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1.1 总则

1.1.1 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建筑地面工程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制定本标准。BczO6。

1.1.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面(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坡道等附属工程)工程中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施工。

1.1.3 建筑地面工程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必须采用工艺标准进行过程控制。

1.1.4 本标准是施工操作和过程控制的依据。采用本标准进行施工控制时,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

1.2 术语

1.2.1 基层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1.2.2垫层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1.2.3 基土

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1.3 基本规定

1.3.1 建筑地面工程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3.2 垫层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使用前经有关人员检

查认可。

1.3.3 垫层下沟槽、暗管、基土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垫层工程施工。

1.3.4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时,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

1.3.5 垫层工程所采用的拌合料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时,砂或砂石拌合料不应受冻。

1.3.6 当垫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1.3.7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1.3.8 砂石应选用天然级配材料。铺设时不应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压(夯)至不松动为止。

1.4 施工准备

1.4.1 材料准备

1.砂垫层:中砂、中粗砂

2.砂石垫层:天然级配砂石料。

1.4.2 技术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规范、标准以及工程情况等编制施工方案,并经批准;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进行技术复核,基层标高、管道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3.根据设计文件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

4.通过压实试验确定垫层每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

5.编制工程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需求计划。

1.4.3 主要机具

1.机械设备:打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机动翻斗车等。

2.主要工具:铁锹、筛子、铁耙、量斗、水桶、喷壶、手推胶轮车等。

1.4.4 作业条件

1.施工前已完成上道工序及相关工序,且经验收合格。

2.基土密实度应符合要求,表面干净、无积水,已检验合格并办理隐检手续。

3.基土内暗管埋设完毕,并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检查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

4.弹出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控制线或标志。

5.水、电已接通,机具设备已备齐,经试用满足施工要求。

1.4.5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专业技术人员应配置合理,劳动力已组织进场。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操作工人应进行岗前培训。

1.5 材料和施工质量控制

1.5.1材料要点

1.垫层铺设的砂或砂石的材料质量、级配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中粗砂。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其掺量不应大于50% 。

2.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树叶等有机杂质;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

1.5.2技术要点

1.构成垫层的原材料的体积比符合设计要求。

2.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3.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温度不低于0℃;如低于上述温度时,应按冬期施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1.5.3质量要点

1.砂垫层铺平后,应洒水湿润,并宜采用机械振实。垫层表面应平整,不应有砂窝、石堆等质量缺陷。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或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6 施工工艺

→→→→→

1.6.2 操作工艺

1.基层清理

铺设垫层前,应将基土表面清理干净。

2.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并挂线,作为控制铺填砂或砂石垫层厚度的标准。

3.摊铺(砂或砂石)

1)砂石垫层应摊铺均匀,不允许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如出现砂窝或石子成堆之处,应将这一部分挖出后分别掺入适量的石子或砂重新摊铺。

2)虚铺厚度由现场击实试验确定;如厚度大于300mm,应分层摊铺。

3)砂和砂石宜铺设在同一标高的基土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底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接槎处应注意压(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4)垫层铺设时每层厚度宜一次铺设,不得在夯压后再行补填或铲削。

5)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应充分压(夯)实。经检验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

4.洒水

摊铺级配砂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洒水湿润,以保持砂的最佳含水量。

5.压实

1)压实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作业时,应严格按照试验

所确定的参数进行。

2)采用平振法施工时,要使平板式振捣器往复振捣到密实度合格为止,移动时每行应重叠1/3,以防搭接处振捣不密实。

3)采用打夯机夯实时,一般不少于3遍,木夯应保持落距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全面夯实。

4)采用碾压法压实时,采用6~10t的压路机往复碾压。碾压遍数以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准,但不应少于3遍,其轮距搭接不少于500mm。此法适用于大面积的砂垫层,但不宜用于地下水位高的砂垫层。

5)对于边缘和转角处,可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振实后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压实前,如垫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7)夯压完的垫层如遇雨水浸泡基土或行驶车辆振动造成松动,应在排除积水和整平后,重新夯压密实。

6.找平检验

最后一遍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干密度(贯入度)应符合要求。检验方法可用环刀法、灌砂法或贯入法。

1.6.3 特殊气候施工

1.雨天施工时,砂垫层施工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有防雨措施,刚摊铺完或尚未夯实的砂,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排走,凉干后再夯打密实。

2.冬期施工时,不得在基土受冻的状态下铺设砂,砂中不得含有冻块,夯完的砂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或草袋保温。砂石垫层冬期不宜施工。

1.7 质量标准

1.7.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7.1的规定。

1.8 成品保护

1.8.1 垫层铺设完毕,应尽快进行上一层的施工,防止长期暴露。如长时间不进行上部作业应进行遮盖和拦挡,并经常洒水湿润。

1.8.2搞好垫层周围排水措施,刚施工完的垫层,雨天应作临时覆盖,不得受雨水浸泡。

1.8.3冬期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受冻。

1.8.4已铺好的垫层不得随意挖掘,不得在其上行驶车辆或堆放重物。

1.9 安全环保措施

1.9.1安全措施

1.施工前应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2.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3.现场电气装置和机具使用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的有关规定。

4.打夯机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两台打夯机在同一作业面夯实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

夯打时严禁夯打电线,以防触电。

1.9.2环保措施

1.砂过筛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作业。

2.配备洒水车,对干砂石等洒水或覆盖,防止扬尘。

3.现场噪声控制应符合有关规定,严格遵循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和夜间施工的规定。

4.运输车辆应加以覆盖,防止遗洒。

1.10 质量记录

1.10.1 建筑地面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质量记录:

1.砂子、石子检测报告;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或贯入度)试验记录;

3.施工记录;

4.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2.1 总则

2.1.1 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建筑地面工程三合土垫层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制定本标准。

2.1.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面(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坡道等附属工程)工程中三合土垫层的施工。

2.1.3 建筑地面工程三合土垫层施工必须采用工艺标准进行过程控制。

2.1.4 本标准是施工操作和过程控制的依据。采用本标准进行施工控制时,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

2.2 术语

2.2.1基层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2.2垫层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2.3基土

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3 基本规定

2.3.1 建筑地面工程三合土垫层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3.2 三合土垫层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选用,使用前经有关人员检查认可。

2.3.3 垫层下沟槽、暗管、基土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后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垫层工程施工。

2.3.4三合土垫层施工时,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2.3.5三合土垫层应分层夯实。

2.3.6 三合土垫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表面应平整。

2.3.7 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黏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4 施工准备

2.4.1 材料准备

1.石灰:应用块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石灰块。

2.碎砖:用废砖、断砖加工而成,粒径不大于60mm,不得夹有风化、酥松碎块、瓦片和有机杂质。

3.砂:采用中砂或中粗砂。

4.黏土:土料宜优先选用黏土、粉质黏土或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2.4.2 技术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规范、标准以及工程情况等编制施工方案,并经批准;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进行技术复核,基层标高、管道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

验收合格。

3.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

4.编制工程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需求计划。

2.4.3 主要机具

1.机械设备:蛙式打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机动翻斗车等。

2.主要工具:铁锹、铁耙、筛子、喷壶、手推车、铁锤等。

2.4.4 作业条件

1.施工前已完成上道工序及相关工序,且经验收合格。

2.基土密实度应符合要求,表面干净、无积水,已检验合格并办理隐检手续。

3.基土内暗管埋设完毕,并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检查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

4.弹出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控制线或标志。

5.水、电已接通,机具设备已备齐,经试用满足施工要求。

2.4.5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专业技术人员应配置合理,劳动力已组织进场。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操作工人应进行岗前培训。

2.5 材料和施工质量控制

2.5.1材料要点

1.各种材料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黏土土料要用16mm的筛子过筛,确保粒径要求。

3.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砂不得含有机草根等有机物质;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和有机杂质的砖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60mm。

4.碎砖用前应洒水湿润。

2.5.2 技术要点

1.铺筑前,应通过配合比试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拌合料虚

铺厚度。

2.三合土垫层工程所采用拌合料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如设计无要求时,拌合料的体积比通过试验确定。

2.5.3 质量要点

1.垫层铺设时,每层厚度宜一次铺设,不得在夯压后再行补填或铲削。

2.夯压完的垫层如遇雨水浸泡基土或行驶车辆振动造成松动,应在排除积水和整平后,重新夯压密实。

3.三合土垫层表面平整;搭接处应夯实。

2.6 施工工艺

2.6.2 操作工艺

1.基层清理

铺设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

2.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并挂线,做为控制铺填三合土厚度的标准。

3.铺设拌合料

1)当三合土垫层采取先拌合后铺设的方法时,应按设计的配合比配制拌合料。设计无要求时,石灰、砂和碎砖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3:6(熟化石灰:砂:碎砖),三合土拌合时边干拌边加水,均匀拌合后铺设;亦可先将石灰和砂调配成石灰砂浆,再加入碎

2)三合土垫层采取先铺设后灌浆的方法时,碎砖先分层铺设均匀,并洒水湿润,并应铺平拍实,而后灌石灰砂浆,其体积比

宜为1:2~1:4,灌浆后夯实。kUTMV。

4.夯实、提浆

三合土垫层可采用人工夯或机械夯,夯打应密实、表面平整。如有不平处,应补浇石灰浆,并随浇随打。最后一遍夯打后,宜浇一层薄的浓石灰浆,待表面晾干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整平

三合土垫层表面应平整,搭接处应夯实。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2.7 质量标准

2.7.1 三合土垫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7.1的规定。

2.8 成品保护

2.8.1 三合土垫层硬化期间应避免受水浸润。

2.8.2 严禁洒水扰动垫层。

2.8.3 垫层施工完后,夯压完的三合土垫层应避免受水浸泡,如遇雨天应覆盖,做好排水,防止雨水冲刷,灰浆流失。

2.8.4施工时,应对水准点等进行保护, 填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经常检查和复测这些水准点是否准确。

2.9 安全环保措施

2.9.1安全措施

1.施工前应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2.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3.施工机械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使用三相五线制,严禁乱拉乱接。

4.打夯机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两台打夯机在同一作业面夯实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夯打时,严禁夯打电线,以防触电。

2.9.2环保措施

1.灰土铺设、粉化石灰和石灰过筛,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作业。

2.配备洒水车,对干土、石灰、砂等洒水或覆盖,防止扬尘。

3.现场噪声控制应符合有关规定。

4.运输车辆应加以覆盖,防止遗洒。

5.严格遵循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和夜间施工的规定。

2.10 质量记录

2.10.1 建筑地面三合土垫层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质量记录:

1.原材料检验报告;

2.三合土垫层配合比通知单;

3.施工记录;

4.三合土垫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 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1 总则

3.1.1 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建筑地面工程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制定本标准。AFcnT。

3.1.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坡道等附属工程)水泥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停车场、地下车库垫层施工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1.3建筑地面工程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必须采用工艺标准进行过程控制。

3.1.4 本标准是施工操作和过程控制的依据。采用本标准进行施工控制时,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

3.2 术语

3.2.1基层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3.2.2垫层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3.2.3缩缝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

收缩缝。

3.2.4伸缝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3.2.5纵向缩缝

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3.2.6横向缩缝

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3.3 基本规定

3.3.1 建筑地面工程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3.2 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选用,并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前经有关人员检查认可。

3.3.3水泥混凝土垫层下沟槽、暗管、基土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后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

3.3.4 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3.3.5 水泥混凝土垫层变形缝应按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垫层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3.3.7 水泥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应设置伸缩缝。

3.3.8 水泥混凝土垫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表面应平整。

3.3.9 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3.4 施工准备

3.4.1 材料准备

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

2.砂宜采用中砂或中粗砂;石子采用碎石或卵石,级配要适宜,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 。

3.外加剂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4.2 技术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规范、标准以及工程情况等编制施工方案,并经批准;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进行技术复核,基层标高、管道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3.完成混凝土的试配工作(由试验室试配),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为施工配合比。

4.编制工程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需求计划。

3.4.3 主要机具

1.机械设备:搅拌机、平板振捣器等。

2.主要工具:翻斗车、手推车,大铁锹,灰斗或灰槽,筛子、小白线、木拍板、刮杠、木抹子等。

3.检测工具:水准仪、钢卷尺、卷尺、水平尺、混凝土试模、坍落度筒等。

4.计量器具:电子秤、磅秤等。

3.4.4作业条件

1.施工前已完成上道工序及相关工序,且经验收合格。

2.基土密实度应符合要求,表面干净、无积水,已检验合格并办理隐检手续。

3.基土内暗管埋设完毕,并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检查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

4.弹出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控制线或标志。

5.水、电已接通,机具设备已备齐,经试用满足施工要求。

3.4.5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专业技术人员应配置合理,劳动力已组织进场。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操作工人应进行岗前培训。

3.5 材料和施工质量控制

3.5.1 材料要点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出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要求。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凝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必须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

2.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3% 。

3.水宜采用饮用水,采用其他用水时,其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规定。

3.5.2 技术要点

1.垫层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普通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0~30mm。

2.基层应清理干净,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湿润。3.5.3 质量要点

1.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少于60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10。

2.严格操作工艺,控制流程时间。

3.6 施工工艺

3.6.2 操作工艺

1.基层清理

浇筑混凝土垫层前,应清除基土的灰浆和杂物,基土表面平整度应控制在15mm内。

2.找标高、弹线

根据墙上水平标高控制线,向下量出垫层标高,在墙上弹出控制标高线。垫层面积较大时,底层地面可视基土情况采用控制桩或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做找平墩,控制垫层标高。

3.混凝土制备、铺设、振捣

1)混凝土搅拌机开机前应进行试运行,并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

2)拌合料要严格控制配合比。

混凝土搅拌投料顺序应按石子→水泥→砂→水,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每一种混凝土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坍落度损失和防止离析、分层、漏浆,普通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30mm。

4)铺设前将基土洒水湿润。

5)混凝土铺设应从一端开始,由内向外、由远及近铺设,混凝土应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h;如间歇时间过长,应分块浇筑。

6)工业厂房、礼堂、门厅等大面积水泥混凝土垫层应分段浇筑,分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

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距相一致。

7)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12m。

8)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mm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5~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填水泥砂浆,详见图3.6.2。

图3.6.2 纵横向缩缝构造

(a)平头缝;(b)加肋板平头缝;(c)企口缝;(d)假缝

1-面层;2-混凝土垫层;3-互相紧贴,不放隔离材料;4-1:3水泥砂浆填缝

9)垫层内的管线应尽量分开布置,避免管线集中在一起而引起垫层开裂。

10)混凝土垫层应加强振捣工作,防止振捣不密实和表面不平整。混凝土振捣时,用铁锹摊铺混凝土,用水平控制桩和找平墩控制标高,虚铺厚度略高于找平墩,宜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4.找平、抹压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周围墙柱上的水平控制线或找平墩为标志,检查平整度,高出的地方铲平,凹的地方补平。混凝土先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用木抹子搓平。有找坡要求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养护

混凝土成型后应及时覆盖和喷水养护。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3.6.3 特殊气候施工

1.雨天不应进行混凝土垫层室外施工。

2.6级以上大风施工,室外混凝土垫层应采取防风措施。

3.冬期施工应编写垫层冬期施工方案,进行冬期施工技术交底(包括冬期施工的安全交底)。

4.冬期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室外如在负温下施工时,混凝土中应掺加防冻剂,防冻剂应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防冻剂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5.混凝土垫层施工完后,应及时覆盖塑料布和保温材料。强度等级低于C15混凝土垫层,不宜在负温下施工。

3.7 质量标准

3.7.1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7.1的规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