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问题的公式

追击问题的公式
追击问题的公式

追击问题的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追击相遇问题专题总结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总结 一、 解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关键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二、追及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2、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仍没有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 (2)若两者速度相等时恰能追上,这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3)若追者追上被追者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即会相遇两次。 二、图像法:画出v t -图象。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一定追上)

追击与相遇问题专项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v1=v2时,①若满足x1<x +Δx,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1=x2+Δx,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2 x1>x2+Δx,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使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在汽车后方相距20m的地方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追不上,两车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例2中若汽车在自行车前方4m的地方,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能,两车经多长时间相遇?

追击和相遇问题典型例题

【学习目标】 1、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2、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若一段时间内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 ⑵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并会有两次相遇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⑶匀减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已时,情形跟⑵类似。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并会有两次相遇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3、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 ⑴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①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 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 ②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⑶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t图象的应用。 二、相遇 ⑴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分析同上。 ⑵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典型例题】 1.在十字路口,汽车以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 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通达信主力行为指标公式

{通达信主力行为指标公式} VAR2:=LLV(LOW,33); VAR3:=HHV(HIGH,21); VAR4:=EMA((CLOSE-VAR2)/(VAR3-VAR2)*100,20)*0.998; 100,STICK,LINETHICK7, COLORFFCC33; 80, STICK,LINETHICK7, COLORFF9933; 50,STICK,LINETHICK7, COLORBLUE; 20,STICK,LINETHICK7,COLORCC0033; 20,COLORWHITE; 50,COLORYELLOW; 80,COLORCYAN; DRAWTEXT(FILTER(CLOSE>0,25),10,'底部吸筹区'),, COLORWHITE; DRAWTEXT(FILTER(CLOSE>0,25),30,'主力建仓区'), , COLORWHITE; DRAWTEXT(FILTER(CLOSE>0,25),65,'主力拉高区'), , COLORWHITE; DRAWTEXT(FILTER(CLOSE>0,25),88,'主力出货区'), , COLORWHITE; 当前安全度:=100-EMA(0.667*REF(VAR4,1)+0.333*VAR4,1),LINETHICK2 ,COLORRED; A:=MA(-100*(HHV(HIGH,34)-CLOSE)/(HHV(HIGH,34)-LLV(LOW,34)),19),COLORRED; B:=-100*(HHV(HIGH,14)-CLOSE)/(HHV(HIGH,14)-LLV(LOW,14)); D:=EMA(-100*(HHV(HIGH,34)-CLOSE)/(HHV(HIGH,34)-LLV(LOW,34)),4),LINETHICK2; 长庄线:=A+100,COLORMAGENTA; 游资线:=B+100,COLORYELLOW,LINETHICK2; 主力线:D+100,COLORRED,LINETHICK4; 见顶:=(REF(主力线,1)>85 AND REF(游资线,1)>85 AND REF(长庄线,1)>65) AND CROSS(长庄线,游资线) ; 顶部区域:=(主力线80) AND (REF(游资线,1)>95 OR REF(游资线,2)>95 ) AND 长庄线>60 AND 游资线<83.5 AND 游资线<主力线AND 游资线<长庄线+4; 顶部:=FILTER(顶部区域,4); 操盘顾问:(长庄线<12 AND 主力线<8 AND (游资线<7.2 OR REF(游资线,1)<5) AND (主力线>REF(主力线,1) OR 游资线>REF(游资线,1))) OR (长庄线<8 AND 主力线<7 AND 游资线<15 AND 游资线>REF(游资线,1)) OR (长庄线<10 AND 主力线<7 AND 游资线<1) ; STICKLINE( {见顶OR} 顶部,99,103,20,1 ),COLORRED,LINETHICK2; STICKLINE(操盘顾问,-4,0,22,0 ),COLORGREEN; 益盟顾问:长庄线<15 AND REF(长庄线,1)<15 AND 主力线<18 AND 游资线>REF(游资线,1) AND CROSS(游资线,长庄线) AND 游资线>主力线 AND (REF(游资线,1)<5 OR REF(游资线,2)<5 ) AND (主力线>=长庄线OR REF( 游资线,1)<1 ); STICKLINE( 益盟顾问,0,5,11,0 ),COLORRED; VARR1:=SMA(MAX(CLOSE-REF(C,1),0),6,1)/SMA(ABS(CLOSE-REF(C,1)),6,1)*100;

相遇与追及(上)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两地相距1100米,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60米,问两人在距两地中点多远处相遇? ⑵(★★) 东、西镇相距45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后两人相遇,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甲、乙两地相距350千米,海海在早上8点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前往乙地。2小时后佳佳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前往甲地。问:什么时候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和追及(上) (★★★) ⑴(★★)

两地相距50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走5千米。这只狗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转头来往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这边走,直到两人碰头。问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路? 早上8点,海海和佳佳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以不变的速度相向而行。9点20时两人相距10千米,10点时,两人相距还是10千米。11点时海海到达乙地,这时佳佳距甲地_______千米。 如图,A 、B 是一条道路的两端点,甲在A 点,乙在B 点,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在离A 点100米的C 点第一次相遇。甲到达B 点后返回A 点,乙到达A 点后返回B 点,两人在离B 点80米的D 点第二次相遇。整个过程中,两人各自的速度都保持不变。求A 、B 间的距离。(要求写出关键的推理过程 ) 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 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 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 (★★★) (★★★★) (迎春杯复赛改编) ⑵(★★★★) ⑴(★★★★) (中环杯试题改编)

追击相遇问题专题讲解

追击与相遇专题讲解 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开始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过一段时间后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填最大或最小)。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⑴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 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 ,即v v 乙甲。 ⑵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物体A 、B 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A 以10m/s 的速度匀速前进,B 以2m/s 2 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A 、B 再次相遇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

【解析一】物理分析法 A做υA=10 m/s的匀速直线运动,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开始一小段时间内,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它们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当B的速度加速到大于A的速度后,它们间的距离又逐渐变小;A、B间距离有最大值的临界条件是υA=υB.①设两物体经历时间t相距最远,则υA=at② 把已知数据代入①②两式联立得t=5 s 在时间t内,A、B两物体前进的距离分别为 s A=υA t=10×5 m=50 m s B=1 2 at2= 1 2×2×5 2 m=25 m A、B再次相遇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

Δs m=s A-s B=50 m-25 m=25 m 例题2:如图1-5-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υ-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A.这两个物体两次 相遇的时刻分别是1s 末和4s末 B.这两个物体两次 相遇的时刻分别是2s末和6s末 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D.4s末以后甲在乙的前面

追及与相遇问题(详解)

追及与相遇问题刘玉平 课时安排:3课时 三维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以及速度-位移公式; 2、能灵活选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对实际生活中进行合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灵活选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选用合适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问题中的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因此应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列出位移方程,然后利用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求解。 一、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⑴初速度比较小(包括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 能追上。 a、追上前,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b、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即后者追上前者。 ⑵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a、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 小距离; b、若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的位移也相等,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 条件; c、若两者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大于被追者,说明在两者速度相等前就已经追上; 在计算追上的时间时,设其位移相等来计算,计算的结果为两个值,这两个 值都有意义。即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被追者还 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⑶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情形跟⑵类似。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减速运动的物体乙,情形跟⑴类似;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2、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 ⑴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 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⑶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 t 图象的应用。

主力机构进场指标公式

主力进场指标公式 N:=9;M1:=3;M2:=3;P:=9; RSV:=(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 K:=SMA(RSV,M1,1),COLORRED,LINETHICK2; D:=SMA(K,M2,1),COLOR00FF00; JJ:=P*(3*D-2*K),COLOR00FF00; J:=((3 * K) - (2 * D)); MAIRU:= CROSS(K,D) AND K<20; MAICHU:= CROSS(D,K) AND D>80; V AR2:=REF(LOW,1); V AR3:=SMA(ABS(LOW-V AR2),3,1)/SMA(MAX(LOW-VAR2,0),3,1)*100; V AR4:=EMA(IF(CLOSE*1.3,V AR3*10,V AR3/10),3); V AR5:=LLV(LOW,30); V AR6:=HHV(V AR4,30); V AR7:=IF(MA(CLOSE,58),1,0); V AR8:=EMA(IF(LOW<=V AR5,(V AR4+V AR6*2)/2,0),3)/618*V AR7; V AR9:=IF(VAR8>100,100,V AR8); 吸筹:STICKLINE(V AR9>-120,0,V AR9,6,1),COLORF00FF0; 快线:(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COLORFF937F; 慢线:SMA(快线,M1,1),COLORRED,LINETHICK2; 空:SMA(慢线,M2,1),COLOR00FF00; 牛股:IF(BARSLAST(CROSS(慢线,空))

=3 AND CROSS(快线,慢线) AND 慢线<30,20,0); 买:STICKLINE(BB,0,20,7,1),COLORYELLOW; AA:=IF(BARSLAST(CROSS(快线,慢线))>=4 AND CROSS(慢线,快线) AND 快线>50,20,0); 卖:STICKLINE(AA,80,100,7,1),COLOR00FF00;

高中物理必修一追及与相遇问题专题练习及答案

追击和相遇问题 一、追击问题的分析方法: A. 根据追逐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选择同一参照物,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 ?? ;.;.的数量关系找出两个物体在位移上间上的关系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时C B 相关量的确定 D.联立议程求解. 说明:追击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⑴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⑵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否则就不能追上. 1.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答案.S 人-S 车=S 0 ∴ v 人t-at 2 /2=S0 即t 2 -12t+50=0 Δ=b 2 -4ac=122-4×50=-56<0 方程无解.人追不上车 当v 人=v 车at 时,人车距离最小 t=6/1=6s ΔS min =S 0+S 车-S 人 =25+1×62 /2-6×6=7m 2.质点乙由B 点向东以10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同时质点甲从距乙12远处西侧A 点以4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⑴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离乙多远? ⑵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此时甲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答案.⑴v 甲=v 乙=at 时, t=2.5s ΔS=S 乙-S 甲+S AB =10×2.5-4×2.52 /2+12=24.5m ⑵S 甲=S 乙+S AB at 2/2=v 2t+S AB t 2 -5t-6=0 t=6s S 甲=at 2/2=4×62 /2=72m 3.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追赶在正前方100m 处正以v 0=10m/s 的速度匀速前进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v m =20m/s,现要求摩托车在120s 内追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 答案.摩托车 S 1=at 12 /2+v m t 2 v m =at 1=20 卡车 S 2=v o t=10t S 1=S 2+100 T=t 1+t 2 t ≤120s a ≥0.18m/s 2

高一物理相遇和追及问题

相遇和追及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追及和相遇问题的特点 2、能熟练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机动车的行驶安全问题: 要点诠释: 1、反应时间: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措施经过的时间为反应时间。 2、反应距离:在反应时间内机动车仍然以原来的速度v匀速行驶的距离。 3、刹车距离:从刹车开始,到机动车完全停下来,做匀减速运动所通过的距离。 4、停车距离与安全距离: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之和为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的长短由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 共同决定。安全距离大于一定情况下的停车距离。 要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概述 要点诠释: 1、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成因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说明:①表中的Δx 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②x 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③t 2-t 0=t 0-t 1; ④v 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 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特点归类: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 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 (2)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移动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相遇. 解此类问题首先应注意先画示意图,标明数值及物理量;然后注意当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还要注意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了. 要点三、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要点诠释: 追及?相遇问题最基本的特征相同,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 ①根据对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物体运动情况的示意草图. ②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个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③根据运动草图,结合实际运动情况,找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关系; ④将以上方程联立为方程组求解,必要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要点四、分析追及相遇问题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要点诠释: 分析这类问题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一个条件:即两个物体的速度所满足的临界条件,例如两个物体距离最大或距离最小?后面的物体恰好追上前面的物体或恰好追不上前面的物体等情况下,速度所满足的条件. 常见的情形有三种:一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乙,这种情况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即v v 甲乙)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二是做匀

高中专题一追击相遇问题-学生版

追击与相遇专题讲解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匀加速追匀速 ①t=t 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 ②t=t 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 0+Δx ③t=t 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 ④能追及且只能相遇一次 匀速追匀减速 匀加速追匀减速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 就读年级 高一 辅导教师 唐老师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 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重 点 难 点 考 点 重点:对题上的时间进行分析 难点:位移的相差是多少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匀减速追匀速 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 0时刻: ①若Δx=x 0,则恰能追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x0,则相遇两次,设t 1时刻Δx 1=x 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匀速追匀加速 匀减速追匀加速 说明: ①表中的Δx 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②x 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③t 2-t 0=t 0-t 1; ④v 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 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学习目标】 1、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2、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自主学习】 1. 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 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追击和相遇问题

追击和相遇问题 一图导学 一题导解 匀加速追匀速(开始时v1< v2) 1、v1< v2时,两者距离变大;v1= v2时,两者距离最大;由公式v t=v0+at 得v0+at =v2求出时间t 。 2、v1>v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x1 = x2+Δ x (Δ x 是开始运动前两物体的距离),全程只相遇(即追上)一次。 【例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2 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求:(1)小汽车从开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小汽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匀速追匀加速(开始时v1>v2 ) 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v1= v2时,①若满足x1 x2+Δ x,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由公式v t=v0+at得v0+at =v2求出时间t 。v1< v2 时,两者距离变大 【例2】一个步行者以6m/s 的最大速率跑步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距离公共汽车25m 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问:人能否追上汽车?若能追上,则追车过程中人共跑了多少距离?若不能追上,人和车最近距离为多少? 匀减速追匀速(开始时v1>v2 ) 1.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 2. v1= v2 时,①若满足x1< x2+Δ x,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1= x2+Δ x,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1> x2+Δ x,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由公式v t=v0+at 得v0+at =v2 求出时间t 【例3】汽车正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 m/s2 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 匀速追匀减速(开始时v1< v2)

一个能够看清楚主力意图的指标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第一,主力的建仓,洗盘,拉高,出货,都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来看,但是到底能不能帮您赚到钱呢?我想一个指标也说明不了什么,反正,我在复盘的时候,这个指标还是看的。 VAR1:=REF((LOW+OPEN+CLOSE+HIGH)/4,1); VAR2:=SMA(ABS(LOW-VAR1),13,1)/SMA(MAX(LOW-VAR1,0),10,1); VAR3:=EMA(VAR2,10); VAR4:=LLV(LOW,33); VAR5:=EMA(IF(LOW<=VAR4,VAR3,0),3); Z:0,COLORBLACK; 主力进场:IF(VAR5>REF(VAR5,1),VAR5,0),COLORRED,NODRAW; 洗盘:IF(VAR5REF(VAR5,1),0,VAR5,3,0 ),COLOR000055;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2.6,0 ),COLOR000077;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2.1,0 ),COLOR000099;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1.5,0 ),COLOR0000BB;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0.9,0 ),COLOR0000DD;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0.3,0 ),COLOR0000FF; STICKLINE(VAR5

高中物理追击和相遇问题专题带答案

专题:直线运动中的追击和相遇问题 一、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二、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0t t t B A ±= (2)位移关系:0A B x x x =±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三、追击、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 A. 画出两个物体运动示意图,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选择同一参照物,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B. 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时间上的关系 C. 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位移上的数量关系 D. 联立方程求解. 说明:追击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⑴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⑵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 否则就不能追上. 四、典型例题分析: (一).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大;v 1= v 2时, 两者距离最大;v 1>v 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x 1= x 2+Δx ,全程只相遇(即追上)一次。 【例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 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求: (1)小汽车从开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小汽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1) 2s 6m (2)12m/s (二).匀速运动追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小;v 1= v 2时,①若满足x 1< x 2+Δx ,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 1=x 2+Δx ,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 1> x 2+Δx ,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2】一个步行者以6m/s 的最大速率跑步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距离公共汽车25m 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问:人能否追上汽车?若能追上,则追车过程中人共跑了多少距离?若不能追上,人和车最近距离为多少? 答案:不能追上 7m (三).匀减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 1> v 2):v 1> v 2时,两者距离变小;v 1= v 2时,①若满足x 1 x 2+Δx ,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相遇两次。 【例3】汽车正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6 m/s 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

通达信改良主力追踪指标公式(超准确)

V1:=(C*3+H+L)/5*10; V2:=EMA(V1,13)-EMA(V1,34); V3:=EMA(V2,5); V4:=2*(V2-V3)*; V5:=(HHV(INDEXH,8)-INDEXC)/(HHV(INDEXH,8)-LLV(INDEXL,8))*8; V6:=EMA(3*V5-2*SMA(V5,18,1),5); V7:=(INDEXC-LLV(INDEXL,8))/(HHV(INDEXH,8)-LLV(INDEXL,8))*10; V8:=(INDEXC*2+INDEXH+INDEXL)/4; V9:=EMA(V8,13)-EMA(V8,34); VA:=EMA(V9,3); VB:=(V9-VA)/2; 0; 主力动向:EMA(V4,2),COLORRED; 机构动向:EMA(VB,2),COLORMAGENTA; (SLOPE(主力动向,2)>0 AND SLOPE(机构动向,2)>0,主力动向),COLORRED,LINETHICK4; (SLOPE(主力动向,2)<0,主力动向),COLORGREEN,LINETHICK3; (SLOPE(机构动向,2)>0 AND SLOPE(主力动向,2)>0,机构动向),COLORMAGENTA,LINETHICK4; (SLOPE(机构动向,2)<0,机构动向),COLORWHITE,LINETHICK2; ZLCM:=EMA(WINNER(CLOSE)*70,3); SHCM:=EMA((WINNER(CLOSE*-WINNER(CLOSE*)*80,3); ZZLKP:=ZLCM/(ZLCM+SHCM)*100; ZZLJJ:=EMA(ZZLKP,89); ZJLRQD:=ZZLKP-ZZLJJ; AA:=EMA(ZJLRQD,1); BB:=EMA(AA,5); CC:=AA-BB; STICKLINE(CC

【通达信】主力控盘 主力状态指标公式

【通达信】主力控盘主力状态指标公式主力控盘主力状态指标公式 主力控盘 N:=35;M:=35;N1:=3; B1:=(HHV(H,N)-C)/(HHV(H,N)-LLV(LOW,N))*100- M; B2:=SMA(B1,N,1)+100; B3:=(C-LLV(L,N))/(HHV(H,N)- LLV(L,N))*100; B4:=SMA(B3,3,1); B5:=SMA(B4,3,1)+100; B6:=B5-B2; 控盘程度:(IF(B6>N1,B6-N1+2,0))*2.5,COLORYELLOW; 控盘度:100,COLORRED; STICKLINE( 控盘程度,0,控盘程度,1.7,0 ),COLOR00FFFF; STICKLINE( 控盘程度AND 控盘程度>100,100,控盘程度,1.7,0 ),COLORRED;主力状态 ZLCM:=EMA(WINNER(CLOSE)*70,3);{//主力筹码估算} SHCM:=EMA((WINNER(CLOSE*1.1)-WINNER(CLOSE*0.9))*8 0,3);{//散户筹码估算} ZSHTL:=SHCM/(ZLCM+SHCM)*100;{//散户套牢筹码比率} ZZLKP:=ZLCM/(ZLCM+SHCM)*100;{//主力控盘筹码比率}

ZCMZL:=MA(ZLCM+SHCM,13);{//市场筹码总量} ZZNTS:=BARSLAST(ZSHTL90);{//走牛天数} ZSHJJ:=EMA(ZSHTL,89);{//散户警戒} ZZLJJ:=EMA(ZZLKP,89);{//主力警戒} ZJLRQD:=INTPART(ZZLKP-ZZLJJ);{//资金流入强度} SH8:=EMA(ZSHTL,8); DKB:=IF(ZZLKP-REF(ZZLKP,1)>ZSHTL-REF(ZSHTL,1),1,0); {散户套牢筹码} STICKLINE(C>0,ZSHTL,ZZLKP,1,0),COLORFFFFFF; {散户筹码警戒} STICKLINE(ZSHJJ>REF(ZSHJJ,1),ZSHTL,ZSHJJ,2,0),COLOR00F F00; {主力控盘筹码} STICKLINE(C>0,ZZLKP,0,1,0),COLORA4A4A4; {筑顶风险区} STICKLINE(ZZLKP>75,ZZLKP,0,1,0),COLORFFFFFF; {顶部:(ZZLKP>75),COLORFFFFFF;} {主力筹码警戒} STICKLINE(ZZLJJ>REF(ZZLJJ,1),ZZLKP,ZZLJJ,2,0),COLORRED; {筑底散兵坑} STICKLINE(ZSHTL>=90,ZZLKP,0,2,0),COLOR66FFCC; {底部:(ZSHTL>=90),COLOR66FFCC;}

高一物理相遇和追及问题(含详解)

相遇和追及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机动车的行驶安全问题: 1、反应时间: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措施经过的时间为反应时间。 2、反应距离:在反应时间内机动车仍然以原来的速度v匀速行驶的距离。 3、刹车距离:从刹车开始,到机动车完全停下来,做匀减速运动所通过的距离。 4、停车距离与安全距离: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之和为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的长短由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 共同决定。安全距离大于一定情况下的停车距离。 要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概述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说明: ①表中的Δx是开始追及以 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 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②x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 体之间的距离; ③t2-t0=t0-t1; ④v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2 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特点归类: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 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 (2)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移动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相遇. 解此类问题首先应注意先画示意图,标明数值及物理量;然后注意当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还要注意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了.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机动车的行驶安全问题 例1、为了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120km/h 。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运动,后面汽车的司机从眼睛发现这一情况,经过大脑反应,指挥手、脚操纵汽车刹车,到汽车真正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需要0.50s (即反应时间),刹车时汽车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40倍,为了避免发生追尾事故,在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至少应保留多大的距离? 【答案】156m 【解析】v 120km /h 33.3m /s == 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a kmg /m 4m /s ==。匀速阶段的位移11s vt 16.7m ==, 减速阶段的位移22s v /2a 139m ==,所以两车至少相距12s s s 156m =+=。 【点评】刹车问题实际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在减速情况下的具体应用,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在反应时间里汽车仍然做匀速直线;其次也要清楚汽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负值;最后要注意单位统一。 举一反三 【变式】酒后驾车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其主要原因是饮酒会使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实施操作制动的时间)变长,造成制动距离(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变长,假定汽车以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 2 ,正常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 ,饮酒人的反应时间为1.5 s ,试问: (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几米? (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多少时间? 【答案】 (1)30 m (2)5.25 s 【解析】 (1)汽车匀速行驶v =108 km/h =30 m/s 正常情况下刹车与饮酒后刹车,从刹车到车停止这段时间的运动是一样的,设饮酒后的刹车距离比正常时 多Δs ,反应时间分别为120.5 s 1.5 s t t =、=则21()s v t t ?=-代入数据得30 m s ?= (2)饮酒的驾驶员从实施操作制动到汽车停止所用时间3(0)/t v a =-解得3 3.75 s t = 所以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所需时间23t t t =+解得 5.25 s t =

主力强度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VAR1:=EMA(SMA((CLOSE-LLV(LOW,19))/(HHV(HIGH,19)-LLV(LOW,19))*100,8,1),3); STICKLINE(VAR1>20 AND VAR1<80,VAR1,VAR1,10,1),COLORRED; STICKLINE(VAR180,VAR1,VAR1,8,1),COLOR00FF00; STICKLINE(VAR1<20,VAR1,VAR1,8,1),COLORYELLOW; ABV:=MA(SUM(IF(CLOSE>REF(CLOSE,1),VOL,IF(CLOSEREF(MMS,1) AND MMB>REF(MMB,1) AND CROSS(ABV,M2) AND ABV>REF(ABV,1) AND M1>REF(M1,1)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