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

【历史线索】

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

学习西方的武器、军事技术

↓洋务思想(19世纪60——90年代)

维新思想(19世纪末)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共和思想(20世纪初)

学习西方的文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

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五四运动后)

【基础过关】

睁眼看世界:

1.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后的国内国际危机。

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著有《》。3.魏源:著有《》,提出“”的主张。

4.影响: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洋务思想:

1.指导思想:“”,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2.洋务派李鸿章等提出的口号是“”。创办了近代、工业;还兴办了近代和新式。开启了中国的历程。3.洋务思想的实践是开展了。

维新思想:

1.兴起的背景。2.主要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著有《》,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

相结合,主张在中国实行。

梁启超:著有《》,宣传维新变法的必须性。

严复:翻译《》,用进化论观点宣传变法。还批判。3.实践:开展了运动。

4.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共和思想:(专题四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1.直接原因:是。2.性质:是。3.开始的标志是。4.前期的指导思想是、后期主要宣传。运动的中心在。

5.主要人物及贡献

陈独秀:,,

,。

李大钊:,,。在文学改良和文学革命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办学思想是“、”。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7.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8.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他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以后,特别是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的方向何性质。3.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人物,他在1918年发表《》和《》两篇文章;1919年在《新青年》出版的《》上发表《》系统介绍马克思的唯物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同年,针对胡适发表的《》,发表了《》,展开了;1920年,他在北京组织了“”和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的“”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4.五四时期,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外,还有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潮也在中国传播,其中流行较早、影响较大的是,实用主义是起源于,是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主要宣传者。

5.的论战预示着阵营开始分裂,论战的实质是。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意义是;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4分*10=40分)

1.19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直接原因是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B.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了有识之士

C.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D.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林则徐之所以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

①为了了解外国情况,翻译外文资料②组织人员编写《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③组织编写《海国图志》④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3.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睁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在

A.社会制度方面 B.思想文化方面 C.军事技术方面 D.经济科学方面4.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B.慈禧太后中途变卦

C.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D.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5.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都强调给人民以民主自由 B.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成。”这表明他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西方的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

7.对《孔子改制考》,表述正确的是

A.全面批判传统文化 B.借助古文经学何孔子的名望推动变法C.引用西学,阐发儒学 D.名为尊孔,实际上降低了孔子的权威

8.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再论问题与主义》

9.1919年,胡适发表文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其实质是

A.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B.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了分化

C.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D.新文化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10.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和途径有

A.①发表文章②利用讲坛③进行思想论战④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洋务派)《劝学篇》

材料二西人立国……驯至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

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欲!

——郑观应(早期维新派)《盛世危言》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渐渐地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的“体”、“用”观有何不同?(8分)

(2)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据材料指出其思想的局限性,并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6分)

(3)据材料四指出新文化运动发展的特点。(2分)

(4)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的基本特点。(4分)

12.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中国近代主要思想解放潮流,简要叙述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影响。(24分)

13.近代以来,受西方的冲击,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西学”逐渐成为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请回答:

(1)最早萌发“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是林则徐、魏源,他们萌发“西学”思想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4分)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在“西学”上主张是什么?(6分)

(3)19世纪末出现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与上述人物相比,他们在“西学”的主张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CCB 6——10 DBCCD

二、非选择题

11.(1)洋务派认为,中国传统的思想理论是“体”,西方技术思想是“用”;早期维新派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体”,各种技术设备是“用”。(8分)(2)指民主和科学;对西方思想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6分)

(3)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2分)

(4)吸收西方思想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从学习资本主义到学习社会主义。(4分)

12.略(意义每点3分)

13.(14分)

(1)鸦片战争(2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2)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任两位2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答到前者给4分,仅仅答后者给2分);

(3)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任两位2分);

主张变革中国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4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