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军队的行政级别及工资表

1955年军队的行政级别及工资表
1955年军队的行政级别及工资表

1955年军队的行政级别及工资表

1955 年是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年,我国在借鉴苏联、等国家管理模式和经验的荃础上,开始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在全国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 级到24 级,月工资从590 元到45 元不等,一直延续到80 年代末,前后历时30 余年。

由于当时的物价指数和生活水平较低,贫富差距不大,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费仅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资便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

七类地区标准国务院1965年制定

-----------------------------------------------------

行政级级差军衔月工资职务

-----------------------------------------------------

1级594元

2级国家级元帅536元党和国家领导人3级478元及十大元帅-----------------------------------------------------

4级大将425元十大将、国家副职

5级军区、省、上将387元大军区、省、部、6、7级部、司级中将355、310元司正副职

-------------------------------------------------------

8、9、10级军级少将277、252、正军、副军、正厅、

217元正地市级

---------------------------------------------------------

11、12、师级大校200、177 正师、副师、副厅、

13级上校159元副地市、正处、正县

--------------------------------------------------------

14、15 团级中校141、127、正团、副团、副处、16级少校113元副县

--------------------------------------------------------

17、18级营级大尉101、89元正营、副营、正科

--------------------------------------------------------

19、20级连级上尉80、72元正连、副连、副科

------------------------------------------------------

21、22级中尉63、57元正排、科员

23级排级少尉50元副排

24级准尉45元办事员

这个方案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这样,从元帅到准尉,从国家元首到办事员共划分为24 个级别,工资从45 元到594 元不等,级与级之间最多相差50 多元,最少只相差5 元。因地区类别不同(全国划分为4 -- 11 类),同级地方干部相差10 -- 40 元,军队干部比地方干部平均高出30 元左右,充分体现了“血比汗值钱”的原则。

这个方案既借鉴、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又缩小了官兵、贫富之间的差距,基本上合情、合理,符合军心民意,一直沿用到

改革开放之初。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职等职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员工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实行浮动的职等职级制度。 每个岗位都有一个浮动的职等职级范围,并职务与职等职级相对挂钩,不绝对挂钩。即不同单位同等职务的岗位职等职级可不一样,同一单位同个岗位不同担任者的职等职级也可不一样。 第三条员工的职等职级是各项待遇福利、职权划分的重要或直接的依据,跟所在岗位的工作难度、工作要求,以及个人的学历、工作熟练程度、工作能力、在公司的服务年限相关。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的所有员工(不包括生产一线作业人员及临时工)。 对于月工资不按职等职级发放的子公司,可仅执行职等制度。 第五条集团人力资源负责部门负责整个集团的职等职级制度的整体管理工作,各子公司行政人事部门负责所在公司的职等职级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岗位职等职级范围 第六条集团实行十二个职等,每一等有三十职级的职等职级制度,其 中一等最低、十二等最咼,一级最低、三十级最咼。其中九等(含)以 上为咼层或享受咼层待遇,五等到八等为中层或享受中层待遇,四等

(含)以下为基层。 第七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普通岗位、技术岗位三大类。各大类的不同级别的岗位都一个浮动的职等浮动范围,该级别的任何岗 位的职等都必须在该级别的职等浮动范围内浮动,其中管理岗位的副 职的职等必须低于该级别的最咼职等,原则上应至少低1-2个职等。 第八条职等表

第九条各单位(各子公司或集团总部,下同)应按照第七条的职等表的职等浮动范围,结合本单位的发展现状,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难度以及该岗位的薪资水平给每个岗位核定一个职等职级浮动范围,原则上每个岗位的职等浮动跨度为2个职等,职级浮动跨度为7-11职级(中间级应为基准水平)。上报集团核决,最后以集团核决的职等职级范围为准。 第十条各单位如有新岗位设立或原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难度发生改变,应按照第七条规定,核定岗位的职等职级范围。 第十一条每年年初,集团将发布各岗位的参考职等职级范围,并向各子公司下达五等以上各职等的人数和五等以上总人数的指标限制。 第三章职等职级确定与调整 第十二条对于新进员工,各单位应根据该员工拟担任的岗位的职等职级浮动范围,并结合该员工的学历、工作熟练程度(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核定该员工的职等职级。原则上职等应从低,职级以中间级,为基准,如学历较高或较低,工作较熟练或较生疏,工作能力较强或需加强,职级可在中间级上下浮动1-3级,但不能超出核定的浮动范围。然后上报集团批准,最后以集团批准的职等职级为准。特殊引进人员除外。 第十三条员工在同一岗位每担任一年(超过6 个月,不到一年的可按一年算)可在每年年初向所在的单位申请调整职级,每担任两年(超过

古代军队中将军等级规章制度

古代军队中将军等级制度 一.汉朝: 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宁朔将军、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司律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五品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和戎护军、殄虏护军(以上为杂号护军) 二.明朝以武立国,但接受宋代教训,没有采用以文抑武的政策,相反大幅度提高武官级别,而且明太祖朱元璋还明确规定文臣不得封公侯,最高只能封伯爵。设置最高军事机构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副手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朝廷各卫的指挥使都是正三品,各省的军事长官都指挥使为正二品,要高于本省的行政长官布政使(从二品)。地方各卫的指挥使也是三品官,千户所的千户为正五品,百户所的百户为正六品,都远高于知县(正七品)。 不过和历代一样,这套武官系列到了明中期后就运转不灵,朝廷陆续在各地设置“总兵”作为某一部队的总指挥,以下也不再按照原来的序列任命军官,而是另行委派参将、游击、守备等中级军官作为基层部队的指挥官。另行委派千总、把总之类名目的军官来组织指挥小部

员工职等职级制度

领先传媒企业(滇/川/渝)职等职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员工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实行浮动的职等职级制度。 每个岗位都有一个浮动的职等职级范围,并职务与职等职级相对挂钩,不绝对挂钩。即不同单位同等职务的岗位职等职级可不一样,同一单位同个岗位不同担任者的职等职级也可不一样。 第三条员工的职等职级是各项待遇福利、职权划分的重要或直接的依据,跟所在岗位的工作难度、工作要求,以及个人的学历、工作熟练程度、工作能力、在公司的服务年限相关。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领先传媒企业及其下属分公司的所有员工(不包括临时聘用的实习生等临时工)。 对于月工资不按职等职级发放的分公司,可仅执行职等制度。 第五条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整个公司的职等职级制度的整体管理工作,各分公司总经办负责所在公司的职等职级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岗位职等职级范围 第六条公司实行十职等,每一等有二十职级的职等职级制度,其中一等最低、十等最高,一级最低、二十级最高。其中八等(含)以上为高层或享受高层待遇,五等到七等为中层或享受中层待遇,四等(含)以下为基层。 第七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普通岗位、技术岗位三大类。各大类的不同级别的岗位都一个浮动的职等浮动范围,该级别的任何岗位的职等都必须在该级别的职等浮动范围内浮动,其中管理岗位的副职的职等必须低于该级别的最高职等,原则上应至少低1-2个职等。 员工职务级别对照表(附表1) 第九条各单位(各子公司或公司总部,下同)应按照第八条的职等表的职等浮动范围,结合本单位的发展现状,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难度以及该岗位的薪资水平给每个岗位核定一个职等职级浮动范围,原则上每个岗位的职等浮动跨度为1-2个职等,职级浮动跨度为1-20 职级(中间级应为基准水平)。薪资随职等职级的上浮与下调而调整对应比例的数额:每上调一个职级,薪资上调对应的额度,反之亦然(详见《领先传媒企业员工职等职级改革薪酬关联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任何员工的职等职级调整须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核决,最后以公司核决的职等职级范围为准。 第十条各单位如有新岗位设立或原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难度发生改变,应按照第七 条规定,核定岗位的职等职级范围。 第十一条每年年初,公司人力资源部将发布各岗位的参考职等职级范围,并向各子公司下达五等以上各职等的人数和五等以上总人数的指标限制。 第三章职等职级确定与调整 第十二条对于新进员工,各单位应根据该员工拟担任的岗位的职等职级浮动范围,并结合该员工的学历、工作熟练程度(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核定该员工的职等职级。原则上职等应从低,职级以中间级,为基准,如学历较高或较低,工作较熟练或较生疏,工作能力较强或需加强,职

中国军队军衔等级

解放军陆军军衔 (1)将官①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注:黄的为肩章,绿的为软肩章 ②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2)校官 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③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9):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3)尉官 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员工职等职级制度

领先传媒企业(滇/川/渝) 职等职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员工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实行浮动的职等职级制度。 每个岗位都有一个浮动的职等职级范围,并职务与职等职级相对挂钩,不绝对挂钩。即不同单位同等职务的岗位职等职级可不一样,同一单位同个岗位不同担任者的职等职级也可不一样。 第三条员工的职等职级是各项待遇福利、职权划分的重要或直接的依据,跟所在岗位的工作难度、工作要求,以及个人的学历、工作熟练程度、工作能力、在公司的服务年限相关。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领先传媒企业及其下属分公司的所有员工(不包括临时聘用的实习生等临时工)。 对于月工资不按职等职级发放的分公司,可仅执行职等制度。 第五条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整个公司的职等职级制度的整体管理工作,各分公司总经办负责所在公司的职等职

级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岗位职等职级范围 第六条公司实行十职等,每一等有二十职级的职等职级制度,其中一等最低、十等最高,一级最低、二十级最高。其中八等(含)以上为高层或享受高层待遇,五等到七等为中层或享受中层待遇,四等(含)以下为基层。 第七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普通岗位、技术岗位三大类。各大类的不同级别的岗位都一个浮动的职等浮动范围,该级别的任何岗位的职等都必须在该级别的职等浮动范围内浮动,其中管理岗位的副职的职等必须低于该级别的最高职等,原则上应至少低1-2个职等。 第八条员工职务级别对照表(附表1) 第九条各单位(各子公司或公司总部,下同)应按照第八条的职等表的职等浮动范围,结合本单位的发展现状,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难度以及该岗位的薪资水平给每个岗位核定一个职等职级浮动范围,原则上每个岗位的职等浮动跨度为1-2个职等,职级浮动跨度为1-20职级(中间级应为基准水平)。薪资随职等职级的上浮与下调而调整对应比例的数额:每上调一个职级,薪资上调对应的额度,反之亦然(详见《领先传媒企业员工职等职级改革薪酬关联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任何员工的职等职级调整须上报公

消防部队级别

消防部队级别 消防部队是公安现役部队的一个警种,而公安现役部队被列入武装警察序列,所以消防部队的名称同时有“公安消防部队”和“武警消防部队”两种,但是消防部队直接隶属于公安部而不是武警总部。 消防部队的最高机关是公安部七局、对外名称是“公安部消防局”。 部七局是正军级建制,局长和局政委都是正军职干部、警衔都是武警少将(消防局的级别和集团军相同,局长、局政委的职务和军长、军政委相同)。 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一个总队,叫做“XX省/自治区/市公安消防总队”和“武警XX消防总队”、对内叫做“XX省公安厅/市公安局消防局”。 所有消防总队的建制都是正师级,但是广东省总队和四个直辖市总队的军政首长高配副军。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消防总队的总队长、总队政委都是正师职警官、警衔都是武警大校,而广东总队和直辖市总队的总队长、总队政委是副军职警官、警衔是武警大校或武警少将,他们的职务比部队的级别高半级。 总队以下是支队,名称同样是“XX市公安消防支队”、“武警XX消防支队”、“XX市公安局消防分局”。 支队是正团建制,支队长和支队政委是正团职、警衔是上校或中校,部分支队长和支队政委高配副师、警衔是上校或大校。 支队以下是大队,正营级。大队长和教导员是正营职、警衔是少校或中校,部分大队高配副团、警衔是中校或少校、上校。 大队以下是中队,正连级。中队长和指导员是正连职、警衔是上尉或中尉。 中队以下是排,排长是排职(废话,呵呵),警衔是少尉或中尉。再往下就是班了。 注意一点:上面说的只是公安消防部队的建制和首长职务,武警序列其他警种部队的建制、首长职务和消防部队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武警内卫部队的总队全都是实打实的副军级、公安边防大队全是副团级。

7职等 职级工资管理制度00

某公司职等、职级管理制度 职等、职级工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形成稳定的工作团队,维护公司各级员工的利益,保证公司长远和有序的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等级工资体系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中以常规性工作为特征的计时员工【包括享受年薪制员工(计件制员工不在其等级工资体系范围)】, 第三条.等级薪资的构成为: 1.基本工资 2.岗位工资 3.绩效工次 4.普通的福利与保险 5.全勤奖 第二章.等级薪酬管理办法 第一条.等级薪资共分为18个职等和15职级,每个等级相对应的薪资点值见(表4), 第二条.每个岗位薪资等级确定应根据员工《工作评价表》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评价,然后依据评价及综合考核成绩确定该岗位所对应的薪资等级, 第三条.薪资调整系数的调整,主要根据当地劳动市场调查的实际数据和同行业工资水平,结合公司人力资源战略需求来确定,以保证公司内不同岗位的薪资收入水平符合公司内部公平和外部竟争的要求。 第四条.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的总额根据工作评价结果得出,拟占工作评价所确定的工资额的70%,按月支付,即基本工资=工作评价工资×70% 第五条,基本工资的调整分为调职、调等、调级、调整工资率,具体调整方式为: 1.调职:根据调整升(降)后所在职位的职等职级支付职位工资, 2.调等:根据考核结果,在所在薪酬系列内调整职等,并按调整后的职等职级支付职位工资。 3.调级:根据考核结果,在本职等内调整职级,并按调整后的职级支付职位工资。 4.调整工资率:每年(或定期)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调整。 第七条.绩效工资 1.绩资工资的总额根据工作评价结果得出,占工作评价所确定的工资额的30%,按月支付,即:绩效工资总额=工作评价工资额×30% 2.绩效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绩效工资支付按公司绩效考核方案实施, 第八条.普通的福利与保险 1.员工在公司服务满一年后,可享受工龄奖,每年享受工龄工资10元,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2.等级工资员工依法享受国家法定的福利和保险,享受内容和享受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

公务员:在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 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 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 (三) :四级至八级 (四) :六级至十级 (五) 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 (六) 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 (七) 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 (八) 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 (九) :十六级至二十二级 (十) :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一) 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 (二) 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三) 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 (四) 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五) 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 (六) 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七) 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本科生大专生) (八) 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的级别()分为:、、、、、、、、、,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中国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 等级行政级别代表政府职务对应军队级别 1国家级正职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 2-4国家级副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 4-8省部级正职省、直辖市、自治区正职 国务院部委部长或主任 大军区、军兵种正职 6-10省部级副职省、直辖市、自治区副职 国务院部委副职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局长 正军级 8-13厅局级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正职地级市正职 #非领导职务:巡视员 正师级 10-15厅局级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副职地级市副职 #非领导职务:副巡视员 副师级 12-18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正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正职地级市局、区、县正职 #非领导职务:调研员 正团级 14-20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副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副职地级市局、区、县副职 #非领导职务:副调研员 副团级 16-22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乡长地级市局下属处处长 县级市下属局局长 #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 正营级 17-24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副乡长地级市局下属处副处长 县级市下属局副局长 #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 副营级 18-26科员级科员连级19-27办事员级办事员排级

01部队级别对应行政级别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01部队级别对应行政级别 篇一:01军队级别与行政级别的对应关系 中国军队级别 我军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军队级别与行政级别的对应关系 最主要的原因是,军队的职级在军和中央之间多了大军

区一级机构..本文试通过寻找几个参照点,破解军队和地方级别的对应难题. 第一个参照点,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尽管军委主席一直都是由党的一把手兼任,其地位高于国务院总理,但是两者的级别是相同的,都是正国家级,因此这两个级别应该看作大致相等. 第二个参照点,军委副主席和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目前军委的第一副主席xxxxx简历明确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在中央军委副主席之前与之并列,按我党的惯例,这样的职务安排一般表示两者级别大致相当,如市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另外我们从xxxxx的简历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也可以看出,国务委员排在军委副主席之后,可见军委副主席应该介于政治局委员和国务委员之间,而这股委员和国务委员均为副国家级,可见军委副主席应该也是对应副国家级. 第三个参照点,正军级和正厅(局)级.在全国来说只有在公安部这个单位才会同时拥有现役干部和国家行政编制干部.而且两者的编制序列大致相同.在公安部,正军职的武

上尉是什么行政级别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尉是什么行政级别 篇一:军队干部与行政干部职级对照表 军队干部与行政干部职级对照表 篇二:军队军衔级别与地方行政级别对照 篇三:01军队级别与行政级别的对应关系 中国军队级别 我军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军队级别与行政级别的对应关系 最主要的原因是,军队的职级在军和中央之间多了大军区一级机构..本文试通过寻找几个参照点,破解军队和地方级别的对应难题. 第一个参照点,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尽管军委主席一直都是由党的一把手兼任,其地位高于国务院总理,但是两者的级别是相同的,都是正国家级,因此这两个级别应该看作大致相等. 第二个参照点,军委副主席和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目前军委的第一副主席xxxxx简历明确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在中央军委副主席之前与之并列,按我党的惯例,这样的职务安排一般表示两者级别大致相当,如市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另外我们从xxxxx的简历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也可以看出,国务委员排在军委副主席之后,可见军委副主席应该介于政治局委员和国务委员之间,而这股委员和国务委员均为副国家级,可见军委副主席应该也是对应副国家级.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与内容 (一)岗位序列 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 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 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 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BAND12。

4.职等薪酬带宽

(三)职级 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 B级中间,C级最低。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

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 1. 271评选

2.1评选规则 2.2 评选方法见绩效考核方案。 2. 晋升 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 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 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3晋升评估标准

中国官员和军队级别

中国官员级别 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县处级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

我国的军队及行政级别划分

我国的军队及行政级别划分 军委主席级———正国家级国家主席总理政治局常委 军委副主席级——副国家级副总理政治局委员 军委委员级———享受副国家级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中办主任 正大军区级———正部级部长省长省委书记 副大军区级———副部级副部长副省长省委副书记 正军级—————正厅(局)级正厅(局)长 注:关于军委委员级——享受副国家级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中办主任对应关系的说明,前面说了国务委员排在军委副主席之后,而国务委员在各部部长之前属于享受副国家级待遇的人员,比照军队的级别大致可以与军委委员相当。 副军级以下的干部级别对应关系就比较难了。 那咱们就选取常用的参照点——县团级 排列如下: 副军级——正厅(局)级厅(局)长 正师级——副厅(局)级副厅(局)长 副师级——正处级县处长 正团级——正处级县处长 副团级——副处级副县处长 正营级——正科级科长乡镇长 副营级——副科级副科长副乡镇长 正连级——科员级科员(高年资)股长 副连级——科员级科员(低年资) 排级——办事员级 这样的排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基本把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的级别统一起来了。国家规定: 高中和中专毕业生,可任命为办事员,定为十五级。 大学专科毕业生,可任命为科员,定为十四级。

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可任命为科员,定为十三级。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可任命为副主任科员,定为十二级。 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可任命为主任科员,定为十一级。 如一个本科生军队定位为副连职,地方为科员级,13级,比大专生高一级,大专生,军队级别定位正排级,但很快就会晋升副连职,所以实际上又比中专生高。

等级制薪酬激励制度

等级制薪酬激励制度 目录 1等级制薪酬激励制度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岗位工资 5第三章津贴 6第四章特殊福利及奖励 7第五章附则 8附表一:职等职级划分对应表 9附表二:职位系列划分表 10附表三:系列等级分布图 11附表四:岗位深度表 等级制薪酬激励制度 总则 本制度是美佛儿教育集团依据集团规章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订立的,是员工获得正当劳动报酬、维持集团人员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体现了集团效率与员工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本制度旨在客观评价员工业绩的基础上,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员工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积极性,体现选拔、竞争、激励、淘汰为核心的用人机制,达到吸引、保留人才的目的。 员工的收入结构包括六个部分:岗位工资、津贴、半期奖、学期奖、校长特别奖、特殊福利。 本制度适用于除集团总裁外所有员工。 岗位工资 正式员工岗位工资根据岗位价值确定,是员工劳动价值的体现。 等级工资制共分八个职等,二十五个职级。每个等级相对应的薪资点值见附表一。

等级工资共分五个系列,具体划分见附表二,分别是: 管理系列 行政系列 技工工勤系列 各系列在工资等级中所占空间参见附表三。 每一岗位的岗位工资均有多个等级,每一岗位等级对应的工资等级数量即为岗位深度,根据集团对该岗位的职业发展要求以及岗位本身的任务特殊性进行确定,深度从4级到12级不等,参见附表四。 岗位工资按月发放,分为岗位固定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以及学期或半期奖,其中岗位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具体参见《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同岗位的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不同,具体为: 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 学期奖 半期奖 岗位工资 管理系列 60% <#004699'>30% 10%

国家公务员、军队级别

国家公务员、军队级别 国家公务员级别划分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1)领导职务: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 (2)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3)驻外外交机构衔: 大使衔、公使衔、参赞衔、一等秘书衔、二等秘书衔 三等秘书衔、随员衔 (4)专业技术职务: 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 (5)军衔: 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兵、礼仪士兵 (6)警衔:

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警督、警司、警员 (7)关衔: 海关总监、副总监、关务监督、关务督察、关务督办、关务员 国务院总理1级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2~3级 部级正职、省级正职3~4级 部级副职、省级副职4~5级 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5~7级 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6~8级 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7~10级 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8~11级 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9~12级 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9~13级 科员9~14级办事员10~15级 国家级、副国家级、省部级、副省部级、地厅级、副地厅级、县处级、副县处级、科级、副科级、股级、副股级、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权力即其职责范围内的处理国家公务的权力、依法行政的权力。义务即权为民所用,为人民服务、遵守法律、做好表率 新:《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明确了各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1)国家级正职:一级; (2)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 (3)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 (4)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5)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 (6)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7)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8)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

深圳事业单位岗位等级工资表

深圳事业单位岗位等级工资表 事业单位岗位等级工资表 管理岗位(岗位工资):一级2750,二级2130,三级1640,四级1305,五级1046,六级850,七级720,八级640,九级690,十级550。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一级830,二级690,三级615,四级575,五级545。普通工540。 事业单位新旧岗位工资对照 1.专业技术人员。 聘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为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为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 2.管理人员。 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3.工人。 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三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四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五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人力资源] 岗位绩效工资 基于量化考核的岗位绩效工资制——特区医院分配制度改革初探 前言 我们所在的医院在深圳的卫生事业单位中率先进行了管理体制、人事和分配制度的全面改革,从方案设计论证到试运行的近两年时间中,我院先后重组了医院的管理架构,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改进了医疗业务流程,引进主诊医师、护理组长体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定编定岗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行全面绩效考核,在量化考核基础上,彻底打破特区事业单位医院原有的分配模式,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目前改革成效初显,为深圳特区的医院改革探索出一些宝贵的经验。 深圳市公立医院现行工资结构简介:

军队级别与行政级别的对应关系

军队级别与行政级别的对应关系 (2007-12-13 09:28:27) 转载▼ 军队级别和地方级别的比较和等同,一直是军事迷和军政迷热衷于探讨的问题.大家所持观点却始终难以统一.往往是某几点符合了,其他几个级别又对不上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军队的职级在军和中央之间多了大军区一级机构.这就使军队的职级何地方能难做到一一对应.本文试通过寻找几个参照点,破解军队和地方级别的对应难题. 第一个参照点,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尽管军委主席一直都是由党的一把手兼任,其地位高于国务院总理,但是两者的级别是相同的,都是正国家级,因此这两个级别应该看作大致相等. 第二个参照点,军委副主席和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目前军委的第一副主席XXXXX简历明确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在中央军委副主席之前与之并列,按我党的惯例,这样的职务安排一般表示两者级别大致相当,如市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另外我们从XXXXX的简历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也可以看出,国务委员排在军委副主席之后,可见军委副主席应该介于政治局委员和国务委员之间,而这股委员和国务委员均为副国家级,可见军委副主席应该也是对应副国家级. 第三个参照点,正军级和正厅(局)级.在全国来说只有在公安部这个单位才会同时拥有现役干部和国家行政编制干部.而且两者的编制序列大致相同.在公安部,正军职的武警干部和正厅(局)级的国家行政干部同时都担任正局级职务.可见在国家的干部序列里,两者的地位相当. 有了以上三个参照点我们大致可以排出军级以上的对应关系: 军委主席级———正国家级国家主席总理政治局常委 军委副主席级——副国家级副总理政治局委员 军委委员级———享受副国家级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中办主任 正大军区级———正部级部长省长省委书记 副大军区级———副部级副部长副省长省委副书记 正军级—————正厅(局)级正厅(局)长

军队、政府_官员级别详细表

政府下到上是股,科,处,局厅级,省部级。军队的职称,从下到上是排,连,营。团。师,军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 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 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乡科级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 乡科级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副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 各乡镇党委,政府正副职,公务员 军队国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是公务员,但仍是国家干部。 一级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军委主席、军委副主席 全国人大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 中纪委书记,政治局常委 二级副总理、政治局委员、最高军委四总部 (二层) 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海军、空军、二炮, 二至XXX 大军区正职 XXX 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大军区副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层) ,省长,中央各部部长集团军正职 三至四级

军队(武警)职务与地方行政级对应关系

备注: 1、军衔与军队职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与地方行政级别并无直接对应关系;而军队职务与地方行政级别才有对应关系。 2、军委委员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实际是不低于国务委员。这从我们国家的军委与国务院是平行并列对全国人大负责就可看出。而且军委委员的工资也是对照国务委员并高20%。 3、兵团级在1989年正式取消。 4、大区级、四总部、军委委员级大体上可以对应地方国务委员级别。军委副主席对应副总理。但是,由于军队的等级为15级,地方为10等13级。所以,大区级、三总部、军委级对应地方级别是略微显得有些不完全对等 人民警察警衔及等级与地方行政级别对应关系: 人民警察警衔:

(一)总警监、副总警监; (二)警监:一级、二级、三级; (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四)警司:一级、二级、三级; (五)警员:一级、二级。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警衔与地方行政级别: (一)部级正职:总警监; (二)部级副职:副总警监; (三)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 (四)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 (五)处(局)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六)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七)科(局)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八)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九)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 (十)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备注: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现代行政级别与清朝对比

1955年军队的行政级别及工资表

1955年军队的行政级别及工资表 1955 年是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年,我国在借鉴苏联、等国家管理模式和经验的荃础上,开始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在全国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 级到24 级,月工资从590 元到45 元不等,一直延续到80 年代末,前后历时30 余年。 由于当时的物价指数和生活水平较低,贫富差距不大,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费仅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资便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 七类地区标准国务院1965年制定 ----------------------------------------------------- 行政级级差军衔月工资职务 ----------------------------------------------------- 1级594元 2级国家级元帅536元党和国家领导人3级478元及十大元帅----------------------------------------------------- 4级大将425元十大将、国家副职

5级军区、省、上将387元大军区、省、部、6、7级部、司级中将355、310元司正副职 ------------------------------------------------------- 8、9、10级军级少将277、252、正军、副军、正厅、 217元正地市级 --------------------------------------------------------- 11、12、师级大校200、177 正师、副师、副厅、 13级上校159元副地市、正处、正县 -------------------------------------------------------- 14、15 团级中校141、127、正团、副团、副处、16级少校113元副县 -------------------------------------------------------- 17、18级营级大尉101、89元正营、副营、正科 -------------------------------------------------------- 19、20级连级上尉80、72元正连、副连、副科 ------------------------------------------------------ 21、22级中尉63、57元正排、科员 23级排级少尉50元副排 24级准尉45元办事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