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计算机复试C语言真题

四川大学计算机复试C语言真题
四川大学计算机复试C语言真题

历年川大考研真题讲评

1.1 四川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C语言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在各小题,分别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写在该小题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1、若定义:int a[2][3]{0,2,4,6,8,10};以下描述正确的有(A,C,D,E )

A、*(a+1)为元素6的地址

这里a+1=a[1]的地址;*(a+1)的值是6,故A正确。

B、*(a[1]+1)的值为2

为8,故B不正确

C、**(a+1)+2的值为8

这里a+1是一个指针,指向的是a[1]. *(a+1)为a[1],a[1]指向的是a[1][0]. **(a+1)为6,加2得8,故C正确;

D、a[0]与a相同

因二者都是指针,指针的地址都是指向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故D正确。

E、a[1][2]的值为10

它是指第二行的第三个元素,为10,正确

2、对函数的正确使用方法描述(A,C,D )。

A、用数组做函数参数时,必须在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中分别定义数组

B、实参数组元素和形参数组元素类型可以不一致

C、形参数组长度可以不指定

D、形参数组长度可以大于实参数组长度

E、数组名做参数属于值传递

3、对静态变量的正确描述(A,B,D,E )

A、静态局部变量在静态存储区内分配单元

B、静态外部变量可以赋初值,也可以不赋初值

C、静态外部变量的作用与外部变量相同

D、静态局部变量在函数调用结束时,仍保存其值,不会随着消失。

E、静态局部变量只赋一次初值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

A、由main 函数及其参数argc和* argv[]可以实现命令行方式

B、使用fclose关闭文件时,先释放文件指针,再写缓冲区数据到文件中

//先写缓冲区数据到文件中,再释放文件指针

C、字符数组并不要求它的最后一个字符是‘\0’

//是的,以字符指针指向的字符串才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字符串的长度,而在字符数组中,不用\0,一样可以知道到哪里是字符数组的结尾。

D、‘A’和“A”都是字符串常量

E、若char*S=“\ta\017bc”;则指针变量S指向的字符串所占的字节数是7

5、在缓冲文件系统中用于读写的函数有(A,B,D )

A、putchar ()

B、fread()

C、rewind ()

D、purw()

E、fseek()

二、程序阅读,并给出运行结果(共10分,每题5分)。

(1)main()

{unsigned a,b,x

int n;

a=0x763 输出结果:

n=6;

b=a<<(12-n);

x=(a>>n-2)^b; //+,-,的优先级比<<,>>高。

printf(“\nb=%x,\nx=%x”,b,x);

在用2个字节表示整数的系统中

结果为

d8c0

d8b6

在用4个字节表示整数的系统中

结果为

1d8c0

1d8b6

故以上两种结果都正确。

(2) #include 〈stdin.h〉

struct m {int x;

int *y;

}*p;

int a [4]={12,33,-40,100};

struct m b [4]={10,&a[2],9,&a[3],8,&a[0],7,&a[1]}'

main()

p=b; 输出结果:

printf(“%d\n”,++p->x);//->的优先级高于++,因此等于是++(p->x),为11

printf(“%d\n”,(++p)->x); //p后移一个元素,其x值为9;

printf(“%d\n”,++(*p->y));

//->的优先级高于*, 此时p已指向b[1],故*(p->y)为a[3]为100.自加后为101;

故输出结果为:

11

9

101

三、程序设计(共10分)

设在文件a.txt和文件b.txt中分别存有两个字符串,设计一个程序将这两个字符串按依序交叉的方式合并为一个字符串(例如“aaaaa”与“bbb”的合并结果为“abababaa”,而“bbb”与“aaaaa”的合作结果为“bababaa”,)并将结果存入文件a.txt中。

【答案】

写程序时,可以分别读取a.txt文件和b.txt文件,注意(1),无论a文件先读完还是b文件先读完,程序都能作出适应性的判断。注意(2)把a和b合并的结果,写到一个临时文件c中,最后把c的文件覆盖到a文件中,达到题意的要求。

#include

main()

{

FILE *fp,*fq,*fr;

char ch;

if((fp=fopen("a.txt","r+"))==NULL)

{ printf("cannot open file a.txt");

exit(0);

}

if((fq=fopen("b.txt","r"))==NULL)

{ printf("cannot open file b.txt");

exit(0);

}

fr=fopen("c.txt","w+");

while(!feof(fp))

{

ch=fgetc(fp);

fputc(ch,fr);

if(!feof(fq))

{

ch=fgetc(fq);

fputc(ch,fr);

}

}

while(!feof(fq)) // feof(fq)判断文件是否真的结束

{

ch=fgetc(fq);

fputc(ch,fr);

}

rewind(fp); rewind(fr);

while(!feof(fr))

{

ch=fgetc(fr);

fputc(ch,fp);

}

fclose(fp); fclose(fq); fclose(fr);

}

1.2 四川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C语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答题纸上。请注意注明题号。每小题1分,共计6分)

1、‘\t’表示什么?

①字符串常数②标识符③变量④字符常量

答案:④

2、对宏定义不正确的描述是哪一个?

①在进行宏定义时,可以引用已经定义的宏名,可以层层置换

//可以引用已经定义了的宏名,可以层层置换

②宏名的有效范围包括本文件的任何位置

//宏名的有效范围定义命令之后到本源文件结束,可以用#define终止宏定义的作用域

③宠定义不是语句,不必在行末加分号

//是预处理定义语句

④对程序中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即使与宏名相同,也不进行置换

3、若定义static char s[20]=”computer”;则执行语句x = strlen(s);之后,x的值为多少?

①20 ②9 ③8④19

//strlen函数计算char*型字符串的长度的时候,并不包含末尾的\0;

4、以下哪一个表达式取值是正确的?

①6>5结果为6 ②6&&5结果为7

③6||5结果为7 ④6<5结果为0

5、如定义

enum weekday {one, two, thr, fou, fiv};

enum weekday working;

以下哪个是不正确的枚举变量的使用?

①working = thr; ②working =2;

③working = (enum weekday)2;

④working = (enum weekday) (5-3);

//不能对其赋值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①sizeof (char) 是结果为整型的表达式

②sizeof (char) 是一个不合法的表示形式

③sizeof (char) 是一种函数调用

④sizeof (char) 是结果为实型的表达式

二、阅读程序,并回答问题(共12分)

1、下列程序的输出是什么?(3分)

#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 aplha [6] = ﹛“ABC”,“DEF”,“GHI”,“JKL”,“MNO”,“PQR”﹜;

char **p;

int i;

p = aplha;

for (i = 0; i<4; i++)

printf (“%s”, p[i]);

printf (“\n”);

//输出结果

ABCDEFGHIJKL

刚好是字符串数组里面的前四个元素的内容连接起来

2、下列程序为什么无法将用户输入的三个整数按从小到大排序输出?应该如何修改?(6分)

# include

void swap (int x, int y)

int t = x;

x = y;

y = t;

void main ()

int a, b, c;

scanf (“%d, %d, %d”, &a, &b, &c);

if (a>b) swap (a, b);

if (a>c) swap (a, c);

if (b>c) swap (b, c);

printf (“%d, %d, %d”, a, b, c);

//函数swap采用值传递,虽然将形参x和y交换了,但是并不影响到实参。将值传递改成指针传递就可以了。

C函数参数采用值传递方式,虽然swap函数将形式参数x和y的值进行了调换,但是影响不到相应的实在参数。所以在主函数中,通过调用sawp函数调换a和b(或a或c,或b和c)的值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

修改:

(1)(2分)

void swap (int *x, int*y)

int t = *x;

*x = *y;

*y = t;

(2)(2分)主函数

if(a>b)swap(&a,&b);

if(a>c)swap(&a,&c);

if(b>c)swap(&b,&c);

3、假设系统为基本整型量分配2个字节,为字符型量分配1个字节。下列程序完成的功能是什么?(3分)

# include

union

int n;

char ch [2];

﹜u;

void main ()

int m;

scanf (“%d”,&m);

u.n = m;

printf (“\n%u, %u”,u.ch[0], u.ch[1]);

//该程序的功能,取用户输入的整数值的高字节和低字节,并按照任意整数的低字节和高字节分别输出。

三、程序设计题(12分)

假设一个文本文件中保存着100个整数,请将这100个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到另一个文本文件中去,并且在新文件中每10个整数占一行。源文件名和目标文件名通过命令行参数获取。

分数分配:

变量定义2分

命令行参数处理1分

文件打开1分

文件读2分

排序3分

文件写2分

文件关闭1分

# include

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

FILE *fin, *fout;

Int a [100], i, j, t;

if(argc!=3)

printf (“ Y ou forgot to enter a filename\n”);

return;

fin = fopen (argv[1], “r”);

fout = fopen (argv[2], “w”);

for (i = 0; i<100; i++)

fscanf (fin, “%d”, &a[i]);

for (i = 0; i<99; i++)

for (i = 0; i<99-i; i++)

if (a[j]>a[j+1])

﹛t = a[j]; a[j] = a[j+1]; a[j+1]=t;﹜

for (i = 0; i<100; i++)

if (i%10 = 0)

fprintf (fout, “%s”, “\n”);

fprintf (fout, “%d”, a[i]);

fclose (fin);

fclose (fout);

1.3 四川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6分)

1、如果I为整型变量,f为float型变量,c表达式'a'+I*f的类型为。

A、字符型

B、整型

C、单精度型

D、双精度型

//即使是两个float型的数据相加,都化成double型float型的数据在运算时一律转化成双精度型,提高其运算精度

2、关于c表达式5||(a=b+c)==3的值,正确的说法为。

A、值为1

B、值为5

C、值为0

D、仅这一个表达式,不能确定值,必须知道a,b,c的值后才能计算。

//等号==的优先级高于||所以先计算(a=b+c)==3但是不论它为真或假,在与5进行或运算时,按照或运算的法则,只要一方为真,表达式的结果为真。

3、若整型变量a的值为50,则c表达式a>>2的值为。

A、50

B、25

C、12.5

D、12

//每右移一位除以2,且由于a为整型,结果为整型

4、若c,c1,c2均为字符型变量,下列语句执行后。

c='a';

c1=++c;

c2=c++;

c1,c2的值分别为。

A、c1='b',c2='c'

B、c1='a', c2='c'

C、c1='b',c2='b'

D、c1='a',c2='b'

//前加加,先加1后使用值,后加加是先使用其值在加加,所以c加加后的值赋予c1,c1得值b,c2先使用值,再加加,c2得值b

5、以下c 语句执行后,

int i, s=0;

for (i=0;i<10;i++)s+=i;

printf ('%d\n', i);

输出的内容为。

A、0

B、9

C、10

D、11

//i值在循环外定义,所以其值循环结束仍有意义,得值10

6、以下c语句执行后,

char s1[100] =″I like C 1anguage″,s2[100];

strcpy(s2, s1);

strcat (s1, s2);

puts (s2);

输出的内容为。

A、I

B、I like C language

C、I like C language I like C language

D、I like C language I like C language I like C language

//连接后的串存在s1里,对s2没有影响

二、阅读程序,写出该程序的执行结果。(4分)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char a [3] [10]={"Beijing ","Shanghai", "Chengdu"};

char p1, (*p2)[10];

p1=a[0];

p2=a;

printf("%c\n",*(a[1]+1));

// a[1]代表是第一行字符串Shanghai,加1后得值第一个字符h的地址,*取出其地址里的值h

printf("%c\n",*(*(a+1)+2));

// *(a+i)=a[i] 代表是第一行字符串Shanghai,加2后得值第2个字符a的地址,*取出其地址里的值printf("%c\n",*(p1+1));

//p1是一字符指针,加一指向第零行第1个字符e的位置,*取出其地址里的值

printf("%c\n",*(*(p2+1)+2));

//p2为一指向数组的指针,p2是与数组名等价的指针,它指向2维数组的首行,p2+1指针指向了第一行字串Shanghai,加2后得值第2个字符a的地址,*取出其地址里的值

printf("%s\n",*(p1+1));

//打印的从第一个字符开始的第零行余下的字符串eijing

printf("%s\n",*(p2[2]);

//p2[2]指的是第二行,打印第二行字符串Chengdu

printf("%s\n",*(p2+1));

//p2+1指向的是第一行字符串shanghai

三、按要求编写函数。(8分)

在一程序中定义了如下结构类型用于处理单向链表:

struct linkage {

int value;

struct linkage *pNext;

};

现已经编写出按节点的成员a值从小到大建立初始链表的函数

create ( ),如下所示:

struct linkage * create (void )

struct linkage * pHead;

int a[4]={2,1,3,5};

pHead=NULL;

for (i=0;i<4;i++)

pHead=addItem(pHead,a[i]);

return pHead;

在该函数的for循环前,pHead为NULL;在执行整个for循环后,创建的链表如下所示:

即在被调函数addItem( )中,需要动态分配内存,生成新节点,将传入的第二参数的值赋给该节点的成员value:并通过第一个参数链表首节点确定适当位置放置该新节点。

请完成函数:

struct linkage * addItem (struct linkage *pHead, int value );

返回值指向单向链表头节点。

你可能用到下面的动态内存分配函数。

void* malloc (unsigned int size);其作用是在内存的动态存储区中分配一个长度为size的连续空间。返回值为指向分配域起始地址的指针。

1、在空链表中加第一个节点2分;

2、加到当前链表头节点前2分;

3、加到当前链表头节之后适当位置,可分为两步。2分;

4、其它部分2分,包括整体结构,变量定义,返回值。

struct linkage *addItem (struct linkgae *pHead ,int value)

{struct linkage *p ,*q,*r,*s;

p=pHead;

if (!p)

{r=(struct linkage *) malloc (sizeof (struct linkage));

r->a=value;

r->pNext =NULL;

pHead=r;

else if (value <=p->a)

{r=(struct linkage *) malloc (sizeof (struct linkage));

r->a=value;

r->pNext =p;

pHead=r;

else

{q=p>pNext;

while (q)

if (value<=q->a)

break;

else

{p=q;

q=p->pNext;

r=(struct linkage *)malloc (sizeof (struct linkage));

r->a=value;

r->pNext=q;

p->pNext=r;

return pHead;

四、程序设计。(12分)

单位HTML文件由标签,标题和正文主体等部分组成。如下所示:〈HTML〉

〈HEAD〉

〈TITLE〉HTML标题部分

〈/HEAD〉

这里是HTML文件的主体部分。
换新行。

〈/HTML〉

符号"<与">"及其之间的内容是标签,如〈HTML〉,等。其它部分是标题和主体。请按以下说明和要求完成程序,将简单的HTML文件转换为TXT文件:

1.序将简单HTML文件的有标签和换行符(\n)(去掉。标题部分结束(遇到标签)后加上一个换行符(\n)。每一个
标签换成一个换行符(\n)。其余部分原样保留。如上面的简单HTML文件处理为(↙表示换行):

HTML标题部分↙

这里是HTML文件的主体部分。↙

换新行。

2.简单HTML文件的标签内没有嵌套情况,即在"<和">"这间不会再出现"<或">"。

3.标签内的内容大小写无关。如
,
,
等价。

4.示签的"<和">"与标签内容间无空格。即不会出现
或< BR>等情况。

5.标题和正文中不会出现"<和">"字符,它们通过转义字符实现,这时尤需考虑。

6.程序需要处理命令行参数。第一个参数指要处理的HTML文件名,第二个参数指定处理后要存放的文件名。这两个文件都是文本文件。

7.程序必须进行必要的出错处理,如无法打开文件等。

8.程序不需要包含头文件。

1、main()函数形参处理:2分。

2、变量定义1分。

3、打开关闭文件2分;

4、读源文件1分;

5、能从标签中找出内容〈BR〉〈/TITLE〉换为'\n'部分2分;

6、区分开标签和其它部分,并按要求写入目标文件2分;

7、整体结构正确2分;

void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char C,tag[7];

int status ,len ;

FILE*fin,*fout;

if (argc!=3)

{printf("参数个数不对!")

exit (1)

if ((fin=fopen (argv [1],"r")))==NULL)

printf(“打不开源文件”);

exit(1);

}

if ((fout=fopen (argv [2],"w")))==NULL) {

printf("无法写入文件!");

fclose (fin);

exit (1);

}

status =0;

while ((c=fgetc (fin)))!=EOF)

switch (C)

case '<':

status=1;

len=0;

break;

case …>?:

status=0;

if(len<=6)

tag[len]=0;

if(!strcmp(tag,”/title”)||!strcmp(tag,”br”)) fputc(…\n?,fout);

break;

case '\n':break;

default:

if (! status)

fputc (c,fout);

else

{len++;

if (len<=6);

tag[len-1]=c;

fclose (fin);

fclose (fout);

1.4 四川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40分)

一、分析下面的程序,写出程序执行结果。(每小题4分,共2分)

1、

#include 〈stdio.h〉

void swap (int **p1,int **p2)

{int *t;

t=*p1;

p1=p2;

*p2=t;

void main( )

{ int a=1、b=3、*p=&a、*q=&b;

swap(&p、&q);

printf('%d、5d、%d、%d\n"、a、b、*p、*q;

}

//因为在swap函数里交换的是两个参数的地址,所以参数使用的是两级指针,表示交换的是指针的地址,最终使p指向了b,q指向了a。

1,3,3,1

2.

# include

void merge (char *d、char sl、char、S2)

{ while (*sl!='\0' && *S2!='\0')

if (*sl<*s2)

d++=*sl++;

else

d++=*s2++;

while (*sl!='\0) *d++=sl++;

while (*s2!='\0') *d++=s2++;

*d='\0',

}

void main( )

{ char sl="acdgh",s2="bcfhi",s3[20];

merge(s3,s1,s2);

puts(s3)

}

//将两个字符串合为一个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串

abccdfghhi

二、按要求完成C函数。(每小题10分,共20分)

1.int maxsameChar(char *s);

该函数计算字符串s中最大连续相同的字符个数。例如,若s 为"aaabbbb",则返回值为4;若s为"abcde",则返回值为1。

int maxSameChar (char *s)

{int temp=1, max=0;

char c='\0';

while (*s)

{if (c==*s)

temp++;

else

{c=*s;

temp=1;

if (max<temp)

max=temp;

s++;

return max;

2.struct mode *reverse(struct mode *pHead);

其中,struct node 定义如下:

struct node

{ int key ;

struct node *pNext;

};

此函数传入的pHead指向要处理的单向链表头,该链表以NULL指针结束。函数实现链表链接方向(包括pHead 指向的原头节点)的反转,如图1所示。并将新链表头指针作为函数值返回。在完成此函数时,你只能利用原有链表节点,不能申请新节点空间。

struct node* reverse (struct node* pHead)

{struct nodt *p,*q,*t;

if (pHead==NULL)

return NULL;

p=pHead;

q=p->pNext;

while (q! -NULL)

{t =q->pNext;

q->pNext=p;

p=q;

q=t;

pHead->pNext=NULL;

pHead=p;

return pHead;

三、按要求完成简单的客车车次查询程序。(12分)

某车站需要一个简单的客车车次查询程序。说明如下:

1.客车车次数据文件checi.txt放在c:\data目录下,格式为:

T8 成都北京西09:30

1364 成都北京西14:20

K118 攀枝花北京西22:00

………

其中每行为一次车的信息,分为4个数据项: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和离开本站时间。前三个数据项留的宽度为8字符,最后一项结束后即换行。数据项间一定有空格隔开,每一数据项内无空格。

2.你的程序对用户通过命令行参数指一的车次,在客车车次数据文件中查找相应车次信息并输出该次车的始发站,终点站和离开本站时间,如果未找到,则输出“找不到该次车信息!”。

3.你的程序可以使用标准的C库函数,可以不引用文件。程序中应给出必要的注释。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

{char info [4] [20];

FILE * fp;

int I,found=0;

if (argc!=2)

{printf("参数个数不正确!\n");

return 1;

fp=fopen ("c:\\checi. txt ","r");

if (fp==NULL)

{printf ("无法打开数据文件!\n");

return 1;

while (! feof (fp))

{for (I=0;i<4; i++)

fscanf (fp,"%s",info[i]);

if (!stricmp (info[0],argv[1]))

{found=1;

printf("始发站:%s\n",info [1]);

printf("始发站:%s\n",info [2]);

printf("离本站时间:%s\n",info [3]);

break;

if (! found )

printf("找不到该次车信息!\n");

return 0;

1.5 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40分)

一、写出下列表达运算后a的值,设a,b 均为int ,每个表达式运算到a=2,b=3。(5分)

(1) a+=b*5

//a=a+b*5,为17

(2) a=b++

//a=3

(3) a%=(a%=b)

//结果为0

(4) a=a>b&&b>a||a

//>的优先级高于&&和||原式理解为(a>b)&&(b>a)||a

&&运算符高于||,原式理解为((a>b)&&(b>a))||a,因为a值为2,结果为1真。或运算是有一为1

(5) a=!b<a&&!a<b

//!的运算符最高,<其次,&&最小原式理解为((!b)<a)&&((!a)<b))结果为1

二、下面的程序构造一个有向图,请画出其示意图。(10分)

include 〈stdio.h〉

struct node /*有向图的节点类型*/

{int key;

struct node *left,*right,*up,*down;

};

int main (int argc ,char * argv [])

{int i;

struct node nodes[5];

for( i=0;i<5;i++)

{nodes [i].key=i;

nodes [i].left=NULL;

nodes [i].right=NULL;

nodes [i].up=NULL;

nodes [i].down=NULL;

nodes [0].left=nodes+1;

nodes [1].left=nodes;

nodes [1].up=nodes+2;

nodes [2].down=nodes+3;

nodes [3].right=nodes+4;

nodes [4].up=nodes;

nodes [4].down=nodes+1;

return 0;

三、按要求完成函数。(10分)

int sameChar sA T SamePos (char *s1,char *s2);

两个字符串的字符进行同位置比较,返回相同的字符数(串结束符‘\0’不比较)。

例如,若s1="abc",s2="Abc",则返回值为2。

int sameCharAtSame Pos (char *s1,char *s2)

int counter =0;

while (*sl && *s2)

if (*s1 == *s2)

counter ++;

s1++;

s2++;

4

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

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心得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关键不在于题目有多难而在于你的心态是否能够稳住。笔者从进大学就 决心要考研,但真正开始是在大三下学期。目标考川大,想必大家都知道川大的师资力量有 多强悍。整个考研期间,受到了很多学姐学长的帮助,看了很多的经验贴,一步步摸索,现 在写下这篇经验贴,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川大考试科目 638基础英语:阅读回答问题+paraphrase,翻译中译英+英译中各一篇,作文800字 918综合英语:文学+文化+语言学,题型是问答题 二外法语 政治 备考时间大概是18年4月开始。暑假之前记完专八单词,星火专八阅读,部分参考书过了一遍;7月底-9月中旬第一轮,大概是过完所有参考书,完成好各科笔记;9月底-11月中旬第 二轮,主要是开始背诵综英;11月中旬-12月底第三轮,循环背诵,不断巩固知识点。 各科复习。 首先说下政治,我是在8月底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套,建议大家在这个时间段开始 准备,因为过早看容易忘,过晚看时间可能来不及(基础很好可以无视),看完一章,做一 章1000题(用铅笔写),另外马哲部分可能难懂一点,强推徐涛的强化课,风趣幽默,讲解易懂,可以放倍速看节约时间。大概是到了10月中旬第一遍过完,开始第二遍,这时候可以把做过的错题标记一下,用本子腾起来(第一遍不用),防止同样的知识点再犯错。第二遍 过完就开始第三遍,大概是到了12月份,就开始用肖八肖四。如果大家有时间就做一下往年的真题,了解下出题人的思路,因为平常做的这些题只是对你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一下查漏补缺。最后提醒大家,在12月模拟卷还有什么背诵笔记满天飞,出的题目比较偏,不建议大家买太多,总之,跟进肖秀荣爸爸就够了。 基础英语:这一门我其实没怎么准备,在3、4月份我就先把专八单词和星火阅读的选择题弄完了,但是5月份川大改革的大纲出来题型都变了,我就没做阅读题。一直到暑假,又开始 记专八单词,买了一本张培基散文第一册,开始每天练习翻译一直到12月份考试,我之前考过了catti三笔有点翻译基础,建议初学者开始翻译之前买一本武峰的《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对于入门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还买了一本《新GRE写作官方题库与范文》,里面有思路讲解,暑假的时候每天找一两个话题练习思路,到9月分开始写作文,一开始当然写不了800字,只能是一点点的加,一周写一篇,写完看一下范文,对比一下思路,记一下好的句型,慢慢地,从400到500到600到700到800字,就不会很困难了,推荐大家一个公众号《经济学人双语精选》,里面对于一些表达有很好的分类、句式还有词汇,暑假的时候大家 可以积累一些表达的高级句式进行背诵,形成一套自己的模板,这样你在考场上看到不熟悉 的话题,可以用这个模板套进去,还要每天坚持读外刊写outline,这是锻炼你的思路一个很 好的办法,我一直都觉得只有足够多的input,你的output才会用的游刃有余。再说一下阅读,大家可以练下GRE的题目,对于paraphrase,我在11月份找了高级英语书上的题练了几回,之后就没练过了,虽然这次川大的阅读题不是很难,但很难保证下次也容易,建议大家还是 准备充分。 综合英语:这一门其实是三门,看的书非常多,我记得我暑假看到那么多书堆在桌上的时候,内心还是很崩溃的,提醒大家,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在暑假之前把书翻一遍。

川大语言学考博真题

2009年语言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配价: “配价”是当今语法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所谓“价”(valency),是借用化学中的术语,主要考察某一成分有多少个同现成分,亦即某一成分必须有多少个强制性搭配成分。最早把“价”理论引进语法研究领域的是法国语言学家Lucien Tesnuere,当初是为了研究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动词的“价”就就定于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 配价理论思想认为,动词是一个句子的中心(支配词regissant),它支配着句子中别的成分,而动词本身不受其他任何成分的支配。只接受动词支配的的有“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其中名词词组形成“行动元(actant)”,副词词组形成“状态元(circonstant)”。从理论上说,句子中的状态元可以是无限多,但行动元不得超过三个,即主语、宾语1和宾语2。由此可以将动词分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 动词有配价的问题,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形容词和名词等也有配价问题。我们可以说: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的名词之间、形容词与不同性质的名词之间、名词中隐含谓词与不同性质的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和分析的手段就称之为“配价分析”。 根据配价分析理论,汉语中的动词可以分为零价动词,表自然现象的词;一价动词,即一般的不及物动词;二价动词,即一般的及物动词;三价动词,即双宾动词。 在中国最早利用配价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语的是朱德熙先生关于“动词语+的”结构的分析。利用配价理论及方法我们可以对汉语中的一些歧义现象进行分析,也可一解释一些用其他理论不好解释或不能完善解释的语法现象。 关于配价的性质长期以来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配价是建立在句法基础上的语法范畴。以句法概念来说明

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 1:[单选题]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A:聚合关系 2:[单选题]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D:谱系分类3:[单选题]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D:内部曲折D 4:[单选题]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C:上下义关系参考答案:C 5:[单选题]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参考答案:D 6:[多选题]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 A:是对立关系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参考答案:AD 7:[多选题]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 A:开口度的大小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参考答案:ACD 8:[多选题]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参考答案:BCE 9:[判断题]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参考答案:错误 1:[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 3:[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B:中美洲的马雅文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 4:[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 5:[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A:都是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6:[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音 7:[单选题]4、"洋泾浜”()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8:[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A:意译词 9:[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A:组合规则的发展 10:[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1:[判断题]10、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语替换。正确 2:[判断题]9、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参考答案:正确 3:[多选题]8、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C:词序很严格E:虚词的作用很重要 4:[多选题]7、书面语和口语() B:基本上是一致的D:是一种语言的不同风格变异E:可以互相转化参考答案:BDE 5:[多选题]6、"读书”、"写字”、"打乒乓”中的"书、字、乒乓”() A: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D:语法意义相同参考答案:AD 6:[单选题]5、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C: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7:[单选题]4、中古英语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2018年川大《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

你的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8年12月03日 11点3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10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 ______。 A.ENIAC B.EDVAC C.EDSAC D.MARK 2.二进制数10110001相对应的十进制数应是______。 A.123 B.167 C.179 D.177 3.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处理,需要计算机具有的基础条件是______。 A.存储程序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联网能力 4.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______。 A.十进制码 B.二进制码 C.ASCII码 D.汉字编码 5.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大部分的是 ______。 A.运算器 B.软件 C.I/O设备 D.控制器 6.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系统软件 的是______。 A.操作系统 B.办公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 7.计算机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______。 A.RAM B.硬盘 C.ROM

D.软盘 8.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 A.1946年 B.1952年 C.1959年 D.1962年 9.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______。 A.控制器和运算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CPU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I/O接口 10.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 ______。 A.规模 B.功能 C.性能 D.构成元件 11.保持微型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______。 A.键盘和鼠标 B.显示器和打印机 C.键盘和显示器 D.鼠标和扫描仪 12.下列各项中,不是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是______。 A.字长 B.内存容量 C.主频 D.硬盘容量 13.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的基础是______。 A.大容量存储装置 B.自动编程 C.逻辑判断能力 D.通用性强 14.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和______ A.用十进制数记数 B.自动编程 C.无须记忆 D.存储记忆 15.以下不属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是______。 A.程序 B.程序使用的数据 C.外存储器 D.与程序相关的文档 16.在计算机领域,未经处理的数据只是______。 A.基本素材

语言学

8.3 The Structural Approach结构教学方法理论书P148 8.3.1 Syntagmatic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 1.Approach:以关于语言性质及语言习得的理论为基础的,指导教学方法的理论。不同的语言观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不同的理论形成不同的教学法。 2.Signifier:能指,说话人用来代表客观世界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语音序列或书写符号序列,如,地表一个“可以居住的教筑物”的英语词。 3.signified:所指,用语音序列或书写符号序列所代表的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如,英语house 所代表的“可以居住的建筑物”。 8.3.1.1 Syntagmatic Relation 书P149 横组合关系,语言单位在一定的语言平面(level of language)上构成序列性结构的这种关系。和话语的时间流或文字的线性延伸有关(但不等同)。如take care(小心)呈现出下列横组合关系:(1)音序;(2)书写上的字母线性序列t-a-k-e-c-a-r-e(可看出音序与字母序的不等同)(3)形态上的形位序列,如{take}+{care}(4)语法上的“动词(中心词)+名词(附属词)”的序列。 8.3.1.2 Paradigmatic Relations 书P149 Paradigmatic Relations纵聚合的关系:横组合体内某一特定部分的可以互相替代或比较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8.3.2The Sentence句书P151 1.The Sentence句:语法平面上分析的最大单位和结构描写的上限(下限是形位morpheme). 在语法结构上是完整的(不完全句或省略句在所处的语境中应该是完整的)。前后可以有长短不等的停顿,以及跟停顿前位置有关的语言特征(高音变化及音调)。在书面上,一般由终端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连贯的话语中英特定的语调或语调序列标明(如含有一个以上的意群则又语调序列)。更简单的说,可称句为内在的完整话语。句的素材是词类(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句下有各级语法语法单位(分句;词组;词;形位)。句的单位如段,则属语篇(discoures)范畴。 2.Utterance 话语,一个人在一次言语行为(speech act)中用词的序列所表白的内容。可以是(1)一个词,如:A:Have you done your homework?(甲:你的家庭作业做好了吗?)B:Yeah(乙:做好了);(2)一个句,如上面的Have you done your homework?(3)可以是句以上的单位,如段落,段落群等。其中的referance utterances可参考话语在书中有提到.P151 8.3.3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IC analysis)直接成分分析书P152 1.Ultimate constituents of sentence,句子最基本的组成,通过例子理解记忆P152 直接成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1933年首次出版的《语言论》中提出来的。他说"任何一个说英语的人,如果他有意来分析语言形式,一定会告诉我们:Poor John ran away的直接成分是poor John和 ran away这两个形式;而这两个形式又分别是个复合形式;ran away的直接成分是ran……和away……;poor John的直接成分是……poor和John"。换句话说,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是直接位于结构体层面之下的成分,这个结构体可能是个句子,如Poor John ran away,也可能是个词组,如 poor John。从理论上讲,结构体也可以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也可以分析出直接成分--语素,如lovely可以分析出﹛love﹜和﹛ly﹜,talked 可以分析出和﹛talk﹜和﹛ed﹜。最后一层的成分即语素,叫做最终成分。由此我们可以说只是成分而不是结构体的是语素,只是结构体而不是成分的是句子。所以直接成分分析法可以定义为这样的分析法:先把句子分析为直接成分--词组(或短语),再把这些直接成分依次切分,得到各自的直接成分,层层切分,直到最终成分为止。但是实际上为了方便,我们通常切到词为止。句子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可以用括弧表示,例如:(a)((Poor)(John))((ran)(away))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切分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说Poor John和ran away是句子的直接成分?而不是poor和 John ran away,或者poor John ran和away?答案,也就是这里运用的标准,是替换性:看一

2014年四川大学866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各选出最佳答案填入空格处。每题2分,共18分) 1.苯乙烯乳液聚合达到恒速阶段,欲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采用 。 A.升高温度 B.加入单体 C.加入引发剂 D.加入单体及乳化剂 2.下列体系进行聚合时,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与引发剂用量无关的体系是 。 A.丙烯腈 + + BPO B.丙烯腈 + AIBN C. MMA + + BPO D.氯乙烯 + BPO 3.下列单体对进行自由基共聚时,较不易发生聚合的体系是 。 A.95%醋酸乙烯酯+5%苯乙烯 B.95%苯乙烯+5%醋酸乙烯酯 C.95%醋酸乙烯酯+5%乙烯 D.95%乙烯+5%醋酸乙烯酯 4.用对甲苯磺酸催化ω-羟基酸HO-(CH 2)n -COOH 进行缩聚反应时 。 A.羟基和羧基等物质的量配比,必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 B.只要把反应的副产物除去,必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 C.只有在高温下反应,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 D.当n>5时,才可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 5.发生调聚反应的条件是 。 A.k p >>k tr k a ≈k p B.k p <>k tr k a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批次 2:第二批次 3:第三批次 4:第四批次 5:第五批次 6:第六批次 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A:社会的因素 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 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 A:组合规则的发展 B:聚合规则的发展 C:结构关系的变化 D:语法范畴的变化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 A:意译词 B:仿译词 C:借词 D:方言词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4:[单选题]4、"洋泾浜”() 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

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 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语义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 A:都是语素 B:都不是语素 C:是同一个语素 D:是不同的语素 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 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A:两个字原先同音 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 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 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 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

四川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12修订版

第1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一、信息概述 1.几个概念 (1)数据:将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2)信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的特征是:不灭性,复制性和时效性。 (3)信息科学: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4)信息技术(IT):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的核心: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大支柱) 二、计算机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第一台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EDSAC。冯?诺伊曼(现代计算机之父)提出用二进制存储数据的思想。 (3)第一台商品化的计算机:UNIVAC (4)计算机四代的发展: a)第一代:逻辑元件:电子管;软件方面: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 b)第二代:逻辑元件:晶体管;软件方面:出现程序设计语言 c)第三代:逻辑元件: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操作系统 d)第四代:逻辑元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软件方面:数据库和网络2.计算机的用途和特点 e)用途 i.科学计算:计算机最基本的用途 ii.信息处理(数据处理):计算机最广泛的用途 iii.实时控制(过程控制):生产自动化 iv.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v.人工智能 f)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自动控制及存储程序) 3.计算机的分类 1)按信息表示方式分: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式计算机 2)按用途分: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按规模分: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 4.计算机的新技术:芯片技术、并行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蓝牙技术、嵌入技术、中间件技术等。 第2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1.指令和程序 (1)指令 a)定义:让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的命令,是计算机硬件的最大功能,是程序设 计的最小单位,计算机工作的命令。 b)组成:操作码(规定计算机要执行的基本操作)和操作数(执行对象的存储地址)(2)程序: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指令序列的组合

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及推荐参考书

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 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及推荐参考书 一、适用专业及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 现代英美文学、美国文化研究、加拿大文化研究、欧洲文化研究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现代英语及语言理论、现代外语教育及教育技术、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三、各科试题结构说明: 1. 政治(国家统一考试,略) 2. 二外(略) 3. 基础英语 (150分): l Cloze Test或改错(10分) l 阅读理解(30分) l 英译汉(30分) l 汉译英(30分) l 阅读与写作(50分) 4. 英语专业综合知识 (150分) l 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知识(50分) l 英语文学知识(50分) l 英语语言知识(50分) 四、推荐参考书目(版本不限): 基础英语、英语专业综合知识 1. Beidler, Peter G. Writing Matters,四川大学出版社。 2.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3.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 5. 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6. 王佐良等:《欧洲文化入门》(第二版)(第1-4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 朱永涛: 《英美文化基础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二外语 1.法语:《新大学法语》(1-3册),总主编李志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日语:《标准日本语》(初级),人民教育出版社。

3.德语:《德语速成》(第二版,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俄语:《大学俄语(东方)》(第1-3册),北京外国语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合编。 5.西班牙语:《现代西班牙语》(1-2册),董燕生.刘建.外研社。 6.韩语:延世大学韩国语学堂[韩] 编著:韩国语教程 1-3册(全6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及推荐参考书 一、适用专业及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 现代英美文学、美国文化研究、加拿大文化研究、欧洲文化研究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现代英语及语言理论、现代外语教育及教育技术、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二、考试科目及分值: 1. 听力(20分) 测试要求: (a) 能听懂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英语会话和讲话; (b) 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如CNN)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问答; (c) 能听懂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文学和科普方面的一般讲座及讲座后的问答。 题型: 听力理解部分采用填空题、多向选择题和对所听内容写小结等形式。 2. 口试(80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报研究方向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的学习计划。 3. 专业方向考试(100分) 测试方式主要有:术语解释、回答问题、写短评等。 A. 英美文学史及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3.7.2-2013.7.3 二:实习地点 1.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2.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认识实习,我们能够了解高分子材料工业化生产的一些典型合成过程,高分子材料的一些典型成型方法,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 通过认识学习,有助于我们将基础课程如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过去学到的知识。并能够为即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如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基础、聚合反应工程、材料工厂设计等课程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认识实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工厂的生产组织管理知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了解化工生产易燃易爆的特殊性,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总之,认识实习是与今后的职业生活直接相关的,通过认识实习可以直接认识生产流水线和相关工艺,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的工厂生产结合起来,通过感性认识巩固加深理性认识,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和师傅们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高尚品质,开拓视野,广阔心胸,培养积极思考、解决困难的习惯,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习内容 (1)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单位简介: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管理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前身是国防三线建设062基地和064基地,2005年正式更名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在四川成都挂牌成立;该院是一个以航天型号产品、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为主,以国防装备生产、火箭弹研制、航天技术应用为重点,航天制造优势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 我们参观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的成员单位之一,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主营业务为大中型汽车塑料内外装饰件、功能件及大中型汽车塑料模具,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制件加工、售后服务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仪表台系列、保险杠系列、车门护板/立柱系列、车轮装饰罩系列、车载空调/暖风机外壳系列、挡泥板系列、防擦条系列、格栅系列、门槛系列、豪华车门扶手系列、杂物盒/袋系列、及大中型汽车塑料模具。是四川最大规模及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塑料内饰件专业厂商。 实习记录: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们从学校来到了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接待的老师先为我们讲解了安全知识及参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不要随意触摸设备,不允许拍照等),接着让我们参观了展厅,是公司的产品展示,如保险杠等汽车零部件,而在后续的参观中,我们将看到这些部件是如何生产、成型的。 在一位大概四十多岁的男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模具生产车间。车间很大,里面噪音很大,师傅的讲解很难听清。不过我们还是对模具生产制造知识有了大致的认识。

川大《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18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 1: 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处理,需要计算机具有的基础条件是______: A: 存储程序 B: 可靠性与可用性 C: 联网能力 D: 高速度与高精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Word的“文件”菜单下部一般列出4个用户最近使用过的文档名,文档名的个数最多可设置为()。 A: 6个 B: 8个 C: 9个 D: 12个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以下关于Internet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A: 起源于美国军方的网络 B: 可以进行网上购物 C: 可以共享资源 D: 消除了安全隐患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Word的替换命令所在的选项卡是____: A: “开始” B: “邮件” C: “插入” D: “文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在新建PowerPoint 2003文稿时,会弹出一个“PowerPoint”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 根据内容提示向导 B: 根据设计模板 C: 空演示文稿 D: 放映幻灯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以下格式中,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____: A: MOV B: DAT C: JPG D: WAV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在Word中“打开”文档的作用是()。 A: 将指定的文档从内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B: 为指定的文档打开一个空白窗口 C: 将指定的文档从外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D: 显示并打印指定文档的内容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在Excel 2010的主界面中,不包含的选项卡是________: A: 公式 B: 函数 C: 插入 D: 开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在PowerPoint 2010中,设置幻灯片背景格式的填充选项中包含______:

2007年四川大学英语专业(语言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2007年四川大学英语专业(语言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productivity(design feature of language) 2 phatic function of language 3 descriptive study of linguistics 4 bilabial consonant 5 minimal pairs 6 morpheme 7 inflection 8 compound 9 stem 10 back-formation 二、词汇题 11 rational 12 moral 13 regular 14 political 15 effective 16 human

17 relevant 18 legal 19 proportionate 20 resistible 三、简答题 21 How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classified? 22 What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flectional affixes and derivational affixes? 四、分析题 23 They are moving sidewalks. 24 Tom said Marl would go yesterday. 25 the synthetic buffalo hides 26 the fat mayor's wife 27 old man and women 一、名词解释 1 【正确答案】 By productivity,language is designed to make its users form and understand infinitesentences,most of which are never before produced or heard.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定义特点之一——多产性,答案从《语言学教程(第三版)》(胡壮麟主编)(以下简称《教程》)第7页可以找到,同时,考生也应掌握语言的任意性、二层性和移位性。 2 【正确答案】 Phatic function of language refers to the use of such small,seemingly meaninglessexpressions that help establish some atmosphere and mainta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ithoutinvolving any factual content.

2011年四川大学866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

一、选择顾(下列各题中,各选出最佳答案填入空格处。每题2分,共18分) 1.让聚乙烯在下列条件下结晶,在 可生成伸直链晶体的结果。 A.从极稀溶液中缓慢结晶; B.从熔体中结晶; C.极高压力下固体挤出; D.在溶液中强烈搅拌下结晶; 2.用NaOH 中和聚丙烯酸水溶液时,黏度 。 A.先增大再逐渐下降; B.先下降再逐渐增大; C.单调递增; D.单调递降。 3.黏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实验中,纯溶剂和溶液的流出时间以 为宜; A.大于100秒; B.小于100秒; C.大于70秒; D.小于70秒; 4. 1,4-丁二烯聚合物可以形成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的聚丁二烯橡胶,它们被称 为 A.旋光异构体 B.几何异构体 C.间同异构体 D.无规异构体 5.非晶态高聚物在 温度下拉伸才可以产生强迫高弹性变。 A.室温 B.T b -T g , C.T g 以上 D.T m 以上 6.玻璃化温度不能用以下 方法测定。 A.DMA B.膨胀计法 C.双折射法 D.热分析法 7.M 1、M 2两单体共聚,若r 1=0.75,r 2=0.20,若起始01f =0.80,所形成的共聚物瞬间组成为01F 。共聚反应进行到t 时刻,共聚物组成为1F ,单体组成为1f ,则 。 A.1f >01f B.1F >01F C.1F <01F D.1f <01f 8.在自由基聚合中,具有能同时获得高聚合速率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实施方法是 。 A.悬浮聚合 B.本体聚合 C.溶液聚合 D.乳液聚合 9. 下列单体中能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单体有 ,能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 A.CH 2=CHCl B.CH 2=CHOC 2H 5 C.CH 2=C(CH3)CH=CH 2 D.CH 2=CHNO 2 二、以适当的单体合成下列聚合物,注明引发剂,指出聚合反应机理。 (每题2分,共8分) (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2)聚碳酸酯 (3)端羟基聚苯乙烯 (4)LLDPE 三、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30分) 1、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

四川大学成人教育2017年秋季《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答案

四川大学成人教育2017年秋季《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10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__A____。 A.ENIAC B.EDVAC C.EDSAC D.MARK 2.二进制数10110001相对应的十进制数应是__D____。 A.123 B.167 C.179 D.177 3.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处理,需要计算机具有的基础条件是__A____。 A.存储程序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联网能力 4.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___B___。 A.十进制码 B.二进制码 C.ASCII码 D.汉字编码 5.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大部分的是___B___。 A.运算器 B.软件 C.I/O设备 D.控制器 6.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__B____。 A.操作系统 B.办公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 7.计算机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___A___。 A.RAM B.硬盘 C.ROM D.软盘 8.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A__。 A.1946年 B.1952年

C.1959年 D.1962年 9.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___A___。 A.控制器和运算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CPU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I/O接口 10.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___D___。 A.规模 B.功能 C.性能 D.构成元件 11.保持微型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__C____。 A.键盘和鼠标 B.显示器和打印机 C.键盘和显示器 D.鼠标和扫描仪 12.下列各项中,不是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是__D____。 A.字长 B.内存容量 C.主频 D.硬盘容量 13.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的基础是__A____。 A.大容量存储装置 B.自动编程 C.逻辑判断能力 D.通用性强 14.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和___D___ A.用十进制数记数 B.自动编程 C.无须记忆 D.存储记忆 15.以下不属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是___C___。 A.程序 B.程序使用的数据 C.外存储器 D.与程序相关的文档 16.在计算机领域,未经处理的数据只是__A____。 A.基本素材 B.非数值数据 C.数值数据 D.处理后的数据 17.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可以组成____C__。 A.CPU

四川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答案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地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地答案,而选项旁地标识是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地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主要用于(). ( ) 一般科研领域 教学领域 军事和国防领域 文化领域 在第一代计算机时代,编程采用(). ( ) 直译式语言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混合式语言 编译式语言 在第二代计算机期间()内诞生了(). ( ) 机器语言 高级语言 数据库语言 图像处理语言 在第二代计算机期间()内诞生了(). ( ) 通用机和专用机 小型机 微型机 便携机 第二代计算机不仅能够处理文字,而且能够方便处理(). ( ) 视频信息 图形信息 动画信息 语音信息 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存储地指令序列指挥和控制计算机进行自动、快速信息处理,灵活、方便、易于变更,这使计算机具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 高速运算能力 极大地通用性

逻辑判断能力 自动控制能力 不属于计算机数据处理地操作有(). ( ) 查询 工程计算 统计 分类 通过使用增加字长和运用计算技巧等手段,可以使计算机具有(). ( ) 高速运算能力 逻辑判断能力 很高地计算精度 自动控制能力 个人使用地微机和笔记本电脑属于(). ( ) 高性能计算机 快速度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地程序称为(). ( ) 源程序 应用程序 用户程序 实用程序 考试时,如试题地答案填在机读卡上,经过计算机处理机读卡后得到考试分数地这种方法,属于计算机应用中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 人工智能领域 数据处理领域 自动控制领域 过程控制领域 人们经常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讲解地内容进行形象、直观地描述,以达到更好地表达效果.这属于计算机应用中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 文字处理 飞机导航

西南大学19春[0126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语言和说话,表述正确的是() A. 语言就是我们每天说的话 B. 语言就是我们说的每一个句子 C. 语言是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 D. 语言等同于说话 单项选择题2、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 A. 人类发出的声音 B.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C. 文字符号 D. 触觉符号 单项选择题3、英语的“good”(好,原级)→“better”(好,比较级)运用的语法手段是() A. 附加 B. 内部屈折 C. 异根 D. 零形式 单项选择题4、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 ( ) A. 属于一般词汇 B. 属于基本词汇 C. 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 D. 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 单项选择题5、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 A. 任意性 B. 系统性 C. 线条性 D. 社会性 单项选择题6、语法意义的类称为() A. 词法手段 B. 句法手段 C. 语法手段 D. 语法范畴 单项选择题7、下面属于边音的是() A. [ l ] B. [ r ] C. [ j ] D. [ w ] 单项选择题8、现代汉语属于 A. 历时语言学 B. 应用语言学 C. 普通语言学 D. 共时语言学 单项选择题9、区分词类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A. 意义 B. 词形变化 C. 句法功能 D. 语言的类型特点 单项选择题10、词是语言中() A. 最小的单位 B. 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C.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D. 用于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 单项选择题11、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 A. 表意字 B. 假借字

最新四川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12修订版

第 1 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一、信息概述1.几个概念 (1)数据:将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2)信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的特征是:不灭性,复制性和时效性。 (3)信息科学: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4)信息技术(IT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的核心: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大支柱) 二、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第一台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EDSAC冯?诺伊曼(现代计算机之父)提出用二进制存储数据的思想。 (3)第一台商品化的计算机:UNIVAC (4)计算机四代的发展: a)第一代:逻辑元件:电子管;软件方面: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 b)第二代:逻辑元件:晶体管;软件方面:出现程序设计语言 c)第三代:逻辑元件: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操作系统 d)第四代:逻辑元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软件方面:数据库和网络2.计算机的用途和特点 e)用途 i. 科学计算:计算机最基本的用途 ii. 信息处理(数据处理):计算机最广泛的用途 iii. 实时控制(过程控制):生产自动化 iv. 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v. 人工智能 f)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自动控制及存储程序)3.计算机的分类 1)按信息表示方式分: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式计算机 2)按用途分: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按规模分: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4.计算机的新技术:芯片技术、并行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蓝牙技术、嵌入技术、中间件技术等。 第 2 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1.指令和程序 ( 1 )指令 a)定义:让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的命令,是计算机硬件的最大功能,是程序设计的最小单位,计算机工作的命令。 b)组成:操作码(规定计算机要执行的基本操作)和操作数(执行对象的存储地址) (2)程序: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指令序列的组合 (3)指令系统: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指令系统反映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不同的计算机其指令系统也不相同。 2.指令的执行过程:读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3.程序的执行过程 二、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