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全册)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全册)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全册)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参加人:

主讲人:

备课时间:

备课内容: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包括1-5的认识,比较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和有关0的计算。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5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5各数。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教学生学会分与和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5以内的数的组成,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6、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用书表示物体的个数,和物体的顺序,并进行交流,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0——5的数并会读、会写。会比较大小,高矮,长短。

2、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实物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

师问:“谁能用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5?”分别请同学回答。

揭示课题:1-5的认识

二、培养数感

1、出示挂图:

(1、)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哪里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试着数出图内有哪些动物?它们有几个?让不同的学生回答。(2)、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出图中的动物:1头……2头……3只……4朵……5个……多让学生说一下。

(3)、随着学生的回答,师分别在黑板上写出1、2、3、4、5、让学生认识这5个数字。

(4)、让学生用这5个数字表示周围的物体,加深对这几个书的认识,培养数感。2、用计数器帮助认数

出示计数器,先拨一个珠子,让学生知道用1来表示。再拨上一个珠子,涌表示……依次学完5个数字,使学生明白;1——5是按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

3、用小棒帮助认数;

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分别摆出1、2、3、4、5。加深对这几个数的认识。再让学生说出周围是1、2、3、4、5的物体。

4、用点子图帮助认数

出示不同的点子图,让学生说出分别是几个。每一个点子图表示几/然后让学生按顺序把点子图排好。加深对着几个数的认识。

5、学写数

师示范,领生书空,描写,自己写,师查看,有错误及时订正。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先让生说一下周围的实物个数。

分别用1、2、3、4、5根小棒摆出不同的图形。

做练习二1-4题

注意每一个学生都学会。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5的数的认识,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五、板书

1——5的认识

1 2 3 4 5

教后感:

8、9的认识

第1课时2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

教学目的:

1、理解并记住8、9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教学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

填框并读出个组成与分解。

7 □ □ 4

3 □ 2

4 3 2 1 □

二、新授

(一)8的组成

1、学生摆学具,讨论研究的组成。

请学生说楚的分解与组成。

指名回答后,再动手操作。

单人回答后,集体读。

2、练习读

B、个人读

b、集体读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练习

B、教师口述,学生回答。

b、做第12页的3题。(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

c、玩纸牌。

(二)9的组成

1、学生摆学具,讨论研究9的组成。

请学生说出9的分解与组成。

指名回答后,再动手操作。

单人回答后,集体读。

2、练习读

B、个人读

b、集体读

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练习

B、教师口述,学生回答。

b、拍手游戏。

c、玩牌游戏。(教师与学生同玩)

三、练习

学生书写8、9的组成,边写边读。

四、小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8、9的组成

第二课时25

教学内容:课本第55页,练习八。

教学目的:

巩固8、9的组成与分解。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可谈一些鼓励的话

二、复习

(一)练习数序

1、()、()、4、5、()、()、8、()。()、()、7、6、()、()、3、()、1。(二)填框

8的组成,9的组成。

(三)再画几个○,就是8个。

○○○○○

○○

○○○

三、游戏

玩拍手游戏。

四、找朋友

组成8 组成9

五、小结

齐背诵8、9的组成与分解。

第3课时26

教学内容:课本第59——60页。

教学目的:

巩固8、9的组成与分解。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一些鼓励的话

二、复习

(一)练习数序

1、()、()、4、5、()、()、8、()、10、()、()、7、6、()、()、3、()、1。(二)填框(小黑板出示8、9的组成)

(三)再画几个三角形,就是9个三角形。

□□□□

○○○○○

三、游戏

玩拍手游戏。

四、找朋友

组成8 组成9

2 1 2 1

4 2 6 5

6 4 4 3

7 6 3 6

3 5 8 7

五、小结

齐背诵8、9的组成与分解。

第4课时27

教学内容:8、9的加减法,57、6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2使学生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8、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磁力板,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5的加减法,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咸法计算?

二、探索研究

学生自己摆圆片,边摆边写8、9的加法算式。

4、小结

8、9的加法算式共有几道题?

(二)出示例题讲解

1、观察图片,叙述图意。

指名叙述后,教师叙述。

先动手操作再列算式减法?:9-2= 9-7 =

读算式。

2、出示投影片练习。

要求学生:叙述图意;列出算式。

3、看书补充完整。

4、做课本61页的7、8题。

学生操作7题

摆图片练习加减法计算。

8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指名回答,齐读算式。

(三)

练习

A、出示投影片练习。

要求:

1、学生叙述图意。

2、列出算式,说出结果。

B、口算

比一比,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C、书写格式

三、小结

总结8、9加减法的意义。

指名说一说: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计算;列算式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2 +7 = 9 9-2=7

7+2=9 9-7=2

第5课时28

教学内容:图文应用题。

教学目的:

1、以图文应用题的形式,使学生联系具体问题表达清楚,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习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片、挂图、实物。

教学重难点: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发现简单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出新课

谈话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二、探索研究

(一)图文应用题

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挂图,学生观察。

问:一共有几只小鹿,它们在干什么?学生说后,师问你能算出还有几只?怎样列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可以多种形式。

(二)练习

出示投影片,学生练习。

(58页的小蘑菇图)

1、学生说出图意。

2、同桌互相说算式。

3、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独立做课本上的练习题(58页)。

教师读题,适当引导学生做题。

可直接做在课本上。

2、请学生做课本上62页的1

3、14题。

弄清楚图意。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小结:

教师总结该种类型的题应注意的问题。

可请学生说一说你经常出现的问题,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

板书设计:图画题

9-3=6 6+2=8

第六组

主讲人:朱姗

参加备课人:李崇敏

备课时间:2005年8月26日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7和8的认识和加减法、“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比较熟练地进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第一课时29

教学内容:6、7的认识(数数、认数、基数、序数、读写)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6和7,正确熟练地读写6、7。

教学重点:6的写法。

教学过程:

1、复习: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学过的数,师板书:0 1 2 3 4 5

2、卡片口算:2-1 5-4 2+3 4+1 5-2 3+0

5-3 4-2 3+2 4-4 0+5 4-3

二、新课:

引入:4的后面是几?比5多1的数是几?6后面又是几呢?(板书:6、7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同学们会数数量是6、7的物体,会读写6和7等,看哪个同学学得最好。

1、认识6、7

(1)42页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老师和同学打扫教师)

像他们一样,把教室打扫得干净,问:有几个人?(6个同学加1个老师共7个人)几张桌子?(6张课桌加1张教桌共7张)几把椅子?(摆好6把加1把)

师:6个人,6张桌子,6把椅子,用几表示?

7个人,7张桌子,7把椅子,用几表示?谁能用6、7说一句话?

2、6、7的序数

(1)6、7不但表示数量是6、7的物体,还表示第6、第7。出示43页小蝌蚪图,让学生填空。

(2)请某一行的6个、第6个、7个、第7个站起来。

3、写数:

(1)“6”一笔写成:上线中间靠有一点起笔,向左下弯着写,在中线靠下一些接触左线,然后弯向下线,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再向上弯,在下半格中间接触右线,往上弯,稍过中线再下弯,“6”要写得圆滑。

(2)“7”:一笔写成,横线、竖线都直,不要弯曲。

(3)生练习写6和7。

4、课堂小结

三、练习:(小黑板)

1、☆☆☆☆☆☆☆☆☆

把左边的6个圈起来,给从左数第6个涂上颜色。

2、△△△△△△△△△

把右边7个圈起来,给从右数第7个涂上颜色。

第二课时30

教学内容:6、7的顺序、大小、组成

教学准备:卡片、磁板、小黑板、计数器、点子图、数字5、6、7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2-1= 5-4= 2+3= 4+1= 5-2= 3+0=

5-3= 4-2= 3+1= 4-4= 0+5= 4-3=

2、组成与分解(卡片)

二、新课:前面我们认识了6和7,知道了6、7表示6个、7个,还表示第6、

第7,学会了6、7的读写,这节课继续学习6、7的顺序、大小、组成。

1、6、7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先拨5个,再拨1个,现在是几个?

师:5再添上1是6,6比5多1。6在几的后面?谁知道6的后面是几?

(2)出示直尺图:()12()45()()

有一位工人叔叔做了一把直尺,我们来帮他标上数字,起点是几?5的后面是几?

2、6、7的大小

(1)出示小磁板圆点图:左几个?有几个?分别用几表示?在6和5的中间用什么符号表示?得出:6>5 5<6

(2)再摆上7个:6个和7个比,谁多?6和7中间用什么符号/

得出:6<7 7>6

(3)我们知道了6比5大,7比6大,6、7和其他数比怎么样呢?

出示:6○4 7○5 3○7 6○6

3、6、7的组成

(1)6的组成:让学生拿出6个圆片,分成2份,分分看,能分成几和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板书出6的组成。练习:拍手、对口令、提问。

(2)7的组成:小磁板出示:●●●●●●●

问;共有几个圆片,几和几组成7?看到6和1组成7,还能想到什么?移动圆片,得出其他的组成。

(3)各种方法练习6和7的组成。

三、总结:把你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说给同位听。

四、课堂检测:(见检测题)五、练习:48页练习七1—3题

第三课时31

教学内容:有关6、7的加减法45、46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正确熟练地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磁板、三角、铅笔7支,生6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6、7的组成(小黑板)

2、看图列式:○○○○○★★★★★

—————————————

二、新课:

(一)教学加法(一图两式)

1、生摆圆片:左5个,右一个,列式:5+1=6,让学生回头列式:1+5=6

师:同样一个圆片图,从不同的位置看,列出的算式不同。

2、师举铅笔:左4右2,列出:4+2=6,转身列出:2+4=6

师比较上两组算式: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3、磁板:▲▲ ▲▲▲▲▲引导列出:2+5=7 5+2=7

4、出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两道加法算式。

5、看到一个,想到另一个,如:5+1=□ 1+5=□

(二)教学减法(一图两式)

1、磁板出示:●●●●●● ●

先圈起右边1个,再圈起左边6个,分别让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说明:都是从6个里面去掉,为了方便,在中间画一条虚线,表示分别去掉左边和右边的。因此看到这样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减法。

2、出示:★★★★★★(中间虚线),列出算式

3、小磁板摆小棒列算式。

4、小结:一幅图列两个减法,从总数里先去掉右边的,再去掉左边的。

三、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6、7的加减法,学会了一幅图写两个加法,两个减法,写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图。

四、课堂练习:

1、指导完成课本45页。

2、出示:▲▲▲▲▲▲ 能写几道加法?中间加一虚线,能写几道减法?

3、完成46页做一做题。

4、把学习的算式擦掉得数后,自己写在练习本上。

第四课时32

教学内容:6、7的加减法练习七4—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会看一图写两个算式,正确熟练地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6、7的组成(卡片口答)

2、▲▲▲▲▲▲▲○○○○○○

□+□=□□-□=□

□+□=□□-□=□

二、课堂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七4、5题,注意说图意。

2、游戏:第8题,出示点子图,让生说说哪两个数相加得6?得7?分别说出两个加法算式。

3、49页第6题连线,指导连线方法。

4、游戏:第9题,出示数字卡片,生说减法算式。

5、50页11题,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一块数。

6、出示3+1= 3+4= 3+0= 3+2=让学生口算后观察:加号前面都是几?引导可以把3和+只写一个,变成50页第12题类型。然后让学生完成12题。

7、独立完成第10题。

第五课时33

教学内容:图画应用题课本47页练习七13、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弄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为以后解答应用题做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说图意,列算式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0—7,例题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口算)

5+2 4+3 7-2 6-3 7-4 2+5 16 7-5 6-2 6-5 0+7 7-3

二、新课:

(一)教学教法:

1、出示小动物图:左边有几只小兔?又跑来几只?画出括号和?,说明其意思: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让生说说图意。

怎样列式计算?引导列出:4+3=7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所以用加法计算)

2、仿练:出两道这样的题练习。

(二)教学减法:

1、出示一苹果图: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括号下面的7个表示什么?(一共有7个苹果)左边的“?个”表示什么?(求左边有多少个苹果)

领说完整图意:一共有7个苹果,右边有2个,左边有几个?

引导列式:7-2=5(从7个里面去掉2个,所以用减法计算)

2、仿练:出两道这样的题练习。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填空。(课本51页)

2、课本52页1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图意。

3、补充练习。(多练习此类型)

第七组

主讲人:李崇敏

参加备课人:朱姗

备课时间:2005年12月1日

8、9的认识

第1课时3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9以内的数,会读、会写。

2、会用珠子、点子图表示9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1--9各数的联系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会读、会写9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9各数的顺序以及写法。

教学准备:实物挂图、小棒、点子图、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师问:"谁能用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9?"分别请同学回答。

3、揭示课题:8、9的认识

二、培养数感

1、出示挂图:

(1)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哪里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试着数出图内有些什么?/它们有几个?让不同的学生回答。(2)、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出图中的动物:……多让学生说一说。

(3)、随着学生的回答,师分别在黑板上写出8朵花,8棵树,8个字,8只蝴蝶,9个小朋友,9盆花,让学生认识这8和9这两个数字。

(4)、让学生用这8、9数字表示周围的物体,加深对这个数的认识,培养数感。2、用计数器帮助认数

出示计数器,先拨一个珠子,让学生知道用1来表示。再拨上一个珠子,涌表示……依次学完8、9个数字,使学生明白;

1-9是按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

3、用小棒帮助认数;学生动手数8、9根小棒。

4、用点子图帮助认数

出示不同的点子图,让学生说出分别是几个。每一个点子图表示几/然后让学生按顺序把点子图排好。加深对着几个数的认识。

5、学写数

师示范,领生书空,描写,自己写,师查看,有错误及时订正。

课中操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先让生说一下周围的实物个数。

2、分别用8、9根小棒摆出不同的图形。

3、做练习八题,分别说一说每个小动物在第几?

(左、右两边都说一说)

注意每一个学生都学会。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8、9的数的认识,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五、板书

8、9的认识

(略)

第2课时3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

教学目的:1、理解并记住8、9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教学学具。

教学过程:一、导课

复习:填框7 □ □ 。9 □ □

二、新授

(一)8的组成

1、学生摆学具,讨论研究8的组成,边摆边把8的分解记下来。

请学生说一说8的分解与组成,单人回答后,集体读。

2、练习读B、个人读b、集体读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练习

B、教师口述,学生回答。

b、做第12页的3题。(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

c、玩纸牌。

(二)9的组成

1、学生摆学具,讨论研究9的组成。

请学生说出9的分解与组成。指名回答后,再动手操作。

单人回答后,集体读。

2、练习读B、个人读b、集体读

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练习B、教师口述,学生回答。b、拍手游戏。

c、玩牌游戏。(教师与学生同玩)

三、练习

学生书写8、9的组成,边写边读。

四、小结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8、9的组成

(略)

第3课时36

教学内容:课本第59--60页。

教学目的:巩固8、9的组成与分解。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谈一些鼓励的话

二、复习

(一)练习数序

1、()、()、4、5、()、()、8、()、10、

()、()、7、6、()、()、3、()、1。

(二)填框(小黑板出示8、9的组成)

(三)再画几个三角形,就是9个三角形。

▲▲▲▲

▲▲▲▲▲▲

▲▲

▲▲▲

三、游戏:玩拍手游戏。

四、找朋友

组成8 组成9

2 1 2 1

4 2 6 5

6 4 4 3

7 6 3 6

3 5 8 7

五、小结:齐背诵8、9的组成与分解。

第4课时37

教学内容:8、9的加减法,57、6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2、使学生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8、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磁力板,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5的加减法,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咸法计算?

二、探索研究:学生自己摆圆片,边摆边写8、9的加法算式。

4、小结:8、9的加法算式共有几道题?

(二)出示例题讲解

1、观察图片,叙述图意。指名叙述后,教师叙述。

先动手操作再列算式减法?:9-2= 9-7 =(读算式。)

2、出示投影片练习○○○○○ 。

要求学生:叙述图意;列出算式。

3、看书补充完整。

4、做课本61页的7、8题。

学生操作7题

摆图片练习加减法计算。

8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指名回答,齐读算式。

(三)练习A、出示投影片练习。

要求:1、学生叙述图意。

2、列出算式,说出结果。

B、口算:比一比,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C、书写格式

三、小结

总结8、9加减法的意义。

指名说一说: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计算;列算式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2 +7 = 9 9-2=7

7+2=9 9-7=2

第5课时38

教学内容:图文应用题。

教学目的:1、以图文应用题的形式,使学生联系具体问题表达清楚,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习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片、挂图、实物。

教学重难点: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发现简单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出新课

谈话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二、探索研究

(一)图文应用题

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挂图,学生观察。

问:一共有几只小鹿,它们在干什么?学生说后,师问你能算出还有几只?怎样列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可以多种形式。

(二)练习出示投影片,学生练习(58页的小蘑菇图)

1、学生说出图意。

2、同桌互相说算式。

3、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独立做课本上的练习题(58页)。

教师读题,适当引导学生做题,可直接做在课本上。

2、请学生做课本上62页的1

3、14题。弄清楚图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小结:

教师总结该种类型的题应注意的问题。

可请学生说一说你经常出现的问题,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

板书设计:图画题

9-3=6 6+2=8

第八组

主讲人:朱姗

参加备课人:李崇敏

备课时间:2005年12月12日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第1课时39

教学内容:课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 题。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0的主题图和练习九第2题插图的课件、计数器等。

学生准备10朵小花、10根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1~9的数,不仅能够正确数出1~9,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识

学习数数和认数。

(1)在屏幕上出示64页主题图,(2)并引导学生仔细察画面。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3)学们数一数。(4)学生数数,(5)并交流数的结果。

教师:画上有多少人(10),你是怎样数的?(指生回答)

师总结: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

再提问:画上还有什么?

(6)让学生从不同(7)的起点数出画面上表示10的人和事物,(8)然后交流。并说出数数的方法。

(9)让学生试着两个两个的数,(10)看结果是多少。

(11)让学生观察64页上的点子图,(12)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

(13)随着学生报告结果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10,(14)并引导学生读出这个数。

(15)学生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

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16)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先拨9个珠子,(17)再拨一个;让学生用他们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18)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个以后再拨1个就是10个的拨住珠过程。

(19)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数:投影出示直尺图,(20)让学生在直尺上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21)教师引导小结:9在10的前面,(22)9比10小;10在9的后面,(23)10比9大。

(24)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中小圆点的个数。

先让学生在9○□和10○□中的方框里填数“10”,然后在○里填“”。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想”的过程。

学习10的组成。

学生拿出10根小棒动手操作,研究10的组成与分解。

(1)请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10的分解。

指名回答学生的摆法。

请学生到前面演示。

(2)读一读

形式多样。指名读、集体读、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3)练一练,考一考。

教师口述,学生回答。

玩牌游戏。师生同做。

也可学生自己做。

(4)写一写。

要求学生边写边读。

4、学习10 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型,并说一说10的结构。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10的写法。

(3)学生练习写10。

三、巩固联系

数数:(1)数实物;(2)抽象数数。

完成第65页“做一做的练习。

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10的组成连线,然后交流连线的过程和想法。

完成第2题。投影插图,让学生做。

完成第3题,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说说本课时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10 10 10 10 10

1 3 4 5 2

第2课时:10的加减法40

教学内容:课本66~67页,练习九1~5题。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四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66页例题图片(课件)。

生准备10个小圆点、10朵小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0的认识和分解,你们学的怎么样,老师要考一考,有没有信心?

出示有关10的分解组成练习题。

二、探索研究

(一)出示题目(投影有关10的加减法图)

请学生编一道加法题,说一说。

请学生列式计算。

指名说出算式,教师板书。(1)1+9= (2)2+8=

9+1= 8+2=

10-1= 10-2=

10-9== 10-8=

(二)根据插图让学生自己列出其他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

观察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

根据这个规律,当告诉你3+7=10时你立刻会想到哪两个数相加得10?并很快的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三)练习

出示例题:5+5= 10-5=

1、请学生自己计算出得数填在里。

2、请学生自己写出,指名读出。

3、看课本66页。把题补充完整。

(三)练习

1、找朋友

出示课本66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找出得数是十的两个朋友。

算一算:

10-= 10-=

出示67页的第4题。

学生说出题意后再填。

5、做67页第5题,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很快的说出算式:(两个加法)。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会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小结)

板书设计:

10的加减法

第3课时填未知数X41

教学内容:课本70~71页练习十1——3题。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今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2、通过填未知数X,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提供重要的思想准备。

教学难点:填未知数X。

教具准备:盛有10支铅笔的盒子,有关练习题中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10的加减法,谁能告诉老师得数是十的加法算式有几道?10减几的咸法算式有几道?

二、探索研究

学生自己摆圆片,边摆边写10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小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出示例题讲解

1、观察图片,叙述图意。

指名叙述后,教师叙述。

盒子里能放10支铅笔,已经放了7支,还要放几支才能满?

学生讨论解题思路:

(1)、看盒中有几个空格,可以放几支铅笔,就知道在括号里填几了。7+()=10

读算式:“7加几等于10”,促进对题意的理解。

(2)、还可以通过想10的组成“7和3组成10”在括号里填上3。

(3)、还有别的想法吗?

2、投影增画小旗图:

并在“6+()=8”的括号里填未知数。

3、、出示投影片练习:。

要求学生:叙述图意;并在填写“7+()=8”和“5+()=9”

4、看书补充完整。70页做一做第2题。

课中操:

(三)练习:

A、出示投影片练习。(练习十第一题图)

要求:

1、学生叙述图意。

2、读出算式,说出结果。

3、填写未知数:4+()=10 3+()=7

B、独立完成第2题:

C、出示第3题图:学生叙述图意并列出算式。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

板书设计:

填括号

7 + ()= 10 6 + ()= 8

第4课时:有关10 的加减练习42

教学内容:有关10的加减法练习。

教学目的:进一步巩固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电脑出示投影片:

1、数一数,写出数。

2、说一说10的组成。

二、练习

1、练习10的组成。

a、根据图片填框。

b、直接填框。

以上两种练习都以“组成与分解混合”练习。

c、连线。

指导做法。

要求学生一定按要求去做。

三、10的计算

1、看图写算式

◎◎◎◎◎◎◎◎◎◎

5 + = 10 -=

+ + = 10 -=

师讲解一图二式的写法。

生练习:

(1)、

4 + □ = □ 10 -□ = □

2 + □ = □ 10 —□ = □

(2)、※※※※※※

7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做,师练习,注意辅导差生。

2、填括号:

6+()=9 7+()=10 3+()=6 2+()=10

5+()=7 ()+6 =8 7+()=10 ()+7=9

3、10以内的加减法

7-3= 2+4= 3+4= 1+6= 5+5= 7+3= 8+2=

4+3= 7—4= 6—5= 6—1= 10-8= 10-4= 10-4=

生做,师辅导,订正,注意辅导差生。

四、数学游戏:

数学乐园:课本82页。

第 5 课时43

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课本72~74页内容。

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样的算式是连加、连减。

2、记住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3、熟练计算连加、连减算式。

教学准备:

投影片、图片、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复习:5+3= 8-4= 4+5= 10-8=

小明养了一些小鸡,这天他要喂小鸡,屏幕上出示小鸡的动态图,让学生数小鸡的只数,二、学习新知

(1)有几只小鸡?生回答后师板书:5

屏幕上演示又来了2只小鸡的过程,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2)又来了几只小鸡?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怎么办?

生回答,把5只和2只小鸡合起来,师在5后面板书+2

(3)屏幕上演示又来了一只小鸡的过程。

又来了几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配合学生的回答,师在黑板上完整地板书出:5+2+1= (4)师指着连加算式问: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生回答:算式表示把5只、2只、和1只合起来的意思。

(5)怎样计算这个连加算式?

生分组讨论:

这样的题应怎样做?

它和前面学习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汇报计算的结果和过程指名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出示投影片

小鸡吃饱了,它们要去玩了,屏幕上出示小鸡的动态图,让学生数小鸡的只数,

(1)有几只小鸡?生回答后师板书:8

屏幕上跑了2只小鸡的过程,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2)跑了几只小鸡?要算出还有几只小鸡,怎么办?

生回答,把8只去掉2只小鸡,师在8后面板书-2

(3)屏幕上演示又跑了2只小鸡的过程。

又跑了几只小鸡?还有几只小鸡?配合学生的回答,

最新高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8月15日 上课时间:8月24日 §3.1.1倾斜角与斜率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教学难点:斜率概念的学习,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三:课时计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及其简单的应用。 (一)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1:一点能够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2:了加多一个点外,在已知一个点的基础上能不能加上另外一个条件使到它能确定一条直线? 【老师板书】画坐标平面以及一条直线,点出直线上一点,过此点画多条直线。 问题3:这些直线有什么共同点(过同一点,倾斜程度不一样) 如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 做直线l 的倾斜角。 例题:最后在黑板上用尺子依照定义说法比画出倾斜角将直线倾斜角的可能情况显示出来(共四种情况:平行于x 轴,经过一、三象限,垂直于x 轴,经过二、四象限) 注意:(1)直线的向上方向;(2)x 轴的正方向;(3)倾斜角范围是)180,0[??。 练习:下列三个图中所指的角是不是直线的倾斜角? 命制:王露 校对:高一数学组 审核:刘金琼 第三章 第1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1课时)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正式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重、难点: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9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9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第一课时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 [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方法1:连加。展示:3.5 3.5 3.5=10.5(元)师:你是怎么想的?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 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3

二、展示七巧板,探索学习。 1.拿出自己做的七巧板,拼成原来的正方形,请大家照书上标上序号。 2.说出七巧板中都有哪些图形?有什么规律?(比一比,想一想) 3.全班交流。 4.小结:人们把七巧板简称为:三大、一中、两小、一方、一斜。 5.分组探究每个小图形与原正方形的关系,出示68页“想一想”的(1)~(3)题。6.全班汇报。 (1)观察7个板块,发现共同点。 (2)同桌合作:找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7.拼一拼,估一估,算一算。 (1)小组合作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a估一估,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b.量一量、算一算,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2)全班展示拼成的图形,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若有兴趣,课后还可以拼成更多的图形。西面哪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1.增加趣味,探索知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想、拼、思考。 3.欣赏之后,动手拼一拼。 1.学生动手拼七巧板,边拼边思考。 2.学生可能回答: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3.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6、汇报。 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同桌:合作:找出1、2板块各占图的1/4。4、6块是1/16,3、5、7、块是1/8。(直观看图找答案比较困难。可通过折纸或画延长线的办法得出) 6.小组合作拼出图形,并估算周长和面积。 7.测量你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计算精确的面积。 学生展示。 在欣赏中感悟图形美,激发热爱图形的情感。 课题求平均数(一)课时六 1 (38)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 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平均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结合我校以往的经验,特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使本年级的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使教师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并在现实中灵活运用,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备课组分工→个人单元备课→集体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后反思修改。备课组长按单元进行分工,确定个人的备课单元,排好各单元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教师根据分工深入研读单元教材,收集相关素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备好整个单元的课。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灵活;习题具有多样性、层次性。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做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四、参加人员:

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 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展开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 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展开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动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展开。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实行分层备课。在备完全册教案的 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 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展开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特别是听课 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即时收作业,即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即时了解 情况,实行协助教育。增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增强对学 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即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能够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展开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使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实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一、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三定:定主备人(主备人在集体备课时即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 2、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3、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二、纪律集体备课期间,所有教师均需参加备课组活动。不得迟到、早退。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三、制定集体备课的四个基本环节: 个人初备(个案)集体研讨(共案)修正教案(特案)课后交流与反思(修订案)。 (一)初步研究教材,形成有自己思想的第一教案个案。 1、每一位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本册,本章节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或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就此设计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思考是不是设计了切合实际的、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是不是设计了合理的板书、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对于教材上没有或概要的内容,教师要不要去补充;在哪些环节和思路上我们

还存在疑惑和障碍等,带着问题初步形成了融注我们自己教学思想的个案。 2、该环节完成时间:寒假期间,春季开学之前。 3、各年级主备人员安排:一年级:陈发贵二年级:廖小兰,三年级:张平,其他非主备教师同样要将自己所带班级的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各教师除将自己主备年级的教学设计设计得科学合理之外,还应研读同组其他年级的教材,以便与其他年级教师进行研讨。 (二)在交流碰撞中形成有群体思想的集体教案----共案 1、在集体备课时,按照分组,先由主备人说课:即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后由组员发表补充意见,全组讨论,集体商定后确定集体教案。主备人说课是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说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反问主备人,可以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对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达成共识的共享教案集体教案。 2、集体备课不是教师单方面地洗耳恭听名师的意见,而要有自己的思想。要以敢说“不”的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对别人的不足提出问题,在思想上真正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模板汇编5篇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模板汇编5篇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篇 1 我们八年级备课组共有六名教师,我们互相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研究、互相提高。一学期以来,我们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努力工作着。 一学期来,我们备课组常规工作有:制定计划、统一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重点、解答教学难点和习题难点、讨论复习要点、开展教学三步曲活动、组织竞赛辅导和测试、分析日常教学存在问题等等。 本学期主要围绕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问题这一中心开展活动,因为新浙教版教材内容密度大,难度高。要学生真正吃透教材,其中要把握好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我们也就紧紧围绕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全组人员齐心协力在课堂内外下工夫,每节课都认真地准备,争取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 第一、认真备课,发挥集体优势。

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要求对教材有高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而且作为一个备课组集体,应该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所以在每次集体备课前,针对重点内容先要求每位教师自己认真备课,就像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一样,先熟悉教材,掌握重点,发现问题。在集体备课时,由每位教师讲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欣赏,讲自己的困惑与疑问,然后针对问题,大家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这样备课,体现了群策群力,所以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备每一节课之外,我们备课组内的教师经常在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学科知识方面比如那一章是初中的重点等,也有教学方法上的,还有学生思想、课堂纪律方面等等。我们都是取别人的优点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第二、多开课,多听课,多评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成员非常珍惜每一次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了校和片教研活动。只要有开课活动,我们总是积极参与,认真听课,踊跃评课。 第三、加强学生竞赛辅导,促进教学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 数学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主备人,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工作要点: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方向,所以我们要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组织教师采用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阅读《新课程课程标准》等,从而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结构和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八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争做学习型教师。 2、规范集体备课,形成研讨风气。 (1)备课分工:开学初我们组将本册教材进行合理分工。

(2)基本流程:集体备课采取个人自备,提前设想→集体研讨→修改完善→预案增补→实践教案,课后反思的基本流程来进行。 (3)各阶段的具体要求 a.积极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理念,大力营造学习氛围,积极开发学习资源。精心组织组内的每次学习活动,认真参与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b.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并形成研讨氛围。 c.落实教学常规,进一步完善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活动。 d.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每位老师都要同上一个教学内容,先进行集体备课,一名教师上完后,进行集体评课,对教案再修改,另一位教师再上,再评,再上,直到上出比较理想的课为止。 四、研讨时间和地点:每周 五、备课组活动安排表: 一年级数学学科备课组活动安排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整理

星火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初稿) 三年级

主讲:叶娟娟教学目标: 1、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2、培养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3、培养同学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理解算法,提高学生节约意识。 教学设备: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这一单元的内容,在学习之前我们大家一起复习口算题。(出示口算题) 66 ÷6=0 × 6=8 × 0= 28 + 0=0 ÷5=50 × 7=0 ÷2= 48 -9=0 ÷7= 4 × 0=178 ÷2 ≈ 1600 ÷4=700 × 8=900 × 2= 3 × 800= 2、谈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吃饭穿衣。下面请大家看一组信息,你能了解一些什么?

3、提出问题: (1)出示单位:千瓦时 3个月用电量平均每月用电数李思 309 万青 420 学生说信息 (2)问: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么求?为什么? 309÷3 用3个月的总用电量除以3 420÷3 (3)估计309÷3大约是多少?怎么想?(309÷3≈100) 二、探索新知 1、探究309÷3的算法 师:309÷3到底是多少呢?会算吗? (1)师讲解并板书例六 ①并强调简便算法, (2)投影展示学生笔算过程并指名说算理。 师:为什么商中间写0?可以省吗?——(占位) (3)将竖式进行对比进行对比,讨论得出0÷3的过程可以省略,选第二种简便写法。 百位3÷3没有余数,0÷3=0省略,直接在十位写“0” (4)边板书边复述笔算过程 (5)出示练习402 ÷2=609 ÷3=808 ÷4=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2014.4.16 地点电教室 主持人: 内容:观课、议课、共同提高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一、确定集体备课的主题、过程、实施计划。 (1)确定课题: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 (2)确定人员: (3)收集材料,指定专人备课; (4)讨论交流,准备上课的教案; (5)集体观课议课,调整教学设计; (6)第二次上课; (7)再次观课议课即定稿。 二、上完课后,观课议课。 :老师的课问题有点琐碎,内容不能突出,课件有点多余,在讲练习的时候,与课件有点不同步,孩子的板演较少。导语内容很多余,与孩子沟通应该在课前。上课时,问题提得比较完整,孩子回答的比较完整。 :老师在提重点问题时,应多找几个孩子说说,在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关系式,提问题时要问清楚,老师说得有些多,评价性语言较少。

要注意引导孩子多思考,找孩子板演时,要先让该生说思路,然后再找其他人说一说,练习时要注意格式,注意细节。 :老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难点不都突出,提得问题有些笼统,练习没有层次,建议练习的题型应更多。导课过长,对于学生说到跟本课无关的知识时,应及时的给予肯定。 三、共同研讨,逐步完善。 修改老师的混合运算的教案。 1、观图后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情境导入要与新课相联系; 4、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新课内容适时加入小练习。 四、混合运算的教案定稿。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强化数学的规则意识和应用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复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白沙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复稿)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周

新授

(1) 令我难忘的何止是雪地捕鸟、看瓜刺猹,还有海边拾贝、潮 汛看鱼呢,那我们还等什么? 先去海边捡贝壳去吧!"我们日里去海边捡贝壳去”——(生接读 捡贝壳部分) 我们再在潮汛来的时候,去看跳鱼儿: “我们沙地里”一一(生接 读看鱼部分) (2)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板书:见 多识广) 6、 同学们,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四件事,向我们展现出一个聪明 能干、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那么,这几件事作者详写了 哪些事?(指生答,相机板书:详写 略写) 7、 小结、过渡: 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叙事时做到有详有略,抓住 人物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是咱们在习作中值得学习、借鉴 的好方法。叙事时,若能加入自己的感受,文章会更生动。那么,在 听闰土向我讲述这些稀奇事时, “我”又有什么感受呢? 突破难点,提炼主旨 1、 自由读读课文14和16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对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羡慕和佩服;有着自 叹不如的惆怅。) 2、 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的?(对比) 3、 是呀,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而我一一(生接读)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 许多新鲜事……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 罢了。”(相机理解“素不知道”、“如许”) 闰土的心里有如“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 鱼”等许多稀奇事,这些都是我往常的朋友一一(生接读) “所不知道 的” 4、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① 闰土在(海边拾贝)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见院 子里高 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②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见院子里高 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③ 闰土在(雪地捕鸟、潮汛看鱼)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 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大雪天可以这样捕鸟、海边 有如此多的跳鱼儿。 5、 你是怎样理解“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指名交流) 6、 闰土是那样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相比之下,我和我的朋友是 那样的一一(生)见识狭窄、孤陋寡闻如井底之蛙。 7、 正因如此,闰土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稀奇事一直 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几十年还挥之不去呀! (音乐起)师领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生跟上一起读。 巩固 拓展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完整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 课记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三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惯游戏到适应学习的变化中,适当建立一些课堂学习常规是十分需要的,有利于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六、调整意见: 课本练习题尽量安排在课堂上辅导完成,结合本班学生掌握情况相机安排一些课本作。 补充习题按课时完成相应部分的练习。 第二单元比一比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4、5、6、7页。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 二、本课的知识点 1.认识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 2.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四、学生已有基础、经验 学生在幼儿时期的生活中,都曾经遇到过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大小、多少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答案,即比较的结果,而比较的方法和过程都是模糊的。尤其在两个物体的长度、轻重、大小、多少的差异悬殊时,更不会关注比的方法与过程。本单元教学“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 五、教学建议 1.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积极性。 我们平时见过的很多物体,比如绳子呀,树木呀,水果呀等等,它们有长有短,有高有矮,有轻有重。(可出示准备的一些物体),想不想知道它们谁长谁短,谁高谁矮,谁轻谁重?好,这节课我们就用比一比的方法来弄明白。 2.突出“比”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规范地比。 (1)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1-5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XX年秋季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1~5基数含义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

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计划

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2018—2019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XX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本组将认真学习并落实上级各项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兴趣为重点,以实现有效数学教学为目标,着力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继续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 二、备课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三、备课容: 一至六年级每个单元的教学容、重点、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 四、备课目标: 根据教育局文件的精神,学校集体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本教研的主体之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备课组建设是当前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加强备课组建设,进一步搞好集体备课工作,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幅度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训师资,加大对“自主、综合、拓展、创新”实验的应用和开展。加强集体备课,改革备课形式,搞好知识的整合及学科之间的连接,已成为必然。 研究集体备课,首先是研究集体备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以交流、交换新教学

信息和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为主,教师之间互相拓展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来源,以弥补个人信息量的不足,将他人提供的信息为我备课所用。其次,是研究在小学学区围如何搞好集体备课,探索搞好集体备课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制度,让其稳妥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结合本学区实际制定与之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措施。力争把学科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提升到一定的水平高度,力争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备课的时间、地点: 时间:9月一、二年级;10月三、四年级;11月五、六年级。 地点:数学组办公室。 六、备课的任务要求和步骤: (一)备课组的工作任务 1、学期初研究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确定教学进度、进行集体备课分工和提出基本要求。 2、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研究教材,组织集体备课,制订本学科教学案。 4、确定符合本年级、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制订优生优培、学习困难生提高和分层次教学的计划和措施。 6、备课组以随机研究和集中研究相结合,间周活动一次。 (二)备课组的工作要求 1、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要求按照教育局文件,做到人人明白,人人掌握,人人按规定办,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集体备课的有关规定。 2、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四定六统一”,即集体备课与个人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定时间,定地点,定容,定

【配套K12】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 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单元负数 教学目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

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例3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4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如,例1通过冬天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对比,室内、室外的气温分别是零上16℃和零下16℃,来引入负数。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从气温引入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再如,例2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取的对比,进一步体会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 3月 24日 周次:第三周 参加人:全体数学教师 缺勤:无 中心发言人:谷永华 集体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部分内容:轴对称、镜面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单元通过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延伸到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例1展示了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一做”是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摞书,判断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这个活动简单易操作,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一节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

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的、感性的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例2先让学生仿照书本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做一做”,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第

六节的内容是镜面对称,也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只要让学生观察图片、照镜子,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的计划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学校教师: 一、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有道是“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形式和做法 1、制定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应按“集合研讨——分工备课——验收检查——形成个案——交流反思”五个环节进行。 首先由备课组对某段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划分课时,确定教学目标、商讨最佳教学思路,然后又备课组成员轮流执笔,负责记录研讨内容并做好教案整理工作,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进一步改进教案后进行教学实践,力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课后还要对本节上课情况进行反思,不断丰富实践认识,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2、固定时间、地点、研讨内容,在一楼办公室进行集体研讨。主要谈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也可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数学班级:五年级任课教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编写时间:2014年 2 月22 日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特点 二、探 索认识轴 对称图 形,掌握 轴对称图 形的性质 么设计出来的吗看一下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二、探索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老师这里就有很多轴对称图 形,想一想,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对称图形呢 问题: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让学生回 忆并独立画出蜻蜓的对称轴,教师在前面做示范。) 索发现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 师:我们画出了这些图形的对称轴,老师这里有一个对称 图形,上面画的是什么仔细看看,虚线是(图形的对称轴) A和A′,B和B′,C和C′字母对应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 演示:沿虚线折叠,两个“小草”图案,也将完全重合。 总结: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教师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活动:大家试一试画出其它 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自己在 书上画出图案的对称轴,教师 巡视,给出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如果学生有困难,提示学生只 要找到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的对称点,再连线就可以了

第二课时:旋转 三、折一折、剪一剪。 1. 活动:画出对称图形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 的特征,下面,我们就来画一画。你能画出小房子的另一半吗怎样能又快又准确的画出来呢 出示例题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看哪位同学画的又快又好! 总结:利用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找关键点的对称点。 三、折一折、剪一剪。 师:我们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画上一个图形,想一想,剪出的会是什么图案(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教师引导)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试一试!自己设计一个图形,想一下,剪一剪,是自己想要的图案吗 学生自己在下面活动,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讨论。 学生自己在下面活动,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认 识 旋 转,探 一、认识旋转,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认识旋转,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师:我们已经认识的轴对称图形,还有一些图案是利用某个 图形旋转得来的,就好像时钟的指针,(出示教具钟表)你们能观察钟表的表针旋转的过程,思考并理解相应的问题: (1)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