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因子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因子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因子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因子

老舍是一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与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他对我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自身的也因鲜明的个性与幽默的艺术独树一帜。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幽默艺术,他往往会让人在欢笑之余感受到无限的悲哀。所以,老舍的幽默多是披着喜剧形式的悲剧,用笑衣裹着苦果。他的幽默始终抹不掉一股悲凉的苦涩。语言看似轻快欢乐,实则沉重非常。

老舍有着十分心酸的的一生,但却喜欢幽默,极会开玩笑, 认为笑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最能表现人情的东西”。在生活的老舍,也十分的幽默,曾发生过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趣事。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乐家。高长虹是现代名人。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冰莹即谢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画家。

老舍的幽默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西班牙的一个幽默理论家说过:“每逢时代精神踏进新方向时, 幽默便要兴旺起来。它对于生活中古旧的一切, 虚妄的一切, 都宣告了它们的末日而且庆祝了它们的葬仪。”老舍早年生活在20世纪初叶,而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老舍也多次提到,“感谢五四,它让我变成了作家。”点明了他与五四运动的内在系。在他看来,不只他个人如此, 而是幽默与悲观之间普遍存在着内在联系。他把幽默视为悲观的产物, 是它的一种审美方式。因此, 他的小说作品在笑声中又寄寓着人生的苦涩与悲凉。如果捧读老舍的幽默作品, 往往是在因趣而笑的同时, 心底袭上一种深沉的苦痛, 眼眶中涌出热辣辣的泪珠。

老舍的幽默和他的社会经历有着内在联系。老舍是北京满族正红旗出身,自小家境贫寒。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正是因为贫困,所以老舍很早入世,很早就对这个世界看的真切。也正是因为贫困,老舍对社会底层以及市井百姓中的生活与心理看的透彻。家庭出身及生活阅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取向, 包括一开始就倾心幽默的选择。他比实际年龄更早地进入“中年人”的阶段, 对生活已经抱着“‘笑的哲人’的态度”, 形成“和颜悦色, 心宽气朗”、“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他面对现实, 正视人生, 从自己独特的生活角度出发, 用自己个性鲜明的审美观点观察, 对社会人生有了较为本质的认识后, 发笔为文, 结构

作品, 塑造形象, 暴露黑暗现实, 把一切都不加涂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将喜剧和悲剧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艺术成分巧妙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形成笑中含泪的

老舍式的幽默。这种幽默具有契诃夫的微笑和高尔基的苦涩。

老舍的幽默也与其独特的性格有关。面对苦难和悲哀,老舍并没有选择用悲情去表达,而是选择用幽默的语言去体现。既体现出自己没有被生活打垮,依然

笑看生活,又无限放大了悲凉的感受,是啊,除了酸笑又能做什么呢?他的小说如同裹着糖衣的苦药,初尝欢乐非常,但你细细品尝,最终只会剩下满嘴苦涩。他生性乐观,独具慧眼,能够把幽默与悲哀两个极端完美融合,从而迸发出更加强大的感染力。老舍曾在《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一文中说过:“我自幼便是个穷人, 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楞挨饿也不肯求人的, 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 使我好骂世;刚强, 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 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 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 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 而得到幽默。”老舍的性格不仅是促使他成为幽默作家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幽默风格。

在老舍的作品当中,即使像《老张的哲学》、《二马》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人世间的苦难与悲剧,特别是《四世同堂》。老舍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以悲剧结尾。短篇小说《抱孙》等,都写出了愚昧无知如何吃人, 使人感到可怕甚至恐怖。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陷入绝境,阐释了真善美美好品格被毁灭的过程,在痛苦中肯定人生,在悲剧中又饱含戏谑的喜感。

老舍运用独树一帜的幽默艺术手法,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自盛开的一朵奇葩。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