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考试重难点分布分析

初中数学考试重难点分布分析
初中数学考试重难点分布分析

09年10年11年12年 13年

中考分数分布:

七上 9分 12分14分7分 10分

七下 16分13分10分24分 18分

八上 19分25分23分19分20分

八下44分25分27分18分 29分

九上29分38分43分26分37分

九下3分 7分3分 26分6分

七+八88分75分74分68分77分

九年级 32分45分46分52分44分

以上分数的在各个年级的分布只是大致,因为有的题目的考查是几个知识点的综合,不好分的那么清楚!

要让孩子学会学习,(有的孩子做了大量的练习成绩却不是很好,而有的孩子很轻松的学好了数学,这是因为有的孩子不会学习,有的孩子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学习呢?

首先要明白:课堂是孩子学习的阵地,只有在课堂上精确的把握老师所讲的最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等,才能够去理解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基础没有掌握好的话,只靠书本知识,没有拓展,是无法对付中考的!在2013年的中考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选择题1、轴对称的定义;2、化简;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方程组的基本解法;5、理解图表的基本能力;7、圆

的基本性质;10、函数的简单图像(重点内容);

其次,由于现在课外辅导已经形成习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知识点(不是课本中的但又经常用)没有讲到或者讲透,这就需要孩子在课外辅导中进行弥补!例如:等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抛物线与X轴交点距离公式等等!这些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依赖!但孩子在接触到的时候要自己记牢(可以节省大量的运算时间,又减少出错的概率)!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练习是检验课堂所学的基本概念的唯一的手段!包括常规题型的思考方法,常用的辅助线的添加,寻找解题目的切入点等等!这些都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所以孩子在训练的时候多做一些题目还是很有必要的(不提倡太多,多做无用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悉并进一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化归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等)!

让学生在七八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包括总结的习惯,详解的过程,常见题型的思考方法等等),这需要很有教育经验的老师的引导!由于2012年中考到2013年中考数学难度的下调,详解的过程就显的尤为重要,以前学生们认为题目会做就可以了,可考完了以后发

现,过程不是很规范,被扣了很多的分数,距离就这样拉开了!

九年级的知识点考的很多,函数问题,圆的性质,相似三角形都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同时在九下的时候的总复习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三年的数学知识点的梳理,使知识点形成体系(会学习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另外,总复习中的分类复习必不可少,综合填选题,分类讨论题,动态几何题,函数综合题,阅读理解题,开放探索题,综合性问题等等,这类问题要多多练习!数学科目就是一门实践练习科目,练习必不可少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民族九年制学校王磊 一、试题概况 1、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标》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按要求设置,数与代数为49%(74分左右),图形与几何为37%(55分左右),统计与概率为14%(21分左右);易、中、难按5:3:2的题序定位及分配分值。 2、试题结构:1~10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18题为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9~28题为解答题,分值为88分,总题量为28道题目,总分值为150分。各种题型的题量、分数、结构合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3、试题的主要特点 (1)全面考查“四基”,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有较好的教学导向性。 (2)注重考查数学能力 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②注重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试卷设计时,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题的难度略有变化,考查学生在新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3)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 ①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②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考查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能否

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从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紧扣课程内容,考查数学素养,体现学科特点 试题对学生的“四基”、“四能”与“核心概念”的考查得到较好的体现。 (1)、题目立足于课标要求,全面考查“四基” 紧扣《课标》要求及教材,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部分试题由教材中的题目改编而成。例如:第1、3、4、5、6、13、14、17、20、21、22等题都是由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习题改编而成。有些题也是学生见过的题目的合理改造而来。 (2)、注重考查数学能力 试题关注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的形成。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和可以理解的。另外注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借此考查学生正确地获取信息,并通过背景、数据及动手绘制图形来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试题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1、课堂教学及复习要基于《课标》和《考试说明》。 试题以《课标》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为依据;体现了《课标》对学生在掌握数学和通过学习数学而达到的自身发展三大方面的要求:获得“四基”、发展能力、养成科学态度。阅读《考试说明》了解中考的考点。哪些是重要考点,哪些是必考考点。在复习中有意识的对这些知识点重点复习反复练习。对那些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 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 难点:难点是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 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学生第一次做这种综合试卷,在时间上的把握和中考题型解题技巧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造成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对学生的中考题型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到位,也是成绩低的主要原因。(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不能熟练、准确的掌握和应用。 2、审题不清,马虎失分现象较多。考虑不全面,缺乏分类思想,造成丢解漏解比较普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3、学生计算能力较弱,因计算失分现象非常严重 4、绝大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弱,推理能力差,导致因书写乱、不规范失分。几何证明题(24、2 5、26等)失分严重。 5、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答出现偏差较大。第28题没有得满分的 (二)采取措施 1.重视基础训练①把好计算的准确关:平时计算时要强调稳,分步计算,注意检查。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 ③把好表达规范关: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力求严谨;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教学中不必将“演绎推理”提早于教材的要求,但呈现形式可以提前出现,让学生在经常接触中不断熟悉。 2.重视回归课本、回归课堂 中考试题多来源于课本或从课本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而不是加深,这样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逐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当前课改的新理念,给学生以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应摒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

初一上册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初步认识。 (1)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6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 考察内容:复数以及混合运算(期中、期末必考计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选择、填空)。 (2)整式的加减: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4分,题型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考察内容: ①整式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主要是同类项的概念和化简求值 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③利用提公因式发和公式法分解因式。 (3)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一学习重点内容,主要学习内容有(归纳、总结、延伸)应用题思维、步骤、文字题,根据已知条件求未知。中考分值约为1-3分,题型主要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极少出现简答题,难易度为易。 考察内容: ①方程及方程解的概念 ②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一元一次方程。题型:追击、相遇、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打折销售、利润公式。 (4)几何:角和线段,为下册学三角形打基础 初一下册

相交线和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和数据库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相交线和平行线: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历年中考中常见的考点。通常以填空,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为3-4分,难易度为易。 考察内容: ①平行线的性质(公理) ②平行线的判别方法 ③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4分,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考察主要内容: ①考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球函数的值 ③考察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考分值约为3-6分,题型主要以选择,解答为主,难易度为中。 考察内容:①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②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经济问题。 (4)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8分,选择,填空,解答题为主。 主要考察内容: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组)解集的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等,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 ②列不等式(组)解决经济问题,调配问题等,主要以解答题为主。 ③留意不等式(组)和函数图像的结合问题。

初中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案 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正因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重难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七年级下册重难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共6课时) 课题:相交线垂线 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垂线的画法。 课题: 5.2平行线直线平行的条件 2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会用直线平行的条件来判定直线平行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方法的应用; 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 课题:平移 1 [教学目标] 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

2018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重难点分析 (名师总结教材重点,绝对精品,建议大家下载学习)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 1、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想要学好数学必须重视基础概念,必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自己学会反思及多维度的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但有很多初中学生不重视书本的概念,对某些概念一知半解,

对知识点没有吃透,知识体系不完整,就会出现成绩飘忽不定的现象。 2、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二、初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它比较抽象,刚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惑,很多学生学过之后也没理解函数到底是什么。特别是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中出现,一般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中考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中考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3、应用题,中考中占总分的30%左右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 适当练习大家都知道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练习,平时多做一些基础题可以锻炼解题熟练度,多做一些中档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过于困难的题目不建议大家多做,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数学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怎么学才能学好? 1、上课以及课前课后 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时间是在课上,但是大家要树立一个意识:课前课后也很重要。利用好这些时间,在配合适当的学习方法,学好数学其实并不难。 课前:课前预习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先了解上课知识,课上能跟上老师思路,另一方面标记出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课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侧重去听。 课上:课上45分钟,大多数同学都很难保证整节课集中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课前一定要预习,找到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课上尽量理解吸收。还是希望大家课上尽量集中精神,跟随老师的进度了解重点与难点,有利于复习。 课后:课后的时间一般用来复习,大家可以把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复习一下,也可以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与巩固。如果课后复习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找老师和同学去问清楚。 有了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相信大家数学基础基本差不多了,

也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个习惯。 2、提高作业效率 很多同学都跟学大君反映家庭作业太多,很多家长也觉得自己孩子压力很大。孩子作业都没时间完成,复习什么的更无从谈起,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但是家长和同学们有没有想一想,每个人的课后时间都是一样多的,为什么其他同学都可以完成,甚至还有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报兴趣班呢? 有可能是我们的效率不够高。我可以问大家几个问题,大家做作业的同时有没有集中精力?有没有玩手机或者吃零食?是不是中间还会休息一下,经常走神?如果有这些情况,同学们还觉得是作业多吗?是不是自己效率不够高呢? 可能是同学们没有进行上边三步,导致自己做作业效率不高,最后怪罪到作业多上来。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做作业效率不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提高做作业的效率呢? 几个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端正态度 估计同学们都被老师说过:想要学习好,首先要摆出一个学习的态度来。这句话没有错,对待作业,首先思想上要重视起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但是坚持一个好习惯是非常困难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还会产生负面情绪,但是大家要知道,一个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养成好习惯,问题越来越少,成绩自然提高。

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信息应用技术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用经纬度比表示地理位置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 7.3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多边形的三角剖分 7.4课题学习镶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水位升高还是降低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直方图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一次函数 11.1变量与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11.2一次函数 阅读与思考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11.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 12.1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各章节知识点与重难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知识要点】 1、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2、“属于”的概念 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元素 如: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如果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3、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4、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3)图示法(Venn图) 【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难点】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知识要点】 1、“包含”关系——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 2、“相等”关系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3、真子集 如果A 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4、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重点】子集与空集的概念;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 【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 以上必修是高中生必学的,选修部分安排如下: 理科学习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文科学习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初四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现对这学期期末考试进行客观真实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选择有效措施,争取在明年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命题设计 全卷由27道题组成,严格控制基本技能题的难度,适当增加体现过程方法的题目,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的问题;试题按“新课标”中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命题,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注重目标层次和内容结构,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试卷形式 由三个大题组成,其中,第一大题:填空题,共10题,30分;第二大题:选择题,共10题,30分;第三大题:解答题,共7题,60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附加题10分。 3.考查内容: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的主要内容,各领域分值分配合理。 4.试题难度 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6:2:2,这样的比例基本符合初中考试的要求。 5.试卷特点 (1)试卷贴近教材,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过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自主研发试题,既体现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总体难度不大,非常灵活。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三个台阶,分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二、试题解析

1.立足教材,体现双基.试题基本上源于课本,能在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中找到原型。 2.适当控制了运算量,避免繁琐运算.在考查计算时,减少运算的难度,重点考查算理.即对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理解。如: 3.突出考查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7、11、17、18、20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说理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3、8、9、14、16、24题通过图形与变换的结合,强化数与图形的联系,使基本作图、问题转换、推理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4.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如第8、9、14、16题,渗透了的数形结合思想,第2、6、13、25题中的方程思想,第3、7、10、19题的变换和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5.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全卷带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第5、6、15、20、23、25题,占总分的30%.这些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重在用数学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数据与分析 1.考试基本情况 2.各小题出现的错误

八(1)班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教师:陈奇昌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涉及三章:1. 二次根式;2.勾股定理;3. 平行四边形。本试卷共三道大题,选择、填空、和解答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选择题占32%,填空题占40%,解答题占48%,基本涵盖了所有知识内容。整套试卷题号、分值分配比例大致为: 学生在选择题、作图题得分情况还可以,失分较多的是填空题、计算题和24、26题。失分原因:(1)要领不太清楚。(2)审题不清。(3)灵活性不强。 (4 )计算能力比较差。(5)多数同学做题的规范性比较差。(6)数学分析能力较差。 二、考试成绩分析: 1.全班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如下: 我班本次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计62人,平均分40.1分,及格率5.2%,优秀率为0。最高分94分,最低分18分。从上面的比较不难看出,我们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比较低,总体数学水平处于底层,并且数学的两极分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我们好好反思我们的教学,寻找差距,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①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 整体素质偏低。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4. 学生整体学习风气不浓,不能做到主动学习和提前学习,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并且个别同学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无心向学的学生较多,马虎应付学习的学生多,导致学习成绩不好。一部分学生不仅自己不好好学习,而且还影响其他人,严重影响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5.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具体表现在:时间抓得不紧,不会合理安排和利用;布置的作业好多学生不认真写,有的抄作业应付;课后没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导致知识漏洞越来越大。 ②教师层面: 1.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2.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3.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 4.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不主动学习,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枯燥,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想学,怕学,课堂效率低下。 四、结合本次考试质量分析特提出以下努力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课程改革 要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是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前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初四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福兴中学:苏向光杨秀杰 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现对这学期期末考试进行客观真实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选择有效措施,争取在明年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命题设计 全卷由27道题组成,严格控制基本技能题的难度,适当增加体现过程方法的题目,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的问题;试题按“新课标”中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命题,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注重目标层次和内容结构,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试卷形式 由三个大题组成,其中,第一大题:填空题,共10题,30分;第二大题:选择题,共10题,30分;第三大题:解答题,共7题,60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附加题10分。 3.考查内容: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的主要内容,各领域分值分配合理。 4.试题难度 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6:2:2,这样的比例基本符合初中考试的要求。 5.试卷特点 (1)试卷贴近教材,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过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自主研发试题,既体现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总体难度不大,非常灵活。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三个台阶,分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二、试题解析

1.立足教材,体现双基.试题基本上源于课本,能在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中找到原型。 2.适当控制了运算量,避免繁琐运算.在考查计算时,减少运算的难度,重点考查算理.即对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理解。如: 3.突出考查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7、11、17、18、20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说理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3、8、9、14、16、24题通过图形与变换的结合,强化数与图形的联系,使基本作图、问题转换、推理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4.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如第8、9、14、16题,渗透了的数形结合思想,第2、6、13、25题中的方程思想,第3、7、10、19题的变换和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5.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全卷带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第5、6、15、20、23、25题,占总分的30%.这些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重在用数学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数据与分析 1.考试基本情况 2.各小题出现的错误

北师版初中数学重难点 分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小学与初中数学的学习差异 初中三年的学习将在小学基础上,继续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中式的基本运算,掌握一些基本运算方法、基本运算技巧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从知识结构上看,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已学知识基础之上,是小学知识的开拓和扩展,初中数学内容有着两大体系:代数、几何;四大块:代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以及几何初步认识,这些知识点在小学或多或少都有过简单的渗透,因此对步入初中后的学习并不陌生。 小学: 知识:简单的、直观的,单纯研究算术数,着重数的运算 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用较多时间进行新知的探索,练习机会多,对教师依赖性较强。 初中: 知识:抽象性、严密性,内容更加丰富、抽象,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记忆、理解应用、推理归纳的要求更高。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课堂没有多少复习时间,要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加以掌握与巩固。 小升初的准备:知识的衔接 1、由算术数到有理数、实数。衔接环节是负数的初步认识,即非负有理数→初步认识负数→有理数。有理数与算术数的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有理数的分类与小学的算术数相比只是多了负整数和负分数。务必使学生熟练掌握算术的四则运算,再弄懂符号法则,有理数的运算即可轻而易举过关。 2、由算术运算到代数运算。衔接环节是用字母表示数。即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式的运算。小学里学生已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如简易方程中的未知数X,一些定律和公式也用字母表示,初步体会到字母比数更具有一般性,所以初中教学中应揭示数与式的联系和区别,数可以看成是式的特殊情况,数的运算可以看成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阶段规划及教学目标阶段定位 (一)教学阶段任务 1、高一上:必修1-必修2模块,基础知识以六条主线脉展开: (1)集合 (2)函数五目 (3)基本初等函数 (4)函数与方程应用 (5)立体几何与空间解析几何初步 (6)解析几何初步、坐标系及空间向量 高一下:必修4与必修5、部分选修2-1、选修4模块,基础知识以四条主线脉展开: (1)三角函数 (2)平面向量。 (3)三角恒等变换 (4)数列 (5)不等式及推理与证明。 高二上:选修2—1、2—2模块,基础知识以四条主线脉展开: (1)命题与简易逻辑(2)圆锥曲线与参数方程(3)极限、导数与微积分初步(4)数系扩充 高二下:必修3与选修2—3模块,基础知识以四条主线脉展开: (1)算法初步与算法案例 (2)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定理 (3)等可能概型与统计初步 (4)随机变量与统计案例 高三上:一轮复习:以知识理论复习为辅、以能力素养培养为主 高三下:二轮复习:题型分专题,定量限时,集中巩固练习,一要纠错、查误、改细,二要夯实重难点、三要提升解题速度 三轮复习:高考真题卷模拟冲刺,不断更新总结考点内容及命题形 式、解答模式、难点破解的思维方式、误区及易错处, 定量限时,心态平稳、思维清晰、应试驾轻就熟、遇到 意外情况不慌不乱、应变新题、活题、难题情境经验丰 富。

2、教学目标阶段定位 高一上:以储备学生五方面的知识理论及培养学生六方面能力素养为总阶段目标: (1)理解与掌握集合知识理论, 通过集合概念领会数学确定性与客观性的学科美,具备规范运用集合语言表述与转化数学命题的能力,了解康托尔、希拉伯特两位大数学家的有关事迹与数学成就,使学生对数学世界产生浓烈兴趣与迷恋,初步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2)理解与掌握指数、对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知识理论, 夯实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的化简运算基础,具备运用基本初等函数图像与性质刻画与处理初等函数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与掌握函数五目知识理论,领会函数问题处理方法与技巧,在初中数学的起点上继续升华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运用素养; (4)能准确理解实际问题所表述的题意,能保留问题本质上的数学意义,撇开撇清具体意义,从中抽象出数与形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函数与方程知识熟练解答,在初中数学的起点上继续提升抽象建模的思维水平与应用数学的意识,从中领会数学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具备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深化对数学学科抽象性特点的认识,形成关注问题本质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 (5)理解与掌握直线与圆的知识理论,理解与掌握极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知识理论,复习平面向量并将知识理论类比推广到空间向量,了解球坐标系与柱坐标系知识理论, 夯实以形解数、以数析形的平面解析几何基础能力,掌握极坐标系、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及简单应用,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线性运算,认知不同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共性特点与不同作用,了解体会不同坐标系处理问题的利弊得失,具备直线与圆实际应用题抽象建模的能力,了解笛卡尔、牛顿两位大数学家的有关事迹与数学成就,使学生迷恋数学,具备一定数学情怀。 (6)掌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知识理论 掌握三视图与直观图画法,领会三视图与直观图互化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形象准确的空间想象能力,具备运用正例、反例验证立体几何命题的真伪能力,具备运用定理严密论证立体几何中真命题的推理素养,具备运用直接法与向量法两种方式处理立体几何证明问题、空间角与空间距离问题,体会直接法与向量法处理问题的利弊,辩证认识两种思维方式不可偏颇的必要性,不断提升空间思维品质与空间解析几何能力 高一下:以储备学生四方面的知识理论及培养学生四方面能力素养为总阶段目标:(1)理解与掌握三角函数知识理论, 夯实三角函数的化简运算基础,具备运用基本初等函数图像与性质刻画与处理初等函数问题的能力;

初三数学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在2014年全县中考质量分析会上的发言 永昌县第六中学勾延天 (2014年9月8日)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数学历来是我们学校的薄弱学科,但今年中考,我校的数学成绩应该说有了明显的提高,不管是高分率、平均分还是及格率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使我在这个讲台上说话有了一份底气。欣喜之余,我在思考:是什么因素促使今年的数学打了翻身仗呢?我想可能是以下三方面起作用的缘故。 一、校领导的英明决策。 1.组织数学教师代表去天一实验学校取经学习。天一的每一节数学课都有一张学案纸,每张学案纸通常固定地分成三块内容: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探究、课后反馈拓展。这是经集体备课后的二次备课成型稿初三数学,它通常在隔天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不规定作业量,能者多劳,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但要求学生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上课堂。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对问题有深度思考,然后通过语言表述形成思维争辩初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天一实验学校的数学教师中午很少进课堂讲课,中午时间就是留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我们备课组一致认为天一的这种经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特别是我们充分利用好中午做数学的时间,强调作业限时、限量,但作业内容不限,采用“滚雪球”的模式,即:编制的作业首先覆盖当天复习的知识点,同时兼顾到衔生的其他知识点,力求让知识系统化。然后教师及时批改、讲评,加强对学生二次订正的监控。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时间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应试能力,逐步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网络。 2.两次成功开展了数学组的座谈会。通过座谈会,我们数学备课组明确了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及时调整阶段性复习计划。说实在,我们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说是“摸着石子过河”,到底结果有多少实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始终胸怀憧憬,坚定信念,是美好的信念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初三数学,不断前行。 3.邀请数学特级教师为我们把脉指导。专家们指出:①复习题的选题要精,要有自己的创新成分,切忌拿来主义。②强调审题时应放慢节奏,多让学生思考“由已知条件能推出什么?”、“你是怎么想到的?”等有效性问题,让“题量少、多变式、善思考”成为一种课堂范式。③作业的编制宜以中等题为主,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准确率和学习积极性。④专题复习与模拟测试相结合,及时监控复习效果。针对专家们的上述建议,我们备课组成员一致认为:适当调整复习计划,重新研读《无锡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夯实基础,精确把握今年数学中考命题方向,大胆尝试“让学生讲”这一课堂模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将细节做实,不流于形式,力争开创我校中考数学的新局面。 4.戴校长亲自指导最后阶段备课组试题研究工作。我们首先罗列了近五年中考卷上最后4—5题的题型,结合考纲,同时参考了其他兄弟学校的模拟试卷,揣摩今年的命题走向,并虚心听取了戴校长的指导意见,共同精心编制了10道具有典型代表性、时代气息浓、综合运用知识强的大题。事实证明,这些题型大多在这次中考中有所体现,说明我们的方向基本准确。

小学与初中数学的学习差异 初中三年的学习将在小学基础上,继续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中式的基本运算,掌握一些基本运算方法、基本运算技巧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从知识结构上看,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已学知识基础之上,是小学知识的开拓和扩展,初中数学内容有着两大体系:代数、几何;四大块:代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以及几何初步认识,这些知识点在小学或多或少都有过简单的渗透,因此对步入初中后的学习并不陌生。 小学: 知识:简单的、直观的,单纯研究算术数,着重数的运算 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用较多时间进行新知的探索,练习机会多,对教师依赖性较强。初中: 知识:抽象性、严密性,内容更加丰富、抽象,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记忆、理解应用、推理归纳的要求更高。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课堂没有多少复习时间,要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加以掌握与巩固。 小升初的准备:知识的衔接 1、由算术数到有理数、实数。衔接环节是负数的初步认识,即非负有理数→初步认识负数→有理数。 有理数与算术数的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有理数的分类与小学 的算术数相比只是多了负整数和负分数。务必使学生熟练掌握算术的四则运算,再弄懂符号法则,有理数的运算即可轻而易举过关。 2、由算术运算到代数运算。衔接环节是用字母表示数。即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式的运算。小学里学生已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如简易方程中的未知数X, —些定律和公式也用字母表示,初步 体会到字母比数更具有一般性,所以初中教学中应揭示数与式的联系和区别,数可以看成是式的特殊情况, 数的运算可以看成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3、认识学习数量关系。从认识常见数量关系开始,经过认识正比例、反比例作为过渡,进入中学后开始较系统地逐步学习函数。用算术方法与方程解应用题是两种思维方法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小学高年级及初一应用题教学时,应该把体验方程的优越性作为一个主要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面对复杂的逆解题,能自觉利用方程简化思维过程。 4、空间图形:小学数学教材中,简单几何图形的知识占了很大篇幅,这些知识基本上都是属于实验几何,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去学到一些几何知识。中学讲授时既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又要强调说明不能满足于实验,而必须从理论上给予严格论证。 因此,要注重预习,指导自学;学会复习,温故知新;重视数学的思考;积极渗透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图示法、归纳法、对应法、转化法、化归法、分类法、列举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来的,如消元法、代入法、 函数法、集合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