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析版)

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析版)
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析版)

课后巩固训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选择题

1.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解析: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在继承古典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代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独特社会”的含义就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A

2、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威尼斯、佛罗伦萨思想较开放

B.威尼斯、佛罗伦萨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威尼斯、佛罗伦萨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威尼斯、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最早

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根源在经

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材料中“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也说明了这点。“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3、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 )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

B.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含义和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而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故选C项。

答案:C

4.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 )

A.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类平等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

解析: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就是《十日谈》,在这部书里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宣扬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故选A项。

答案:A

5.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解析: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选A项。

答案:A

6.“因为罗马教会闯入了人和上帝之间,成为人与上帝交通的障碍,所以让我们去掉一切可能再成为这种障碍的东西;让每个人都做自己的教士。”持这种观点的人是( )

A.马丁?路德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但丁

解析: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人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否认教皇和上帝的中介作用,故A项正确;彼特拉克、达?芬奇和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与材料无关,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A

7.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潮是( )

A.基督教神学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信仰得救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赞扬了人的高贵和尊严,这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潮,故选C项。

答案C

8、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解析:题干中的主张应为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点,该观点挑战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据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因此A项中的“解放”、B项中的“动摇”、D项中的“荡然无存”的说法不合史实,故选C项。

答案:C

9、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

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解析:由“14~15世纪”“身心发展并重”“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等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思想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也说明文艺复兴影响了教育,故A项符合题意,排除D项。“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基督教作品”说明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而仅凭题干材料无法说明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排除B、C两项。故选A项。

答案:A

10、西方学者布克哈特曾说,如果不是宗教改革运动挽救了教皇政府,谁能说出教皇政府本身的命运将会怎样?对他的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以挽救教皇政府为目标

B.宗教改革促进了基督教的新发展

C.宗教改革对教皇政府没有产生冲击

D.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思想运动

解析:宗教改革的目的是纯洁教会,建立适合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的

新型教会组织;改革的结果是确定了“教随国定”等原则,产生了很多民族化的新教会,这说明宗教改革不但冲击了原来的教皇政府,而且也促进了基督教会的新发展。A、C、D项说法错误。

答案:B

11、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这里的“质的变化”是指( )

A.弘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与文化

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宣扬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思想

D.将宗教信仰与抨击专制相结合

解析文艺复兴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性质上有别于封建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B项只是其表面现象;C 项违背了文艺复兴的宗旨;D项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答案:A

12、刘祚昌教授认为:“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不能印证材料主旨的是( ) A.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宗教理论

B.宗教改革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开始

C.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D.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

解析:宗教改革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新教的出现,促进了资产阶级宗教理论的形成,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已经开始,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宗教改革“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成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重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苏格拉底材料二、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三、……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的伦理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3)根据材料三,说明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的更深层次的意

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即可。第(2)问主要以材料中的时间为突破口进行回答。第(3)问主要根据教材相关知识来回答宗教改革的影响。

答案:(1)主张: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探究的重要问题;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倡善良的道德,知德合一。

(2)社会思潮:人文主义。原因: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

(3)宗教改革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唯有他一人具有罢免与复任主教之权。……

(8)唯有他一人享有使用帝王仪仗之权。

(12)他有[上帝]所赋予废黜帝王之权。

(18)他所批准的判决,除他自己以外,不得由任何人撤销。

(19)教皇本人不受任何人审判。

(22)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将永远不犯错误,《圣经》可为证明。

——《教皇敕令》(1075年) 材料二、我尽可能厉行清规戒律。我习惯于蜗居在乡下,清算着我的罪孽;我一遍又一遍地忏悔;我一丝不苟地照规矩苦行,而且我的意识保持着自省……我尝试着用人类的药方——人的传统治愈良心的

疑虑和困惑,越使用这些药方,我的良心里滋生的不安和忧虑就越多。

——马丁?路德材料三、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四、自此以后,上帝又从壁垒森严的神龛之中回到人们的心灵,复又成为欧洲信心与进步的内在动力,从而将欧洲文明带上了一条近代化之路。

——《文明启示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原因。

(2)为解决心中的疑虑,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主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的新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原因,从材料一中“唯有他一人”享有的权利表明教皇专权并享有特权,材料二对教会清规戒律持怀疑态度。第(2)问针对教皇特权与繁杂的圣礼制度,马丁?路德提倡“因信称义”,确认《圣经》的权威。第(3)问由材料三信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可知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出现,宗教仪式得到简化,依靠信仰得救得到人们的认可。第(4)问材料四

强调了宗教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近代化。

答案:(1)不满教皇专权;不满教会特权;质疑教会的清规戒律。

(2)提出信仰得救;《圣经》至上原则。

(3)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

(4)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

15、意大利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按某些方面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除雷奥纳都及其他几个人而外,都不尊重科学——尊重科学那是十七世纪以来大多数重要革新人物的特色……不过他们用古代人的威信替代教会的威信。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

定会小的多。

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几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四、为什么一百三十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德国人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葡萄牙人则发现了去印度的航线。……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并最终导致教会的分裂。……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

——(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1)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对于科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人的威信”指什么。其“替代教会的威信”有何作用?

(3)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4)据材料四,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衰落的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可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

展,由“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可知控制城市的大商人家族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提供了赞助。第(2)题第一小问态度,由材料可知“都不尊重科学”;第二小问“古代人的威信”,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可知这指的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第三小问作用,文艺复兴动摇了罗马教会权威,传播人文主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第(3)题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三“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可见他们既憎恶教会的腐败,同时又接受教会的公职和馈赠;第二小问局限性,由“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可知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由“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可知同封建势力存在密切的联系。第(4)题,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宗教改革导致意大利财源枯竭,经济衰落。

答案:(1)原因:意大利的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控制城市的大商人家族赞助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

(2)态度:并不尊重或不重视科学。

“古代人的威信”:指的古代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

作用: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3)原因:既憎恶教会的腐败,同时又接受教会的公职和馈赠。

局限: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知识分子的运动;同封建势力存在密切的联系。

(4)原因: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导致意大利财源的枯竭及经济的衰落。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宗教改革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1)思想基础:________运动的影响。(2)主要原因:16世纪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3)直接原因: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________”。答案:(1)文艺复兴(3)赎罪劵2.兴起——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发表“______________”。(2)思想主张: ①主张“________”(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赎罪、灵魂获救)。 ②信徒有权直接阅读和解释《________》的权利。③简化宗教仪式,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答案:(1)九十五条论纲(2)①因信称义②圣经3.扩展:瑞士日内瓦________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4.影响(1)政治上:建立了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新教。(2)经济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3)文化上: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和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加尔文疑难解析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及联系(1)相同点:①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在思想形态上的反映。②都将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社会。③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④都是反对封建秩序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2)不同点:①指导思想上:文艺复兴的本质是热爱人和自然,把宗教放在次要地位,肯定人性,反对神权;宗教改革则仍以来世观念为基础,将灵性置于物质之上,强调信仰和服从,承认神的存在。②形式上: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③群众基础上:文艺复兴是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④实质和影响上: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的斗争,更是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它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3)联系:①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没有文艺复兴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冲击,就不会有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实际行动。②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它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为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必修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人教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 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教学难点】 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事件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一些名画和著名文学作品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导入新课】 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连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象意大利人的血液);那里有最诱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里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就在这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也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恺撒大帝、墨索里尼和暴

1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笔记 (1)

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背景: 1、经济基础: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源) 2、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3、人才和文化基础:意大利所具有的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丰厚的文化遗存。 (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性质) 1、性质:是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实质: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3、文艺复兴运动披着宗教外衣以及借助古希腊文化的原因: 1)天主教会在西欧垄断一切,势力强大,根深蒂固;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封建的思想理论不够成熟。 (三)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的含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现世生活,崇尚理性和科学,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2、评价:(1)积极:动摇封建神学,打击封建制度 (2)消极:到运动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五).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

(1)扩展①原因:②代表人物: 新航路的开辟刺激欧洲其它国 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莎士比亚(英)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拉伯雷(法)《巨人传》 塞万提斯(西)《堂吉柯德》 伊拉斯谟(德)《愚人颂》 16世纪高潮 15世纪后期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14世纪兴起 (六)深远 影响及意义 1、积极:(1)、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为后来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为消灭封建制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 (2)、在文学艺术方面:促进了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 (3)、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标示:“太阳中心说”的提出)。 (4)经济方面: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一)、背景:(学生归纳) 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2、社会基础: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精神禁锢与经济掠夺;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3、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4、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 (二)、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 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的反封建斗争。 (三)、代表人物及主张: 1、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观点(学生归纳)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实质: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②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婚配和还俗。 ③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④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2、独树一帜的加尔文思想主张:发展路德的“因信称义”为先定论(意义: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Ⅲ)试卷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 D.“君轻民贵”的思想 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内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内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自叙帖》 A.隶书楷书小篆 B.行书隶书草书 C. 行书楷书草书 D.隶书楷书草书 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

必修三13.3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析版)

第32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真题速递 1.(2019·天津高考·4)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 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张追求现世的享乐,表现在威尼斯画派代表提香身上就是“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法是受到了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能“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排除B项;通过题干中“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反映出其否定教会所宣扬的道德观,排除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神韵写意属于中国画的特征,排除D项。 2.(2019·江苏高考·15)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 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 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答案】B 【解析】“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利用宗教表达诉求,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反对罗马神权统治,故A项错误;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故C项错误;主张灵魂自我救赎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故D项错误。 3.(2019.4·浙江高考·18)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 )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⑴起源:大约1世纪左右,在①与②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⑵发展 A.4世纪初期,演变为③的国教。 B.476年,在④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C.11世纪,分裂为以⑤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⑥为中心的天主教。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 ⑴原因 A.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⑦争夺权力,组织“⑧”,势力不断扩展。 B.中世纪的欧洲,⑨严重,⑩衰弱。 ⑵表现 A.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等方式搜括钱财。 B.政治上:?高于王权,典型例证是“?”。 C.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掌握了《圣经》?,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浓厚的?。 D.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束缚。 【拓展点拨】天主教会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对西欧实行大一统的神权统治。经济上,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自我校对】①小亚细亚;②巴勒斯坦;③罗马帝国;④日耳曼;⑤君士坦丁堡;⑥罗马; ⑦封建王权;⑧十字军东征;⑨封建割据;⑩王权;?赎罪券;?教权;?卡诺莎之辱;?学校教育;?解释权;?宗教色彩;?教会; 二、宗教“异端” 1.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①的贬称。 2.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②”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③。3.表现 ⑴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④。 ⑵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A.英国人⑤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B.捷克人⑥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影响 ⑴对天主教会的⑦提出有力挑战。 ⑵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⑧、发展⑨经济的要求和⑩的愿望。 ⑶对16世纪欧洲的?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拓展点拨】中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以“异端”形式出现的原因: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

《作业推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0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

《作业推荐》0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单选题(共90 分) 1.1753年,法国第戎学院举行题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起源为何?其是否为自然律所认 可?”的征文比赛。受到该题目的刺激和启发,有思想家说:“学院竟然有此胆量提出”,“我即刻着手探讨了”。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及其撰写的作品是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C.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D.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起源为何?其是否为自然律所认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位思想家是撰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作者卢梭,故B正确;伏尔泰《哲学通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未涉及人与人不平等的起源,故AC错误;赫胥黎是生物学家,《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出版于1863年,故D错误。 2.下为欧洲文艺复兴地图。图中某地被誉为“鲜花之城”,布鲁内列斯奇在此创造了大圆顶 设计建设的奇迹。这里也哺育了认为“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的文学大家和创作出“神秘的微笑”等传世名作的艺术巨匠。该地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鲜花之城”指的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布鲁内列斯奇在此创造了大圆顶设计建设的奇迹。薄伽丘、达芬奇都是此地人。由地图信息可知,该地位于①,故A正确;②是罗马,③是德国的科隆,④是法国的巴黎,故BCD错误。 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显示的城市数量可知,15世纪欧洲不少地区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这说明当时欧洲文化趋向活跃,A选项符合题意。15世纪的欧洲进行政治变革加速,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印刷业的发展主要和文化繁荣有关,与市民阶级出现无必然关系,C选项排除。16 世纪初欧洲才进行宗教改革,D选项排除。 4.有学者感叹,“他们把古典而非中世纪的文学视作典范,试图改变中世纪的道德思想,使之适应喧嚣的城市社会的需要。”“他们”中的一个代表是 A.薄伽丘 B.苏格拉底 C.莎士比亚 D.卢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他们把古典而非中世纪的文学视作典范”,结合所学,文艺复兴以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思想,“他们”应该是文艺复兴的代表,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故A正确;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思想家,卢梭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不符合题意,排除BD;莎士比亚是英国的剧作家,是文艺复兴扩展到英国,出现的著名代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重点:1、文艺复兴的原因、实质、核心、主要成就和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德意志宗教改革) 知识结构: 一、文艺复兴:14-16C 意大利欧洲其他国家(练习册P104 “2、文艺复兴”) 1、原因: ①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 ②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维护自身利益。 ③思想文化:天主教神学垄断人们思想;意大利保留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

2、实质: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练习巩固:练习册P106-11题) 3、核心: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主要成就: (1)文学领域:意大利“文学三杰”及其代表作品、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 (2)艺术领域:意大利“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品 (3)自然科学:天文学革命——波兰哥白尼、德意志开普勒、意大利伽利略和布鲁诺 (思考:“文学三杰”、莎士比亚和“美术三杰”是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的?) 5、影响: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类社会。 二、宗教改革:16C 德意志欧洲其他国家(练习册P104“3、宗教改革”)1、背景:(见练习册P104,及P105“5、

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实质”)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①信仰上帝即可得救;②简化宗教仪式;③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极端权力。 (思考:马丁·路德的思想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的?) 3、新教及其特点: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特点: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性质: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即西欧早期资产阶级以宗教为外衣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一场政治运动) 5、影响: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了人文主义。(练习巩固:练习册P107-12题) 小结: 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一个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发展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5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九十五条论纲” 1.原因 (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括。 ①经济: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②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极力阻碍德意志的统一。 (3)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痛恨罗马教会。 (4)直接原因(导火索):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发表 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发表《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九十五条论纲”。 3.影响 (1)激起了各地反对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得到一些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特别提醒]宗教改革首先在德意志爆发的原因 (1)德意志经济显著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德意志是天主教世界受罗马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 (3)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马丁·路德的推动。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宗教思想 (1)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认为人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2)每个信徒都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 (3)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2.宗教仪式 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提出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3.世俗权力 (1)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2)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特别提醒]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的历史作用 (1)否定了受罗马教廷控制的德意志地区天主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2)否认了教皇的神权地位。 (3)促进了本民族教会的建立。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1.对德国:冲击天主教会统治。 (1)不少宗教团体陆续接受了路德新的宗教思想。 (2)掀起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爆发了闵采尔起义。 (3)把《圣经》译成德文,既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1555年,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2.对欧洲 (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新的基督教派,称为新教。 (2)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优化训练及答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基础达标 1.(原创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 ) A.否定罗马教廷权威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肯定人的现世价值 D.惩罚宗教“异端” 答案:C 2. 16世纪欧洲出现了反对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它首先发生于( ) A.意大利 B.德国 C.瑞士 D.英国 答案:B 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 A.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 B.中世纪神学思想 C.中国的儒家思想 D.新教的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A 4.(2013·汕头高二质监)“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 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 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上帝”可排除D项;根据信息“平起平坐、世界主宰”可知这种观点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并把矛盾直指宗教神权统治,排除A、B项,C项正确。 答案:C 5.(2014·惠州第一次调研)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A.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图表反映的是教皇兜售赎罪券,这是天主教“因行称义”的体现,马丁·路德为此提出信仰得救的思想,排除A项,C项正确。B项是加尔文的思想;D项是宗教改革的结果。 答案:C 6. (2014·佛山第一次质检)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 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B.反对宗教信仰 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 D.支持废除基督教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马丁·路德主张不需要教会,基督徒可以阅读《圣经》,与上帝沟通,强调了基督徒是自由和独立的,故A项正确;马丁·路德反对只是教会精神独裁,不反对宗教信仰,不支持废除基督教,故B、D项错误;教皇作为基督徒也可以独立阅读《圣经》,故C项错误。 答案:A 7. 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ree compulsory Renaissance and religious reform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学法指导 1.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成为欧洲资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必要前提。首先应该明确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因素是意大利工商业城市的繁荣,其次应该理解资本主义萌芽所引起的阶级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又与当时的教会精神统治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进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思想变革。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应该从兴起原因、性质、指导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扩展及积极意义等几个方面掌握这场运动。 3.认识: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关于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和宗教神学 宗教神学以神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等级观念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理性和科学 (2)人文主义的含义 ①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②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现世生活,提倡追求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③他们批评教会的腐败,但并不反对宗教。 (3)今天,作为一个处于自我、国家和世界中的人应该具备哪些人文品质? 独立、宽容、敬畏 2.有关文艺复兴 (1)根源: ①社会根源(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在意大利,那里产生了最早的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必然提出其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 )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啊,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 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 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 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 总之,使世界进入资 本主义时代。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 )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衡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公开课教学设计完美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四、教学方法:图片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对比分析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课时要求: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赏析图片《雅典学院》。 在此基础上,提问:(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哪些?(2)时人和先贤们共论一堂的情况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4)当时人物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教师】文艺复兴首先在哪个地方兴起呢?为什么? 【学生】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教师】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会在意大利产生而不是其他地区? 分析: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 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 【教师】资本主义萌芽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2019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含答案

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4.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5.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2.知道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3.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概括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4.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情景导学] 材料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中华文明史》 思考:材料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教材导学]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3)阶级上,“士”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 (4)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表现 (1)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影响 (1)诸子百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轻巧识记] 百家争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文艺复兴的兴起,知道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 ②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 ③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教科书和导学案,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②梳理从材料中获得的有效信息,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作出自己个人的表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三、自学指导 【概念解读】文艺复兴 14-17世纪, 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 一、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兴起 【自主学习1】阅读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材料二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根据教材概括文艺复兴核心和主要内容

第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说课稿完整版

第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说课稿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教材地位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六课,教材围绕14-17世纪欧洲人文精神发展这一主题,重点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大运动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突出表现,其影响至今不衰,因此十分重要。 2、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分为三个部分: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首先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这个单元的主线,所以我把教材的第一目——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放在文艺复兴的背景下讲,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意在告诉学生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经济原因是一切社会文化的根本原因,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因为这部分是文化史的内容,若按照教材的体例来,较容易割裂授课内容,学生不容易把握。在文艺复兴这部分,要讲清楚文艺复兴的几大背景,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核心,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及文艺复兴的扩展及影响。 其次是讲宗教改革,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先讲清楚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关系,即这两个社会运动并不是完全平行的关系,而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

上是宗教改革的背景。理清了两者的关系后重点讲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导火索,代表人物及主张,宗教改革的扩展及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在文艺复兴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资本主义发展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2)在宗教改革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西欧国家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主要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的基本史实。 2.能力方面:(1)通过对本节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史实和基本历史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4)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4.学法指导方面:(1)指导学生注意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发生。注意认识原因和结果的多样性和层次性,通过对原因、结果的恰当分解来增进理解。(2)指导学生对本节涉及较多的众多文化现象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关系加以分析,并注意这些文化现象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比

高一历史教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教版必修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本课分析】 《文艺复兴》是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它上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继承了智者运动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精神内涵;又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解放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神权的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为第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出现奠定思想基础。它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一、知识能力 1.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2.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3.提高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类特殊的历史视角分析归纳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 4.马丁·路德及德国宗教改革,加尔文及其新教等知识。 二、过程方法 本课学习过程以探究学习为主,由教师提出预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同时结合演示文稿,利用视觉的直观性,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思想解放运动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渗透“人类的进步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升华”的历史观。 重点:人文主义的各种表达方式 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渲染:《我的太阳》 由帕瓦罗蒂《我的太阳》引起对意大利自由、浪漫、Array艺术、文明的色彩联想。 展示:意大利人挖掘并修复雕塑。使当时意大利人 感到震惊的希腊雕塑《拉奥孔》。 过渡:我们现在看到这座雕像感到震惊吗?不一定 感到震惊。但是,当年的意大利人为什么会对这座雕像 感到震惊呢?为什么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这就要 追溯到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去体验当年意大利人的感 受,去追问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会兴起伟大的文艺复兴运 动。

最新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深刻探讨的问题是文艺复兴,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究竟什么是文艺复兴?它是如何兴起的呢?它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文艺复兴。大家通过预习就知道文艺复兴的主战场是在哪一个国家?(意大利)。对于意大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喜欢看足球的同学。我们知道,意大利有很多世界顶极的足球俱乐部,像是国际米兰、尤文图斯、佛罗伦萨等等。但是从现在来看,在欧洲,意大利并不算是最强的国家。即使在中世纪,欧洲的传统强国也并不包括意大利。那么,在当时为什么文艺复兴会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而不是英国、法国或者是德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文艺复兴之前意大利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