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对应的流程/规范

1. 目的

规范千分尺校验方法,保证千分尺的测量可靠性。

2. 概述

本指导书描述了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至100mm外径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的板厚、壁厚千分尺;

以及分辨力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mm的数显外径千分尺的校准。

4. 操作说明

4.1 引用文件

本作业指导书引用下列文件:

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

4.2 校准条件

校准测量范围不大于100mm的外径千分尺,其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室内湿度不大于70%RH。

表1 室内平衡温度时间

4.3 通用技术要求

4.3.1 外观

4.3.1.1 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

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4.3.1.2 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千分尺应具

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校对量杆应用隔热装置。

4.3.1.3 千分尺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4.3.1.4 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3.2 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4.3.2.1 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4.3.2.2 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拆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4.3.2.3 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4.4 计量性能要求与校准方法

4.4.1 示值误差

4.4.1.1 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

超出表3的规定。

表2 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端面的平行度

表3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端面的平行度

4.4.1.2 外径、壁厚、板厚千分尺示值误差用5等或3级专用量块校准,数显千分尺用4等或2级专用量块校

准。各种千分尺的受校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个点上,如表4所示。得出千分尺示值与相应量块尺寸的差值,各点上的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表2或表3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

表4 各测量范围受校点

4.4.1.3 对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以相应的千分尺测量下限的量块对零。

4.5 数显外径千分尺细分误差

4.5.1 数显外径千分尺数显装置的细分误差应不超过±2μm。

4.5.2 在测量范围任意位置上,沿测量方向转到微分筒,每间隔0.04mm校准1次,共校准12点,分别读出

各受校点数显装置的显示值与微分筒读数值之差。其最大差值应符合要求。

4.5.3 对于没有微分筒的数显千分尺,可用量块校准。

4.6 校准结果处理

4.6.1 符合表2或表3规定的千分尺贴上《校验合格》标签,并给出下次校准日期;不符合表2或表3规定的

千分尺,应报修或报废。

5.相关文件

6.记录的保存

7. 文件拟制/修订记录

8. 附件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深圳市盛荣鑫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RX-WI-008 编写单位:品质部 版本:A 发行日期:2012.08.01 机密等级: 绝密 机密 普通 合计页数:共 2页 核准复核审核制订 颜国林郑建华

版本/改次 A 深圳市盛荣鑫科技有限公司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修改日期 生效日期2012.08.01 页次/页数1/2 修订履历 制/修订日期修订內容制/修订者审核核准2012-08-01 初次制定郑建华颜国林

版本/改次 A 深圳市盛荣鑫科技有限公司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修改日期 生效日期2012.08.01 页次/页数2/2 1.目的:为规范千分尺操作/保养作业,便于操作人员正确迅速方便地使用该量具,减少测量误差。 2.范围:使用于本厂千分尺之操作。 3.作业内容 3.1注意事项 3.1.1首先用无尘布和无水酒精将千分尺表面擦试干净 3.1.2检查千分尺无污渍锈迹,微分筒转动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3.1.3检查测量接触面和量杆是否完整无损,定位螺丝是否松动 3.1.4千分尺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操作时不能太用力,不用时把千分尺清洁干净,并且用定位锁锁 死(测砧与测微螺杆保留一定间隙) 3.2操作步骤 3.2.1在测量产品前,先将千分尺归零,转动微分筒,当测微螺杆即将碰到测砧时,改用微调旋钮缓 慢推进,直到听到”咔咔咔”三声时,检查微分筒零刻度与固定套管零刻度应对其 3.2.2测量产品时,要将产品放平,旋转微分筒,使测微螺杆与测砧分开适应距离,再把测砧紧贴待 测件(保持待测厚度所在面与测微螺杆垂直),旋动微分筒,使测微螺杆往待测件靠近,当测微螺杆顶端即将接触待测件时,改为旋转微调旋钮推进测微螺杆,直到听到“咔咔咔“三声时,判断测微螺杆顶端与待测件到位 3.2.3读取数据:眼睛平视刻度线,所读取的数据就是实测数 4.附件:无 制订郑建华审核颜国林核准

游标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游标卡尺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卡尺的测量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规范卡尺的校准程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AML内测量范围≤500mm的卡尺。 3 计量标准 经外校合格的量块,外径千分尺及配套装置。 4 校准条件 温度: 22±3oC;相对湿度: 10%RH~70%RH。 5 校准周期 三个月 6 校准过程及方法(参照国标 JJG30-2002) 准备 校准前,先清洁量具,卡尺、量块及千分尺应平衡温度1~2小时。 外观检查 6.2.1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 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均等影响测量准确性和读数准确性的外观质量其他缺陷。 6.2.2 卡尺上的标识完整:制造商,CMC及序列号等。 各部分相互作用 6.3.1 尺框在尺身上顺畅地滑动, 无阻碍。 6.3.2 制动螺丝作用可靠。 6.3.3 尺框与尺身配合良好, 无明显间隙。 内爪的示值误差. 两个外量爪及两个内量爪能很好地并拢, 游标上的第一刻线及最后一刻线均能与尺身上的相应刻线对齐。 放一个10mm的量块在卡尺的外量爪中间, 锁紧制动螺丝,量块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 在此时沿着卡尺身方向测量两个内量爪之间的距离,测量三个点, 其中有最大偏差的读数即为测10mm

量块时的误差值,最大误差不超过±, 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内量爪的平行度,不可以超过下表规定。 测量范围(mm) 内量爪平行度 0-150 0-200 0-300 外量爪的示值误差 用外量爪测量量块, 记录卡尺上的示值。 下表列出了外量爪的测量点及允许测量误差: 卡尺类型测量范围(mm) 分度值(mm) 允许误差(mm) 测量点(mm) 数显式 0-150 ± 10 20 0-200 ± 20 0-300 ± 243 游标式 表盘式 0-150 ± 10 20 0-200 ± 20 0-300 ± 243 0-500 ± 75 150 250 468 对于每一测量点,用外卡测量时应使用两个位置,靠内的位置及靠外的位置;用内爪测量时使用中间位置2.(图见下页) 深度尺校准 深度标尺, 检查20mm处的深度值.将20mm的量块放在一级平台上, 用尺身端部与量块接触, 滑动深度标尺与平台面接触, 卡尺的示值误差不能超过下面中的列出值: 卡尺类型测量范围(mm) 分度值(mm) 允许误差 (mm) 数显式 0-150 ± 0-200 ± 0-300 ± 游标式 表盘式 0-150 ± 0-200 ± 0-300 ± 7、结论 校准结果在合格范围内,卡尺为合格,贴上合格标贴并填写校准报告,否则为不合格,不合格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维修和报废处理,维修后须再做校准。

外径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机械式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机械外径千分尺的简介: 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 测量仪器,常见的机械千分尺如下图所示。它的量程为0~25mm ,分度值是。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 2、外径千分尺刻度及分度值说明: 1) 固定套管上的水平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 1mm 的刻度线,上侧刻 度线在下侧二相邻刻度 线中间。 2) 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 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 平线,它是作旋转运动 尺测测 微固旋测力锁隔 水刻

②不重合时的处理方法:先旋转旋钮, 至螺杆快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 置,当螺杆刚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 喀喀声,停止转动确认是否重全合。 如仍不重合,送(品管)计测室处 理。 4、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 步骤一:将被测物擦干 净,千分尺使用时轻 拿轻放; 步骤二:松开千分尺锁 紧装置,校准零位,转动旋钮,使 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 被测物体; 步骤三:一只手拿千分尺的尺架,将待测物 置于测砧与测微螺杆的端面之间, 另一只手转动旋钮,当螺杆要接近 物体时,改旋测力装置直至听到喀 喀声后再轻轻转动~1圈; 步骤四:旋紧锁紧装置(防止移动千分尺时 螺杆转动),即可读数。 5、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1)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 2)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

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度的十分之一,即; 3)如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 4)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 6、外径千分尺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接触后,可动刻主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 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下图1所示; 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 ——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 机械式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千分尺校准规程

千分尺校准规程 1、目的:通过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300㎜范围、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 4-1、外观: 4-1-1、要求:千分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及出厂编号,使用中及修理后的千分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 4-2、各部份相互作用: 4-2-1、要求: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可换或可调测砧的装卸或调整应顺畅,其作用可靠,锁紧装置应切实有效,测微螺杆无明显的轴向窜动与径向摆动。 4-2-2、方法:手感 4-3、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距离: 4-3-1、要求:对准零位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允许压线不大于0.05㎜,离线不大于0.10

4-3-2、方法:调整好千分尺的零位,转动微分筒使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相切,并按微分筒读出零刻线相对于固定套管纵刻线的偏移量,该数值即为离线、压线的数值。 4-4、示值误差: 4-4-1、要求:千分尺的示值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 4-4-2、方法:以5等或2级或相应等级量块,依下表一规定之受检点进行校准。 4-5、校对量杆的尺寸误差 4-5-1、要求:校对量杆尺寸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4-5-2、方法:校对量杆尺寸误差在三座标上进行校准。 表一:单位mm

5、校准周期为12个月 2016年10月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 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内径千 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 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 3、产品特性: ●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0.01mm和0.001mm,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 择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测量范围≤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 GB/T1216-2004。 ●测量范围(25-3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范围(300-1000) 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范围(1000-3000)mm外径千分尺 附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尺 寸测量器具。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寸 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 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 JB/T 10007-2012。 ?测力装置注意事项:转动测力装置渐进量面,听见“卡卡”声,表明量面与 工件已接触上,测力装置卸荷有效,即可读数。 ?校对量杆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校对量杆用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外径千分 尺校对“0”位。把校对量杆当做被测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千分尺上的读数与校对量杆实际尺寸相同,表明“0”位正确。如果不符,则表明“0”位不

外径千分尺校准方法

外径千分尺校准方法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修订状态: B0 分发号: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会签与修订页:

1 目的 为了在公司内部开展校准工作,进行量值传递保证测量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 本校准方法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为500mm的外径千分尺;以及分辨率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数显外径千分尺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的检验 3 依据 3.1 JJG 21-2008 千分尺计量检定规程 3.2 JJF 1088-2002 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500mm~3000mm)校准规范 4 职责 4.1 计量中心负责外径千分尺校准方法的制定和修订。 4.2 计量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外径千分尺的校准和作出判定并做好相应记录与标识。 5 工作程序 5.1环境条件 5.1.1 校准的环境要求:温度:20±4℃;湿度:≤70% 5.1.2 校准前应将被检仪器及标准检具同时置于平板上让其在平衡温度放置足够长的 时间。 5.2校准项目 5.2.1 外观各部分相互作用检查 5.2.2 示值最大误差校准 5.3 千分尺的校准方法 5.3.1 外观用目视的方法检查,千分尺测微螺杆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或其 它缺陷;微分筒上的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楚,完整,数字 无跳动。各部分相互作用通过手动实验及观察检查各部分配合有无明显松动,微 分筒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测力装置应完好等。 5.3.2 示值最大误差校准方法;用千分尺专用2级量块或相应的专用量块检定,各受检 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个校准点上,各校准点上的最大示值误差均不应超 过相应规定。测量上限大于100mm的千分尺,将专用量块依次研合在相当于千分 尺测量范围下限的量块上依次进行校准;对于测量上限大于300mm的千分尺在其 他计量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用专用量块和专用检具只校准测微头的示值 误差。 5.4 判定要求: 5.4.1对于测量上限大于300mm的千分尺可只校准测微头示值误差,测微头各点相对于 零点的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3umm 5.4.2 千分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表1)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 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内径千 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 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 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 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 3、产品特性: 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0.01mm和0.001mm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 择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 测量范围w 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GB/T1216-2004。 测量范围(25-300) 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范围(300- 1000) mn#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范围(1000- 3000) mm外径千分尺 附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 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尺寸测量器具。1000- 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寸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 3000mmt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JB/T 10007-2012。 测力装置注意事项:转动测力装置渐进量面,听见“卡卡”声,表明量面与 工件已接触上,测力装置卸荷有效,即可读数。 校对量杆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校对量杆用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外径千分 尺校对“0”位。把校对量杆当做被测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千分尺上的读数 与校对量杆实际尺寸相同,表明“ 0”位正确。如果不符,则表明“ 0”位不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用规格为0-25mm 25-50mm等,每25mm一个等级。精度是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毫米=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千分尺的组成结构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长仪器,准确度可在之间。常用于测量细丝和小球的直径以及薄片的厚度等。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将测微螺杆退开,将待测物体放在的两个测量面之间。外径千分尺的尾端有棘轮旋柄,转动可使测杆移动,当测杆与被测物(或砧台)相接后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棘轮将滑动并产生喀、喀的响声,活动套管不再转动,测杆也停止前进,此时即可读数。读数时,从主尺上读取以上的部分,从微分筒上读取余下尾数部分[估计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即(1/1000)],然后两者相加,如图1-6(a)的读数为,(b)的读数为。

千分尺的校准

千分尺的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依据:JJG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 注意事项: 检定过程必须带手套,防止标准器生锈。标准器应放在干燥和温度适宜的检定室内,注意保持清洁,使用前应将各工作面用汽油擦试干净。每次使用完毕必须用汽油擦洗干净并涂上防锈油,放入盒内。检定条件: 温度(20±3)℃湿度:不超过70%RH 应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检定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3h。(根据测量范围~100mm) 外观: 标尺标记清晰,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均。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各部分相互作用: 主要指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摩擦,在测力的作用下全程运行灵活,不得有卡住,或一段行程灵活、一段行程不灵活等现象。千分尺的锁紧装置作用要可靠,能保证测微丝杆运行到任何部位都能可靠止动;对大于300mm的千分尺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 mm。 一般情况下凭手感觉,左手拿住千分尺弓架,右手拿住活动套管

前后推拉和左右摆动,只要感到有活动量就说明测微螺杆有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轴向串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杠杆千分表与测微螺杆测量面接触,沿测微螺杆轴向方向分别往返加力3N~5N。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轴向窜动量。 径向摆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将测微螺杆伸出尺架10mm后,使杠杆千分表接触测微螺杆端部,再沿杠杆千分表测量方向加力2N~3N,然后在相反方向加同样大小的力,此时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径向摆动量。 测力: 用分度值不大于0.2N的专用测力计校准。校准时,使测量面与测力计的球工作面接触后进行。千分尺的测力应为(5~10)N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当微风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后,微风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压线不超过0.05mm,离线不超过0.1 mm。 测量面的平面度:

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百分表和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一百分表的结构 百分表和千分表,都是用来校正零件或夹具的安装位置检验零件的形状精度或相互位置精度的。它们的结构原理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就是千分表的读数精度比较高,即千分表的读数值为0.001mm,而百分表的读数值为0.01mm。车间里经常使用的是百分表,因此,本节主要是介绍百分表。 百分表的外形如图5-1所示。8为测量杆,6为指针,表盘3上刻有100个等分格,其刻度值(即读数值)为0.01mm。当指针转 一圈时,小指针即转动一小格,转数指示 盘5的刻度值为1mm。用手转动表圈4时, 表盘3也跟着转动,可使指针对准任一刻 线。测量杆8是沿着套筒7上下移动的, 套筒8可作为安装百分表用。9是测量头, 2是手提测量杆用的圆头。 图5-2是百分表内部机构的示意图。 带有齿条的测量杆1的直线移动,通过齿 轮传动(Z1 、Z2 、Z3),转变为指针2的回转 运动。齿轮Z4和弹簧3使齿轮传动的间隙图5-1 百分表 始终在一个方向,起着稳定指针位置的作 用。弹簧4是控制百分表的测量压力的。 百分表内的齿轮传动机构,使测量杆直线

移动1mm时,指针正好回转一圈。 由于百分表和千分表的测量杆是作直 线移动的,可用来测量长度尺寸,所以它 们也是长度测量工具。目前,国产百分表 的测量范围(即测量杆的最大移动量),有 0~3mm;0~5mm; 0~10mm的三种。读数 值为0,001mm的千分表,测量范围为0~1mm。图5-2 百分表的内部结构 二百分表和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由于千分表的读数精度比百分表高,所以百分表适用于尺寸精度为IT6~IT8级零件的校正和检验;千分表则适用于尺寸精度为IT5~IT7级零件的校正和检验。百分表和千分表按其制造精度,可分为0、1和2级三种,0级精度较高。使用时,应按照零件的形状和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百分表或千分表的精度等级和测量范围。 使用百分表和千分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任何轧卡现象,且每次放松后,指针能回复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2 使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时,必须把它固定在可靠的夹持架上(如固定在万能表架或磁性表座上,图5-3所示),夹持架要安放平稳,免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摔坏百分表。 用夹持百分表的套筒来固定百分表时,夹紧力不要过大,以免因套筒变形而使测量杆活动不灵活。 图5-3 安装在专用夹持架上的百分表 1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测量零件时,测量杆必须垂直于被测量表面。图5-4所示。 即使测量杆的轴线与被测量尺寸的方向一致, 否则将使测量杆活动不灵活或使测量结果不 准确。 2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 它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量头突然撞在零件 上;不要使百分表和千分表受到剧烈的振动 和撞击,亦不要把零件强迫推入测量头下,图5-4 百分表安装方法 免得损坏百分表和千分表的机件而失去精度。因此,用百分表测量表面粗糙或有显著凹凸不平的零件是错误的。 3用百分表校正或测量零件时,如图5-5所示。应当使测量杆有一定的初始测力。 即在测量头与零件表面接触时,测量杆应有0.3~1mm的压缩量(千分表可小一点,有0.1mm即可),使指针转过半圈左右,然后转动表圈,使表盘的零位刻线对准指针。轻轻地拉动手提测量杆的圆头,拉起和

外径千分尺操作规程

外径千分尺操作规程 1、目的 为规范质量检验人员正确地使用公法线千分尺, 测量准确结果,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公法线千分尺结构 图外径千分尺 1-尺架;2-测砧(zhen);3-测微螺杆;4-锁紧装置; 5-固定套管;6-微分筒;7-测力装置;8-隔热装置 3. 公法线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3.1使用前验查千分尺是否完好,有无校验合格标识。 3.2使用时,将千分尺测量面及测量玻璃表面清洁干净。 3.3 使用时,必须首先归零。在归零时,缓慢地使测量杆与测砧接触,所用的力须和测量时保持一致(国家标准规定用力为2~3N) ,考虑到测量的不确定性, 一般都要置零两次以上, 测量次数不低于3次。 3.4将被测产品移入两测量面之间,调微分筒,使工作面快接触到被测物件后,调测力装置,听到三声“咔咔咔”时停止。 4.千分尺读数 4.1整数部分:主刻度上读出,以微分筒端面所处在主刻度的上刻度线确定。 4.2小数部分:固定套管上读出,以主刻度的下刻度线和微分筒上读出。 A、下刻度度线出现,0.5+微分筒数。 B、下刻度线未出现,微分筒上读数。 5 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5.1千分尺是紧密量具,使用时要轻拿轻放,用完之后在裸露部位涂上防锈油,并放进盒内,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可随意丢置乱放。

5.2随时注意电池电量情况, 如出现闪数或跳数应及时检查电池电量是否足够。 5.3在进行测量操作时, 应注意操作的速度和力度, 调节微分筒时,不可用力过猛,且不可在调节微分筒时,使两卡脚卡紧物件,要充分使用测力装置功能。 5.4在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时, 严禁单手操作, 最好采用千分尺底座或辅助设备。 5.6 由于千分尺为精确测量仪器, 考虑到其测量时的重复性因素, 测量时应多取几次测量值。

千分尺校准规范

菲恩(江门)科技有限公司 千分尺校准规范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目的 对内部的千分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G 21-2008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到500mm外径机械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的板厚、壁厚千分尺;以及分辨力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数显千分尺校准。 4、校准条件 校准测量范围不大于100mm的外径千分尺,其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应符合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千分尺及其校准用的量杆不应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 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1.2千分尺应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千分尺应具 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5.1.3千分尺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商(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5.1.4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4.2.1微分筒传动和测微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4.2.2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和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4.2.3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6计量性能要求与校准方法 5.1示值误差 5.1.1外径千分尺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得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 表-3的规定。

千分尺自校指导书

外径千分尺自校指导书 1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的千分尺的测量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规范千分尺的校准程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的测砧为固定式的普通千分尺。 3 计量标准 标准量块。 4 校准条件 温度: 22±5℃,恒温2小时。 5 校准周期 十个月 6 校准过程及方法(参照国标JJG21-2008) 6.1 准备 校准前,先清洁量具,千分尺、量块恒温2小时。 6.2 外观与各部分相互作用 6.2.1 千分尺不得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完整。 6.2.2 千分尺上的标识完整: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商,全长,型号及序列号等。 6.2.3千分尺调整时应顺畅,平稳,无卡滞现象,调零与锁紧装置的作用切实有效。 6.3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6.3.1 要求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6.3.2 自校方法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使杠杆千分表与测微螺杆侧量面接触,沿测微螺杆轴向方向分别往返加力3 -5 N,如图1所示。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轴向串动量。 测微螺杆的径向摆动亦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将测微螺杆伸出尺架1 0mm后,使杠杆千分表接触测微螺杆端部,再沿杠杆千分表测量方向加力2 ~3N,然后以相反方向加力2~3N。这一检定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径向方向检定。如图2所示,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径向摆动量。

图1 图2 6.4 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相对偏移 6.4.1 要求 不超过下表要求 6.4.2 自校方法 在平板上用杠杆百分表检定。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的千分尺用百分表检定。检定时,借助千斤顶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板上,如图3所示,调整千斤顶使千分尺的测微螺杆与平板工作面平行,然后用百分表测出测砧与测微螺杆在这一方位上的偏移量x,然后将尺架侧转90°,按上述方法测出测砧与测微螺杆在另一方位上的偏移量y。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按下式求得: △=(x2+y2)1/2 此项检定也可用其它专用检具检定。 图3

千分尺使用方法简明教程

千分尺使用方法1.各部名称: (1)数显千分尺 (2)刻度显示千分尺 2.刻度读取方法: (1)数显千分尺 测量值:直接读出所显示的数据。

(2)刻度显示千分尺: 测量值:主轴刻度+副轴刻度 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主轴和副轴放大图,说明如下。 〈1〉首先读出副轴边缘在主轴上的刻度。 在下图中,由于其边缘在主轴上处于7 和7.5 之间,所以主轴刻度是7mm. 〈2〉读取和主轴刻度基线重合的副轴刻度。 在下图中,主轴刻度基线对齐到副轴上的37 和 38 之间位置,再根据刻度分量读出其分刻度, 就可得0.4,因此副轴刻度是37.4。 〈3〉往在〈2〉中得到的数据上乘于主轴1 个刻度的单位。 在下图中,由于主轴1 个刻度单位是0.1mm,因此 0.01 ×37.4=0.374mm 。 〈4〉把〈1〉和〈2〉的结果相加,就得到(最终)测量值。 在下图中,其测量值是 7+0.374=7.374mm 3.使用顺序: 3.1 使用前的检查确认。 1)在测量面(基准面,锭子)上,不能有缺口,异物附着现象。 2)旋转棘轮,检查确认,锭子移动顺利。 3)用棘轮旋转移动锭子,使基准面和锭子缓慢地接触,然后再空转棘轮2~3 次。 在此时,检查确认基点(零点)正确。 *数显千分尺:进行复位,使显示为00.000。 *刻度显示千分尺:确认主轴零点和副轴零点重合,如果不重合,需通过调整千分尺 主轴来使主轴零点与副轴零点重合。 4 )在被测件的测量处上,不许有粘污,油等异物。 3.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千分尺的保持方法

〈1〉在原则上是必须按照下图所示,但根据情况,为了测量方便,允许用一只手保持,进行测量。 〈2〉在测量时对被测件施加的压力是由棘轮来控制,旋转副轴进行加压和棘轮来加压是相关的,因 此要充分利用此关系。

千分尺游标卡尺内校规程

千分尺游标卡尺内校规程 文件名称:千分尺、卡尺内校指导书文件编号:3,品管,05 制订部门:品管部制订日期:2001年月日页数:6 文件制修订记录 1.目的: 为确保千分尺、卡尺精密度符合要求,及经常保持正常状态,以验证产品品质,使仪器能事前保养重于事后故障维修。 2.范围: 本公司所有千分尺、卡尺维护与校验(含外借)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千分尺校验指导书 3.1.1千分尺外观检验: 3.1.1.1利用目视,各部的的涂层及电镀层,不得脱落及生锈。 3.1.1.2各部的形状,抛光情况,打印,分度等不得有缺点,注:分度面应施无光处理,分度打印应使用黑色。 3.1.1.3利用目视,螺纹部分应良好,全程应圆滑,而且动作应敏捷。 3.1.1.4视筒与套筒的间隙应均一,回程时套筒所生之振摆应不显明。 3.1.1.5心轴与砧座闭合误差,不得防碍使用。 3.1.1.6手动套筒之扫零调整应容易确实,视筒分度刻线应与套筒读取值 一致。 3.1.1.7棘轮弹簧钮之旋转应圆滑。 3.1.1.8固定钮夹紧心轴应简单确实。 3.1.2综合经度之检验:

以块规覆验校正千分尺标准10mm 20mm及块规。 3.1.3判定标准: 3.1.3.1最小刻度为百分之一公厘,其误差在?0.03mm内为合格。 最小刻度为千分之一公厘,其误差在?0.05mm内为合格。 3.2游标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3.2.1校验前: 3.2.1.1以目视检视,外部不得有弯曲变形。 3.2.1.2检验游标卡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 3.2.1.3扫零后以目视观察内外侧量面是否密合。 3.2.1.4检查深度测定杆之磨损状况。 3.2.1.5做好游标卡尺之积屑清洁,上油保养等工作。 3.2.2校验中: 3.2.2.1校验时必须要戴手套(皮质). 3.2.2.2游标卡尺校验点为下列几点: 150mm:41.2 81.5 121.5mm 200mm:20 41.2 121.5 191.8mm 300mm:41.2 81.5 121.5 191.8 291.8mm 300mm以上:以上述类推 3.2.3标准判定: 校验结果之误差值应在附表之误差范围内方为合格。本公司采用二级公差(单位:mm) 3.2.4校验后: 3.2. 4.1校验后判定游标卡尺合格应在卡尺后方贴上“量具检验合格”标签。 3.2. 4.2不合格游标卡尺要在高度规后方贴上“不合格”标签,待调整或送 修。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 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径千分尺、 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 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 3、产品特性: ●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0.01mm和0.001mm,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择 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 ●测量围≤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 GB/T1216-2004。 ●测量围(25-3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围(300-1000) 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围(1000-3000)mm外径千分尺附 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尺 寸测量器具。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寸 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 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 /T 10007-2012。 ?测力装置注意事项:转动测力装置渐进量面,听见“卡卡”声,表明量面与 工件已接触上,测力装置卸荷有效,即可读数。 ?校对量杆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校对量杆用于测量围大于25mm的外径千分尺 校对“0”位。把校对量杆当做被测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千分尺上的读数与校对量杆实际尺寸相同,表明“0”位正确。如果不符,则表明“0”位不准,

车床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1.目的: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车床所有操作者。 3.作业内容及要求: 3.1.开机前检查机床各手柄位置及传动部位是否合理,并擦拭各滑动 导轨,加施润滑油,各油池、油盒、弹子油盅等按规定进行加油。 3.2.车头箱手柄挂到最低档,开机运行3分钟。并查看油窗油位是否 达到了1/3油窗位置,否则通知有关人员按规定加油。 3.3.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应根据工件材料、精度要求 和机床、刀具、夹具等情况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加工铸件时,为了避免表面夹砂、硬化层等损坏刀具,在许可的条件下切削深度应大于夹砂或硬化层深度。 3.4.当粗、精加工在同一台机床上进行时,粗加工后一般应松开工件, 待其冷却后重新装夹,松紧劲适中控制变形,否则要借助工装。 3.5.凡下面工序需要进行淬火、磨削或超声波探伤的工件表面,本工 序加工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大于6.3um。 3.6.粗加工时的倒角、倒园、槽深等都应按精加工余量加大或加深, 以保证精加工后达到设计要求。 3.7.在本工序后无去尖角毛刺工序时,本工序加工产生的毛刺应在本 工序去除。 3.8.在切削过程中,若机床、刀具、工件等发出不正常的声音,或加

工表面的粗糙度突然变差,应立即退刀停车检查。 3.9.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3.10. 加工中进行自检测量时要正确使用量具。使用塞规、千分尺等 时必须轻轻推入或旋入,不得用力过猛;使用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千分表等时,事先应调好零位。 3.11. 凡加工件成组或配加工的工件,加工后应作标记(或编号)。 3.12. 细长容易弯曲的轴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如间断加工较长时间 时,需在轴中间加中心托架,或将轴落下采取吊挂式存放。4. 程序 4.1作业流程图 5. 规范内容及工艺守则: 5.1.车刀的装夹 5.1.1.车刀刀杆伸出刀架部分不宜过长,一般长度不应超过刀杆高度 的1.5倍(车孔、槽除外)。 5.1.2.车刀刀杆中心线应与走刀方向垂直或平行。 5.1.3.刀尖高度的调整。

外径千分尺校验规程

外径千分尺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外径千分尺校验的操作,确保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至100mm外径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 的板厚、壁厚千分尺;以及分辨力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mm的数显外径千分尺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 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室内湿度不大于70%RH。 表1 室内平衡温度时间 5.0通用技术要求与校验方法 5.1外观要求 5.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1.2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校对量杆应用隔热

装置。 5.1.3千分尺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要求 5.2.1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5.2.2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拆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5.2.3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5.3计量性能要求与校准方法 5.3.1示值误差 5.3.1.1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3的规定。 表2 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端面的平行度 表3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端面的平行度 5.3.1.2外径、壁厚、板厚千分尺示值误差用5等或3级专用量块校准,数显千分尺用4等或2级专用量块校准。各种千分尺的受校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个点上,如表4所示。得出千分尺示值与相应量块尺寸的差值,各点上

数显千分尺的校准方法及保养技巧【干货】

数显千分尺的校准方法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一、简介 数显千分尺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和优秀的性能。分辨率1μm/.00002",精度+-2μm,可保证很高的测量精度;可通过一个手持式控制器(或RS -232C 接口) 实现远程控制;内置模拟指针显示可轻松实现跳动测量。 二、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及保养: 1. 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 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 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 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 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 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7. 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8. 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 三、数显千分表内校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50mm 的

大量程百分表及分度值为0.001mm,测量范围为0-25mm的数显千分表的校准。 2、室内温度应在20±8℃范围内,校准前受检的百分表或千分表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少于2H,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校准规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一、操作方法 (一)、千分尺各部位说明: 1、尺架 2、测定砧 3、测微螺杆 4、锁紧螺丝 5、固定套管 6、微分筒 7、棘轮钮 8、隔热板 图一 (二)、量测前归零:一手持千分尺主体,一手旋转微分筒,至两测定砧接触前转动棘轮钮,使发出三至五声响,此时固定套筒管只有0刻线露出, 并且微分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重合,读数显示0.00mm。(三)、量测:一手持千分尺,一手持被测物,将被测部位置于两测定砧之间,旋转微分筒使一测定砧轻轻夹住被测物不致掉落即可。 (四)、读数:千分尺的读数是由带有刻度分划的刻度尺和微分筒刻度组合而成。 1、由微分筒棱边相对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位置读出毫米和0.5毫米数(如 图二读数14.5) 2、由固定套管上统刻线相对于微分筒到线的位置读出微分筒上的格数, 此格数乘分度值0.01mm,即得读数的小数部分。(如图二读数0.13) 将以上两部分读数相加,即得被测尺等读数。(如图二示被测尺寸为 14.63 mm) 图二

二、校验: (一)、校验前先把千分尺擦拭清洁,并检查量测面有无毛头,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有瑕疵者先排除。 (二)、依每一支千分尺的使用状况及范围选取适当之块规进行校验。(三)、在校验时千分尺测量面与块规轻微接触,并急速转动旋钮使其发出三至五声轻响。 (四)、校验时校验点数应三点以上,并依据校验值予以记录。 (五)、千分尺之允收标准为±0.01mm,电子分厘卡之允收标准为±0.001mm。(六)、如千分尺补正值超过±0.02mm,电子分厘卡补正值超过±0.002mm,则将量具予以降级使用或免用。 (七)校验周期三个月。 三、清洁保养:由使用者执行。 (一)、清洁方法: 1、清洁周期在每次使用完毕后,不作记录。 2、以干净之拭布擦拭分厘卡之外表,并擦拭干净。 (二)、保养方法: 1、保养周期在每天使用清洁后,不作记录。 2、必要时以防锈油擦拭千分尺之外表金属部分,以防止生锈。 四、注意事项: (一)、在每次使用前应先归零,以确保量测正确。 (二)、千分尺应防止碰撞,以确保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