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专业英语

注塑模具专业英语
注塑模具专业英语

Injection Mold Technical Terms

(一)模具专业基本用词Professional Terms

1.塑料— plastic, resin

2.样件— sample

3.钢料— steel

4.注塑机— injection machine, press

5.产品— part, product, moulding

6.模具— mold, mould, tool

A 简易模(样板模)— prototype mold

B 量产用模具— production mold 7.三维造型(数模)—3D model, 3D data

8.二维产品图— 2D part drawing

9.设计— design

10.制造— manufacture, build up, construction, fabrication, make

11.检验— check, inspection

12.测量— measure, inspection

13.修改— change, modify, correction

14.工程更改— engineer change

15.质量— quality

16.数量— quantity

17.基准— datum, reference

(二)如何解析2D 产品图?How to read 2D part drawing?

一.产品几何Geometry

1.点— point

2.线(边)— line, edge

3.面face

A 侧面— side

B 表面— surface

C 外观面— appearance surface 4.壁厚— wall thickness, stock thickness

5.加强筋(骨位)— rib

6.孔— hole

7.细长的槽— slot

8.柱位— boss

9.角— corner

A 圆角— fillet

B 倒角— chamfer

C 尖角— sharp corner 10.斜度— angle, taper

11. 凹槽—recess , groove

二. 分模信息Splitting

1.分型线— parting line (P/L), splitting line

2.主分模方向— main direction, line of draw

3.浇口设定— gating

一.产品标识Part Identification

1.产品名称— part name (P/N)

2.产品编号+版本号— part number + revision (Rev.)

3.型腔号— cavity number

4.材料标记— material symbol

5.模具编号— mold number (no.)

6.日期印— dating insert, date code

7.循环印— cycling code

8.公司标志— company logo

二. 技术要求Specification (Special Requirement)

1.项目启动表Kick-off sheet

1)项目名称— program name, project name

2)产品名称— part name, product name, part description

3)产品编号— part number (P/N)

4)客户模号— customer mold no.

5)项目启动日期— kick off date, start date

6)项目完成日期— due date, lead time

7)内模件用钢— tool steel

8)型腔数量— number of cavities

9)数据文件编号— data file no.

10)注塑材料— resin, plastic, raw material

11)收缩率— shrink, shrinkage, shrink factor

12)注塑机吨位— molding machine size, injection machine size 13)成型周期— cycle time

14)型腔光洁度— cavity polish

15)型芯光洁度— core polish

16)皮纹(晒纹)— texture, grain

17)拔模斜度— draft angle, removal taper

18)注塑件颜色及光泽— molded color & gloss

19)模具加工地— manufacturing facility

20)热流道供应商— manifold manufacturer, manifold supplier 21)浇口位置— gate location / position

22)浇口类型— gate type

产品标识— stamp information, part identification

特殊要求— special instructions

1.产品质量及外观要求Part Quality & Appearance Requirement 1)尺寸及公差Dimension & Tolerance

①重要尺寸— critical dimension, important dim., key dim.

②理论尺寸— nominal dimension

③实际尺寸— actual dimension

④公差— tolerance

⑤公差带— tolerance range

⑥尺寸超差— dimension deviation

⑦接受(合格)— accept, OK

⑧拒绝(不合格)— reject, refuse, obsolete, NG

⑨让步接受— concession, special admit

⑩返工— re-work

2)产品缺陷(常见的)Defects (normal)

①缩水— sink mark, shrinkage

②飞边,毛边— flash, burr

③段差— mismatch discrepancy

④银丝纹,蛇纹— snake marks, streak

⑤弯曲,变形— warpage, distortion

⑥打不饱(缺料)— short shot

⑦熔接线— weld line

⑧多胶— unwanted plastic

⑨拉伤—damage

2.产品外观Part Appearance

①产品颜色— part color

②产品光泽— gloss

③皮纹粒度— grain

3.常用词汇、词组及短语Normal Word, Short Sentence

1)单边— per side

2)双边— both sides

3)加入,添加— add, incorporate

4)去除,取消— remove, cancel

5)满足…的要求,符合,与…要求一致— according to, conform to, satisfy, meet 6)要求,需要— require, need, demand

7)确认—be approved, agreed by …

8)允许— permit, allow

1)在…范围之内— within

2)不可以,不允许,禁止— free from, prevent, avoid

3)…,除非有另指—…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4)…或少于—…or less

5)自动化运作— automatic operation

6)未注尺寸(详细形状)见三维造型

Non dimensioned contour (detailed shape) see 3D model.

7)分型线上的飞边(披缝)或段差应小于…

Burrs o r discrepancy on the P/L shall be … or less.

标题栏Title Block

1.产品名称— part name

2.图纸编号+ 版本号(索引号)— drawing no. + level (index)

3.一般公差— general tolerance

(三)如何阅读制模标准?How to read tooling standard?

一.模具结构术语Mold Construction Terms

A.模架Mold Base

1.模架量化特征Measurement Feature

①长X 宽X 高— Length X Width X Height

②模具高度尺寸(模厚)— stack height of mould

③模具重量— total weight of mould, mould thickness

2.定模底板— front plate, top clamping plate, clamp plate, clamping plate

3.定模板— cavity plate, fixed mould plate, A – plate

4.动模板— core plate, moving mould plate, B – plate

5.支撑板— support plate, backing plate

6.间隔板,方铁— support blocks, rails, risers, spacer block

7.顶杆固定板— retaining plate, ejector retaining plate

8.顶板— ejector plate,bottom clamping plate

9.动模底板— back plate

10.导柱— guide pillar, leader pin, guide pin

11.导套— guide bush, leader pin bush

12.复位杆— return pin, push-back pin

13.弹簧— spring

14.撑头— support pillar

15.顶针板导柱、导套— ejection guide pin / bush

16.垃圾钉— stop pin, stop button

17.模脚— standing-off pillars

18.标牌— plaque scutcheon

B.成型零部件moulding components

1.型芯— core insert

2.型腔— cavity insert

3.镶针— core pin

4.镶块— sub-insert, split

5.滑块— slide, sliding split

6.斜顶— lifter, angled-lift split, loose core

A 斜顶头— lifter head

B 斜顶杆— lifter rod, lifter shaft 7.成型顶杆— moulding face pin, form pin

C.浇注系统Feed System

1.塑料Moulding

a.主流道— sprue

b.分流道runner

①主分流道— main runner ②二级分流道— branch runner 分流道断面形状cross-sectional shape of runner

①圆形— full round

②半圆形— semicircular

③梯形—trapezoidal

c.浇口gate

常用浇口形式normal gate type :

①边缘浇口(J型浇口)— edge gate, J – gate

②侧浇口— side gate

③潜伏式浇口— sub-gate, subsurface gate, submarine gate, cashew gate

④潜伏式二次浇口(隧道式浇口) — tunnel gate onto feeder post

⑤点浇口— pin gate

⑥直接浇口(主流道型浇口) — sprue gate, direct gate

⑦护耳式浇口— tab gate

d.模腔— impression

e.冷料井— cold slug well

f.热流道— hot runner

2.模具零件mold components

a.定位圈— locating ring, location ring, register ring

b.浇口套— sprue bush

c.挡圈— stop ring

d.浇口镶块— gate insert

e.热流道板— manifold

f.热嘴— hot drop\hot sprue

分型面及其锁紧、排气Parting Surface, inter-locking & venting

1.分型线— parting line ( P/L )

2.镶拼线— bodyline, joint line

3.平/ 不平的分型面— flat / non – flat parting surface

4.封胶面— shut off surfaces, seal-off surfaces

5.擦穿位— shut off

6.碰穿位— kiss-off

7.管位— parting line lock

8.分型面的释放(避空) — relief of parting surface

9.分型面的平衡— balancing of parting surface

10.锁紧角度— locking angle

11.锁紧力— clamping force

12.锁模块— safety strap

13.精定位— Interlock, die lock

14.困气— air trap

15.排气槽— vent, vent slot

E.滑块机构Slide

1.驱动Actuation

①斜导柱— angle pin, horn pin, cam pin

②弹簧— spring

③油缸— hydraulic cylinder

2.制动Detention

①滑块固定器— slide retainer

②弹簧制动器— spring-loaded detention (plunger)

③挡钉、挡板— stop pin, stop plate, slide stop

3.导轨— gib, guide strip

4.锁紧块(楔紧块)— heel block, locking heel, wedge block, chase block 5.耐磨片— wear plate, wear strip

6.压板— retainer, gib

7.螺钉— screw

8.定位销— dowel pin

F.斜顶机构Lifter

1.斜顶头— lifter head

2.斜顶杆— lifter rod, lifter shaft

3.开口销— split pin

4.固定板(压板)— retainer plate

5.耐磨片— wear plate

1.铜导套— bronze bushing

2.衬套— spacer

3.导轨— L – gib

4.滑动块— slide

G.顶出系统Ejection System

1.基本词汇Basic Word

①顶出行程— ejection stroke

②模具开档— daylight

③粘模— stick

④产品脱模— part is push off from, clear part of mould, separation of part 2.顶板机构Ejector plate assembly

①顶板— ejector plate

②顶板固定板— retaining plate

③推板— stripper plate

④推板导柱— ejector guide pin

⑤推板导套— ejector guide bush

⑥撑头— support pillar

3.复位机构Return System

①复位杆(回程杆)— return pin, push – back pin

②垃圾钉— stop pin, stop button

③压簧— compressed spring

④碟簧—a stack of ―Belleville‖ washers

⑤早复位机构— early return system

⑥强制复位机构— positive return system

4.顶出方法Ejection Techniques

1)顶杆顶出— pin ejection

2)顶管顶出— sleeve ejection

3)顶块顶出— bar ejection

4)扁顶顶出— blade ejection

5)顶板顶出— stripper ejection

6)油缸顶出— hydraulic ejection

7)气顶— air ejection

8)阀门顶出— valve ejection

5.顶出元件Ejection Elements

1)拉料杆— sprue puller, sucker pin

2)顶杆— ejector pin

3)阶梯式顶杆— stepped ejector pin

1)顶管— ejection sleeve, sleeve

2)扁顶— ejector blade, slabbed off ejector pin

3)顶块— stripper bar

4)顶环— stripper ring

5)推板— stripper plate

6)加速顶— accelerated ejection

1.顶出辅助机构Supplementary operating system

1)弹簧柱塞器— spring – loaded plunger

2)弹珠定位器— ball catch system

3)插销式锁扣— Latch – lock

4)尼龙拉杆装置— friction puller device

2.电器元件Electric Components

1)压力传感器— pressure transducer

2)限位开关— limit switch

F.冷却系统Cooling System

1.基本词汇Basic Word

1)温差— temperature variation

2)水孔(水道)— waterlines, water-ways, flow-way, channel

3)水路— cooling circuit

4)水路示意图— water schematic, schematic circuit

5)冷却液— coolant, coolant fluid

6)内连接— interconnect

7)外连接— external connection

8)出口、入口— outlet、inlet

9)漏水— water leakage

2.水路分布Circuits

1)阶梯式水路— stepped system

2)分隔板水路— baffled hole system

3)斜孔式水路— angled hole system

3.水路元件Components

1)闷头(螺塞、止水栓)—(threadless)brass pressure plug : female plug & male 2)隔水片— baffle

3)密封圈— O – ring

4)快插水路接头— quick disconnect fitting, quick connection adaptor

5)弯头— elbow

6)偶合器(连接器、接头)— adaptor (including a plug & a socket)

7)橡皮管— rubber hose

1)分水板,集水块— water manifold

G.螺纹、螺纹孔& 螺钉Thread, thread hole & screw

1.螺纹— thread

2.管螺纹— pipe thread

3.螺纹孔— screw hole, tapped hole

4.起吊孔— handling hole, jack screw hole, eye bolt hole

5.螺钉— screw

6.内六角螺钉— socket headed cap screw (s.h.c.s.)

7.沉头螺钉— flat headed cap screw (f.h.c.s)

8.螺栓— bolt

9.螺母— nut

10.锁紧螺母— locknut

11.螺纹标准Thread Standard

①公制标准— Metric

②英制标准— Imperial

③英制管螺纹标准— British Standard Pipe thread (BSP)

④美制管螺纹标准— NPT

⑤美制粗螺纹标准— United Coarse thread (UNC)

⑥美制细螺纹标准— United Fine thread (UNF)

H.润滑Lubrication

1.润滑槽— grease groove

2.加油管— grease line

3.油杯— lubrication fitting

I. 测量仪器Measuring Instruments

1.游标卡尺— vernier caliper

2.千分尺— micrometer

3.高度规— height gauge

4.刻度规— dial gauge

5.三坐标测量仪(三次元)— Coordinate Measure Machine(CMM)

6.塞规— pin gauge

7.圆角量规— radii gauge

8.轮廓投影机—profile projector

J.注塑机参数Injection Machine Parameter

1.注塑机规格参数Injection Machine Specification

①锁紧类型clamp type

a.油缸— hydraulic b.肘杆式— toggle

②垂直注塑机导柱间距— tie bar vertical clearance

③水平注塑机导柱间距— tie bar horizontal clearance

④台板尺寸— platen dim.

⑤最小/ 最大模厚— mold height Min. / Max., Min. / Max. mold thickness

⑥最小/ 最大注塑机开档— open daylight Min. / Max.

⑦锁紧行程— clamp stroke

⑧锁紧力— clamping force

⑨顶出行程— ejector stroke

⑩顶出力— ejector force

塑料模具设计实例

塑料模设计实例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是通过设计图1.1所示的防护罩的注射模,全面介绍了从塑料成形工艺分析到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制出模具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全过程。 设计任务: 产品名称:防护罩 产品材料:ABS(抗冲) 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 塑料尺寸:如图1.1所示 塑料质量:15克 塑料颜色:红色 塑料要求:塑料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料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 图1.1 塑件图 一.注射模塑工艺设计 1.材料性能分析 (1)塑料材料特性 ABS塑料(丙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在聚苯乙烯分子中导入了 丙烯腈、丁二烯等异种单体后成为的改性共聚物,也可称为改性聚苯乙烯,具有 比聚苯乙烯更好的使用和工艺性能。ABS是一种常用的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 能的工程材料。ABS塑料为无定型料,一般不透明。ABS无毒、无味,成型塑 料的表面有较好的光泽。ABS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冲击强度高。ABS 还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水性、耐油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性能。ABS 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并且耐气候性较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2)塑料材料成形性能

使用ABS 注射成形塑料制品时,由于其熔体黏度较高,所需的注射成形压力较高,因此塑料对型芯的包紧力较大,故塑料应采用较大的脱模斜度。另外熔体黏度较高,使ABS 制品易产生熔接痕,所以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ABS 易吸水,成形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在正常的成形条件下,ABS 制品的尺寸稳定性较好。 (3)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确定 查有关手册得到ABS (抗冲)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 密 度 1.01~1.04克/mm3 收 缩 率 0.3%~0.8% 预热温度 80°c~85°c ,预热时间2~3h 料筒温度 后段150°c~170°c ,中段165°C~180°c ,前段180°c~200°c 喷嘴温度 170°c~180°c 模具温度 50°c~80°c 注射压力 60~100MPa 注射时间 注射时间20~90s ,保压时间0~5s ,冷却时间20~150s.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该塑件上未注精度要求的均按照SJ1372中8级精度公差值选取,则其主要尺寸公差标注如下(单位均为mm ): 外形尺寸:26.0040+φ、 1.2050+、12.0045+、94.0025+R 内形尺寸:26.008.36+φ 孔 尺 寸:52.0010+φ 孔心距尺寸:34.015± (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要求外形美观,外表面表面光滑,没有斑点及熔接痕,粗糙度可取Ra0.4μm ,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而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注塑模具典型结构设计 关键机构之四——顺序开模控制机构04

4. 关键机构之四——顺序开模控制机构 该机构主要用于塑料件对动模和定模的附着力和包紧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例如所成型的塑料件在动模和定模侧都没有型芯,且塑料件对两型芯的收缩包紧力都相差不多时,又如塑料件由于内外壁脱模斜度不相等的原因造成对动定模留模倾向难以判断时,这时应该采用顺序开模控制机构,即在动模和定模两侧均有脱模机构,无论制品留在那一侧均能脱出。但是塑料件留模方位的不确定性会给操作带来不便,甚至在开模的瞬间可能会拉坏塑料件,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开模时先使塑料件脱离定模,开模后制品留在动模侧,然后从动模侧推出塑料件,这种使用顺序脱模方式的脱模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1内装式顺序开模控制机构 4.1.1弹簧式顺序开模控制机构 1、如图4-1所示的弹簧式顺序开模控制机构中,定模侧使用弹簧的弹力推动脱模、动模侧使用推管推动脱模。如图4-1中所示,该塑料件为盘类零件,其留在动模侧,在定模侧设置弹簧启动的推出机构,分型时其作用为脱出流道凝料,同时对使塑料件留在定模侧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模具开模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定模3与定模板4首先分型。在导柱2上开有一定距离的长槽,限位螺钉1的头部伸到长槽中,当开模到一定距离时,限位螺钉头部与长槽底部接触,定模3在限位螺钉与长槽的作用下停止向开模方向运动,使主分型面开始分型,同时使流道凝料与塑料件分离并脱出流道凝料。模具继续分型,在推管的作用下推出塑料件,完成模具开模。 3、弹簧式顺序开模控制机构的工作演示动画见光盘\chap04\4.1.1 弹簧式顺序开模控制机构。 如图4-1所示,为弹簧式顺序开模控制机构。

4.1.2 摆钩—弹簧顺序开模控制机构 摆钩式顺序分型是利用摆钩机构控制分型面的开模顺序,而弹簧式顺序分型机构是利用弹簧机构老控制注射模具分型面的开模顺序。摆钩与弹簧顺序开模控制机构将这两种顺序开模控制机构相结合,如图4-2所示的摆钩—弹簧顺序开模控制机构,弹簧4给摆钩2提供力的作用,利用摆钩与拉杆1的锁紧力增大开模力,以达到控制分型面的开模顺序。 1、模具开模时,由于弹簧4的作用摆钩2钩住拉杆1使摆钩与拉杆所在的部件在开模开始时保持闭模状态,待模具开模到一定的距离后,在定距限位装置的作用下,强行使拉杆1与摆钩2脱离,即模具进行第二次分型,以完成模具的整个开模过程。摆钩—弹簧顺序开模控制机构适用于各种二次分型场合,应用广泛,并且已经制定了相关标准供选用。 2、摆钩—弹簧顺序开模控制机构的工作演示动画见光盘\chap04\4.1.1 摆钩—弹簧顺序开模控制机构。 图4- 1 弹簧式顺序开模控制机构 1—限位螺钉;2—导柱;3—定模;4—定模座板;5—弹簧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与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BP-ZL-006 版本号:01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外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 保护。 9.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0.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1.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 外。 12.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13.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 文字均为黄色,字高为50 mm。 14.模架表面不应有凹坑、锈迹、多余的吊环、进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响外观的缺陷。 15.模具应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吊环不得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涉。 三、模具材料和硬度 1.模具模架应选用符合标准的标准模架。 2.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型芯、动定模镶块、活动镶块、分流锥、推杆、浇口套)材料采用性能高 于40Cr以上的材料。 3.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成型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4.模具成型零件硬度应不低于50HRC,或表面硬化处理硬度应高于600HV。 四、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 1.顶出时应顺畅、无卡滞、无异常声响。 2.斜顶表面应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 3.滑动部件应开设油槽,表面需进行氮化处理,处理后表面硬度为HV700以上。 4.所有顶杆应有止转定位,每个顶杆都应进行编号。 5.顶出距离应用限位块进行限位。 6.复位弹簧应选用标准件,弹簧两端不得打磨,割断。 7.滑块、抽芯应有行程限位,小滑块用弹簧限位,弹簧不便安装时可用波子螺丝;油缸抽芯必须有行程 开关。

注塑模之标准模架

模具是制造模型的工具,按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模具技术在制造业中占用很高的地位。对于我们产品设计人员来说,模具在工作中频繁出现,与我们的工作内容关系紧密,因为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零件很多需要通过模具来实现,对于模具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模具(注射模)组成:成型部分、浇注系统、导向机构、脱模装置、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温度调节和排气系统和标准模架。 一,标准模架结构简述 不同产品零件所需要的模具不一样,而模具结构又有很多相同的结构,所以为了更加效率地做出模具,人们开始使用一些标准模架,标准模架构成了模具的骨架,只要换成不同的匹配模仁,就能成型不同的零件,对于整个模具来说,就有三个部分组成:前模板、后模板和模仁,当然,一套模具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是介绍模具的骨架--标准模架。 1,标准模架的分类 对于塑胶模具,按照基本结构分类,一般分为二板模式模具(大水口)和三板式模具(细水口),其中三板式模具又可以细分为细水口模具和简化型细水口模具,对应的就有大水口模架、细水口模架和简化型细水口模架。 2,模架的基本结构(以二板模CI型为例) 由上图可以看出标准模架的组成 (1),板子部分:前模底板、后模底板、前模板、后模板、上顶出板、下顶出板、两个模脚。 前后模底板:分别要和注塑机上面的定模扳和动模板固定在一起。 前后模板:两个模仁就是要镶嵌在两个模板里面。 上下顶出板:注塑机上面的合模系统中的顶出机构会顶住这两块板,进而将塑件顶出。 模脚:为零件的顶出支撑出一定的空间。 (2),固定螺钉部分:前模固定螺钉,、后模板固定螺钉、顶出板锁紧螺钉、模脚固定螺钉。(3),辅助零部件:导柱与导套、回针。

注射模典型结构及分类

第五章注射模设计 塑料注射成所用的模具,称为注射成型模具,简称注射模或注塑模。 与其他塑料成型方法相比,注射成型塑件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均较好,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自动化,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塑料成型方法, 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到目前为止除了氟塑料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用此方法成型。注射成型也已经成功应用于某些热固性塑料,甚至橡胶制品。 一、单分型面注射模的组成 按机构组成,单分型面注射模由模腔、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机构、顶出装置、温度调节系统和结构零部件组成。 (1) 模腔 模具中用于成型塑料制件的空腔部分,由于模腔是直接成型塑料制件的部分,因此模腔的形状应朽塑件的形状一致,模腔一般由型腔、型芯组成。 (2) 成型零部件 构成塑料模具模腔的零件统称为成型零部件,通常包括型芯(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型腔(成型塑件外部形状)。 (3) 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分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个部分,是由浇口套、拉料杆和定模板上的流道组成。 (4) 导向机构 为确保动模与定模合模时准确对中而设导向零件。通常有导向柱、导向孔或在动模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组成。 (5) 推出装置 在开模过程中,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有的注射模具的推出装置为避免在顶出过程中推出板歪斜,还设有导向零件,使推板保持水平运动。由推杆、推板、推杆固定板、复位杆、主流道拉料杆、支承钉、推板导柱及推板导套组成。 (6) 温度调节和排气系统 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模具设有冷却或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一般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道,冷却系统是由冷却水道和水嘴组成。加热则在模具内部或周围安装加热元件,如电加热元件。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为了将型腔内的气体排除模外,常常需要开设排气系统。 (7) 结构零部件 用来安装固定或支承成型零部件及前述的各部分机构的零部件。支承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可以构成注射模具的基本骨架。 二、单分型面注射模的工作原理 单分型面注射模的工作原理:模具合模时,在导柱和导套的导向定位下,动模和定模闭合。型腔由定模板上的型腔与固定在动模板上型芯组成,并由注射机合模系统提供的锁模力锁紧。然后注射机开始注射,塑料熔体经定模上的浇注系统进入型腔,带熔体充满型腔并经过保压、补塑和冷却定型后开模。开模时,注射机合模系统带动动模后退,模具从动模和定模分型面分开,塑件包在型芯上随动模一起后退,同时,拉料杆将浇注系统的主流道凝料从浇口套中拉出。当动模移动一定距离后,注射机的顶杆接触推板,推板机构开始动作,使推杆和拉料杆分别将塑件及浇注系统凝料从型芯和冷料穴中推出,塑件在浇注系统凝料一起从模具中落下,至此完成一次注射过程。合模时,推出机构靠复位杆复位并准备下一次注射。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注塑是一种工艺,是基于比如LIGA的微制造技术开发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那么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是什么呢?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LIGA工艺就是先生产出一个注塑所需要的模型,也就是俗称的"模子",然后将液态塑料灌注在模具中,最后在分离出来,形成最终所需要的产品。比如一些塑料玩具,产品太多了。 当接到客户的CASE之后,首先,要了解清楚客户的要求(如:产品的外观要求,结构上的要求,或其它的一些特殊要求),与客户进行沟通;接下来,就要开始分析要做的这个产品了,主要是检查产品的拔模及肉厚,对一些柱位及肋位进行防缩水处理(这些很必要,可以减少以后开模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你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 模具设计(以下以Pro/E进行模仁3D设计,再在二维CAD里面完成所有设计为基础)的具体流程如下: 1.对产品进行排位(这将决定模具的大小,在这里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主要的还是靠设计师的经验及公司的要求); 2.对产品加上收缩率(缩水); 3.确定模仁的大小; 4.开始做分模面,这里考的就是真功夫了,不仅3D要用得好,模具结构更是重中之重;

5.分模面做好,就可以把模具分开了,前后模、镶件、斜顶、行位,都可以在这边分好; 6.接下来做的就是流道了,这个关系到公司生产的成本及产品的质量,设计时要慎重; 7.下面就是冷却水路的布置、镙丝的放置及顶针的排列(如果是用EMX设计,那么这里只要做基准点就可以); 8.如果是用CAD设计,一般做完以上工作就可以把它转成平面图,直接放入模胚再在CAD里面设计。 9.模仁图有了,就开始模胚上的设计。首先,以模仁的大小及结构,定出模胚的大小及形式(如大水口、细水口等);然后,用模具外挂调出适用的模胚,装入模仁(注意:图层的控制及颜色的控制,以便在后面出散件图时能更快,更易识别); 10.把水路引到模胚上,还有镙丝,再来画上弹弓、垃圾钉、顶棍孔,在主视图上做这些的同时,要在剖面图上表达出来。当然还有顶针,别忘了这里把唧嘴也给画上。如果是细水口的话就忙了,水口拉针、拉杆、开闭器都要在这里设计好,如果有行位的模具,应先设计好行位; 11.接下来就是撑头、锁模片以及撬模坑; 12.简单一点的模具做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只是说结构图),接下来就开始标数,这也是检查设计正确性的重要一环;

InventorMold塑料模具设计实战word文档

Inventor Mold塑料模具设计实战 默认分类 2010-05-28 00:36:30 阅读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旨在与读者分享Inventor Mold的设计思路。其特点是在一款三维设计软件中完成所有的设计,并且集成模流分享软件Mold Flow 功能,满足塑料模具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塑料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制造精度的提高以及模具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消费者对塑料模具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同时考虑设计精度和设计周期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塑料模具设计都是在三维软件中进行分模设计,在二维中进行排位的设计。这种方式,由于三维软件和二维软件分别独立,缺乏关联,存在着一些弊病,很容易出现设计的错误。另外三维与二维的“拼凑式”设计, 也严重影响了塑料模具设计的精度。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介绍Inventor Mold的设计流程。塑料产品如图1所示。该产品的特点是需要修补孔,要做抽芯机构。 1.新建模具设计 打开Inventor Mold后,新建一塑料模具设计,进入到Inventor Mold塑料模具设计的环境下,在未导入塑料产品之前,其中很多 的指令都处于不可用状态,如图2所示。

2.导入塑胶产品 执行“塑料零件”指令,选择塑件产品,将塑件产品导入到塑料模具设计环境中,如图3所示。此时可看到菜单都已经被激活,如 图4所示。

3.调整出模方向 此步骤是用来调整塑件产品的出模方向,当塑件导入模具设计环境后,会有一个默认的方向,但是默认的方向有可能不是正确的模具出模方向,所以必须进行调整。如图5所示,这里调整出模方向非常重要,因为Inventor Mold自动补孔(自动修补破孔)方式会根据 出模的方向来定。 4.选择材料 材料库是Inventor Mold的一大特色,Inventor Mold基本上含有模具行业常用的材料,共有七千多种塑料材料,且每种材料都有其属性,包括厂商以及牌号,当然还包括收缩率。之所以Inventor Mold含有如此丰富的材料库,那是因为Inventor Mold中含有Mold Flow 的功能,在进行模流分析时,必须先定义具体的材料,才可以进行工艺的设定和模流的分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选定材料,后面的模流分析将不能进行,收缩率也将没有参考值,如图6所示。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 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 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 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 -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 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第一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 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二步: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动模托板移动行程。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三部: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 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 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 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完美的设计。 第四步: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 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先复机构。 4、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5、利于制品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6、便于金属嵌件。 在设计侧向分型机构时,应确保其安全可靠,尽量避免与定出机构发生干扰,否则在模具上应设置先复机构。 第五步: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以上内容全部确定之后,便根据所定内容设计模架。在设计模架时,尽可能地选用便准模架,确定出标准模架的形式、规格及A、B板厚度。标准件包括通用标准件及模具专用标准件两大类。通用标准件如紧固件等。模具专用标准件如定位圈、浇口套、推杆、推管、导柱、导套、模具专用弹簧、冷却及加热元件、二次分型机构及精密定位用标准组件等。 需要强调的是,设计模具时,尽可能地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因为标准件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商品化,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对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是极其有利的。 买家尺寸确定之后,对模具有关零件要进行必要的强度和刚性计算,以校核所选模架是否适当,尤其是对大型模具,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六步: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 8、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9、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0、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1、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2、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外。 13、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管理资料]

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管理资料] 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 本书汇集了180例国内外先进而实用的经典模具,采用2D和3D相结合的形式,以结构为主理论为辅,再加以简明的文字叙述,详细介绍了各例模具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0章,主要按照模具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后模滑块与斜顶机构、前模滑块机构、后模内滑块机构、滑块二次抽芯机构、滑块中做顶出机构、二次顶出机构、前模顶出与斜顶机构、热流道机构、脱螺纹机构和圆弧抽芯机构,涵盖了塑料注塑模具的多种类型。书中的每一副模具都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和难点,并通过了大批量的实际生产验证,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使图面更加清晰简洁,特意对一些比较复杂和大型的模具图形进行了适当简化,望读者理解。 本书内容通俗,易学易懂,适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模具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塑料注塑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和概述 1.1 概述 1.2 塑料注塑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3 塑料模具热流道系统介绍 第2章后模滑块与斜顶机构20例 2.1 滑块机构与斜顶机构介绍 2.2 实用范例 范例1 无绳电话主机面壳三面滑块机构

范例2 电子插件弹簧斜顶机构 范例3 电池后盖弹簧斜顶机构 范例4 轿车仪表框隧道式滑块机构 范例5 反光镜装饰圈推块式滑块机构 范例6 汽车接插件滑块中进胶机构 范例7 显示器框架斜顶中做顶出块机构 范例8 咖啡壶手柄盖斜顶中做顶出块机构范例9 餐用搅拌机杯子哈夫式滑块机构 范例10 汽车仪表框四面滑块机构 范例11 汽车仪表框针阀式热流道机构 范例12 圆筒无顶板滑块机构 范例13 电热杯外壳液压缸滑块机构 范例14 咖啡壶手柄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5 相机外壳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6 汽车内饰条活动抽芯机构 范例17 分水器壳体液压缸斜抽芯机构 范例18 浮动式滑块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9 轿车后视镜外壳液压缸滑块机构范例20 吸尘器喷水枪外壳滑块脱螺纹机构第3章前模滑块机构20例 3.1 前模滑块机构简介 3.2 实用范例 范例1 轿车仪表盒前模滑块机构 范例2 相机配件前模滑块机构

注塑模具设计步骤(二维到三维)

注塑模具设计步骤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二、模具结构方案设计注射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技巧 三、模具尺寸计算、绘图等 塑料使用性能 塑料性能不足的有 塑料的热敏性和水敏性 详细如下: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A、 1、塑料材料; 2、工艺参数:收缩率收缩率选择注意、成型温度(分段前中后阶段)、模温、注射压力;

3、成型性能:流动性、耐热性、成形性;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性能 B、表面质量:内外表面公差(光洁度、分配合和非配合面进行分析)、外观; C、精度分析;精密注射模具的设计要点 D、结构特点:从塑胶件壁厚均匀程度分析、曲面复杂程度分析脱模斜度、沟槽、螺纹;涉及塑胶件结构设计与建议:设计塑料结构件的基本知识可以用来和厂家进行商量 二、模具结构方案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A、分型面选择(综合考虑得出结论) 1、选在塑件最大轮廓面上 2、避免侧抽芯及长抽芯距 3、便于充模排气 4、便于脱模 B、型腔数确定→一模几件确定 1、生产批量较大; 2、设备注射量; 3、材料成型性能和塑件精度要求; 4、塑件结构和模具复杂程度; C、浇注系统类型与位置选择浇口的基本类型;浇口设计要点 1、壁厚分析→进浇口选择(侧浇口、点浇口) 2、便于充模、排气→进料部位 3、材质与注射量→浇口类型 D、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型腔:(整体式?整体镶入式?整体+局部镶入式?) 优缺点: 1、腔整体式 优点:强度、刚度好,表面拼接痕少,曲面过渡圆滑;冷却系统易开设,有利于缩小模具总体尺寸;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电火花加工量大,加工时间长,修模难,造价高。) 2、型腔整体镶入式 优点和缺点与整体式相近,并节省了优质材料,制造工艺有一定改善;但增加了模具总体尺寸,冷却系统开设受一定限制。 3、型腔材质选择:55、40Cr、P20、SM1、SM2、8CrMn、PCR? 依据 批量:中等件,2万以下,选55或40Cr; 表面加工:光洁、纹饰、火花加工,预硬钢P20;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实例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实 例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塑 料 模 具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吴高安 班级模具1301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 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塑件如图1所示。 图1 塑件图 产品名称:套管 产品材料:ABS 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 塑件尺寸:如图1所示 塑件重量:25克 塑件颜色:红色 塑件要求:塑件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件允许最大脱模斜度° 塑件材料ABS的使用性能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30表1-13综合性能较好,冲击韧度、力学强度较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电气性能良好;易于成形和机械加工,与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可作双色成形塑件,且表面可镀铬。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摩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信结构零件。 塑件材料ABS的加工特性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32表1-14无定型塑料,其品种很多,各品种的机电性能及成形特性也各有差异,应按品种确定成形方法及成形条件。 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 流动性中等,溢边料 mm左右(流动性比聚苯乙烯,AS差,但比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好)。

比聚苯乙烯加工困难,宜取高料温、模温(对耐热、高抗冲击和中抗冲击型树脂,料温更宜取高)。料温对物性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左右,比聚苯乙烯易分解),对要求精度较高塑件,模温宜取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宜取60~80℃。注射压力应比加工聚苯乙烯稍高,一般用柱塞式注塑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力为100~140 MPa,螺杆式注塑机则取160~220℃,70~100 MPa为宜。 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选择好进料口位置、形式。推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呈现“白色”痕迹(但在热水中加热可消失)。脱模斜度宜取2℃以上。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54表1-18查手册得到ABS塑料的成型工艺参数: 适用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密度~ g/cm3; 收缩率~ % ; 预热温度 80C°~ 85C°,预热时间 2 ~ 3 h ; 料筒温度后段150C°~170C°,中段180C°~200C°,前段160C°~180C°; 喷嘴温度 170C°~ 180C°; 模具温度 50C°~ 80C°; 注射压力 60 ~ 100 MPa ; 成型时间注射时间20 ~ 90s ,保压时间0 ~ 5s ,冷却时间20 ~ 120s 。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模具的基本结构 确定成型方法 塑件采用注射成型法生产。为保证塑件表面质量,使用直浇口成型,因此模具应为单分型面注射模。

注塑模具标准

注塑模具标准 项目编号:日期: 产品名称: 1.模具材料的使用及附件所有权. 1.1)模胚必须是龙记;明利模胚或者是经本公司批准的模胚供应商,并且是工字的。 限龙记钢材或明利钢材。1.2)注塑产品与模具材料使用表: 1.3)开始制模前必须提供每套模具的订料单,及龙记钢材或明利钢材送料单原件。审核后方 可开始制模。 1.4)开始制模前必须提供模具结构图,产品图给本公司模具工程师进行设计检查,以便核对 模具材料及设计能达到本公司要求,检查后方可开始制模。检查时间最多半个工作日。1.5)开始制模前无论是供应商或模具厂自已设

计或修改本公司提供的产品图,都必须交本公 司模具工程师检查,检查后方可开始制模。产品图格式限 pro/engineer;solidworks; ug。不能接受2d图或igs等转换格式。 1.6)开模前提供制模进度排期给本公司模具工程师作参考. 1.7)所有制造新模或改模(仅指本公司支付改模费用的改模)的铜公所有权归属本公司。1.8)制造商自第一次试模后一年内应对模具进行5次,累计为15个工作日的免费改模及维修, 改模包括产品结构,外型设计更改. 1.9)模具审核须模具在被注塑5000碑以后作最终的审核,以防新模具有潜在的问题发生. 2.模具的基本标准 2.1)所有低于?1.50mm的顶针必须有托。 2.2)冷却水直径不低于?6.0mm,进出水中心距不低于40mm.尽量在内模上运行.2.3)每套模必须有六颗以上的垃圾钉。 2.4)每套模必须有扣针(特殊情况例外)。

2.5)每套模必须有定位圈。 2.6)唧咀必须定位不可在模内转动。 2.7)行位必须有斜导柱或相似的机构。斜导柱头应用车削方式。 2.8)行位必须有定位螺丝。 2.9)行位宽度超过100mm的行位铲机部位必须镶有油钢。 2.10)如果行位封胶面积在1.0cm?时,铲机应有反撑位。 2.11)司筒针应用压板。 2.12)每套模上下模必须有两个凸凹位。 2.13)直司与工字板之间必须有排气。 2.14)内模边缘与模胚边缘距离不低于50mm,b板不低于 60mm,a板不低于40mm.2.15)产品与内模边缘距离不低于15mm,。 2.16)产品柱位处必须用司筒。 2.17)模胚尺寸为2530或以上的模具必须有撑头 2.18)有美观线止口的零件必须镶内镶件(core),不允许原身留。 2.19)雕刻公司名称,模具编号按照订单上的编号雕刻,必须在笫

2017注塑模具的加工标准和要求

模具制造标准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塑模具的加工标准和要求。 二、引用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一般模具设计参照标准》《热嘴设计标准》《模具设计规范》 三、模具外观: 1.铭牌内容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4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铭牌厚度1mm铝片。 2.铭牌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离两边各有15mm的距离),用四个柳钉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用塑料块插水嘴Ф10管,规格可为G1/8″、G1/4″、G3/8″。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4.冷却水嘴原则上不伸出模架表面(客户另有要求除外),水嘴头部凹进外表面不超过3mm。 5.冷却水嘴避空孔直径为Ф25×30、Ф30×30、Ф35×30三种规格,孔外沿有倒角,倒角大于1.5×45,倒角一致。 6.冷却水嘴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01、02,OUT01、02,要求用8~12mm字码打上。 7.进出油嘴、进出气嘴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字码相同。 8.模具安装柱下方有支撑腿加以保护。 9.模架上各模板有基准符号,大写英文DATUM,字高5/16″,位置在离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或按模架厂统一)。 10.各模板有零件编号,编号在基准角符号正下方离底面10mm处,要求同9号,模号打在基准角的对边。 11.模具配件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先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同8号)。 12.支撑腿的安装用螺丝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如果过长的支撑腿则车加工外螺纹紧固在模架上。 13.模具顶出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或宽度尺寸有一个大于500mm 时),顶出孔直径应比顶出杆大5-10mm。 14.定位环可靠固定(一般用三个M6或M8的内六角螺丝),直径一般为Ф100或Ф150mm,高出顶板10mm。(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15.定位环安装孔必须为沉孔至少沉入5mm,不准直接贴在模架顶面上。 16.重量超过8000Kg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压压板。如设备采用液压锁紧模具,也必须加上螺丝穿孔,以防液压机构失效(依客户而定)。 17.浇口套球R大于注塑机喷嘴R(一般为SR20)。 18.浇口套入口直径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大模为Ф5、小模为3.5)。 19.模具外形尺寸符合指定的注塑机。

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目录 一、课程报告 摘要:介绍铸造模、锻模、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概况并论述了模具CAD/CAE/CAM技术的最新开发成果和发展趋势。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E/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模具CAD/CAE/CAM在近二十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进入本世纪以来,模具CAD/CAE/CAM技术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为了使广大模具工作者能进一步加深对该技术的认识,更好发挥模具CAD /CAE/CAM的作用,本文针对模具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铸造模、锻模、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CAE/CAM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作概括性的介绍和分析。1.铸造模CAD/CAE/CAM的发展概况铸造成形过程模拟的探索性工作始于求解铸件的温度场分布。1962年丹麦的Fursund用有限差分法首次对二维形状的铸件进行了凝固过程的传热计算,1965年美

国通用汽车公司Henzel等对汽轮机铸件成功进行了温度场模拟,从此铸件在模具型腔内的传热过程数值分析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丹麦等相继在铸件凝固模拟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并陆续推出一批商品化模拟软件。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该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单纯的传热过程模拟并不能准确计算出铸件的温度变化和预测铸造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充模过程对铸件初始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以及凝固过程中液态金属的流动对铸件缺陷形成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铸件充模过程的模拟技术始于上世纪8 0年代,它以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经历十余载,从二维简单形状开始,逐步深化和扩展,现已成功实现了三维复杂形状铸件的充模过程模拟,并能将流动和传热过程相耦合。目前国外已有一批商品化的三维铸造过程模拟软件,如日本的SOL IDIA、英国的SOLSTAR、法国的SIMULOR、瑞典的NOVACAST、德国的MAGMA和美国的AFSOLID、PROCAST等。国内也有清华大学的铸造之星、华中科技大学的华铸CAE等。这些铸造模CAE软件已覆盖铸钢、铸铁、铸铝和铸铜等各类铸件,大到数百吨,小至几千克,无论是在消除缩孔和缩松,还是在优化浇冒口设计,改进浮渣夹渣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伴随着CAE技术在铸造领域的成功应用,铸造工艺及模具结构CAD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国外已陆续推出了一些应用软件,如美国铸造协会的

三通管注塑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三通管作为一种连接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本文对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及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用Moldflow模拟对其工艺分析,确立了合理的成型工艺参数。设计了三通管塑料模具中的各个系统如注射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导向与定位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脱模机构、分型面及排气槽。并对塑件的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三通管注塑模导向分型脱模顶出

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The Three Links Pipeline as a kind of attachment is widely used in daily life. In the paper, the design method and processes of the plastics mould have been described. In design, some parts of plastics mould have been designed, such as: injecting system, temperature-control system, director, joint face, pushing off system, mould unloading system, air evacuation groove. And material function of the plastic piece has been analysized. Keywords: Three links pipeline, Injection mould, director , joint face , stripping , drive out.

2017年度注塑模具的加工规范标准和要求

第 1 页2020-4-20 模具制造标准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塑模具的加工标准和要求。 二、引用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一般模具设计参照标准》《热嘴设计标准》《模具设计规范》 三、模具外观: 1.铭牌内容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4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铭牌厚度1mm铝片。 2.铭牌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离两边各有15mm的距离),用四个柳钉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用塑料块插水嘴Ф10管,规格可为G1/8″、G1/4″、G3/8″。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4.冷却水嘴原则上不伸出模架表面(客户另有要求除外),水嘴头部凹进外表面不超过3mm。 5.冷却水嘴避空孔直径为Ф25×30、Ф30×30、Ф35×30三种规格,孔外沿有倒角,倒角大于1.5×45,倒角一致。 6.冷却水嘴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01、02,OUT01、02,要求用8~12mm字码打上。 7.进出油嘴、进出气嘴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字码相同。 8.模具安装柱下方有支撑腿加以保护。 9.模架上各模板有基准符号,大写英文DATUM,字高5/16″,位置在离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或按模架厂统一)。 10.各模板有零件编号,编号在基准角符号正下方离底面10mm处,要求同9号,模号打在基准角的对边。 11.模具配件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先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同8号)。 12.支撑腿的安装用螺丝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如果过长的支撑腿则车加工外螺纹紧固在模架上。 13.模具顶出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或宽度尺寸有一个大于500mm 时),顶出孔直径应比顶出杆大5-10mm。 14.定位环可靠固定(一般用三个M6或M8的内六角螺丝),直径一般为Ф100或Ф150mm,高出顶板10mm。(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15.定位环安装孔必须为沉孔至少沉入5mm,不准直接贴在模架顶面上。 16.重量超过8000Kg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压压板。如设备采用液压锁紧模具,也必须加上螺丝穿孔,以防液压机构失效(依客户而定)。 17.浇口套球R大于注塑机喷嘴R(一般为SR20)。 18.浇口套入口直径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大模为Ф5、小模为3.5)。 编制:审核:审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