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8页word

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8页word
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8页word

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

行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开胸探查术(ICD-9-CM-3:32.29/32.3-3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2009年第一版(中国版)》、《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高危因素:吸烟指数>400,年龄>45岁,环境与职业因素。

2.临床症状: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

3.临床体征:早期不显著。

4.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等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2009年第一版(中国版)》、《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肺部分切除术(包括肺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

2.肺叶切除术(包括复合肺叶切除和支气管、肺动脉袖式成型)。

3.全肺切除术。

4.上述术式均应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四)标准住院日为12-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34/D0

2.2支气管肺癌疾病编码。

2.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期、II期、和IIIA期及孤立性脑或肾上腺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3.临床分期(UICC 2009)为T

1-2,N

的小细胞肺癌。

4.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全麻开胸手术。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志物检查;

(3)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全身骨扫描、头颅MRI或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以下项目:

(1)纵隔镜;

(2)经皮肺穿刺活检;

(3)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或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4)24小时动态心电图;

(5)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术前30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7天。

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血管夹等)。

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肿瘤药。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基因检测。

(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胸片(拔胸腔闭式引流管之前和出院前各一次)。

2.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3.视病情可延长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及更换药物种类。

(十)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良好,或门诊可处理的愈合不良切口。

2.体温正常,胸片提示无明显感染征象。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

行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开胸探

查术(ICD-9-CM-3:32.29/32.3-32.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21天

中医肿瘤临床路径

肺癌(肺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肺癌(肺积)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肺癌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 肺肾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热阻肺证 气阴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部影像学检查 (6)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

(八)治疗方案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减,贞芪固本合剂。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麦味地黄汤加减,肺瘤平膏。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血府逐瘀汤加减、参七西黄散。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清金化痰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瘤平膏。 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参芪扶正注射液。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参麦注射液。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复方苦参注射液。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痰热清注射液。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注射液。 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胸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 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 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等。 6 .内科基础治疗 7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 2 .病情稳定。 3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 .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 3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庆阳市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 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甘肃省卫计 委《甘肃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 际,制订临床路径管埋实施万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埋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 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E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体系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为了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进行,使所有参与人员在 统一的领导下紧密协作,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蔡剑雄 副组长:张建功 成员:陈宇宏贾筱君白志玲吴鹏华李群玲张晓丽罗军玲封润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修订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修订护埋路径。各科成立临床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必需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2、工作职责 (1) 管理领导小组: ①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异组织实施。 ②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③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④组织人员培训。(2) 临床医生职责: ①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②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在医嘱中注明。③ 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④进行病人的康复进度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进度。⑤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3) 护士的职责:①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②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肺癌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肺癌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远处转移病灶引起首发症状者占32%,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有:淋巴结,肾上腺,肝,骨,肺,脑和胸壁,产生一些相应的症状,说明肺癌已到达晚期,如:近纵隔面的肿瘤可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在透视下显示膈肌位置升高和反常呼吸运动;侵犯同侧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同侧声带麻痹并固定在正中位;压迫上腔静脉,引起头面部及上肢水肿,静脉怒张;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大量血性积液,加重气促症状,或直接侵入胸壁,引起剧烈胸痛;上叶尖部肺癌正处在胸廓入口处,又称肺上沟癌,可侵犯和压迫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节,锁骨下动静脉,产生一系列特经,颈交感神经节,锁骨下动静脉,产生一系列特有的症状,如同侧上肢发麻,疼痛,逐渐加剧难于耐受;肌肉和皮肤呈现萎缩性改变,上肢静脉怒张和水肿;和同侧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症。 原发肿瘤引起的首发症状占27%,症状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有关,中心型肺癌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憋气,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的肺炎,咯血或哮喘,喉返神经,膈神经压迫症状或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周围型肿瘤更常见胸痛,憋气或胸腔积液等症状,大的周围型病灶,中心坏死,空洞最终出现类似肺脓肿的表现,原发性肺癌常见症状分组。 肺癌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的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及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密切关系,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生长,常出现刺激性咳嗽,癌肿增大影响支气管引流,继发肺部感染时可以有脓痰,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间断少量咯血;有些病人即使出现一两次血痰对诊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的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支气管阻塞,可以出现胸闷,气短,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早期多无症状,几乎2/3的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是晚期(Ⅲ期或Ⅳ期),95%的病人可有临床检查结果,原发瘤,转移瘤,全身症状或肿瘤伴随症状均可是病人的首诊症状。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也叫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肺癌的预防方法: (一)减少工业污染的危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善工作场所的通风环境,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2、改造生产的式艺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3、在粉尘污染的环境中工作者,应带好口罩或其它防护面具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二)禁止和控制吸烟:吸烟致肺癌的机理现在已经研究较清楚,流行病学资料和大量的动

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 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固体制剂 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 1.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但也应注意散 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2.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药品检验概论

复习题第一章章标准答案 1.什么是药品,药品检验的性质和任务?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和用法的物质。包括化学原料药,抗生素,生化药品及其制剂,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中药材及中成药等。 药品检验的性质:它主要是应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药品检验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面临的基本任务至少应该包括市场成品抽样检验,即国家质量监督执法;药厂、医院制剂室中间品或成品质量控制;经营企业、使用部门药品贮藏过程中的质量考察。 2.《中国药典》分哪四部分,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规定),它把与正文、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与正文同等的法定约束力。 凡例的主要内容: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标准品、对照品;计量;精确度;试药、试液、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凡例叙述药典有关数语,如溶解度、温度、度量单位及其对正文与附录的说明。如凡例规定《中国药典》收载的原料药及制剂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重量计算,制剂按标示量的(%)计算。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未指明用何种溶剂时,均系指水溶液。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为准。为了正确理解和使用药典,对凡例部分应逐条阅读和弄懂。 2.正文部分: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名(汉语拼音名、拉丁文名)、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含量或效价限度、药品的性状、鉴别、检验、含量测定、类别、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贮藏方法及其制剂等。 制剂的质量标准编排在相应药物质量标准之后,所含项目与原料药质量标准相近,但不

季度临床路径分析

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统计分析 我院自2012年6月起试行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 现对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一、2013年与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病种效率分析评价 卫生部临床路径指南规定以上病种的标准住院日分别为:脑梗死,14天;急性ST段抬高袭击梗死,10-14天;急性阑尾炎,≤7天,腹股沟疝,5-7天;下肢静脉曲张,7-10天;硬膜下血肿,9天。除急性ST段抬高性脑梗塞住院日超过标准住院日外,其他病种基本符合要求,且其平均住院日亦呈下降趋势。 二、2014年临床路径病种治疗效果评价 治愈好转率死亡率 出院30天 内再住院 非预期再 手术率 并发症与 综合症 脑梗死73.26% 0.00 0 0 0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66.67% 0.00 0 0 0 急性阑尾炎81.25% 0.00 0 0 0 腹股沟斜79.37% 0.00 0 0 0 下肢静脉曲张100% 0.00 0 0 0 慢性硬膜下血肿90.91% 0.00 0 0 0 股骨干骨折90% 0.00 0 0 0

入径病种实行效果总体较好,治愈好转率平均90%以上,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与综合症,无出院14天及30天再住院案例,无非预期再手术案例。 三、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病种实施过程评价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病种脑梗塞入径人次数量大,占全院93%以上,脑梗塞临床路径入径排除条件之一为患病超过72小时者不纳入路径,而事实上临床医疗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 cancer),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为男性肿瘤的首位,并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预后差。目前随着诊断方法进步、新药以及靶向治疗药物出现,规有序的诊断、分期以及根据肺癌临床行为进行多学科治疗的进步,生存率已经有所延长。然而,要想大幅度地延长生存率,仍有赖于早期诊断和早期规治疗。 【流行病学】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死亡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在我国,肺癌已超过癌症死因的20%,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迅速增长。自2000年至2005年,我国肺癌的发病人数即增加了11.6万,死亡人数增加了10.1万。英国肿瘤学家R.Peto预言:如果我国不及时控制吸烟和空气污染,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病因和发病机制】 虽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通常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吸烟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死亡率进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烟雾中的苯并芘、尼古丁、亚硝胺和少量放射性元素钋等均有致癌作用,尤其易致鳞状上皮细胞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平均高4-10倍,重度吸烟者可达10-25倍。吸烟量与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量一效关系,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肺癌的发病率越高。一支烟的致癌危险性相当于0.01-0.04mGy的放射线,每天吸30支纸烟,相当于1.2mGy的放射线剂量。 被动吸烟或环境吸烟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丈夫吸烟的非吸烟妻子中,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为夫妻均不吸烟家庭中妻子的2倍,而且其危险性随丈夫的吸烟量而升高。令人鼓舞的是戒烟后肺癌发病危险性逐年减少,戒烟1-5年后可减半。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戒烟后2-15年期间肺癌发生的危险性进行性减少,此后的发病率相当于终生不吸烟者。 (二)职业致癌因子 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砷、铬、镍、铍、煤焦油、芥子气、三氯甲醚、氯甲甲醚、烟草的加热产物以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氡和氡子气,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这些因素可使肺癌发生危险性增加3-30倍。其中石棉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接触者肺癌、胸膜和腹膜间皮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潜伏期可达2O年或更久。接触石棉的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为非接触吸烟者的8倍。此外,铀暴露和肺癌发生之间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小细胞肺癌,吸烟可明显加重这一危险。 (三)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包括室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室被动吸烟、燃料燃烧和烹调过程中均可能产生致癌物。有资料表明,室用煤、接触煤烟或其不完全燃烧物为肺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性腺癌的影响较大。烹调时加热所释放出的油烟雾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癌因素。在重工业城市大气中,存在着3,4-苯并芘、氧化亚砷、放射性物质、镍、铬化合物以及不燃的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等致癌物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居民每日吸入空气含有的苯并芘量可超过20支纸烟的含量,并增加纸烟的致癌作用。大气中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ug/m2,肺癌的死亡率可增加1%-15%。 (四)电离辐射

肺癌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肺癌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肺癌的病理 支气管肺癌是原发于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肺泡上皮及腺体的恶性肿瘤。 (一)病理组织类型 根据对肺癌的光镜及电镜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按照组织发生和分化情况将肺癌进行组织学分类。肺癌有四种常见类型: 1、鳞状细胞癌(表皮样癌)变型:长细胞 2、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中间细胞类型混合燕麦细胞癌 3、腺癌腺泡样腺癌乳突样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粘液样实性癌 4、大细胞癌变型:巨细胞癌透明细胞癌 其中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发病率分别为30%~50%,小细胞癌的发病率为20%~30%,大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0%~15%。 普遍认为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肿瘤侵及的解剖范围对预后有重要意义。小细胞癌,因生长速度快,易广泛转移。 (二)大体病理类型:肺癌在大体病理形态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上的支气管,主要为磷状上皮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及类癌。部分腺癌也可为中央型。肿瘤以三种方式生长:(1)管内型:肿瘤呈结节状突向支气管腔内,引起支气管局限性狭窄;(2)管壁型:肿瘤沿支气管壁浸润,引起支气管壁增厚、狭窄或阻塞;(3)管外型:肿瘤穿破支气管外膜向肺内生长,形成支气管周围肿块。一般进展期的肺癌可有上述两种或所有改变。 中央型肺癌引起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后发生一系列继发改变:阻塞性肺气肿为支气管腔内的结节或管腔狭窄引起活瓣性阻塞的结果,多见于早期肺癌。根据肿瘤的部位,可为一个肺段或肺叶的肺气肿。阻塞性肺炎也较早发生,是因支气管狭窄而继发的感染,在病变支气管范围内发生小叶、小叶融合、肺段或肺叶炎症。阻塞性支气管扩张为肿瘤远端支气管内黏液潴留及内径增宽。支气管完全阻塞后因肺内气体吸收而发生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与支气管扩张往往同时存在,并合并肺不张。 2.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以下的支气管,见于各种组织学类型。其基本大体病理形态为肺内结节或肿块。肿瘤内可形成瘢痕或坏死。肿瘤内不同程度的坏死部分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具有较大空洞者称为空洞型肺癌。肺上沟(Pancoast’s)瘤是指发生在肺尖部的周围型肺癌,有的作者称为肺尖癌。 3.弥漫型肺癌: 弥漫型肺癌在肺内弥慢性分布,一般为细支气管肺泡癌。肿瘤可为多发结节型,表现为分布在一叶、多叶或两肺多发粟粒大小的结节病灶。也可表现为肺炎样型,即癌组织导致一叶、数叶或两肺多发肺实变,大体病理形态类似大叶性肺炎。弥漫型肺癌可能是一种原发病灶不明确而表现为沿支气管或淋巴管蔓延的肺癌。癌组织主要沿肺泡壁蔓延呈肺炎样,主要沿淋巴管蔓延形成小结节或粟粒状。 (三)进展期肺癌和早期肺癌: 为便于叙述肺癌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像学表现,本文将肺癌分为进展期期及早期肺癌。进展期是指中、晚期肺癌,肿瘤体积较大,有转移。早期中央型肺癌是指肿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在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未侵及周围的肺实质,并且无转移者。在病理上分为原位癌、腔内型和管壁浸润型。早期周围型肺癌是指瘤体直径为2cm或2cm以下、并且无转移者。 (四)肺癌转移:肺癌向胸内淋巴结转移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经血行转移到肺内形成单发或多发结节, 转移到胸膜引起胸膜积液和胸膜结节,转移到胸壁引起胸壁肿块及肋骨破坏;转移到心包引起心包积液。任何器官都有可能发生远隔转移。最常见的远隔转移位置依次为颈部淋巴结、肝脏、脑、骨、肾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国内200多位一流的临床各科专家及相关药学专家编写, 分三卷出版:规格:16开精装全三部 出版单位:中国中医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 定价:1980元优惠价:1380元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定价:592 2010 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定价:798 2010 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定价:590 ①中药饮片卷,正文1268页,共介绍了656种药物,其中包括正品药物547种,附药109种。正品药物按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药材来

源、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效用分析、配伍应用、鉴别应用、方剂举隅、成药例证、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化学成分、药理毒理、本草摘要、参考文献等分别撰写; ②中药成方制剂卷,正文1068页,收载品种约1565个。针对每类药物的方解、临床应用、药理毒理、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为了便于临床使用,附录中还介绍了病证索引; ③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正文1577页,收载品种1440余种。本版的最大特点是对儿童用药剂量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修订。同时,对每种药物的出处均作了标注,即是否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药品,是否是国家基本药物,是否是医保药物,等等。 《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发展和创新性的工作,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①首次将“中药饮片”独立成卷,为中药材、饮片的规范使用提供了标准和依据。②中药成方制剂卷、中药材与饮片卷对收载品种的药理毒理进行了独立介绍。③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在书末收载了“儿童常用药物剂量表”,由北京儿童医院等权威机构的儿科专家审定,便于临床医生查阅。④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首次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收入附录,为妊娠期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⑤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功效在各相关章节中分别详细介绍,采用“相互参阅”的原则,便于临床医师准确、全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1.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1.3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1.4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1.5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1.6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1.7肺脓肿临床路径(2011) 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2011) 1.9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1) 1.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1) 1.1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1) 1.12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2011) 1.13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2011) 1.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11) 1.15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 1.16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 1.17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 1.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临床路径年度总结

自贡市贡井区中医医院 2016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6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科(颈椎病N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肛肠科(混合痔)、康复科(面神经炎、中风病)。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6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为了加强管理、利于临床路径的推行,制定了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及奖惩制度。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修订路径病种、优化路径流程、完善路径文本。根据医院相关要求,部分科室调整了路径病种,由去年4个科室5个临床路径病种增加到4个科室6个临床路径病种。 2、临床路径入径率、完成率达到二级医院评审要求,加强对单病种管理。今年截至9月共完成临床路径256例,入径率39%、完成率80%,其中出现变异、退出的路径共50例(详见附表1)。 3、逐渐完善临床路径的内涵建设。医务科联合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对全院的临床路径模板合理性、规范性、基础药物的选择等进行了审核,给予了整改建议。 4、增加住院电子病历首页临床路径填写,建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平台,使临床路径更利于管理、统计。 5、医务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变异及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进行统计。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路

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XXX(XXXX医院药械科) 为促进甲氨蝶呤片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临床药学室在参考国家有关药品使用规范和文献的基础上制订了XXXX医院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甲氨蝶呤是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用于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四氢叶酸合成受阻,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该药品临床主要用于肿瘤和免疫疾病治疗。 一、甲氨蝶呤片适应症 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簟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乳腺癌、卵巢癌、富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还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皮肌炎等免疫性疾病。 二、甲氨蝶呤片用法用量 首次口服剂量5~10mg,每周1次(请注意,不是每日服用)。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可每2~4周增加2.5mg,最大剂量为20mg,每周1次。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一次15~20mg/m2,每周一次。每周固定时间服用。 三、甲氨蝶呤片注意事项 1、排除不适合人群。在开始甲氨蝶呤治疗前,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妊娠试验等。肝肾功能不全者、慢性感染者、妊娠妇女等不宜服用。 2、适量补充叶酸。在每周服用甲氨蝶呤(≥15mg)的第2日或第3日服用1 片(5mg)叶酸,可以明显减少甲氨蝶呤诱发的口腔溃疡、肝转氨酶升高、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且不降低甲氨蝶呤的疗效。但如果每日服用叶酸将减少甲氨蝶呤的吸收、降低其血药浓度,则降低疗效。如果每周服用甲氨蝶呤(≤10mg),则不推荐常规补充叶酸。 3、口服改肌注。如果患者服用甲氨蝶呤片后,恶心反应严重,甚至呕吐,可改用甲氨蝶呤针剂,每周肌注1次(5-15mg)。 4、不可随意停药。甲氨蝶呤属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类,相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而言,起效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2个月;目前,

支气管肺癌(全肺切除术)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癌(全肺切除术)临床路径 一、支气管肺癌(全肺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ICD-10:C34)。 2.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 3.临床分期(UICC 2009)为T1-2N0 M0的小细胞肺癌。 4.病变位于主支气管内而无法行支气管袖状切除重建,原发病灶范围广泛或累及肺动脉干等,需行全肺切除术(ICD-9-CM-3:32.59001/32.59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2010年版)》等。 1.高危因素:吸烟指数>400年支,年龄>45岁,肺癌家族史等。 2.临床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气促、发热等。 3.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血肿瘤标记物,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等。 4.细胞、组织学等病理学诊断阳性为确诊标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按照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1.行全肺切除术。 2.应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应当完成全面的治疗计划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检查),充分评估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制订手术方案。 手术治疗应当尽可能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34支气管肺癌疾病编码,拟行全肺切除术。 2.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全麻开胸手术,肺功能可以耐受一侧全肺切除。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 (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5)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腹部CT、全身骨扫描、头颅MRI或增强CT。 (6)肿瘤标志物。

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应用

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应用 摘要】本文研究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合理性。通过研究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临床药师用药,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应采用科 学的药学干预措施,能够促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临床药师;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023-02 医师用药操作不符合要求或是对药学知识掌握不全等因素均会造成用药出现 不合理。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临床的 用药体系,通过应加强临床药师对临床医师的用药指导,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的 情况发生。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常规组,该阶段内患者未接受药学干预,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 12月本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对其实施药学干预,对比两个年 份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干预措施,详情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针对患者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相关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年12月 至2014年12月本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常规组,另选择2014年12月 至2015年12月本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常规组及实验组各取 处方数量2200份。 1.2 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该阶段内患 者未接受药学干预,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药学干预,常规组及实验组各取处方数量2200份,对比两个组的 临床药师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在给予临床医师嘱咐以及审核 的过程中,临床药师一定要综合分析药物合理使用相关资料,同时进一步分析药 品使用说明书,大概统计出临床不合理用药相关项目。之后,组织富有丰富临床 经验的医师,发起讨论和研究,假如讨论过程中一致认为某项用药应纳入不合理 用药范畴,则将其归入不合理用药。针对不合理用药开展分类,一般可划分为6 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配伍禁忌类;第二种类型是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第三类 是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第四类是药物选择不合理;第五类是药物使用存在重复; 第六类是药物使用时未考虑其相互作用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统一应用SPSS 19.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 t检验计量资料,若两组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 实验组和常规组不合理用药率分析 常规组2200份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1198份,本组不合理用药率为54.50%;实验组接受药师药学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374份,本组不合理 用药率为17.00%.实验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 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及常规组不良反应及用药偏差情况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0%;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实验

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

第十一章临床药师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现。2011年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对医院药学部门的临床药学工作进一步明确。要求各医院药学部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要求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并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师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2011年4月6日,日瓦-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WHO呼吁应通过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延缓耐药性的发展,解决目前很多感染性疾病难以治愈,治疗时间延长、费用昂贵、死亡风险上升的世界性问题。随后,我国卫生部也出台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并作为推进医改的一项重要措施。 临床药师作为治疗团队中的一名专业人员,应顺应国际形势和国医改的发展趋势,以临床药物专家的专业角色,直接参与到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减少或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延缓细菌耐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标,用专业的药学服务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负责。 一、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条件 临床药师应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和直接面对病人的临床实践,树立专业理念,积累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临床药学思维、临床经验与判断能力。在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中,充分发挥药学专业人员在药物使用方面的独特专业知识与技能,以达到为患者提供完善的药物治疗和优化病人治疗结

临床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的管理规定.doc

临床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管理规定 一、为加强医院临床用药管理,临床医师在临床用药治疗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的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药品。 二、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三、临床医师在使用药品给病人治疗时,必须遵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正确使用药品,对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情况要熟知,并详细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或对所拟使用的药品既往药品不良反应情况,避免禁忌症患者使用该种药品,因不负责任所致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当事医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中规定使用的药品,医师应根据规定,优先使用。医院药物治疗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应首选引进此类的药品供临床选用。 五、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机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管理工作。下设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成员包括:药剂、医务、院感、护理、检验、临床专家,主要工作包括:结合实际制定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根据医院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各科室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培训,努力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六、医务人员应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学术水平。 七、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证、药

肺癌早期症状详细介绍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肺癌。肺癌一般指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肋膜起源的中胚层肿瘤,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恶性淋巴瘤,或是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因此以下我们所说的肺癌,是指来自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表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了肺实质恶性肿瘤的90-95%。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死亡率是110万/年,发病率是120万/年。而女性患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另外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 肺癌的早期症状 肺癌在早期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如咳嗽、痰血、低热、胸痛、气闷等,很容易忽略。肺癌早期常见症状的具体表现: 1、咳嗽。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 2、低热。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叶存在,程度不一,轻者仅有低热,重者则有高热,用药后可暂时好转,但很快又会复发。 3、胸部胀痛。肺癌早期胸痛较轻,主要表现为闷痛、隐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如胀痛持续发生则说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4、痰血。肿瘤炎症致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很多肺癌病人就是因痰血而就诊的。 早期肺外表现 1、骨关节症状:此类症状较为多见。由于肺癌细胞可产生某些特殊的内分泌激素(异源性激素)、抗原和酶,这些物质运转作用于骨关节部位,而致骨关节肿胀疼痛,常累及胫、腓、尺、桡等骨及关节,指趾末端往往膨大呈杵状指,x线摄片检查可见骨膜增生。 2、肩背痛:肺外围型肺癌常向后上发展,侵蚀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组织,从而引起肩背痛。这类患者很少有呼吸道症状。 3、声音嘶哑:肺癌转移灶压迫喉神经,可使声带单板机痹而致声音嘶哑。由于肺癌的转移灶在早期即可出现,并县城转移灶有时可长得比原发灶快,因此转移灶的临床表现可先于原发灶出现。

支气管肺癌的诊断要点

支气管肺癌的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1.症状 肺癌的症状主要取决于其发生部位、大小及发展程度。早期可无症,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中心型肺癌出现症状较早,周围型较晚,最常见的症状有:1)咳嗽: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约有3/4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其特点是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为主,无痰或少量泡沫白痰。肿瘤增大引起支气管狭窄,咳嗽加重,多为持续性,呈高音调金属音。支气管狭窄远端有肺部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加,呈粘液脓性痰。 2)咯血:也是肺癌常见的的首发症状之一,癌肿组织血管丰富,常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反复少量痰中带血,不易控制,癌肿腐蚀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口咯血,色鲜。 3)胸痛:肿瘤累及胸膜或纵隔,可产生不规律的胸部钝痛或隐痛,肿瘤侵蚀胸壁肋骨或压迫肋间神经,则胸痛尖锐剧烈,且有定点或局部压痛,并随呼吸、咳嗽、变换体位而加重。 4)发热:肺癌中期由于阻塞性肺炎引起发热,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可缓解,后期则因癌组织变性坏死引起癌性发热,发热往往持续不退,抗生素治疗无效。大部分病人伴盗汗,口干,心烦,手足心热等症状。 5)气急:支气管狭窄,阻塞引起气急,较多见于中心型肺癌。肿大淋巴结压迫大支气管或隆凸,或细支气管一肺泡癌广泛播散时,气急进行性加重,并伴有紫绀。大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均可出现严重气急现象。 6)消瘦:晚期患者,由于感染,疼痛等所致的食欲减退,肿瘤毒素引起的消耗等皆可引起消瘦,面色苍自,神疲乏力等逐渐发展为恶病质。 2.体征 1)局限性喘鸣音:为单侧性局限性喘鸣声,特别在吸气阶段的喘鸣音,咳嗽后并不消失,是肺癌早期体征之一,但为时短暂,容易被忽视。 2)淋巴结转移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左侧多见)时出现声音嘶哑。喉镜纵隔检查有患侧声带麻痹。 3)癌肿压追上腔静脉时,常见于右上叶小细胞癌,头部和上肢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和上半身瘀血水肿及静脉怒张(即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4)肺尖部的肺癌又称肺上沟瘤,常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眼裂狭小、额部少汗等霍纳综合征。 5)压迫臂丛神经引起同侧肩臂酸痛,不能抬举,肩部及手指有放射性疼痛和感觉异常,肌肉萎缩。 6)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甚至发生支气管一食管瘘,导致肺部感染,压迫气道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