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我是什么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我是什么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我是什么

一、课文导入

复习生字:摘苹果游戏复习。

1、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哪篇课文的生字?

生:我是什么

师板书课题,并请同学读课题,再齐读课题。

2、师:相信大家,生字都认识了。出示PPT,看谁能把苹果摘下来,

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二、品读课文

(一)导入

师: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真好,回忆一下,我到底是什么呢?

生:水

师板书画水,多么可爱的水呀!它还会变魔术呢!就让我们翻开语文书P14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1、2自然段。

(二)第一自然段

1、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看看水都变成了什么?

生:读,并回答问题。(3人左右)

①生:水变成了汽。

师:那你知道水是怎样变成汽的吗?

生:太阳一晒,水就变成了汽。(师板画太阳、汽)

师:接下来,汽又变成了什么呢?

生:云(师板画云)

②生:水变成了云。

师:那你知道水是怎么样变成云的呢?谁知道?/赶快到课文中找一找吧。

生找到举手,大多数人举手,

师:老师请你来读一读水变成云的句子。

生: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师板画太阳、汽、云)

2、指导读重点词:无数、极小极小

师:升到天空,我又变成了点儿,这样的点儿多吗?

生:多。

师:从句子中的那个词知道这样的点儿很多呢?

生:无数(语气加重了,突出多)

师:无数的点儿看得清吗?你又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生:看不清,我是从极小极小知道的。(语速很慢,真的很小。)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注意突出重点词。

生:齐读。突出重点词。

3、指导读云的句子

师:出示云的图片,一幅一幅看最后停在集合图上。从你们的眼

神中可以看出,云很

生:美。

师:“云”多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啊,有时候穿着白衣服,有时候穿着黑衣服,有时候又把红袍披在身上,让我们自由的读一

读,独处对云的喜爱吧!(出示云的句子。)

生:自由的读句子。

师:云不同的时候穿着不同的

生:衣服。

出示不同的云,孩子看图读句子,并联系实际生活拓展。

师:天晴的时候,云姐姐穿着白衣服,那什么时候云姐姐穿着黑衣服呢?

生:回答。(你观察生活真仔细/爱动脑筋)

师:现在傅老师要看看我班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早上和晚上云姐姐又把红袍披在身上。同时出示图片。那早上披着红袍的云,我们管它叫什么?晚上披着红袍的云,我们又管它叫什么?(课外知识真丰富,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孩子了。掌声送给他。聪明,反应真快!

师:云姐姐美不美啊?

生:美!

师:谁能美美的来读一读这句。(指明读)

师:还有谁比他更厉害,读得更美!(指明读)

师:云美,人美,读的更美!大家一起像他这样读一读。(齐读)

(三)第二自然段

1、师:水可真能干,一会儿就变成了“云”,“云”会变成什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用横线划出云变成了什么?(一生读文,其他学生听、画。)

2、指名说。(雨、雹子、雪)

3、师:云变成“雨”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指名读)

师:原来我们变成了“雨”是落下来的(贴“落”字)

师:那我们现在就赶快变成雨落下来吧!

师生边做动作边读。

4、师:我们变成了“雹子”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是变成小硬球打下来的。(指名读)

师:那你是打下来的,你可真有力气,为什么会“打下来”? (贴“打”字)

生:因为小硬球非常重,所以打下来。

师:那你打下来一定很有劲,你觉得你应该怎样读?

生:应该很有力,很重的读出来。

师:那你试一试?(生读)

师:还有谁变成了“雹子”打下来?(指生读,评价语:你打得可真有力!/谁能打得更重些?/谁也能很有力地打下来?)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边做动作边读)

师:瞧!大家多有劲,打在人们头上一定很疼。

5、师:到了冬天,云又变成了“雪”,雪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出示下雪图)

生:回答。(贴动词“飘”)

师:原来变成“雪”是飘下来的。纷纷扬扬的雪花真美。(出示几幅美丽的下雪的雪景图,并做雪花飘落的动作)雪美不美啊?

生:美!

师:那我们一起变成“雪”从天上

生:飘

师:下来吧!

生:一起读并做动作。生:安静

6、师:能不能给它们(落、打、飘)调换一下位置呢?

生1:可以。

师:好的,保留你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觉得不能,因为“雪”很轻,慢慢的,所以“飘”应该读:轻而慢;“雹子”是小硬球,很重,所以“打”应该读得重,很有力;“雨”比起来不轻不重,所以“落”。

师:是啊!我们为了能用词更形象更准确,所以用雨是落下来,雹子是打下来,雪是飘下来。

7、大家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小朋友都很累了,请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吧。

好,该“起床”了!刚才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乱动,也没有一个人讲话,这就叫做——

生:安静

师:对!叫安静。那咱们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静不安静?

2、(放课件)大家看看,这里的水好像正在睡觉,安静吗?

生:安静

师:那谁能把这句话读得让大家觉得很安静?(出示句子)

生:读句子。(评价语:安静极了!/谁能读得更安静些?)

3、大家再看,它在小溪里散步的样子(放课件)谁能说说它是怎样散步的?

生:慢慢的散步。

师:对啊!看谁能读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语气。(出示句子)

生:指名读,齐读

4、师:请小朋友再看看谁在小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放课件)

生:带着问题欣赏图片。

师: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要读得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在跳舞、在唱歌?谁能?

生:指名读、齐读,直到读出感情,声音渐大,情绪渐激动。

5、师:(出示PPT—广阔的大海)课文第三段有个词语写大海里

的水很多很多,看谁能找到这个词语,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这个词语是“开大会”,因为开大会时人很多。

师:你真会动脑筋!请你把这句话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水在大海里开大会的热闹样子。

生:读课文,声情并茂。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得向你学习!好,大家一起学着他的样子把第三段齐读一遍。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我们有着多样的变化和丰富的生活,那我们的性格又是怎样的?

2、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四段。(自由读)

3、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生: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板书:温和暴躁)

4、师:谁知道什么是“温和”,什么是“暴躁”。

生:温和就是很和气,很温柔。暴躁就是在发脾气,很厉害。(谢谢你,为我们解释的这么清楚。掌声送给他。)

5、师:那么“温和”我们会做什么?“暴躁”时呢?

看,人们还把我们做的事给记录下来。(出示课件)

6、师:刚才大家看到我们温和和暴躁时的样子,能读出不同的表现吗?

7、女生读“温和”的部分,男生读“暴躁”的部分。

8、(师生合作读)老师也想读,我们一起合作读。老师读句子的前一部分,你们紧接着读句子的后一部分。OK?

(六)拓展

师:人们为了让我们多做好事,少做坏事,想出了种种办法管住我们,你们知道有些什么好办法吗?(小组讨论)

生1:我们可以植树造林。

生2:建三峡大坝来发电、防洪。

师:是啊!三峡大坝不仅可以发电,防洪,还可以航运。

生3:我们北方特别缺水,可以把南方的运往北方。

师:你可真聪明,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

(七)总结

课文学到这,我们知道了水不仅会变,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做事,勤劳智慧的人们也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治理水,让我们很好的利用水,保护水。让我们一起和水交上好朋友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