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

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
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

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

流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

机械产品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要提供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有市场竞争力、受用户欢迎的新产品,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机械工业产品设计和开发基本程序》JB/T 5505-2011,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的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必要的先行性实验和(或)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后,做出开发决策的工作阶段。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通过产品结构材料、工艺的分析选择设计计算以及必要的实验,完成编制全部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的工作阶段。

3.试制阶段

试制阶段是通过产品的试制和实验,验证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工装图样的正确性,产品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并完成产品鉴定的工作阶段。试制可有样机试制和小批试制。

4.定型生产阶段

定型生产阶段是工艺、工装定型,并进行生产制造的阶段。大批量生产的某些产品(如汽车、拖拉机等)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在定型生产前可增加“试生产阶段”。

5.持续改进阶段

持续改进阶段是通过了解并掌握解加工、装配、贮存及使用中的质量信息,用户要求,及时汇报、分析与处理,进行必要的实验,及时的改进和改善,以实现产品质量的不断发展,提高产品适用性的工作阶段。

对于一个已经决定开发设计的产品来说,意味着已经超过产品决策阶段,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一般更关注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详细工作内容见表1-1

小家电产品研发设计流程

小家电产品研发设计流程 步骤一:对市场的客户进行分析及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开放计划书及订定产品规格。 步骤二:对设计资料进行必要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初期零件表 2、初期制造流程图 3、关键性零组件适用报告 步骤三:拟定产品外观设计作业办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外观设计方针说明表 2、草绘、概念图 3、外观实际尺寸图、三维文档 4、产品外观色彩计划,即配色表 5、外观手板模型制作 步骤四:进行软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软件规划说明书 2、软件设计说明书、测试表 步骤五:进行硬件设计作业(PCBlayout),包括以下两项: 1、电子线路图、零件外观及尺寸规格 2、Layout注意事项与规格书, 步骤六:拟定结构设计作业,包括以下几项: 1、提出结构开发计划,对产品的材料先定好,如软胶、硬胶或透明件。对一些不太肯定的塑胶材料向模具厂请教参照意见。 2、设计三维结构图,考虑好上下盖得固定方式,设计出扣位和螺丝的位置,检查里面空间是否足够。想好按钮的固定方式和操作情况,注意按钮和按键之间的距离,特别注意设计在侧面按钮空间和操作可行性。 3、对透明件尽量不要用扣位,因扣位会使产品露白,建模前应把整体构思结构向上司汇报,并确认后方可进行,检查三维模型的干涉,进行机构模拟,对两件之间的配合要考虑,预留空间(因喷漆和电镀都会使产品空隙很紧,对上下盖得

配合能通过挤压和落地测试检查)。结构完成后要存储成图片给客户确认。 4、给出PCB的具体尺寸及限高,以便电子工程师列PCB。 5、绘制结构零件图、爆炸图、产品规格检验表,做零件样品检查记录。 6、制作结构手板和零件打样。对手板需严格要求,对做出的手板和图纸进行对照。利用手板的时间,准备其他东西,如充电片和螺丝等。将检查的结果再次给客户确认(同时将方件给模具厂报价,并定好模块)。出工程图时标明零件材质,是否有喷漆、电镀等进行标明,并注明产品不能有缩水、毛刺、熔接痕、露白和尺寸误差等。 7、做零件承认计划及量产准备计划 步骤七:制定模具开发作业,包括以下两项 1、签定模具开发合约书 2、试模检查。看纹路是否均匀一致,夹水线是否严重,美工线是否均匀,宽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有胶垫是否一致,扣位工作是否可靠,披锋是否严重。螺丝柱是否对证,上下螺丝柱是否顶住,是否虚位太大。表面缩水是否严重,入水位置是否影响外观,用手掐四周是否有异响,锁螺丝后是否离壳,锁螺丝是否可靠(打爆或打滑),胶壳是否变形严重、是否顶白、是否料花、是否胶花,胶件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产品设计流程

设计流程 一、项目咨询阶段 初始识别:注塑可行性、零件分解、特殊性 材料、重量、配件。。。 二、项目启动 1.根据客户技术资料(图纸规范、标准)设计产品。 2.设计评审。主要参加人员:模具工程师、工艺(注塑、总装)工程师、项目经理、质量工程师等。 3.图纸发客户确认、反馈。 4.开发模具 (1)条件尺寸模型 对于某些装配部位预留后期调整尺寸。 (2)DE-FEMA(记录整个设计过程) (3)条件尺寸模型发模具、焊接、工装工程师。 5.制作测量表格 6.模具厂试模(T0、T1) T0:主要验证模具各部件运动机构 T1: 7.外观检查、尺寸检查 注:外观及尺寸检查需待工艺稳定、尺寸调整完整后再进行,特别是发动机部件。 8.厂内试模(T1) 提供客户线外装配零部件 (1)调整尺寸 (2)功能性试验 ①内外饰件:强度、老化试验等 ②发动机部件:功能性试验***** 9.IOD(神龙)供应商正式提交的零件(功能满足、装配性基本满足)

10.客户到公司确认工艺、生产等过程 11.EI(产品可上线装车) 13.3D/2D图纸更改、与客户交换图纸 发放图纸 设计经验总结 图纸 1.客户发过来的图纸『图纸接受记录』 2.发放给项目组的图纸『图纸发放记录』 POE 2D ASS(assemble) 配件开发 1.与供应商共同开发 2.提出功能要求 3.询价 4.确认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是否完整(信息越全面越好,包括材料、重量、加工工艺、色泽等)

零件号组成 (5位阿拉伯数字)A(Incoming):P (product) 由总部根据项目编号提供S(supplier) B(Step):P S (serial) C(index):01-09 D(software):K (CATIA V5) A(color) 内部 E(file type) 2011.1.12 下午袁亚飞会议室

软件开发流程图.docx

软件开发流程图 项目前期 需 求 变 化项目启动 需 要系统实变现 更系统调测 开始 获取用户需 编制初步方 编制进度 / 跟踪 需求基本确定 编制详细预 配置内部资 分配开发任 系统实现 控制/调 无需变更 技术调测 PM:获取 EU主要的关键性需求 PM:根据 GM安排编制简略 / 详细的建设方案 PM:基于内部预算对 EU提供费用报价 PM:与 EU确认需求变动及方案、费用调整 PM:完成详细内部预算并提交给GM PM: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配置详细人员、进度安排 PM:移交 EU需求给PG,安排 PG开发任务 PG:根据 EU需求及 PM要求,执行开发任务 PM: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审核PG工作日志, 确认 EU需求变动,执行进度控制,必要时变 更人员安排及内部预算 PG:技术调测及修改;根据TE 测试文档调试修改集成测

部署试

TE:进行集成测试,编制测试文档,提交PM,送达PG 未 通 过通过 通过项目后期 系统验收 结束PG:部署至外部服务器 PM:系统初验 EU:试用 PG : 部署正式上线,编制开发字典,提交PM M 获得试用意见 TE:编制系统操作手册、功能列表,提交PM PM:提交开发字典、操作手册、功能列表给EU,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结项,向 GM汇报 备注: PM (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PG (Programmer):程序员EU (End-User):最终用户TE (Test Engineer):测试工程师GM (General Manager):总经理 硬件开发流程图

产品调研 / 新产品立设计开发执行子项目分支执 首样评审业务部主导 研发部 研发部主导 业务部 研发部主导 研发部主导 业务部 采购部 研发部主导 业务部 工程部 1、资料搜集并拟定产品需求表 ① 预期的用途,特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 ② 类似产品的名称,型号或参考实物样板; ③ 细化客户对产品的外观、功能、价格等要求; ④拟定《产品需求表》展开评审会议 , 并形成《技术可行性分 析报告》同时交总经理审批。 2、研发经理组织结构、电子与ID 协调定义,进行3D 图形设计 与修改,形成《产品外观效果图》《产品3D 图》、《产品规 格书》会同业务、总经理展开评审会议,若评审通过,由业 务形成《立案通知书》和《产品研发任务书》交总经 理审批,输出交研发部进行设计开发工作。 注: B 类项目可直接评估形成《产品研发任务书》 3、研发部签收《产品研发任务书》 , 项目负责人根据《产品外 观效果图》、《产品 3D 图》、《产品规格书》、《产品研发 任务书》的要求对设计工作进行策划形成《项目进度表》,包括: ① 设计过程中各阶段时间和工作内容的安排; ②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安排; ③ 设计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分工及各小组之间的接口及工 作顺序等; 4、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进度表》推进设计,每设计阶段 必须与研发部经理进行设计评审,设计评审完成后研发部 完成硬件打样,首样制作由该项目各负责工程师共同制作, 并完成《样机测试记录表》、《操作说明》、《首样评审表》, 并填写《线路板通知书》、《开模申请表》交研发经理审核。研发 部根据设计评审结论编制 BOM、电路原理图、贴片图的PDF电子 版、结构爆炸图、《样机测试记录表》、《软件测试 记录表》、《样机测试记录表》并存档。 5、结构电子依《首样评审表》内容,对需要做设计变更的 尤其产品外观改动的,需经总经理批准的《设计变更表》, 才能对其模具设计修改,并填写《改模记录表》。首样评审完 成修改通过后,发放至工程部由工程部汇总完成《工程 样机测试汇总表》,3 个工作日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电子、 结构、工程、品质、业务进行项目首样评审。

电子产品新产品开发流程

1、目的 保证公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确保开发规范,达到产品的预期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自主产品的开发设计。 3、角色和职责 产品经理: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编写《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的市场分析和需求管理工作;组织评审,审核评审结果;协调项目组内各角色之间、项目组与外部角色的协同合作关系。 软件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系统整体架构的分析和设计,编写《软件方案设计说明书》,完成代码编写以及单元测试,参与代码互查。 硬件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硬件整体架构设计,包括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关键器件选型,制作《硬件方案设计说明书》,完成原理图设计、PCB 制作、BOM 单与软硬件接文件等的编制。 结构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产品外现与机械结构的设计。负责塑胶、五金等产品的相关模具、治具、夹具的设计、制造的评审。 测试工程师:负责测试的策划,组织编写测试用例与《测试报告》,监督测试质量,执行测试计划,参加测试用例的评审,实施测试。

采购工程师:负责物料采购,新物料的供应商开发、样品申请,产品打样以及交期跟踪。 4、项目启动准则 项目立项:输出《项目立项报告》在立项报告中,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应用背景,立项的目的,产品预售价格,成本预算,竞争对手的产品对比,产品开发周期;项目成员组成等; 5、流程图

6、开发流程 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活动:市场需求定位、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硬件设计与开发、结构设计与开发、样机联调、测试、验收等。 6.1、市场需求定位

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需求定义。目的是在用户与项目组之间建立对产品的共同理解。 6.1.1 需求获取 需求获取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结合自身的开发环境输出《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来源,获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行业标准; 竞争对手的产品说明书、技术说明书、宣传手册等资料;用户访谈与用户调查;可由公司市场部产品组负责组织、实施,并反馈给研发部门。 6.1.2 需求分析 在完成需求获取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后,项目经理组织进行产品的需求分析工作。建立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分配给产品的需求(包括嵌入式软件、硬件及结构)。 6.1.3 需求变更 无论最初的需求分析有多么明确,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也还是不可避免的。 6.1.4 需求跟踪 需求跟踪的目的是保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每个需求都被实现,且项目的其它工作产品与需求保持一致 6.2、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 该过程主要包括设计与开发两个活动。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流程

电子产品结构开发流程 目录 1、产品规划 2、产品开发流程 2-1、开发流程概述 2 2、外观ID评审 - 2-3、PCBA结构布局设计(经过组装后的PCB板) 2-4、机构件的设计 2-5、EVT Stage( Engineer Verification Test工程样品验证测试)2-5、DVT Stage (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设计验证测试) 2-5、PVT & MP Stage (Process Verification Test 小批量过程验证测试和Mass-Production 量产) 3、结束 “、产品规划 A、确定产品的定位 ①确定产品的销售地区 ②确定产品的使用对象 ③确定产品的消费档次 ④确定产品的使用环境

B、确定产品的规格 ①确定产品的使用功能 ②确定产品的外观形状 ③确定产品的检测规范C方案的评估 ①外观方案评估 ②工艺方案评估 ③机构方案评估 2、开发流程 2-1、开发流程概述 (1)外观ID 的评审 (2)PCBA机构布局设计 ( 3)结构件的设计 ( 4)EVT Stage ( 5)DVT Stage (6) PVT &MP Stage 2-2、外观ID 评审 ( 1)尺寸空间评估 ( 2)外接元件评估 ( 3)标准件的选择 ( 4)相关规范收集 ( 5)外观开模分析

(6)建立3D 模型 (7)制作外观手板 (8)出示资料清单 2-3、PCBA结构布局设计 (1)P CBOut-Line 的确定 (2)PCB主要零件的布局 ①EMI/EMC元件 ②I/O元件 ③PCB发热元件 ④光学元件 ⑤操作元件 ⑥其他特殊元件 (3)PCBMCO勺绘制(MCO时钟信号输出) ( 4)出据资料及清单 2-4 、结构件的设计 ( 1)零件拆分的确定,绘制方案图—>色彩工艺 ( 2)评审结构方案—>散热、导光、声音、组装、重量 ( 3)零件结构细部设计—>Cablerouting ( 4)制作功能手板 ( 5)功能手板检讨—>挂钩、定位、止口Button 、Boss 柱、美工线、battery (6)零件开模分析并制作DFM( DFM面向制造的设计,作用就

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

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 发流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 机械产品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要提供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有市场竞争力、受用户欢迎的新产品,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机械工业产品设计和开发基本程序》JB/T 5505-2011,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的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必要的先行性实验和(或)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后,做出开发决策的工作阶段。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通过产品结构材料、工艺的分析选择设计计算以及必要的实验,完成编制全部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的工作阶段。 3.试制阶段 试制阶段是通过产品的试制和实验,验证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工装图样的正确性,产品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并完成产品鉴定的工作阶段。试制可有样机试制和小批试制。 4.定型生产阶段 定型生产阶段是工艺、工装定型,并进行生产制造的阶段。大批量生产的某些产品(如汽车、拖拉机等)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在定型生产前可增加“试生产阶段”。

5.持续改进阶段 持续改进阶段是通过了解并掌握解加工、装配、贮存及使用中的质量信息,用户要求,及时汇报、分析与处理,进行必要的实验,及时的改进和改善,以实现产品质量的不断发展,提高产品适用性的工作阶段。 对于一个已经决定开发设计的产品来说,意味着已经超过产品决策阶段,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一般更关注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详细工作内容见表1-1 表1-1 设计阶段详细内容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过程

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 造型; a. .......................... I D 草绘 b. ............................. ID 外形图 c. ............................. MD 外形图 2.建模; a. 资料核对 ..... b. 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 初步拆画零部件 ..... 1.ID 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 是从ID 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 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 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 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故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t描线;ID 给MD勺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各IGES线画图导入PROE!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乍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B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故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 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电子产品研发流程

kaoya nghou电子产品研发流

目录 目的 -* 适用范围 ■. -?- 职责 . 四.研发流程图 五. 各阶段的主要活动/任务、职责及要求六.研发评审 七.研发变更管理 八.各阶段输出文档一览表

目的 为了规范kaoyanghou 自有品牌电子产品研发流程,明确各个研发阶段的主要活动、职责、输入、输出,确保研发产品的质量、进度、成本和服务等满足公司和用户的需求。 二.适用范围 1. kaoyanghou电子产品研发流程适用于公司电子产品的研发活动,如学生平板电脑、早 教类产品、婴童类产品。 2. 定义: 2.1. 新产品:本公司未生产过的产品 2.2. 旧产品:本公司已生产过的产品 23 OEM :依椐客户要求或提供的样办进行设计和开发 24 ODM :本公司自主研发和设计 2.5. 客户:对新产品要求与确认者,当OEM 时是“客户”,当ODM 时是本公司“总 经理” 三.职责: 1. 商务部/营销中心: 1.1 负责对ODM 产品市场信息或经销客户需求的识别与确认。 1.2 负责对OEM 客户要求的识别与确认。 1.3 必要时,上报总经理,由其召集副总经理、研发中心、品管中心、采购部、生产 中心、注塑部,对新产品的输入可行性进行评审,以使各部门明确客户要求,如 需对客户要求进行变更时,商务部/营销中心应作记录后 知会客户,客户确认同意后通知相关部门。 2 总经理(副总经理):决定产品开发种类,指导及批准产品开发设计方案,组 织设计的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 3 研发中心: 3.1 软件部:负责软件质量要求的识别与确认,软件开发可行性的评估,软 件开发方案的拟定和实施。提供软件设计内容文件,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 发生的软件设计问题。 3.2 硬件部:负责产品质量要求的识别与确认,产品开发可行性的评估,产 品开发方案的拟定和实施。提供产品设计图纸,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产品设计问题。 4 生产中心:负责新产品试产计划的实施及试产状况的反馈与跟进。

设计开发流程

设备开发流程

设备开发流程 一、确定开发项目、了解客户需求 1.产品品质要求 2.设备生产效率要求 3.设备标件采用的品牌要求 4.设备工作环境 二、分析产品 1.了解产品生产工艺 2.了解产品各方面尺寸要求及来料情况 3.与客户(技术人员)沟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设备使用地点的技术参数(摆放空间、及现场环境) 三、拟定方案 工程人员(视设备而定)讨论、分析出设备方案,包括: 1.设备示意图(整体示意图、重点机构示意图) 2.各部分机构的简介 3.动作说明 4.设备技术参数 四、方案审核

由工程人员组成审核组,对方案进行审核,包括: 1.设备可行性评估 2.设备成本评估(在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3.设备生产效率的评估 4.各部分结构的可行性评估 五、方案整改 对方案审核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如条件允许到客户生产现场确认六、客户确定方案 方案交给客户,客户根据需求对方案进行最后确定 七、设计开发 1.技术协议敲定,由一方制作,双方审核 2.工程师进行机构设计、三维细化 八、机构审核 由工程、电气、组装调试等人员组成审核组,对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审核,包括: 1.机械结构是否合理:功能性(功能、精度及机构干涉检查)、稳定性、安全性、人性化(组装调试及操作的便利性)和外观性 2.所设计设备的生产效率是否能满足客户生产需求 3.机器造价 4.各部分机构应易于组装、调试

5.各部分零件应尽量简单易于加工 6.各执行元件(机构及电控标件)的选用是否合理 九、零件及标件的整理 1.零件加工部分 (1)零件图纸出图,配合件在相应的图纸中注明,便于加工实配(2)图纸中带有公差配合部分,标件和零件互配需查清标件公差,在给出相应零件的公差 (3)图纸的审查,工程师交换审图,至少一人 (4)精密件需在图纸中要求加工商附有检验报告 (5)零件图纸按照相应的模块分类编号;按照零件的类型及精度等级分类(精密件、一般件、钣金件、圆件、大板等); 2.标准件BOM部分 (1)统一整理出标准件BOM(不含电气部分),交由采购部门询价及交期 (2)确认价格及交期,对于价格偏贵,交期偏长的标件确认能否替换,从品牌及型号考虑 十、加工件及标准件的检验入库 1.检验人员按照零件图,检验零件尺寸精度,实配零件 2.根据标准件清单,对照标准件型号、数量等是否有误 十一、机器组装 1.工程师和组装人员沟通,讲解设备组装的重点及设备动作逻辑 2.由工程师制作装配图(或提供三维图),供组装人员组装参考

比亚迪电器及电子产品开发流程

一、设计开发流程阶段划分 比亚迪电气及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划分为6个阶段,各事业部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可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及开发模式对各个开发阶段及其主要活动进行合并删减和/或分解细化,并在项目开发计划中体现。 1、前期调研 2、功能确认 3、产品设计 4、产品定型 5、生产确认 6、量产 二、各阶段的主要活动/任务、职责及要求 1、收集市场需求信息 销售部门负责调查和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对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初步评估 2、选定产品开发主题 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初步选定新产品开发主题,确定新产品开发的大致方向 3、初步明确产品要求 各事业部项目部门经理/主管组织相关部门初步明确产品的基本要求,并进行产品生命周期预估 4、可行性分析评估

各事业部项目部门经理/主管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评估 5、立项批准 总裁签署项目立项批准书,批准立项 三、功能确认阶段主要工作 1、项目分析 各事业部项目部门经理/主管组织各相关部门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并选定初步的产品开发主题,明确产品要求(如:产品的物理/功能特性、应用范围和使用环境、可靠性、总可用性、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附加要求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评估,适当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1)市场分析(含同行业质量/可靠性目标收集和分析)(2)政策分析 (3)技术分析 (4)专利初步分析 (5)SWOT分析 (6)产品定义建议 (7)资源需求分析 (8)成本效益分析 (9)项目进度计划 2、项目立项 在上述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由事业部项目部门组织各相关部

门共同完成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可行性评审通过之后由总裁批准立项,并明确以下事项: (1)项目名称 (2)项目背景 (3)项目目标 (4)项目任务分工 (5)项目进度计划 (6)费用预算 (7)项目开发小组(PDT)负责人 四、产品设计阶段主要工作 1、设计开发策划 (1)组建PDT、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下达设计任务书、制定项目计划、方案设计及评审、产品定义确定、初始DFMEA开发产品设计开发和评审 (2)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子系统设计/开发、零部件设计/开发、包装设计、随机附件开发、设计和开发评审 (3)初始过程设想和开发 (4)初始过程设想、初始PFMEA开发、初始过程开发和评审 (5)阶段总结和批准 (6)总裁办组织对S0阶段进行阶段总结(含产品成本分析)并组织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后提请事业部总经理批准是否可进

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图

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图 开始 客户要求提出 1.产品开发项目(PDP) : 1.客户提供书面文件数据;输入输出 2.客供图纸及其它文件;2.客户电邮、电话或会谈记营业部受理及确认客户要求 3.客供马达样办及客产品;录等信息; 通知工厂确认可否开发 1.客户要求清单;输出输入 2.客办分析记录;客户要求分析及确认 3.客办相片; 输出输入1. APF或WWDDA;项目开发可行性评估2. RNPJ. 输入输岀1.批准之APF或WWDDA;是否立项2.批准之RNPJ. ------- 欢迎下载资料,下面是附带送个人简历资料用不了的话可以自己编辑删除,谢谢,No营业部回复客户1.产品开发项目(PDP) ; Yes 2.客供图纸及其它文件;输出输入3.客供马达样办及客产品;1.产品开发计划书;产品设计开发策划4.客办分析记录;5.客办相片等.6. 输入设计和开发 XXX个人简历过程设计开发产品设计开发 1.产品开发计划书、RNPJ; 2.试产通知书;1.产品开发计划书;个人资料 1.初始物料清单;1.类似产品以往生产异常、3.图纸、Part List、QCS等; 2. 客户要求清单及其对应之输出输入输出输入客户投讨退货、严重质理2.初始过程流程图;4.初始过程流程图;相关要求;产品设计前期准备PFMEA分析资料收集事故、设计更改数据. 3.初始特殊特性清单.□.初始特殊特性清单;3.客办分析记录及相片等.姓名:xxxx婚姻状况:未婚6.原材料及包装规范等. DFMEA分析资料收集出生:1987-06-24政治面貌:团员输出输入1. PFMEA. PFMEA分析输出输入1. DFMEA;性另lj:男民族:汉1.试产过程流程图;DFMEA分析2.特殊特性清单;

机械类-设计部新产品研发流程

技术部新产品研发流程(草案) 一、部门内部核心文化 “品德、智慧、学习、创新”,成就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 “友好、信任,创造和谐环境;团结、奋进,发挥共赢精神”,成就一个卓越的技术团队。 二、新品研发步骤与绩效考核办法 1、积极参与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市场调查及新产品开发可行性分析(包括成本概预算)。 2、积极参与投标过程中的技术交流。(派技术代表) 3、合同签订后开始履行合同,具体流程如下: ⑴通过e-mail传达合同精神,所有技术相关人员均需参与设计提案。 ⑵合同提案专题会议。(群策群力,提出最优方案,体现团结思想及团体智慧) 交流设计思想,初步确定设计方案,拟定设计项目组,并指定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负 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可获得500元项目管理奖。 ⑶签订项目履行协议,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具体设计周期。 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可获得500-1000元不等项目奖金。 团队人员按时完成任务可以获得每人500-1000元不等奖金。 项目未按时完成不发奖金,且推迟一天完成任务按100元/天罚,罚款上限为1000元。 ⑷初步设计 方案原理图设计。 产品总图设计。 产品主要分部件总图设计。 传动及重要部件的设计计算,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⑸总图会审(结构合理性,避免大的设计错误发生,设计交流学习)。 ⑹零部件设计。(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合同履行) 优先设计能产生大量生产量的零件及制作周期最长的零件设计。 ⑺设计图纸的校对、审核、批准,并确定生产完工日期。 及时做图纸电子存档,并复印已签字图纸作资料库存档。

做标准件库零件存档。 ⑻图纸发至车间生产,并作图纸发放登记。 跟踪车间生产,核实生产与设计是否相符,通过生产检查零件设计。 督促车间生产质量,做好设计检查跟踪记录。 ⑼零件图全部完成应到车间继续跟踪,进一步检查设计结果。 ⑽售后跟踪与服务 (项目负责人应对这个项目都有所了解,并能适应产品售后的安装技术指导或客户技术交流。) 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设计问题,项目负责人应参与包括故障分析,现场问题指导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且其它项目组人员都应积极支持产品售后工作,争取将设计工作做到更好,更完善。 ⑾项目组负责人负责检查整理所有项目存档文件。 项目组所有人均应写一份产品设计跟踪体会。 ⑿开项目完工总结会,并对设计人员发放项目奖金。 (在新产品第一轮试制完成,第二轮完成小批量并生产投入使用后执行)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结构设计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开发性设计(OEM):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出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适应性设计(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做局部的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在质和量方面更能满足使用要求。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适应更多的容量要求。这里的容量含义很广,如功率、转矩、加工对象的尺寸、速比范围等。 一、新产品立项阶段 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及项目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还要编写设计任务书、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 二、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 1.确定开发项目后,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 2.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包括: A.结构的可行性. B.包装方案. C.外观颜色的搭配. D.零件的材料要求.

E.功能是否可行. F.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 3、如评审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 4、做好评审报告。 三、设计结构图阶段 1.此阶段工作由结构工程师及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 2.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PROE(或其它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文件则可以直接导入,如没有则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若在画图过程中发现在PROE上是不能做到,或是出不了模时应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普通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 3.做结构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A.胶件的缩水问题; B.胶件出模具角度问题; C.生产装配的问题; D.零部件生产可行性,五金件尽量用现有的,标准的. E.装配间隙的问题(如喷油后,电镀后的装配问题) F设计结构时注意胶件尽量不要用行位出模. G.包装保护. H.胶件的进胶问题. I.安全性的问题. 4.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跟供认

机械厂研发流程

1目的 对设计、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职责 3.1 研发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设计、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销售部及相关部门负责提请项目立项,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报告;参与相关的设计评审; 3.3 总经理批准项目立项,批准项目结项报告; 3.4 物资管理部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或新供方的开发;参与相关的设计评审; 3.5 技术质量部负责样机测试和生产导入,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检验,并出具验收报告,负责新产品的检验并出具检验记录表;参与相关的设计评审。 4工作程序 4.1 设计开发的策划 4.1.1设计、开发项目的来源及类型 a)市场需求; b)由基本型派生出的系列产品; c)产品局部结构改进; d)产品新增功能、性能。 4.1.2设计开发的策划及评审 研发部经理根据上述项目来源,组织项目负责人讨论并进行分配,组织专人填写《项目立项建议书》,总经理批准后,研发部编制《项目规划书》并确定以下工作: a)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b)各阶段人员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单位;

c)资源配置需求,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其他相关内容; d)应包括设计目标、可靠性目标及质量目标等内容; e)设计最终评审的要求。 4.2 设计开发的输入 4.2.1 设计开发输入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主要功能、性能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与期望,一般应包含在合同、定单或《项目立项建议书》中;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国家强制性标准一定要满足; c)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 d)对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的特性要求,包括安全、包装、运输、贮存、维护及环境和工况等; e)方法、假设和公式的文件《总体设计方案》; f)风险评估的结果《新产品开发过程风险评估》。 4.2.2 设计开发的输入应形成文件,由项目组负责填写《设计开发输入清单》,并附有各类相关的资料。 4.3 设计开发的输出 4.3.1 设计开发人员根据《项目规划书》等要求开展设计开发工作,并编制相应的设计开发输出文件。设计开发输出文件应以能针对设计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形式来表达,参考《设计开发文件完整性要求》,按照《项目输出文件清单》进行输出; 4.3.2 根据产品特点确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征,包括安装、使用、搬运、维护及处置的要求; 4.3.3 由项目负责人对输出文件进行审核,研发部经理批准输出文件并签字后才能发放; 4.4 设计开发输出的评审 4.4.1 设计输出完成后,研发部组织研发部专家组、物资管理部、生产部、技术质量部等部门代表对设计输出进行评审。 4.4.2 设计输出的评审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a)机械设计图纸;

2017年新产品开发全套流程图方案图

2017年新产品开发全套流程(内部资料) 一、决策阶段 是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必要的先行试验,作出开发决策的工作阶段。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初期工作,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这一阶段包含下列程序。 (一)市场调查和预测 内容包括: 国外市场有无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 1、国内外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水平对比; 2、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价格及市场竞争能力等; 3、顾客对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使用意见和对新产品的要求; 4、提出新产品市场预测报告。 (二)技术调查 内容包括: 1. 国内外技术方针策略; 2. 过内外现有的技术现状,产品水平和发展趋势; 3. 专利情况及有关最新科研成果采用情况; 4. 功能分析; 5. 经济效果初步分析; 6. 对同类产品质量信息的分析、归纳; 7. 同类企业与本企业的现有技术条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特点; 8. 新产品的设想,包括产品性能(如环境条件、使用条件、有关标准、法规、可靠性、外观等),安装布局应执行的标准或法规等; 9. 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关键,根据需要提出攻关课题及检验大纲。 (三)先行试验

(四)可行性分析 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的可行性分析,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其内容: 1. 分析确定产品的总体方案; 2. 分析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含功能参数; 3. 提出攻关项目并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 4. 技术可行性(包括先行试验情况,技术先进性,结构,零部件的继承性分析); 5. 产品经济寿命期分析; 6. 分析提出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 7. 企业生产能力分析; 8. 经济效果分析: (1) 产品成本预测; (2) 产品利润预测。 (五)开发决策 1.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技术文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报告及开发项目建议书一类文件。开发项目建议书内容: (1) 新产品开发项目(顾客需要、目标预期效果); (2) 市场、顾客调查结果(市场动向、预测需要量); (3) 技术调查结果(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分析); (4) 新产品基本构思和特点(初步设想、包括外观要求); (5) 开发方式(自行开发或需引进技术,确定先行研究的内容); (6) 必要的投资概算; (7) 可行性分析; (8) 销售设想(时间、数量、价格、利润)即竞争性分析。 2.厂长批准开发项目建议书,正式列入企业性产品开发计划。 二.计划阶段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项目策划书范文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项目策划 书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 1、目的 保证公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确保开发规范,达到产品的预期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自主产品的开发设计。 3、角色和职责 4、项目启动准则 项目立项:输出《项目立项报告》 在立项报告中,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应用背景,立项的目的,产品预售价格,成本预算,竞争对手的产品对比,产品开发周期;项目成员组成等; 5、流程图

6、开发流程 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活动:市场需求定位、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硬件设计与开发、结构设计与开发、样机联调、测试、验收等。 6.1、市场需求定位 目的是经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需求定义。目的是在用户与项目组之间建立对产品的共同理解。 6.1.1 需求获取 需求获取的目的是经过各种途径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结合自身的开发环境输出《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来源,获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行业标准; 竞争对手的产品说明书、技术说明书、宣传手册等资料;用户访谈与用户调查;可由公司市场部产品组负责组织、实施,并反馈给研发部门。 6.1.2 需求分析 在完成需求获取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后,项目经理组织进行产品的需求分析工作。建立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分配给产品的需求(包括嵌入式软件、硬件及结构)。 6.1.3 需求变更

无论最初的需求分析有多么明确,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也还是不可避免的。 6.1.4 需求跟踪 需求跟踪的目的是保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每个需求都被实现,且项目的其它工作产品与需求保持一致 6.2、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 该过程主要包括设计与开发两个活动。 设计是指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模块等,在需求和代码之间建立桥梁; 开发是指软件工程师按照系统设计去编码开发,并进行单元测试、代码检查优化等。 6.2.1、设计原则 设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正确、完整地反映《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各项要求,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能、安全保密、出错处理及其它需求。 2)保证设计的易理解性、可追踪性、可测试性、接口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考虑健壮性(易修改、可扩充、可移植)、重用性;3)采用适合本项目的设计方法。若系统使用了新工具和新技术,需提前进行准备;考虑选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4)吸取以往设计的经验教训,避免重新出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 5)对于重要的和复杂度较高的部分要求有相当经验的设计人员担任;

设计开发流程

设计开发流程(初稿) 根据开发的各阶段进程,将开发过程规划为如下五个阶段: ●开发策划阶段 ●开发设计阶段 ●制样验证阶段 ●试产定型阶段 ●衍生拓展阶段 为了对开发的各阶段进行有效的系统控制,各开发阶段工作完成后,开发部应填写《产 品开发进度报告》 1、开发策划: 1.1市场调研:引用后附的《市场调研告报》 1.2开发立项建议:根据各项反馈和收集的信息,必要时可填写《立项建议书》,提出 新品开发意向和建议,统一上报至总经办,由总经办备案保存。 1.3立项审核:对于提报的立项建议,总经办可甄选处理,可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审核。 1.4编制《设计任务书》:应包括内容 *依《立项建议书》上的相关要求和意向,包括功能和性能上的原则要求等。 *顾客对产品的设计要求,包括合同、样品、图纸等 *类似或相近产品所提供的参考信息,包括各种性能参数,外型结构等。 *各项国家/行业/企业内部标准等。 *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等。 *过往类似产品所提供的适用信息 *设计开发所必须的其他适用信息 * 编制可实施性的具体开发设计方案,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并依实际情况拟定日程计划表,以有效控制开发进度。 1.5《设计任务书》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审核。审核/审批通过后以ISO文件形式予以保存,以待开发。 2、开发设计: 开发设计阶段一般可分为几个大的方面:如软件设计/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试样确认/文件存档等方面,实际运作时可依据各个过程间的有序性和相关性采取并行工作或单线工作。如:软件设计、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可安排不同人员,齐头并进地开展工作,但工艺设计一般在上述设计完成的情况下才能开展。 2.1软件设计: 2.1.1编制程序:如程序流程图,编程等 2.1.2 仿真调试:

电子产品设计流程

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 一、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 1、产品构思,市场的调度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对我们所设计的产品进行一下调查,看看产品所使用的背景、所处的条件和使用者对产品的要求等等。 2、技术方案(技术、要求、能力可行性),我们要对我们所调查的事项进行一下分析,看看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不是很大、值不值得我们生产,产品的销售途径怎么样以及我们对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并且评估市场的规模、市场的潜力、和可能的市场接受度,并开始塑造产品概念。 3、成本构成(材料、价格),这个阶段主要分析减少成本的因素,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如在采购方面。 二、方案阶段: 经过我们对产品的需求调研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是不是可以对它生产。若可以,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设计方案了。我们制订产品的方案设计,我们就要对该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通过优化设计和必要的试验提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关键元器件的参数计算,初步的结构设计等。 1、系统级设计,这个阶段主要是看产品性能指标的要求以及选择芯片型号。 2、电路模块,我们在原理设计的过程中,工程师在进行实际的布局布线前对系统的时间特性、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散热情况等问题做一个最优化的分析,当然这些工作大多需要由专业的PCB设计工程师来完成,原理设计工程师通常没有办法考虑到这样细致和全面。 3、项目预期、测试方案、单元划分、成本估算、风险评估、进度计划、人员分配,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规格以及产品价值的描述等方面内容,决定产品的开发可行性,对产品的估计进行严格的调研,并完成

后续阶段的计划制定。在这个阶段,参与项目的人员也要确定,每个人员都要有严格的分工,各尽其职,认真完成各自的任务,并能很好的配合团队其他人员协调工作。 4、初样制作是检验设计方案正确与否的依据,我们根据上述预研阶段中在电路搭试的基础上,制作PCB手板及样品,进行各种参数的测试,并做出完整的记录。若制作的样品取得较为满意的测试结果,则写出初样制作总结报告,此外还应制作完成一份文档,以便我们后期可以使用它;若初样评审未通过,则重新进行预研,重新制作样板,直到初样评审通过为止,这个阶段的工作一定要仔细。 三、设计环节: 1、选择材料,这时候我们已经确定了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在选择芯片和器件的时候要尽量正确可行,我们在软件设计的时候程序要规范化,代码能短则短,一定要有注释且要规范到函数级。 2、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为在产品卖出去之后我们无法预测他的工作环境和使用环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注意,并且需要我们在产品出售之前要考虑,否则,产品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3、我们还应该了解电子产品的认证指标,如IEC61000-4-4,5。 4、我们还要考虑怎样设计电路板可以使它稳定、可靠。 四、测试: 设计人员在测试验证阶段,一方面要验证产品的功能、性能的指标是否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另外一方面,还要验证在PCB设计前的仿真分析阶段和PCB设计后的仿真分析阶段所做的所有的仿真工作、分析工作是否是准确、可靠,为下一个产品开发奠定很好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测试和验收,即模拟各种方法测试产品的稳定性,这一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测试以及用户测试,甚至包括产品的小批量测试生产以及市场的试销等,当然,这一阶段的标志是成功的通过产品测试,完成市场推广计划,以及建立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