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播种技术.doc

谷子播种技术.doc
谷子播种技术.doc

谷子播种技术

谷子的营养价值很高,而种植面积却越来越小,究其原因,主要是产量较低,效益差,种植积极性不高。谷子对土质的要求严,种植上管理粗放,投入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谷子播种技术。

谷子播种技术:

1、种子处理

①晒种:播种前半月左右,将精选过的种子摊放在席上约2-3厘米厚,翻晒2-3天,经过晒种的种子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②选种:播种前3-5天,将种子放在浓度15%的盐水中,捞出漂在水面上的秕谷、草籽、杂质,然后再将下沉籽粒捞出,用清水洗2-3遍,晾干。

③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的0.3%的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白发病;用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黑穗病。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增长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解决“结构、品 种、质量、效益”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 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对于农作 物栽培管理的研究,要继续围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挖掘作 物高产潜力等技术进行攻关和技术集成,同时还要注意在农 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如果在农作 物栽培管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将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 出巨大效益。 关键词: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的种植,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而且又改善了 形式 1.清种。河滩地和非河滩地均可种植,冬麦平作、开沟 、播前准备 新冬 22 号等优良品种;播前每 100 公斤种子用 200-300 克的多菌灵或 15%的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2. 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 面粉的品质,是一种替代春小麦栽培的好作物。 、种植 播种。灌水地块种植水浇冬麦,产量高、效益好。 2.间种。 实行米麦间种,大垄双行, 2.2 种植。玉米垄距 80 厘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好的。 新冬 20 号,

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最好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统一机 械作业和栽培管理。 3. 灌足底水;要求灌匀灌透,不冲不漏,每亩灌水量不 少于 80-100 立方米。 4. 施足基肥:按照此土配方结果,降低成本,提高肥料 利用率。一般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 1000-2000 公斤,尿素 10 公斤,三料磷肥 20-30 公斤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 地施入。 5.播前整地:灌底水后,适耕状态耕后耙磨,做到地边 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虚下实,田间清洁,度适合。 二、播种 1. 适期播种: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适期 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 500-600 度,当地平均气温 15-17 度, 2. 抓好播种质量: 采用 15 厘米等行距条播, 要求做到播 行端直,下粒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 确实,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每亩 5 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 为宜。亩播种量 20-25 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 播种量。 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 50-60 天 易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小麦生长适中 ,易获得高产。 按正常年份我县适宜播种期 9月 25日-10月 25日。

甜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

甜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技术: 1、在选茬、整地上、秋深施磷肥上做充足准备,甜菜是“七分种,三分管”的作物,播种环节对保全苗和最终形成高产至关重要,是全年的重中之重。 2、抓住底墒适时早播,浅播种培尖垄,全面积丸粒化气吸式播种。 3、密度适宜,本地区为7—7.5万/公顷,甜菜产量构成=收获株数×单株块根重量,增密保匀是高产稳产的关键。 4、做好甜安宁、氟胺磺隆、乙氧呋草黄、拿捕净灭草技术推广。 5、在6—8月份重点做好抗旱增产工作。 6、加快起收机应用。 一、重视甜菜选地、选品种 坚持选择无长残效除草剂残留的地(豆磺隆、普施特、莠去津、虎威等),四年以上轮作。重视品种选择,做到高产、高糖、抗病、耐密,尤其是抗根腐病品种。选择高产、高抗根腐病、适合机械起收的品种。如KWS3418、丸粒化SD13829、HI0474、0479、HM1629、1631、阿迈斯、H003、RS411等。 二、重视基础整地 (一)、打好耕作基础,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1、做到深松35cm以上,打破犁底层,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做到整平、耙细、保墒良好,为种子萌发出苗创造良好种床。 3、做到秋起垄、秋夹肥15-20cm、秋镇压,保墒保肥。保证磷肥施肥深度、保证甜菜中后期对养分的需求。 4、做到起垄要直、垄距一致,为中耕和收获创造条件。 (二)、推广种子丸粒化技术 主要优点是节省人工间苗环节和成本,保证了密度和植株的田间分布匀度。考虑到天气条件、土壤墒情、整地及播种质量、种子芽率等原因,应采取适当加大播理的办法解决丸粒化精播保苗株数不高的问题,即设计保苗7万株,则应播种9—10万粒。根据地块的生产能力、施肥标准确定合理密度65cm垄以6.5万(株距23cm左右)为宜,50cm垄以7万左右为宜。 (三)、播种技术 1、做到适时早播。4月10—25日,保证播深一致,压后2—3cm。努力提高播种

核桃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核桃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顺县农业委员会周月风赵良国(邮编 047400) 摘要从园址选择、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核桃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核桃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 核桃是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经济树种。属落叶乔木,树体高大,根系发达,寿命长。早实品种3~4年开始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结果年限可达200年以上。所以人们常说“百株核桃15年胜过百亩好粮田”【1】。核桃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特别适合荒山、荒坡种植,所以是晋东南地区退耕还林的理想经济林木,也是山区农民致富的必然选择。现就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建园高起点,规划做在前 1.园地选择 1.1气象条件:核桃树喜光喜温,一般在阳坡比阴坡长的好,并提早结果。所以,园地应选择北纬30~40度之间的背风向阳地;年平均温度8~16℃,休眠期能耐-25℃的低温;无霜期150天~240天。 1.2立地条件:核桃树根系虽深,但抗性较弱,所以应选择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较为适宜。 2.栽植密度:依建园位臵和核桃树种的不同,栽植密度也不尽相同。在山地栽植核桃应以梯田面宽为准;在土壤瘠薄、肥水条件差的

地块,栽植密度应大些。在平川土层较厚,肥水较好的地块栽植密度应稀些,以4m×6m为宜。 3.栽植时间:可分为春栽和秋栽两种。春栽多在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进行。秋栽多在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是栽种的最佳时间。在晋东南地区,秋栽比春栽效果好,成活率高。但秋栽苗易受冻,应注意防寒。 二、大坑栽浅树,浇水是关键 1.挖坑:一般不小于80cm见方,对土层较薄或土质粘重或肥力很差的地块要施足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每个坑施入10~15kg,回土距地面30cm,然后灌水踏实。 2.假植泡根:核桃苗拉回后要先用湿土假植。栽植前一天,用清水加生根粉浸泡8~12小时,使根系充分吸水,刺激根细胞生长。 3.修剪根系:将浸泡好的核桃苗运到栽植地后,要在栽植前逐个修根,修根后立即定植。主根用剪刀剪齐,直至全部露出白茬,毛细根要除去破根,冗长根【2】。 4.定植:在回填好的坑中央挖40cm见方的小坑,将修根后的核桃苗定植于小坑中央,舒展根系,分层填土,修好树盘。 5.浇水:核桃苗栽植后要及时浇透水,待水渗后,在树盘内覆盖一层干土保墒。 三、定干或短截,培养中心领导干 定植后对幼苗进行短截以促进主干生长。短截部位以剪接口下面留4~5个芽为宜,一般在地面上60~80cm之间进行。短截后要用调

精量播种机开题报告

精量播种机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精量播种机设计 学生姓名:马云鹏学号: 130501617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张戌社(教授) 2017 年 4 月 6 日

精量播种技术的重点就是在保证播种密度前提下,同时实现粒距均匀和播深一致。GRIEPENTROG[3]指出均匀的粒距能通过减小作物间对光、养分和水分的竞争来提高产量; GAN 等[4]研究发现,播深不均匀会导致出苗不一致,不育植株增加而造成减产。要实现播种后粒距一致,精密排种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种子的平稳运移和种器的驱动技术以及精确定位技术是其重要保障[5]。播种单体精确仿形及其下压力的实时检测和调控是实现播种深度均匀一致的关键。随着人们逐渐对播种装备技术水平需求的提高,以及 GIS、GPS、农田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精量播种机正逐渐向智能化发展,播种作业参数的实时检测、调控、显示和传输,根据田间肥力、光照等条件进行变量播种等智能化播种技术逐渐成为精量播种研究的热点。 1.3国内外发展现状 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在 20世纪60 年代开始研制并推广了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械。国外目前在精量播种机的研究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在精量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镇压、施肥装置外,它的排种装置大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机械式排种原理和气力式排种原理,尽而保证单粒精量播种[6]。中国对于精量播种机的研制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步较晚,大部分是引进国外的机器、对国外的机型进行仿制,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的精量播种机逐渐有了较好的发展。虽然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目前为止,各种精量播种机仍然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技术较为成熟的精量播种机,也仅是针对大豆等规则作物颗粒的播种效果明显、精确度高以及排种性能好。 精量播种机按照排种原理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机械式精量播种机分垂直圆盘式、锥盘式、垂直窝眼式、纹盘式、倾斜圆盘式、水平圆盘式和带夹式等[7]。气力式精密播机分气吹式、气压式和气吸式等。目前,国内气吸式精量穴播技术和机械式精量穴播技术在作用性能、可靠性能和经济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机械式播种机充种行程长,播种时无需考虑操作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时的风机转速、行走速度、油门大小和工作档位等问题;对种子尺寸要求比较严格,排种时容易对小颗粒种子造成挤压和破碎,排种频率低,无法适应高速作业。造价低廉,节省燃油,售价低廉,燃油费、制造费及维修低并且性能稳定。气吸式播种机省种、护种,对种子尺寸要求相对不严,通用性较好,作业速度高,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单粒精播和高速度作业;技术含量高,加工精度严,动力消耗大,要求较好的气密性和稳压性,对风机系统要求

精密播种机设计_毕业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坝、还是浅丘地区;无论是板结的土质,还是疏松的土质都能适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合适的播种器。通过调节犁铧和种子储存孔的行距,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精密播种播种机播种施肥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eeder, inter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small planting fertilization work multifunctional sophisticated seeder. This structural advantages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fields planting. Applicable to all sizes of land; Whether plains or hills; Whether hard soil or loose soil. We can select the plant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By regulating platoon of vehicles and plow can easily sow wheat, barley, sorghum, soybean, corn and other crops. This examp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eder platoon of vehicles, fertilization devices, trenching vehicles structure. Key words:precision planting seed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

最新小型荞麦播种机设计动力、传动、行走及功能转换机构

小型荞麦播种机设计动力、传动、行走及功能转换机构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山地用小型荞麦播种机动力、传动、行走及功能转换机构的设计 二级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09040205 学生姓名张弛学号 10904020532 指导教师杨岩职称教授 时间2月25日——6月14日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1章引言 (1) 第2章播种机概述 (2) 2.1播种机现状 (2) 2.2播种机分类 (4) 2.3播种机发展趋势 (5) 第3章小型荞麦播种机的设计计算 (6) 3.1总体传动设计方案的选择确定 (6) 3.2工作阻力的确定 (8) 3.3工作速度的确定 (8) 3.4驱动功率的确定 (8) 3.5地轮的转速 (9) 3.6传动比的确定 (9) 第4章链传动的设计 (10) 4.1地轮与排种器之间的链传动 (10) 4.2地轮与减速轴之间的链传动 (14) 第5章带传动的设计 (19) 第6章链轮的设计 (22) 6.1链轮的材料选择 (22) 6.2地轮与减速轴之间主动链轮的设计 (22)

6.2地轮与减速轴之间从动链轮的设计 (23) 6.3地轮与种箱之间主动链轮的设计 (24) 6.4地轮与种箱之间从动链轮的设计 (25) 第7章带轮的设计 (25)

7.1带轮的材料选择 (25) 7.2主动带轮的设计 (26) 7.3从动带轮的设计 (26) 第8章链轮的设计 (27) 8.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27) 8.2减速轴的结构设计 (28) 8.3地轮轴的结构设计 (28) 第9章支架、扶手与轴承等选择设计及功能切换 (29) 9.1支架设计 (29) 9.2把手设计 (30) 9.3轴承选择 (31) 9.4功能切换 (31) 第10章三维建模及装配 (31) 结语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丝瓜高产种植技术视频及栽培技术

丝瓜高产种植技术视频及栽培技术 一、整地 生产用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略 酸的沙壤为宜,不宜瘠薄的土壤。海南的土壤一般都偏酸,而且土 壤有机质的含量偏低。整地时,一般每亩要撒施石灰50-100公斤, 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辅以NPK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饼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NPK复合肥 5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饼肥30公斤。最好是 一起混合腐熟后再做基肥施放。 一般基肥的施放量占丝瓜总生产期用量的2/3。起畦一般宽为 1.40米(包沟),畦宽为30-35厘米,长度以实际大田为准。丝瓜不 耐热,最好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覆膜时,尽可能选晴天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地膜的选择有:白色地膜对土 壤增温效果较好;黑色地膜对抑制杂草生长效果显著;银灰色地膜能 有效避免蚜虫危害。 二、种子处理 1.种子消毒浸种处理 针对海南的主要病害选用下消毒方法: (1)常温浸种:把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清洗干净,再换水浸种3-5 个小时。 (2)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保持水温均匀 浸泡种子15-20分钟,放至常温后拿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浸3-5 个小时,主要是为了杀死种子种皮表面的病菌。 (3)药物浸种:

50%速克灵浸种: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放入速克灵15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中浸种2-3个小时。主要防治丝瓜灰霉病。 2.催芽 三、播种 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温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播种期。 2.种子质量 必须符合GB16715.1-1996中2级以上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8%。 3.播种量: 根据丝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大田种植800-1200株,每穴播种2粒,用种量约350-500克。 4.播种方法: 丝瓜移栽成活率较低,一般采用直播方式。3-4月,整地作畦,宽约3米。种子经浸种催芽,于畦面两边播种两行。株距35厘米,开穴,每穴播3粒种子,1hm2约需种子300-450g。单行种植,株距为30-50厘米,每穴播种2粒,深度为1-2厘米,种粒平放,土壤田间持水量75%为宜,如过干可浇水少许,播后盖干草,以保温保湿。 播种宜选择晴天进行,覆膜栽培,破孔尽可能小些,以免风大时掀膜。 四、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播种机毕业设计

目录 1 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 1.1 我国播种机发展现状 (1) 1.2 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2) 1.2.1 单粒精密播种机迅速发展 (2) 1.2.2 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 (2) 1.2.3 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 (3) 1.2.4 广泛采用联合作业 (3) 1.2.5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 (3) 2 播种机概述 (5) 2.1 播种机类型 (5) 2.2 播种机主要结构 (5) 2.3 总体配置 (6) 2.3.1 主要技术参数 (7) 3 播种排种器 (8) 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8) 3.2 立式圆盘排种器的特点 (9)

3.3 排种器参数设计 (9) 3.4 壳体造型 (10) 3.5 种子的充填 (10) 3.5.1 排种器种子充填力学分析 (10) 3.5.2 充种过成 (13) 4 排肥器 (15) 4.1 排肥器的要求 (15) 4.2 排肥器选择 (15) 5 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18) 5.1 开沟器的要求 (18) 5.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18) 5.3 开沟器使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 (19) 5.4 芯铧式开沟器 (19) 6 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 (21) 6.1 输种管 (21) 6.1.1 输种管的类型 (21) 6.1.2 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21) 6.2 覆土器 (22)

6.3 镇压轮 (22) 6.3.1 镇压轮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23) 6.3.2 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24) 6.3.2 镇压弹簧参数设计 (25) 7 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27) 7.1 种子、肥箱 (27) 7.1.1 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27) 7.1.2 种子、肥料箱结构特点 (28) 7.2 仿形机构 (28) 7.2.1 仿形机构类型 (28) 7.2.2 仿形机构主要参数 (29) 8 播种机组工作阻力与作业幅宽 (32) 8.1 工作阻力P与作业幅宽B (32) 8.2 播种机机组功率消耗N (32) 9 保养与保管 (33) 10 使用及注意事项 (34) 11 安全规则 (36) 12 常见故障与排除 (37)

试论陕北核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陕北核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为了提高陕北核桃产量和质量,实现优质高产,要结合陕北特殊气候因素,干旱、降雨量少等环境特点,采用相适合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核桃品种选择和种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对陕北核桃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核桃;优质高产;土肥水;病虫害防治 1、核桃品种选择及栽植 在种植过程中,核桃品种选择尤为重要。核桃分为早熟 和晚熟两个品种,要结合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进行选择。早熟核桃品种对环境要求较高,喜肥水,适于平原地区,灌溉条件良好的农户种植;晚熟核桃品种对环境要求较低,不需要过多的土壤肥料和水分要求,具耐干旱、耐瘠薄、耐霜冻、抗逆性突出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山区、荒坡、丘陵等地均可种植。种植核桃幼树时,对于 1 米以上的幼树要及时定干,定干高度的确定对于幼树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早熟品种定干高度以0.6?0.9m为宜,晚熟品种由于树冠较大,定干高度以1.0?1.5m之间为宜。为了确保幼树以及根系正常发育,应及时进行除草,灌溉等操作。核桃树在春季萌芽或秋季落叶后均可以进行栽植,一定要严把苗木质量,如不能及时栽

植要尽快进行假植,切勿伤害到过多的根毛,这样不利于树苗的成活。 2、土肥水管理对种植核桃土壤的管理是核桃栽培过程中重要环 节。由 于山地或丘陵上活土层较浅,为了避免地表发生板结,提升土壤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应注意除草以及土壤疏松。严格把控施肥量,基肥以早施为好,使用量要以核桃树的大小来确定,尽量在核桃采收之前使用。每株幼树施肥量在18?22kg,初果期施肥量在75?85kg,盛果期可施280?320kg肥料。 在发芽期应给予追肥,果实膨大前期及果仁发育之前分别使用。一般每株核桃树在盛果期年使用尿素6kg 左右,过磷酸钙2kg 左右,草木灰13kg 左右。尽量使用绿肥在山地,丘陵地带,并且进行翻压。核桃生长需要大量营养与水分,应注意灌溉,无灌溉条件地域应注意中耕保??。 3、核桃树整形与修剪 3.1核桃树整形修剪时期 般情况下,在果树休眠期对其进行修剪,但是核桃树 由于地理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修剪时间选择在秋季,这样可以有效保护核桃树的生长,防止其因养分流失导致的数目衰弱以及伤口愈合等问题的发生。 3.2核桃幼树的整形与修剪 修剪幼树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疏散分层形,种是

谷子播种机

谷子播种机 献给种地老人和留守种地妇女的一份厚礼!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小米的营养价值。全国消费量每年以三倍的速度增长。种植一亩谷子的收入,比玉米高出3—5倍。由于谷子的种子太小,多数农民种植一亩谷子,需要投入5—6天的时间,蹲下身子用手一株一株的拨除60万—100多万株多余的谷苗。夏日炎炎,长时间蹲下间苗的谷农腰酸、腿肿、脚麻、膝痛难忍!所以,谷农们几乎是蹲一步、跪两步等爬行姿势交替间苗,偶尔站起来展一下弯曲已久的腰腿时,天旋地转、晕眩欲倒,眼冒金星,如释酷刑! 有道是:只知米价高,谁知间苗难!种植一二亩,跪刑十多天! 多年来,我国对谷子播种机的开发一直没有停止,但一直没有一例成功!近几年市场上虽然有售“所谓的”谷子播种机,但无不让农民失望上当! 鉴于多年来90﹪的农村青年都进城市,体壮男人离乡打工。种地的只是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孝经》《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山西省临县李东农作物研究所(原临县吨谷谷子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李东先生,历经20余年科技攻关。特将谷子免间苗播种机研制成功。作为对天下种地老人的一份孝心和对于留守种地妇女的一份爱心奉献!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短小精干,轻巧耐用,操作简单,技术严谨。老人妇女拿得动,上山下梁不费劲”。机重6公斤,完全适合老人妇女使用。多一份爱心,减一份劳苦! 谷子、小颗粒种子免间苗、省间苗精密播种机 性能简介 其原理是:在通过本机排种控制系统对下种数量的精密控制,播种时按量定距,将种子相对有规律的单粒排放在出苗环境较好的土层。使出苗株距自然合理,减省了人工蹲下间苗的劳苦环节。 【性能特点】:谷子省间苗精密播种机,由中国农学会资深会员、中国著名谷子专家“吨谷一号”谷子发明人、中国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临县政协委员、山西省临县李东农作物研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在小麦二叶一心期进行化学除草,可用10%骠马乳油40ml或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必除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 三、重大病虫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小麦条锈病:小麦锈病俗名“黄疸病”,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大。它属远距离空气传播,河谷、风口地带发生严重,所以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准确掌握该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必须封锁消灭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控制早期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早春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与传统的露地栽培比较,具有保温、保水、减少投资,提早上市,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目前南方早春栽培,主要采用高畦地膜覆盖。 一、育苗时间 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可根据育苗方式和当地定植时间确定。华南地区可以采取大棚保温育苗,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有的甚至推迟至1月播种。 二、整地施肥。 1、整地:由于地膜覆盖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好,因而要求土层比露地栽培要深。一般翻耕深度在25~30厘米,以耕至底土为准。底土要求成坨成块,以利透水透气。表层土细碎,畦面平整,有利地膜紧贴土表,增加土温,杀死杂草等,发挥地膜覆盖的效果。畦宽不同地方栽培习惯不一样,南方畦高以20~30厘米为宜。 2、施足基肥:合理施肥是实现辣椒高产优质的关键,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性质灵活掌握,在整地作畦前要一次性施足优质有机肥或迟效复合肥。对于肥力中等的土壤,一般要求每亩施用农家肥料4~5吨。以上肥分可基本上满足辣椒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于缺磷钾肥的土壤,可增施50公斤/亩左右的过磷酸钙和20公斤/亩的硫酸钾。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 三、铺膜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定植方法:一是先定植后铺膜,另一种是先铺膜后定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二种方法。盖膜前再平整畦土表面,四周畦边削平、削直。盖膜时三人一组,首先在畦头将膜用土压紧,然后一人将薄膜展开,并拉紧使其紧贴畦面,另两人将膜的两侧用土压紧。盖膜前畦土要干爽,一般在定植前7~10天进行。沟底不要铺膜,留作灌水和追肥。盖膜前要根据畦的宽度选择适宜幅宽薄膜,以避免浪费。 四、定植 辣椒地膜覆盖并不能避免晚霜或低温对幼苗的危害,一般只能比当地露地栽培早几天,不超过10天。基本原则是晚霜后,土层10厘米深处温度达10~12℃时定植,一般是终霜后3~7天较为适宜。从南至北,早春定植时间多从早到迟,广东、广西可在2~3月定植。定植时不要破坏地膜,定植孔要小。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压蔸水,并用堆肥或菜园土将地膜孔隙及幼苗压住,有利保温,防止杂草生长。 五、定植后管理。 1、水分管理:由于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辣椒生长前期需水量较露地栽培少,后期植株生长较快,水分蒸腾量大于露地栽培。辣椒定植后3~5天为缓苗期,应每天上午浇一次复蔸水。中后期为高温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水。每3~5天灌水一次,早晚灌水,水不漫膜,以膜高2/3为宜。高温炎热季节,要勤灌勤排。

鸭嘴滚筒式播种机的设计研究

鸭嘴滚筒式播种机的设计研究 1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关键作业环节,必须在较短的播种农时内,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将种子播到田地里去,使作物获得良好的发育生长条件。作物的出苗、苗全和苗壮,因而由于精密播种可以保证种子在田间最合理分布,播种量精确,株距均匀,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减少田间间苗用工,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因此,现代农业对精密播种机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1]。 1.1我国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 我国从80年代末便开始研制精密播种机械。由于种子质量、整地条件、机械制造水平及机器价格等因素制约,我国80年代主要是推广半精量播种。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广精密播种机,有10多个企业生产了20多种型号的精密播种机。精密播种机以作物种类分为玉米及大豆精密播种机、谷物(小麦)精密播种机、甜菜精密播种机;以配套动力分为小型(5.8~13.2kw)、中型(16.2~36.8kw)和大型播种机(40.4kw以上)精密播种机;以排种器形式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精密播种机;机械式中又可分为垂直圆盘式、垂直窝眼式、锥盘式、纹盘式、水平圆盘式、带夹式等形式精密播种机。 1.2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1.2.1单粒精密播种机迅速发展 在国外,中耕作物如甜菜、玉米、棉花和某些蔬菜、豆类的播种都已大量采用精密播种,主要采用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精密播种机。由于气力式播种机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不需精选分级,容易达到单粒精播,而且通用性较好,又能适合较高速播种,因此使用气力式播种机越来越多。 为了达到单粒精播,提高株距的均匀性,大多都采用可精调刮种器,将多余种

荞头高产种植技术

一、土壤选择与处理 避免与百合科作物连作。长年性旱作地,应在翻耕烤土的基础上,结合整地每亩撒石灰20—25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稻田种藠实行藠头与一季晚稻周年性水旱轮作,减轻病虫侵染来源。 二、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且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长柄型单心藠头(白鸡腿)。选用无病虫、无伤口、无烂根的鳞茎,拆蔸去掉枯叶和修剪适量残根以备种用。 三、整地作畦 早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根据排水状况分厢作畦,开好排水沟。厢宽2—2.5米,一般采用开沟平畦栽培。 四、播种 大个型种苗亩用种苗230公斤;中小个型种苗亩用种苗200公斤;8月底至11月上旬均可播种,但以9月份播种为宜。行距25—28厘米、株距12—13厘米。 五、田间管理 藠头主蘖出土后,结合中耕除草浅松土,促进齐苗和分蔸,缺蔸处应采用带土移栽法补苗。冬旱时间长,应注意抗旱,高岸田和低坡地采用沟灌湿土法抗旱,其它旱地可采用行间铺放稻草,一方面可通过洒水先湿草、后湿土的办法抗旱,避免浇水板结土壤,另一方面也是冬季防冻的重要措施。在冬至前及时追施热性肥料,可达到防冻促长的目的。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基施湖草沤制的堆沤肥或土杂肥1000公斤、腐熟的人畜粪1000公斤,沟施钙镁磷肥40—50公斤。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冬至前10天左右及时追施腊肥,每亩采用腐熟的畜粪1000公斤浇施。3月上旬,藠头进入旺盛生长期和鳞茎形成期,需肥量较大,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1000公斤,草木灰50-60公斤。 六、病虫害防治 基地常年主要发生的藠头病害为霜霉病,春季多雨年份,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份进入发病高峰,一般掌握在霜霉病发病蔸率5—10%,每亩采用53%金雷多米尔锰锌50—6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零星混合发生的害虫有葱蝇和蚜虫,每亩采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克兑水4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一并兼治。 七、采收 作加工用的藠头采收期为6月8日—15日,采收时,藠头从地里掘出后,先拆蔸刈删枯叶和修剪适量残根,然后按收购质量标准为无须不伤肉,柄长2—3厘米,无青头烂个,无机械损伤的全白单心藠头进行整理,整理后及时交售订单加工单位。作种用的藠头,7—8月均可采挖,应按“室内贮种”和“存园留种”两种方法分别进行。

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浅论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彭德松 (罗平县水沟林场) 1引言 核桃在中国南方、特别是近年来山区栽培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核桃产业,促进核桃生产及其产品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核桃生产发展的热潮。目前,中国生产的核桃的趋势是逐渐品种化、集约化和大型化。然而,传统的一些零星散栽、大冠稀植的管理栽培风格,严重阻碍了人们的思想拓展,采用的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核桃种植的需求,导致了很多的密集种植核桃园可以不适龄生产,提早达到高产。为了改变人们对核桃种植认识的误区,提高核桃种植和管理水平,普及以栽培和管理为特征的核桃高的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水平,以适应现代核桃生产的需求。 2核桃枝芽特性及其管理技术要点 2.1枝芽特性 2.1.1较强的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 核桃的枝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芽的异质性。顶芽是最优质的核桃枝,长势最好最强。顶芽萌发坚持规模最大的单枝生长,对其下部的侧芽萌发成枝抑制较大,这样的来看,可以知道核桃的成枝能力较弱,枝条量小(小棒枝),容易光腿或空孔,相对有效的结果体积较小。 2.1.2背后枝生长势较强 核桃的背后之长势较强,容易出现“倒拉夺头”的现象,致使原头不断衰退,甚至逐渐枯干坏死。 2.1.3抗失水能力弱 核桃属一年生枝类树种,髓部较大,组织疏松,尤其是对于生长量较大的徒长枝,核桃枝条抗失水能力较弱,容易因为失水而造成“抽条”现象。 2.1.4短枝易衰弱 核桃的短枝容易谁退弱化,随着长势的衰弱,顶端的枯干坏死的部分枝条易转化为雄花枝。这些雄花枝不但大量消费营养物质,而且第二年就也会枯死。 2.1.5壮枝易成混合芽 核桃的壮枝容易形成混合芽,早实核桃每个母枝上顶端着生6~8个,晚实核桃每个结果母枝上可达2~3个混合芽。在这些混合芽中,都以顶生混合芽的质量最好。 2.2管理技术要点 2.2.1控制顶端优势 核桃修剪过程中,对延长枝的各类温和的截短部分,控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增加分枝量,补充扩大内膛空的部分,以防止分支的移动太快,扩大有效的结果枝位。 2.2.2控制背后枝旺长 背后枝在生长季节进行摘心或短截以及其他措施可以控制它的蓬勃发展,防止旺长,这可以保持原分支的增长潜力。有时也可通过运用背后枝换头的方式,增加开张角度。 2.2.3控制枝条旺长 可采取7~8月份摘心的措施来控制长势较旺的徒长枝或长枝,促进加粗生长,抑制枝条延长生长。这可以提高枝条的成熟度,从而增强核桃树及其机体的越冬能力。 2.2.4壮枝和衰弱枝的修建 对衰弱枝应及时短截复壮。而核桃的壮枝是主要的结果母枝,修剪时,注意选壮枝保留,对壮枝则不能短截。 3根系生长特点及其管理要点 3.1根系生长特点 3.1.1根系分布深 核桃根系分布较深,其中分布较深的,深度可达1m以下的土壤,主要吸收根分布在40~60cm土壤层。相对于其他物种的,核桃水平的根系分布范围小,主要分布在树干1~2m的半径之内。 3.1.2根系吸收输导能力较强 核桃树根有很强的吸收运输能力,在根部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向上运送到地面以上的机体部分,加之茎部木质部输导组织发达的原因,容易出现伤流现象,而且伤流期长、伤流量大。严重时,会成为枯枝现象产生的原因,即所谓的“抽条”(脱水、抽水)的现象。 3.1.3幼树垂直根生长优势明显 核桃幼树根系垂直生长存在一个很明显的优势,1~2年的幼树垂直根生长长度是地上枝条部分茎高的2~5倍。垂直根系的生长潜力很大,因此,不仅抑制新梢生长,也会影响侧根的增长,这是不利于根系在土壤中的扩展和根生量增加的特点,从而也容易影响根系吸收。 3.2管理技术要点 3.2.1满足深根性需求 为了满足核桃深根性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土壤管理,深翻深度应达到60~80cm。按照核桃水平分布范围小的特性,施肥的部位宜选择在距离树干1.5m左右的位置;②在建园的最初阶段,注意深土场地条件下的选择,山区土壤厚度要求不低于80cm,在平地区域,宜考虑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不易积水、地势较高的地势条件。 3.2.2根据易伤流的特点管理栽培 核桃根系吸水能力强,容易造成伤害的流动特性,根据这种伤流特性,在栽培管理中,注意以下几点:以避免在伤流严重时进行修剪,可以在萌芽之后或落叶以前修剪;加强越冬时期对水分的控制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防止“抽水”再一次严重的爆发。 3.2.3适度控制垂直根生长 摘要:核桃,坚果类果实,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水、肥,同时对水肥要求不严。核桃近年来已经成为山 区栽培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但核桃的栽培依然有许多问题,将针对核桃的特点以及问题加以管理和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核桃;栽培;要点;管理 145 广东科技2012.11.第21期

【CN109997457A】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35358.5 (22)申请日 2019.03.27 (71)申请人 山西农业大学 地址 030801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山西农 业大学 (72)发明人 董琦 王爱萍 刘青 张利军  尹学斌 贺立恒 李雨萌 谭生诚  张书铭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恒创益佳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6 代理人 付金豹 (51)Int.Cl. A01C 7/00(2006.01) A01G 13/02(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部与第二安装架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安装架的中部设置有播种盘,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并且第一安装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发明涉及铺膜播种机技术领域。该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通过第一安装架的顶部与第二安装架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架的中部设置有播种盘,第一安装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可实现针对不同规格的地膜进行快速调节,保证铺膜效果,提高播种机的适用性,且地膜的安装更换变得容易, 操作方便。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109997457 A 2019.07.12 C N 109997457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97457 A 1.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包括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顶部与第二安装架(2)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安装架(2)的中部设置有播种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4),并且第一安装架(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5),所述第一侧板(4)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并且固定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7),所述第二侧板(5)的底部开设有与活动杆(7)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槽(8),并且第二侧板(5)底部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动杆(7)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槽(10),并且连接块(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扣环(11),所述第二侧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扣环(11)相适配的固定扣(12),所述第一侧板(4)与第二侧板(5)相对一侧之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3),并且第一侧板(4)与第二侧板(5)相对一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双向螺纹杆(13)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竖板(15),并且两个竖板(15)内部的底部均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13)相适配的螺纹孔(16),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13)内部的顶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杆(14)相适配的活动孔(17),两个所述竖板(1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并且两个连接板(18)相对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9),两个所述的挡板(19)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活动杆(7)相适配的U型槽(20),并且双向螺纹杆(13)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链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环(11)包括安装板(111)、固定块(112)、压扣手柄(113)和环形扣(114),所述压扣手柄(113)的一端与固定块(112)通过活动销实现转动连接,并且固定块(112)的左侧与安装板(11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扣手柄(1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套管(115),所述套管(1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116),并且横杆(116)的两端通过螺母与环形扣(11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扣(114)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螺母相适配的外螺纹(1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设备箱(22),并且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盛料箱(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的正面与背面均活动连接有第一竖杆(24),并且两个第一竖杆(2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拢土盘(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均活动连接有第二竖杆(26),并且两个第二竖杆(2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土板(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子玉米杂粮铺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均活动连接有斜杆(28),并且两个斜杆(28)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压膜轮(29)。 2

精量播种机设计

毕业设计 学生姓名:马云鹏学号: 130501617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精量播种机设计 指导教师:张戌社(教授) 评阅教师:陈继荣(副教授) 2017 年 6 月

毕业设计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外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引言 (5) 1.1我国精量播种机发展背景 (5) 1.2 精量播种机研究意义 (5) 1.3精量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6) 第二章精量播种机的概述 (8) 2.1播种机的类型 (8) 2.2播种机主要机构以及功能 (8) 第三章精量播种机的排种器 (11) 3.1精量排种器的发展前景 (11) 3.2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11) 3.3排种器的选择 (12) 3.4勺轮式排种器的设计 (12) 3.5勺轮式排种器驱动的选择 (13) 3.6滚子链的计算 (14) 第四章开沟器的设计 (17) 4.1开沟器的技术要求 (18) 4.2开沟器不同的类型分析和分析 (18) 4.3开沟器的使用行距和前后距离 (20) 4.4芯铧式开沟器设计 (20) 4.5开沟器转轴的设计 (22) 4.6播种行距的调节和计算 (22) 4.6.1 行距的调整 (22) 4.6.2 播种量的调整和实验 (22) 第五章配套部件的设计 (24) 5.1输种管 (24) 5.2镇压轮的设计 (24) 5.2.1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26) 5.2.2镇压弹簧的参数设计 (26) 5.3种箱以及肥箱 (27) 5.3.1肥箱 (27) 5.3.2种箱 (27) 5.4覆土器 (28) 5.5变速箱的选用 (29) 第六章排肥器 (30) 6.1排肥器的不同类型 (32) 6.2排肥器的选择 (32) 第七章剩余部件的设计 (33) 7.1洒水系统 (33) 7.2覆膜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