/7 6.1.2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 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 怨风险的产品 6.1.3次要缺陷(MIN):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 不易发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7.0检验工具 卡尺、烙铁、锡线、万用表、CL6013、CL302、SS1792C直流可调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7.1术语 7.1.1电磁继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 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 7.1.2触点形式(常开):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 点,用字母D或A表示。 7.1.3触点形式(常闭):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 点,用字母H或B表示。 7.1.4触点形式(转换):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 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用字母Z或C表示。 7.1.5线圈电源: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