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第三版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 第3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资料

电大第三版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 第3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资料
电大第三版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 第3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资料

电大第三版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第3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3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生产函数: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机会成本:又称替换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TR和总成本TC的差额。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长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等成本曲线: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比例地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思考题

1、什么是生产函数?两种常见的生产函数公式是什么?

生产函数: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两种常见的生产函数公式:、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是

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函数的通常形式是Q=aL+bK , 其中 Q是产量,L、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常数a、b>0。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剔夫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 cL,dK },其中Q是产量,L、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常数c、d>0。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

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

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

小于平均产量(MP

3、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

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

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

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

4、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那一阶段的投入是合理的?

生产的三阶段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微观经济学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

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将生产分为三个阶段(见图5-5)。第一阶段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B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总产量先以递增的幅度增加,当劳动投入量达到OA以后,又转而按

递减的幅度增加。与此相对应,边际产量起初是递增,当达到E点时为最大值并转而递减。平均产量则连续上升,并在F点达到最大值。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这一特征表明,和可变投入劳动相比,不变投入资本太多,因而增加劳动量是有利的,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任何有理性的厂商通常不会把可变投入的使用量限制在这一阶段内。第二阶段是从劳动量从B增加到H 等于零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总产量继续以递减的幅度增加,一直到G点达到最大值。相应地,边际产量继续递减,直至等于零。平均产量在最大值处与边际产量相等并转而递减。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第三阶段是劳动

量增加到H点之后。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总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值。这一特征表明和不变投入资本相比,可变投入劳动太多,也不经济,这时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的,厂商也不愿意增加劳动投入量在第三阶段经营,因为这时只要减少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虽然理性厂商也不会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综上所述,生产进行到第二阶段最合

适,因此劳动量的投入应在B与H之间这一区区域,这一区域为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又称经济区域,其它区域都不是经济区域。但是劳动量的投入究竟应在这一区域的哪一点上,还要结合成本来考虑。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同生产者行为目标相联系。假生产者不以利润最大化而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可以不考虑单位产品成本,可变要素投入以第二区域右边为界,即劳动投入量为OH;假定生产者不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而是追求平均成本最低,那么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应在第一区域的右边界,因为当劳动投入最为OB,平均产量达到了最大,即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

5、规模报酬的变动有哪些类型?原因是什么?

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规模报酬的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有三种类型:

第一,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长率快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生产规模扩大后管理更合理等。

第二,规模报酬固定:产量增长率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规模报酬固定的原因是由于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后期,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发挥,厂商逐渐用完了种种规模优势,同时,厂商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规模不经济,以推迟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到来。在这一阶段,厂商规模增加幅度与报酬增加幅度相等。

第三,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长率慢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是规模过大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和管理效率的降低。

6、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什么关

系?为什么?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如图所示: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在交点M上,SMC=AV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可变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可变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直递增。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M点称为停止营业点。

7、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解: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9、厂商利润公式是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解:(1)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在成本中。超额利润,又称经济利润,简称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利润= TR-TC

(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 = MC)

因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所以厂商不会停止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厂商会缩减规模,减少产量。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即不增加产量也不缩减产量,此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三、计算题

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TP L=-0.1L3+6L2+12L,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AP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

(2)劳动的边际产量MP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

(3)平均可变成本极小值时的产量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习题

成本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 2、显形成本与隐含成本 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4、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5、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6、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二)难点 1、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2、固定成本与沉淀成本的区别 3 、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的区别 4、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 二、关键概念 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 成本函数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长期成本二、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 ) 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2、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 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D ) A. 1 元 B . 19 元 C. 88 元 D . 20 元 E.无法确定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A.外部经济问题 C.规模收益问题U型,是因为(A ) B ?内部经济问题 ?边际收益(报酬)问题

E.固定成本 4、 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A. 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B. 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 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假定两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 200公斤大饼,六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 400公斤 大饼(A ) B. 平均可变成本是上升的 C. 边际产量比平均产量高 D.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200公斤 E. 以上说法全不准确 6. 对于一个既定的产量,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比长期边际成本大 (B ) A. 长期平均成本在上涨 B. 长期平均成本在下降 C. 短期平均成本处于最小点 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E.只有C 和D 正确 7、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 固定成本 C 会计成本 8、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 LAC 曲线是( A 上升的; C 垂直的; 隐性成本 生产成本 下降的; 水平的 9、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 TC 的切点上,AC ( A ) A 是最小的; 等于MC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经济学基础》试卷( A卷) 考试形式:开(√)、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统分人得分 注:学生在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确填写清楚,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得分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号填在题后的括符内) 1、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企业或者家庭的财富有限,不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 3、2、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宏观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4、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 C ) A、购买每套价格为5000元的的冲锋枪一支 B、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D、以上都不是 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E、不一定 6、均衡价格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需求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7、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C ) A、宣传多走路、少坐汽车有益于身体健康 B、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 C、提高汽油的价格 D、提高汽车的价格 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B )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给农民补贴 9、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 C ) A、面粉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任务19 成本理论2

任务19 成本理论2 一、单选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C )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下降 D.—直趋于上升 解:短期成本曲线分析 2.如果固定成本上升,则( D )。 A.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上移 B.边际成本曲线上移,平均成本曲线不变 C.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不受影响 D.平均成本曲线上移,边际成本曲线不变 解:短期成本曲线分析 3.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越变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小( B ) A.直至两曲线相交 B.但决不会相交 C.相交后重合 D.相交后分开 解:短期成本曲线分析 4.当边际成本下降时,总成本曲线开始( D ) A.以递增的速度下降B.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C.以递减的速度下降 D.以递减的速度上升 解:短期成本曲线分析 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 ) A.固定成本 B.平均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性成本 解:长期期成本曲线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1.(×)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改正:也--可能 2.(√)在长期中多有的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四、问答题 1.请大致画出7条短期成本曲线。 答题提示: 1.画出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曲线图 (1)FC 在短期内,企业的固定投入是不变的,因此,固定成本FC是一个常数。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2)VC VC随着产量的变化出现先以递减的速度增长、后以递增的速度增长的变动规律。

A点之前以递减的速度增长;A点之后以递增的速度增长。 (3)TC 总成本曲线同可变成本曲线的形状是一样的,随着产量的变化出现先以递减的速度增长、后以递增的速度增长的变动规律。 (4)TC、VC之间关系 TC、VC随着产量的变化出现先以递减的速度增长、后以递增的速度增长的变动规律。 A、B点之前以递减的速度增长;A、B点之后以递增的速度增长。 (5)TC、VC、FC三者之间关系 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加总可变成本(TC=FC+VC),因此,总成本曲线是由固定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纵向相加而成。它与可变成本的垂直距离等于固定成本。 2.画出AFC、AVC 、AC 、MC图 (1)AFC AFC是一条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减的曲线。AFC越来越接近横轴,但始终不会和横轴有交点。因为FC不可能为零。(AFC=FC\Q) (2)AVC 平均可变成本AVC随着产量Q增加先下降后上升。AVC是一条U型曲线。 (3)AC AC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一样,平均成本AC也随着产量Q的增加先降后增,它的曲线也呈U型。 (4)AC与AVC关系 AC曲线始终位于AVC曲线的上方;AC曲线的最低点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都呈U型。(5)AC、AVC、AFC三者之间关系 因为AC=AFC+AVC,所以AC大于AVC的部分就是AFC。因此,AC曲线与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就是AFC。由于AFC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所以曲线越往右,AC曲线与AVC曲线会越来越靠近,但始终不可能相交。 (6)MC 边际成本MC的变化趋势也呈U型,随着产量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 (7)MC与AC关系 MCAC, AC递增;MC=AC, AC最小;MC曲线穿过AC曲线最低点,AC曲线最低点叫收支相抵点。 (8)MC 与AVC关系 MCAVC,AVC递增;MC=AVC,AVC最低;MC曲线穿过AVC曲线最低点,AVC曲线最低点(停业点) (9)MC、AC、AVC三者之间关系 MC曲线、AVC曲线、AC曲线都随着产量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都是“U”型的。MC过AC、AVC的最低点。

经济学六大理论及其它概念理论

经济学六大理论及其它重要概念 一、需求与需求的变动 (二)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市场需求有重要影响; (3)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负相关关系; (4)相关商品的价格:商品之间两种关系: A.互补关系: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反向变动; B.替代关系: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同向变动。 (5)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6)其他因素:城市化水平提高、家庭人口减少、降低房地产税等,可增加房地产市场需求。 (三)需求规律: 需求量的变化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需求规律在理论上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价格效应来解释: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总是负值:甲商品价格上涨,乙商品需求量增加----负效应; 2.收入效应:可能正,也可能负。 A.正效应----价格下降↓,改用其他商品,对其需求减少↓。方向一致 B.负效应----价格下降↓,对其需求增加↑。方向相反 正常商品----替代为负、收入为负,价格效应为负。满足需求规律。 特殊商品----价格效应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力量对比的结果。 吉芬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就不买 炫耀效应----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 问:什么是需求规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 什么是正效应负效应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减同方向为正效应。 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加反方向为负效应。 二、供给与供给的变动 商品价格与供给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价格越高供给越多,价格越低供给越少。与需求相反! (二)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其他商品的价格; (3)生产技术的变动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的影响。 (4)政府的政策: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大纲编号:070923202 《经济学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系别:信息经济与管理系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职业标准:初级经济师 课程性质: 专业技术课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34 执笔人:唐雪莲 审订人:王瑞 修订日期:2007年1月

一、课程简介: 《经济学基础》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阐述基本微观经济学 原理、基本宏观经济总量两部分内容,具体包括需求与供给、效用、价格弹性、 国内生产总值、失业与通货膨胀现象及宏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目标、任务: 1、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 3、使学生熟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4、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5、着重提高学生的用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课时分配(总学时34学时,一个学期完成,每周2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

建议:提供最新的经济学有关案例和新闻,供学生们理论结合实际。 六、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预备课程:政治经济学、一元微积分。 后续课程: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物流货代等其他专业相关课程。 七、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成绩评估: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 平时成绩(30%)=作业(15%)+课堂表现(15%) 期末成绩(40%)=笔试(单选、名词解释、计算、简答、综合)开卷考试题型配分: 单项选择题(25题,1分/题);名次解释题(7选5题,2分/题);计算题(4题选3题,10分/题);简答题(6选5题,5分/题);综合题(1 题,10分/题) 八、建议教材 《西方经济学基础》吴志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九、主要参考书目: 1、《经济学》萨缪尔森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 2、《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经济学原理》曼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西方经济学概论》王花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6、《经济学概论》陶铁胜主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 7、《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8、《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的西方经济学公式大全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⑴点弹性: e x,p = 其中:dP dQ 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 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 =1时, 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当1<e 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 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 ⑵弧弹性: e x,p =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 e m <0:劣等品 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 e m >1:奢侈品; 补:交叉价格弧弹性: 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 二、需求函数: ——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 效用λ===2 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 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 ⑴公式表示 : px 1+px 2=m ⑵图形表示: Q P dP dQ Q P ?????P Q 2 121X X P P P X ++???)(P f y =

X ’2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四、生产论——生产函数: 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 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 ⑵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常见生产函数 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 α+β>1 规模报酬递增 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 α+β<1 规模报酬递减 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即: AP L =MP L MP L =0 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生产要素上) ⑷平均生产函数(投入变量以L 为例):L y AP L = (其中y 为生产函数的各种形式) ⑸生产要素价格(工资率)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仍以劳动作为可变要素):P ·MP L = r L 2. 长期生产函数(所有生产要素都可变): ⑴ 等产量曲线——比较无差异曲线 ⑵ 边际技术替代率:K L K L MP MP dL dK MRTS =- =, ⑶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E 点的确定为: 或 例题1:厂商的生产函数为322124K L y =,生产要素L 和K 的价格分别为1=L r 和2=K r ,求厂商的最优生产要 素组合。(2003年论述) 解:根据厂商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 ,有: 2 1611231213221--=K L K L , 解得K L 32=即为劳动与资本最优组合 ※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五、成本曲线: 1. 短期成本函数(曲线): ⑴短期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c = ⑵短期成本函数的确定: ),(K L f y =即 β αK AL y = βαK AL K L f y ==),(),(K L f y =K k K L L r MP r MP =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一、概念识记 答案详见教材。 二、单项选择 1.C , 2.C , 3.B , 4.A , 5.C , 6.B , 7.D , 8.A , 9.B ,10.D 三、多项选择 1.ABD , 2.AC , 3.AC , 4.AD , 5.ABCD , 6.BCD , 7.ABCD , 8.BCD , 9.ABC ,10.ABC 四、判断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 答案详见教材。 六、应用 1.某学生1小时可读8页经济学,或10页心理学,他每天学习8小时。请画出他阅读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写出函数式;分析他多读1页经济学的机会成本。 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1所示。 2.试分析计算你读大学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1)会计成本计算提示:列出在大学期间发生的与学习相关的明细费用项目及金额,汇总明细项目金额即得读大学的会计成本。 (2)机会成本计算提示:列出因读大学所放弃的各种选择机会,预计各种选择的可能收益,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读大学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基础 3.有人说,农村人比城里人更愿意多生孩子,请做个小型调查,验证这一说法,并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 答:一般来说,城里人生养孩子要放弃更高的薪水和升迁机会,生养孩子的机会成本高于农村人。 4.答案略。 5.答案略。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一、概念识记 答案详见教材。 二、单项选择 1.B, 2.A, 3.C, 4.A, 5.B, 6.C, 7.B, 8.A, 9.B,10.B 三、多项选择 1.AB, 2.ACD, 3.ABC, 4.AD, 5.BD, 6.AD, 7.BC, 8.ABCD, 9.ABC,10.ABCD 四、判断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 1~5,答案详见教材。 6.富有弹性的商品,宜用低价策略;缺乏弹性的商品宜用高价策略。 六、应用 1.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是Q d=30 000-20P,供给曲线是Q s=5 000+5P,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2)供求平衡时,该商品的销量是多少? (3)若政府规定该商品的最高限价是400元/吨,这将对该商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任务18 成本理论1

任务18 成本理论1 一、单选题 1.使用自己的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B )。 A.固定成本 B.隐性成本 C.会计成本 D.显性成本 解:成本类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厂房设备投资是可变成本 B.贷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 C.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固定成本 解:成本类型 3.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 )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固定成本 D.可变成本 解:成本类型 4.假定某台机器原来生产A产品,收入为1500元,现在改而生产B产品,收入是1800元,则生产B产品的机会成本是( C ) A.330元 B. 3 330元 C.1500元 D.1800元 解:成本类型 5.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B ) A.显成本; B.隐成本; C.经济利润 D.会计成本 解:成本类型 5.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当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第100个产量的边际成本为( B ) A.10元 B.5元 C.15元 D.7.5元 Q1=99 Q2=100 TC1=995 AC=10 AC=TC2\Q2 TC2=AC*Q2=10*100=1000 MC=△TC\△Q=(TC2-TC1)\(Q2-Q1)=(1000-995)\(100-99)=5 解:短期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C )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下降 D.—直趋于上升 解:短期成本曲线分析 7.如果固定成本上升,则( D )。 A.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上移 B.边际成本曲线上移,平均成本曲线不变 C.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不受影响 D.平均成本曲线上移,边际成本曲线不变 解:短期成本曲线分析 8.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越变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小( B ) A.直至两曲线相交 B.但决不会相交 C.相交后重合 D.相交后分开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第七章 生产成本与收益理论

第七章生产成本与收益理论 1.使用自己的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B )。 A.固定成本 B.隐性成本 C.会计成本 D.显性成本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厂房设备投资是可变成本 B.贷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 C.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固定成本 3.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C )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下降 D.—直趋于上升 4.如果固定成本上升,则( D )。 A.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上移 B.边际成本曲线上移,平均成本曲线不变 C.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不受影响 D.平均成本曲线上移,边际成本曲线不变 5.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越变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小( B ) A.直至两曲线相交 B.但决不会相交 C.相交后重合 D.相交后分开 6.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 ) A.固定成本 B.平均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性成本 7.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 )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固定成本 D.可变成本 8.假定某台机器原来生产A产品,收入为1500元,现在改而生产B产品,收入是1800元,则生产B产品的机会成本是( C )a A.330元 B. 3 330元 C.1500元 D.1800元 9.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当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第100个产量的边际成本为( B )b A.10元 B.5元 C.15元 D.7.5元 Q1=99 Q2=100 TC1=995 AC=10 AC=TC2\Q2 TC2=AC*Q2=10*100=1000 MC=△TC\△Q=(TC2-TC1)\(Q2-Q1)=(1000-995)\(100-99)=5 10.当边际成本下降时,总成本曲线开始( D ) A.以递增的速度下降B.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C.以递减的速度下降 D.以递减的速度上升 11.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B ) A.显成本; B.隐成本; C.经济利润 D.会计成本 1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 )c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西方经济学填空

填空 1、财政政策。政府投资提高利率挤出私人投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 ()。 2、消费者均衡原理。已知,茅台X的效用函数TUx(Qx)=250Qx-25Qx2;单价Px=50元/单位并且不变。烤肉串Y的效用函数TUy(Qy)=50Qy-5Qy 2;单价Py=10元/单位并且不变。既定收入约束M=300元。求: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量酒Qx和串Qy ( ; )。 3、生产者均衡原理。已知,生产函数Q=KL,求:资本单价PK=1元/单位,劳动单价PL=2元/单位,求:Q=8时,生产者应采用的K和L:( ; ),最小成本=2L+K=( )。 4、弹性原理。在粮食市场上,丰收、歉收使总收益(、)。 5、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总量包括价格水平P和()。 6、生产者均衡原理。已知,生产函数Q=KL,求:资本单价PK=1元/单位,劳动单价PL=4元/单位,Q=10;最小成本=( )。 7、哈罗德-多马模型。一国消费占收入的89%,资本增加20000亿的GDP增加量为5000,即资本-产出率v=4,问:该国的经济增长率是()。 8、失业原理。某国在2013年2月20日至2014年2月20日,有成年人2.6亿,其中2.1亿人有工作,由于需求不足0.10亿人没有工作但仍然努力在寻找工作,0.3亿人没有工作但没有寻找工作,问:劳动参和率和周期性失业率分别是(;)。 9、货币供应量原理。贴现率为3%,某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2000亿,当法定准备率至r=19%,那么,货币供应量会增加()亿。 产量12345678 总成本36 总收益3654 1012141516171820 边际成 本 1719181716151412 边际收 益 —4 边际利 润 总利润7 12、收益原理。边际收益递减的原因是( )。 13、均衡稳定分析原理。已知粮食市场的供求函数S=8P;D=20-2P。问:政府规定最高限价为1元/公斤时,黑市价=()。 14、均衡点移动分析。已知房屋租赁市场的供求函数S=4+6P;D=54-4P;现在,政府对出租者每平米征税:3元/m2/天。假如当前市场利率r = 1%,,政府征税政策出台后的房价是( ) 元/m2。 15、弹性原理。已知粮食市场的供求函数S=8P;D=20-2P。问:丰收使供给函数变为S′=16+8P,新的总收益TR′是增加还是减少?()。 16、短期成本原理。已知短期总成本函数TC=2Q3+2Q2+80Q+100。问题: MC=()。 17、汇率原理。我国某外贸企业生产某种玩具出口,价格P=20(美元/件),计算:汇率 (¥/$) 为5/1和7/1时,出口10万件玩具分别可换回人民币(;)。 18、失业原理。某年,美国平均每个劳动者每年失业一次,每次持续6周,该国失业率u =( )。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定位 《经济学基础》是会计等专业学习领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并且能够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深入分析社会实际情况,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的措施。 二、学习目标 《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基本理论知识能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能将理论联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本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分为以下三类指标进行描述: 1.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供求理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知晓价格对经济的调节方式,了解价格政策。 (2)能够熟练使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熟悉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了解消费者均衡的涵义和表示形式。 (3)能够熟练掌握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要素最优投入和规模经济理论;熟悉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4)熟练使用宏观经济指标,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熟悉总需求决定理论和乘数理论。 (5)能够掌握失业理论,明晓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能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绘制并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6)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分类和各阶段的特征;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知晓经济增长的源泉,了解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并能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 (7)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2.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够举一反三,关注社会现实经济问题,理论实践相结合。 (3)具备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4)具有获取并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习题.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成本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 2、显形成本与隐含成本 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4、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5、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6、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二)难点 1、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2、固定成本与沉淀成本的区别 3、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的区别 4、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 二、关键概念 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 成本函数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长期成本 三、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A) A.增加B.减少 C.不变D.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2 、已知产量为8 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 元,当产量增加到9 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 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D) A.1元B.19元 C.88 元D.20元 E.无法确定 3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 型,是因为(A) A.外部经济问题B.内部经济问题 C.规模收益问题D.边际收益(报酬)问题 E.固定成本 4、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D ) A.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v1.0可编辑可修改 B.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D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假定两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200 公斤大饼 , 六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400 公斤大饼(A) A.平均可变成本是下降的 B.平均可变成本是上升的 C.边际产量比平均产量高 D.劳动的边际产量是200 公斤 E.以上说法全不准确 6.对于一个既定的产量 , 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比长期边际成本大. (B) A.长期平均成本在上涨 B.长期平均成本在下降 C.短期平均成本处于最小点 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E.只有 C和 D正确 7、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D ) A 固定成本 B 隐性成本 C 会计成本 D 生产成本 8、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A) A 上升的; B 下降的; C 垂直的; D 水平的 9、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TC的切点上, AC( A ) A 是最小的; B 等于 MC; C 等于 AVC+AFC; D 上述都正确 10、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 2 TFC 为TC=30000+5Q-Q, Q为产出数量.那 么 ( A) A . 30000 C . 5-Q / Q (二)判断说明题 1、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说明要保持原有的产出水平不变,应当减少成本开支。对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成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显成本 2、隐成本 3、私人成本 4、社会成本 5、固定成本 6、变动成本 7、短期总成本 8、短期平均成本 9、短期边际成本10、长期总成本11、经济利润12、正常利润13、规模经济14、学习效应15、范围经济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显成本 B。隐成本 C。会计成本 D。经济利润 3、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4、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A。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的斜率 B。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的斜率 C。既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又是该产量上的TC的斜率 D。以上都不对 5、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越变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小() A。直至两曲线相交 B。但决不相交 C。有可能会相交 D。以上都不对 6、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相切的产量上,必有() A。AC值最小 B。AC=MC C。MC曲线处于上升断 D。上述各点都对 7、“在任何产量上的LT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TC。”这句话() A。总是对的 B。肯定是错的 C。有可能是对 D。视规模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8、不随产量变动的成本称为()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成本 9、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固定成本 B。平均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成本

管理经济学基础知识讲义

绪论 一、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传统经济学,主要指西方的微观经济学。 2、管理经济学要借用一些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共同之处) (1)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和行为。 (2)都要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企业和行为。 3、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之处 (1)微观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的研究(抽象的企业),是以企业和唯一目标即追求最大利润为前提的。 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企业短期的目标是多样的,利润不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企业长远的目标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指标来衡量。 (2)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为已知的和确定的。 管理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企业通常是在环境十分复杂、信息多变的很不确定的情况下经营的(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 (3)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与企业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即企业的一般规律。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结合企业的各种具体条件,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决策。 (注意:管理经济学的只涉及与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有关的经济决策方面的问题)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一)建立经济模型(也叫数学模型) 模型是用来代表简化了的现实。在管理经济学中,也要利用经济模型来做管理决策。在管理经济学中利用经济模型,可以使决策方法得以简化、科学化和定量化。在所有管理学科中,管理经济学可以说是一门最巧妙、也是最普遍地应用经济模型来解决管理的问题的学科。 (二)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边际——额外、追加 额外成本(边际成本)<额外收益(边际收入)有利 额外成本(边际成本)>额外收益(边际收入)不利 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优点:简便可行、十分实用。 (三)需求弹性理论 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的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 企业的一切决策都要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需求弹性是进行需求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使需求分析得以定量化。 (四)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有关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还决定了企业成本的习性和变化的规律。 (六)机会成本的原理(以后书中的重点) 会计成本反映的只是帐面上的支出,属于历史成本,不能人做为决策的依据。 机会成本是把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七)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 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利息。 只有计算资金的货币价值,才能正确评价投资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决策就是选择,就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法。 最优方案就是最有利于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案。 (一)企业的目标(长期、短期)

西方经济学公式汇总

●微 观 经 济 学 部 分 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⑴点弹性: e x,p = 其中: dP dQ 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 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 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 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当1<e 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 ⑵弧弹性: e x,p =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 e m <0:劣等品 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 e m >1:奢侈品; 补:交叉价格弧弹性: 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 二、需求函数: ——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 效用λ= ==2 2 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 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Q P dP dQ Q P ?????P Q 2 12 1X X P P P X ++???)(P f y =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 2 X X ??- =MU 1/MU 2=P 1/P 2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 ⑴公式表示 : px 1+px 2=m ⑵图形表示: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四、生产论——生产函数: 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 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 ⑵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常见生产函数 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 α+β>1 规模报酬递增 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 α+β<1 规模报酬递减 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即: AP L =MP L MP L =0 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 (2211λ==P MU P MU β αK AL K L f y ==),(),(K L f y =

西方经济学第一次 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一、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1. 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目的: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解题思路: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答: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

西方经济学第一次 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1. 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目的: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解题思路: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答: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 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