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与碱的反应

铝与碱的反应
铝与碱的反应

铝与碱的反应

实验演示

在两个试管里各放入大小相近的铝条,然后分别注入2~3mL 的NaOH溶液和KOH溶液,稍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铝条中注入NaOH或KOH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都有气体放出。

实验结论

在两个试管里各放入大小相近的铝条,然后分别注入2~3mL 的NaOH溶液和KOH溶液,稍加热,观察现象。

铝条表面氧化膜与铝都与强碱反应,铝与强碱反应有氢气放出。反应方程式如下:

Al2O3+2NaOH=2NaAl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与氢氧化钾反应同上。

实验考点

1、铝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2、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

经典考题

1、把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

B、氨水

C、烧碱溶液

D、纯碱溶液

试题难度:易

2、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第二份加页 1 第

入足量的盐酸,若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A、1:2

B、1:3

C、3:2

D、1:1

试题难度:中

3、如图所示,向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a或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a或b的体积的关系图为: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混合液中c(AlCl3):c(MgCl2)=1:1

B、c(AlCl3):c(MgCl2)=3:1

C、t之前加NaOH溶液,t之后加盐酸

D、盐酸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试题难度:难

1 答案:C

2 答案:D

解析:铝与酸反应和与碱反应的本质相同,都是还原+1价的H,反应掉等量的铝,就会生成等量的氢气。

3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氢氧化铝的两性。反应顺序为金属离子先与碱作用,生成混合沉淀,继续加碱,氢氧化铝溶解;氢氧化铝恰好溶解后,改加酸,先是偏铝酸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然后混合沉淀继续溶解。

铝基本知识介绍

页 2 第

1、自然属性

铝是一种轻金属,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8%(重量),仅次于氧和硅,排第三位。在金属

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铝具有特殊的化学、物理特性,是当今最常用的工业金属之一,不仅重量轻,质地坚,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和耐核辐射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

铝的比重2.7,密度约为一般金属的1/3。而常用铝导线的

导电度约为铜的61%,导热度为银的一半。虽然纯铝极软且富延展性,但仍可通过冷加工及做成合金来使它硬化。铝土矿是铝的重要来源,制造一镑氧化铝约需要两磅铝土矿,而制造一磅金属铝也需要两磅氧化铝。

2、铝的品种分类

根据铝锭的主成份含量可以分成三类:高级纯铝(铝的含量99.93%-99.999%)、工业高纯铝(铝的含量99.85%-99.90%)、工业纯铝(铝的含量98.0%-99.7%)。

3、铝的质量标准

铝锭质量必须符合国际标准(GB/1196-1993)。其中,

Al99.80和Al99.70的铝含量规定不得小于99.80和99.70。

按国家标准(GB/T1196-93)应叫“重熔用铝锭”,不过大

家叫惯了“铝锭”。它是用氧化铝-冰晶石通过电解法生产

出来的。

页 3 第

铝锭进入工业应用之后有两大类: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及铝合金是以铸造方法生产铝的铸件;变形铝及铝合金是以压力加工方法生产铝的加工产品:板、带、箔、管、棒、型、线和锻件。按照重熔用铝锭国家标准,“重熔用铝

锭按化学成分分为6个牌号,分别是Al99.85、Al99.80、

Al99.70、Al99.60、Al99.50、Al99.00”(注:Al之后的数

字是铝含量)。

目前,有人叫“A00”的铝,实际上是含铝为99.7%纯度的铝,在伦敦市场上叫“标准铝”。大家都知道,我国在五十年代

技术标准都来自前苏联,“A00”是苏联国家标准中的俄文牌号,“A”是俄文字母,而不是英文“A”字,也不是汉语拼

音字母的“A”。和国际接轨的话,称“标准铝”更为确切。标准铝就是含99.7%铝的铝锭,在伦敦市场上注册的就是它。

4、铝的主要用途

近五十年来,铝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应用的金属之一。在建筑业上,由于铝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和阳极处理后的极佳外观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及国防军工部门也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在电力输送上则常用高强度钢线补强的铝缆;此外,

汽车制造、集装箱运输、日常用品、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铝。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渐成为“全球加工基页 4 第

地”,钢铁、有色金属等基础工业蓬勃发展,近几年来,电解铝产量猛增,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

同时,我国在全球铝市中也正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由于近年来我国的需求增长势头强劲,所以中国供需基本面的变化,通过国际贸易直接影响世界的铝市平衡状况。

但我国的原铝供应却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这一不确定性来自氧化铝供应的持续吃紧、部分原因是中国体制弊端而引发的电力短缺。由于受自身资源的限制,以及采矿、初级矿产品开发等领域一段时期内投资不足的影响,使得我国这几年相继出现严重的原材料短缺,每年需要从国外购买大量的氧化铝,2019年进口587万吨氧化铝。

除了原料氧化铝和电能问题外,政府对于高于国内消费增长部分的原铝供应,已开始施行限制政策,目的是控制目前有些过热的电解铝行业。但无论是电力短缺还是氧化铝供应问题,对中国铝生产的整体影响是有限的。

页 5 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