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二第3章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课时2盐类水解的原理

鲁科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课时2盐类水解

的原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B .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

C .2Na S 溶液中()()2-

+c Na >2c S D .23Na CO 水解的实质是Na +与2H O 电离出的OH -结合生成NaOH

2.下列关于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B .NH 4Cl 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 (H +)>c (OH -)

C .在CH 3COONa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OH -)≠c (H +)

D .水电离出的H +和OH -与盐中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造成盐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3.如图表示的是某离子X 的水解过程示意图,则离子X 可能是( )

A .CO 2-3

B .HCO -3

C .Na +

D .NH

4.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NaCl B .H 2SO 4 C .Na 2CO 3 D .NH 4Cl 5.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2233222Na CO :CO 2H O

H O CO 2OH --++↑+ ②44232NH Cl :NH H O

NH H O H +++?+ ③2422CuSO :Cu 2H O Cu(OH)2H +++

④2NaF :F H O=HF OH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1amol L -?23Na SO 溶液和1amol L -?3NaHSO 溶液的pH 的大小关系是( )

A .前者大

B .相等

C .前者小

D .不能确定 7.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 、BD 、AD 、BC 均为0.1 mol /L 溶液,在同温下,前两种溶液pH =7,第三种溶液pH >7,最后一种溶液pH <7, 则形成四种盐的酸和碱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8.常温下用pH 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 均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 、b 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 .b 只能显碱性

B .a 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C .a 不可能显酸性

D .b 可能显碱性或酸性 9.已知某温度下,101a K (HCN) 6.210mol L --=??,41a K (HF) 6.810mol L --=??,()a 3K CH COOH =511.710mol L --??,()41a 2K HNO 7.110mol L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1mol L -?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23NaCN NaNO CH COONa NaF >>>

B .23NaF NaNO CH COONa NaCN >>>

C .32NaCN CH COONa NaNO NaF >>>

D .32NaCN CH COONa NaF NaNO >>>

10.A +、B +、C -、D -四种离子两两组合形成四种可溶性盐,其中:

AC 和BD 溶液的pH=7,BC 溶液的pH >7,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D 盐溶液的pH <7

B .碱的电离程度:BOH >AOH

C .碱的电离程度:AOH >BOH

D .酸的电离程度:HD >HC

11.表中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发生反应:22H S 2ClO =S 2HClO --++

B .3CH COOH 溶液与2Na S 溶液反应不能生成NaHS

C .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2Na S 、NaClO 、3CH COONa 溶液,pH 最大的是NaClO 溶液

D .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2H S 、HClO 、3CH COOH 溶液酸性最强的是3CH COOH 溶液

12.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浓度均为10.1mol L -?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3CH COONa 溶液与NaCl 溶液;②3CH COONa 溶液与NaOH 溶液;③3CH COONa 溶液与4NaHSO 溶液;④3CH COONa 溶液与3NaHCO 溶液。混合溶液中

()3c CH COO -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④>③>①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④>③>②

二、填空题

13.现有2S -、23SO -、4NH +、3Al +、24HPO -、Na +、24SO -、[]4Al(OH)-

、3Fe +、3HCO -、Cl -,请按要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水解后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_。

(2)在水溶液中,水解后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________。

(3)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

(4)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

14.盐是一类常见的电解质,实验表明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1)3CH COONa 、4NH Cl 、3KNO 的水溶液分别呈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

(2)盐中阴、阳离子的水解使溶液呈现的酸碱性不同,它们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也不相同,3CH COONa 和4NH Cl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3)氯化铝溶液呈________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5.常温下,取10.1mol L -?HA 溶液与10.1mol 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 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后溶液的pH 8=的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________10.1mol L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 (填“>”“<”或“=”)。

16.(1)已知25℃时,233H CO HCO H -++的电离常数71n K =4.210mol L --??,则该温度下3NaHCO 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h K =________1mol L -?。

(2)常温下,已知130.1mol L NaHCO -?溶液的pH 大于8,则溶液中()

23c H CO __________()23

c CO -(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

进行说明)。 17.下列化合物:①HCl ②NaOH ③CH 3COOH ④NH 3·H 2O ⑤CH 3COONa ⑥NH 4Cl

(1)溶液呈碱性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常温下0.01mol·L -1 NaOH 溶液的pH =________;pH =11的CH 3COONa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________。

(3)将等pH 等体积的HCl 和CH 3COOH 分别稀释m 倍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仍相等,则m ________n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1)常温下,浓度均为10.1mol L -?的8种溶液:①3HNO 溶液;②24H SO 溶液;③3CH COOH 溶液;④2Ba(OH)溶液;⑤NaOH 溶液;⑥3CH COONa 溶液;⑦KCl 溶液;⑧4NH Cl 溶液。这些溶液的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常温下,pH 6=的盐酸和pH 8=的23Na CO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OH

-分别为

1xmol L -?和1ymol L -?二者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2x=10y

b.2x=10y

c.x=y

d.x>y

(3)常温下,10.1mol L -?HA 溶液中()()8c H 10c OH +-=。现取10.1mol L -?HA 溶液与pH 13=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混合溶液呈_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________10.1mol L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_______10.1mol 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多选题

19.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一定促进水的电离

B .常温下,醋酸分子不可能存在于pH 7>的碱性溶液中

C .在4NH Cl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能抑制4NH +水解

D .加热3CH COONa 溶液,溶液中

()()3c CH COO c Na -+的值将减小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 .盐的水解是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故A 正确;

B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盐类水解是盐和水反应生成酸和碱,互为逆反应,故B 正确;

C .2Na S 溶液中若无2S -水解,则()()+2c Na =2c S -成立,由于2S -水解,所以

()()+2c Na >2c S -,故C 正确;

D .23Na CO 水解的实质是23CO -与2H O 电离出的H +结合生成3HCO -

,使溶液中()()+c H

选D 。

2.C

【详解】

A .盐类水解的实质就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的c (H +)与c (OH —)

不相等,导致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所以A 正确;

B .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就是c (H +)与c (OH —)的相对大小,当c (H +)>c (OH —)时溶液呈酸性,当c (H +)<c (OH —)时溶液呈碱性,NH 4Cl 溶液呈酸性是由于铵根水解,溶液中c (H +)>c (OH -),所以B 正确;

C .在醋酸钠溶液中,由于CH 3COO —结合水电离出的H +生成难电离的醋酸,使溶液中的c (H +)<c (OH —),溶液呈碱性,而水自身电离出的c (H +)和c (OH —)一定是相等的,所以C 错误;

D .选项中所描述的就是盐类水解的实质,故D 正确。答案选C 。

3.D

【详解】

根据盐的水解原理结合图示的内容可以知道X 离子水解显示酸性。

A 、碳酸根水解,显示碱性,故A 错误;

B 、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示碱性,故B 错误;

C 、钠离子不会发生水解,故C 错误;

D 、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示酸性,故D 正确。

4.D

【详解】

A .NaCl 是强酸强碱盐,不促进也不抑制水电离,故A 错误;

B .H 2SO 4抑制了的水的电离,向逆方向移动,溶液呈酸性,故B 错误;

C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H 2O=H ++OH -知,加入少量Na 2CO 3促进了水的电离,向正方向移动,但溶液呈碱性,故C 错误;

D .加入少量的NH 4Cl ,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促进水电离,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

5.B

【详解】

①应为2323CO H O HCO OH ---++,3223HCO H O H CO OH --++(只写第一步也

可,不能两步一起写),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中水解程度小,应为

2F H O

HF OH --++,④错误;故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②③,正确答案选B 。

6.A

【详解】 对于等浓度的强碱弱酸盐溶液,可通过比较盐水解后生成的酸的酸性强弱来判断其pH 的相对大小,酸越弱,则盐溶液的碱性越强,即“越弱越水解”, 1amol L -?23Na SO 溶液的pH 大于1amol L -?3NaHSO 溶液的pH ;

答案选A 。

7.B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根据水解规律,AC 溶液呈中性,AD 溶液呈碱性,说明C 对应的酸的酸性强于D 对应的酸的酸性;BD 溶液呈中性,AD 溶液呈碱性,说明A 对应的碱性强于B 对应的碱的碱性,答案选B 。

8.B

A .若酸为pH=3弱酸与等体积pH 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酸过量,则溶液一般为酸性,若酸为pH=3强酸与等体积pH 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恰好反应生成盐,溶液显中性,即b 不可能显碱性,故A 错误;

B .为强酸时与等体积pH 为11的氨水反应时氨水过量,则a 可能显碱性;若为弱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弱酸弱碱盐,当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小于弱碱中离子的水解,则a 可能显酸性,故B 正确;

C .若为pH=3弱酸与等体积pH 为11的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弱酸弱碱盐,当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小于弱碱中离子的水解,则a 可能显酸性,故C 错误;

D .由A 分析可知b 可能呈中性或酸性,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pH 为3的某酸可能为强酸或弱酸,明确酸的强弱与pH 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弱酸与氨水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可以根据弱酸和氨水的相对强弱分析判断。 9.D

【详解】

由()()a 2a a 3a K HNO >K (HF)>K CH COOH >K (HCN)可知,酸性:

23HNO HF CH COOH HCN >>>,则水解能力:32CN CH COO F NO ---->>>,弱酸

根离子的水解能力越强,对应盐溶液的碱性越强,pH 越大,故正确答案选D 。

10.C

【分析】

盐类水解遵循“有弱就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的规律,BC 溶液的pH >7,则BC 为强碱弱酸盐,BOH 为强碱,HC 为弱酸;AC 溶液的pH=7,则AOH 为弱碱;BD 溶液的pH=7,则HD 为强酸。

【详解】

A .分析可知,AOH 为弱碱,HD 为强酸,则AD 为强酸弱碱盐,则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 <7,A 说法正确;

B .分析可知,AOH 为弱碱,BOH 为强碱,则碱的电离程度:BOH >AOH ,B 说法正确;

C .分析可知,AOH 为弱碱,BOH 为强碱,则碱的电离程度:BOH >AOH ,C 说法错误;

D .分析可知,HC 为弱酸,HD 为强酸,则酸的电离程度:HD >HC ,D 说法正确; 答案为C 。

11.D

【详解】

A .硫化氢具有还原性,次氯酸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 项错误;

B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可知,醋酸的酸性大于氢硫酸,所以少量的3CH COOH 溶液与2Na S 溶液反应可以生成NaHS ,故B 项错误;

C .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可知,离子的水解能力:23CH COO HS ClO S ----<<<,所以

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2Na S 、

NaClO 、3CH COONa 溶液,pH 最大的是2Na S 溶液,故C 项错误;

D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32CH COOH H S HClO HS ->>>,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2H S 、HClO 、3CH COOH 溶液,酸性最强的是3CH COOH 溶液,故D 正确; 故答案:D 。

12.B

【详解】

①3CH COO -发生水解,所以3CH COO -浓度小于10.05mol L -?;

②NaOH 为强碱,NaOH 电离的OH -大大抑制了3CH COO -的水解,所以②中3CH COO -浓

度比①大;

③二者恰好反应生成3CH COOH ,3CH COOH 的电离程度较小,溶液中3CH COO -浓度最小;

④3HCO -水解后的溶液显碱性,抑制了3CH COO -的水解但抑制程度小于②。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混合液中()3c CH 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④>①>③,所以B 符合题意;

故答案:B 。

13.2S -、23SO -、24HPO -、[]4Al(OH)-、3HCO - 4NH +

、3Al +、3Fe + Na +、Cl -、

2

4SO - 24HPO -、3HCO -

【详解】

(1)弱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显碱性,部分酸式酸根离子若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也显碱性,即2S -、23SO -、24HPO -、[]4Al(OH)-、3HCO -

水解后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2S -、23SO -、24HPO -、[]4Al(OH)-

、3HCO -; (2)4NH +、3Al +、3Fe +属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后溶液呈酸性,故溶液为:4NH +、3Al +、3Fe +;

(3)Na +是强碱的阳离子,Cl -和24SO -是强酸的阴离子,它们既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又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存在,故答案为:Na +、Cl -、24SO -

(4)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24HPO -、3HCO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故答案为:

2

4HPO -、3HCO -。 14.碱 酸 中 323CH COO H O CH COOH OH --++

4232NH H O

NH H O H +

++?+ 酸 323Al 3H O Al(OH)3H ++++

【详解】 (1)3CH COONa 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4NH Cl 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3KNO 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显中性,故答案为:碱;酸;中;

(2)3CH COONa 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323CH COO H O CH COOH OH --++,4NH Cl 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水解的离

子方程式为4232NH H O NH H O H +++?+,故答案为:

323CH COO H O CH COOH OH --++;4232NH H O

NH H O H +

++?+; (3)氯化铝溶液中3Al +水解,溶液呈酸性,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323Al 3H O

Al(OH)3H ++++,故答案为:酸;323Al 3H O Al(OH)3H ++++。 15.2A H O

HA OH --++ >

【详解】

(1) 10.1mol L -?HA 溶液与10.1mol 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 ,又知NaA 溶液的pH 8=,则表明HA 为弱酸,即NaA 能发生水解,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 H O HA OH --++,故答案为:2A H O HA OH --++;

(2)由(1)分析可知,NaA 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NaOH 能抑制水的电离,因此NaA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大于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

,故答案为:>。 16.82.410-? > 溶液中存在3223HCO H O

H CO OH --++、233HCO CO H --++,3HCO -的水解程度大于3HCO -的电离程度

【详解】

(1)()()()

???--1423-1-8-1W h -7-a 平平平3c H CO c OH K 1.010K ===mol L =2.410mol L K 4.210c HCO ; (2)在NaHCO 3溶液中,有-

-3223HCO +H O H CO +OH 和-2-+33HCO CO +H ;pH 8>,溶液显碱性,则说明-3HCO 的水解程度大于-3HCO 的电离程度,故溶液中,

c(H 2CO 3)>c(2-3CO )。

17.②④⑤ 12 1×10-3mol·L -1 小于

【详解】

(1)碱或强碱弱酸盐的溶液都呈碱性,氢氧化钠、一水合氨、醋酸钠溶液都呈碱性,答案为②④⑤;

(2)常温下0.01mol ·L -1NaOH 溶液中氢氧根浓度是0.01mol /L ,则氢离子浓度是10?14÷0.01 =10-12mol /L ,即pH =12;pH =11的醋酸钠促进水电离,醋酸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11mol /L ,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10-3 mol /L ,因此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1×10-3mol ·L -1;

(3)醋酸是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稀释会促进醋酸的电离,若将醋酸和盐酸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pH 会比盐酸小,因此若要使醋酸和盐酸稀释后溶液的pH 仍然相等,则醋酸要稀释的倍数要更大一点才能满足要求,即m 小于n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等知识点,根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及酸碱中和反应来分析解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基本概念、pH 的计算、物

料守恒等知识点分析,题目难度中等。尤其要注意分清楚是计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还是计算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

18.②①③⑧⑦⑥⑤④ a 碱 2A H O

HA OH --++ 大于 小于 【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pH 的大小判断方法,氢离子浓度越大pH 越小,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pH 越大。

【详解】

(1)先对物质进行分类,等浓度物质溶液的pH :酸溶液<盐溶液<碱溶液。

等浓度同类物质的pH 的一般规律:

碱溶液:一元弱碱溶液<一元强碱溶液<二元强碱溶液;

即:NaOH 溶液<2Ba(OH)溶液

酸溶液:二元强酸溶液<一元强酸溶液<一元弱酸溶液;

即:24H SO 溶液<3HNO 溶液<3CH COOH 溶液

盐溶液:强酸弱碱盐溶液<强酸强碱盐溶液<强碱弱酸盐溶液。

即:4NH Cl 溶液

综上所述可知:24H SO 溶液<3HNO 溶液<3CH COOH 溶液<4NH Cl 溶液

②①③⑧⑦⑥⑤④。

(2)pH 6=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14

1816110c OH mol L 110mol L 10--

----?=?=??;pH 8=的23Na CO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14

1618110c OH mol L 110mol L 10--

----?=?=??,故()()862x:y 110:11010:1---=??=,-2x=10y 。本题应选a 。

(3)由于()()+8-c H =10c OH ,根据()()+14c H c OH 10--=可知,()31c H 10mol L +--=?,所以HA 为弱酸。

①由于2A HA O O H H --++,混合溶液呈碱性,NaA 溶液促进水的电离。故混合溶液

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大于10.1mol L -?。

②NaOH 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故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小于10.1mol L -?。

【点睛】

掌握pH 的大小判断方法,熟练会计算pH 。

19.AB

【详解】 A .不一定如硫酸氢铵溶液,铵根离子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但本身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故A 错误;

B .常温下,3CH COONa 溶液呈碱性,溶液中3CH COO -水解能生成3CH COOH ,B 错误;

C .溶液中4NH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加入稀盐酸能抑制4NH +的水解,C 正确;

D .加热3CH COONa 溶液,3CH COO -的水解程度增大,()3c CH COO -减小,()+

c Na 不变,则()

()3c CH COO c Na -+的值变小,D 正确;

正确答案选A B 。

化学:《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第二课时 [引言]纯碱和小苏打分别指什么? [生]Na2CO3和NaHCO3 [师]大家能说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 [生]甲:蒸馒头时用乙:洗涤油污 [师]为什么可以用Na2CO3或NaHCO3来中和发好的面团里的酸呢? [生]因为它们都水解显碱性。 [师]请同学们写出它们水解的方程式。 [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Na2CO3+H2ONaHCO3+NaOH NaHCO3+H2OH2CO3+NaOH [过渡]用Na2CO3或NaHCO3和酸反应,实质上是水解产生的NaOH与酸反应,从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的过程,那么哪些因素可以使水解平衡发生移动呢?我们这节课就先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设问]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谁水解程度大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演示]用pH试纸测同浓度的(1 mol·L-1)的Na2CO3和NaHCO3的pH,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结论:Na2CO3碱性比NaHCO3强。 [问]由以上实验来看,谁水解程度大? [生]Na2CO3 [问题探究]为什么同浓度的Na2CO3比NaHCO3的水解程度大呢? [学生甲]水解程度越大,说明越容易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而越易结合,说明水解生成的酸越难电离出H+,即酸越弱。 [学生乙]对于Na2CO3和NaHCO3,Na2CO3水解生成HCO-3,NaHCO3水解产生H2CO3,根据H2CO3的电离情况可知H2CO3酸性强于HCO-3,所以Na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强。 [师]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情况也是如此,水解生成的碱越弱,该水解程度越大,水解所显酸性越强。 盐本身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能力的大小是决定其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概括为:酸碱越弱越水解。 [板书]1.内因:水解的离子结合H+或OH-的能力——酸碱越弱越水解。 [问]我们知道,Na2CO3是二元弱酸生成的盐,它的第二步水解与NaHCO3的水解有何关系? [生]Na2CO3的第二步水解就是NaHCO3的水解。 [师]大家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多元弱酸生成的盐,一级水解程度大于二级水解程度。 [师]那么Na2S和NaHS同浓度时,谁碱性强? [生]Na2S [师]同浓度的NaH2PO4和Na2HPO4和Na3PO4,pH由大到小顺序是什么? [生]Na3PO4、Na2HPO4、NaH2PO4 [师]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题。 [投影]1.浓度为0.1 mol·L-1下列几种溶液:①NaHSO4②CH3COOH ③Na2CO3④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有用)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 案(有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 授课者:李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能力目标:通过对水解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讨论、比较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法 (一)知识准备 [复习提问]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什么? [学生回答] H+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 [老师小结] 酸性溶液 C(H+)>C(OH-) 中性溶液 C(H+)=C(OH-) 碱性溶液 C(H+)<C(OH-) [引人新课] 酸的溶液是酸性溶液,碱的溶液是碱性溶液。酸和碱所生成的盐显什么性?生活中常见的盐除NaCl外,还有很多,如我们做稀饭用的碱(Na2CO3);蒸馒头用的小苏打(NaHCO3).那么Na2CO3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俗称“纯碱”其水溶 液难道呈碱性如果是那为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2

(二)提出课题盐的溶液呈什么性? [学生思考] 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归纳]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演示实验] 用PH试纸测Na2CO3溶液的酸碱性。这是为什么? (三)实验探索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内容: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Na2CO3、AlCl3、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方法:学生每四人一组在课桌上实验,每组任意放四种溶液;做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报告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动画飞入表1的相关空格中。) [思考] 由大量实验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四)实验结论(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出结论) 3

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3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3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学案)

虽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发生电离、水解等多种变化,使各种分子、离子浓度的计算和比较变得错综复杂,但只要抓住“电荷守恒”“元素(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关系,进行准确分析,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电荷守恒 是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1. 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 除六大强酸、四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产物中有分步水解产物。 3. 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就写几。 例如:Na2CO3:c(Na+)+c(H+)=c(OH-)+c(HCO3-)+2c(CO3 2-)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两点: 1. 要准确判断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 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例如: 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 NaOH溶液:c(Na+)+ c(H+)= c(OH-) Na3PO4溶液:c(Na+)+ c(H+)= 3c(PO43-)+ 2c(HPO42-)+ c(H2PO4-)+ c(OH -) 注意: (1)正确分析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书写电荷守恒式的关键,需要结合电解质电离及盐类的水解知识,尤其是对多级电离或多级水解,不能有所遗漏。如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和水解平衡:Na 2CO3= 2 Na+ +CO32-;CO32-+ H2O HCO3-+OH-;HCO3-+H2O H 2CO3 +OH-;H2O H++OH-。 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CO32-、HCO3-、OH-。 (2)结合阴、阳离子的数目及其所带的电荷可以写出: N(Na+)+N(H+)= 2N(CO32-)+ N(HCO3-)+ N(OH-) (3)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N A得:n(Na+)+n(H+)=2n(CO32-)+ n(HCO3-)+ n (OH-);再同时除以溶液体积V得:C(Na+)+C(H+)= 2C(CO32-)+ C(HCO3-)+ C (OH-),这就是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 电荷守恒式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乘积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乘积之和。 二、物料守恒 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如: 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2c(CO32-+HCO3-+H2CO3) 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c(CO32-)+ c(HCO3-)+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

第2节 第二课时 盐类的水解

第二课时盐类的水解 【学习目标】 1、识记盐类水解的原理。 2、熟记盐类水解的规律,并会应用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与难点】 盐类水解的规律,影响水解的因素。 【自主学习】 一、盐类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所电离出来的H+或 OH-结合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反应的逆反应,也是水溶液中存在的一种 重要的化学平衡过程。 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填表。 盐溶液CH3COONa Na2CO3NaCl NH4Cl Al2(SO4) KNO3 3 溶液的PH 溶液中存在 的微粒 哪些微粒可 能发生相互 作用 溶液显示酸 性或碱性的 原因 二、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1、书写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①通常用“”。因为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_____。 ②通常不标____或_____。因为水解是微弱的、无气体和沉淀生成。

③剧烈的、相互促进的水解用______,标_____、_____。 ④多元弱酸根阴离子_____水解,应______书写,不能合成一步。 ⑤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复杂,书写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可看成___步。例如: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H2 O OH—+HCO3— HCO3—+H2 O OH—+H2CO3 氯化铁的水解反应:Fe3+ + 3H2 O 3H+ + Fe(OH)3 2.写出下列盐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Na NH4Cl: Al2(SO4)3:Na2CO3: 【反馈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1、氟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铵 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 6、硫化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盐的水解实例 是否 水解水解 离子 水解离子方程式溶液的 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Na2S、 KHCO3 强酸弱碱盐 NH4Cl、 CuSO4 强酸强碱盐 KNO3、 BaCl2 三、水解规律 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常见的能水解的离子: 弱酸对应的阴离子:CH3COO—、F—、CN—、CO32—、HCO3—、S2—、HS—、ClO—、PO43—、HPO42—、H2PO4—等; 弱碱对应的阳离子:NH4+、Al3+、Fe3+、Fe2+、Cu2+、Mg2+、Sn2+等。

高中化学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1盐类水解及其规律学案苏教版选修4

盐类水解及其规律 【考点精讲】 1. 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 特点 3. 规律 盐的类型实例是否 水解 水解的离子 溶液的 酸碱性 溶液 的pH 强酸强碱盐NaCl、KNO3否中性pH=7 强酸弱碱盐NH4Cl、Cu(NO3)2是NH+4、Cu2+酸性pH<7 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是CH3COO-、CO2-3碱性pH>7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如Cu2++2H 2O Cu(OH)2+2H+;NH+4+H2O 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如Na2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3++3H 2O Fe(OH)3+3H+。 (4)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如NaHCO3与AlCl3混合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典例精析】 例题1 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①HCl+H 2O H3O++Cl- ②AlCl3+3H2O===Al(OH)3+3HCl ③Na 2CO3+2H2O H2CO3+2NaOH ④碳酸氢钠溶液:HCO-3+H2O CO2-3+H3O+ ⑤NH 4Cl溶于D2O中:NH+4+D2O NH3·D2O+H+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全部 思路导航:①④是电离方程式且①应用“===”;②是水解反应方程式,但应用“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hydrolysis of salt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本教案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 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第二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实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第七章专题七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青岛检测)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⑥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中NH4Cl与ZnCl2溶液水解均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②利用HCO3-与Al3+两种离子水解相互促进,产生二氧化碳,可作灭火剂;③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因而不能混合施用,混合施用水解相互促进,降低肥效;④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将瓶塞与瓶口黏合在一块儿而打不开,因此实验室盛放碳酸钠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⑤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使平衡

不断右移,最终得到Al(OH)3固体(如果灼烧,会得到Al2O3固体)。⑥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是因为发生电化学腐蚀与水解无关。 答案 D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HCOO-+H3O+ B.CO2+H2O HCO3-+H+ C.CO32-+H2O HCO3-+OH- D.HS-+H2O S2-+H3O+ 解析A选项和D选项分别为HCOOH和HS-的电离方程式;B选项为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并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C项是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C 3.(2013·盐城调研)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H2Y)>K(HX)>K2(H2Y),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各溶液的pH关系为pH(Na2Y)>pH(NaX)>pH(NaHY) B.a mol·L-1 HX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X-),则不一定a<b C.在HX溶液中滴入Na2Y溶液,反应2HX+Y2-===2X-+H2Y成立 D.若0.1 mol·L-1 NaHY溶液呈酸性,则其水解能力小于电离能力 解析本题从电离平衡常数的角度考查盐类水解问题。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且对应的弱酸酸性越弱,其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K2(H2Y)最小,表明HY-电离能力最弱,相应的Y2-水解能力最强,A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X-)+c(OH-),由于所得溶液c(Na+)>c(X-),所以c(OH-)>c(H+),溶液呈碱性,当a、b相等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也呈碱性,B项正确;较强的酸可以制得较弱的酸,HX的酸性比HY-的强,但比H2Y的弱,因此反应方程式为HX+Y2-===X-+HY-,C项错误; 当酸式盐的水解能力大于其电离能力时,溶液呈碱性,反之溶液呈酸性,D 项正确。 答案 C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学朱庆文 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处于人教版选修4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三节位置。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进入这个认知领域,并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基础上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进而学习盐类水解的规律,这种编排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巩固、整合上章学习的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又为后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刚学习了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水的电离,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且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只要创造机会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亲历学习过程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设计思路: 先由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例子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水解;再通过实验的探究发现盐溶液不都呈中性,更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势利导,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其中的奥秘得出结论。整个环节中始终让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愉悦的学习知识,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知识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学会盐水解的表示方法。 2.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使得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升。 4.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对盐类水解本质的理解;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 1.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知道明矾可以净水,你知道为什么吗? 2.在没有洗洁精的年代你知道人们常用什么来洗涤油腻的餐具? 3.盐溶液都是呈中性的吗?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形成认知差距,激发求知欲) 科学探究:测定教材54页七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并填写下列表格。

3-3盐类的水解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反应 一、盐类的水解 1、概念: 2、盐类水解的条件: 常见弱酸的阴离子有: 常见弱碱的阳离子有: 3、水解的实质: 4、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点: (1) (2) [思考](1)弱酸弱碱盐CH3COONH4的酸碱性呢?写出CH3COONH4水解的离子方程式。(2)、相同条件下,pH值: NH4Cl>AlCl3 pH 值: NaHCO3>CH3COONa 为什么? (3)、NaHSO3、NaH2PO4溶液显酸性,为什么? NaHCO3、NaHS 、Na2HPO4溶液显碱性,为什么? (4)、pH值=4的NH4Cl溶液和pH值=4的HCl溶液,水电离的c(H+)分别为多少? 【课堂反馈】 1、判断下列溶液的酸碱性,能水解的写出其水解离子方程式 (1)FeCl3(2)NaF (3)CuSO4 (4)KHCO3 (5)KI (6)Al2(SO4)3 2、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酸HA与碱NaOH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是: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不能确定 3、下列各组的离子,都能发生水解的一组是 A、Na+ Cu2+ Cl- ClO- B、Ca2+ Zn2+ SO42- S2- C、Fe2+ Sn2+ F- CH3COO- D、K+ Ba2+ SO32- I- 4、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溶液:NaX、NaY、NaZ,它们的pH依次为:8、9、10,则 这三种盐相对应的酸的酸性递减的顺序正确的是 A.HX>HY>HZ B.HZ>HY>HX C.HY>HX>HZ D.HY>HZ>HX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B、盐类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2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 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 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 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 的书写和分析教学过程: 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问题引入]一、探究盐溶液 的酸碱性: pH试纸检验下列各组溶液的酸碱性:【活动与探究】用、SOCO、 Na、 Na)NaCl 、 NHCl、 CHCOONa (二)AlCl一( 4243332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 验结果分析,【讨论】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盐的组成:强酸强碱 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 3 强酸弱碱盐 NHCl 4Al(SO) 324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 CHCOONa NaCO 323弱酸弱碱盐 CHCOONH 43△正盐的 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c(H c(OH—+) )> c(OH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 +—) ) 液显酸性 c(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c(H)= c(OH )(二组溶液的酸碱性,并用实验验证。 1练习:推测以上活动与探究中—+①正盐溶液中为什么含有H、OH?【讨论】—+大小关系会不 同?酸碱性不同?)c(OH、)c(H②为什么不同正盐的水溶液中 结合实验结果具体分析: 【讨论】1.CHOONa溶液 (显碱性,为什么?) 3—+ + Na=CHOO CHOONa33 + —+ + OH H HO 2 COOH CH3①总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总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水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化学式:③溶液中_____(有或无) 促进、抑 ( 方向移动,因而__________(被破坏或不受影响),并向 )(填“>”“<”或“=”),呈制)了水的电离。 —+性。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 [引言]纯碱和小苏打分别指什么? [生]Na2CO3和NaHCO3 [师]大家能说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 [生]甲:蒸馒头时用乙:洗涤油污 [师]为什么可以用Na2CO3或NaHCO3来中和发好的面团里的酸呢? [生]因为它们都水解显碱性。 [师]请同学们写出它们水解的方程式。 [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Na2CO3+H2O NaHCO3+NaOH NaHCO3+H2O H2CO3+NaOH [过渡]用Na2CO3或NaHCO3和酸反应,实质上是水解产生的NaOH与酸反应,从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的过程,那么哪些因素可以使水解平衡发生移动呢?我们这节课就先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设问]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谁水解程度大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演示]用pH试纸测同浓度的(1 mol·L-1)的Na2CO3和NaHCO3的pH,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结论:Na2CO3碱性比NaHCO3强。 [问]由以上实验来看,谁水解程度大? [生]Na2CO3 [问题探究]为什么同浓度的Na2CO3比NaHCO3的水解程度大呢? [学生甲]水解程度越大,说明越容易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而越易结合,说明水解生成的酸越难电离出H+,即酸越弱。 [学生乙]对于Na2CO3和NaHCO3,N a2CO3水解生成HCO-3,NaHCO3水解产生H2CO3,根据H2CO3的电离情况可知H2CO3酸性强于HCO-3,所以Na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强。 [师]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情况也是如此,水解生成的碱越弱,该水解程度越大,水解所显酸性越强。 盐本身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能力的大小是决定其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概括为:酸碱越弱越水解。 [板书]1.内因:水解的离子结合H+或OH-的能力——酸碱越弱越水解。 [问]我们知道,Na2CO3是二元弱酸生成的盐,它的第二步水解与NaHCO3的水解有何关系? [生]Na2CO3的第二步水解就是NaHCO3的水解。 [师]大家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多元弱酸生成的盐,一级水解程度大于二级水解程度。 [师]那么Na2S和NaHS同浓度时,谁碱性强?[生]Na2S [师]同浓度的NaH2PO4和Na2HPO4和Na3PO4,pH由大到小顺序是什么? [生]Na3PO4、Na2HPO4、NaH2PO4 [师]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题。 [投影]1.浓度为0.1 mol·L-1下列几种溶液:①NaHSO4②CH3COOH ③Na2CO3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解析版)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基础过关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C ) A.NaCl B.NH4Cl C.NaHCO3 D.NaOH 解析:NaCl是强酸强碱盐,溶于水溶液显中性,A错误;NH4Cl是强酸弱碱盐,N水解导致溶液显酸性,B错误;NaHCO3是强碱弱酸盐,HC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C正确;NaOH是强碱,溶于水完全电离,溶液显碱性,D错误。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 的是( D ) A.NaHCO3 B.NaNO3 C.CaCl2 D.NH4Cl 解析:碳酸氢钠溶于水,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A错误;硝酸钠是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B错误;氯化钙是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C错误;铵根离子水解,氯化铵溶液显酸性,D正确。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D ) A.NaOH B.(NH4)2SO4 C.K2O D.CH3COONa

解析:NaOH是强碱,在溶液中完全分离:NaOH Na++OH-,不是水解造成的,故A错误;(NH4)2SO4属于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故B错误;K2O+H2O2KOH,不是水解产生的,故C错误;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是CH3COO-水解产生的,故D 正确。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 的是( D ) A.NH4Cl B.MgSO4 C.KOH D.Na2SO3 解析: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A错误;MgSO4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B错误;KOH属于强碱,不水解,C错误;Na2SO3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D 正确。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C ) A.HCl B.CH3COONa C.FeCl3 D.NaCl 解析:HCl不水解;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FeCl3为强酸弱碱盐,Fe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NaCl不水解,故C正确。 6.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C ) A.12X2+ B.NaHSO4 C. D.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说明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学方法选择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3OONa溶液(显碱性): CH3OONa=CH3OO— + Na+ + H2O H+ + OH— CH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盐类水解的过程、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教案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反应(复习) 一、 [目标要求]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了解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掌握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 3.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二、教学过程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1.盐的分类(按生成盐的酸、碱的强弱划分) 盐????? 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 3 强酸弱碱盐,如NH 4 Cl 、Al 2 (SO 4)3 弱酸强碱盐,如Na 2 CO 3 、CH 3 COONa 弱酸弱碱盐,如NH 4 HCO 3 、CH 3 COONH 4 2.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1)NaCl 属于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后,NH +4和OH -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 3· H 2O ,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 (H +)>c (OH -),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NH +4+ H 2 O NH 3·H 2O +H +。 (2)CH 3COONa 属于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CH 3COO -和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 3COOH ,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 (H +)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 授课者:李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能力目标:通过对水解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讨论、比较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法 (一)知识准备 [复习提问]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什么 [学生回答] H+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 [老师小结] 酸性溶液 C(H+)>C(OH-) 中性溶液 C(H+)=C(OH-) 碱性溶液 C(H+)<C(OH-) [引人新课] 酸的溶液是酸性溶液,碱的溶液是碱性溶液。酸和碱所生成的盐显什么性生活中常见的盐除NaCl外,还有很多,如我们做稀饭用的碱( Na2CO3);蒸馒头用的小苏打(NaHCO3).那么 Na2CO3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俗称“纯碱”其水溶液难道呈碱性如果是那为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提出课题盐的溶液呈什么性 [学生思考] 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归纳]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演示实验] 用PH试纸测Na2CO3溶液的酸碱性。这是为什么 (三)实验探索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内容: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Na2CO3、AlCl3、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方法:学生每四人一组在课桌上实验,每组任意放四种溶液;做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报告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动画飞入表1的相关空格中。) [思考] 由大量实验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四)实验结论(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出结论) [学生小结] 盐的组成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初结论) (五)问题探究(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 [问题] 为什么不同类的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 [问题探究1] 以CH3COONa溶液为例:解释强碱弱酸盐溶液为什么呈碱性 [引导]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想一想] 水中加CH3COONa后,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共有几种离子 [归纳] CH3COONa ==== CH3COO-+Na+ H2O H+ + OH- [问] 四种离子中那些离子之间可以反应 [问]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结果怎样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让个别学生单独回答。 [归纳讲解] (媒体投影) CH3COONa 溶于水时,溶液中存在两种电离:

优质课教案:盐类的水解

公开课教案 开课教师:林玉治时间:2008-12-5星期五第三节班级:K二6班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课】生活中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 打119,找水源,找泡沫灭火器····· 【切题】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倒置,喷出大量泡沫隔绝空气灭火。 灭火器的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什么倒置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 欲知详情如何,请听《盐类的水解》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检验下列(一)组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实验】 (一)NaCl、NH4Cl、CH3COONa(二)AlCl3、Na2CO3、Na2SO4、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 【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 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 酸+ 碱=盐+ 水 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3 强酸弱碱盐NH4Cl Al2(SO4)3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正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c(H+)< c(OH—)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c(H+)>c(O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c(H+)=c(OH—)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大纲人教版 [引言]纯碱和小苏打分别指什么? [生]Na2CO3和NaHCO3 [师]大家能说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 [生]甲:蒸馒头时用乙:洗涤油污 [师]为什么可以用Na2CO3或NaHCO3来中和发好的面团里的酸呢? [生]因为它们都水解显碱性。 [师]请同学们写出它们水解的方程式。 [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Na2CO3+H2O NaHCO3+NaOH NaHCO3+H2O H2CO3+NaOH [过渡]用Na2CO3或NaHCO3和酸反应,实质上是水解产生的NaOH与酸反应,从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的过程,那么哪些因素可以使水解平衡发生移动呢?我们这节课就先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设问]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谁水解程度大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演示]用pH试纸测同浓度的(1 mol·L-1)的Na2CO3和NaHCO3的pH,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结论:Na2CO3碱性比NaHCO3强。 [问]由以上实验来看,谁水解程度大? [生]Na2CO3 [问题探究]为什么同浓度的Na2CO3比NaHCO3的水解程度大呢? [学生甲]水解程度越大,说明越容易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而越易结合,说明水解生成的酸越难电离出H+,即酸越弱。 [学生乙]对于Na2CO3和NaHCO3,Na2CO3水解生成HCO,NaHCO3水解产生H2CO3,根据H2CO3的电离情况可知H2CO3酸性强于HCO,所以Na2CO3水解程度比NaHCO强。 [师]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情况也是如此,水解生成的碱越弱,该水解程度越大,水解所显酸性越强。 盐本身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能力的大小是决定其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概括为:酸碱越弱越水解。 [板书]1.内因:水解的离子结合H+或OH-的能力——酸碱越弱越水解。 [问]我们知道,Na2CO3是二元弱酸生成的盐,它的第二步水解与NaHCO3的水解有何关系? [生]Na2CO3的第二步水解就是NaHCO3的水解。 [师]大家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多元弱酸生成的盐,一级水解程度大于二级水解程度。 [师]那么Na2S和NaHS同浓度时,谁碱性强? [生]Na2S [师]同浓度的NaH2PO4和Na2HPO4和Na3PO4,pH由大到小顺序是什么? [生]Na3PO4、Na2HPO4、NaH2PO4 [师]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题。 [投影]1.浓度为0.1 mol·L-1下列几种溶液:①NaHSO4②CH3COOH ③Na2CO3④NaHCO3⑤CH3COONa ⑥NH4Cl,pH由小到大顺序为。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
.
..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霞浦六中化学组 董向文 一、概述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是学生已有 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 本课题是高二化学(鲁科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共 4 课时,本节第 2 课时,是在学习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已初步掌握化学 平衡移动原理,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有一定的理解后,进一步学习盐类 的水解。讨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 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学习环境中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 得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者 的作用,故这节课我尽量挖掘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结合点,课堂中 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现实中精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的,同时为学生所 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和合作探究 式进行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情景设置、分析比较、课堂探索、自主学习等形式 让学生形成判断、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终 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①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盐类水解对溶液 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 CH3COONa、NH4Cl 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了解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情况。 ②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③进一步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检测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w.
.
.v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霞浦六中化学组董向文 一、概述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是学生已有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本课题是高二化学(鲁科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共4课时,本节第2课时,是在学习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已初步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有一定的理解后,进一步学习盐类的水解。讨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学习环境中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故这节课我尽量挖掘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结合点,课堂中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现实中精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的,同时为学生所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和合作探究式进行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情景设置、分析比较、课堂探索、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形成判断、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CH3COONa、NH4Cl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情况。 ②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③进一步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检测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