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技术大作业

中间件技术大作业
中间件技术大作业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中间件技术大作业

ESB技术介绍及简单实例

姓名:袁林

班级:英强1014

学号:201092373

目录

一.技术介绍 (3)

1.中间件技术 (3)

2. ESB简介 (3)

3. JBOSS介绍 (4)

二.实例演示 (5)

1. 安装配置环境 (5)

2. 实例 (9)

(1)演示 (9)

(2)部分主要代码 (10)

一.技术介绍

1.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序或独立系统,而相连接的系统即使各自具有不同的接口,但通过中间件相互之间仍能交换信息。执行中间件的一个关键途径是信息传递。通过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工作于多平台环境。

2.ESB简介

业内对ESB的定义是:它是由中间件技术实现并支持SOA的一组基础架构,支持异构环境中的服务、消息以及基于事件的交互,并且具有适当的服务级别和可管理性。这样的定义稍显抽象,简单地说,ESB就是试图将应用服务器上的多种逻辑层面迁移到总线以及连接点上,从而降低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成本。

IBM WebSphere软件全球副总裁Sandy Carter女士介绍说,“企业服务总线是SOA 中的消息框架—即消息相互交换和通信的方式,是业界标准与客户消息框架的整合。”

ESB产品的共有特性包括:

连接异构的MOM(Microsoft Operations Manager)、利用Web服务描述语言接口封装MOM协议,以及在MOM传输层上传送简单对象应用协议(SOAP)传输流的能力。大多数ESB产品支持在分布式应用之间通过中间层如集成代理实现直接对等沟通。ESB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软件架构,可以提供比传统中间件产品更为廉价的解决方案,同时它还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

从功能上看,ESB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

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

ESB全称为Enterprise Service Bus,即企业服务总线。它是传统中间件技术与XML、Web服务等技术结合的产物。ESB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连接中枢,是构筑企业神经系统的必要元素。ESB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软件架构,可以提供比传统中间件产品更为廉价的解决方案,同时它还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从功能上看,ESB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ESB五个基本功能:

1)服务的MetaData管理:在总线范畴内对服务的注册命名及寻址进行管理。

2)传输服务:确保通过企业总线互连的业务流程间的消息的正确交付,还包括基于内容的路由功能。

3)中介:提供位置透明的路由和定位服务;提供多种消息传递形式;支持广泛使用的传输协议。

4)多服务集成方式:如JCA,Web服务,Messaging ,Adaptor等.

5)服务和事件管理支持:调用服务的记录、测量和监控数据;提供事件检测、触发和分布功能;

3.JBOSS介绍

JBoss 是一个同时运行 Web 及 EJB 的 J2EE 应用服务器。它是开放源代码的项目,遵循最新的 J2EE 规范。从 JBoss 项目开始至今,它已经从一个 EJB 容器发展成为一个基于的J2EE 的一个 web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for web),它体现了 J2EE 规范中最新的技术,并且它还在 the JavaWorld Editors' Choice 2002 评选中获得“最佳 Java 应用服务器”大奖。无论是学习还是应用,JBoss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

Redhat 公司 2006 年 6 月份完成对 JBOSS 的收购后,JBOSS 已经成为 RedHat 重量级的应用服务器产品.并在整合全球销售渠道,全球支持服务,以及产品开发

力量的基础上,提供给客户最大的价值。JBoss 是一个开源的符合 J2EE 规范的应用服务器,作为 J2EE 规范的补充,JBoss 中引入了 AOP 框架,为普通 Java 类提供了 J2EE 服务,而无需遵循 EJB 规范。

二.实例演示

1.安装配置环境

我的配置环境是系统已经安装好了JA V A开发环境

(1)第一步配置安装joss-5.1.0.GA服务器

首先将压缩包解压到某目录下,我解压到E盘根目录下,同时配置系统环境变量

JBOSS_HOME 其值为jboss-5.1.0.GA的文件路径

正常情况下接下来找到该文件夹下子文件夹bin 双击运行该文件夹中的run.bat就可以将JBOSS成功运行

正确情况应如下图(注意!需要用管理员权限不然也有可能出错)

显示出started in 后面是时间多少

此时如果在浏览器地址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可以进入服务器的页面如下图

此时jboss服务器已经成功启动了

但是由于JBOSS 5.x版本一个经常出现的BUG会导致开启服务器后出现

此问题即为该bug导致

解决方法为(参考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ea5334836.html,/zhmore/archive/2010/09/25/1834700.html)

这个错误是配置文件profile.xml内的一个bug,文件路径为:$JBOSS_HOME/server//conf/bootstrap/profile.xml

把其中的节点:

修改为:

之后启动服务器即可

(2)安装配置apache-ant-1.8.2

首先在环境变量中加入ANT_HOME 值为该文件夹路径

然后,在系统环境变量PA TH中加入%ANT_HOME%\bin

之后在命令行窗口输入ant -version 显示出其版本即为安装成功

(3)安装jbossesb-4.12

跟前两个相同首先配置环境变量JBOSS_HOME

然后找到文件夹E:\jbossesb-4.12\install

找到里面的deployment.properties-example

复制这个文件并修改文件名为deployment.properties

打开它找到最后一行原本为org.jboss.esb.tomcat.home=/apache-tomcat-5.5.20 更改为org.jboss.esb.server.home=/E:/jboss-5.1.0.GA

其中等号后面的是文件路径

要记住修改文件路径中的“\”为“/”两个都是“/”

(4)然后通过命令行进入jboss-esb的目录下的install文件夹

执行ant命令

运行结果截图为

至此完成了全部的环境配置

2.实例

(1)演示

使用实例fun_cbr

概述:

这个例子有三个队伍的顺序处理器。所有新的订单流到系统中,可以评估通过XPath或Drools规则处理器。这些路由规则将决定哪个队伍实际上收到订单处理。

预先打开JBOSS服务器

1.在命令终端窗口(“窗口1”),运行ant deploy

2.在此文件夹中(“窗口2”),键入一个命令终端窗口ant receiveBlue

3.在命令终端窗口(“窗口3”),在此文件夹类型ant receiveRed

4.在命令终端窗口(“窗口4”),在此文件夹类型ant receiveGreen

5.在“窗口1”,键入'ant runtestXPath的(或ant runtestDrools)

获得order的先后取决于的StatusCode属性在SampleOrder.xml文件的预先设定

(预设为GREEN)

Receive等待窗口(窗口2,3,4)

得到order的窗口(最后的窗口四)

(2)部分主要代码

ReceiveJMSMessage.java

package org.jboss.soa.esb.samples.quickstart.funcbr.test;

import javax.jms.Queue;

import javax.jms.QueueConnection;

import javax.jms.QueueConnectionFactory;

import javax.jms.QueueReceiver;

import javax.jms.QueueSession;

import javax.jms.TextMessage;

import javax.naming.InitialContext;

public class ReceiveJMSMessage {

QueueConnection conn = null;

QueueSession receiverSession = null;

Queue receiverQueue = null;

QueueReceiver queueReceiver = null;

InitialContext iniCtx = null;

QueueConnectionFactory qcf = null;

String receiveQueueName = "queue/quickstart_funcbr_response";

private boolean initialised ;

public ReceiveJMSMessage() {

}

public void receiveOne() {

if (!initialised) {

initialise() ;

}

if (receiverQueue != null) {

try {

TextMessage msg = (TextMessage) queueReceiver.receive();

if (msg != null)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msg.getText());

System.out.println("*********************************************************");

}

} catch (final Exception ex) {

cleanup() ;

System.out.println(ex.getMessage()) ;

}

}

if (!initialised) {

System.out.println("Pausing before reinitialising") ;

try {

Thread.sleep(5000) ;

} catch (final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do nothing

}

}

}

private void initialise()

{

try {

if (iniCtx == null) iniCtx = new InitialContext();

if (qcf == null) qcf = (QueueConnectionFactory) iniCtx.lookup("ConnectionFactory");

if (conn == null) {

conn = qcf.createQueueConnection();

conn.start();

}

receiverQueue = (Queue) iniCtx.lookup(receiveQueueName);

receiverSession = conn.createQueueSession(false, QueueSession.AUTO_ACKNOWLEDGE);

queueReceiver = receiverSession.createReceiver(receiverQueue);

initialised = true ;

System.out.println("Initialised") ;

} catch (final Exception ex) {

cleanup() ;

}

}

public void cleanup() {

System.out.println("Closing connections");

queueReceiver = null ;

receiverSession = null ;

receiverQueue = null ;

if (receiverSession!=null) {

try {

receiverSession.close();

} catch (final Exception ex) {

// Do nothing ;

}

}

if (conn!=null) {

try {

conn.close() ;

} catch (final Exception ex) {

// Do nothing ;

}

}

conn = null ;

qcf = null ;

iniCtx = null ;

initialised = false ;

System.out.println("Closing complete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ReceiveJMSMessage receiver = new ReceiveJMSMessage();

if ((args.length > 0) && (args[0] != null)) {

receiver.receiveQueueName = args[0];

System.out.println("Receiving on: " + receiver.receiveQueueName );

Runtime.getRuntime().addShutdownHook(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receiver.cleanup() ;

}

}) ;

while (true) { // loop until I'm killed

receiver.receiveOne();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break;}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Usage ");

}

}

}

MyJMSListenerAction.java

package org.jboss.soa.esb.samples.quickstart.funcbr;

import org.jboss.soa.esb.helpers.ConfigTree;

import org.jboss.soa.esb.message.Message;

import org.jboss.soa.esb.actions.AbstractActionLifecycle;

public class MyJMSListenerAction extends AbstractActionLifecycle

{

protected ConfigTree _config;

public MyJMSListenerAction(ConfigTree config) { _config = config; }

public Message noOperation(Message 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public Message displayMessage(Message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logHeader();

System.out.println("Body: " + message.getBody().get());

logFooter();

return message;

}

public void exceptionHandler(Message message, Throwable exception) {

logHeader();

System.out.println("!ERROR!");

System.out.println(exception.getMessage());

System.out.println("For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message.getBody().get());

logFooter();

}

// This makes it easier to read on the console

private void logHeader() {

System.out.println("\n&&&&&&&&&&&&&&&&&&&&&&&&&&&&&&&&&&&&&&& &&&&&&&&&");

}

private void logFooter() {

System.out.println("&&&&&&&&&&&&&&&&&&&&&&&&&&&&&&&&&&&&&&&& &&&&&&&&\n");

}

}

Build.x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5334836.html,}

${line.separator}

Runs XPath Example

failonerror="true">

Runs Regex Example

failonerror="true">

Runs Drools Example

failonerror="true">

description="willl receive a message from the quickstart_FunCBR_Green_Blue queue">

Runs Test JMS Receiver

failonerror="true">

description="willl receive a message from the quickstart_FunCBR_Green_Red queue">

Runs Test JMS Receiver

failonerror="true">

description="willl receive a message from the quickstart_FunCBR_Green_Alert queue">

Runs Test JMS Receiver

failonerror="true">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简述中间件的概念、组成结构和作用。 定义: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是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个软件层,向各种应用软件提供服务,使不同的应用进程能在屏蔽掉平台差异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互通信息。 组成结构:(1)执行环境软件(2)应用开发工具 作用: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 2、中间件的特性 (1)易用性 (2)位置透明性:应用不必知道对方网络和应用的地址;不经重新编译,就可把一个应用从一台机器上转移到另一台机器 (3)消息传输的完整性:消息不应丢失或重复 (4)消息格式的完整性:消息格式不应被破坏 (5)语言透明性:使用中间件的程序应能与另一个用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通信;如果用不同语言重写一个程序,其他程序应不受影响3、中间件的分类 事务处理中间件(TP Monitor: Transaction ProcessMonitor) 消息中间件(MOM: 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数据库中间件(Database Middleware) 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PC: Remote Process Call)

对象请求代理中间件(ORB: Object Request Broker) J2EE中间件 4、RPC: 工作原理: 1.调用客户端句柄;执行传送参数 2.调用本地系统内核发送网络消息 3..消息传送到远程主机 4.服务器句柄得到消息并取得参数 5.执行远程过程 6.执行的过程将结果返回服务器句柄 7.服务器句柄返回结果,调用远程系统内核 8.消息传回本地主机 9.客户句柄由内核接收消息 10.客户接收句柄返回的数据 5、RMI存根和框架的作用: Stub为客户端编码远程命令并把他们发送到服务器,等待服务器返回结果,stub再解码返回调用结果给客户端。 Skeleton是把远程命令解码,调用服务端的远程对象的方法,把结果再编码发给stub。 6、RPC相关概念

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 定义: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讯,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序或独立系统的软件。相连接的系统,即使它们具有不同的接口,但通过中间件相互之间仍能交换信息。执行中间件的一个关键途径是信息传递。通过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工作于多平台或 OS 环境。 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中间件特点: ?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 ?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 ?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 ?支持标准的协议; ?支持标准的接口。 由于中间件需要屏蔽分布环境中异构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它必须能够提供分布环境下的通讯服务,我们将这种通讯服务称之为平台。基于目的和实现机

制的不同,我们将平台分为以下主要几类: ?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emote Procedure Call)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对象请求代理中间件(object RequeST Brokers) ?事务处理监控(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s) 1、远程过程调用 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处理方法。一个应用程序使用RPC来“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里的过程,并且从效果上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事实上,一个RPC应用分为两个部分:server和client。server 提供一个或多个远程过程;client向server发出远程调用。server和client 可以位于同一台计算机,也可以位于不同的计算机,甚至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上。它们通过网络进行通讯。 2、面向消息的中间件 MOM指的是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并基于数据通信来进行分布式系统的集成。通过提供消息传递和消息排队模型,它可在分布环境下扩展进程间的通信,并支持多通讯协议、语言、应用程序、硬件和软件平台。目前流行的MOM中间件产品有IBM的MQSeries、BEA的MessageQ等。 3、对象请求代理 对象请求代理(ORB)是对象总线,它在CORBA规范中处于核心地位,定义异构环境下对象透明地发送请求和接收响应的基本机制,是建立对象之间client/server关系的中间件。ORB使得对象可以透明地向其他对象发出请求或接受其他对象的响应,这些对象可以位于本地也可以位于远程机器。ORB拦截请求调用,并负责找到可以实现请求的对象、传送参数、调用相应的方法、返回结果等。client对象并不知道同server对象通讯、激活或存储server对象的机制,也不必知道server对象位于何处、它是用何种语言实现的、使用什么操作系统或其他不属于对象接口的系统成分。 4、事务处理监控 事务处理监控(TPM)最早出现在大型机上,为其提供支持大规模事务处理

平台数据库及中间件招标技术要求参考

平台数据库及中间件招标技术要求参考 1.总体要求 本次采购的数据库系统和中间件软件应具备如下基本特性: 1.1安全性:保证系统数据处理的一致性,保证数据不被非法盗用和修改伪造,保证数据不因意外情况丢失和损坏,提供多种安全检查审计手段。 1.2准确性:保证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提供多种核查、审计手段。 1.3可靠性:保证系统可靠连续运行。 1.4可伸缩性:系统应能适应不同规模的业务,系统硬件平台和数据库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扩展性能。 1.5可扩展性:采用组件化设计原则,以使系统能够适应将来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新增功能时不应需要改造原软件系统。 1.6开放性:系统应采用主流的、开放的技术,以保证系统对各种数据业务的服务,以及与相关系统的互连能力。 1.7可移植性:系统还应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保证在将来发展中迅速采用最新出现的技术、长期保持系统的先进。 1.8实时性:实时完成大容量数据处理,对业务提供并发处理支持。 1.9易用性: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操作界面、详细的帮助信息,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完成。 1.10可管理性:应具有良好的管理手段,可管理安全、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等。 1.11系统必须能够7X24小时运行,支持基于集群的部署结构。 1.12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备份/恢复机制。 1.13其他:为确保产品的合法来源及售后服务的技术保障,本次投标必须提供数据库和中间件软件的原厂授权书。 1.14供应商需提供现场安装、调试,并在原厂售后服务基础上提供一年的免费现场技术指导。 2.应用服务器中间件软件的详细技术要求如下 2.1支持多协议与服务管理。 2.2支持同步数据集成服务。

中间件安装步骤

中间件服务器安装步骤 1、安装WINDOWS 2003 32位操作系统,更改计算机名,设置许可证每服务器可连接600 个客户端。 2、在控制面板里的增加删除程序界面,如图安装 3、安装相应驱动程序。 4、设置IP,并加入域https://www.360docs.net/doc/ea5334836.html,。 5、先安装R2再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SP2。 6、安装.NET FRAMEWORK 2.0,安装语言包补丁,安装.NET FRAMEWORK 2.0 SDK。 7、安装https://www.360docs.net/doc/ea5334836.html,。 8、安装ORACLE客户端,要求安装ODPNET版本第一项和第五项。 9、安装.NET FRAMEWORK 32位补丁1。 10、配置COM+组件服务,如图

COM 安全中四个按钮都要打开,并加入EVERYONE 用户都有全部权限。

11、 把ICARECONTROLLER 的域用户添加到本地管理员组中 12、 拷贝更新服务器上最新的DEBUG 文件夹 13、 运行DEBUG 目录下“生成三层中间件服务器目录.bat ”文件,注册COM+组件

14、修改ICARESYSTEM的属性,如图

15、 把ICAREDA TA.DLL 和IBM.Data.DB2.dll 放到GAC 里,操作方法如下: 建立批处理文件,内容如下:建立bat 文件,内容包括如下,然后把它放在

"D:\Debug\gacutil" /il RegGacFileList.txt pause 然后新建RegGacFileList.txt,里面包括ICAREDATA.DLL、IBM.Data.DB2.dll、EMR_ICAREDATA.DLL和EMR_BASE_VO.DLL文件名即可,格式如下: iCareData.dll IBM.Data.DB2.dll EMR_ICAREDATA.DLL EMR_BASE_VO.DLL 也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下管理工具中的.NET FRAMEWORK2.0工具进行添加上述四个文件。 16、更新中间件时 a)必须先右键关闭ICARESYSTEM三次,并禁用 b)然后反注册 c)再拷贝新文件 d)再注册 e)启动服务,完成之后再检查ICARESYSTEM的属性,确保没有变成库模式。 17、如果某个中间件之前已经放在GAC里面,首先必须在GAC里进行反注册该中间 件即可,操作方法如下: 建立批处理文件,内容如下 "D:\Debug\gacutil" /ul UnRegGacFileList.txt pause 然后新建UnRegGacFileList.txt,里面包括需要反注册的文件名即可,格式请参考如下:HISReg_SVC(特别注明:不需要加文件扩展名) 18、配置自动更新服务: a)必须先右键关闭UpdateSystem_Svr三次,并禁用 b)再拷贝新文件 c)修改UpdateFiles.xml的版本号和需要更新文件的标志 d)启动服务UpdateSystem_Svr 19、客户端只需要运行icare.exe即可自动更新。

第1章:中间件技术介绍

第一章:中间件技术介绍 1.1两层结构与三层结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使用着"客户端/服务器"的两层结构,这种两层的结构曾让无数人为之兴奋和惊叹,即客户端提供用户界面、处理业务逻辑,数据库服务器接受客户端SQL 语句并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更新等操作,然后操作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如图所示。 在一个比较简单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中,采用两层体系结构的确给人们带来了相当的灵活性。但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深入、企业客户的不断增加,以及新业务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计算机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能够同时支持成千上万乃至更多用户的并发服务请求 2.由单一的局域网向跨多个网络协议的广域网扩展 3.不仅要支持一般的信息管理,而且还要支持关键业务的联机交易处理 4.从支持单一的系统平台和数据源转向支持异构的多系统平台和多数据源 面对用户的新需求,二层结构的应用模式由于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直接联接的方式形成了其固有的一些缺陷: 1.难以维护 client/server结构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相互交错,通常在第一次部署的时候比较容易,但难于升级或改进,而且经常基于某种专有的协议(通常是某种数据库协议)。它使得重用业务逻辑和界面逻辑变得非常困难。 2.难以扩展 随着系统的升级,系统复杂程度大大增加,难以扩展,另外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很难与其他的应用系统实现互操作。 3.安全性差 客户端程序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可通过编程语言或数据库提供的工具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不安全

4. 性能不好 客户端直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当有大量的并发用户存在时,会使数据库不堪重负,性能迅速下降,甚至当机。 三层结构 为解决传统二层模式与应用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以交易中间件为基础框架的三层应用模式应运而生,三层结构以中间层管理大量的客户端并为其联接、集成多种异构的服务器平台,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在极为宽广的范围内将客户机与服务器进行高效组合。同时中间件开创的以负载平衡、动态伸缩等功能为代表的管理模式,已被广泛证实为建立关键业务应用系统的最佳环境,使在二层模式下不可能实现的应用成为可能,并为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扩展余地。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已为许多国际大型企业在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由此促使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发商和用户采用三层结构模式开发和实施其应用。 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的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层,如图所示. 1.表示层(用户界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交互和数据表示,为以后的处理收集数据,向第二层的业务逻辑请求调用核心服务处理,并显示处理结果。这一层通常采用VB,PB,DELPHI等语言编写,或采用浏览器实现 2.中间层(业务逻辑):实现整个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通常把业务逻辑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用中间件提供的API结合数据库提供的编程接口实现。客户端通过调用这些模块实现相应的业务操作。 3.数据层(数据逻辑):数据库负责管理整个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完成数据操作。中间层上应用程序在处理客户端的请求时,通常要存取数据库。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企业电子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度灵活、能快速部署新服务和新应用的三层结构应用系统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采用以中间件为基础的三层结构来架构的应用系统不但具备了大型机系统稳定、安全和处理能力高等特性,同时拥有开放式系统成本低、可扩展性强、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可以很好解决两层结构所面临的问题。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在三层结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下一节我们将对中间件技术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为什么需要中间件

为什么要中间件?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从硬件技术看,CPU速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从软件技术看,应用程序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Internet及WWW的出现,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许多应用程序需在网络环境的异构平台上运行。这一切都对新一代的软件开发提出了新的需求。在这种分布异构环境中,通常存在多种硬件系统平台(如PC工作站,小型机等)在这些硬件平台上又存在各种各样的系统软件(如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语言编译器等),以及多种风格各异的用户界面,这些硬件系统平台还可能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连接。如何把这些系统集成起来并开发新的应用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困难的问题。 中间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是对应用软件起到支撑作用,最终用户并不直接使用中间件,中间件不是大众消费类软件产品。因此,除非是一个行业专业人士,一般不大可能与中间件打交道,不太了解什么是中间件。 因此,在系统软件之中,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的三驾马车,中间件是最“神秘”的。因为,好歹大家通过Windows基本上会了解操作系统是个什么东西,尽管不会很全面,很专业,毕竟是有感觉的。数据库,虽然没有直接见过,但基本上明白数据是要一个“仓库”来储存的,因此,也大致知道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干什么的。 长期以来,中间件是一个专业化非常强的细分产业。因为中间件的技术门槛比较高,玩家也不多,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如此。因此,行业内对什么是中间件并不特别在意。而公司名称直接叫中间件的就更少了,“金蝶中间件”应该是国内外直接在公司名称中冠以中间件字眼最早,也是很少的公司之一。另一方面,因为中间件软件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对中间件的定义也就没有深究,或者权威的说法。 但现在情况有点变化,其中一个原因在于2008年底,国家启动了“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在基础软件领域明确提出重点支持“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文字处理”等基础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几乎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软件公司都宣称是做中间件的了,只要不是做最终应用软件的,他们的产品都叫中间件了,一时间,中间件变得“蓬勃发展”起来了。 作为中间件行业内的专业化和领先企业来说,大家都重视起中间件来了,这是好事,说明社会上重视了。对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固然重要,但这也隐含了重大的风险。中间件名字被滥用,无论是对用户,对这个产业,对政府和投资人来说,都会有负面的影响。“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局面,对中间件产业的正常发展未必就是好事情了,也可能对真正的中间件自主创新带来许多困扰,模糊了中间件的本质,可能会弱化中间件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行业内,还是行业外,突然“什么是中间件”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大问题了。

中间件系统使用手册

中间件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中间件简介 (5) 1.1中间件简介 (5) 1.2 中间件功能特点 (5) 1.3 中间件支持设备 (6) 背景资料: (6) 第二章中间件拓扑图 (7) 2.1 直连型 (7) 2.2 转发型 (8) 第三章中间件接口 (9) 一、图像操作 (9) 设置注册服务器的IP地址SetRegIP (9) 设置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SetProxyIP (9) 获取录像磁盘列表GetAllHardDiskInfo (10) 设置磁盘是否用于录像,是否自动覆盖SetAllHardDiskInfo (10) 设置设备信息SetDeviceInfo (10) 设置设备信息2 SetDeviceInfo2 (10) 设置设备信息3 SetDeviceInfo3 (10) 打开视频OpenVideo (11) 关闭视频CloseVideo (11) 打开或关闭声音SetEnableSound (11) 设置视频重连1 SetReconnect (11) 设置视频重连2 SetReconnect2 (11) 全屏FullScreen (12) 二、获取设备状态 (12) 打开设备OpenDevice (12) 关闭设备CloseDevice (12) 获取设置状态GetDeviceStatus (12) 下发短信息SendMessageInfo (12) 三、录像 (13) 默认路径保存录像Save (13) 自选路径保存录像Record (13) 停止录像StopRecord (13) 四、检索录像文件 (13) 检索某天录像文件SearchDay (13) 检索某月的录像文件SearchMonth (13) 检索某天某个时间段的远程录像文件SearchTime (14) 获取设备列表SearchGetDeviceList (14) 检查某天是否有记录或录像SearchHaveRecord (14) 获取检索结果SearchGetFileInfo (14) 停止检索SearchClose (14) 五、下载录像文件 (15) 下载文件DownloadFile (15)

中间件技术综述

中间件技术综述 摘要:介绍了中间件的产生与发展,详细阐述了中间件的定义、分类以及功能与作用。指出了中间件的优缺点,并分析了中间件技术的现状,最后介绍了中间件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统一软件开发平台、中间件技术 1 引言 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系统设计方法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其编程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实现方式。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种介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软件--中间件(Middleware)。中间件是处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是独立于硬件或数据库厂商(处于其产品的中间,实现其互连)的一类软件,是客户方与服务方之间的连接件,是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的中间产品。 于是集软件复用、分布式对象计算、企业级应用开发等技术为一体的“基于中间件的软件开发”伴随产生,这种技术以软件架构为组装蓝图,以可复用软件构件为组装模块,支持组装式软件的复用,大大提高了软件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 2 中间件技术 2.1 中间件的分类 由于中间件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而目前对中间件还没有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因此,在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对中间件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基于不同中间件的目的和实现机制的不同,一般将中间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emote procedure call middle-ware);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 oriented middleware); 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 事务处理监控(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 数据库中间件(database middleware); 专用中间件(proprietary middleware)。 其中,前3类中间件称为管道,它们可向上提供不同形式的通讯服务,包括

浅谈未来中间件技术发展的两大趋势

浅谈未来中间件技术发展的两大趋势 中国的ERP开发与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普及”与“深化应用”已经成为当前ERP市场的两大主题。不论普及还是深化都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ERP的实际应用效果,更加关注ERP能否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对于企业和ERP厂商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ERP应当普及,但如何理解普及?是不是仅依靠某种产品低价销售,或者跑马圈地的方式来普及?这有待于商榷。 首先ERP不能用一个标准的产品销售方式来推广。ERP在管理对象上非常复杂,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每个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流程和方法,不可能用一个标准的产品来适合不同的对象。 所以把ERP的普及比喻成当年的T型车,不是十分妥当。在那个年代大家对需求比较单纯,认为汽车只是交通工具,而现在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就很高,不同的型号、配置和特殊要求,需要按订单制造和装配,所以T型在这个年代是不适合的。 大家的需求非常复杂、多变,所以想用某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做成标准去推广、普及是不行的。而同时ERP确实需要普及,但如何普及则需要按ERP的发展和应用客观规律来做。首先就是企业流程优化,如果实施ERP不做流程优化,不改变企业传统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吸收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其结果就是失败。 另外,ERP普及并不意味着ERP产品低价。ERP实施需要资深管理专家和专业的实施顾问,要做流程优化、设计、系统设置和培训等方面的大量工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实施成本。从国外ERP市场情况来看,ERP整个后期实施的费用远远大于软件产品费用。所以用一个很低的软件费吸引客户采购,这种方法是危险的。 中间件(middleware),顾名思义,是处于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之间的基础软件,其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10年前,中间件的概念刚刚提出,而如今中间件已成为一个拥有上百亿美元市场的关键软件分类,并成为构建网络分布式异构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列为基础软件体系的三大支柱。 中间件的价值在哪?中间件如何影响产业的变化? 随着IT系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信息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必然也无法避免多厂商产品并存的局面。于是,如何屏蔽不同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异,如何减少应用软件开发与工作的复杂性,就成为人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显然,由一个厂商去统一众多产品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能的,而单独由计算机用户在自己的应用软件中去弥补其中的大片空档,由于技术深度和技术广度的要求,必然也是勉为其难。于是,中间件应运而生。中间件试图通过屏蔽各种复杂的技术细节使技术问题简单化。

安防监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安防监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随着安防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需求的多样化,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复杂和多变,为此中间件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大型信息系统集成的利器。而安防系统作为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将越来越多的利用到中间件技术。 安防监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水平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乃至整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制定和遵循相关技术标准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但是不能照搬工业化的做法。面对复杂而多变的网络世界,中间件就成为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利器。 中间件(middleware)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顾名思义,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在中间件产生以前,应用软件直接使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数据库等开发,这些都是计算机最底层的东西,越底层越复杂,开发者不得不面临许多很棘手的问题,如操作系统的多样性,繁杂的网络程序设计、管理,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数据分散处理带来的不一致性问题、性能和效率、安全,等等。顺泰.伟成表示这些与用户的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又必须解决,耗费了大量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有人提出能不能将应用软件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在操作系统之上再形成一个可复用的部分,供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重复使用。这一技术思想最终构成了中间件这类的软件。 到目前为止,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纳中间件了,甚至在一些大型采购招标项目之中,中间件已经被明确写入了招标书。目前来看,对于中间件的应用需求,还主要集中在行业市场上,与前几年仅仅局限在金融、电信、政府等几个领域的市场状况不同,安防行业市场对于中间件的需求也逐步开始了,并有望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应用层次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企业消息中间件技术规范

企业消息中间件技术规范

目录 1.消息中间件概述 (3) 1.1 支持的规范和技术 (3) 1.2 消息传输 (4) 1.3 应用管理 (8) 1.4 系统配置 (9) 1.5 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12)

1.消息中间件概述 消息中间件是一款标准、安全、高效、集成并具备丰富功能的医用级消息中间件,基于医用消息中间件,为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递消息,使这些消息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传递。消息中间件通过内部的可靠队列传输机制,使数据可以快速、可靠地送达接送方,在传输期间能够应对网络故障、主机宕机等各种意外情况,做到断点续传,保证数据“一次传递、可靠达到”。 1.1 支持的规范和技术 ?支持国标消息中间件软件产品技术规范(GB/T 28168-2011); ?具备良好的跨平台能力,应用编程接口(API)支持各种运行平台,如HP-UX、IBM AIX、SUN SOLARIS、WINDOWS 、Digital UNIX、 SGI、TRU UNIX、Linux等,支持64位操作系统,并且在各平台上的 API接口一致; ?支持多种通讯链路和网络环境,如以太网、SDH、DDN、X.25、帧中继FR、拨号网络、卫星网络等,能根据网络环境对传输效率提供优化; ?支持树形拓扑结构和网状拓扑结构的网络环境; ?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NETBIOS、SNA等; ?支持C、C++、C#、JAVA开发语言,提供动态库、OCX、JAVA三种API模式;支持PB、VB、VC、Delphi等开发工具。

中间件技术介绍

中间件技术介绍 中间件(middleware)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顾名思义,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在众多关于中间件的定义中,比较普遍被接受的是IDC 表述的: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 IDC对中间件的定义表明,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连,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网络通信功能。 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仲萃豪形象地把中间件定义为:平台+通信。这个定义限定了只有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此类软件才能被称为中间件,同时此定义还可以把中间件与支撑软件和实用软件区分开来。 目前,中间件发展很快,已经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列为三大基础软件。中间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通信处理(消息)中间件 此类中间件能在不同平台之间通信,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可靠的、高效的、实时的跨平台数据传输(如Tong LINK、BEAe Link、IBM的MQ Series等)。这是中间件中唯一不可缺少的,是销售额最大的中间件产品。 2.交易中间件 在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中要处理大量事务,常常在系统中要同时做上万笔事务。例如在北京市就要设置各种运载汽车,完成日常的运载,同时要随时监视汽车运行,出现故障时,要有排除措施,发生堵塞时要进行调度。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中,每笔事务常常要多台服务器上的程序顺序地协调完成,一旦中间发生某种故障时,不但要完成恢复工作,而且要自动切换系统,达到系统永不停机,实现高可靠性运行;同时要使大量事务在多台应用服务器能实时并发运行,并进行负载平衡地调度,实现昂贵的可靠性机和大型计算机系统同等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系统具有监视和调度整个系统的功能。BEA的Tuxedo由此而著名,它成为增长率最高的厂商。一个事务处理平台,根据X/OPEN的参数模型规定,应由事务处理中间件、通信处理中间件以及数据存取管理中间件三部分组成。东方通科技公司的Tong LINK和TongEASY实现了这个参考模型规定。3.数据存取管理中间件

中间件介绍

中间件介绍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中间件介绍 1、Ice: ICE(Internet Communications Engine)是ZeroC提供的一款高性能的中间件,基于ICE可以实现电信级的解决方案。在设计网站架构的时候可以使用ICE实现对网站应用的基础对象操作,将基础对象操作和数据库操作封装在这一层,在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现层(java,php,,python)进行更丰富的表现与操作,从而实现比较好的架构。基于ICE的数据层可以在未来方便的进行扩展。ICE支持分布式的部署管理,消息中间件,以及网格计算等等。 Zeroc推出的一种分布式的面向对象中间件,解决分布式的异构计算。可以用 C++,Java,c#等进行分布式的交互计算。 主要设计目标是: ·成为适用于异种环境的平台。 ·具有一组完整的特性,支持广泛的领域中的实际的的开发。 ·去掉不必要的复杂性,使平台更易于学习和使用。 ·是一种在、内存使用和CPU开销方面都很高效的实现。 ·是一种具有内建安全性的实现,使它适用于不安全的公共网络。 2、JBoss: 是一个基于J2EE的的。 JBoss代码遵循LGPL许可,可以在任何商业应用中免费使用,而不用支付费用。JBoss是一个管理EJB的容器和服务器,支持EJB 、EJB 和EJB3的规范。但JBoss核心服务不包括支持servlet/JSP的WEB容器,一般与Tomcat或Jetty绑定使用。 在J2EE领域,JBoss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应用服务器。由于JBoss遵循商业友好的LGPL授权分发,并且由开源社区开发,这使得JBoss广为流行。 另外,JBoss应用服务器还具有许多优秀的特质。 JBoss运行后后台管理界面 其一,将具有革命性的JMX服务作为其; 其二,本身就是(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其三,具有统一的类装载器,从而能够实现应用的和热卸载能力。 因此,高度模块化的和松耦合。JBoss应用服务器是健壮的、高质量的,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性能。 1、JBoss是免费的,J2EE的实现,通过许可证进行发布。但同时也有的,开源和闭源流入流出的不是同一途径。 2、JBoss需要的内存和硬盘空间比较小。 3、安装便捷:解压后,只需配置一些即可。 4、JBoss支持"热部署",部署BEAN时,只拷贝BEAN的文件到部署路径下即可自动加载;如果有改动,也会自动更新。 5、JBoss与Web服务器在同一个中运行,Servlet调用EJB不经过网络,从而大大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安全性能。

软件中间件技术现状及发展

软件中间件技术现状及发展 梅宏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 100871 {E-mail:meih@https://www.360docs.net/doc/ea5334836.html,} 1 前言 “中间件”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后期,主要用于描述网络连接管理软件。在1990年代中期,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中间件的概念日益普及。中间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均得到长期、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尽管目前尚没有统一的中间件定义,但对于中间件的意义与内涵已有基本共识。如,IEEE的分布系统专家组认为“中间件通过提供简单、一致、集成的分布编程环境,简化分布应用的设计、编程和管理。本质上,中间件是一个分布软件层(或平台),抽象了底层分布环境(网络、主机、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的复杂性和异构性”[19];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认为“中间件是建立在网络传输服务之上、辅助开发新应用与网络服务、适用于多个应用的一种软件”[30];对象管理组织OMG认为“中间件就是解决网络环境下互操作问题的软件,它同时还提供事务、目录、事件等其它基本服务”[44];CMU软件工程研究所认为“中间件是一组支持软件连接的服务的集合,允许在一个或多个主机上运行的多个过程通过网络进行交互。中间件是将大型机应用移植到客户/服务器应用、以及跨异构平台通信的基础机制,最初用于解决客户/服务器体系的互操作问题(20世纪90年代)”[7]。不难看出,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字眼所描述的中间件具有相同的目标——解决分布应用开发中诸如互操作等共性问题,以及相同的内涵——提供这些共性问题的具有普适性的支撑机制。 一般说来,中间件有两层含义。从狭义的角度,中间件意指Middleware,它是表示网络环境下处于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分布式软件,通过API的形式提供一组软件服务,可使得网络环境下的若干进程、程序或应用可以方便的交流信息和有效的进行交互与协同。简言之,中间件主要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的通信、互操作和协同问题,它可屏蔽并发控制、事务管理和网络通信等各种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的易移植性、适应性和可靠性。从广义的角度,中间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中间层软件,通常是指处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中间层次的软件,其主要目的是对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支撑。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1-8章参考答案)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S1.中间件产生背景及分布式计算环境 1.比较开放系统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 分布式系统具备以下属性:远程性、并发性、异步性、异质性、自主性、联合性、伸缩性、发展性、移动性。 开放系统具备以下属性:开放的、集成的、灵活的、模块化的、可联合的、可管理的、满足服务质量需要、安全的、提供透明性。 2.简述开放系统的特性: 开放系统具有可移植性、可互操作性、可伸缩性、易获得性。 3.什么是互操作性,有哪几种层次的互操作性? 在一个由异质实体构成的网络环境中,当应用在网络的结点上运行时,它可以透明地动用网中其他结点上的资源,并借助这些资源与本结点上的资源共同来完成某个或某组人物,这种能力被称为互操作性。 有以下层次: Application-Collaboration-Application Transparency-Inter-operability- Transparency RPC-Inter-communication- RPC Comms-Inter-Connection- Comms 4.简述中间件产生的背景、概念、组成结构及核心技术。 定义: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能使处于应用层中的各应用成分之间实现跨网络的协同工作。 组成结构:(1)执行环境软件(2)应用开发工具 核心技术:通信、资源管理、互操作性 5 .简述DCE的组成结构及其缺点。 DCE由分布式文件服务、安全服务、目录服务、时间服务、RPC、线程组成。 DEC的缺点:RPC设计不周,开发工具薄弱;性能差、适用系统少、适用困难;没有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S2.面向对象中间件ODP 6.阐述面向对象的定义及其与面向过程的调用的区别。 面向对象的方法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法分析和构造系统,它将整个系统抽象并模型化,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系统,使得在设计时就能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在结构化的开发方法中,数据与功能室分离的,而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数据与相关的功能是捆绑在一起的,更好地表示了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对象。 7.简述ODP的关键技术。 观点和透明性。观点把对于一个系统的说明分成若干个不同的侧面;透明性屏蔽了由系统的分布所带来的复杂性,极大的减小了分布式标称的复杂性。 8.怎样理解ODP是元标准。 RM-ODP不仅是一个一般的标准,还是一个标准的标准,即规定了使用于开放式分布处理领域内的其他标准必须遵循的参考模型。 9.简述ODP的绑定模型。 ODP的绑定模型分为计算绑定模型和工程绑定模型。计算观点所描述的是,信息系统被分解成为在界面处交互的对象,以此来达到分布处理的目的;工程观点所描述的是,实现系统中分布式对象之间的交互所需的机制和手段。

中间件技术总结

中间件总结(软件体系结构与分布式对象技术)这门课程的名字叫做《中间件技术》,整个学期就讲了一章的内容,总共也就几十页,实际上就是Java课本上的第二十章,软件体系结构与分布式对象技术 如果你们的老师还是袁绍欣的话,老师上课有自己的风格,并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更多的时候老师喜欢讲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上这门课其实也很有意思,老师有时候会天马行空,总之上课的时候应该是很轻松的,,老师的意思是,想传授给大家的是思想,而不是固定的什么知识。 然后是备战考试,,备战考试的话,实际上一天足矣,因为真的就这些内容,如果你将下面的内容都掌握了,考个80分是不成问题,但是要得95这样的高分,我看也并非易事。具体来说,考试只有三种题目(起码我这届和我上一届都是这样),简答题(11*5 )+ 画图题(3*5 )+ 论述题 (3*10 )= 100 。简答题和画图题都是书上的知识,而后30分就是考你对中间件和分布式的真正理解了。主要的知识点就是下面的内容,我整理出来给大家,但是并不是希望大家就是考前一天把它背下来,然后考后一天就全部忘光了。 我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去理解中间件是什么,去理解分布式对象技术,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我觉得老师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从以往的考试来看,,,打小抄的同学数量绝对不占少数,不管男生还是女生,,这种现象非常严重,,,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但是现在大学考试的趋势就是这样,我也管不了,我只是希望大家摸着自己的良心,堂堂正正去考一场试。。。 你的学长:BIGBALLON

1. 软件结构体系的含义和主要类型有哪些? 含义:软件结构体系是具有一定的软件结构化元素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集合。 主要类型:构成角度:构件和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 开发过程角度:概念结构和物理结构 运行角度: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部署角度:集中式结构和分布式结构 2. C/S 和 B/S 各自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 特点:必须在客户端安装数据库客户端,并且需要一定的局域网络带宽满足通信 优点:开发容易,部署简单,执行速度快,界面表现形式丰富 缺点:维护困难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 特点:这种结构,服务器端部署Web服务,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使用Web服务来响应用户的请求 优点:维护扩展方便 缺点:开发部署复杂,执行速度比C/S慢,界面表现形式不及C/S丰富 3. 软件客户端都有哪些主要类型,富客户端中的Ajax有何特点,都有哪些富客户端产品? a. 胖客户端( C/S ),瘦客户端( B/S ),富客户端( 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 ) b.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 ) 的特点: 能够异步地向服务器提交请求,用户无须等待浏览器返回就可以继续浏览器其他操作。 (百度中输入一个词,会出现下拉列表,详见书本) c. d. 富客户端产品:微软的Silverlight/WPF Adobe的Flex Sun的JavaFX 开源社区的Laszlo 4. 分布式软件系统的含义,它的特点是什么? 含义:分布式软件系统就是将物理上分散的独立构件或系统,在使用逻辑上统一起来,相互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 特点:物理上独立,逻辑上统一

中间件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_符春

作者简介:符春(1980-),女,湖南怀化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符 春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为了解决分布式环境问题,使得中间件技术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从中间件技术的概念、分类、特点、优势与 应用几个方面阐述了中间件技术的现状,并同时提出了中间件今后发展的趋势。关键词:中间件;分布式环境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09)09-0007-02 0引言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许多应用程序在网络环境的异构平 台上运行。这一切都对新一代的软件开发提出了新的需求。在这种分布式异构环境中,通常存在多种硬件系统平台(如PC 、工作站、小型机等),在这些硬件平台上又存在各种各样的系统软件(如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语言编译器等),以及多种风格各异的用户界面,这些硬件系统平台还可能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连接。如何把这些系统集成起来并开发新的应用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困难的问题。为解决分布异构问题,人们提出了中间件(middleware )的概念。 1中间件的概念 中间件是基于构件技术,处于两种或多种软件之间(通常 是在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或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软件;它使用户能使用一种脚本语言来选择和连接已有的服务,从而生成简单程序的软件开发工具。中间件涉及软件的各个领域,是供公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软件。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 2中间件的分类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中间件技术也已经日渐成 熟,并且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间件产品。从宏观上看,中间件可以分为3大类:①数据类。用于数据的存取、利用 和增值,此类中间件用于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②处理类。把分布在网络结点上的各个应用或处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分布式应用;③分布式构件类。支持构件式应用,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目前竞争激烈。 然而基于目的和实现机制的不同,又可以将中间件分为5种:数据库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RPC )中间件、面向消息中间件、基于对象请求代理(ORB )的中间件、事务处理中间件。它们可向上提供不同形式的通讯服务,包括同步、排队、订阅发布、广播等等。在这些基本的中间件之上,可构筑各种框架,为应用程序提供不同领域内的服务,如事务处理监控器、分布数据访问、对象事务管理器等。 3中间件的特点与优势 中间件是一种位于具体应用和底层系统(包括操作系统、 网络协议栈、硬件等)之间的软件。中间件在这个软件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连接应用程序和底层软硬件基础设施,协调应用各部分的连接和互操作;使系统开发者能够实现并简化基于各种不同技术的服务组件之间的集成。在应用系统开发中采用中间件技术有以下特点:①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②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 平台;③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 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④支持标准的协议; ⑤支持标准的接口。 过去的十多年是中间件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中间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IT 行业的各个技术领域,它极大的缓解了分布式应用开发、运行、管理中的一些固有的复杂问题。中间件技术已经成为分布式软件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它同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共同构成了基础软件体系的3大支柱。 中间件的主旨就是要支持网络应用的有效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软 软件导刊 Software Guide 第8卷%第9期 2009年9月Vol.8No.9Sep.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